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无渐次,叫圆顿之教,非渐次之教。渐次之教——三乘、五乘,乃至说三十七道品,乃至说菩萨的四十一个次第,这都是渐次修持。声闻教的四向四果(编注:四向四果:小乘佛教声闻修道的阶位。又称四向四得、四双八辈,或称八补特迦罗(at!t!ha-puggala^ dakkhin!eyya)、八贤圣、八圣、八辈。也就是:须陀洹向(预流向)、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向(一来向)、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向(不还向)、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这都是渐次。我们说加行位、暖位、顶位、忍位、所谓的世间第一尊胜位这些地方都是所谓的渐次,这个地方是没有渐次的。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
这段文字是让我们修行的,并不是让我们学习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修行,(为了)修行我们才来学习,并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知识啊,是为了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才坐到这个地方,这是千金难买,万劫难遇啊!你买不到的东西。因为世间的金银财宝可以买种种之物,但无上殊胜的法,没有大福德因缘,是难以相遇的。
“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重宣者,再一次的重复地与我们提示。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
觉在幻中亦不动,在不动中亦不动。何以故呢?因为没有差别故。诸佛如来是用的不动智,可以出现种种三昧,所谓三昧就是幻化境界、自在境界,可以入正受。什么正受呢?于诸幻境界得以自在运用而不染着,是为“正受”。我们一到幻化中就流转无穷,被境所转,这不叫正受,这叫“业流”。
这个地方要审视的,要不然说三昧是不是说在我们烦恼之外,在我们幻化之外另有佛法呢?非也!要是众生法一灭,佛法亦灭,若无众生,诸佛亦无出世正因。若无污泥,也没有莲。所谓“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
“远离幻”,我们不要随幻所流转就对了,就会产生方便;不是断灭幻,现在许多人修法要断灭它。佛这个“永断”,与凡夫的“永断”是不一样的,佛的“永断”是活活泼泼的运用,所谓的入无量的三昧得自在游化,游戏神通,教化摄护,是为佛的“永断”方便;众生的“永断”是断灭的“断”,是邪见的“断”,是颠倒的“断”,又流入新的业流——虚妄业流。诸佛如来是真实的教化,真实利益。
“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火是依木而生,木尽火亦灭,假如众生尽了,佛法也就灭了。所以说灭众生者即是灭佛者,所以众生不可灭。《普贤行愿品》云“众生无尽,烦恼无尽,我愿无穷。”作如是说。众生业流是为佛法寿命。若不如是,佛法何以住世呢?现在许多人都在众生业外去找佛,那是了不可得的。六祖大师说:离世间法另求佛法,佛法如兔角,觅不可得。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三、普眼菩萨启教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与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
前面有文殊、普贤二菩萨,一位问如何产生正见,一个问如何依正见而行。下面我们看普眼菩萨如何来开我们的眼目吧。文殊开我们的大智慧,使我们建立正见,普贤使我们发起大行,普眼菩萨看给我们干什么?前面说修行的法,什么叫修行的法呢?叫顿,什么叫顿呢?离幻即觉,无有渐次。这个地方普眼菩萨是开我们方便眼,使我们出生眼目,来说渐次。
“云何思惟同,云何住持”
如《金刚经》云“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
我们大家都是未悟众生,反正慈法是未悟,这一点是决定无疑的。未悟者,怎么作方便呢?就是给众生怎么作方便,那悟者就不需言说了,未悟者怎么来开导呢?
“普令开悟”
大家都有开悟的因缘呀!今天我们遇到这样法会都有开悟的因缘,你不想开悟吗,我不相信,学佛的人还是要开悟的,开什么悟呢?要了生死的,要破梦幻的,要出业流的。
普眼菩萨要给我们一个渐次,要给我们一个思惟、住持的因缘,使我们开悟,普令开悟。这话真是大威德啊!因为有些开悟的方法,(只有)上根性人可以开悟,这个地方叫普令开悟,光明徧照,一明皆明,一亮皆亮啊!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
正确的思惟方法没有。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
说这样的不可思议的教化,
“心生迷闷,
我第一次看《圆觉经》的时候,真是如看天书一样,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也不知道这写的什么,一会悟的一会幻的,跟大家今天的心情可能差不多。但是看三五次以后的的确确欢喜无量,如贫者得宝,如病者得瘥啊,像久病的人突然的健康了,如贫瘠的人突然得到无量的珍宝一样;如浪子归游,如浪子回到家乡了,流浪于无穷无尽的苦难,没有依托,没有依所,突然的回到自己的家,衣食丰足,眷属圆满,欢喜无量,那真是那样的。宗下大师过去说:十字街头遇见了亲娘老子,欢喜的很。要不然我们心生迷闷。
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佛的教化为了使我们悟入,并不是谈玄说妙,夸张其辞,高推众生而不能及,不是这个意思。为了使我们悟入佛之知见,使我们得清净的利益啊!使我们得到佛一样的功德。这是佛出世的本怀,也是佛最慈悲、最大恩德所在呀!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
即为现在我等大家。
“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即权说,说一个权机,使我们认识到就可以了。为什么呢?给我们一个路子,下手的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
我们无以言说,只能说“善哉!善哉!”奇男子,大丈夫。为一切众生有开悟因缘;为一切众生有入渐次的方便;为一切众生能悟入佛之知见;为我们三请,殷勤三请,真是奇男子!真是我们的大导师啊!真是我们末世的善知识啊!我们应该顶戴普眼菩萨,应该赞叹供养啊!要不然,今天这样殊胜的教义,我们没法听闻。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真是善男子啊!能启教《圆觉经》的人都是善男子、善女人,此人不可思议,闻这样的经题也是不可思议的人。这样可以使佛法殊胜了义之教住世传播下来,法无以自彰啊!法虽住于世,恒常不坏,若无人弘扬,必生断灭因缘。所以大家能启教《圆觉经》,不可思议,不光我们欢喜,整个法界的一切含识皆因此法而得饶益,皆因此因缘得以出离生死苦海。
这么说你不要认为我说的大,这么说是真实之语,莫生谤疑啊!因为每一个众生的心性都是个法界啊!善哉,大家真是有这么好的因缘,我真替大家欢喜,你听得懂听不懂我不管,我是欢喜的,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我就替大家欢喜,必为诸佛诸菩萨所摄护啊!必为一切含识所赞叹拥戴啊!
我们能听到这样的因缘,就是如香熏染,我们点檀香,大家久久的熏习,自然心生香气,入香光庄严啊!你不知道你走出去了,别人一闻:“哎呀,你身上怎么有香气呢?”久久的熏染。你不是打麻将说坏话,“哎呀,我胡了。”你不是这个熏染。熏染什么呢?殊胜圆满之教化,无上菩提的熏修。所以我们身上就有点香气,懂不懂都有香气,因为一张嘴,“哎呀,我们学《圆觉经》了”。《大方广圆觉经》,这经题一出口就在放光动地,就是香气普熏,法界有缘,咸得饶益,你说大不大呢?不大,真实不虚。所以说我们大家有福,我们到这个大圆寺学习《大方广圆觉经》真是了不起,地名与经名相应,我们的身业相应,能不能相应我们慢慢看。
“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
不光思惟修行,还要使这个法住持下来,是我们大家的任务啊!护法是成就信心的第一善巧,我们大家要护持《圆觉经》,要使《圆觉经》的教化源远流长,布施于未来,摄护一切众生、一切含识、一切有缘,咸成无上佛道。
我们要有护法心,今天我们能学这个因缘,我们要发起这个护法的心,要使《圆觉经》发起更大的流通、宣化,使无量的有情皆能了晓此教义,由此而成就无上的道业,那真是不可思议。许多人说护法不好护,(其实)也好护,有的人是直接地以自身的利益与佛相应而发起的护法,依法护法!
终南山沣峪口有一个净业寺,是道宣律祖的寺院,以前有个甘露台经常传戒,道宣律师在那传戒,它那有个牌匾,叫作“依法护法”。就是与法相应者,随顺法度,回施摄化有情,这样的叫护法。
另一类人呢,虽不能了晓法义,虽不能与法相应,但是弘扬这样的经教,推广这样的经教,与人结法缘,这样的人也是护法;有人呢,自己听不懂,做后勤工作,说大家听法去吧,那个地方讲《圆觉经》可以使人的心地开明,自己虽未听未闻,乃至未有相应,但是间接的相应,叫远摄不舍,一样的究竟得以利益,给大家做饭给大家烧水,给大家做后勤。所以说种种法会都有无量的善护。
就象今天我们大家能坐在这个地方听,有无量的善神菩萨摄护我们。要不然外面的大门“砰”,有人的进来了,让我们去打麻将的,家里有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了,这个出家人有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了,学佛人有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了,生这个烦恼那个病了,有人生这个业障那个业障了,就是让你听闻不成。
你看我们听闻的因缘要去掉无始以来的业障的缠缚、烦恼的缠缚、种种杂缘的缠缚,才能有这个听经的殊胜因缘。所以大家都是不可思议的因缘,要欢喜尊重。
“乃至假说种种方便”。
“假说”,假使予我得饶益因缘。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
我等皆可以说是新学菩萨,也可以说是末世众生。
“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原来远离诸幻,正是正念的发起。前面讲的正念、正见、正思惟。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所谓“奢摩他”,就是“止”、“定”,以系心一处,无事不办,发生利益。我们众生若是恶法流转无有出离,不妨先知善法,作增上利益,也是个善巧入手之处。所以说这个“止”与“定”——奢摩他,就是使我们至心一处、立心一处,一心一处,使我们办圣事。
“坚持禁戒”
形容如来的这种远离幻化的奢摩他,依止,止流转因缘,不随种种虚幻境界流转,成就奢摩他。成就这样的前提要坚守禁戒,就是应做不应做,要有分明的因缘,要不然我们的作业不能成就,杂乱无章,无明业流还会使我们流转无穷。所谓禁戒者,给自己规定一个功课,作业范围,制定一个善法应行、恶法勿做的戒律,使我们得到善法的保护,能修证善法,向往一乘,究竟成就一乘。若不如是无有最初发因。
我们学佛的人,一开始要三皈、五戒,乃至十戒、八关斋戒,或者说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或者说菩萨戒,种种戒法皆是为摄护我们成就无上道业。
毗卢遮那佛在《梵网经》上讲,我百劫修持心地法门,就是戒品行,金刚宝戒,金刚戒也就是摄护众生之戒,不管是威仪戒、摄善法戒或者是说成就善法戒、摄众生戒,或者叫三聚戒——一是律仪戒(威仪戒)、二是摄善法戒、三是饶益有情(摄护众生戒),如是三聚戒都能使我们得以正定。若不如是,我们无以发起正行。戒、定、慧是学习佛法的渐次行持,解脱、解脱知见是渐次行持的果德。
我们一定要知道渐次的因缘。有圆顿也要知道渐次,因为悟者顿悟,行者还要依次第而行。何以故呢?释迦佛在《楞严经》上反复举这样的例子。
(注:录音中无“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合和,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一段正文及开示,因此注明)
“髓脑垢色皆归于地”
这是讲四大的。
“唾涕浓血,精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
这是讲四大和合的相。我们这个色身就是四大和合。
“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问问自己,我们把这个四大都还归他的本原,我们这个身又在何处呢?要敢问自己,不要怕,这一问是不是我这个身体就消灭了呢?不要怕。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
这是一时的四大和合暂存之假体、幻体、梦体、病体、罪受之体。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
“和合为相”
原来是一时的和合幻相罢了。病相、苦相、不净相,摸摸是不是?九窍常流不净,生老病死常作压迫,种种颠倒知见,常如影随身,所以称为“和合为相”。
“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
所谓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为六根,六根有六识,六识出六尘而生十八界幻相,与我等作生死轮回之虚幻业托、虚幻业体、虚幻的境界。
六根、六尘、六识。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意根、身根;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下面幻出相应的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共和为十八界。这就是佛教常讲的十八界。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这都是缘缘假和,根是四大种,慢慢产生这种幻化的因缘。“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妄有缘气”
我们认为这个呼吸,捂着鼻子出不来气就是生命,生命在运作,在流转。“妄有”,以妄有而产生。如梦幻中得种种珍宝,醒来呢,无一物可得。众生生命幻相亦复如是,醒来之人,知无一生命具体所成,但是幻化,妄有所现。
“于中积聚,似有缘相”
似乎是有,摸一摸,敲一敲,也有痛有痒有酸有麻,这就是触觉,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不出六根六尘,不出四大假合。你超越不了这个地方,超越就能离幻,离幻者就能得自在。我们汉地的僧人,让我们燃顶、燃指、燃臂就是让我们出离这个色幻的色身,让我们警策警觉自己的,我们大家下去可以在这一段文字上审视一下。
“假名为心”
这种内外的所谓的聚集,相似之相,假名为心,所以是虚妄之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
六尘就是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把这个东西一去,你这个妄心何生啊?何有啊?
“四大分解,无尘可得”
我们这个四大、六尘的和合的因缘,六根六尘的和合因缘,所谓这个色相身,若是把它给分解开来,就是离幻。这是一种暂时的假合、虚妄的因缘,所以无尘可得。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
它毕竟是要散灭的,只是一时的缘缘和合。归于散灭,我们为什么要强执它呢?还要为它服务呢?这是认贼为子,家产总归是建立不起来的,圣法是永远完成不了的,有漏之器啊,你再加注它终归是漏尽,它会漏掉的,不能得法益。
“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假使我们把四大各还本原,都还给它们,不要了,我们这个色身不可得;把六尘、六识、六根各还本原,还于四大,那我们真是空净光明啊!
“幻灭亦灭”
幻灭有幻灭之感,有幻灭之觉,有幻灭之因,亦要灭。
“非幻不灭”
一切幻化境界都不可得。
“譬如磨镜”
象磨镜子一样。过去镜子不象我们的现在镜子,我们现在镜子是玻璃镜子,我们是知道的,过去的镜子是银镜、铜镜,要磨的。时间一久不用,隔一段要磨镜,所以过去有一个行业叫磨镜,就是大家的镜子隔一段要磨,不磨是不行的,镜子每天要有人擦拭。我们现在水银跟玻璃加工出来的镜子不用那样处理,过去的银镜铜镜都是这样搞的。
“垢尽明现。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
你敢这么做吗?把自己的身心作为一种幻垢把它舍弃掉。舍弃不是像别人认为的那样死掉,不是!不执着它,超越它,不为它做种种虚妄的服务了,只运用它发起清净的法益了,那这个地方差异是很大很大的。一个是轮回,一个是自在。
“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假如我们瞪着眼睛看法界了无一尘一法之差别可得,这个清净的心,广大无碍的利益,自然会生起。这样的道理能明白也是不可思议的人。那你能破除四相,得清净无碍,能得见如来,所谓的清净法身、不动法身、无差别的法身。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
如是摩尼宝珠,随众生心性所需,发生种种的给予,称为如意摩尼宝。如清净摩尼宝珠,映出五色,宝珠可以应五方因缘,映出青色、黄色、黑色、赤色、白色五种色,五方五色,皆因这种五方的分别而幻现,随方各现,所谓的“五方现五色”。
“诸愚痴者,
要是愚痴之人。
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他认为真有这样的五种颜色,这白色也可以分析出来五种色七种色,那这个地方不是实有的。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
我们这个圆满的觉性象摩尼宝珠一样,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大家各个运用的差别,但是都没有出这个圆觉净性,众生没有出离,我们大家都没有出离。这真是给我们开法藏啊!为我们打开宝库啊!这真是给我们开法藏!
“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愚痴者,强执认为净圆觉性还有另外一个觉相,这是不知佛法真实利益。有的人修行佛法,认为修到某种状态就会进入某种形体,不是!本来具足故,非增减故,非有所得故,只是彻回本源罢了。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包括所谓的如来圆明觉性,如你执着实有此相,也会堕入新的梦幻之中,所谓地如来觉相幻化境界,亦是虚妄之心。
“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若能超越种种幻垢,可以说是菩萨,如是菩萨远离四相、远离差别、远离众生与佛的差别,因为一切差别毕竟不可得。
“垢尽对除”
对者,那就是有佛有魔、有善有恶、有是有非、有彼有此、有人有我、有男有女,无量差别是为“有对”。那么垢尽,对也就除了,所以说生起清净智、光明智、不动智、无差别智、平等智。这个“智”,就会产生所谓的无对的清净、无垢的利益。
我们的心是不是有垢呢?自己可以想一想。有的人说我要除我的罪恶作业,这个执着这个除的心,本来已经生垢;那你说我不生这样的心,我怎么修持善法呢?所以过去说罪业生起之时因业而发明忏悔叫作“事忏”;“无相忏”就是知一切法毕竟空寂,一切善恶,毕竟不可得,是为“正忏”、“根本忏”、“无相忏”。
“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所以这个法也不可说。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
在这个地方呢,亲证于斯,一切有对在这个地方崩溃,一切垢障在此消除,如大圆满镜放大光明,普照于法界,才得见一切毕竟无有差别。以此因缘得见如来,是名“菩萨”。“菩萨”能自觉觉他,知一切法,非生非灭,非修非证。以此因缘发起殊胜圆满回施,“证得诸幻灭影像故”。
“尔时便得无方清净”,
无方者,不择上下东西南北,十方不可得,五方不可得,一切不可得,但是圆明之地、清净无差别之地、光明安稳不动之地。所以叫“无方清净”。
“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能知法界本是一体,举心全体,一念即生,一念生起,法界为之一动;一念贪,法界为之全体为贪;一念瞋,法界为之全体为瞋;一念清净,法界为之全体清净。以此大威德之心,是为佛心、善心、不可思议之心。所以一佛愤怒,诸佛愤怒;一佛欢喜,诸佛欢喜;这叫“法界心”,也叫“法界心相”。以此因缘消除差别,消除心垢,得无方清净利益。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