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华严经浅释,华严经全文,海云继梦: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9讲——手机学佛网

华严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海云继梦: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9讲  

  《四十华严》第9讲(2007年01月30日)A

  今天,我们接着又跟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华严经》的基本结构,三十九品,他在讲些什么?

  我们要讲到经文里面去呀是不容易呀。要直接讲当然可以呀,那每一句都要回过头来呀,把这些所谓的基本理论那,都涉及的话,那进度就很缓慢。就好像我们把车子开上来,每走一步就铺一段高速公路,那这样车子就很难走了,你大概走一尺呀就大概停一年。所以我们就先把整个高速公路给造好,然后,一上路车子就可以无远幅界地开。那要铺这些高速公路,它本身就是一项大工程。所以要讲《华严经》,本身要先有一些基本建设。虽然我们这一会呀,在讲的是《华严经》的思想跟行法,那本身还是要再有一套基础工程的建设。

  那我们谈了四个小时了,那现在开始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跟各位介绍三十九品。那这还算不到九牛一毛,这只能够说大海中一滴水的千万分之一而已,我们简单的跟各位做个介绍。

  三十九品,他其实要谈的是两个状况,一个是佛的境界;一个是成佛之道。这是《华严经》的一个基本架构!

  那么要谈的有哪些呢?我们第一个就看七处九会,讲过了。第一会他的第一品经就叫《世主妙言品》。

  那昨天,我们也大概跟各位谈了一下《华严经》的全名叫做《大方广 佛华严 经》,简称叫做《华严经》。“大方广”是指境界,也就是“体相用”的境界,有体、有相、有用的境界,这叫“大方广”。佛呢,是果地,有佛的境界。花呢,这个华就是花。花表示因,佛表示果。花是因,用万花庄严佛果的境界。万华就是万行啊,修行啊,我们叫做万行,各种法你都要修,各种因你都要修,用这些行因来庄严我们殊胜的佛果。佛之所以伟大,佛之所以殊胜,就是他因地的庄严很殊胜!

  我们跟各位讲说,基本功课,第一个基本功课就是两个月之内,严格讲是五十三天,一万八百遍的大悲咒,一定在五十三天内要做完。你呀“哪有可能?我要上班,我要吃饭,我要睡觉,我怎么有可能?”那你想像佛那么庄严吗?这只不过第一个功课,还有第二个功课、第三个功课一万八百遍。我还没像那些法王要求你十万遍,因为我不是法王,所以我不要求你十万遍。就要求你一万八百遍,你就苦苦哀求。我说念佛最少要念五万遍“南无阿弥驼佛”“哦!那么多?”我跟你讲人家一天念十万遍,“哪有可能?我都不要吃饭不要睡觉!”我说:“那你去死好了!不要学啦!”

  连做个功课都要讨价还价,你大概菜市场跑太多了。菜市场知道吗?一斤多少?东砍西砍,到最后零钱也除掉,除掉不打紧,要走的时候,辣椒抓两支,这个都是贪小便宜。

  当你有这种贪小便宜的心,你修行啊不能成就,不能成就。民间信仰的拜拜可以,到庙里烧香磕头“佛啊,我来啦,饼干放在这里呀,你有吃到喔!回家要保我平安。不平安那下个月不来拜你。”

  佛不欠你拜呀,你放心啦。但是你带着这种心境啊,那叫迷信的信仰,不是学佛,不是学佛。我们学佛啊,要有学佛的基本精神。这是第一个。

  这个万行庄严佛果叫做佛华严。那你会看到这个文法好像不太对,应该是“华严佛大方广经”才对,用中国文法来念。这个华严,用万行的因来庄严佛嘛,所以华严佛嘛,对不对?然后,佛的境界就大方广,是不是这样?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在是因为你念顺了,好像这样比较顺。真正用中国文法来讲是“华严佛大方广经”,你照样念两千年以后也很顺啦。

  但是为什么他要用《大方广佛华严经》呢?这是印度文法,印度文的文法。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有时候要忠于原文的这种状况。所以,常常这叫华梵双举。华就是中华的文意,梵呢,是印度的文法。所以我们有时候念起来呀,这些文词跟我们标准的文言文不一样。标准的文言文,就是中国传统的,从《战国策》、《尚书》、这些《周易》、《礼仪》,这些不一样,不一样。这个文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说中国佛教是另外一种文化,但是它已经融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这是这部经的经题。

  那么第一个呢就是《世主妙言品》。

  《世主妙言品》在《六十华严》里呀,叫做《世间净眼品》,世间净眼,用清净的眼睛来看世间。那为什么会有这一品呢?这一品就是佛的境界。这种佛的境界里呀他包括三个部分,也就是智正觉世间、器世间跟眷属世间。所以,这一品最初的一千多个字里头,我们叫做“经首”。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偈提國阿闌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这一句话是化身佛的境界。这句话是化身佛的境界!

  “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以下是法身佛的境界,完全不一样啊。

  那么下面要讲的这个“经首”,就是讲法身佛,心境,自心心境的殊胜庄严。这个殊胜庄严的境界,叫做“普融无碍的境界”,就是“法界无尽普融无碍境界”。所以这个名称,所显示的那个庄严度非常的高,非常的高!那你只有看经才知道。

  我们有本比较简略的,把《华严经》浓缩起来三个行法的基本出处,叫做《华严三品》。那我们有附带加了一个“经首”在前面,另外后面加了《心要法门》给各位做参考。这个有机会各位可以把它当作每天的功课,每天的功课。假如你要专功华严的话,《华严三品》,我们这一本那,别的三品不一样,我们这一本里比较多东西。这个三品,你最少要背诵一万八百遍,这样而已。基础上先做好,要不然,你这个功夫下不去,下不去。

  《世主妙言品》讲的就这三个部分,一个智正觉世间,另外一个器世间。

  器世间就是里面所讲的将近三百个,好像三百二十个吧,大约是这样。讲的是器世间,就是主城神、主林神、主风神、主山神、主河神这些,这些是指器世间。换句话说,佛以他的净眼看世间跟我们看法不一样。

  我们看世间花就是花,石头就是石头,你说“你再看看,有什么?” “花,红花。”“再搞一下子还有没有?”“康乃馨。”“再看看有没有? ”“还有红玫瑰。“还有没有?”大概就这样了,你看不出什么了。

  那你看《华严经》在讲,他都讲十种生命的性德。你生命看一种花可以用十种立场去看。十种是指无尽圆满的意思,“十”只是表示那个无尽圆满。那个不可能一个花就举例子,举了三百年还没讲完,那下面就别讲了。对不对?他是举例子举了十个就好,其实经文里头有时候十一个有时候十二个,有时候九个,这是翻译的时候按照他经文的原意,印度文的原意,翻成中文的时候,译经家有时候把它合并或拆开。合并就变九个了,拆开的话就变十一个了,要看他拆几个嘛,有时候十二个,有时候十三个,基本上是以十个为标准。

  那么他有三十二项,基本上是三百二十个。

  这个是指器世间的部分。

  第二个是眷属世间。

  眷属世间,那就讲到天子,天子就是眷属世间。

  另外他讲他智正觉世间就是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讲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的个性。贪心重的人就鸠槃荼,鸠槃荼知道吗?天龙八部有个鸠槃荼,就是冬瓜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色鬼。色鬼就表示贪心。那么,有个嗔心阿修罗王,那嗔心重。

  现代人很多嗔心重的人,很多贪心重的人。贪心重的人在哪里?知道吗?股票市场那些都是,哈哈。整天都看着银幕啊,涨停板,跌停板那些。嗔心重的呢,爱计较。在社会上很多,爱选举的人在那边争啊吵啊,有没有?那些都是嗔心重的。

  那这些情况说明这一些状况。

  我们的个性中或多或少,你有没有计较心?有没有嫉妒心?有没有不平心?这些都是属于嗔心。

  贪心呢?修法也一样,很多人修法很贪心啦,这个也要那个也要,修到最后什么都没修到。修到什么?皈依证一大堆,有没有?法名好几个。问起你师父是谁?都是。你念得出来的都是。那这个叫贪心。像这一类的人,我不是说你哦,说到你纯属巧合。这些人修行绝不会成就。下辈子就是贪心鬼。你不要那么贪,跟着一个师父,不要跟掉了就好。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要三缘念,缘念道场、缘念法门、缘念师父。缘念善知识啊。你不要到处跑,“噢,又法王来了,噢,又仁波切来了,噢,某大师来了,噢,又谁来了。”你一直在“噢,谁来了。噢,谁来了。”你就修这一法。那不对了,你这个叫广结善缘,不成形,不成形啊!修行不一样。

  所以我们讲你要结善缘,一定要注意,随缘、随分、随力、随喜。这四个缘。随缘,要有那个缘啊,你不要去攀缘,善缘随缘。随分,看你的身份。随力,你的能力。随喜,要很高兴大家都高兴。不要为了去跟人家随喜全家都不随喜,全家都不高兴,那不叫随喜呀。你要出来跟人家结善缘,家里不要结恶缘。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状况,随喜随分随力随缘。

  那你在外面跟人家结缘才会圆满,所以你既然跟随师父,跟随道场,跟随法门,那就好好学,一个地方一个法门,不要贪。

  我们这里学密法,听到人家讲禅法很好,心里就开始痒啊“我假如去修那个成就可能比较快。”结果去碰了一堆钉子。因为禅法有禅法的规矩,密法有密法的规矩,在密法里头你可能这样子,要请法的时候要起来顶礼、三拜、供养,然后请师父慈悲开示,师父说“没空。”“哇?!红包给了耶?”那你还要“阿弥陀佛”赶快回家。下次再准备红包,再请法。所以在密法里头是礼仪很多,礼仪很多。

  禅法,对不起,你要这样子,要顶礼三拜再供养,就拖出去三十大板。那你要怎么办?因为他有他的规矩,干脆。用现在的话讲,你大概就举个手你就发言,而且也不准在禅堂里什么“阿弥陀佛,师父慈悲啦。”那个板手马上就香板下了。为什么?他有他的规矩。

  你必须一个一个去学,所以基本上我们是没有办法贪多。没有办法贪多啊,是大家都不讲规矩。

  所以你看看,一个道场里头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禅净律密都在一起,然后呢讲起来杂花庄严,事实上一堆没规矩。那会互相矛盾跟冲突。所以你所学的一堆佛教都叫做杂讯,它不能成型。你不要以为腊八粥。那一锅粥什么都有。所以叫腊八,那不一样。

  我们要懂得这样的一个状况,所以个性先作调整。

  这个是佛告诉我们修行的一个方向,他的境界都圆满了,器世间、眷属世间、智正觉世间都圆满了。

  那么从第二品开始就不一样了。第二品是先提到《如来现相品》。这是果地,如来现相嘛。如来的相、威,先显相。

  那么这个相,这个果要如何达成呢?那就是《普贤三昧品》,你要修普贤三昧行法,你才能够证得如来的相好庄严。留意到哦,他先显果,再讲行法。

  那么《普贤三昧品》以后,他讲的就是《世界成就品》跟《华藏世界品》。这两品是讲器世间,佛果,然后行法,再来就是器世间的殊胜成就。

  这个器世间里不管是讲《世界成就品》,或者是讲《华藏世界品》,他都告诉我们一种状况,这个境界用空间来表达,它是非常非常的宽广,没有局限,没有边际。你要留意到,没有边际。

  从这个地方,从空间,从器世间来告诉我们:我们,一个普贤行者,他的心量必须这样无远幅界。你不具备这条件,你没有办法修一佛乘。你不具备这些条件,你下面没有办法修。要懂得这样一个要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地。

  那么这两品成就以后,下来呢就是《毗卢遮那品》。他讲毗卢遮那佛,也就是在所有的大乘经典里,首先提出法身的一部经典,就是《华严经》。

  毗卢遮那佛,所代表的是存在的根本状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相,不是存在,你所见到的是声锣万象都是相,不是存在。

  我这个讲的存在,跟存在主义的存在定义不一样,这个存在是真理的本质。就像很多人在问,“什么叫空性?”空性不是不能讲,是讲了你就弄错,你要慢慢去感觉,不是不能讲。

  毗卢遮那佛这个存在,也是一样,他是生命的存在,你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你就能够见到生命的真相。那你现在见不到生命的真相,光讲生命的存在,不要去定义,不要定义,你用感受的方法逐渐你就会渗透进去。

  这个是讲毗卢遮那佛这一品。当然,讲到一个修行人啊在往昔生中,他大威光太子是怎么样精进而得成就的这个部分,当然详细内容我们就只等到讲经的时候再来谈这个部分。

  这个六品经是第一会。我们要谈的是智正觉世间的成就跟器世间是一致的。

  这里面有个问题,我附带地也要跟各位谈一下。我们修行人都有所谓的神通,很多人讲的神通,其实不是神通,它也是神,叫神经。所以不要太讲神通,否则你会变神经。

  这个神通是智慧的应用。当你要有智慧的时候,前面我们讲过,他要先入定,你有没有入定啊?你先留意哦,他入定之前,你的色身跟你的心理会先作调整,会先作调整,这个叫做触功德,触功德不是神通。要留意到,那是你此生以来乃至于前生的业力现在开始在扭转、在恢复正常,从修行的术语来讲我们叫净化的过程,在净化。因为你有很多的污染,某些污染在除掉,离开你的生命体的时候呢,你会有一些变化,那个叫触功德。当这个触功德到达置心一处以后,你的触功德会扩大,它不一定在你的生理上跟心理上起变化而已,不一定哦!它会超越出你的身心范围,包括社会现象跟物理现象。

  我们修行我跟各位讲,一共有四种现象。一个叫生理现象,一个是心理现象,一个是社会现象,一个是物理现象。这四个现象是凡夫生存的空间,你无法超越你无法超越。

  但是修行以后,最先产生变化的,应该是心理现象。假如你学佛以后,最先产生变化的是生理现象的话,那我就要警告你,不要跑到神经那边去。你会以为是神通。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歧点。

  你心理现象是什么现象呢?不管你听经也好,看书也好,心里会得到很大的喜悦,观念开始转变,这个是学佛正确的情况。假如你一学佛就开始怎么样会有什么 “哪里什么抽动了,会预知啦,会怎么样”那你就要注意啦,你快啦你快啦快啦,快知道吗?快进神经医院。不是到神通的境界。都是神啦,但差别很大。这是第一个你应有的一个状况。

  然后呢你会两者交互,开始转变。色身,可能小时候你有受伤,我想各位有没有那经验,闪到有没有?落枕,有没有?落枕啊,然后歪一边很不舒服,过几天就好了,有没有?其实没好,没好啊。那你开始打坐禅修以后,你会气动。气动就把你扭住的那个筋恢复,会恢复,恢复健康的状态。

  你现在有很多状态其实是病态。因为你曾经这样受伤过,但是你现在好像没事,其实是有事,但你不知道。你扭到的只要是神经系统或者所谓的经络还不要紧,假如扭到的是血管,一定肿瘤,一定会肿瘤。还有一些状况它更恶质的,跟你的思维模式它会造成癌症。

  你要留意哦,这个东西都会因为你的修行而会开始改善。逐渐改善,这个叫做八触,他有八种类,叫八触。心理上有十个种类,叫做十功德,这个都是好转现象。

  可是当你到达置心一处以后,它会超越生理现象跟心理现象,连物理现象都能改变。社会现象你也可以改变。

  但是,假如你为了这两个目标而去修行的话,那叫外道。

  我们只是告诉你训练置心一处,然后要起观照功夫,去看你的念头开始转化,使你能够超越欲界、色界跟无色界,来出三界。而不是叫你在三界内的物理现象跟社会现象来锻炼那种特异功能。你要留意到。

  那么你的改变呢,他超乎一般的社会现象跟物理现象。

  告诉你,第一个他绝不违法。社会现象啊,不是叫你去做违法的事,因为它是自然的,而他绝对是超乎你大脑想象的范围。这一点你要留意到。他只是超乎你大脑所能想象的范围。他不违背物理定律,也不违背社会定律。你要留意啊。他只是超越你大脑想象的范围,他不违背物理定律,也不违背社会的规范,你留意到这一点。

  所以学佛不会有故意去干犯法纪的行为,更不会有干犯法纪的念头。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那在这个时候,你在生活中,你要从世间法转化到出世间法来的时候,你会很自然地圆满。这个大脑没办法想象。他就是会圆满这样而已。

  你问为什么?那就是所谓的法界不思议,因缘不思议,三宝不思议。

  你留意到这个部分,这个就是我们要跟各位谈的。

  那么再过来第二会开始,就提到《如来名号品》。如来名号由那佛境界不可说的地方开始要变成可说的,就是如来名号。如来名号有很多,不止一个两个十个八个,他非常多。它会随着时空因缘而不同。

  《如来名号品》之后,首先告诉我们法是什么。所以是《四圣谛品》,从苦集灭道开始。四圣谛他名称也很多,各种讲法都不同,不要紧,我们简单告诉你。

  修行就两个方向,一个从苦集着手来修,一个从灭道来修行。苦集就看世间苦,你怎么修?在一般原始佛教是从这里修的。

  我们大乘佛教通常是从灭道这边修的。所以他会特别活泼。

  那从苦集这边来修啊,那通常苦行的多,要求的多,这个是行法上有不同。

  往后就是修行的资粮道。《光明觉品》,《菩萨问明品》,这是资粮道。

  那摸索阶段,现在各位初学,真正要学的是《净行品》。里面有智首菩萨的一百一十个问题,有修行的基本次第。后面呢,有文殊师利菩萨所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百四十一个大愿,换句话说有一百四十一条规约就对了。你照着这样去生活,你会幸福自在又圆满。

  他第一大愿就说“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现在各位你在家里有没有逼迫啊?你自己算算看,我就不太清楚了。我现在出家不在家,那你在家你就知道有哪些逼迫。不止柴米油盐酱醋茶,股票下跌你会满头大汗,这个为什么呢?因为世间多恶因缘故。

  所以他从这个地方就开始指导你日常生活了。出家人,出家人的生活怎么办,在家人,在家人的生活怎么办,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修行指导。有一百四十一条。

  第一百四十一条是 “睡眠始寤”。睡啊,睡醒了,“当愿众生”你开始无量无边的行法。

  一百四十愿是要睡眠的时候,那你要起什么样的观照,睡觉的时候带着什么心境,起床以后带着什么心境,他是这一连串的日常生活的状况。这个是信位菩萨的行法。

  那么后面一品,就第二会的最后一品叫《贤首品》。《贤首品》我把他称作“富贵经”。当官的,做生意的。听说北京的东区,东富西贵嘛,那你要是多持诵《贤首品》,你不住东区就住西区,就不会住到其他区去了。

  这部经为什么富贵呢?因为始从发心,从你开始发心一直到成佛,整个修学的过程、次第、步骤,他讲得非常清楚。你光是念一遍,那你福德富贵就不可思议。

  你不要真的念一遍,明天就检查看富贵增加多少。你念而不增加,那表示你业还很重。业还没尽消之前,暂时存着,是属于你的,但是还用不到。你不要看人家怎么富贵那么大,人家前辈子修啊。你这辈子修,下辈子人家也会赞叹你,“那你富贵怎么那么大。”那你就从《贤首品》来。

  《贤首品》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他全部都是偈颂,从头都是偈颂,到尾,很好背。只是背到最后你会像一团乱麻,乱成一团就对了。因为他一共占了一卷半的经文,一卷半的经文是很好背的,你假如会书法的话还可以写一写。几个句子写一写跟大众结缘。

  这个各位在信位当中啊,你想要将来修行能够顺利,在菩提道上、菩萨道上、如来家业上面都能够顺利圆满的话,那我奉劝各位,这一品经你要天天持诵。

  《华严经》那么长,八十卷经文叫你每天都诵一遍,这是挖苦你啊,不可能。那你选一个大概一卷半到三卷之间的,这样子来天天持诵,作为自己的定课,那你的生命性德很容易突现出来。

  假如你有那个,你是一个大事业家,尤其是经营房地产的那些人,那我是劝你最好是修《华藏世界品》。他有三卷经文。三卷经文你去念吧,那念一念都会睡着了。因为他说右旋、右旋、右旋再旋,你的头就会团团转。那是一个很美的经文,但是念起来非常没有味道。但是他福报很大,因为他是器世间嘛,器世间。

  好!第三会,开始就讲正式修行了。

  我们昨天跟各位讲说,十信位不入位。所以文殊菩萨不入定,因为他是信位。

  那么十住位以后那佛都入定了,入定放光然后开始讲这个部分。这个部分要讲的是《十住品》,《十住品》本身不长。

  但是《十住品》本身要修什么?这里讲很清楚。第一个是《升须弥山顶品》,佛到那山顶去。然后《须弥顶上偈赞品》。在须弥山,也就是在妙胜殿,玉皇大帝的天宫里头,大家都来赞叹释迦牟尼佛的这个殊胜,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去,不管了,因为他只讲佛,这个佛就是毗卢遮那佛的法身变现,这个是偈赞品。

  再来就是《十住品》,十住的名号果位跟行法。

  那《十住品》里主要修的是《梵行品》。

  《梵行品》以后,他才讲《初发心功德品》。初发心嘛,是到这个时候你的发心才稳定,要经过十住位以后。

  那么各位也都发心了,对不对?你的发心叫“花心”,花花,这个花的花,就早上讲的跟晚上讲的都不一样。现代人都喜欢发那种花心,花心萝卜,不够坚固。那你要经过十住位以后,你才会坚固,发的心才会不退不变。

  我们常跟各位讲“要菩提心坚固,要不退菩提心。”

  你说“阿弥陀佛,谢谢师父!”回家就忘了。

  “师父刚才跟你讲什么?”

  “没有啊。我跟师父顶礼,师父不知道跟我讲什么?”

  为什么呢?因为你对发菩提心没有概念。你现在能够发心来听经,那不表示你发菩提心,不表示。

  发菩提心是什么?我们前面跟各位讲过。

  第一个,你五大人格性要健全。

  第二个,你在现实的生活里开始感觉“我这样活着对吗?人生要怎么样活着才有价值有意义。”“我是谁啊?”你有没有开始想过这些问题?这个叫做发出离心。

  因为这个时候你在开始探讨现有的世界,是苦集的这个部分,你开始在探索。在探索到某一个阶段以后,你会说“那对的是什么?”“那我又是谁?”“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你现在所讲的价值跟意义不太一样。我们孙中山先生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外面很多人说“无商不奸,无官不贪”这个都是他人生的目的,这些对吗?我看这些都不对啊。“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应该还差不多,差不多而已,不是绝对正确。那个谁呀?王什么?事业做得很大,后来不做了,干脆爬山去了。有没有?去珠峰攻顶啊。对不对?他认为人生这样才有意义,赚那么多钱干嘛?对不对?再赚下去,现在赚的都花不完,还赚那么多干嘛。他改变他的人生观,这个已经发出离心了。

  那要发菩提心,就是我确定人生真实的目标,那也就是我们简单地跟各位谈的生命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那你确定了这个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以后,你开始往这边去摸索,开始摸索。他会有经常的错误,常常会犯错,常常会失败。但是你不气馁,继续往前走。这个才叫发菩提心啊!

  那这个菩提心一定要经过一个阶段,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存、对生命有过彻底的了解以后,你才能够坚固不移,而且生生世世,尽未来际,这个时候才叫真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不叫发菩提心,只能够说结个菩提缘,菩提的因缘跟菩提,人生的觉悟结个因缘而已。

  其实,“我这样活着对吗?”你前辈子就已经有这个疑情了,就已经有了。

  所以呢,你也在佛门中钻来钻去。很多同修很认真,一头栽进去“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天生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未必是发菩提心啊,未必啊。

  他只是发一种人生的恻隐之心。看到世间很多苦难,他确实于心不忍,是这样子。那么发这个心的时候是福报,但是善根不一定增长。你要注意,善根不一定增长。

  要善根增长,一定要彻底地去了解,大概这几个东西:生命是什么?人生是什么?人性是什么?比较粗燥一点的,你有没有思考过生存跟生活有什么不同?这个比较粗燥的嘛。

  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他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生活是指生存没有问题,没有逼迫了。闲来没事呀泡壶茶,他品茗两下,这个茶好,那个茶好。为了一斤茶花几千块,对不对不管嘛。这个就表示他的生存不受逼迫,行有余力。那他可能品茶,可能呢学学插花,可能呢学学什么,闲情逸致。那这些就有生活了。

  那你必须在这个生活中过一段时间,你会觉得“这样活着对吗?”“我赚了一大笔钞票,然后又花给人家用。所谓学的插花,回家一个月插一盆,这样值得吗?”你当然会说值得啊,因为会插花的人有品位。

  但是你会在这个地方会进一步探讨,“我这样生活,活着到底对吗?”这个时候你才会开始产生出离心的一种芽,幼苗才会出来。

  可当你发现“真的这样是不对,我要一个真正的时候,真正的人生,真正的生命”的时候,你开始会扬弃这种传统的既有的这种生活模式。你要有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那你开始去摸索了。那个就叫做发菩提心。

  菩提心有小菩提心跟大菩提心。

  那我们跟各位讲,《初发心功德品》上面的发菩提心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这种菩提心。

  那到这个地方,假如你修行,按照经文来到这个地方,那你放心,就永不退转了。你就会一直往上走了,只是快跟慢而已。

  这个叫做追求人生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才是真发菩提心。

  你是不是这样,要问你自己。我提供给各位参考,也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这样摸索。

  在我们探讨生命、人性与人生的时候,其实这三个都非常地抽象,非常抽象。你要怎么样往前推进,只有带着疑情,我们常跟各位讲,带着疑情摸索,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成长。

  那第三会的最后一品,叫做《明法品》。

  《明法品》是讲修行的几个次第。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样一个程度上来看,那法是什么?法是什么?

  所以他这一品,《明法品》这一品在佛教界里头跟《圆觉经》很像,《圆觉经》。也跟《十二门论》很像。这三部几乎是同一个思想模式的。

  所以从《明法品》来看,他的语言模式,跟前面的语言模式不太一样。我们昨天跟各位讲过了,语言模式、思维模式跟行为模式。《明法品》本身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跟前面的几品经文的模式不太一样。那你去看经文就知道了。这个是我们跟各位讲说,你经常读诵经文你就会发现,这品经怎么有这个东西出现?

  《明法品》的经文的语言模式跟后面《离世间品》的语言模式很像。

  我们一般来讲是声闻、缘觉,我举例啊,声闻、缘觉,菩萨、佛。它是,声闻、缘觉,菩萨、法师、佛。加了一个,为什么法师加在这里?菩萨后面为什么加一个法师?这个时候的这个法师,因为在中国,所以翻法师,它不能翻法王。

  而这个法师,这个位的法师是八地到等觉。七地以前叫菩萨,八地以后就叫法王了。而佛是最高的大法王,那不一样。

  那你今天要称法王,那我们就要问你是不是八地了?否则都是筹凑应酬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

  那你要到达这个地方。这个,你要看这个经文,他的语言模式他才表达得出来。

  第四会是“夜摩天宫会”。他讲的是《十行品》。

  同样的升夜摩天,佛到夜摩天来,在夜天宫偈赞,这些佛菩萨来赞叹佛的殊胜功德,那么他的行法叫《十行品》。这里面有十行的位阶等等说明,那么怎么行十行品呢?就是十无尽藏。你修学十行品的过程里,以十无尽藏为主。

  这个后面就是五会的兜率天宫,《升兜率天宫品》,《兜率天宫偈赞品》跟《十回向品》。所以第五会是讲这十回向的功德,十回向的部分就有十一卷。有十一卷经文。

  这里面我们要跟各位提一下,到这个地方你就看到,那十回向修什么法呢?因为你看前面《夜摩天宫品》,这《十行品》后面有《无尽藏品》,《十住品》后面有《梵行品》,有没有?可修啊,那在这里要修什么?可见这经文有缺。我们在这里就看很清楚啊。他经文有缺。

  那么第六会《他化天宫品》。兜率天宫跟他化天宫掉了一个化乐天,就化乐天的经文明显地缺了,我们就在这里就看到了,就看到了。这个我们在前面就跟各位讲过了。

  所以这个化乐天讲的是十回向,就是要进入十地品之前啊,他有一个加行,就加行位,四加行的部分。那是在化乐天讲的,但是这经文失落了,我们没有。

  那么即使在《他化天宫品》也只有《十地品》而已。《他化天宫品》应该有《他化天宫品》跟《他化天宫偈赞品》,对不对?这两品就不见了。你看这经文还是有缺,不是没有。

  那后面呢,《十地品》以后修什么法?又来了。对不对?所以他又漏掉了。

  我们学佛人是绝对客观的,不要盲目,他有漏就有漏,他殊胜就是殊胜。我们很清楚地把它指出来,并不表示我们对《华严经》的不恭敬。要留意到啊,并不是我们把这个缺点指出来就是不恭敬。那你缺点不讲反而害了我们有智慧的人,对不对?这个我们要弄清楚。

  那么到《十地品》以后就进入等觉了。

  等觉这边有《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这个都是等觉。到等觉不是修不修的问题,他的境界会显现。

  《十定品》这一品很有名。在讲佛境界,要看到菩萨,这佛由无形无状的法身佛变成有形有状的法身佛的时候,就从十定品来看。你没有这个定力,那你看不到,你看不到。

  十通,通就是神通。你通不通?你通嘛,对不对?你通不是神通,你是因为会吃会拉所以通了。所以你不要什么都神通。学佛不要一学就想神通啊。但是他的神通是智慧的妙用叫神通。

  十忍是十种特殊的智慧。这个忍也叫智慧。各位,忍不要翻译成忍耐,它是一种智慧。

  为什么这个智慧叫做忍呢?它是指,你会观因缘,会观因缘。因缘到你能够掌握住。

  我们是掌握不到因缘,所以常常会后悔。对不对?后悔就是坏因缘你踩进去嘛。对不对,事后才后悔嘛。所以有句俗话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对不对?你为什么不早知道,早知道就好了,就是后悔啊。因为你不懂因缘,所以你不能知道早知道。

  要早知道是要有智慧,起妙用然后再进一步智慧,再进一步才叫忍,是指这个部分。能够随着各种因缘的变化,不失时节因缘,这个叫忍。这个智慧叫忍。知道吗?不要翻成忍耐哦。这个忍不是忍耐,是一种特别的智慧。

  《阿僧祇品》是讲数字。

  这个佛法在这个地方讲数字是极大数,非常大的数字。他是从十亿,十亿个十亿,也就是现在话,十亿的平方叫洛叉,往后呢洛叉洛叉叫阿僧祗。阿僧祗阿僧祗叫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叫什么,这样一直叫。

  从洛叉到最后不可说不可说转,一共124个这种名相。他一直这样平方算上去,这数字相当大。我们常常用形容的,在赤道上用粉笔写个1,后面写0,赤道绕一圈,才到不可说不可说而已。

  那不可说不可说个不可说不可说才叫不可说不可说转。那你要讲不可说不可说转,就要有不可说不可说个地球的赤道那么长。那你体会得到吗?我不知道你体会得到吗。

  所以这个数字有多大呢?这个数字在佛经里说不大,他大的是怎么样呢?佛的教化国度叫佛刹,整个佛刹磨成极微尘,一微尘一世界,那你看这样有多大的数目。

  那极微尘有多大?这个叫做佛刹微尘数。那极微尘有多小你知道吗?你看他讲大极大的时候,这是宏观嘛。那极微尘有多小呢?你现在有没有穿毛衣,这毛衣叫牛毛。不是你是羊毛,羊毛是从牛毛来算的。牛毛,一只牛毛毛端的地方,把它切成七份,七分之一的牛毛端是羊毛,叫羊毛尘,羊毛尘再切成七份,叫兔毛尘,兔毛尘再切成七份叫水尘,在水中不粘。水尘再切成七份,七分之一叫金尘,在金属里面可以钻洞。金尘切成七分之一叫微尘。微尘切成七分之一叫极微尘。

  你看他有多小。你想象得到吗?极微尘可以再小叫临虚尘,跟虚空差一点点而已。这个就,你看极微尘了。

  把整个佛刹磨成极微尘,那么细,那么一个佛刹的极微尘有多少?那我们佛经里常常讲“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那你去想吧,看你想象得到想象不到,那是佛经里最大的数,最大的数字。

  我们一般讲的是十佛刹极微尘数。十就表示不可说不可说数。知道吗?这个是他的表达方式。

  那下面是《如来寿量品》跟《菩萨住处品》。

  我们休息一下再跟各位来做说明。

  《四十华严》第9讲(2007年01月30日)B

  好!我们,这个时间总是很快,没两下子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大家这样听,有没有什么意见,什么心得要讲的没有?大家要听进去,我所谓的有问题就是,要怎么样帮助你能够深进去,深入、深化、深根。

  但是你不要乱问“师父怎么开智慧?” 师父怎么开智慧跟你无关,你要想办法去开智慧。你要自己去想办法,师父是把办法告诉你,给你作参考。你所要的办法跟我的办法不太一样。好,这要弄清楚。

  好,我们刚才谈到《阿僧祇品》。到《阿僧祇品》已经用数目。

  这个佛教里头有三个状况,各位要留意。

  第一个是时间,佛教讲的时间跟你世间所用的时间不一样。

  世间的时间,你要弄清楚,从过去走到现在,从现在走到未来。所以你对过去很清楚,对未来不清楚。对不对?

  你知不知道有那个时间是从未来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过去。知不知道?你不知道啊。告诉你,这种时间,不在这个世界而已。

  你去看看,你知道你寿命要活几岁吗?大概不知道。但是你显然你可以看到一种观念,我每活过一年做一次生日的时候,你在庆祝,对不对?那叫颠倒。为什么好庆祝啊?因为你多活一年就表示你的寿命少了一年,是不是?那有什么好庆祝,寿命减少有什么好庆祝?是谁庆祝啊?阎罗王的那一些部属。那家伙又少一年了,我开始要准备了。要去把他抓回来,你看用绳子啊,还是用什么?那是他们在庆祝的。

  所以你会发现,因为我们的大脑只用一半而已。你只知道我今年六十岁要庆祝啦。是啊,你六十岁啦,那边就说你的寿命已经减少六十年了,快到了。他也在准备啊。你想想,这个时间观念是刚好相错的,相错的。

  佛教不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佛教也不是从未来走向现在,现在走到过去,佛教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

  所以一个修行人不但能对过去很清楚,对未来也很清楚,对未来了解的就好像对过去了解的一样。这个才是修行啊。他时间观是这样的。也因为是这种时间观念,所以佛教修行者看因果是因果同时。

  你是先因后果,先因是过去,后果是未来。但是他在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时的,所以因果本来就是同时的。

  不但是这个样子,他空间也是一体呈现,空间也是一体呈现的。没有远近,知道吗?他是同时呈现的。

  我们看空间是眼前的很清楚,远的不清楚嘛。可是站在修行人的立场来看,远近是一样的。

  这个你都不能够体会,你没有办法体会,你的大脑用不到这一块。

  这是第二个。一个时间一个空间。

  第三个就是数目。因为他的时空是这种状况,所以他的数目小、少,小数、少数跟多数是一样的。你要了解到,“一”“多”是一致的,“一”跟“多”一样。

  这个,我跟你讲,打破你的脑壳你也想不出来,所以这叫不可思议。因为你的大脑呈单向看的,你看不到后面啦。

  可是生命,佛法在讲的生命是全体的。一、多是一样的,你的大脑一就一,多跟多是不同。但是佛法这个数目,他可以看到无穷。

  所以佛经里头常讲,一念间天下大雪,几朵雪花算得清清楚楚;天下大雨,下了几滴雨,他都知道。你怎么算?你让气象台台长来测量好了,算不出来了,大脑没办法算。

  在佛教的生命观里,这些数目,你想一个大雪下来多少雪花?多吧?当然多啊,多又算什么呢,跟一朵雪花是一样的。一下大雨多少雨滴啊?多,不可思议地多。但是跟一滴雨是一样的,他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他能够很清楚很明白。

  所以他数目可以讲得那么大,你的大脑是想象不到。我跟你讲不可说不可说,已经是地球绕一圈,赤道绕一圈了。不可说不可说转的话,就要有不可说不可说个地球连起来,才叫不可说不可说转的数目。

  那你想想看,你算大数,佛教已经都算过了。你怎么算也算不到。更何况这个还叫小数啊。

  大数是从佛刹极微尘来算的,那你把这个小数法加那个大数加起来,那个才叫极大数,那根本你的大脑都容不下,你的大脑根本容不下。

  有科学家这样计算,人身体的细胞有几个?我告诉你佛法早就讲过了,八万四千户虫,给你算过了。当然你说八万四千不止啊,你说八万四千兆。什么兆啊?都一样啊,当时不叫细胞,当时叫户虫。一个屋子叫户,里面有个虫装得满满的。他用整数来讲,叫八万四千,不是真的你讲的八万四千,那是单位,单位数。

  这些呢,你只有从禅定中去看,你才知道。一杯子水里头有多少细菌?你知道吗?佛陀早就告诉我们,里面有的虫八万四千。

  不是你懂啊,佛陀早就知道了。所以不要以为你对科学怎么样,佛陀只告诉你科学算什么?所以才不想再讲了。

  这个,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科学叫“小学”,不是“大学”。有没有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那个科学叫做雕虫小技。知道吗?

  我跟各位举过例子,当年鲁班发明一个小飞机,在天上飞,它能够飞七天七夜才降落的。

  他就给墨公,墨子有没有?做好就给墨子看看,“你看这东西怎么样?”。

  墨子看一看“怎么样?”用拐杖拿起来,啪,就把它打掉了,“雕虫小技”因为他是小学。

  墨子因为没有来听经,他听经就不会打掉。他就会跟他讲说“弄大一点,我要坐上去。”那不得了了,2500年前,747,中国人就发明了。

  你想想看,他不用加油就可以飞七天七夜,能源危机早就解除了。甚至中国人认为那是雕虫小技。以前太轻视了,现在不能轻视。对不对?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我们要的还是“大学”。“大学”是人类精神文明之所在;“小学”是科技,可以帮助我们的物质文明,但是对我们的精神文明有伤害。怎么样大、小学兼顾弄到恰到好处?告诉各位,我们当今知识分子的基本责任。

  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在大小学兼顾的情况之下发展。以往只有大学没有小学。所以西方,你看西方,人家大炮大船一直做出来的时候,我们这边那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有没有?好了,炮弹一打进来,四库全书都烧掉了。那就是太过于重大学、轻小学。现在呢,我们要大小学兼顾。拿一个适当的比例,是往后发展的,所有的知识青年要负起的责任。

  不是什么东学西学,东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体东学为用。不是,是大小学的问题。

  中国的小学不比西洋差。你看宋朝的时候,我们几大发明,宋朝虽然硬文化比较弱,软文化世界第一。

  在宋朝,你想想看,发明*。我们那当时就有导弹了。导弹是被那个笨蛋弄坏了。发明导弹自己坐上去,冲出去,不知道哪里去了。那家伙笨蛋,也不知道笨到哪里去了?就不见了,他大概登月了。宋朝就已经有导弹了。一个笨蛋发明的导弹,自己都坐上去了,发射以后不知哪里去了。

  现在钟表大家知道吗?我们宋朝的宰相张什么(苏颂),我忘了,就发明钟了,那个钟有一屋子这么大。现在德国人、瑞士人跟日本人都在仿照这种钟,在世界各地巡回。你看啦,什么瑞士*表,我们宋朝就有了。不是不行。

  我们发明*。有没有?法国独立,什么战争革命的时候,西班牙人开始,就从中国偷个大炮过去了。那时候他们还没大炮,从我们这边偷过去的。偷到欧洲去耀武扬威,结果我们被打得一塌糊涂啊。

  印刷术、造纸,都是我们发明的,是土产的,***科技发明。我们小学绝不输人家,只是后来我们太轻小学了。那我们往后能够大小学平衡,兼顾地发展,照样会做得很好,你不要担心啊。

  这个数目,也可以告诉我们,就是佛法也重视小学,没有否认小学。你看他可以极微观,又可以极宏观。你看,小极小。我刚才讲的,牛毛尘,羊毛尘,兔毛尘,水尘,金尘,到微尘、极微尘,邻虚尘。

  邻虚尘讲到虚空,那个量子力学才讲到场。场理论,有没有?各位要是学科学的,我们应该不输你。因为我也摸过量子理论啊。

  你看二十世纪,场理论才出来,佛经里头已经讲到邻虚尘了。场理论,谁科学啊?佛陀时代是太科学了。三千年前就讲量子力学,你看看。

  那讲天文学,你看吧,什么不可说不可说。你看,还什么,什么天文学呀,早就讲光了。尤其讲到《世界成就品》的时候,你去想想看,讲我们地球,你看全世界哪一个理论在佛陀那个时代,在三千年前就讲了。地轮外面有水轮,水轮外面有风轮,风轮外面,就地轮依水轮而成立,地轮就是土地,土地外面是不是水?土地被水包着。水轮外面有风轮,风轮,就是说水轮是依风轮而住,风轮是依虚空而住。早就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浮在虚空中。

  你想想看,天文学到伽利略才发现。西洋人在发现这理论的时候,那些知识分子都抓去砍头。

  你想想看,佛法不科学吗?从宏观的天文学,到微观的量子力学,穷尽了。你从这个数目的表达上面来看,这种三个数字,三个状况,时间、空间、数目,颠覆了人类现有的小学。人类,假如按照西方来讲,那些科学家再不学佛,会一直迷信下去,一直迷信下去。只有学佛才不迷信。

  好!我们再看《如来寿量品》。三十一是《如来寿量品》。

  《寿量品》看起来是讲处性的寿命,如来是自性,寿量就是寿命,但这个其实是讲福报。

  他福报的意思就说,在释迦牟尼佛这个娑婆世界里,一劫的福报,相当于极乐世界一天一夜的福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一劫福报,相当于袈裟幢世界的一日一夜的福报;袈裟幢世界的一劫的福报,相当于无垢世界一天一夜的福报。一直算。

  那这个里面,《如来寿量品》很短,只有两页而已,经文只有两页,他举了十个。十个以后呢,过无量百千万世界,最终有个世界,叫做“胜莲华世界,现在有佛叫贤首佛,正在说法”。那个世界福报最大,也就是我们自性寿命永恒的地方。那个地方,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他们都住在那里。知道吗?

  你要不要去?我们一起去吧!(众鼓掌)所以不要一直想着一个地方。

  所以这个我们叫n+1个世界。我们要超越,n+1次超越,超越到极乐世界只是第二世界,还要到第三世界第四世界,无尽的超越,这是华严的人生观。不要停止,就好了。不一样,这个人生才美丽。

  那么,这个是讲智正觉世间形成的一种状况,也是讲世界、器世间的状况。那么前面,器世间讲的,是所有的世界都讲出来了,

  那《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品,这个地方讲的就是眷属世间。

  在山东有个崂山,这一品里头有讲到。东方有个叫做那罗延山,就是山东青岛那个崂山,那里有个华严寺,华严寺所在的地方都是这样讲的。

  福建有个支提山,也是这品经上讲的,支提山上有个天冠菩萨带一万名菩萨,在那边精进修法。一万名还一千名我忘了,因为太多我忘了,这个口误不要见怪。按照经文为主,自己调整。

  那个天冠菩萨,好像康熙,我记得不太清楚了,康熙皇帝把那一千尊菩萨请到北京来供养。供养以后送回去,送回去半路上遇到台风,有一尊菩萨掉到海里去。他们送回去,999尊菩萨送回去的时候,那一尊菩萨已经到了。在支提山山上,等你们到了,我先到。所以,支提山上的天冠菩萨是很殊胜的。

  那个本来他掉了,回去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但是皇帝在皇宫就知道,有个菩萨先回去了,其他的会晚一点到。那个时候回去,他觉得很高兴,所以送了一部龙帐,到支提山去,福建的支提山。有没有福建人?支提山有华严寺,我还没去啦。

  这个是讲眷属世间。

  在我们这一部《华严经》里提这几个地方,但是叫呢,其他的《华严经》所提的菩萨住处那就无量无边了,因为我们这个是略本嘛,已经删掉很多了。不是删掉了,掉了很多了,我们在背的时候都背不全。

  后半部,《佛不思议法品》、《如来十身相海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这个都是讲妙觉佛的境界。

  那么,我们一般来讲,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是不是这样?这是化身佛的部分。这里讲佛有九十七相,一一相有无量光,一一光有无量好,一一好有无量明。应该没有背错。这个,有九十七相,,一一相有无量好,一一好有无量光,一一光有无量明,一一明度无量无边众生。这样就没有背错。

  法身的境界跟我们化身的境界不能相比。法身,你根本无法比。无法比,他只好转化为报身。报身就可以比了,报身是一种妙用。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是指部分。

  那么这里跟前面有个相对,相对照。

  你看《十身相海品》跟《如来现相品》,这个《如来现相品》叫小相品,《十身相海品》是大相品。这个是《华严经》,就华严学里作比较了,他都如来现相的一种比较。

  《普贤行品》跟《普贤三昧品》是一对的。这里开始就逐渐讲到大了。前面是由大向小,后来就由小向大。那么《如来出现品》跟《如来现相品》是一致的,如来现相品,就出现,如来的境界显现给我们看。那么后面就由小向大,由因向果,到圆满,如来出现了。

  我们知道佛出世的时候,在菩提树下,他开悟的时候,他讲了“奇哉,奇哉,世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迷惑颠倒不能证得。”我应该没背错,不要一直看我,好像我背错了哦。就是在《如来出现品》里面。他有三卷经文讲得非常好。大家可以慢慢研读去参考。

  如来出现以后呢,就成佛嘛,成佛就是离世间。

  离世间到哪里去啊?我们常讲出三界到哪里去?就消失了吗?出三界叫入法界。

  所以,你看,如来出现,离世间,离世间就是入法界。没有消失掉,没有消失掉,你留意到。

  大家都说“我要证阿罗汉,” 证阿罗汉要干嘛?

  “我要成佛。”成佛要干嘛?成佛以后就坐在桌子上,供人拜的?要不然你成佛以后做什么?

  成佛以后也要吃饭也要睡觉,对不对?证阿罗汉又怎么样?开悟又怎么样?你照样要度众生啊。

  所以你要留意到,所谓成佛也好,开悟也好,开智慧也好,明心也好,明心见性也好,这等等,证阿罗汉等等,都叫做如来出现。

  你的自性非常充分圆满地显现了。显现的时候你的心就离世间,离什么?离欲界的妄想,欲界的欲望跟妄想,离对色界的依赖。色界,有形无形的这些依赖。然后无色界的想象,你完全离开。不受他们的拘束,这个叫做出三界。

  出三界以后,你还要再活下去呀!有没有?这个时候呢,显现出来的才叫做入法界。

  所以我们告诉各位说,你要留意。今天我们在这个世间,你做任何一件事,不管你的职务、你的职位,你记得一个状况,你的这个职务、这个职位跟权力相结合的话,那就证明你在三界内,因为你有欲望。

  假如你的职务只有跟义务、跟责任相结合的话,基本上你已经出三界。因为你不被这些名利欲望所拘束啊。有没有?你留意看看。

  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要求的就是那使命感、责任感、尽你应尽的义务,那你就出世间了,离世间了。离世间就入法界。

  基本上你还在这个世间,同样的物理现象,同样的社会现象,同样的心理现象,同样的生理现象。但是你的心已经离开了,你已经在法界,而不是在世间了。留意到哦。这是一个关键处!

  从理论上来讲是这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怎么看呢?所以,我们要强调的是个责任、是个义务、你那个使命感不要有逼迫感。有逼迫感,不是。那个责任感、那个使命感是你的生命因素,你会自然显现出来。就好像母亲照顾子女,是责任,就像个父亲教育子女,是个责任。

  那生命中他本来有的,你要把他发挥出来。不是“我有个使命,要把这孩子教成将来当国家主席。”那你还是权利欲望嘛。对不对?不是这个。那是你的欲望。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怎么样怎么样”,你去教那个孩子已经都变世间欲望了。我就尽我的责任把他教好。当然,你有你的智慧,你有你的条件,做得好做不好无所谓。

  所以我们看到,父母对子女那种无私的奉献叫做伟大,有没有?无私的奉献,那没有为什么,因为他是生命中有那个因素。他生了子女他就会教,他教好教坏是一回事,看你是照书教照猪教都可以嘛。对不对?

  听说第一个就照书教,第二个就照猪教,像教猪一样教。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能力嘛。但是他只要尽责任,那是最美的。天底下尽责任是最美的。但责任容易被欲望牵扯在一起。我们是没有欲望的,不是欲望的,是生命因素的。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是个修行人,在社会上,在他的工作岗位上,他非常的尽责。有没有?他就是修行人。假如在他的工作岗位上,为了名利,那就不对了。他不是为了他的欲望、他的权利,你知道吗?这个你慢慢去比较。

  离世间入法界就在这里。离开世间的权力、名誉、欲望,离开叫离世间。入法界就是进入那个使命感,生命因素焕发出来的那个责任感,那就入法界。

  这简单吧。有没有难?这个就叫做“无上瑜伽密大灌顶”。灌顶完毕!(众鼓掌)

  不要以为无上瑜伽密是什么?就这基本的,根本的地方就在这个关键上。我是讲了,你也懂了,又怎样嘛?要修,不要光听。听懂不算,修通了才算。

  就像,你懂会讲给人家,可是轮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会迷惑颠倒。人家送红包来你就忘了,“这个钱不错”。你又迷进去了,欲望又起了,你没有责任嘛。对不对?

  你要有责任感,要被世间这些因缘所迷惑。哎呀,这个难啦。世间因缘迷惑众生,很难啦。你要怎么样挣脱,就要修行。你要不被迷惑,你必须有定力。你没定力,一下子看到白花花的钞票,你就眼睛都是钞票。对不对?什么责任、义务、使命啊,你根本就忘了。那就不对了。

  所以这一点,我们提供给各位来做参考。这个部分,我们经常地跟各位提,经常跟各位提。

  那么《华严经》在谈论这些,他有一个基本的核心问题。我要先跟各位讲。一个什么问题呢?那是讲一个存在。

  前面我们讲到,生命的存在。存在是怎么来的?存在啊,我们从世间看一切万法是存在。

  譬如说一个人,他很聪明,这是一种存在。一个人很笨,他也是一种存在。那么他怎么聪明呢?他怎么笨呢?天生的,或者又怎样呢?他有一个诞生,这个存在的诞生。有没有?这个存在是怎么产生的那种状况。

  告诉你,所有的宗教都没有办法解释。佛教能解释这个存在与诞生。这存在是怎么来的,这世界是怎么来的,这生命是怎么来的?这佛教交待地很清楚。

  佛教交待这一个存在与诞生、产生的这个理论,佛教没有定说。告诉你佛教不定说。

  佛教很多定义,很多名词的定义也是不定说。佛教不具相名词。名词有那么一个东西,但是它不定义,他不具相。因为不具相你才有空间。具相你就没有空间。

  最不具相的就是禅宗的公案。我跟各位讲过了,禅宗的公案你有没有办法解释?我告诉你谁都可以解释。

  就像你去解释毕加索的抽象画,谁都可以解释。知道吗?当你付钱越多的时候,你解释就越高贵。可是当你钱付了很多,又解释得不高贵,那叫土包子。

  你会欣赏抽象画吗?我告诉你抽象画谁也看不懂。事实上谁也看不懂的时候,就谁也看得懂,你可以自己去解释。

  公案跟看抽象画一样,你就自已去解释。那你要解释得出味道来,那叫高明。所以通常讲,禅不可说。有没有?禅不可说。那就是抽象画不可说,一样嘛,完全一样。

  那我们跟你讲,生命的诞生,就是生命是怎么产生的呢?那佛法,他有说,但是他没有固定说,这个叫做缘起观。

  缘起,那个缘起论,大家基本上认识的,有业感缘起,业所感而产生的,叫业感缘起。方东美先生说那应该叫业惑缘起,比较恰当。那都无所谓了。也有叫做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不管你叫什么缘起,都无所谓。这些都是有成就者的定义。

  那么他们的定义,是高是低?究竟不究竟?彻底不彻底?穷尽不穷尽?那是一回事。总比上帝创造人类、创造宇宙,来得圆满多了。你注意看。因为这个世界,每个人看,每个人不同。你知道吗?

  就看我们这一会,大家来参加,你觉得殊胜不殊胜?你看每个人心里的底都不一样。有的说“好,很好,就是灯光不够。”对不对?有的说“好,就是很好。座位太窄。”对不对?这个每个人世界的底不一样嘛。这个就是缘起诞生。

  每个人看这世界看法不一样。有的“太好了,难得有这个机会,不可思议啊,无以复加的好。”那也是好。那是那个人的心理所感受的。

  所以我们说,这世界的产生,在你的感受,在感受。而那个感受呢,事实上他有世间、有出世间两种不同的那种因缘存在。

  那么最重要的,还有一种状况。华严对于生命的存在与诞生,他有一个解释,叫做法界缘起,法界无尽缘起。这是我把中国古代的华严宗祖师,在这一方面的定义阿,把它浓缩下来,来跟各位谈的。这个法界无尽缘起,他所涉及的就是说,法界的这些因缘,因因缘缘相当地多,他互相影响,互相影响。所以他重重无尽嘛,互相影响而产生的。

  那么在这产生当中,有些是业感所产生的,有些是真如所产生的。你注意哦,我特别跟各位谈这两个。业感而产生的叫做缘起法界。那么真如所产生的,真如缘起的叫做性起法界。性起法界和缘起法界,这两个部分构成一真法界。换句话说,在华严法界观里,对于真如相应而产生的,他承认;对于业感或者业惑因缘相应而产生的,他也接受。所以这个叫做杂花庄严。

  杂花庄严,不止我们讲的牡丹庄严、玫瑰庄严,我跟你讲,路边的小花也很庄严。你不要嫌说那无名小花,那个也美啊。一般的你看那杂草。那不是杂草。你要留意,杂草的生命力特别旺盛。有没有?你看,你都不要理他,他自己都非常繁衍茂盛。反而是像这种长得这么漂亮的,很难照顾。对不对?他要很多条件那。

  所以呢,有条件,有条件的生存方法;没条件,没条件的生存方法。路边的小花,三叶的,四叶的,也是花,他也是生命。对不对?康乃馨、郁金香、玫瑰、牡丹也是生命啊。同样都是一个生命,那个生命跟这个生命,你认为这个好,那个不好,那是你给他定义的福报大小的问题。

  但是你要知道,福报大也是个生命,福报小也是个生命。有没有?生命事实上不在乎福报的大小。你要记得!生命在事实上不在乎福报的大小。

  福报大小对你有影响是大脑起作用。尤其当大脑的贪心起作用的时候,那福报就很重要。你注意哦!贪心起作用,福报就很重要;贪心不起作用,福报根本没有用。你注意啊!会在意福报大小的人基本上是贪心重。

  你留意看看,生命的存在不在乎福报的大小。但你只要用大脑的时候,那福报就很重要,因为大脑会去选择,会去追求福报。

  你要留意啊!福报再大的人他也有烦恼,福报再小的人他也有快乐。所以我们告诉你,不管你是什么花,尽情地开花。知道吗?活出你的芬芳,活出你的灿烂。不要因为我是路边的小花,所以就自哀自怜。对不对?即使是路边的小花,他也尽情地开花。

  所以我们告诉各位说,你的生命只要活得灿烂,只要活得芬芳就好,不要在意人家的眼光。你太在意人家的眼光,你一定活得不好。

  我有没有跟各位讲过,那员外的故事。

  那个员外夫人跟他讲“你啊,胸前背着两个算盘,一直算,也不会唱歌,一点都不快乐。”

  他说“要怎么唱歌?唱什么唱。你去请个名伶来唱,我付钱给他。”

  她说“不要。”夫人说不要,“你看我们墙外面那个老农夫,他们两夫妻,你注意听,你看又在唱山歌。那板凳一放,脚一跨,开始秦腔拉起来了。一个拉二胡,一个唱高歌。对不对?你看多幸福啊。你一辈子从来不会唱歌。”

  好了,你看,墙外,围墙外,员外围墙外的老先生老太太活得那么自在。这员外一听很生气“你给我拿500两银子给他。”

  拿去了。第二天他问他太太“歌声呢?怎么不唱歌了?”

  过了一个月,那500两银子,两个人又送回来了。

  “那为什么不要?给你发财。”

  他说“不要,这个是魔鬼。”

  “为什么是魔鬼阿?”

  “因为我们白天怕小偷来偷,我们要留一个要看着它。晚上怕小偷来偷,我们要压着它睡觉。从此我们没有时间幸福快乐了。我看我还给你好了。”

  500两银子夺走了他们的快乐。

  各位要知道,你不要以为你有福报,它会夺走你的快乐。人生的目的不是要500两银子。人生的目的是要快乐、要幸福,对吗?那你怎么样获得幸福跟快乐呢?(众鼓掌)

  佛法是教我们从这里来认识生命的存在。你要看到生命的存在是要快乐。

  那背着两个算盘天天算,现在就背着两个计算机,对不对?一直“喀喀叩叩”,你是机器人,一直在玩机器干嘛?算了老半天,钱你也没用几个,然后一直不快乐。笑也笑不起来,就想用钱压死人。我不是说你有钱不好,你不要误会啊,我是希望你要活得快乐。有钱无钱没关系,活得快乐最重要。

  活得快乐,你要怎么活得快乐?这个就是学佛。学佛不是叫你一定过得很贫穷,穿得破破烂烂,没房子住。你不要误会。佛法是告诉你,有钱没钱没关系,只要活得自在又快乐。这样押韵不押韵?都不会鼓掌。(众鼓掌)

  当然你有福报,那就要过个幸福、有福报的生活。所以我们昨天跟各位讲说,当你顺境,有福报的人,你要懂得如何过一番有福报的人生嘛;当你没福报不要紧嘛,我要怎么过一个幸福快乐没福报的人。没福报,并没有说你就不能幸福快乐啊。对不对? 有福报,没有跟你讲说有福报的人不能幸福快乐啊。对吧!

  所以基本上,幸福跟快乐应该不受福报的影响。对不对?你要留意到这一点阿。

  所以,有福、没福没关系,有关系是要幸福跟快乐。佛法是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给予所有的众生每一个众生幸福快乐,给予每一个众生,他的生命里尽情地开花、尽情地灿烂。这是佛法的目的。(众鼓掌)

  所以我们在探讨说,生命的诞生与生命的存在的同时,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里。这里还有一个,我们叫做理论,叫位移理论,位子被人家移开了,位移理论。

  本来我们在社会上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幸福快乐。对不对?你不管是为了赚钱也好,结婚也好,生孩子也好,这都为了幸福快乐嘛。

  结果结了婚了不快乐了,干脆不要结婚嘛。我不是不叫你结婚阿。是叫你结婚以后要快乐啊。对不对?

  生孩子本来也是要幸福快乐的,结果生了孩子反而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你怕他怎样,怕他怎样,又怕他怎样;不但怕他怎样,又要他怎样,要他怎样,要他考第一名,考100分,然后升好学校。你问他为什么读第一名、考好学校?然后靠好学校,又再读第一名再考好学校,再后面呢?再后面讨个漂亮的老婆。干嘛?生个聪明的孩子,做什么?考第一名。(众笑)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人生干嘛?人生的目的就是考第一名,你的幸福快乐已经被人家偷偷地移开了。有没有?

  很多人要赚钱“我要当总经理,当总经理,把全世界的钱通通赚过来。”赚到了,也当总经理了,钱也赚好多了,已经数不完了。太太不见了,孩子不理他了,过年呢,单身贵族。那你这样子,事业成功是得到了,可是这个成功呢,把你的幸福的位子给移开了。有没有?你本来就追逐幸福快乐的。现在幸福快乐被成功取代了,幸福快乐不见了。有没有感觉?

  人生在奋斗的过程里,你要注意啊。因为你的成功不是今天晚上奋斗,明天就成功,对不对?往往要二十年的时间。那二十年下来以后呢?人事已非啊。所以你当初为了成功,因为为了要幸福快乐才要追求成功嘛。对不对?那么你现在为了要使成功来造成幸福快乐的目的,因为你得到成功,幸福的目标消失了,那成功对你来讲有意义吗?这就是问题啦。

  今天站在我们生命存在的立场来讲,那你追求成功就产生问题了。幸福的位置被移开了,被成功取代了。虽然你成功了,但是你不幸福了。这个叫位移理论。

  我们的目的是要幸福、要快乐、要解脱、要自在。结果你搞成功,弄错了。这是我们提供给各位,在现实的生活里,你所需要注意的部分。这是在这位移理论里,我们要告诉各位的。

  《华严经》在生命的存在与诞生的时候,他讲得非常好,这个理论我们叫做法界无尽缘起。当然传统的华严宗思想里面讲的什么,那我们等到下一会再告诉各位。

  那么从《离世间品》以后入法界,入法界这个部分在《华严经》里,他的分量最大。从《八十华严》来讲,他有二十一卷经文。八十卷他占了四分之一强,在《六十华严》里他有十九卷经文。

  另外,这个《入法界品》里,单独有个部分叫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他有四十卷经文。他里面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我从《四十华严》来讲,他有四卷经文叫做本会,那么另外有个末会,也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这个部分也就是我们单独要跟各位谈的这个部分。每一参、每一参他在运用的法门跟他的人生、他的行法、他的思想,我们会一个一个告诉各位。

  五十三参的意思是指,人生中有五十三个象度,五十三个角度就对了。我们叫360 度了,他是从这样来讲的,取了一个吉利的数字来叫五十三 ,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人生当中,他有用全方位、五十三个角度来看人生,你要怎么活着,活得快乐、活得自在。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他有一个前提,就是本会的前提。就是善财童子在他的老师文殊师利菩萨这边听闻《华严经》,证得空性的成就以后,他才出去参访。在每一个善知识那边,他学一个法门。每一个善知识那边呢,学一个法门。那么这样子到达51参的时候,就是弥勒菩萨这里他完全成就,这个叫做成佛。

  那么在这里成佛以后呢,弥勒菩萨告诉他,说你还要回去感恩你的师父文殊菩萨。他走、走、走,到蘇摩那城的时候,那个文殊菩萨就发个电报给他,“遥申右手,过一百一十城”,用现在话讲不是发电报吗?当然,大概发e-mail比较快,说“不要回来,不要回来。你回来我知道干什么,你直接去找这个普贤菩萨。”就在这个时候,文殊菩萨告诉,他告诉善财童子,成就净妙佛土的殊胜因缘。

  善财童子在这个时候拥有自己的佛土,叫做净妙佛土。那么有哪些条件?你要记住,你具足这些条件,那你就可以见到法身佛,所以你要去参访普贤菩萨。就在这个时候,他到普贤菩萨这边叫做入法身。

  应该来讲,在文殊菩萨这一次出现的时候,给他入法界了,得到法界嘛。入法界就是成就他的国土。然后证法身,到普贤菩萨。

  在这个普贤菩萨这边,善财童子遇到,他见到普贤菩萨的身相庄严。这个庄严,他是清净法身佛的最原始的一种状态,最原始的状态,也就是佛的原始状态。

  法身佛是无形无相,你见不到的。但是你要怎么见到法身佛呢?普贤菩萨让你见到。那这经文里头非常的灿烂,非常的丰富。我们在讲这个经文的时候再来谈这个部分。

  这个是指,五十三参当中最后的过程,到这里,入法界、证法身。那善财童子为了让我们这些有缘的同修们,也能够修学他的法门,他就特别跟普贤菩萨请了一个法,让我们好修行的。这个法就叫做圆融道,我们修行的圆融。那是属于新古典华严思想,我们讲的。

  这个部分,普贤菩萨他讲了圆融道的技术面跟工程面。工程面就是十大愿王,大家常常在读诵的《普贤行愿品》,就那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这十条,这是工程面。还有个技术面,技术面就是聆听诸佛菩萨的圣德名号,然后要经常地唱诵诸佛菩萨的圣德名号。唱诵就是称赞,称赞诸佛菩萨的圣德名号。这是他的技术面。你要怎么唱诵能够使你心灵频率的稳定下来。心灵频率的稳定下来是技术面,然后修工程面“十大愿王”,你自然就能够完成殊胜的这个领域。

  在这个法门如何修法?我们在往后再告诉各位,因为时间的关系。

  这一个法门的修学是很殊胜的,什么时候因缘成熟,我们什么时候来讲。

  好,今天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我们简单地把这三十九品跟各位做一个介绍。

  附:《八十华严》三十九品之品名

  《世主妙严品》第一 《如来现相品》第二

  《普贤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

  《华藏世界品》第五《毗卢遮那品》第六

  《如来名号品》第七《四圣谛品》第八

  《光明觉品》第九《菩萨问明品》第十

  《净行品》第十一《贤首品》第十二

  《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

  《十住品》第十五《梵行品》第十六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明法品》第十八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

  《十行品》第二十一《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

  《升兜率天宫品》第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十地品》第二十六

  《十定品》第二十七《十通品》第二十八

  《十忍品》第二十九《阿僧祇品》第三十

  《寿量品》第三十一《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