第十九卷
《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七页,「丑二、释义差别」。
我们这一大科是讲到「解释分」。「解释分」主要的宗旨,就是要教导我们如何来观照生命的真实相。从佛法修学的次第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刚开始修学佛法,主要的就是依止一分的信心,而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有很多的障碍──烦恼障、罪障、报障,在这么多的障碍当中,我们相信三宝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也相信三宝有足够的能力救拔我们,依止这个信心,我们就归依在三宝的座下,做为一个佛陀的弟子,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刚开始是依止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我们进一步培养我们对生命的观照力了,就是这一科的重点,由信心而提升为对生命的正见。对生命的观照,基本上有二个方向。我们一般凡夫生命观照的方法是向外观照,就是去观照外界的环境,结果看到的是生命的虚妄相,就像是渴鹿追求阳焰,一只口渴的鹿,在沙漠中去追求一种虚妄相,结果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解脱,这就是「心随妄转」,在虚妄的境界中去观照,结果永远没有找到真相。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如何观照生命?应该是要向内观照,就是观照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性。你能够了解你的心性,你就了解到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应该如何来观照我们这念心呢?本论当中马鸣菩萨提出了二个观照的重点:第一个就是对于我们内心体性的观照,这当中马鸣菩萨安立一个名相叫真如,就是这念心的本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远离所有的生灭相、增减相跟垢净相,也就是说一切对立的相貌都是远离的,它是一个清净而平等的相貌,这就是我们对生命内心体性的观照。其次,就是对于内心作用的观照,所谓的生灭门。生灭门主要是由很多很多的因缘所构成,这因缘当中主要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依止觉悟的因缘所带动的清净安乐果报,第二个是依止迷惑的因缘所带动的杂染痛苦果报。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它就会剎那剎那的活动。我们这心念的活动,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对我们的心念选择用放纵的方式,这样子我们的内心就会带动无量无边的罪业,招感无量无边的痛苦,就带动了杂染的缘起;第二个,我们心念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产生很多的造作活动,我们选择克制,以观照的智慧来善调其心,这样我们就带动了一种觉悟的因缘,而造作很多善业,趋向安乐的果报。所以我们未来的生命是快乐或痛苦,是由于我们对心念的放纵跟克制来决定的,这就是整个生灭门的大意了。
我们把「丑二、释义差别」这一科的科判作一个说明。这一科我们看《讲义》的第三十四页。这一科主要是从「癸二、明染净熏习」,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杂染的力量,但是我们曾经也有一些清净的力量,这二个力量在内心当中交互的作用,这叫做「染净熏习」。这当中有四科:第一科是总标熏习的意义,第二科是说明染法的熏习,第三科是说明净法的熏习,第四科是说明这熏习的法是断还是不断。染净的熏习的第四科是在四十一页的子四,总结杂染法跟清净法的熏习,什么情况是断跟不断。
丑二、释义差别
寅一、释妄熏义别
这一科我们回到《讲义》「丑二、释义差别」,是解释净法熏习差别的内容。前面是把净法熏习作一个总说,这以下把净法熏习的差别内容作一个详细的说明。这当中有二科:「寅一」是解「释妄」心的「熏」习,寅二是讲真如熏习。我们内心当中,有时候也会产生一种清净的功德,这个功德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依止第六识的因缘所引生的,第六意识的如理作意叫做妄心熏习;第二个是由第八识任运生起,叫真如熏习。我们先看第六意识引生的净法的熏习: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净法熏习的第一个内涵叫「妄心」,「妄心」在法藏大师解释:就是第六意识所相应的始觉智慧。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经过佛法的听闻跟思惟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智慧,这种智慧有时候生起、有时候消灭,所以叫做「妄」。这个「妄」的意思就是它会生灭变化,所以叫做「妄」。凡夫的观照力有时候强、有时候弱,所以叫做「妄心熏习」。依止第六意识的观照力所成就的净法功德,当中分成二种,先看第一种:
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
第一个是「分别事识」的力量所产生的「熏习」,这是属于「凡夫」跟「二乘人」的一种觉悟。我们经常说:
「佛者,觉也。」什么叫觉悟呢?简单的说就是「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于无上道故。」所以整个觉悟是对于生死流转痛苦的觉悟。这个「厌生死苦」,我们解释一下,这当中有二个内涵。「凡夫」的「厌生死苦」,他所厌恶的是整个三恶道的痛苦,所以一般凡夫对人天果报是不厌恶的。一般凡夫的觉悟就是说:生命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首先我们要相信我们是有过去、现在、未来一个相续流转的生命,这个生命当中的快乐痛苦,是由我们的业力所招感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在这个觉悟的观照之下,我们这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开始回光返照。就是说以前跟一些不合理的境界接触,你伤害我,我也伤害你,心随境转。但是觉悟业果的道理以后,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就是说你伤害我,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我绝对不能够起恶念,我自己要求我自己的因地不能有差错。这样子就是说,我们因为害怕到三恶道去受苦,我们开始调伏自己的恶念,所谓的「深信业果,断恶修善」,这个是刚开始第一个要生起的观照力。依止这样的一个观照我们就远离三恶道的因缘,就在人间或者天上受用安乐的果报。第二层观照是二乘人的观照。「二乘人」的观照,是以空性来作一个观照。二乘人是怎么观察空性?他所依止的是三法印,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二乘人把生命分成二部分。第一个是生死流转的因缘,这种因缘是无常、无我的,就是说即使生到人天上去,「饶得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就是说即使是人天安乐的果报,它也是一种不安稳性的,所以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不安全感,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无常,所以是苦。二乘人从这种无常的觉悟,他不但知道三恶道是苦,他更微细的观察到人天的果报也是苦,因为他是不久住故。这个时候他从无常当中体验到无我,原来我们对生命没有主宰力。如果我们可以选择,没有一个人愿意去三界流转。所以从无常、无我当中,他就离开了三界的系缚,而趋向涅槃安乐的果报。说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那怎么办?「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就是整个二乘人对生命的观察,超越人天的观察。
一个人能够对生命观察,他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取舍,当然他就能够产生一种行动力,「随」顺这一生的能「力」去修习戒定慧,「渐」次地、慢慢地趣向无上道故」。这就是讲净法熏习的第一个,依止第六意识的「分别事识」。
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第二种的净法缘起,是这些大乘的菩萨。身为大乘「菩萨」,他的智慧涵盖了人天的智慧,也涵盖了二乘的智慧,他进一步能够「发心勇猛」。「发心勇猛」就是说他能够观察到我们这一念的心,具足了体相用三大,他能够法法销归自性,观察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为什么会有生死?为什么会有涅槃?其实是由一念心所变现。这一念心的本质是「真如平等无增减故,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既然我的内心当中有无量的功德,我应该要假藉六度的方便来开显我自性本具的功德,所以依止一心真如的思想,广修六度的善法,而迅「速」的「趣」向于大般「涅槃」。这样子的熏习,我们叫做「意熏习」,他是直趣向大乘涅槃。
这个地方就说明,我们在成佛之道当中,的确是有一些种姓的差别──有人天种姓、有二乘种姓、有大乘种姓。我们解释一下。从因缘果报来说,我们生命有十种选择。有一种人他是属于大乘菩萨,他的想法是「正直舍方便,但趣无上道」,他是直接把车子开到成佛之道的宝所去。有些人他的车乘,你要他直接成佛,他可能有困难。那怎么办?没关系!先做做国王,做做转轮圣王,修习人天的善业。国王、转轮圣王他做满意以后,他开始修无常观,知道生死流转实在是疲劳,不是个章法,就修无常观、无我观,解脱生死到涅槃。在空性的涅槃里面,好好的修习一段时间,然后佛陀为他说大乘法,再从空出假,趣向于佛道。就是说这个成佛之道有的是直趋大乘,但是有些人必需要在整个过程当中有一些方便。所以这地方就是说:熏习有这么多差别,这是每一个人选择的不同。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大乘跟小乘的空性。基本上从解脱的角度来说,你一定要修空性,不管你是小乘的学者,或是大乘的学者。不过小乘的学者修空性跟大乘学者修空性,所对治的内涵有所不同。当然能观的空应该没差别,但是他所对治、他所破斥的有所不同。小乘学者的空叫做灭色取空。就是说他把我们内心的遍计执的妄想消灭了,他也把依他起的这些因缘果报的法也消灭了,这叫灭色取空,空得太过彻底了,所以他那个空观成就的时候,智者大师说叫做「灰身泯智」。虽然是杂染法不可得,但是明了性也消失掉了,这个就是会有一些错损菩提的过失。就是说你虽然是寂静安乐,但是你等到要成佛的时候,你还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把你的心性再栽培起来,就是修空观修的不善巧。大乘佛法他在修空观的时候,他很清楚他所破的是遍计执,他保留整个清净的依他起,说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说大乘佛法在修空观,他是灭除内心的妄想执着叫遍计执;但是内心当中依止大悲心来修习善法、度化众生,这样的一个依他起他是保留的。所以他的空观叫缘起性空,他只是破除对诸法的自性执,但诸法的作用这一部分是保留的。所以在《瑜珈菩萨戒》说:小乘学者修空,大乘学者也修空,说「三乘共坐解脱床」,有什么差别?在《菩萨戒》上说:大乘菩萨修空观的时候,他内心有希望,有二个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不能灭除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跟度化众生的希望。小乘的学者修空观是没有希望,他对生命杂染法也没有希望,清净法也没希望。当然你要是没有希望,你菩萨的戒体就失掉了,因为菩萨的戒体在凡夫位是安立在对无上菩提的追求跟度化众生的追求,你这种希望消失了以后,菩萨戒体就失掉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应该加以简别。这个地方是讲到第六意识如理作意所引生的净法熏习。
寅二、释真熏义卯一、总标
这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的「总标」。
真如熏习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前面的妄心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熏习,它要假藉我们的如理作意去观想才能够生起,有时候你会观想,有时候你失去正念,所以它是生灭的。「真如」的「熏习」是第八识的,第八识是无作的、任运生起的,这叫做「真如熏习」。这当中有二种:「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是真如内在的体性熏习,「用熏习」是外在的因缘熏习。从论文上来看,「自体相」的意思就是一种自力的法门,仰仗自力,内在本觉的功能所带动的;「用熏习」是仰仗他力,就是诸佛菩萨的加被力:这二个产生我们内心净法的力量。
卯二、别释辰一、释体别巳一、正释
把体相的熏习跟用熏习各别解释,先解释「辰一」的「释体」熏习,自体熏习又分二科:先作一个解释,再解释疑惑。先看「正释」:
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真如的「体相熏习」是怎么一回事?先说明它熏习的因缘。就是我们众生的一念明了的心性,当然「无始世来」打了很多很多的妄想,也起了很多的烦恼;但是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本性当中有一种很特殊的功能,就是「具无漏法」,有一种无漏的清净力量。这个地方的「无漏法」是指什么?法藏大师解释说:「无漏法」就是不空本觉,就是我们阿赖耶识当中有一种本觉的功能。这个本觉功能能够产生二种的力量:第一个力量是「备有不思议业」用,它能够引生我们在生死流转当中,厌恶生死、欣求涅槃的力量。就是说我们在三界打转,总有一天你会觉悟生死是痛苦的,涅槃是安乐的。这种力量是怎么生起的?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本来就具足一种本觉的功能,这种功能非是凡夫、二乘所能够了知的,所以叫做「不思议」,它没办法用我们的分别心去心思口议的。第二种力量是「作境界之性」。前面是一种能观智,这地方是所观境。就是说在阿赖耶识当中本觉的功能,它会显现很多的清净所缘境来引导我们趋向于解脱。过去有一个禅师,他读《法华经》,他读到经文上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他内心当中不能够明白这句话的道理:这一切法怎么说是寂灭相?一切法有很多的生灭变化,这个人他成功了、失败了,到三恶道、到人间去了,有很多很多的变化,怎么说是寂灭相?他去请教他师父,他师父说:「汝去!我不与汝道。」你自己去体会,我不告诉你。这个禅师他就自己去听闻,然后自己去打坐思惟。这一天,春夏秋冬过去了,到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在寮房打坐,他听到黄莺鸟的叫声,他突然间开悟了!开悟以后,他就讲出一个偈颂,他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到百花开,黄莺鸣柳上。」说一切法的本性的确是「常自寂灭相」,是自性空;但是自性空,同时也是因缘有。你用春天的因缘来熏习大自然,它就「春到百花开,秋来黄叶落。」就是你用春天的因缘跟秋天的因缘,它的解释就会有变化,乃至于「黄莺鸣柳上」,黄莺就在柳枝上叫。这个地方就是说,事实上外在的环境都有一种力量,引导我们趋向于中道思想的智慧。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自己打妄想,所以把外境扭曲了。所以禅师开悟以后,说是「山色无非清净色,溪声皆是广长舌。」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妄想消灭以后,其实整个山河大地都是在为我们演说中道实相、真空妙有的道理。这种境界对我们演说佛法,叫做「作境界之性」,是阿赖耶识的本觉所变现的如实境界,提醒我们什么是生命的真实相,所谓的自性空因缘有,因缘有自性空。这是讲到真如的一个熏习的因缘。这样的熏习有什么样功德?「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产生这种内在的观照,外在环境的助缘,使「令众生,厌生死」的痛「苦」而「乐求涅槃」。由这样的一个观照,就产生一个行动力,「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这个时候我们相信内心有无量的功德值得去开发,而去广修六度的方便,来开显自性的功德,叫做「体熏习」,体熏习就是讲本觉的内熏。
本觉的内熏,我不知道诸位听了以后有什么样的心得。我读佛学院的时候,是在一个传统老和尚的佛学院,也经常听到本觉内熏。不过我对本觉内熏刚开始还不是很了解,说是打妄想的心有一个本觉,这是怎么回事?后来我读到西藏法王的开示,我就明白了什么叫本觉内熏。法王说: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内心有一种本性,这个本性是「每一个有情都想要离开痛苦,追求安乐」,这就是我们的本性,而这个本性不会因为任何的因缘而有所破坏。不管你造了多少的罪业到三恶道去,其实你也是想要离苦得乐,只是我们起颠倒而已,这种好乐安乐、厌恶痛苦就是我们的本觉内熏。我姑且解释一下本觉内熏。我们今天撇开我们内心的颠倒,把这部分的颠倒、错误的认知先拿掉。就是说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想离开痛苦、追求安乐,你怎么知道呢?你的手被火烫伤以后,你马上会把手收回来的,很自然的,不用经过作意。就是我们对痛苦是排斥的,对安乐是追求的,这个不须要经过学习。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存在,就是我们追求安乐,在佛法说安乐有二种:一种是色身的安乐,一个是内心的安乐。我们刚开始的安乐是产生了颠倒,我们刚开始的安乐是追求色身的安乐,但是这色身安乐它有二种的障碍。第一个它是躁动,就是你追求这种感官色身的快乐,你内心当中是躁动不安的,非常没有安全感。我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安乐,他是寂静安稳的,所以这个地方有躁动跟非躁动的差别。第二个有过患跟非过患的差别。就是我们追求色身的安乐,这整个过程当中会产生贪欲跟瞋恚的烦恼。你要追求得到,你就生起贪欲;你要追求不到,你就生起瞋心。所以色身的安乐,它会产生烦恼跟罪业的过患。而我们追求内心的快乐,是没有这种烦恼跟罪业的过患,它没有这种的过失。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离苦得乐,但是刚开始是生颠倒的,作出错误的判断,但是我们想要离苦得乐的本性是没有消失的。我们从生命的错误当中累积,一次一次遇到障碍以后,我们会产生一种经验,我们总有一天会明白:追求色身的安乐是错误的,应该追求内心的安乐,这个时候我们就真实的「厌生死苦,欣求涅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敢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佛的因缘,就是因为人的本性都是想要离苦得乐,所以他有这种动力,总有一天会从他的障碍当中得到觉悟。而这种觉悟,我们安立做本觉。这种想要追求安乐、离开痛苦的本性是没办法改变。
巳二、释疑午一、疑问
「释疑」当中又分二科,「午一」是「疑问」,先提出一个疑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前面讲到自体的熏习是由本觉的内熏,这个地方提出一个疑问说:假设每一个「众生」内心当中都「有」一个所谓的「真如」(或者说是佛性、或者说是本觉),不管你起善心、恶心,不管白天、晚上,它都平等的在提醒我们应该要离开痛苦,得到安乐。既然是这样的平「等熏习」,为什么众生对于佛法的真理,有些人「有信」心,有些人没有信心?有这么多生起信心的「前后差别」?意思就是说:既然是平等熏习,大家「应」该「一时」之间平等的接受佛法的真理,「勤修」种种戒定慧的「方便」,平「等」的离开生死而趋向于「涅槃」?就是说大家想要离苦得乐的心是一样的,应该大家都平「等」的进「入涅槃」,以这样来问难。
午二、答释未一、直约无明烦恼厚薄释
回答当中分二科,先看第一科「直约无明烦恼」的「厚薄」来解「释」。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本觉内熏的「真如」,它在内心当中的「本」性,这点是没有差别的,每一个人想要离苦得乐的本性是没差别的。但这地方有一个问题:众生有「无明」的颠倒,他想离苦得乐,但是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安乐?他根本搞不清楚状况。就是他有那个心情,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做?这个「无明」就是愚痴。每一个人对于生命的观照,产生的错误认知,是由很多的「自性」的「差别」跟「厚薄」的差别,这个「自性就是种类的差别。其次,烦恼本身从量来说,也有它熏习的「厚」跟「薄」的差别。也就是说我们依止心中的颠倒所引生的烦恼,包括了「见烦恼」──我执、我见,或者是「爱烦恼」。有些人他的欲望很淡薄,你看他修行也没什么欲望,所以他也不再须要用什么强列的方法对治;但是他要去接受大乘佛法有困难,这个人见烦恼重,他的思想刚强。但是有些人他有什么错,你劝劝他,他马上能够接受;但是这个人爱烦恼重。其实众生颠倒引生的见爱烦恼是各式各样的差别,所以本觉内熏引生的觉悟力量就有所差别。这意思我们讲一个譬喻,说是太阳是平等的去照耀整个地球,但是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时候看不到太阳。这怎么回事?就是有乌云。就是有时候白天你看不到太阳,其实太阳是存在的,它也在那个地方照,但是我们看不到太阳是怎么回事?就是有乌云的遮障,因为乌云有各式各样,有白色的乌云、有黑色的乌云,乌云本身有厚薄的不同,就使令我们看到太阳的光明有所差异,是这个意思。我们佛弟子有时候会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每一个宗教都是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但是你发觉有一个地方差别很大:你看基督教的教义就是一部《圣经》,回教它也是一部《可兰经》;但是你要是相信佛法,那就不得了了,有各式各样的经典,小乘的《阿含经》,大乘的《法华经》《金刚经》《楞严经》各式各样的很多很多的经典,大藏经有一百部。我们会说:佛法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经典要去学习?这个地方就是解释它的道理,就是说「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遮障不同,所以佛陀不得不广设无量的方便,因为他的无明烦恼是这个方式,他必须用这个药来对治。你烦恼生起的因缘是另外一个方式,所以你在破解烦恼是用另外一个方法破解。所以这个地方烦恼的引生是各式各样,所以我们对本觉的遮障也各式各样,当然对治也就各式各样。这个地方是约着我们的遮障来解释众生的差别。
未二、更约因缘互相成辨释
第二科「更约因缘互相成办」解「释」,这个地方是约善根,你过去的善根不同。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
先讲出一个譬喻来,就是说「佛法」的功德要成就,佛法的意思是要「有因缘」。你「因缘具足」了才能够「成办」功德。比如说你现在发愿要做一个国王。你想做一个国王,你要有因缘,你要把国王的因缘成办了、具足了,这个国王就出现了;你说我来生要做一个阿罗汉,这阿罗汉也是有因缘,你把阿罗汉的因缘具足了,你就成就阿罗汉;菩萨、佛亦复如是。什么叫「因缘」呢?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说「木」头当「中」有成就「火」的本「性」,木头「是火」生起的一个亲「因」缘,但是你如果不用木头去磨擦旋转这种「方便」,这木头要生起火,「无有是处」。
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
我们虽然内心想要离苦得乐,这是成就圣道的一个主要动力,但是如果没有人、没有「佛菩萨」来开导离苦得乐的正确方法,我们想要去「断」除「烦恼」成就安乐,这是不可能的。「虽有」三宝的「熏习之力」,而内心当中如果没有本觉的内熏,我们想要厌恶生死、好乐涅槃也是不可能的。譬如说这个讲桌,它在这个地方,我们讲《大乘起信论》的时候它也在,但是它听了很久,它根本不可能离苦得乐,因为它没有明了性,它没有一种想要离苦得乐的本性。而我们众生听闻佛法以后,内心当中有要离苦得乐的动机,再假藉佛法的熏习,所以内因外缘才能够成办。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