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华严经浅释,华严经全文,海云继梦: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一章 文殊叩觉首——智慧的作用与觉悟的展现——手机学佛网

华严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海云继梦: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一章 文殊叩觉首——智慧的作用与觉悟的展现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一章 文殊叩觉首——智慧的作用与觉悟的展现

  〈菩萨问明品〉在《六十华严》叫作〈菩萨明难品〉,「问明」是从正面问清楚的意思,而「明难」则是答复质问;「明」是明白,「难」是质问。这品经是文殊师利菩萨分别对九位菩萨发问,九位菩萨分别作答完毕以后,再一起问文殊师利菩萨。菩萨间如此互相问难,故称「菩萨问明」。这部份属信位(菩萨信心的建立);信位的「解」在〈菩萨问明品〉,「行」在〈凈行品〉,成就的德行在〈贤首品〉,所以这三品(解、行、德)是连在一起的;解以后才能行,行以后才有结果。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尔时」是指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夜睹明星的那时候,而非接续前面经文所谈到的时段。大家读《华严经》一定要具备这样的理念,经文这样一品一品下来,会让你产生好似连续剧一幕的错觉。其实它像一幅画,所有境界一体映现,经文只是诠释那个画面,所以谈境界感受时,指的就是那个画面。

  如果你是用「了解它的意义」来读《华严经》,那就会理解成:经文讲完这一个又接着讲那一个。经文这样呈现并没错,但那个境界、状态,就像看一幅画,它是一时炳然齐现,我们必须能够加以感受。而现在,为了解说那幅画,所以只能一部份一部份地来讲,因此变得好像有前后次第之分,实际上没有。这是「尔时」的意义。

  「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看起来好像是两个菩萨在对答,其实它是指我们生命中的两个因素(性德)在互相激荡——文殊菩萨表智慧,觉首菩萨表觉悟,「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即是以生命中智慧这个性德来叩问(或激荡)觉悟这个性德。

  那么,智慧的作用在哪里?觉悟又怎么展现呢?文殊菩萨的「问」即智慧的作用,觉首菩萨的「答」则是觉悟的展现。读佛经千万不要拟人化,否则就会变成演双簧似的,两人在那边一问一答,这样就感受不到其真正意涵,生命因素相互间的组合关系更难以体会到了,徒见文字表相的意义。

  其次,文殊菩萨和觉首菩萨除了表我们的生命因素外,还蕴含哪层意义?其实这些生命因素人人皆具,但显现出来的部份则因人而异(佛境界则是完全显现),它像一股暗流在我们生命中流动、存在着,可是我们本身感受不到,若能感受得到,即称得上「法身大士」。

  修行进入信位菩萨后,这股流动便能感受到,但尚未有法身大士那般清楚。信位菩萨就在训练自己去感受这股生命因素流动的情况,这当中你会感觉贪、瞋、痴等不良因素的作用,此时即可予以断除、舍弃;你同样也会感受到戒、定、慧等生命因素的流动,这时便可开始加以培养。如此,生命中的恶因素便会逐渐淘汰,善因素会一直增长。信位菩萨的生命状态可以由此去感受。

  法身大士(十住位以上的菩萨)不止这样培养而已,他性德已经开始呈现出来,尽管呈现的程度还存在着差异性。这部份也可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佛法绝不是一般民间信仰讲的那些东西,而且程度再高的学者也难以体验这部份,或许从文字相上可以提到一些,但生命本质的内涵他感受不到。佛法的殊胜就在这里,因为他谈的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微细、最具体的部份,除了佛法、佛经外,你再也无从觅得其它门径。

  为何「佛寺门中,福田第一」?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觉悟的认知,佛寺正是开发每一个人善良、纯洁生命因素的地方,所以说它最殊胜、最清净。当我们具备了这个认知,便会发觉生命的质量已经和佛寺外的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异。恭敬三宝的福德、功德会那么大,原因就在这里。

  文殊菩萨叩(激荡)觉首菩萨,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智慧」在激荡「觉悟」时,发生一个最重要的根本问题,智慧已经感受到「心性是一」,而为何我们见到的境界有种种的不同?

  「心性是一」讲的是性起法界,「见有种种差别」则是缘起法界,文殊菩萨这个「问」帮我们提出来——为何有性起、缘起的对立?——它主要是问这个。这些都是菩萨讲的,大家要懂得它的法义,而不是只看到文字相,华严的理论结构所真正谈的就是性起、缘起的对立。修行到达信位时也会有这种情况,因为他已经在名相上通达什么是「性起法界」、「缘起法界」,可是再仔细想想,「不对啊,既然性起、真如是一,为何在缘起有种种不同呢?」

  「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善趣」在十法界里属于「四圣」的部份,「恶趣」则属于「六凡」。我们一般所言之「善趣」乃指人天,「恶趣」乃指三恶道,两者有差别。有的在善道,有的在恶道;有的有福报,有的没福报;有的四肢健全、五官具足,有的残废,挛躄背偻,瞎眼耳聋,这都属「诸根满缺」的范围。为何有的人诸根圆满具足,有的人有缺陷呢?心性是一,展现出来的境界应该一样啊,为何见到的境界有种种不同?

  「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受生」是指出生到哪个地方去。既然有四圣六凡,受生就有种种不同。我们大家都是在人道,当然是相同,但跟畜生道、恶鬼道就不同,所以说「受生同异」。这些境界中又有种种的不同,以人来讲,有端正的、有丑陋的,有的很好,有的不好,苦乐皆不同。这种端正、丑陋是怎么产生的呢?苦乐不同的差别在哪里?

  「业不知心,心不知业」,「业」是指我们受苦的境界、境界相;业不了解心,心也不了解业。它这里讲的很理智,与我们一般那种混杂的想法不同。「业」既然已经现前了,心应该要知道,可是事实上,很多人在业报现前受苦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受苦;有些也不知是怎么享乐的,像贵宾狗、波斯猫,福报现前时未必知道。同样的,堕落到饿鬼道受苦受难时,根本就不知道;天人在天上享受福报,也没几个知道自己在享福报,多半认为理所当然。这时所现的种种苦业、福业,纯粹属于惯性的接纳。一个命运乖舛的人,难以感受幸福的生活;一个生活很幸福的人,则是禁不起挫折和打击。这些人的生活都是单面式的,无法双面了知,所以当你就全盘了解的方式去跟他谈时,他没办法接受,此即是「业不知心,心不知业」的现象。

  心是可以呈现的,但在缘起法界呈现不出来,所以业不知道心,心不知道业,业便很自然地走。当你能很明白地呈现出「哪个是业,哪个不是」,这时至少已是法身大士,能很清楚了达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现象,这这个境界已经相当高了。绝大部份的人都是懵懵懂懂,认为境界本来就如此,一旦有不应发生的境界产生时,他会下个结论:「真是没有天理!」就这么一句话带过去,也不知原因是什么。这就是走在单行道上,只知向前,不知向后看。

  事实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对于所有境界不能了解,反过来,境界也不知心,这时心和境是对立的。智慧告诉我们,「心性是一」,心、境应该合一才对,为什么反而都对立起来呢?「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这个「受」是一个代表,是指五蕴(色受想行识)的部份。五蕴怎么来的不知道,反正五蕴已经现前了,这叫「受不知报」;也是「报」与「受」的对立,五蕴中的受是感受,感受怎么产生你不知道。在觉知的领域我们称「感受」,一般凡夫境界就叫「享受」。这种文字上的差异,事实上也揭示了彼此间的不同。

  「行」有些不好解释,它是自然运行、存在的那个部份,譬如血液循环、大气运行、地球绕着太阳跑、月亮绕着地球跑……等等都是。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这个「行」当中有些并非由我们人体所谓的自主神经主宰,而是非自主神经主宰,是处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这里你就可以感受大何谓「受不知报」了。

  识性的作用也一样,意意识形态已经形成,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譬如很多人书读得很痛苦,大学毕业就不再进修,即使有,也是应景式的,不能真正感受到为何读书。真的不想读书其实可以先去工作,等到想读书时再回学校。当你将社会经验带到学校时,成长会很快,如此读书、学业和生活便可融为一体。

  我们都把读书和工作变成业力了,生活当然枯燥。你想喘口气,听听音乐看看画展都没时间,毫无真正的生活。台湾很多人活得像机器人,关键就在这里,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真正的生活、工作、读书反而不能衔接。是不是长期以来的教育制度把我们塑造成这个样子?你有没有办法在读书当中培养游戏的心情,在游戏中培养知识的成长?

  你会发现,从生活中体验学来的特别让你喜欢。很多人有这种感觉,学校教的那套,社会根本用不到。老师教学生不要贪污,却有校长因为贪污而下台。学校总是标榜「爱的教育」,但若没跟随老师补习,可能就被另眼对待。为人师表者,心口不一,讲的和做的背道而驰,学生将来出社会怎么办?无所适从!那就完全脱离了生活。此即「受」与「报」之间的一种对立,在这时代里太清楚了。

  「心不知受,受不知心」,这部份是讲心和受的对立。「受」应是「心」所呈现的,例如榴莲是水果之王,有好多人很喜欢吃,可是也有人闻到那个味道就觉得恶心。就榴莲的境界来讲是「一」,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反应?榴莲应是从心显现出来的,心与榴莲应是一,怎么会变成二?这就是告诉我们「受」(境界展现的部份)并非「心」所呈现的。换句话说,受与心之间没有连在一起。

  心与受既然是对立,受与报也对立,那心和报是不是同一个?也不一样。这地方讲的「受」可说即是业报,「报」则是业报呈现的部份,呈现本身是中立的,没有喜欢、是非、善恶的区别。

  心只是呈现,报也是呈现,不同的是「报」的呈现是针对业的部份来讲,心比报的呈现更广,心的呈现是相当广的。

  照理讲心与呈现的境界乃是一体,因为外面的境界是内心展现的一种延伸,但我们凡夫没办法交融一起。心能够知道它的呈现,这时两者才能交融一体,否则两者就分开独立了,这就是「心不知受,受不知心」。

  受与报也有类似情形。受还是五蕴的业报,这个业报是指「事相」的部份;报比较狭义,属于「作用」的部份,而心就变成是本体了。这里面是讲「相」和「用」的对立,以及「相」与」「体」的对立。

  「因不知缘,缘不知因」,这是讲因、缘的对立,讲因、缘两个东西完全无关。这里我们要分两部份来谈:第一个部份,什么叫因,什么叫缘?这部份一般人常常弄不清楚。譬如有个朋友来找你,说股票涨到一万多点,要你赶快投入,结果你一投入后就一路滑到两千点,本来有一千多万,现在只剩二十几万。你说都是那位朋友害的,那他就是恶因。各位,这不叫「恶因」,顶多叫「恶缘」,因为你那个朋友叫你买股票只是个缘而已。

  「因」在哪里?你前辈子种的叫「远因」,「近因」是现在这个经济环境所显现出来的假相,你却把它当真了。找上你的人只是个缘,而整个经济环境属「近因」,「远因」在于你根本没福报。这时也可能产生另一种现象:生一场病把钱花光光,或者遭窃、绑票等。你会发现,股票市场特别兴盛时,绑票或意外事件也特别多,这表示有的人虽然有赚钱的福报,但也同时有灾难的业力,那个业力会把福报消耗掉,这便是真正的「因」,只是看他碰到什么缘出现而已;假如没那个缘,也不会有那个事发生。

  有「因」的人,如果因很弱,缘很强时,这种现象才会出现。假如因很强,缘只要一点点就会动了。买股票亏本的人,通常「因」比较弱,「缘」比较强,因为是经由朋友耸动才买的。有些人则是本来很有钱,后来因为生病而把家产花光光,这种情形是「因」比较强,「缘」比较弱。

  有个人去钓鱼,整天都钓不到,收竿时突然钓到一条大鱼,好高兴,晚上便集合两家人庆祝一番。正当大家吃得兴高采烈时,他突然喉咙被鱼刺哽住,怎么弄都弄不出来,医生说必须开刀才能取出,但可能会因此暗哑或死亡。怎么办?只好求佛菩萨了。于是发愿念十万声「地藏王菩萨」,结果念到五、六万声时鱼刺不见了。这就是他过去的因很强,现在的缘很弱,这种情况照样会耗掉财产。但因他有好因缘,有善知识告诉他念「地藏王菩萨」,是否地藏王菩萨感应而化解一劫,我们不知道,但他钱实在也花的差不多了。换言之,即是业消了鱼刺便消,业不消鱼刺不会消。这就是因、缘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份要谈的是,「因」是否有办法确定「缘」怎么起作用?没办法!所以人生应谨记:一、不造来世因。过去因已经造了,这暂且不管,今生绝不再造恶缘,这部份得自己去留意。譬如投资事业,别找风险太高的,且切忌贪心,否则恶缘可能就出现。其次,损友少交,多接近良师益友,如此恶缘便会远离,恶因自然难以现前。

  二、要广结善缘。不管善因强或弱,善缘愈多,善果就愈容易成就。我们从这里慢慢去体会世间法所教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吃鱼、钓鱼都是小恶,但若恶因很重,它就现前了;莫因善小而不为,假若善因已经在那边等了,一点点善缘,果报当即现前。何时何地会得回报?不知道!但经常助人而不求果报,那就对了。虽然助人只是一个很小善因缘,但你过去的善因若是很强,善缘只要一点点,立刻便接上去了,善果马上兑现。「善因」假如现在没有成立,将来也会成立。同样的,「恶因」现在未成立,将来未必不成立。我们能否生生世世都很谨慎不让恶因现前?恐怕很难吧!

  世尊往昔为童子时与族人放池水抓鱼群,世尊当时只是在旁观看,并且敲了鱼王的头三下。鱼王经百千劫,脱畜类而身为琉璃王,由于释迦族曾在琉璃王尚为鱼王时欺负他,所以他成为琉璃王后便誓愿消灭释迦族以雪其恨。世尊知道后,曾在兵道三阻王师,劝他尽释前嫌。琉璃王三次回师,最后终因心有不甘而第四度出兵,世尊知恶业难消,因此不再阻挡。琉璃王所带领的军队即当时的鱼群,捕鱼的村人就是现在的释迦族,而那位童子就是佛陀的前世,他虽未捕鱼,却也因为敲了鱼头而头痛三天。这是过去造的恶因,

  「因」小,但「缘」很强,所以他在那时候头很痛。

  世尊的过去生并未留意到这一点,所以未将此一恶因除掉。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学佛人该怎么攘除恶因呢?忏悔!忏悔有两个工作:一是「后不复造」,过去的恶因已经造了,没办法,至少今后不再犯,此属消极面;二是「恒守凈戒」,守凈戒可以增加福德。这两者交融在一起,会产生一股正面的力量。

  忏悔通常包含两部份:一是别忏,一为总忏。别忏是个别忏悔,又叫事忏。个个人所反省到的,或看到别人做的,皆属个别事相。譬如自己做了坏事,针对此事来忏悔;看到人家做坏事,想想自己过去生也可能作过同类的事,只是如今进步了,不做那些坏事,所以这部份也要忏悔。这是别忏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认为「我才不可能做那些坏事」,要知道,往昔的你一定曾经住过地狱,当过饿鬼或畜生,可见也会造过同样的业。那些业虽然报尽了,可能还有某些余报未到,只因恶缘未至,可是恶因毕竟尚未除尽啊!所以看到外面显现那些造恶的现象,就要自我忏悔。

  总忏又称理忏,亦即针对「全部的」,譬如烧杀掳掠的情况,你可能认为自己不曾当过强盗,既非李自成、张献忠,也非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哪可能做出烧杀掳掠的事?告诉你,以前你可能确实做过贼头,只是现在不知而已。不管如何,我们都从此处做个理上总忏。

  前几年美国发生的戴维教派狂热事件,放火把小孩烧掉了。你说:「我才不可能做这种事!」可是那事相现前让你看到,就表示你过去具有此因,否则那个事相不会现前,即便发生了,你也不会知道。现在满街都是色情广告,心性清净的人即便看到了,也只是瞄一眼就过去了,心境不至于产生太大的涟漪或污染,但对世间凡夫来说,可能会促使他产生某种行动。

  由此可知,因、缘当中的关键,就在我们的定力修为上,而忏悔则是一项主要且重要的工作。过去因怎么形成,我们现在不知,但现在的缘不要让它现前,未来的因也不要种。

  当今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忏悔」,此一修法即〈三十七道品〉之第二行品「四正勤」:一、为除断已生之恶而勤精进;二、为使未生之恶不生而勤精进;三、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进;四、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而勤精进。过去造的恶业要尽量消除,未造的业不造;未造的善要赶快做,已做的善要赶快增长。这种心境就是所谓的忏悔,四正勤即是正确的精进。善恶之间就由此来分辨。

  因、缘本身有没有相关连?一定有!但一般人蒙昧不知,故云:「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整个法界里这些都相关,好比「水就湿、火就燥」一样,火一定向干燥之处走,水一定往湿处流,这「干」和「湿」乃是缘,「火」和「水」乃是因。火和水,它干与湿是知道的,但我们为何不知道呢?那是智慧啊!因、缘之间有这样一种状况。

  「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境、智也一对。「华严」里面讲十对,这个也是一对。「智」在普贤行愿力里叫作「自证智力」,「境」则是「境缘法力」;自证智力是自己能证的智慧,境缘法力是所证的境界。他的意思是:我的智慧与我所见到的境界,两者应该是一,不是二。现在智慧不知境界,境界不知道智慧,就表示智慧与境界是相对立的。在缘起法界里是这样对立没错,可是在性起法界两者则是合一的。

  譬如某些人家里整理得井然有序,你一进屋就感觉很舒适;有的人却从不整理,永远乱七八糟,他的生活习惯停在那个地方,由此便可知这些不同的人境界与智慧到哪里了。那个境界所呈现的,恰好是你智慧的程度,智慧有多高,呈现的境界就有多高。境界、智慧愈高的人,他愈能够清楚自照;境界、智慧愈低的人,他对于本身的低劣毫无所觉。

  以「心性」的立场来讲,不管世间人显现的聪明才智有多高,生活环境有多优雅,和天上一比,都属低劣的。就像娑婆世界再好,相对于极乐世界而言,就都不好;极乐世界再好,相对于袈裟幢世界,那就好比娑婆世界看极乐世界一般。有这些比较的情况来看,你会发现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佛法里谈的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标榜的那种聪明才智。

  那么,这个智慧到底指的是什么?它是指我们对生命的感受!生命存在的本然现象若是感受不到,那就谈不上有智慧。世间的聪明才智是博闻强记,反应敏捷,可是佛法的智慧指的是对生命存在的感受力。

  生命存在的感受,简单定义,即是指「向内观照」的部份。所谓向内观照,并非闭起眼睛然后观想身体的内在,而是指六根接触六尘时,对于生命力的体验何在。重点在这里,千万别被文字相给转了。

  一般家庭难免会插上几盆花、挂几幅画,甚至养几只小动物来妆点居家环境,那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现。家里愈没这些东西的人,生活定然愈枯燥,而且家庭生活也愈没有人情味。很多人喜欢买八骏图、鱼跃龙门图等,为什么?那是一种生命力的投射。你说拿掉行不行?当然可以。无妨嘛!

  有位朋友在家里的一片外墙上,镶嵌了一片透明玻璃,从那儿望出去,就是一幅活的山水画,景致天天变化,他经常坐在那幅活的山水画前品茗赏景。这便是生命力的展现,写书法、泡茶、插花……等亦然,这部份能体会就叫「有智慧」。真正的智慧并非指世事锱铢必计、精明能干的那种聪明才智,这种世智辩聪只会徒增烦恼而已。

  生活就是要能如此感受生命的存在!修行人并非不能接触大自然,否则为何所有丛林几乎都盖在山郊野外,古来的名山古刹不都位于风景优美之处吗?那就是要展现其生命力啊!修行人难道要每天戴着安全帽、口罩修行吗?与外界接触,本身就要有拣择能力。既然有那么好的环境,内心就必须开展,否则和豪宅里的贵宾狗无异,终难体会环境的殊胜。

  智与境应该合一,然而现在你为何无法合一?这里都用对立法来谈。它首先说「心性是一」,那为何所见境界有种种差别?他用心性与境界的对立作为总说;其次以「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这种对立作第二次阐述;第三举「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的例子,说明实际对立的情况,从智慧和觉悟之间,体会到性起、缘起两者到底是圆融抑或对立?它从这个地方提出问题来让我们了解。以上是从智慧面来看的,以下则从觉悟面来看。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