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金刚经浅释,金刚经全文,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一相无相分第九——手机学佛网

金刚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无相分第九】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阿罗汉。初果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证初果阿罗汉的人,能说:我得初果阿罗汉吗?【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不可以,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但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所入,【而无所入。】是说而我们清净自性根本就无所入,没有入跟出,清净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出跟入。不入,不被染污,【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注意听喔!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不被色尘、声、香、味、触、法所染污。证初果阿罗汉,见一切的境界,统统不会染污清净自性,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二果阿罗汉【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也不可以,不能着一个初果阿罗汉,也不能着一个二果阿罗汉。世尊,【何以故。】二果阿罗汉【斯陀含。名一往来。】可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没有来,也没有去,【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就是二果阿罗汉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三果阿罗汉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三果阿罗汉也不能执着说:我证得一个,得三果阿罗汉。也不可以。所以,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三果阿罗汉,怎么可以动一个念头,执着说:我是三果阿罗汉呢?【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就是不来人间。清净的自性,没有来不来这个观念,清净自性当体即空,没有说不来,或者是来。来跟不来,不来是对来讲的,来是对不来讲的。所以,三果阿罗汉心空无我,哪里有什么来跟不来的观念?三果阿那含,也不能着一个:“我不来”这个观念。【而实无不来。】根本没有“不来”这个名词。是故三果阿罗汉,【是故名阿那含。】

  【问第一果。须陀洹者。知身是妄。欲入无为之理。断除人我执着之相。】以不执着的心,(【以无取心。】)【契无得理。】不执着,心就空,(【无取则心空。】)【无得乃理寂。】理寂,在上面加两个字:“无生”理,理就是无生,无得就是无生,当体即空。【此人不入地狱。不作修罗饿鬼异类。此谓学人悟初果也。】

  【入流者。谓舍凡入圣。初入圣流也。】而我们的清净自性是【而无所入者。修无漏业。】无漏:没有烦恼。【不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然终未能舍离尘境。】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者。】眼是对色尘,耳对声,鼻子是对香,我们嘴巴是对这个味道,触就是这个身体对触,色、声、香、味、触,对眼、耳、鼻、舌、身。【厌喧求静。】厌离这个喧扰,求这个静,在这个【六尘之境。於念未忘。】还没有放下这个微细的,对这个微细的念头,还没有完全放下。【所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也。】粗糙的没问题,微细的还没办法。

  【问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渐修精进之行。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统统不住,不执着。【然终未有湛然清净之心。】可是,这个清净之心性,还是没有显露出来。

  【一往来者。谓人间报谢。】人间报谢就是走了。【一往天上。却来受生也。】就再来受生。

  【实无往来者。谓前念才着。】前念动一个念头才执着。【后念即觉。】所以,我们不能一直堕入这个陷阱里面,哎呀!我心情闷闷的,我执着、我痛苦。要赶快喔,赶快觉悟喔!时间会愈来愈短,以前一年放不下,两年放不下;现在缩短,一个月放下,七天放下,到最后,三天放下,到最后,一天放下,最后,一念马上放下。这个放下要有一点时间、功夫的,世间人没办法的。世间人碰到境界,一个月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三十年放不下,我告诉你:世间人,一句话,三十年、一辈子放不下,决定跟他计较,一句话,好的朋友,变成怒目相视,反目成仇。一句话,一年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二十年、三十年,一直到死,一样恨对方,都一直恨对方。恨对方,伤害的是自己的清净自性,世界上最愚痴的人,就是恨别人,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嫉妒别人就输两次,听不懂喔!你的条件比别人差,已经输一次了,还嫉妒别人,就输两次了。知道吗?譬如说:她比你漂亮,你已经输一次了,你再嫉妒别人,那个漂亮的女人,糟糕!输两次。要怎么弥补呢?哎呀!你长得漂亮,我内心里面不但不嫉妒,还随喜功德,弥补我的缺失,摆平,这样才能平分秋色。知道吗?嫉妒人家,输两次。前念才着,后念即觉,【是无得果之心。心既无我。谁云往来。故曰】我们的清净自性,【而实无往来也。】

  【第三果者。阿那含者。已悟入人法俱空。渐修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为不来者。谓能断除内无欲心。】内心里面,没有贪染、贪欲之心。【外无欲境。已离欲界。不来受生。故名不来。心空无我。孰谓不来。】心本来就空,本来就无我,哪有什么东西不来?哪有什么东西,来跟不来这个观念?【故云而实无不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没有东西叫作阿罗汉啊!人法统统空,叫作阿罗汉,既然统统空,有什么法呢?实在是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如果证四果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因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於一切法无诤。这个世间就是。。。你学佛学了这个无诤,哎呀!不得了,无诤,家庭清净,没有杂音;团体安详,没有纷扰;政治清明,两党不对立。刚好颠倒,你看看电视,哪一天不诤?立法院啦。。。对不对?你到国外去,告诉人家:I'm come from Taiwan.我来自於台湾,没有人认识。你告诉他:那个立法院,台湾那个国会,打得最凶的那个国家啊!Oh!I see I see.我知道了。【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人中第一。

  【问第四果。阿罗汉者。此是梵语。由须菩提当此果也。】须菩提证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没有烦恼可以断。【无贪嗔可离。】当体即空。【情无逆顺。】情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情无逆顺,就是我们这个心性上,没有顺境,没有所谓的逆境,顺境本空,逆境也是空。所以,世尊告诉你:感谢你的敌人,因为敌人最先看到你的缺点。【境智俱亡。】境界也没有,所谓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存在。【岂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无得道念。若於道有得。於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无诤三昧者。梵语也。】中国话,【唐名正定心。心无生灭。名为正定。故云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离欲阿罗汉者。能离一切欲。亦无离欲之心。微细四相。】我们有分粗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微细的妄想,叫作微细四相,微细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已灭尽爱染不生。】马上证阿罗汉果,【故谓之离欲耳。】“欲”是指烦恼的别名。离开一切执着、分别心的烦恼,叫作离欲。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我一点都没有执着,我绝对不动一个念头,说:我是证阿罗汉果的人。【世尊。】我如果动一个念头执着,说:我是得道的阿罗汉。【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我绝对不会这样说。世尊!如果我是这样说,【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阿兰那就是远离城市三、四公里的地方。世尊在世的时候,不可以跑到深山里面去,那是虎、狼、野生动物居住的地方。也不可以离开城市太近,离开城市太近,太吵杂,不好修行。就像我们大莲花居,这个就是阿兰那,离城市没有很远,也没有很近。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是托钵,如果离得很远,托钵吃饭很困难;如果离得很近,跟世俗闲杂人等凑在一起,不容易修行。因此“阿兰那”就是寂静处。世尊,我如果执着有一个说:我须菩提证阿罗汉果。我执着有这样的念头,世尊就不会说:我须菩提是已经进入真正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我是一个无诤的阿罗汉。世尊就不会跟我说:我是一个寂静,进入清净自性,涅槃不生不灭的阿罗汉、一个圣人,世尊就不会这样说了。【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行”就是生灭,实在是没有这样一个造作。【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所以,世尊就说:我是希望无诤,没有斗诤的、清净的一个兰若,阿兰那行,也就是寂灭处。

  【无我心寂。】无我就空,心寂灭。【不作是念。我是离欲得道果者。若作是念。即是心有生灭。不名离欲阿罗汉也。阿兰那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这个诤,加一个言部,就是没有是非的人,嘴巴从来没有是非。【若作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你跟人家诤论不休,表示离道太远了。诤一个是非、人我、高下,你面对死亡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呢?今天你赢了,你赢,带什么走啊?今天你受了委屈,一样是生灭法,咽不下这一口气,死的时候,眼睛上吊,一点帮助都没有。即是有诤心。

  【须菩提。实无所行。是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你是真正喜欢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是乐阿兰那行者。】内心寂静,方便说,就像阿兰那,心寂静处,才是真的道场。记得师父这一句话:心寂静处,心无诤,你就是住在阿兰那行,你就是住在这个精舍。心无诤,无生灭,无分别,无执着,你就是住在阿兰那。【只如今一切诸法。若於藏府中。】“藏府”就是心中。一切法,你在这个心中,【有纤毫停留。】只要有一点点的停留,【是不出网。】你跳脱不出这个烦恼网、生死网的。【但有所求所得。】只要你有所求,有所得。【生心动念。尽是野干。】这个野干像狮子,可是,又不是狮子,表示是假的。生心动念,就是不是本性的意思,不是真正的大般若。你只要起心动念,统统是像狮子,而不是狮子,你只要起心动念,好像本性,可是,已经离了本性太远了。【若藏府中。】若在心中。【都无所求。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生。】因为善恶是在起心动念论断的,【人我不起。是纳须弥於芥子中。】注意!这是表法的,纳须弥於芥子,须弥的旁边写一个大,芥子的旁边写一个小;芥子在旁边写一个动念,表法的,这是动念。只要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起来,所有无量无边的人我,宇宙的这些,当体即空,就在我这一念间显现,宇宙万有,就在我的心性、清净心这一念,显现出来。只要人相、我相、众生相不起,所有再大的境界,不离开我们芥子这么小这一念。【不起一切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四大海就是一念清净,心量广大的意思,四大海就是表示广大。【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乱。】对一切的境界,不迷惑,也不动乱。【不嗔不喜。】很平淡,【是无事人。】记住!这一句话很重要:对于一切境界当中,不迷惑,也不动念,不落动乱,没有嗔恨,也不特别的专、执着、喜悦,这是无事人,这个就是见性无事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知解就是着知见而修行,叫作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头陀是吃尽苦头,把这个身体弄得饥饿,一个礼拜吃一餐、两餐,吃一点点,吃尽苦头,可是,却执着自己的知见,认为:我最有修行,我能吃这种苦,别人不能吃这种苦。我说:你不是修行人。修头陀行,内心还不能执着:我在修头陀,我特别了不起,我特别能吃苦。众生就是犯了一个毛病,佛教也是犯了这个毛病,自己很行的地方,就觉得别的道场不行;我自己觉得很行,就认为别的法师不行,这个就是最糟糕的东西。你修头陀,就好好的修苦行,不要执着说:你很伟大,你在修头陀。持律的人,常常看不起不持律的:哎呀!我持戒律,我最了不起了。弘法利生的人,看不起那些不弘法的人:住在山区的人就说:那些弘法的人,是攀缘五欲六尘。这些弘法利生的就说:没有我这样,那佛教怎么兴盛啊?这都不对的。万法平等,各人安住各人的岗位,修苦行的,苦行无所执着,持律的,好好持你的律,弘你的律学,讲禅的,好好弘你的禅宗,不能互相攻击。互相攻击是佛门不幸,互相攻击不是佛法,万法是平等的。所以说:修无相行的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胜过一切执着自己知见是对的,拼命修行苦行的人,绝对胜过他。【是名天眼。】这就透视一切,天眼就是没有障碍,我们肉眼看到墙壁有障碍,如果你不着一切知见,就是跟有天眼的人一样,无障无碍。【是名有法界性。】这个是真正佛教的正法,大乘的悲哀,就是开太多的方便,使众生摸不着边,因此永远不得见性。我现在请问你:把炉香赞唱得很庄严,很好!能见性吗?

  我们大寮有一个居士,每诵一部《无量寿经》,画一横,(写)正,诵了十五年。

  我说:你诵多少部?

  他说:我诵一万多部。

  我说:你现在经过了十五年,你还执着吗?他说:执着。

  分别吗?

  还分别。

  有过颠倒、妄想吗?

  还有妄想,还很多,没办法专。

  我说:我现在问你一句话,你诵一万部的《无量寿经》功德大?还是我诵一部《无量寿经》功德大?说说看。

  他说:师父诵一部的功德大。

  那当然啦,我这一部是见性嘛!你那个是生灭意识心,当然我的功德大嘛!我这一念就是佛嘛,你也是啊!

  所以,记住!不能着相而修行。

  【是作车载因果。是佛出世度众生。】你现在自性自度,你就是佛。诸位!你要直下承担,你就是佛。

  好,再一次合掌,跟着师父念:

  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着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