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六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 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二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二
五 空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
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白话解
阿难,虚空无形无状,因为与色对比才显出虚空。室罗筏城,距河较远,无论贵族的刹利种姓、婆罗门种姓或是商贾、农夫,不管是利根者或苦行人,建新居时,都挖井取水。
挖井之时,出土一尺,见井中有一尺虚空;如此乃至出土一丈,便见井中有一丈虚空。井中虚空多少,随出土多少而定。
究竟这虚空是从土出?是因挖井而有?或是无因自生?
原文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回无通达。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
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白话解
阿难,若说这井中虚空无因自生,未挖井时,何以只见实地,不见下边有无碍的空间?
若说空间因出土而有,当土出时,应见有空入到井里。若土出时不见有空入去,怎能说空因出土而有?
若没有出入,应该是空与土原来无异,无异就是同一物。然则,土出之时,为何不见空出?
若说因挖的动作而有,应不待土出才见到空间。若不因挖的动作而有,挖出了土,怎么会见到空间?
原文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1。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注】
1 五大 古印度有四大之说,认为宇宙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称四大元素为四大种。把人体比做小宇宙,用四大说来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和认识活动。四大说属于世间法,修学佛法,离妄归真,或说即妄成真,要从破除妄有入手,为了破妄有,佛说空法,依有立空,四大种加上空大种,便成了五大种。简称五大。佛说了空法,为了破除小乘人对空法的执着,引小乘入大乘,佛说如来藏,说离是非二相,引出中道义。
白话解
你再认认真真想想,这空间由人用工具挖土而成,泥土移了处所,便见空间,空间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用工具挖土是实事,空间是虚的,一虚一实,不能和,不能合。不会是虚空无因而自有。
这虚空之性,圆满周遍,本来寂然不动。应知显现在人们面前的地水火风,合称五大,本性圆融无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
阿难,你心沉迷,还未悟透四大本是如来藏之理。你观察这挖井所现的虚空,是出是入?非出非入?
原文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1,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
1 性觉真空,性空真觉觉的实相是真空,能修炼到觉性空寂,当六尘扰乱时,觉性不动,便说是真空。所谓真空,不是枯木死灰的顽空,不是什么都无的恶见空,而是智慧观照、不离正觉的真空。智者在三摩提中的境界是:非有为非无为,非有觉非无觉,非空非非空。
白话解
你全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的本性,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在哪里挖井,哪里便见井空。十方挖井,十方井里都空。虚空之性,圆满十方,无有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六 见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祗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白话解
阿难,见觉本来无知,因摄受色相和空相,才有所见。你今在祗陀林,早晨见明,傍晚见暗;半夜时分,月亮当头便见明,无月之夜便见暗。是明是暗,由人的见觉作出分别。
究竟这见觉与明暗之相及虚空之相,同为一体?各各异相?亦同亦异?非同非异?
原文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
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白话解
阿难,若说这见觉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原来是同为一体。然而明与暗,两种不能并存。暗时无明,明时无暗。
若见觉与暗同体,明时则见觉亡了;若见觉与明同体,暗时则见觉灭了。亡了灭了怎能分辨明暗?
明暗性相反,见觉无生灭,见觉怎能与明或与暗同一体?
原文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
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白话解
若这见觉,与暗与明都不能成为同一体,你离了明暗,离了虚空,试分析这见觉究竟是什么模样?
若离明暗及与虚空,你的见觉只能是龟毛兔角。
明、暗、虚空,这三事完全不同,怎能建立见觉?
明暗截然相反,怎能或同?离明暗虚空则无见觉,怎能或异?
虚空与见觉,本来没有边界,怎能说非同?能见暗亦能见明,而见性不变,怎能说非异?
原文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白话解
你再详详细细审察,想到清清楚楚,明随太阳有,暗随黑夜生,通是虚空的属性,塞是大地的本然。能见的见觉,究竟从何而来?
这见觉本来空寂,不是和成,不是合成,不会是见觉无因而有。
见闻觉知之性,圆融周遍,本来寂然不动,与无边无际的寂然不动的虚空,加上动摇无定的地水火风,合称六大。本性圆融无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
阿难,你心沉迷,还未悟透你的见闻觉知,本来是如来藏之理。你应当观察这见闻觉知,究竟是生是灭?是同是异?还是非生非灭?还是非同非异?
原文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1,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
1 性见觉明,觉精明见 性见,指眼根有能见之功能;觉明,指眼根接触尘境产生了视觉。觉精明见的意思是能起分别事识的觉精,缘所见的尘境生出了眼识。
白话解
阿难,你还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之性,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眼根能见之性,周遍法界;耳鼻舌身诸根,有听嗅尝觉之性,此等奇妙功能,都周遍法界,遍达十方,无有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七 识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白话解
阿难,识性没有源头。因虚妄的六根与六尘生出妄识。你看会中诸位圣贤,用眼睛一个一个看,只须像镜子照物那样,不必另做分析,你的眼识便能在人群中逐一指点,这个是文殊,这个是富楼那,这个是目犍连、这个是须菩提、这个是舍利弗。
你认为这了别的眼识性生于见性?生于色相?生于虚空?或没有因缘,突然而生?
原文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
白话解
阿难,若说你的眼识是生于见性,假如没有明暗、色空等尘境,四种都没有,原来你的见性什么都没见到,见性无所见,怎能生出识相?
若说你的识性是从相生的,不是从见性生的,不能见明,亦不能见暗,不能见明暗,则无法分辨色空,无色空等相,怎能生出识相?
若说生于虚空,无关见性,无关色相。无见性则不能作分辨,自然不知明暗色空。无色相则无所缘,见闻觉知无处可立。
原文
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白话解
当无见性亦无色相时,识体若空,不外龟毛兔角。识体若有,不同物相。即使你发识,能分别什么东西?
若说眼识无因而生,为什么白天不在你眼识中生出明月?你再详详细细想想,有眼睛才能见,有尘境才成相;见到形相说是有,不见形相说是无。这识相究竟缘何处出?
识相变动,见性澄寂,不能和,不能合;听闻觉知之性,与此一样。不会是这识性无因而有。
若这个识心,本来就无所从出。应知见闻觉知之性,圆融周遍,湛然常寂,亦无处所。识性与见性,加上地水火风空,合称七大。本性圆融无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
原文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1,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2,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
1性识明知,觉明真识 依心内贮藏的藏识种子判别现前诸相,能了了分明,这觉知之性缘尘境了别生成新的识相。是真是妄,因人有别。离相不攀缘,即得正觉。能见如来,妄识即转正智。正智亦名真识。觉与识,非一非异;真与妄,亦非一非异。
2 含吐十虚 含为收,吐为放。十方界万物万象,能尽收于一心,觉性识性能放至十方,遍览万物万象。
白话解
阿难,你心性粗浮,不识从见闻觉知生发的识相本是如来藏之理。你试细细思量,六根、六尘与六识,是同是异?是空是有?非同非异?非空非有?
阿难,你原来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虚,无有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