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四)
世尊继续说道:
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所以在‘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风性’常动转,‘空性’常澄静;日出则现光明,云遮则现昏暗,等等。”
“只因众生迷惑不解,背离本觉而攀附尘境,所以才发生了尘劳烦恼,并有了一切世间生灭流转之相。”
【背觉合尘】背离本觉而攀附尘境。
这就叫做“颠倒”,不懂得自己本有之心光是圆满的,所以才会向六尘境界去攀缘,去索取,去追求。结果呢,终究是自取生灭,自寻烦恼,苦海无边。
殊不知,您即便不去攀缘,六尘境界也不会溜走,因为,人家也是圆满的,人家的光明也是遍满法界的。所谓的“境界”,与您心性本是无二无别。
【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所以才发生了尘劳烦恼,并有了一切世间生灭流转之相。
六尘境界本来不是“烦恼”,而是圆满自在的。只因为众生攀缘,并进行分别执着的缘故,才“显现为”尘劳烦恼。何为“尘劳”?就是“为尘而劳”,因为攀缘与牵挂,才被六尘境界所逼迫,所烦恼,故名“尘劳”。
如果您心无挂碍的话,啥东西会成为“尘劳”呢!
需要注意的是,“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这是世尊在告诉咱,“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本来就具有“七大”以及“七相”,乃至于世界万象,等等。不过,这些不属于“世间相”,而是本来的“清净相”。
只因“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才“故发尘劳,有世间相”。其含义是,只因为众生迷情妄动,背弃了“本觉光明”,所以,“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本具的种种“清净相”,才显现为生灭流转的“世间相”。
就是说呢,随着咱大家心念的迷惑,咱的如如法身,即“如来藏性”,才显现为虚妄的“生死轮回”。反过来,如果大家能够一念间回光返照,后文所谓的“发真归元”,契合于“如来藏性”的话,则一切所谓的生死轮回之“世间相”,当即就会显现为不生不灭之“清净相”。
——这就叫做“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修行,本无可修,只在于“明心”,“明心本净”则达于“如来藏妙真如性”,不需要刻意去改变外境,而境界自然圆满;也不需要刻意去改变色身,而色身自然圆通。
以是因缘,在汉传佛教当中,向来不提倡“色身气脉”之修法,因为,那很容易舍本逐末,误入歧途。而且,那并不是必须的,只是一种辅助方便。当然,在禅修当中,“调整色身”又是不可缺少的,如智者大师《童蒙止观》所说,禅修有三个基本阶段:调身、调呼吸、调心。至于如何调整,请大家参看《童蒙止观》,大师的开示非常清晰。
亦如世尊在《第四卷》末尾所说:“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这就是世尊给咱开示的成佛之法,具体内容,后文再详说。
总之,觉迷只在一念之间。觉则法界光明,非生非灭,清净本然;迷则山河大地,生死轮回,苦恼无边。
与众生“背觉合尘”不同,大觉世尊则是妙心妙境,圆融无碍。下面,对于“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不思议境界,同时也是佛陀的亲证,世尊说道: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我则以不灭不生之‘妙觉明心’,契合于‘如来藏妙真如性’。两者一旦相合,则‘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之‘妙觉明心’,它圆满普照于法界。”
“因此,在‘妙觉明心’当中,‘一心’可以显现为‘无量法’;‘无量法’当处就是‘一心’。‘小事物’当中可以显现出‘大境界’;‘大事物’当中也可以显现出‘小境界’。”
【我】乃佛陀之自称。
有人问:佛法不是说“毕竟无我”吗?为何如来还自称为“我”呢?
答:“法性”无形无相,没有归属,没有主宰,所以说“毕竟无我”。但同时,“法性”也不属于“断灭”,不落于“空无”,其中蕴含着无边功德与妙用,它能够显现出一切法,而自在本然。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我”。
如来已经亲证圆满“法性”,故自称为“我”,此乃“法性自在”之我,非“你我他”之“我”,也叫做“常、乐、我、净”。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心”可以显现为“无量法”;“无量法”当处就是“一心”。
或者解读为:“一性”可以显现为“无量相”;“无量相”当处就是“一性”。其中,“一性”者,“如来藏性”也;“无量相”者,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芸芸众生也。
【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小事物”当中可以显现出“大境界”;“大事物”当中也可以显现出“小境界”。
例如,维摩诘菩萨可以在他小小的房间当中,显现出无边佛国之境界,这属于“小中现大”。而释迦牟尼佛可以“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以宏观之佛眼,显现出了微观之细菌,这属于“大中现小”。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一点儿“小中现大,大中现小”的功用。例如:咱的眼睛很小,但是,一旦站在山顶上,它却可以观察并显现出很大的空间境界,这就属于“小中现大”;咱的眼睛挺大,它却可以观察并显现出沙粒、汗毛等等微小事物,这就属于“大中现小”。
只不过,咱的“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之功用太局限了,与佛陀相差甚远,被“五阴”所遮盖的缘故。
所谓“妙明不灭不生”就是指“始觉”,即菩萨明心见性之真切见地;所谓“如来藏”即“如来藏妙真如性”,正是“本觉”;两者一旦合而为一,则“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菩萨便成就“究竟觉”之佛果。
世尊是这样修行的,十方菩萨们也是这样修行的,咱大家也需要这样修行。首先开悟内在的不生不灭之“妙觉明心”,然后,逐渐消除分别执着之虚妄习气,让“妙觉明心”与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逐渐相合;当两者完全相合之时,“我执”和“法执”彻底消灭,咱就会证入“法性自在”之我,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到那时,种种不思议功德自然就会显现。
接着,世尊继续宣说“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秘密功德:
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
“此‘圆照法界’之‘如来藏妙觉明心’就是‘不动道场’,它如如不动而周遍于十方世界,名为‘法身’,此‘法身’包含着十方无尽之广大虚空。”
“此‘法身’之妙用,可以在一根毫毛之顶端,显现出报身佛的众宝庄严之最胜净土;也可以在一粒微尘里显现出化身佛,坐在其中,转大*轮,教化众生。”
【不动道场】法身如来能够在如如不动之际,显现出无边妙用,教化十方众生归于正道,故名“不动道场”。
【宝王刹】报身佛的众宝庄严之最胜净土。例如,咱这个世界就有报身佛卢舍那佛的净土,名为“华藏世界”。
【转大*轮】这是一个比喻,犹如转轮圣王的“轮宝”能够摧伏一切怨敌一样,菩萨讲说运转大乘佛法,能够摧伏众生的一切烦恼执着,令其解脱。故名“转大*轮”。
如来为何能够成就如上不可思议之妙行呢?那是因为: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只因如来灭尽了对于‘尘境’的执着、攀缘与错认,契合于‘本觉’;所以才显发了真如法身之‘妙觉明性’,具足上述功德。”
【灭尘合觉】灭尽了对于“尘境”的执着、攀缘与错认,契合于“本觉”。
所谓的“灭尘”,不是要消灭六尘境界,而是灭尽了对于“尘境”的执着、攀缘与错认。因此,便彻底觉悟了“尘境”皆是“妙觉明心”。所谓的“合觉”,乃是指“始觉”之“妙觉明心”,与“本觉”之“如来藏妙真如性”合而为一,于是,便成就了“究竟觉”之“真如妙觉明性”,即“圆满法身”。
此时,修行者圆满成佛。普见一切六尘境界,无非是圆满法身。于是便超越了大小、内外、多少、长短等种种分别对立,可以随心显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变境界。在如来的“四智”当中,这属于“成所做智”。
对于大家来说,“灭尘”需要逐步进行,首先“看破”执着,其次“放下”攀缘,最后“觉悟”错认。“看破”了执着的人,能够伏住粗烦恼;“放下”了攀缘的人,能够伏住细烦恼;“觉悟”了错认的人,能够破无明,见法性,顿断一切烦恼。此时,便会“合觉”了。
那么,“灭尘合觉”之后,这个“真如妙觉明性”,即“如来藏妙真如性”,或者叫做“如来藏本妙圆心”,再或者叫做“圆满法身”,等等,它究竟是啥样子呢?
以下,便是世尊的开示: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
“这个‘如来藏本妙圆心’,不属于‘根大’和‘识大’,不属于‘空大’,不属于‘地大’,不属于‘水大’,不属于‘风大’,也不属于‘火大’。总之,它不属于‘七大’。”
这里的“非”,也就相当于第二卷当中“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离”,大意是“不属于”。所谓的“非心”,其中包含了“非根”和“非识”。因此,本段经文所阐述的,就是法身“非七大”之义。
换句话说,就是指法身超越“七大”之相,非“七大”之相可及。所显发的呢,乃是“如来藏”毕竟空之妙义,亦名“空如来藏”,它毕竟不可得,毕竟无相,毕竟清净无染。
同样,下面的一系列“非”,都是在诠释法身“离一切相”之妙义,也都是在显发“空如来藏”。
世尊继续说道: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此‘如来藏本妙圆心’,不属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属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不属于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和意识界。总之,它不属于‘十八界’。”
因为呀,“如来藏”也罢,“法身”也罢,终究超越“十八界”之种种相,非相可及,故说为“非”。
以上,“七大”与“十八界”,所概括的是“一切世间法”,而“如来藏本妙圆心”,远非“世间法”可及。
那么,此“灭尘合觉”之“如来藏本妙圆心”,是否属于“出世间法”呢?世尊继续说道: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此‘如来藏本妙圆心’,不属于‘十二因缘’,也不属于‘十二因缘尽’。”
此句经文,即《心经》所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而《心经》所谓的“诸法空相”,正是本经的“如来藏本妙圆心”,亦名“空如来藏”。
其中,“非明无明”当中“非明”之“明”,大约是“明达”的意思。因此,“非明无明,明无明尽”也就是“非明达于无明,非明达于无明尽”的意思。
所谓的“十二因缘”乃是缘觉乘修行人的观修方法,即如此观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众生生死轮回的过程,修行人需要“明达”于此。其中的“缘”,是“为……之因缘”的意思。也就是:“无明”为“行”之因缘,“行”为“识”之因缘,“识”为“名色”之因缘,等等。
反过来呢,就是修行者解脱入涅槃的过程,名为“十二因缘尽”,即如此观察:无明尽则行尽,行尽则识尽,识尽则名色尽,名色尽则六入尽,六入尽则触尽,触尽则受尽,受尽则爱尽,爱尽则取尽,取尽则有尽,有尽则生尽,生尽则老死尽。这就是众生出离三界,到达涅槃的过程。其中的“尽”,有的经典也叫做“灭”,含义相同。
“十二因缘”和“十二因缘尽”合在一起,叫做“顺逆观察十二因缘”,据某些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就是在第四禅当中,顺逆观察十二因缘,破尽无明而成佛的。
然而,“十二因缘”也罢,“十二因缘尽”也罢,它们都还属于“出世间法”之“法相”。而“如来藏本妙圆心”,或者说“法身”,终究是超越一切法相的,所以说“非”,非相可及也。
以下同理,“如来藏”不仅超越缘觉之“十二因缘”法,也同样超越声闻之“四谛”法: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此‘如来藏本妙圆心’不属于苦集灭道之‘四谛’法,不属于‘我空’之智,也不属于‘得证’之果。”
此句经文,即《心经》所说:“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普通声闻人以为有三界“轮回”之苦可以出离,有“涅槃”之清净可以到达,有“我空”之智慧可以开解,有“阿罗汉果”可以证得。这些都还属于细微的“法执”,尚未契入“如来藏本妙圆心”。
不过,《金刚经》当中的须菩提尊者等,则不在此列,尊者并非普通的阿罗汉,已经契入大乘的缘故,乃是大乘菩萨显现的大阿罗汉,具足大乘空慧。
以上,“十二因缘”和“四谛”代表“出世间法”当中的“缘觉乘”和“声闻乘”。如世尊所说,“如来藏本妙圆心”不仅超越“世间法”,也同样超越“出世间法”当中的“二乘”。
那么,“如来藏本妙圆心”是否属于“出世间法”当中的“菩萨乘”呢?世尊继续说道: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
“此‘如来藏本妙圆心’不属于布施,不属于持戒,不属于忍辱,不属于精进,不属于禅定,不属于般若,也不属于波罗密多。总之,它不属于菩萨之六度万行。”
【檀那】译为“布施”。
【尸罗】译为“持戒”。
【毗梨耶】译为“精进”。
【羼提】译为“忍辱”。
【禅那】译为“静虑”,指“禅定”。
【般剌若】乃“般若”之别译,意思是“智慧”。
【波罗密多】译为“到彼岸”,或者“度”。
以上,“六波罗密”代表“出世间法”当中的“菩萨乘”,所谓“六度万行”是也。如世尊所说,“如来藏本妙圆心”不仅超越“世间法”,也同样超越“出世间法”当中的“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那么,“如来藏本妙圆心”是否属于“出世间法”当中的“佛乘”呢?世尊继续说道: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乃至于,此‘如来藏本妙圆心’不属于‘如来’,不属于‘应供’,不属于‘正遍知’,不属于‘大涅槃’,也不属于‘常、乐、我、净’涅槃四德。”
【怛闼阿竭(音:达踏哦杰)】译为“如来”,包含法报化三身如来。
【阿罗诃】译为“应(音:映,第四声)供”,功德圆满,能够承受九法界众生的恭敬与供养。
【三耶三菩】译为“正遍知”,实证“妙觉明心”周遍法界,故不需要起心动念,而自然了知一切。
【大涅槃】超越生死变动之本然寂灭,亦不离开生死变动而别有,即是本然寂灭之如如法性,周遍一切。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即:非“常乐我净”涅槃四德。
所谓“涅槃四德”,即是“法性四德”,亦名“法身四德”。其中,“常”乃“不变”之义,“乐”乃“安乐”之义,“我”乃“自在”之义,“净”乃“无染”之义。
所谓的“佛乘”,也叫做“无上乘”,或者“最上乘”,乃是佛陀之圆满境界及无边功德,不可思议之究竟第一义谛。
即便如此,“如来藏本妙圆心”也不是此类“佛乘”境界可以代表的,它终究无可归属的缘故,“离一切相”的缘故,名为“非”。亦如《四十二章经》所说:如来“视无上乘,如梦金帛”。
综上所述,“如来藏本妙圆心”不属于任何“世间法”,也不属于任何“出世间法”,它超越一切法相。
假如“如来藏本妙圆心”仅仅属于“佛乘”之不思议法,那么,咱大家,以及一切众生就没分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就在大家轮回烦恼的同时,咱的“如来藏本妙圆心”依然健在而无处不在,它无可染着而普现万法。一切法,一切生死轮回,都因它而显现。
——犹如一切水波,都因水而显现,而“水”则不属于“水波”,它超越“水波”之相。
水固然不属于水波,“水非水波”;然而,水波之外又到哪里去寻找水呢!所以,“水波即水”。这两句合在一起,才显示了“水”之“实相”。所谓“实相”,也就是“实际状况”。
同样,“如来藏本妙圆心”也是如此,它不仅“离一切相”,同时也“即一切法”。一方面,它不属于“世间法”,也不属于“出世间法”。另一方面,它既不在“世间法”之外,也不在“出世间法”之外;既不在境界之外,更不在众生心识之外。它,就在那里,就普现为万事、万物、万法,以及芸芸众生。
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因为此‘如来藏本妙圆心’既不属于‘世间法’,也不属于‘出世间法’的缘故,它也就是‘如来藏元明心妙’。”
【如来藏元明心妙】乃“不空如来藏”之别名,显示了“如来藏性”当中具有本来的光明与妙心、妙用,且无处不在。
所谓“如来藏本妙圆心”,其重点字是“圆”,强调的是“如来藏性”当中的本来圆满与清净无染,指的是“空如来藏”;而所谓“如来藏元明心妙”,其重点字则是“妙”,强调的是“如来藏性”当中的本来光明与妙用无边,指的是“不空如来藏”。
所谓“空如来藏”,它“离一切相”,超然物外;所谓“不空如来藏”,它“即一切法”,妙用恒沙。这不仅仅是理论,此乃法界的实际状况。
因此,对于“如来藏性”之“不空如来藏”,即“如来藏元明心妙”,也就是“法身”本有的妙用,世尊继续说道: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就是‘根大’与‘识大’,就是‘空大’,就是‘地大’,就是‘水大’,就是‘风大’,就是‘火大’。总之,它就是‘七大’。”
言外之意,此“如来藏性”就是当前一切“世间法”,其中,还包括以下之“十八界”: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就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和意识界。总之,它就是‘十八界’。”
这意味着,当前一切“世间法”都是“如来藏性”,而不是在“世间法”之外另有“如来藏性”。换句话说,也不会在生死轮回之外,另有“大涅槃”。
即便如此,修行“出世间法”还是有必要的,那是通往真正“觉悟”的必需之路。同时,一切“出世间法”也都是“如来藏性”的妙用。而一切“世间法”之生死轮回,执着烦恼等等呢,虽然也是“如来藏性”本身,也是其作用,却称不上是“妙用”,而堪称“劣用”。
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就是‘十二因缘’,也就是‘十二因缘尽’。”
正所谓“法无高下,契机者妙”,缘觉乘根机的众生,就需要“十二因缘”法来救度;因此,“如来藏性”便顺应这些众生的根器,显现出了如此法门。
另一类根器的众生,则需要“四谛法”来救度。世尊说道:
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就是苦集灭道之‘四谛’法,就是‘我空’之智,就是‘得证’之果。”
意思是说,此“苦、集、灭、道”之“四谛”法,以及声闻乘的“我空”之智慧,还有随力证得之“阿罗汉果”,都是“如来藏元明心妙”之妙用,也都是“不空如来藏”本身。
对于大心众生,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则会显现出“六度万行”之法。世尊继续说道: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
“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就是布施,就是持戒,就是忍辱,就是精进,就是禅定,就是般若,就是波罗密多。总之,它就是菩萨之六度万行。”
或者说,一切“六度万行”之菩萨法,都是“如来藏元明心妙”之显现,也都是“不空如来藏”本身。
对于“六度万行”已经圆满的菩萨圣者,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则会显现出“佛乘”之究竟法。世尊继续说道: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乃至于,此‘如来藏元明心妙’,就是‘如来’,就是‘应供’,就是‘正遍知’,就是‘大涅槃’,就是‘常、乐、我、净’涅槃四德。”
换句话说,一切“佛乘”之圆满法,都是“如来藏元明心妙”之显现,也都是“不空如来藏”本身。
到这里,“如来藏本妙圆心”与“如来藏元明心妙”合二为一;“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合二为一。方便给它个名字,名为“如来藏妙明心元”,它才是真正的“圆满法身”。
对此,世尊继续说道: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因为这个‘如来藏元明心妙’就是一切‘世间法’,也就是一切‘出世间法’的缘故;则一切法平等而圆满,都是‘如来藏妙明心元’,同一圆满法界。”
“在此圆满法界当中,一切法之间,既超越‘是’与‘不是’的关系;也不妨显现为‘是’与‘不是’的关系。”
【如来藏妙明心元】即“圆满法身”,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其重点字是“元”,意思是“本来”。
修行者成佛,成就“圆满法身”,便是归其“本来”。“本来”者,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亦名“佛性”,亦名“法性”,亦名“心性”,是三无差别。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乃“离‘即’离‘非即’,是‘即’是‘非即’”的省略。意思见上文。
到此方知,法界如此圆满而不可说,不可思议。如果不是世尊慈悲宣讲,咱大家,以及一切众生如何能够了解呢?如今既然已经了解,就应当珍惜这个难得的福分,早日踏上修行之路,以期亲证圆满法界。
对于如此之法界实相,切记不可用思维分别来随便讨论,那是徒劳无益的戏论,没有意义。
对此,世尊说道: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法界如此圆满而不可思议,为何尘世间的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众生,以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二乘圣者,却用他们的‘能所知见之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竟然想要用世间语言来入佛知见呢?”
【三有众生】欲有、色有、无色有,合称“三有众生”。乃“三界众生”之别名。
【所知心】能所知见之心。
凡夫众生执着于“心外有法”,便有“心”和“境界”的能所知见,其中,“心”是“能知”,“境界”是“所知”。二乘圣者执着于“心入涅槃”,便有“心”和“涅槃”的能所知见,其中,“心”是“能入”,“涅槃”是“所入”。这些都属于“所知心”。
【测度】指“揣测分别”。
其中,凡夫众生多属于“虚妄分别”;而二乘圣者,则往往是“不善于分别”。
【入佛知见】如《法华经》云,诸佛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如何是“佛知见”?整部《楞严经》所诠皆是,三藏十二部所诠皆是。一言以蔽之,即是直指此圆满法界之不生灭性。而所谓的“开、示、悟、入”,乃是方便标明修学次第,“开”如“开门”,“示”则“显发”,“悟”即“明了”,“入”为“圆证”。
诚如六祖大师所开示:“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总之,虽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说“如来藏妙明心元”各各具足,可是,以“能所知见之心”,是无法契入“佛知见”的。因此,修行人需要随时放弃“心”与“境界”之间的能所对立,才比较容易“明心见性”,也才有可能“入佛知见”。
好比弹琴一样,每样乐器都具有美妙的音色,不过,要想让“妙音”发出来,还需要灵巧的“妙手指”才行呀。
世尊以比喻继续说道: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就好比琴、瑟、箜篌、琵琶等乐器,它们虽然具备美妙的音色,可如果没有弹奏者之巧妙手指的话,却终究不能发出美妙的乐音。”
【琴】又名“古琴”,中国传统弦乐器,早期为五根弦,后变为七根弦,故名“七弦琴”。
【瑟(音:涩)】古代弦乐器,形似古琴,有十六根弦,或二十五根弦。
【箜篌(音:空侯)】又名:空侯、坎侯,古代弦乐器,最少有五根弦,最多有二十五根弦。
【琵琶(音:皮爬)】木制弦乐器,上部是长柄,下部是长圆盘,有四根弦,乐音清脆。
这个比喻当中,“琴、瑟、箜篌、琵琶”比喻一切众生;“虽有妙音”比喻一切众生本有“如来藏性”及其种种功德妙用,即下文之“宝觉真心各各圆满”;“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比喻众生如果没有大乘修道之方便智慧,终究不能显发“如来藏性”及其种种功德妙用。
对此,世尊继续说道: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你和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
“虽然各自圆满具足‘宝觉真心’,却不会运用。如同佛陀以足指点按大地,则普现‘海印三昧’,心光映照世界万象,这就是‘宝觉真心’之妙用。可是,你们心里念头刚一动,尘劳烦恼首先就生起来了。”
【宝觉真心】即“圆满法身”,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即前文之“如来藏妙明心元”,等等。
【海印发光】指“海印三昧”之无边心光。
所谓“海印三昧”,是佛陀成就的甚深三昧,佛陀以“宝觉真心”化现为无边光明,于其中普现一切万法与万象;就好比无边澄静的大海,能够映照出天地万象一样,故名“海印三昧”。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你们心里念头刚一动,尘劳烦恼首先就生起来了。
这里需要注意,如来是以“无念”而通达于圆满法界的,换句话说,如来“不动念”,其心即是法界全体,故遍知一切。
一切众生则不同,据《起信论》,他们“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于是,尘劳烦恼也就随之而起了。
佛陀运用“宝觉真心”,通过脚趾头点按大地,可以立即显现出“海印三昧”,普现万法与万象。可是,富楼那尊者和咱大家也同样圆满具备“宝觉真心”,作为大阿罗汉,他为何不会运用呢?
对此,世尊继续说道: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这是由于,你不肯勤奋求学无上佛乘,只知道贪恋小乘境界,以得到‘偏真涅槃’之少分解脱为满足的缘故。”
这也是世尊在慈悲地呵斥富楼那尊者,以及所有的声闻人,启发他们回小向大,继续求学大乘妙法。因为,阿罗汉所到达的“涅槃”,名为“偏真涅槃”,只得到“少分”解脱,还不是“大涅槃”之究竟解脱。
当世尊如此宣说了,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不可思议之秘密境界以后,富楼那尊者虽然大开眼界,可是,他又产生了新的疑问。那就是,此“宝觉真心”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一切众生到底因为什么而有了“妄想”,并陷入了虚妄的生死轮回呢?
于是,带着疑问,富楼那尊者继续向世尊请法: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