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81集——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81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一三一页:

  ◎【二、唯识】

  这是第二段,我们讨论教体。

  玄义【唯识者,此文此义,皆识所变,而有本影四句。】

  什么叫做『唯识』,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在佛教大乘八个宗派里面,有一个宗派就叫唯识宗,也叫做法相宗。在整个佛法里面,唯识是占很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佛法讲戒律,所以戒律无论是学小乘或者是大乘,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没有说是不要持戒的,没有这个道理。显宗、密宗都要严格的持戒。戒律是佛教的共同科目,而且是必修的科目。共同必修除了戒律之外,再就是唯识、净土,这三种是学佛人的共同科目。「唯识」是讲理论,讲佛法的理论,宇宙人生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会变成凡夫?变成凡夫之后,要依据什么样的理论才能修成佛?这些理论都在「唯识」里面。净土念佛求生西方,是佛教共同的归宿。换句话说,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或显或密无不是以西方净土为最后的归宿。所以这三种是佛教里面共同必修的科目。

  因此,无论讲什么经论,讲到教体都要说到唯识。「唯识」当然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代人称之为唯识哲学。换句话说,学佛如果不懂唯识,就没有办法晓得佛教的道理,就不能够深入探讨它的理论,对於修学都成了严重的障碍。唯独念佛法门,如果你觉得唯识非常繁琐,很难学,你不学它也可以,老实念佛就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学,那不迟,先取得西方,然后再广学多闻,这个在佛法里头只有这一条路。所以说是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你不去,那就没有法子,万修万人去是要你一定肯去才才行,不肯去,那就不行了。

  基本唯识的常识,我们多少要懂得一点,最基本的就是《百法明门》,这是唯识入门,也可以说是唯识宗入门的概论,我们有这个常识就够了,就可以了。「唯」是唯独,「识」就是我们通常讲分别、了别,特别是著重在了别,「了」是明了,「别」就是分别,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在那里分别,这叫「识」。

  在佛法里面说,这个世界只有「识」,除了「识」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个意思就很深了,就不是我们平常人能理解的。我们平常讲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怎么说什么都没有?佛法常说「万法皆空」、「万法无常」,万法无常的意思,我们能体会到一点,为什么?看到人有生老病死,看到宇宙有成住坏空,好像是无常,无常的意思能体会到一点。但是「万法皆空」就不容易体会到。如果通达唯识,他就很清楚的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一切万法都是从「了别」所变现的,换句话说,「识」是能变,「万法」是所变。这些万法从哪里来的?都是「识」变现出来的。

  「识」究竟是什么东西?「识」就是真如本性的作用,它的体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起作用就叫做「识」。无论是觉是迷,通常我们一般说,真性的作用,在觉悟的时候,叫它做四智;在迷的时候,就叫它做八识。其实四智跟八识是一不是二,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只有迷悟不同而已。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说「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本体不转,只是换换名字而已。你要是开悟,悟入了,那就叫四智,你迷惑就叫八识,只换换名字而已,体相作用完全是一样的,并没有丝毫的改变。譬如有一个人跟我们在一起,他大彻大悟了,我们称他用「四智」,我们没悟的人用「八识」。

  唯识里面是专就「八识」来说,换句话说,专就迷位来说,它的目的就叫你破迷开悟。《百法明门》一开端,这宗旨就列出来。《百法明门》宗旨是什么?是说「一切法无我」。如果真正彻底觉悟一切法无我,他就入了大乘。所以《百法明门》是唯识宗入门,唯识是大乘法。大乘入门就是见道位,见道以后这才有资格修道。见道位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菩萨,这见道位。从二住到等觉都叫做修道位,有四十个位次。妙觉,那是果地,叫证道位,那证道了。可见得大乘法里面,见道标准相当高,它跟小乘不一样。小乘须陀洹是见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罗汉是证道位。初果的条件是要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这才是见道位,小乘须陀洹果。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这些名相术语解释起来相当繁琐。民国初年季圣一居士所编的《四十二章经新疏》,适合初学佛法的人来研究,对於佛教这些基本名词术语解释得特别详细。

  唯识的经论一共是六部经、十一部论,唯识宗就是依据这「六经十一论」做为主修的课程。六经里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楞伽经》,《华严经》也是六经之一,也是唯识宗必读的经典。《华严》里面告诉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唯识论最重要的依据。法界,那就不仅指我们的世间,尽虚空遍法界,佛经里常讲十法界都包括在其中,全是我们自心所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除了心识之外,确确实实没有一法。

  这经上讲『唯识者,此文此义,皆识所变』。「文」是这一卷的经文,不但经文是识所变的,里面所讲的一切理论、方法、境界,没有一样不是识所变的。这个道理实在是不太好懂,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拿「梦幻」来作比喻,我们大家都会作梦,梦境时间短暂,醒来的时候就觉悟了,我刚才做了一个梦,再仔细想想梦里面境界清清楚楚,你记得很清楚。梦怎么来的?梦就是你自己心识变现出来的。如果这个梦刚刚醒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对唯识的道理、唯识的常识有一点,你就会去想一想。平常要问,你那个心像什么样子?你的识像什么样子?你说不出来!这经上讲的「无相无不相」,无相,心识都是没有相的。可是当你作梦的时候,你就明了了。这个时候无不相,现相了。要问你:你那个心是什么样子?整个梦境就是心的样子,心整个变成梦境了。全梦就是你的心,全心就是梦境,在梦境那个时候,你这个心就是在梦境里头,心与梦是一不是二。

  你在梦中忽然觉悟了,觉悟了,你在整个梦境就平等了。梦中当然有自己,也有别人,有山河大地,你晓得统统都是我变现的,所有境界都是我,都是自己,这是平等性生起来了,自他不二,万法一如,跟诸位说,这叫做法身。所以有同学问:到底是什么法身?这就是法身。我们现在有没有?现在有,你不承认。我们眼前山河大地这个太虚空都是我们自己心识变现的,但是我们不承认,就是不承认自己的法身。不是没有,摆在面前。

  诸佛如来承认,承认就是什么?就像在做梦一样,整个宇宙、整个地球,一切众生都是自己心识变现之物,除了心识之外什么都没有。你真正能承认,真正能肯定,你就是证得清净法身。证得清净法身的人决定没有烦恼,为什么?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决定没有这个。迷了才有,才有我人、才有界限、才有分别,悟了的没有;悟了,情与无情跟自己一体,一体无二体。真正觉悟了,无有一法不是自己。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是真正觉悟的人。还有我、还有人、还有是非,还有贪瞋痴慢,这是迷没有悟,悟了决定没有。所以悟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

  我们自己可以反省反省,自己到底是悟了还是没有悟?悟了的心一念不生,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悟;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还有妄想,自己要知道,我决定是迷没有悟,这是自己一定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在迷,有救!自己迷了不知道迷,还自己以为开悟了,这没救了。就好像一个人身体有病,他知道自己有病他有救,为什么?他去求医。自己一身病,认为很健康,「我没有病」,他根本不找医生,那就等死了,没救了。

  知道自己迷惑颠倒,跟诸位说,那叫「始觉」,他觉悟了,他觉悟什么?知道自己迷惑颠倒,这就是觉悟,佛经里面讲始觉,开始觉悟了。世间一切众生不知道,你把佛法介绍他,他不接受,为什么?他认为他没有毛病,他认为他不迷。所以法身就在面前,报身也在面前,我们就不能证得。破迷开悟之后就证得了,破迷开悟是要功夫的,什么功夫?要断烦恼,要破所知障,要断无明,这是功夫。换句话说,要修戒定慧,不修戒定慧决定不能证得。

  听经听多了,能够懂得这些道理,这叫什么?解悟,解悟不管用。譬如我所说的这些境界,我都能说得出来,我是解悟,我说得出来,我做不到!譬如我能把清净法身讲得清清楚楚,圆满报身也讲得清清楚楚,可是我不能证得。我在这个世间看到一切人与事还是有分别、还是有执著、还是有不平,这就是不能证得。可见得证得是要真正的功夫。但是解悟有什么好处?相信了,不怀疑了。所以解悟它能帮助我们一桩事情,断疑生信。有了信心之后,那就努力在戒定慧上下功夫。

  修戒定慧的方法、手段可以说是无量无边,太多了。有繁杂的,有简单的,繁杂的想一想,我没法子修,那个仪规太繁琐了。我就取简单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了,跟诸位说,戒定慧就具足了。我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这心里头不打妄想,不想坏事,就诸恶莫作了。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善中之善,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比这更善了,我持阿弥陀佛就是众善奉行。所以念阿弥陀佛的人戒律就具足了。小乘戒就是诸恶莫作,菩萨戒就是众善奉行。所以我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大小乘戒律统统具足。我专心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修定;这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修慧。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三学等运,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个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其他方法在戒上修、在定上修,很麻烦,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全都具足了。念念阿弥陀佛,念念具足戒定慧,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更殊胜?可惜人不信,不信,就理没有贯通。所以解悟有好处,真正透彻理解了,他相信,深信不疑。所以我在无量法门里面,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我就选定这个阿弥陀佛,我相信我决定没有怀疑。我知道这一句佛号,不但是三学具足,三资粮具足,就是信愿行具足;六度万行,无量法门没有一样不具足。你要是真正通达唯识的道理,你就相信了。

  讲到变,识就是会变,我们拿电视萤幕来做个比喻,萤幕能现相,现相是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能现相,它不变,所以叫一真法界。为什么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这就是识。「识」就是了别,分别不好,跟诸位说,明了也不好,为什么?明了就是无明的根本。《楞严经》上,富楼那尊者问释迦牟尼佛:无明是怎么起来的?几时起来的?什么原因起来的?佛告诉他八个字,就把这个问题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的根本就这么起来的。

  真如本性有觉有明,本觉本明,你在觉明里面再加上一个明,这叫无明。本觉本明,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确实是佛,佛讲得没错。我们眼能见是本觉本明,耳能听是本觉本明,六根的作用就是本觉本明,就是佛知佛见。你怎么会变成无明?你本明上再加个明,那是无明。因为你本明上没有的,你硬要把它加一个上去,这叫无明。这就把你这本性变成识了。

  我们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我们没有起分别心,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时候是佛知佛见。眼是佛眼,耳是佛耳,一起念,这是蜡烛、这是电灯,这就叫无明,起了无明。你本明里头没有这些分别、没有这些执著。你把它加上一些执著,加上一些名堂,这就叫无明。我这叫念佛,我这在听经,这都是无明。本觉本明里头没有佛,也没有众生。这是佛,那是菩萨,这是阿罗汉,那是须陀洹,你糟糕不糟糕!

  佛说一切法是为你迷了才跟你说,你要是悟了,佛对你一句话都没得说,为什么?「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一动念就是无明,一开口那就错了。说法是对迷的人说的,悟的人还有什么话好说!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这搞无明,增长无明。诸位要觉悟!都在那里搞分别、执著、妄想,都在搞这些。清凉大师讲得好,「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我们看看现代这个时代的学佛人,岂不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一种天天在研究经教的,增长邪见;一种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就是参禅或者是念佛,增长无明。虽然天天念佛、天天在打坐,问他什么都不知道,增长无明;一种就天天在分别,天天在打妄想,增长邪见。这都不是学佛。

  学佛要怎么学法?要解行合一。解行果然变成一桩事情,这就叫证。《华严》里面讲「入法界」,怎么入?解行变成一个就入了。解行分作两个没入,解是解,行是行,没入,解也不得入,行也不得入。如果合前面讲,信解行三个合成一个,就叫入了;信解行是三个个体,三个独立的,没入,信也不入,解也不入,行也不入;一定要把信解行三个合成一个,那就叫入法界了。入没有别的,入就是证,没有别体,就是三个合一。

  怎么合法?譬如佛讲这么一些大道理,我们明了了,明了怎么样?明了统统放下。在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交光法师在《楞严经正脉》里面提倡的「舍识用根」,我眼见一切色,用什么见?用见性见。见性怎么见法?见性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像我们现在张开眼睛见,第一个见是见性见,你就保持你第一个见,不要落在第二个。落在第二个,第二个就识,第二个分别了,就落到分别里头去。诸位要晓得,不落在分别里面,一切色相平等的,没有好丑,一定是平等的。一有好丑,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糟糕了,落到识里头去了,识才有分别、才有好丑,性里头没有。

  所以性像一面镜子一样,镜子什么都照,它不分别、不执著,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眼像镜子一样。耳听外面声音,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再这个好听,那个不好听,好听的多听一下,不好听的赶快远离,这就落在意识里头去了,这就把性转变成识了。换句话说,你从佛掉到凡夫位子上。所以经上讲的「本来成佛」,没错!当我们用第一念的时候都是佛,哪个不是佛?可惜我们第一念不能保持,诸佛与大菩萨他有能力保持第一念,始终在第一念,所以叫一真。

  我们这个经里头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叫我们保持第一念,一心不乱,一心就是第一,没有二心。你一有分别就是二心,没有分别的时候决定是一心;一心这就是佛,二心就是凡夫。就是怎么样从佛变成凡夫,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明白以后,你要懂得你怎么修行法。所以修行就是在日用平常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用一心。你能用一心,於信、於解都变成一个了,解,那个解的目的无非是要你觉悟一心,行是叫你用一心。我现在真正处事待人接物都用一心,解行就合成一了。

  别人对我分别执著,他是凡夫,他用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是识,所以讲三心就是心、意、识,末那叫意,第六意识叫识,前六识都叫识,就是八识,三心就是八识;二意就是末那跟第六,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识。九法界的有情众生,他们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三心二意。佛与大菩萨他们用真心,用六根根性,这交光大师讲的「舍识用根」,他不用三心二意。这是佛菩萨与凡夫与九法界众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并不是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就是用心不一样。除了用心不一样之外,没有一样不一样,都是一样的,就是用心不一样。这个道理有相当的深度,在讲席上也常常讲,每听一遍你总有一层比较深的体会,这样就好,虽然做不到,常常听有好处,帮助我们转识成智,所谓转识成智就是舍三心二意,用一心不乱,用一心。

  既然讲到所变,变有两种:「一者因缘变,有实体用」,因缘变是有体有用的,就是有实在的体用。前五识、第八识是因缘变。「二者分别变,但可为境,是六七二识」。前五识跟阿赖耶识分别执著的能力非常薄弱,而分别执著妄想功能最强的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在转识成智的时候,先从第六、第七转,六七转了,五八就跟著转。六七是因上转,五八是果上转。由此我们要明了,修行应该注意什么?注意第六识跟第七识。换句话说,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多分别、多执著,就增长邪见;少分别、少执著,就增长智慧。

  「声是因缘变,名句文及所诠义是分别变」。聪明人造这些符号,这个符号叫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教大家共同有这个分别执著,这就变成文字。所以文字的来源是从分别执著而来的;不像音声,音声是因缘而变的。这是讲教体,在理上讲,它有这些道理在。

  『而有本影四句』,本是本质,影是影像,也可以说根本与枝末。好像我们人站在灯光底下,我们人是本,那个影子这是附带的,就从这个比喻上来说。「本」是真的,实实在在有的;「影」就是个影像,用我们现在话说,你心里有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真实的。譬如我们见到一个人,那个人,像是个本体,他离开了,我们常常想他,想的那个像,那个像是个影像,那不是真的。再做一个比喻,好像我们镜子照外面,外面的物像是「本」,镜子里面照的那是影像,那个不是本。而我们识,识就好像镜子的本体,就好像镜子体一样。

  疏【四句者。】

  这就解释「本影四句」。

  疏【一、唯本无影。】

  只有『本』,没有『影』。实在讲它是个错误,他是把影当成本,不是没有影,把影也当成本了,这是很大的错误。

  疏【即小乘教。】

  唯本无影,小乘教。

  疏【不知教法皆唯识现,谓如来实有说法故。】

  现在有许许多多人都把这个当作真实的,尤其现在学术界都要来考证,来找原始佛教。为什么?都是认为佛有法可说。真的,这是不解如来真实义。虽然他是今天学术界里头权威,甚至於世界级的学术权威也不行,也不解如来真实义,还是清凉大师讲「增长邪见」而已。我们跟他讲,他说我们不通,说我们这些原始经典都没有念过,看的也没有他多,念的也没有他多,不懂,我们这些人不在他眼里。一天到晚分别执著,这都是唯识里面讲的「唯本无影」,把影也当作本,本影不分。不知道如来还不要紧,更重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佛说一切法,是教我们认识自己,是教我们自己真性显露,是要我们认识自己的如来,不是认识他,这是佛的真实义。我们今天把方向目标搞错了,一味去追求释迦牟尼佛这个如来,只考据他这些经典,而不晓得回过头来去找自己心性里面的如来,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一切经典,这是把方向搞错了。所以佛在大经大论上明白的开示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第一流的聪明智慧没有办法理解佛法,道理就在此地,方向搞错了。岂不闻经上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他是要你在心里面去找法。从法里面要会归到自心,从心里面去觅法,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所以说,无上正觉。

  世间人没有方法体会,为什么没法子体会?简单说一句,他心不清净,他心里头要搞名闻利养,他心里头有是非人我,所以他没有办法体会到这一层,他不会回头。要能把名闻利养、是非人我统统丢掉,恢复到自性清净心,你就体会到了,你一展开经典立刻就明了佛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要如何来受持,要怎样来接受。小乘圣者,小乘人著相,虽然破我执,没有破法执,比我们凡夫毕竟还是要高一层,他能成就九次第定,他不能开智慧,换句话说,不能见性。为什么不能见性?病根就是把影当成本,这就是法执,认为如来实有法说。小乘人他不能体会虚空法界是唯识所变,不知道三界唯心,所以他执著心外有境。像一些愚痴的人,把影像当作真实,以为那是真实的,不晓得那是个影像。

  疏【二、亦本亦影,即始教。】

  也是『本』也是『影』,这比前面就聪明得多。本与影他分清楚了,这是『始教』义,这是大乘开始。

  疏【以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从妙观察智净识所现,名本质教。】

  的确这是相当高的智慧,他晓得佛讲这些经是从什么地方讲出来的,他知道。也是从佛分别执著里面显露的,我说分别执著大家好懂一点。但是分别执著是凡夫的境界,佛有没有?佛也有。佛有,为什么叫『妙观察智』?叫『净识』?因为佛觉而不迷,觉而不迷的分别执著就叫做妙观察智,就叫做净识。换句话说,我们的妙观察智迷了,迷了就叫分别,我们的净识迷了,迷了就叫作阿赖耶,也是换个名字,并没有换事相。我们就是迷而不觉,佛就是觉而不迷。

  我再说得简单一点,佛一天到晚就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觉而不迷。什么叫做觉?一心不乱就叫觉。我们三心二意,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就叫迷。想佛想菩萨都叫迷,常常想经典里面那些境界,跟诸位说还是叫迷。迷得那么多不如迷一桩,念阿弥陀佛就好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很深!我如果是迷一切经里面那么多道理,我为什么不选一个阿弥陀佛,我就迷这四个字多好。你迷得多了,不容易开悟!迷一个容易开悟!因为一个容易摆脱掉,觉悟了;太多了,摆脱不掉。这个理很深,诸位要细细去体会。到你会用心了,你研究经、读经你也会了。

  我为什么要研究一些经?有两个目的,一个为自己,帮助我们建立信心,破疑生信,我要去读一切经;另外一个是接引众生。两个目的要想达成,统统是要把解行调合成一个。换句话说,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但用一心,一个真诚之心,我就用这个心。别人对我用虚妄,他的事情,他不想成就,我想成就,我待人真诚。我在境界里面修什么?修不乱。不管什么境界现前,我都要沈得住气,我不乱。你不乱,你就有定就有慧,一乱了,定慧都没有了,修就是修这个。当我要乱的时候赶紧念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乱心收回来了,又收成一个。所以念佛在所有法门里面,你看《华严》会上文殊、普贤替善财童子选的这个,那就是最殊胜的法门、最方便的法门,最简单、最容易、最靠得住的法门,你要晓得修。真正会修的就是入的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正得大自在。

  佛的一切经,是从觉悟的分别执著里头流出来的。觉悟之后,随众生的分别而分别,随众生的执著而执著,自己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就叫妙观察智,这就叫净识。不是佛真正有分别执著,佛没有。所以佛说四十九年法,在《金刚经》上说,谁要说佛说法叫谤佛,他不承认,他说他一句法也没说。道理他确实没有说一句法,所说的随你们说的,你们说这个,我也说这个,不是我说的,我根本没有说过一句法。你们说这个是书,好,我也说是书,这个书是分别执著,是你们分别执著,我没有!你说这个是书,我就跟你说书,你执著这个是书,好,我也跟你执著。我心决定没有分别执著,没有分别执著这就是觉,这就是净。我们凡夫认为这是书,真的执著这是书,真的分别这是书,他确实有这个执著,这个执著是染污,这个执著是迷。跟诸位说,佛跟凡夫不一样地方就在此地,就这么简单。这一层果然透得了,三藏十二部全部都透得了。这是从佛这一方面说的,佛讲的是本质教,是觉而不迷,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这是佛。

  疏【闻者。】

  我们这一听,我们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起作用,前五识也起作用,眼识在看,耳识在听,第六意识在分别,第七识在执著,第八识落印象,统统都起作用了。

  疏【闻者识上所变文义,名影像教。】

  从佛那个本质教,使我们得到影像,我们这个镜子照进来了,这就是佛对我们的加持,佛对我们的帮助。

  疏【诸佛众生互为增上故。】

  佛对我们加持,佛教我们觉悟,我们听了之后,我们觉悟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众生对佛帮助在哪里?诸位要晓得,没有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佛起不了这些,本质教他也起不出来。因为看到众生迷,所以从这个迷使佛觉悟,佛先觉。没有这个迷惑颠倒的众生,佛到哪里去觉悟?佛也成不了佛。师资道合,学生资助老师,老师教导学生。没有这些众生,佛一句话也没得说;正因为这一批颠颠倒倒的众生,所以佛才有经说,才讲了这么多。

  唯识里面讲心王、心所,心王实在讲还是清净的,不清净是心所。譬如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虽然分别了,我们眼睛看这些色相一样一样分别了,虽分别还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这才染污。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合自己意思,起了贪心;不合自己意思,起了瞋恚心。贪瞋痴慢都是心所法,心王里头没有,附属於心所的。有个比喻,好像机关里面首长,首长人很好,非常公正,非常爱民,底下那些部下贪赃枉法,那有什么法子,部下在做坏事,首长还不知道。五十一个心所就是心王的部下,他们在干坏事。单单心王而不用心所的话,心王清净,可以说八个识都是净识,八个识都是无漏法;可惜被这些干部们搞坏了,五十一个心所搞坏了。

  五十一个心所里面,有十一个心所是善的,有二十六个心所是恶的(根本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不定四个,遍行五个,别境五个,总共是五十一个心所。这五十一个就是心王的干部,所有一切染污,把无漏变成有漏,把净识变作染污识,统统是心所干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常常讲第六识、第七识?因为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所最多,五十一个心所全部都有,与第七识相应的有三十四个心所。与前五识、第八识相应的很少,第八识只有五个心所(五遍行),其他的都不相应。因此染污最严重、力量最强大的就是第六跟第七,妙观察智就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诸位要晓得,你只要一不执著,你的心就平等,平等心是佛心。

  刚才跟诸位特别强调,处事待人接物,学佛就是学用心。佛的心就是平等心,能以平等心待人接物,这个人是佛,他用佛心。菩萨用六度心,菩萨念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他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辟支佛用缘觉心,用十二因缘心;声闻就是阿罗汉,用四谛心。天人用十善心,人用五戒心,鬼用贪心,畜生是愚痴心,地狱是瞋恚心。佛在经上常常给我们讲,十法界的人为什么变成十法界?他处事待人接物用心不相同。所以用平等心是最上的。一切法里头不执著,心就平等,一切法里头不分别,就是妙观察。这两个识要是一转,前五识就变成成所作智,阿赖耶就变成大圆镜智,那自自然然就转了,不必用功夫的;用功夫就在六七。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那么样坚强的去分别执著?这是我们的大过失。佛法修行纲领: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总是把这个忘掉了。

  现在这个世间妖魔鬼怪统统出来了,大家要知道,要觉悟。这些妖魔鬼怪也都渗透到佛法里面来了,来欺骗众生,国内国外都非常普遍。我在国外见到许许多多,都自称什么佛再来的,什么菩萨再来的,信徒多得不得了,正法没有人来听,魔法里面成千上万的信徒,这是众生不幸,世界大乱的预兆。还有一点,不要帮助妖魔鬼怪,帮助妖魔鬼怪,你们自己要负因果责任。妖魔鬼怪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势力?帮助他的人多!他是罪魁祸首,你帮助他是从犯。一定要觉悟,要老老实实的念佛。今天时间到了。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