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讲
净界法师讲述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四面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在经文的刚开始啊,佛陀把修道的沙门提出了两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个是「辞亲出家」,就是我们有志于修学圣道啊,应该要远离这种世俗尘劳的家,来保存自己的精神体力。这是修道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你应该对你的内心啊,所谓虚妄的心识,所谓真实的心识啊,应该有一个真实的了解「识心达本」,什么是你的根本,什么是一种虚妄的心,你应该了解。你有这样的情况呢才能叫做「沙门」。这个是第一段讲到修道的基础。第二段就正式说明修道的因果。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理,成阿罗汉。
释义 这段是说明修道的因果。在因地上,「常行二百五十戒」,蕅益大师解释这是增上戒学。持戒主要有两个宗旨:
(一)性戒:性是指体性,如杀盗YIN妄及其等流烦恼,它的体性是恶法,恶法有召感痛苦果报的功能,所以从自受用的角度,我们是为避免来生痛苦的果报而持戒,因此持戒偏重断恶修善。由业的体性来持戒,这是性戒。
(二)遮戒:遮戒是护持讥嫌戒。有些行为本身不是恶法,但这些行为会让众生对三宝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应该加以遮止。故遮戒是使未生信心的众生,令生信心;已生信心者,令增长广大。所以佛陀制遮戒,保持僧众的美好威仪,使令正法久住世间。
故常行二百五十戒有二种功能: (一)从自利角度,能避免遭受痛苦果报。(二)使正法久住。以上二点是佛陀制戒的主要因缘。
「进止清净」,这是增上定学。进是行动,止是止静,不论行住坐卧,内心皆当远离散乱与攀缘,这叫清净。「进止清净」是禅定的修学,经论上说,禅定的修学有三个内涵:
(一)善取所缘境:身为一个凡夫,我们内心皆是有所住,因此要善加选择所住的境界,譬如自己是修本尊相应的念佛法门,则应该以佛号为所缘境,念佛时「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当念佛时能听到自己所念的佛号声音,这即是善取所缘境。
(二)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强迫这念攀缘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安住在你所缘境上,如是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三)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在修专注的过程中,会遇到修习禅定的两个障碍,一是昏沈,一是掉举,自己应该善加对治,使专注力相续不断。
透过以上的训练,使我们内心达到明了寂静的状态,这即是「进止清净」,内心所有虚妄的妄想皆停息,在明了寂静中,内心产生强大的堪能性,心的造业力增强广大,无论造善或造恶的力量都特别强大,这时持名念佛的力量,与散乱心持名念佛的力量不同,因为心的堪能性已增强。当然这时候佛陀是要我们修善,所以「进止清净」是为后面修四圣道做基础。
「为四真道行」,这是增上慧学。在寂静中修习四圣谛,四圣谛是真实道理,所以称为真道。四圣谛的修学主要有二:
(一)知苦:能了知三界的痛苦而生起出离心。
(二)修道:戒定慧之道主要是修智慧。前面曾说:「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也是道,但这种道是大乘唯识的观法。小乘《阿含经》所开展出的智慧观察,主要是修「我空观」,我空观的观察是先观察无常,观察外在的色身与内心的分别,都是剎那剎那的变化,生灭变异,无常故苦,因为有情众生所希望的是安稳,但不幸的,我们的果报却是变异无常,昨天的身心状态与今天不一样,今天又与明天不同,我们无可奈何的要面对生命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我们不安稳而没有安全感,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如果生命的存在是痛苦,这表示我们自己对生命没有主宰性,如果能主宰自己的生命,谁会让自己痛苦呢?所以由生命痛苦的观察可以得知,自己对生命并无主宰性,生命是由业力所主宰,如是由无我的观察而证得我空的真理。所以生命的流转,并没有一个恒常性、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它只是由某一群业力而得到个体生命某种的果报,这果报受用完毕后,又因另一群业力而得果报。以上是《阿含经》所开展出我空智慧的观察。
透过以上小乘修学的三大主题:持戒对治罪业,禅定对治散乱,我空智慧对治心中的颠倒,而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的果报为无生,他不再召感三界的生死。小乘修学者的果报,由浅至深,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下先说明初果。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消文 透过持戒、修定、修慧,所得到的第一个果报是须陀洹,须陀洹译成中文是预流,预入法性之流。须陀洹所断的是三界的八十八品见惑,这八十八品见惑主要是以我见为主,若无我见,即不会起任何的邪见、边见、断见等。初果圣人的受用果报有七死七生,他有七次的死亡到欲界天,七次来人间受生,「七上天上,七来人间」,便证阿罗汉。
释义 经论上说,初果须陀洹不再堕三恶道。凡夫的生命,「恒转如瀑流」,过去有无量的生命,未来也有无量的生命等着受生,而每一个生命都会召感众多的痛苦。初果圣人与我们凡夫不同,他的生命果报体虽还没有结束,但有一定的期限,有如船虽还未到达彼岸,但已见岸边,即使不用划船,地心引力迟早也会把船吸到彼岸。所以成就须陀洹果后,如果精进修行,很快就能成就四果的无生;如果懈怠,最晚在三界中,七死七生流转十四次,即证无生。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消文 二果斯陀含译成中文叫一来,他还有二次的生死,一次到欲界天受果报,一次到人间即证阿罗汉。斯陀含所修的正道是修我空观,观察我空的真理,助道则是断欲界的思惑,欲界九品思惑中他已断六品,还有三品未断。他成就初果后修我空观,已断除我见颠倒,但在事相上还累积有欲望,所以修不净观与苦谛观,观察三界的苦与不净,调伏心中的爱取烦恼。欲界九品思惑中已调伏六品,因此剩下的三品就召感二次的生死。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消文 三果阿那含译成中文为不还,他不再来欲界,因已断欲界的九品思惑。三界思惑共有十八品,在三界九地中,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杂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及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等三界九地中,他已断尽欲界的九品思惑,只剩色界、无色界的思惑未断,他对禅定的三昧乐还有爱着心,所以死后升到第十九天,也就是色界四禅的五净居地,或称为五不还天,他在五净居天中,修不净观、苦谛观与无常观,消灭对色界、无色界三昧乐的贪爱,证得阿罗汉。所以三果最后一期的生命,是在五净居天成就阿罗汉圣道。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消文 阿罗汉是无生,他已经不再受生,但还有一次死亡,他这一期果报还没结束,所以他剩下一次的死亡。在他死亡前,他有三种功德:
(一)飞行变化:他有种种的神通,这种神通主要是由禅定所引生的。
(二)旷劫寿命:他的果报体如果有弘护正法的因缘,他也可以用禅定的三昧乐,支持他的寿命满一大劫,色身能不坏,蕅益大师说这是意生身。由禅定力他能随顺心意,随愿久住,他有寿命的自在力。
(三)住动天地:前面的神通与寿命是自利的功德,住动天地则是利他功德。身为一位阿罗汉,他有殊胜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能震动天地,广摄人间,他的教化能使众生生起清净信心,无论天人或人间,听闻阿罗汉说法都能产生欢喜心、恭敬心。
透过戒、定、慧的修学,在小乘的果位中,有以上四种果报的受用,从十四次的生死、二次的生死、一次的生死,最后成就阿罗汉的无生。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消文 前面四果的总相都是观察真理,以真理断除我见的颠倒,其中的差别主要是爱欲,这爱欲是指对三界果报的爱欲。爱是染着,对已经得到的果报产生染着,譬如自己的貌相庄严,有众多的财富,美好的眷属,你希望这果报不要丧失,这就是染着的爱心。欲是希望,对于尚未得到果报的希求。若断除对三界果报的爱欲,有如割断四肢,不再生起。这是说,爱欲烦恼是颠倒所生的虚妄相,虚妄相断除后,它就不再生起,是可断性的。
释义 大乘佛法的学者也要修声闻法,也修不净观、苦谛观、无常观,以调伏对三界果报的爱欲。但在调伏爱欲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关键点:不能错损菩提。从大乘的角度,爱欲是无自性的,但小乘学者认为爱欲是多余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在成就无生;而大乘佛法的重点是在成就万德庄严,成就断恶、修善、度众生。断爱欲属于断恶,但在断恶时也要生善,生起广大波罗蜜善法的追求,成就诸佛菩萨广大的神通三昧。对善法及对无量无边众生度化的追求,这二种动机都是以爱欲为根本,心中具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希望,若菩萨没有希望,则不可能行菩萨道,若没有愿力,怎能付诸行动呢?若没有愿力,顶多只在生命中断恶,只消极的不造恶,如是时间久远,这个人就变成小乘学者了。小乘学者的心情就是不造恶,但也不修善,所以他的果报体是无生,没有三界的果报,也没有万德庄严。所以大乘学者在共学声闻法时要注意,有些修学是不共的,也就是说,在断爱欲时,也要生起对大乘法殊胜功德的好乐追求。虽然我们对诸佛菩萨的功德不能马上成就,但内心对这功德具要有好乐心,否则很可能会堕于二乘种性,因为你对大乘佛法不生好乐,对诸佛的甚深功德,对度脱苦恼众生,已不生好乐心。所以大乘菩萨从自受用解脱的角度,也修无常观、不净观、苦谛观,以调伏内心对三界果报的爱欲,但他同时也思惟诸佛菩萨甚深功德,而生起好乐心、追求心,所以他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这是不共声闻法的地方。因此这里的断除爱欲是指断除杂染的爱欲,但对于清净法的爱欲也应同时生起。以上这一段是广大行,依止出离心、空正见,生起广大戒定慧妙行,调伏心中我见颠倒及爱欲烦恼,成就四果的受用。
第二章 断欲绝证
前一章是事相的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有它的因与果,前一章的因果是清净的因果。这一章是讲非因非果,什么是非因非果?从甚深见所观察的真理是断欲绝证,心中没有五欲的杂染法,也没有果证的清净法。在道法上,没有欲望,也没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证的差别,那是不生不灭的平等法性,这称为「道」。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消文 前一章的「道」是一种因缘所生法,可透过你的造作修福而出现果报,故是因缘所生法;这一章的「道」则是非因缘所生法,是宇宙间本来就存在的真理,造善时它是「如」,造恶时它也是「如」。
出家的修道人在有为法的修持上,首先要断欲去爱,断欲去爱是指持戒与修定。起初要持戒,奉持佛陀的戒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作,断除身口二业的爱欲。进一步要修习禅定,调伏心中的攀缘心,对治意业的爱欲。总之,透过持戒与修定,断除身口意的爱欲。但这时心中我见、法见的种种颠倒都还存在,所以更进一步要修智慧。「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我们应该了解遍计本空,依他如幻,通达我空、法空真理,觉悟不生不灭的无为法。「识自心源」偏重在断恶,「达佛真理,悟无为法」偏重在证真,所以前面是破恶,这里是生善。
如何修断恶证真呢?以下开出三个次第:
(一)内无所得,外无所求:这里以唯识的观法来做解释,修唯识观起初的资粮位就是修「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唯识学认为修空观所对治的是遍计执,不是对治依他起,因果的法则是不能破坏的。修空观所破除的是心中的名言与颠倒,在对治名言的过程中,唯识学分成二个次第:
(1)外无所求:这是对治所取相,所取是外境,对治所取相是外空,外境是毕竟空。对外境的毕竟空,唯识学是观「诸法如梦」,这是无常观。有时我们的颠倒是外境所引生,譬如善业强福报大者,容易生起常见的颠倒,这时要观想自己今生所受用的福报,无论是身体的健康,美妙的眷属,及广大的财富,这些都只是暂时存在,当死亡来临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自已要经常思惟死亡的到来,当死亡来临时,它会把今生所有的受用完全破坏。所以外无所求是破除所取相的执着。
(2)内无所得:破除对外境的执着后,其次要断除内心的执着。内无所得的观法,唯识学是观「心性无生」,这心的颠倒主要是名言,观察自己心中的妄想是由相状所引生,这相状是依祂起性,是由业力所变现的种种相状。善业强者,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所取到的色声香味触法,如眼睛所见、耳朵所闻,皆特别殊胜美妙。有些人过去生中有罪业,因这罪业,他六根所取到的相貌是卑贱苦恼。这相状无论是善相或恶相皆不能消灭,佛法的空观不能消灭依祂起性,若消灭依他起则是断灭见。所以依他起要保留,因为它是「因缘有」,我们所要断除的是「颠倒有」的遍计执,也就是自己依止相状所安立的名言,这些名言应该要破除。什么叫做名言呢?如在光线不足的黑暗地方,见到一条绳子,这绳子是依他起,不能说它没有,但你的眼睛见到绳子时,心中却出现蛇的影像,这蛇即是颠倒有,是自己心中所捏造出来的,自己认为这是一条非常可怕的毒蛇,牠会伤害我。这些概念名言都是自己所捏造出来的,这一部分要断除。所以这里的「内无所得」是破除心中的名言,观察这些名言是自己的妄想因缘所生起。以上是对治能取相,对治能取着的这念心的名言,这是内空。因此先修外境的空,再观察内心的空。
(二)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前面的「内无所得,外无所求」是资粮位菩萨的如理作意,这里是加行位菩萨的修行,他在长期如理思惟的熏习之下,由生转熟,内心任运不刻意的安住在戒定慧圣道上,他也不造罪业,因为已调伏烦恼,没有烦恼也就不造罪业,所以他内心是任运安住在圣道上,他不必刻意系道。这是形容加行位菩萨对圣道已渐渐相应,道的力量在他心中已由浅转深。
(三)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这是形容通达位菩萨的修行,他不但不造作身口的恶法,也没有意业的忆念,他对恶法是「无念无作」;对戒定慧是「非修非证」;对于道的观察,没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诸位的差别,在一切法中,是最为圆融殊胜,名之为道。
释义 佛法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在调伏心中的颠倒过程中,所开展出的戒定慧法门,没有两个人所修是完全相同。譬如你持戒,他也持戒,你们两个人不可能持相同戒法,也不可能修同样的禅定。又如修我空观、法空观,你喜欢修唯识观,他喜欢修天台一心三观,另一人欢喜修中观,这也是种种不同的观法,种种的名言安立。但是当成就圣道时,每一个人却都没有差别。佛法就是如此的微妙,在过程中「方便有多门」,你可在一百部的经典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但到了最后成就时,「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在领悟圣道时,却是现出无有少法可得的无差别相。所以修中观的学者,与修唯识或修天台的学者,起初对空观的解读虽有所不同,但成就空观时,却相同没有差别,因为「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
古时有一禅师修行有了心得,因为禅宗修学佛法是不立文字,不读经典,所以修禅的学者要请善知识印证,于是这禅师找法演文义禅师印证,他说:「我经过长时的修行,心中有心得,我现在的心境是『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请禅师替我印证。」「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这是表示他心中的乌云都已消失。法演禅师答说:「你这个道,犹是阶下汉。」这是说禅师与道还有一段距离。禅师谦卑的说:「请师接上阶。」他请法演禅师拉他一把,法演禅师答说:「月落后,再来相见。」若要与道相见,「万里晴空,一轮明月」的境界要消失掉。这是说,起初在对治烦恼时,内心是依止戒定慧,有戒可持,有定可修,有智慧可观照,「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这是在修道过程中,需要做很多事,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对治法门,自己已走在通往道的路上,但若要与道相应,「月落后,再来相见。」最后是回归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这是没有开口处,已没有对立相。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有对立,有能对治的戒定慧,及所对治的烦恼,但到达「道」时,这是离诸对待,无有少法可得。所以说以如幻的戒定慧,消灭如幻的烦恼,最后内心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修行人在修道过程中,需要做很多事,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到了最后成佛,无有少法可得;虽无有少法可得,却又具足一切功德。不过在刚起修时,「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自己要先观空,从假入空,先不要急着观依他如幻。当遇到障碍,先把心带回家,不要相信自己的名言,我们最大的错误是相信自己的概念,有如见到绳子,认为它是蛇,若相信它是蛇,则永远无法解脱,「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生命就变得非常复杂。所以身在凡位,起初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若遇逆境,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把心带回家」,自己的家应该有个法宝,如持佛号、往生咒、大悲咒,这个法宝就是自己的家,以这个法宝破除名言。不论有多好的理由,都不要相信自己,让自己的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自己的修行智慧才能渐渐成长,如此才能正确的观察生命。如果一开始不对治名言,即使修种种的布施,持戒也庄严,自己仍在颠倒之中,这个善业只是得到暂时的可乐果报,临命终时一定会起颠倒,为什么呢?因为平时颠倒,临命终时也一定颠倒。为什么会起颠倒呢?因为从来没有消灭心中的名言,只是一直跟着感觉与名言走。在生命中虽然积集了某一部分的善业,或持戒修定,或广结善缘修善法,如是以颠倒心为基础,虽然积集了一些善业,但你颠倒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佛法很重视消灭颠倒,也就是破除心中的名言,佛法的修行先要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也就是先否定再肯定。起初修时偏重在否定自己,再渐渐从空出假,许下广大的悲愿,广度众生,这是佛法的修学次第。若内心一直只在有为法中活动,生命就只是积集善业,根本谈不上所谓的解脱。因此若有志于解脱,如何超越心中的名言,超越心中的颠倒,这才是修学的重点。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