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品第八
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佛。成就佛果必有成佛之道。大悲度生,不舍世间,广行六度,力修四摄,常起四无量心,如是行者,是为佛道。文段有三:首明菩萨通达佛道,次显如来种性,三说菩萨父母眷属乃至家产作业,即显菩萨行及所行。由种性而起妙行,以妙行而入佛道,故此品来,名“佛道品”。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首明菩萨通达佛道,文义有三:初问,次答,三徵,四释。肇曰:“如上所云,诸佛之道以无得为得。此道虚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问所以。”“道”者路径义,佛为妙果,到必有因,以何因而通于佛道,故文殊初问所以。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什曰:“非道有三:一者恶趣果报,二者恶趣行业,三者世俗善业及善业果报。”非道则与佛道相违,既与佛道相违,应当远离,应当厌背,应当断除。但是菩萨有大悲心,对于非道的众生从不弃舍,故常行拔其苦而与其乐;如果对非道众生不予摄受度化,则此类有情定会永受沉沦大苦,而不能解脱,同时也不能表现菩萨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的大悲精神。地藏菩萨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因为佛为两足尊,他是在度济众生中圆满的福慧,但是众生在世间,众生在苦海,若菩萨不度众生,又怎能圆满福慧而成就两足尊的佛果呢?故知菩萨欲成就无上菩提,必须要在生死苦海中长劫度化无边众生。所以《华严经》云:“若菩萨不度众生,终不能成无上菩提。”然复当知,菩萨虽恒处世间,度济有情,但心常清净,无我法执著,心常安住在无碍解脱的真如法性境中。因为世间乃至三涂虽苦,而苦性本空,其中无有实苦可得,菩萨就在苦上观苦性空,而离苦相,当下即可顿入不二法门,以故《华严经》又云:“常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所以维摩诘即次答云:“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恚恼;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无明骄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此段即第三徵问、第四解释。上段维摩诘虽已略答,但未彻底解释何谓非道,菩萨怎样行于非道。释中可分七点:一、行于恶趣离恶趣行,二、行三不善根灭三毒行,三、行于十障修十胜行,四、行于二乘修大乘行,五、处于下劣不失尊贵,六、处于邪道不失正道,七、于世出世间修不住行。此即第一行于恶趣离恶趣行。五无间者:造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极大罪,死后堕无间地狱,受极大苦,名五无间。恚恼毒心,是五无间因。菩萨虽入五无间地狱度极重罪众生,但不由恚恼恶心招感,因无此心,故不受果报。故曰:“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恚恼。地狱,梵语那罗迦,新译恶者。除五无间,其余地狱通属此趣。烦恼尘垢造杀等业是地狱因,菩萨远离此因,故入地狱度化众生,而不由此因招感,故曰:“至于地狱,无诸罪垢”。愚痴无明、骄慢邪见是畜生因,菩萨大悲示现度生,不由此因招感,故曰:“至于畜生,无有无明烦恼等过”。悭吝保守、甚或盗窃,是饿鬼因;菩萨自度度他,乐善好施,福慧双修,虽有时入饿鬼趣示现度生,但不由盗窃等因招感,故曰:“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什曰:“凡夫生色无色界谓为涅槃,第一最胜,今有为而生,故不以为胜也。”菩萨深知三界之中犹如火宅,虽行色界度生,而不以色等界为最殊胜,故曰:“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无色界无形,不能修利他行,生彼界趣,耽著定味,而不能发大菩提心,故菩萨不生无色界。
示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次即第二,行三不善根灭三毒行。诸大菩萨方便善巧,为欲成熟众生,有时示现贪欲,但心无染著,如问菩萨有贪否?答曰:有贪,贪度众生。菩萨为欲断除众生烦恼,有时示现嗔恚;如问菩萨有嗔否?答曰:有嗔,嗔恨众生烦恼,而不嗔恨有情。菩萨大智若愚,有时法不对机,故默然不语,如聋如哑,如达磨面壁九载即是。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出世间慧;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示行骄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此即第三,行于十障修十胜行。菩萨能内起四无量心,外行六波罗蜜。一、布施,菩萨不但能广施法雨,觉醒群蒙,有时为了饶益众生,外施金银财宝,内施髓脑血肉,不惜身命,尽其内外所有而布施之。但是若遇YIN汉来求财物、或遇盗贼来求兵戈者,则菩萨不得布施。所以说:“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菩萨见道登地,分别二执二障即已断除,不说大戒不犯,就是小罪犹怀大惧。但是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有时也可开杀等性罪戒,如对祸国殃民,屡教不改者,则可依法论处,也就是说杀一人而安天下,除一人而救万人,这种特殊情况则可开杀戒,杀了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所以《摄大乘论》说这种杀人有功无过,还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菩萨不忍心看到更多的众生受他无辜的迫害,故宁愿自己代他受罪,也不让坏人造更多的罪业将来堕地狱而受极大的痛苦。总之,菩萨持戒方便灵活,有开有遮,故不可拘泥死守,故曰:“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降魔故示嗔恚,但心常慈忍。处俗对名利而示懈怠,但乐勤修无量功德。舍色界诸禅而生欲界,故示乱意,但心常寂定。究习外道典籍,为欲通达而进行破斥,故示行愚痴。随顺经义,安住实相,而方便善巧示行谄伪。随顺众心,故似谄,巧设方便,故似伪,主要是欲度众生,令趣正道。菩萨方便善巧,示行骄慢,使众生心生惭愧,而回心向善,修出离行,故曰:“示行骄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菩萨方便善巧,有时为度诸众生而示现烦恼,但心常清净,无我法执著。又诸菩萨大慈大悲,常与众魔共手足,同眷属,以种种佛智慧进行度化,令诸众魔舍邪见而趣入正道。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此即第四,行于二乘修大乘行,菩萨为度二乘则方便示现二乘,虽示现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此则又异于声闻只闻如来宣说妙法而自不能度化众生。虽示现辟支佛而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成熟有情,此则又异于辟支佛慈悲薄弱只求自了,而不度他。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示入赢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此即第五,处于下劣不失尊贵。一贫穷,二根缺,三卑贱,四羸劣丑陋,五老病。此五由满业所感,属别报,人中最为可怜。菩萨大悲,为欲摄受此类众生,令其成熟,故尔受生,方便示现贫穷根缺等相。如示入贫穷,而修诸胜法,使其余有情奋发向上,而自谓之,彼能如是,我亦当能,不因为贫穷而就懒惰失志。再者,自居贫穷而修胜法,能使其余有情心生惭愧,言:他能如是,我为何要放逸呢?但是菩萨不因尊贵而生骄慢。又菩萨为欲度化根缺形残的众生,有时故意示现目盲、耳聋、手残、足跛等相,形残而能修行,身强体健者见之自能深生惭愧,言:他能修行,难道我四体健全还不如一目盲足跛的残疾人吗?同时也能使其余残疾人暗自思忖:彼人身残能修净行,难道我又不能修行吗?“彼丈夫也,我丈夫也,余何畏彼哉?”于是大家都以他为榜样,精进勇猛,学佛修行。古德云:“圣贤多生于贫困、豪杰多起于艰难,有德有慧者多起于灾疾。”故菩萨大多不生于下劣恶报的家庭,但是为了显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精神,有时故意示现贫穷、根缺、卑贱等相,虽示诸相,而并非业报所生,实是大悲所现。故菩萨现贫穷身而具无量财宝,现残缺身,而具相好庄严;现卑贱人,而具佛种性;现丑陋相,而具那罗延身(肇曰:“那罗延天,力士名也,端正殊妙,智力雄猛。”那罗延身即殊妙强健的色身。)现老病苦,而永断病根。故菩萨虽处下劣,而不失尊贵。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
此即第六,处于邪道,不失正道。菩萨虽大富大贵,资生众具应有尽有,但心不贪著,而恒观身外之物实是无常,终非实有。菩萨虽示有眷属妻妾,但常乐远离,身心清净,不为物欲所染。菩萨虽示现语言迟钝,但辩才无滞,定慧圆明,成就四无碍智而善说法要。菩萨大慈大悲为欲度化邪行欲行众生,有时方便现作魔王,令魔界众生舍邪行而入正道,或现作YIN女,引导好色有情远离邪欲而入佛智。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此即第七,于世出世间修不住行。首句显菩萨不住生死,次句显菩萨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故断其感生六道的因缘;不住涅槃,故又不断生死而常在世间。不住生死即大智不舍涅槃;不住涅槃即大悲不舍世间,不舍涅槃则异于凡夫沉沦生死;不舍世间,则异于二乘安住涅槃。菩萨不取不舍,自觉觉他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总结上文,菩萨不舍世间,不舍有情,但又不住世间,不著有情,是为通达佛道。因为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世间即出世间,菩萨就在生死上离生死相,当下无有生死,即证涅槃;在烦恼上知烦恼性空,而不执著于烦恼,当下即得般若智慧而证菩提,所以说:“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第二大段明如来种性。于中有三:一、总问总答,二显示密意,三、迦叶赞叹。此即初问。《解深密经》及魏译《楞伽经》言一切众生有五种性:一、人天种性,二、不定种性,、三、声闻种性,四、独觉种性,五、如来种性。如来种性为如来正因,以此为因才能发菩提心,修大士行,到究竟位,证如来果,所以维摩诘而正问如来种性。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
此即总答。“有身”者,即身见,梵语萨迦耶见,此为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的根本。“无明”又名愚痴,不明人生宇宙的实相,不明世出世间的因果规律,故名“无明”。“有爱”者:有即三有也,就是欲、色、无色三界;爱即贪爱,于三有而起贪爱,故名有爱。由无明造业,贪爱受生,于此有情轮转生死。“贪嗔痴”为三毒,亦即三不善根,由此造诸恶业,堕三恶道。“四颠倒”者:于无常执常,苦执为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是为四颠倒,由此颠倒故不能出离解脱。
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
“五盖”者: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为五盖。“六入”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名六入。“七识处”者,又名七识住,识所安住之处,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在,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身异想异:谓劫初起,欲界人及诸天形貌不一(身异),想有苦乐舍诸想(想异)。二、身异想一:如初禅梵众天,谓劫初起,形貌不同(身异),但同想梵王为众生父(想一)。三、身一想异:如第二禅天,身貌相同(身一),但乐舍交杂(想异)。四、身一想一:谓第三禅天,形貌相同(身一),想唯乐想(想一)。五、无色界空无边处天,六、无色界识无边处天,七、无色界无所有处天。此三天无身形,唯有舍受相应。以上为七识安住之处。三界恶道苦重,色界第四禅无想天,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及圣者入灭尽定,能使七识相续断灭,故非识住。“八邪”者:与八正道相反,解释见前。“九恼”者:以嗔为体,一、爱我怨家,二、憎我怨家,三、及我己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如上三种,共为九种,此九能恼众生,故名“九恼”。“十不善道”者:即造上中下三等十不善业(杀、盗、邪YIN、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而分别招感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故名“十不善道”。
“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六十二见“解释见前。不能具说,概括而言,烦恼染业、邪见执著皆是佛种。何以故?若离世间;则无出世可言,若离生死,亦无涅槃可言;若离烦恼,更无菩提可言。所以佛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有凡夫才有如来,若无凡夫,则无有佛。也就是说,若无无明,则无般若智慧;若无三不善根,则亦无有三善根;乃至若无八邪,也就无有八正道;若无十不善业道,也就无有十善业道;若无有漏之身,也就不能证得寂灭无为的法身;若无四颠倒,更不能远离颠倒而真正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槃。因为宇宙万物始终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离此无彼,离彼无此,知此理者,当下就能悟得文殊所说:“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之义。
曰:“何谓也?”
第二显示密意。于中有二:初问,次释。如上所说是生三界生死及恶趣的因,并不是佛种,今说为如来种,不是正说,故维摩诘重问所以。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释中又二:初释,后喻。什曰:“若法忍至罗汉,无生至佛,皆名正位也。”此处所言入正位者,主要是指已入有余依、无余依二涅槃的阿罗汉。二乘观我空,断烦恼,舍世间,入涅槃,故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凡夫虽在世间,有烦恼、有执著,但能直发菩提心,修大士行,既能自度,也能度他,故不同不发大心、不修大行、不证佛果、舍有为而证无为空理的二乘。此就定性二乘而说,若是不定种性而入正位的阿罗汉,虽能舍小转大,但已证寂灭,修行迟缓,不如一般众生直趋大乘,根利行猛,修证速疾。所以文殊师利密意呵斥小乘,奖借众生直趋大乘,故作是说。窥基大师云:“要发心,乃修行;要修行,乃证果;既不发一切智心者,终不证佛果也。”显二乘不发大心,而凡夫能发。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譬喻有三:一、喻污泥能生莲花,高原不生,莲花喻无上菩提,污泥喻烦恼生死。二、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喻出世二乘见理离欲,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淤泥卑湿能生莲花,喻世间凡夫能发菩提心,修大士行,从而证得圆满的无上佛果。因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若无污泥,当然也就无有莲花可得。所以众生虽在烦恼泥中,但能生起佛法,而终将开出一尘不染的莲花来。二乘证无为法而得出离者,永不能趋无上菩提,犹如高原陆地,终不能生莲花一样。
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二喻种殖粪壤乃生,空地不生。二乘如空,已证无为空性,贪嗔痴烦恼已尽,故无粪壤。众生虽起我见如须弥山,烦恼炽盛,但能发菩提愿,如粪壤之地,能使莲花滋茂。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三喻不入大海,不得珍宝。二乘既证无为,安住寂灭,耽著定味,淡泊自足,前无生死之畏,后无苦海之忧,无希无求,故不发大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凡夫虽为无明所盲,沉沦六道之中,前有生死之畏,后有苦海之忧,但能发迹尘劳,建立无上菩提大心,智悲双行,自觉觉他,而终能成佛。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第三迦叶赞叹,于中有四:一、赞义利,二、释所由,三、譬喻,四、结语。
肇曰:“凡夫闻法,能续佛种,则为报恩,有反复也;声闻独善其身,不弘三宝,则于佛法无反复也。”法华会上五百声闻蒙佛授记,终将成佛,此就不定种性而言。今言我等如根败之士,永不能发大心者,此就定性声闻而言。为劝初学菩萨直趋大乘,勇猛精进,直成佛果,所以文殊师利苦口婆心,大悲直言,其目的是显当发大愿,不发小心,重佛果,呵二乘。上言:“一切烦恼皆是佛种’者,此是密意而说,若显说者,无始时来无漏菩提种子为佛亲因。恭敬三宝,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胜增上缘,依此胜增上缘展转引发,增长无漏种子,所谓无漏净种日增,有漏染种日减;净种增长圆满,染种消灭尽净,此时异熟识空,入金刚喻定,彻底转八识成四智,现起圆满的法报化三身,而成无上正觉。但是莲花依污泥而生,楼台依大地而立,生死烦恼虽障涅槃而为二乘所断,然菩萨转烦恼生死而为长养菩提涅槃的胜增上缘。因为佛果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修成,菩萨自利利他,必须长住生死、勇猛精进,福智资粮才能圆满。二乘速尽生死,安住涅槃,即于生死不能复住,于诸有情不能生悲,于一切法不能通达,亦无有智,无悲无智,则于殊胜佛果永不能证,故宁造染业流三界,而不证罗汉尽生死。凡夫虽在三界,而能发菩提心,二乘尽生死,则永不能发,如蕉败种,终不生芽一样。所以文殊师利言:“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此就胜增上缘一分而说。凡属教人应舍小趣大,以大悲无畏的精神入生死烦恼大海,度济无边众生成无上觉,此为成就菩提妙果的胜因。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童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此为第三大段说菩萨父母眷属乃至家产作业。于中又二:初问,次答,维摩诘本属在家居士,有家则有父母妻子、亲戚眷属以及家产。今文殊等前来问疾,见室内空无一物,故发此问。肇曰:“净名权道无方,隐显难测,外现同世家属,内以法为家属,恐惑者见形不及其道,故生斯问。”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
次答共有四十二颂,一百六十八句。初四十八句十二颂,即答前问父母妻子以及家产等。次一百零八句二十七颂,广明菩萨作业,最后十二句三颂,劝发大心以作结,维摩总以出世胜义谛理而作答,所以用”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乃至“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来说明菩萨父母妻子、眷属亲戚等共相。既有家属家产,即应有所造作,故次言菩萨受生现土等无量妙行,也就是显示一切菩萨共相作业。因净名虽示现居士身,但不系属于家室,而彻底出离三界,然后又入三界摄受众生,即以无边世界为家,故其德行作业不同于一般在家俗人。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帅,无不由是生。
初颂父母。智为无分别智,其智有二:一、根本无分别智(实相智),二、后得无分别智(方便智)。根本智实证诸法真如法性,言思道断,心行处灭,使有情转凡成圣,变俗为真,生如来家,成大菩提。《心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祖坛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往无住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又说:“般若为诸佛之母,能生三世一切诸佛。”般若智慧为出世解脱的根本,一切贤圣皆从般若生。所以菩萨以智慧为母。后得无分别智善观诸法事相;方便善巧,如理如量、对机宣说正法,普度众生,成办诸佛事业,不堕二乘,故菩萨以方便为父。但是权智以实智为体,实智以权智为用,二智并显,真俗圆融,故一切诸佛导师,皆从权实二智结合而生。肇曰:智为内照,权为外用,万行之所由生,诸佛之所因出,故菩萨以智为母,以权为父。“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二颂妻女男舍,显四无量心。肇曰:“法喜,谓见法生喜也。世人以妻色为悦,菩萨以法喜为悦。”世人以妻子为生儿育女,延续后代,使种族不断;菩萨以法喜为妻,引发众善,续佛慧命,而使三宝不绝,故曰:“法喜以为妻”。女适他家,心多慈善,菩萨以慈悲为女,外对众生常行拔苦与乐,故曰:“慈悲心为女”。男多诚实,担护家业,菩萨善心坚固,诚实如男,内能生慧积善,荷担如来家业,故曰:“善心诚实男”。悟空为入真如实相之门,菩萨悟法性空,而证实相,可以除妄想,止攀缘,除四魔息尘劳,永离结贼,成诸事业,如人到舍,而身心自安,风雨不能浸,怨贼不能入,故名为舍。什曰:“障蔽风雨,莫过于舍;除灭众想莫过于空,亦能绝诸问难,降伏魔怨,犹密宇深重,寇患自消。亦云有非真要,时复暂游,空为理宗,以为常宅也。”故曰:“毕竟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三颂弟子善知识。菩萨以一切众生为弟子,随意度化,令其断烦恼,去执著,而入于正道。菩萨以三十七菩提分法、四摄六波罗蜜为道品,为大善知识,修此道品,可以使自他同得解脱,而成无上正觉。什曰:“三十七品,三乘通用,菩萨兼以六度为道品,取其亲附守护,利益成就,义同三益,故类之知识。”
诸度法等侣,四摄众妓女,歌咏颂法言,以此为音乐。
四颂伴侣、妓女及音乐。诸度者即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总摄万行,常修六度可以积集福智二种资粮,故菩萨以此为伴侣。四摄主要在利益众生,摄受众生故先得其情,所以四摄以布施为首,以同事为终。妓女弹歌舞唱,使他人欢悦,菩萨修四摄以利益众生,亦使众生欢悦,故譬为妓女。菩萨演说妙法,悦众生心,醒觉迷蒙,神境清泰,情志踊跃,故喻如音乐。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花,解脱智慧果。
五颂园苑、树林、花果。什曰:“总持广纳,为众妙之林,奇玩娱心,犹如园苑也。”园苑是总,园中生树,树上开花,由花结果,如其次第。总持是陀罗尼,能广摄多法多义,故喻园苑。由此园苑之总持大法,而生无漏之林树;由此无漏之林树,而开觉意之净妙花;由此觉意之净妙花,而结解脱之智慧果。意显众生闻法修道,道从法生;或闻法觉悟真理,觉从法生,故修行证真能得无为解脱之涅槃。有为智慧之菩提。故无漏喻法林树,觉悟喻净妙花,解脱喻智慧果。道生曰:“夫无漏之法,既根深不可拔,又理高而扶疏,为树之像也,漏法不复得间错其间,林之义也。”什曰:“花之体合则不妙,开过则毁,而合则适,乃尽其妙也,调顺觉意亦复如是。高则放散,下则沉没,高下得中,乘平直往,开合之相,其犹净花也。”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花,浴此无垢人。
六颂池水、净花、无垢人。池中有水、池里生莲,水可除垢,如其次第。八解即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解脱,解脱空障,故名解脱。由解脱而心自得定,清净湛然,如水得池,而自然静止,故喻八解脱池。禅定如水,池中生莲,香妙净洁。八解脱能生七净花,故喻七净为莲花。七净花者:一、戒净:身口所作清净;二。心净:断烦恼,心清净。三、见净:见法真性,不起妄想;四、度疑净:真见深断疑;五、分别道净:分别是道非道;六、行断知见净:知见所行善法与所断恶法清净分明;七、涅槃净:证得涅槃,远离诸垢。得七清净,入污泥而不染,水可沐浴,洗除尘垢,定亦如是,能发智慧,能伏烦恼,使人彻底出离而得解脱。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
七颂象马车乘及八正路。什曰:“驾大乘游于十方,自在无碍,兼运众生,俱至道场也。”菩萨具五大神通能游十方,故喻象马。大乘能运载众生越度苦海,故喻如车。修行之主贵在调心,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得调伏,自能持志不失,而行乃不妄,故喻调御。御人常在,自然马不妄驰,而车不倾覆。八正路即八正道,菩萨及一切众生同游于八正道,故喻如路,肇曰:“五通为象马,大乘为上车,一心为御者,游于八正道。”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为上服,深心为花鬘。
八颂相具、众好、上服及花。诸佛以三十二相严容,不藉庄严具;以八十随好饰身,不假绮饰品。惭愧止恶修善如上等衣服遮恶彰身,所以佛以裸形外道为无惭无愧。又菩萨能深信因果,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欢喜欣乐,无有疲厌,如花曼饰首,故曰:“深心为花鬘”。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九颂财利。信、戒、闻、舍、慧、惭、愧为七圣财。菩萨由深信因果而持戒。戒有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三类,由持饶益有情戒,则要为众生宣说正法,由说法则自必多闻正法,闻正法则能安住上舍,不取于相,由安住上舍则有慧生,有智慧则能止恶修善,而有惭有愧。菩萨以圣财七宝布施于人,能滋养众生慧命,犹世人以金银等七宝布施于人能安养色身一样。但是菩萨修自利利他之行,以此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利至大,其果亦大。(回向者:《华严经》说有十种:“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真如相回向;9、无缚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逾,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十、十一、十二,三颂,床座、饮食、澡浴、涂香、四魔、胜幡。肇曰:”四禅高床,修净命之所成。”床座息身、息心,依四禅定能发通,发慧,故喻如床座。常修净命,能息贪息妄,贪妄息灭,心自得定,依于定心而能生慧,故喻如命。“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者:什曰:“向说床则至其安寝,安寝则觉之有法,故次说乐。外国贵人眠时,要先敕乐人,明相出时,微奏乐音,然后乃觉,今以多闻法音,觉其禅床也。“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者:法性空理、实相真如是菩萨的甘露食;去除执著,远离生死烦恼是菩萨的解脱浆。罗什说味有四种:“一、出家离五欲;二、行禅离愦闹;三、智慧离妄想;四、涅槃离生死。”具此四味即得解脱,故喻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者:净心即一心禅寂,以定水能涤除烦恼,洗去尘垢,故喻如澡浴,此为大乘定学。戒能防非止恶广修诸善,如涂香能辟除臭秽,故喻涂香,此为大乘戒学。戒能息恶,定能除染,然后自有智慧生起,实证真如而得解脱,所谓“食不死法,饮解脱味”。菩萨内能除灭烦恼等贼,外能摧伏蕴等四魔,勇健无比。然后自能高建法幢,普度众生,双觉圆满,而成佛果。
以上十有二颂显父母家产等,建立菩萨之体;以下二十七颂广明业务,建立菩萨之用。有体则必有用,以用显体。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明业务中,初二颂受生供养。菩萨食不死法,饮解脱味,则知诸法实无生灭,初地菩萨得无生忍,便欣入灭,诸佛如来即摩顶而止之曰:“汝虽得此法门,诸佛无边法门汝犹未得;又余有情沉溺生死,于此法门未获证知,故汝不应入灭,更当精进,圆满佛法,度济众生。”(见《华严经》)所以菩萨虽知诸法实无生灭,但是为了上圆佛果,下化众生,双积福慧两种资粮,故长在人天受生而不灭度。菩萨悉现佛土如日普照,照知佛土随意往生无有障碍。又菩萨供养十方无量如来而无分别,了达佛及自身自性平等,实相无二。菩萨无有我法执著,故不同于凡夫供佛起我佛想而有差异。
虽知佛国土,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
三四二颂常修净土,现身度生。菩萨证法实相,了达佛国净土及与众生平等如幻,无有实体,自性本空,而无执著,(此属大智);但是同时又大悲不舍众生,方便善巧于一切刹土、无量有情随类现身进行度化,(此属大悲)。菩萨大智大悲自觉觉他,上成下化,自在解脱。“无畏力菩萨”者:即菩萨四无畏、十力。四无畏:一、总持无畏,二、决疑无畏,三、知根无畏,四、报答无畏。十力:发一切智心坚固力,二、不舍众生大慈力,三、具足大悲力。四、信一切佛法精进力,五、思行禅定力,六、除二边智慧力,七、成熟众生力,八、观法实相力,九、入三解脱力,十、无碍智力。
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生有常想,照令知无常。
六七两颂示现根身器界二俱无常。一切众生著身为常、为乐、为我、为净。菩萨为欲成熟有情,故示现生老病死的无常、苦、空、无我相,令众生了知自身无常,如幻如化,而不贪著自身。又一切众生不达器界无常,而贪著世间,不欲出离;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故现器界或火焚,或水浸、或风扫,使有情皆知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劫火一起,天地洞然,而不贪著世间,自求出离。知自身无常,而不贪著,即破我执;知器界无常,而不贪著,即破法执。二执俱破,二障自断,不求解脱,而解脱自得;不求出离,而出离自至。这就是菩萨方便善巧、为令有情彻底解脱而大悲示现无我无法、一切无常,以成就群生。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八颂显菩萨以大慈悲为摄受众生为一体,教化有情,令趣佛道。
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
九颂显菩萨博学多能,精通五明,对世间一切工巧技艺无不尽通,对内外典籍无不得入,方便善巧,广行饶益有情之事。
八颂显菩萨引导众生趣入佛道,属真谛。九颂显菩萨随顺世间,广作俗事,饶益有情,属俗谛。真俗圆融,即是菩萨。
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堕邪见。
十颂显菩萨示外道身,方便度生。菩萨为欲度化邪恶不正的外道诸众,有时方便善巧于中出家,因解他人的执著迷惑,故大悲示现,但菩萨不堕邪见,自有坚固的正知正见。肇曰:“九十六种,皆出家求道,随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见也。”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王,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
十一颂菩萨变化日月等以利益一切有情。什曰:“劫初时未有日月,亦未有众生,幽冥处初不见日月,故为作日月,令得照明也。”梵王者:即大梵天王,菩萨化作日月以除众生昏暗,化作梵王以统领世界,天旱化作水,溺水为现地,寒冷化作火,闷绝化凉风。菩萨大智如日月,能除众生无明;菩萨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如梵王统率世间;菩萨说法能除众生尘垢,故喻如水;法能生长众生慧命,故喻菩萨如地;火能焚烧烦恼,风能荡除执著,故喻菩萨如火如风。
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
十二颂显菩萨大悲,现诸药草,令众生服之,消诸病毒。菩萨如大医王,对症与药,众生服之,能疗诸疾。
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与人。
十三颂显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精神。菩萨内能尽施髓脑骨血,外能尽施金银珠宝于众生,所以能于饥馑之时,现身作饮食,以施与饥者。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
十四颂显菩萨于刀兵劫中起大慈悲力化导一切众生,令破我执,以使一切众生彼此之间互敬互爱,和合无诤。
如上第十一颂显大三灾,即火灾、水灾、风灾,所谓火烧初禅,水浸二禅,风扫三禅。从欲界直至色界三禅,皆毁于水火风,如此三灾,名大三灾。
第十二、十三、十四,三颂,显小三灾,即瘟疫、饥馑、刀兵。瘟疫灾者:《瑜加大论》云:“人寿二十岁时,本起厌患,今乃退舍,尔时多有疫气障疬灾横热恼,彼诸有情遇此诸病,多悉殒殁,如是病灾,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彼诸有情复共聚积,起中厌离,由此因缘,寿量无减,病灾乃息。”刀兵灾者:什曰:“将来世劫尽时,刀兵起,人寿十岁,婆须密从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天子,化众人言,我等祖父寿命极长,以贪嗔恚无慈,故致此短寿,是故汝等当行慈心。众人从命,恶心渐薄,此后生子,寿二十岁,如是转续,至弥勒时,八万四千岁也。”饥馑灾者:《瑜伽大论》云:“人寿三十岁时方始建立,尔时精妙饮食不可复得,唯煎煮朽骨共为宴会,若遇一粒稻麦稗粟等子,重若末尼,彼诸有情多无气势,颠僵在地不能复起,由此饥馑,有情之类亡没殆尽,此之险灾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彼诸有情复共聚集,起下厌离,由此因缘,寿不退减,险灾遂息。”
菩萨于大小三灾之时,忘我利他舍己救人,显示了但愿众生悉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精神,菩萨正是以这种精神时时利他,饶益有情。
若有大战阵,立之以等力,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
十五颂降伏战争示现威势。菩萨于两阵相对时,现威神力援助弱小、使强者屈服。如唐朝的邓隐峰见土蕃与唐军交战时,便跃身于虚空阻止两军作战,从而彼此和好,永息干戈。这就是菩萨大雄无畏的无畏布施精神。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辄往到于彼,勉济其苦恼。
十六颂拔地狱苦。“地狱”者:梵语那罗迦,汉译不乐、可厌等。其依处在地下,故谓之地狱。菩萨以大慈悲力拔济受极大痛苦的地狱有情,如地藏王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啖,皆现生于彼,为之作利益。
十七颂拔畜生苦。“畜生”者:梵语底粟车,旧译畜生,新译傍生,为畜养之生类,故名畜生;傍杂人趣而生,故名傍生。菩萨以大慈悲力示现于畜生趣中,度济彼类有情,如佛本生曾作鹿王。《八识规矩颂》有成所作智现化身度济地前菩萨、人、天、二乘及三涂众生云:“三类分身息苦轮”。即对地狱饿鬼、傍生随类现身进行拔济,皆属此类。
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十八十九二颂显在欲行禅,肇曰:“欲言行禅,复受五欲;欲言受欲,现复得禅。莫测其便,所以愦乱也。”菩萨虽常在世间,不离五欲,以度众生;但又同时无执无著,一心禅寂,清净寂灭。魔心恐怖,愦乱不定,对余有情不得其便而不能伤害。可见菩萨方便善巧,有智有悲,有悲者,不离世间五欲以度众生;有智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在欲即不舍世间,不住涅槃;在禅即不住世间,不舍涅槃。不取不舍,自在超脱,如火中生莲,甚奇希有,终不能坏。
或现作YIN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二十颂显菩萨为度乐著五欲的好色之徒,有时示现YIN女,引诱一切好色有情趣入佛智。但是菩萨是悲愍此类有情而方便示现,因为好色之徒,贪著五欲,不求出离,菩萨为了度化他们,故权现YIN女,令其知身不净,知受是苦,生命短促,世间无常,从而远离五欲,发心修行,而得出离,所以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祐利众生。
二十一颂居尊驭众。“邑”者:都城、城市、名邑。菩萨有时或作邑主、或作商导、或作国师、或作大臣,以种种方便,利益众生。
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
二十二颂现宝济贫、令发大心。菩萨对贫穷有情先作财施,次作法施;作财施以滋色身,作法施以育慧命。财法双施,自能身心俱利,而至解脱。
我心骄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
二十三颂大力除慢。有骄慢则不能恭敬佛法僧三宝,亦不能上求菩提,下度众生。贡高既摧,妄执自去然后乃能恭敬三宝,而上求下化,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为力士,伏其高心,然后润以法水。”
其有恐惧众,居前而慰安,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
二十四颂安慰除怖。菩萨对惊恐怖畏的众生,则施以无畏,以使众生远离惊惧。身心安稳,然后再施以佛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永息怖畏。
或现离YIN欲,为五通仙人,开导诸众生,令住戒忍慈。
二十五颂现作仙人离欲修善,如释迦牟尼曾作忍辱仙人。什曰:“世无贤圣,众生下劣,不入深山,故化以戒忍也。”
见须供事者,现为作童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
二十六、二十七两颂屈躬事人,导以正法,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有时现作童仆,屈躬事人,彼既悦意,然后方便善巧,开说正法,令其止恶修善,发菩提心。
如是道无量,所作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假令一切佛,于无数亿劫,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末后三颂劝发大心以作结。初颂总结。“道”谓妙道,“德”谓德行。菩萨德行无边,妙道无量,故“无有涯”。“智慧”谓根本无分别智及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智建立自体德行之主,后得智方便度生建立妙道之功。智慧为能度,众生为所度;能度的智慧无边,所度的众生无量。为度无边众生,而修无边德业,此即菩萨的悲愿无边。次颂显示诸佛无数亿劫广赞智慧功德永不能尽。三颂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果闻无上法而不发大心者,除非他是痴冥无智的下劣有情。所以凡闻此法者。应俱发菩提愿、广修大士行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才是。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