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金刚经浅释,金刚经全文,沈家桢讲金刚经研究:(二十四)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一)——手机学佛网

金刚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沈家桢讲金刚经研究:(二十四)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一)  

  (二十四)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一)

  各位都知道‘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是《金刚经》中的一句经文。我这次想和各位讨论的其实是一段经文,而这句经文则是这段经义的开端,所以我今天以这句经文作为题目。

  在和各位研究这段经义之前,我想先和各位谈一谈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的缘起?

  缘起

  一九九○年初,美国佛教会董事会决定组织台湾弘法访问团,由显明法师领队。那时显公吩咐,叫我和他要分头赴各地演讲,以扩大弘法范围。消息传出去之后,嘉义的香光寺经过慧炬杂志社约我去嘉义演讲一次。我素知香光寺是一所水准很高的比丘尼道场,就请教慧炬的主持人郑振煌教授,以什么讲题为最合适。郑教授打电话来,建议讲《金刚经》,不过他说:悟空法师当时也在场,建议讲西方极乐,因为香光寺是以净土为宗。我觉得两位大德都各有见地,都应该尊重,一时兴起,就说:‘好吧!我的题目是《金刚经》与西方极乐。’香光寺回一个传真表示赞同。题目定出去了就得准备,我将净土三经仔细的看了一遍,可是除经中有提到生西的条件之一是读诵大乘经典外,很难将《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连得起来,又更何况大乘经典很多,何以单提《金刚经》呢?曾反覆研究,不知如何著手。

  诵《金刚经》而有了启示

  一天早上,在念《金刚经》的时候,念到‘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念到这里忽然灵机大动,唉!“阿弥陀经”中不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吗?倘若我们能够对佛在《金刚经》中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教导,能解释得通,能生起实信,岂不是就是证明:我们过去已经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已满足了‘无量福德’吗?换句话说,已经具备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二──善根与福德,我们只要再集中心力持名念佛及广行善事,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悲愿,力求相应,培植与阿弥陀佛的因缘,则三个条件都有可能即生完成,西方极乐世界保证可以往生,而且品位一定不会低,这岂不是一条很明显的修行大道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今天想提出供各位参考的即是佛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前两句。

  ‘相’这个字在佛学中的意义很广,我常觉得一般字典中的注解不够完备。依我的浅见,凡是眼耳鼻舌身的感受,脑筋的思想、观念、活动(包括梦境、幻景或定中的觉受)都叫相。《圆觉经》中解释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则完全是抽象的心态,已无形相可言。现在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是说:凡人所感觉思维的一切一切,都是虚妄的。所以从浅的方面来讲,凡是人以五官及现代科学仪器所觉察到的有形无形的宇宙万象(相)以及思想家所剖析理解、宣扬的一切构想、理论(也是相),都是虚妄;从深的角度来讲,只要心中存有一丝的观念──甚至如我已开悟,我已解脱,乃至我已成佛的念头,不论如何微细,也都是虚妄。定中见佛见光也是虚妄,与佛菩萨讲话也是虚妄。

  那么究竟什么叫做虚妄呢?

  照字面来讲,虚是不实,妄是不真。不实不真,不真实,非真实,称为虚妄。

  讲到此处,必须特别指出一点,我现在和各位的谈话,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以人的知识用人类的某一国语言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意见,这里边就有一个先天的限制,可是我们又不能不用语言文字,所要紧的是不要‘死’在语言文字里,换句话说,各位要因指见月,不要把指头就认为是月亮。

  所以今天我不照字面的解释来讲,我想讲几个故事,《妙法莲华经》中佛说‘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也许各位从这些故事中,忽然心开意解,岂不是免了我许多啰嗦!

  三个故事

  一、魔术

  我先讲一个有趣的经验给各位听:

  几年前,我家里新添了一具微波电灶 Microwave Oven。有一天我和一位五岁的小孩子开玩笑。我将一小块冰放在碟子里,放进微波灶内,将电灶开上。我指著电灶问他:‘这里面是什么呀?’他看一看说:‘是块冰。’我说:‘不会错吧?’他说:‘不会。’过一会儿,我对他说:‘我看不是。’他不信,说:‘那么是什么呢?’我把电灶门一开,碟子里都是水。我说:‘你看,那里是冰?’他看了一会儿,我又将灶门关上。他想了一想说:‘哦!我知道了,妈妈说的,冰淇淋如果不快吃,会化成水的,这是水。’又等了一刻,再开灶门,碟子里什么也没有了,我问:‘水呢?’他还不懂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只以为我在变魔术,尽瞪著大眼睛看著我。

  各位,你们认为这是不是魔术?其实孩子是对的。我们因为习惯了,就不觉得它是魔术。你想,这一会儿是冰,一会儿变成水,一会儿又变成水蒸气,看不见了,一直在变,这和幻化的魔术又有什么不同呢?不过孩子认为是我在变魔术,其实这是自然界的魔术。

  忽然这个孩子指著电灶的内壁对我说:‘沈公公,您看,水都跑到这边上来了!’原来水蒸气又在灶壁上凝结成水。其实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这样在变,有的我们的器官不易觉察!有的我们虽然知道,但是不愿意去想它吧了!您说对不对?

  二、美女

  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好几位已经听过了,故事是:

  在中国明朝的时候,有所谓的四杰(四位出名的诗人),其中的一位名叫祝枝山。祝枝山不但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名的喜欢看美女的风流才子。可是他的福报不够,犯了极深度的近视眼,那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可以配一副合适的眼镜经常戴在脸上。所以他平时看出去的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即使看到美女,也如雾中看花,连眉目都分不清楚,还谈什么赏美。那时候只有一种用透明玻璃砖所做的手提照镜,叫做单照。用了单照,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他的视力。所以祝枝山经常有一个单照带在身边。如果有人告诉他说有美女来了,他会兴高釆烈的赶过去,拿起单照,细细的欣赏这位美女的脸貌,甚至当场题诗,所谓文人雅事。

  祝枝山的夫人是当时出名的美女,常到祝枝山和他的诗友所组织的诗社来。

  他的诗友们存心要开祝枝山的玩笑,特地做了一个和祝枝山所用一样的单照,可是看出去的东西要比他所用的放大几十倍。有一天,这些诗友们晓得祝夫人下午要来诗社参加一个集会,就趁祝枝山午睡的时候,偷偷的将他的单照换了一个。

  祝夫人来了,有人就去告诉祝枝山,说有一位极漂亮的美女到诗社来找你,祝老听了,就赶紧走去大厅,拿起单照,向那位美女的脸上一照,骇得大叫:‘上当!上当!那里是什么美女,简直是个大麻子!’各位大概早就猜想到了,为什么祝枝山会骇得大叫。原来在放大几十倍的单照下,祝夫人脸上的汗毛管都变成了麻子!

  现在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请教各位。在这诗社里的诗友,有各种程度不同的近视眼,也有远视眼,有的是散光眼,有的生白内障,也许还有的是色盲。各位都同意,祝枝山所看到的大麻子,雾中之花等绝对不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可是这许多诗友及祝枝山用正常单照时所看到的祝夫人的,究竟是不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呢?或者有那一位看到的是她的真脸相呢?

  三、佛菩萨

  在《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善财童子去参拜解脱长者。善财童子说明了他拜访的目的:‘我已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不知道应该怎样修菩萨行?怎样行菩萨道?请长者给我指点。’解脱长者说:‘真是难得,您且看我的身上。’说完长者就入定,这种三昧叫‘普摄一切佛刹无边旋陀罗尼’,入了这种三昧,长者的身上就显现出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及诸佛的无边庄严道场,种种方便,种种说法,广度众生的种种胜事。善财童子就好像我们现在看电视或录影带一样,在长者身上看到一幕一幕的妙景。忽然长者出定,这一切就都不见。解脱长者问:‘您看到了吗?’善财说:‘长者慈悲,我不但清楚看到一切神变,而且也很清楚听到诸佛说法,真是太好了!’解脱长者说:‘可是,善财!诸佛如来可曾到这里来?您及我又何尝到十方世界去!’长者又说:‘如果我要看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如来或其他世界的佛菩萨,也随心之所念而可看到听到,可是阿弥陀如来或其他诸佛菩萨又何曾到我处来,我也并没有去。’《华严经》中有这么一段长者的结论:

  所以我知一切佛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我心悉皆如幻,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您问如何修菩萨行?修您的自心,即是修菩萨行。所以您要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精进坚固自心,忍辱坦荡自心。解脱长者共说了十种法门,他总结的指点是心若清净,则您心即是佛心。

  虚妄

  讲到此处,如果各位已经心开意解,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起净信实信,则下面一段对您已没什么关系,听了也没有增加什么,不听也没有减少些什么。

  如果心中尚不够明朗,则下面几点,也许会给您对虚妄这个名相的明确了知有一些帮助。

  佛说的‘虚妄’,并不是没有。不但在人的观念中,这一切相几乎都是被认为真有实有的,而且虚妄的因,就会产生虚妄的果,而我们这个虚妄的身相,也会受虚妄的业所感的虚妄的报,所以千万不要误会‘虚妄’是没有,觉得人生一切都是空无所有,因而消极灰心或者不信因果,任性妄为,那就犯了大错,这也是经中所说的著了断灭相。

  其次,佛说‘虚妄’,不是说不好。譬如定中所见的诸佛色相、光明,都是好的瑞相,您做的功德好事,也都是好的,可是佛说这一切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一切相都是一直在变,如果一直在变,刹那生灭,那么究竟那一刹那的相是真实的呢?

  又譬如此刻有这许多人在此地,我敢担保每个人看出来的沈家桢都不同,那么究竟那一位看到的是真的沈某呢?

  所以佛在结束《金刚经》的时候,说了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前三句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引申,用六种譬喻来引证。后一句是教我们日常修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感受觉受,都要看透它表面的虚妄,而后它本具的体性,自会显现。应作如是观。愿各位多自珍重,谢谢各位。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