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品第七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1)。」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
(1)傳心法要: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道在悟,豈在言說。言說只是化童蒙耳。
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2)。
(2)二邑即懷集四會二縣
結跏趺坐二種: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此即左押右,左手在上,名曰降魔坐,禪宗多傳此坐。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門,即傳吉祥為上,降魔坐有時而用。其吉祥座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趺之上,名為吉祥坐。如來昔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故如來常安此坐轉妙法輪。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3),願垂指諭。」師曰:「前念不生即心(4),後念不滅即佛(5);成一切相即心(6),離一切相即佛(7)」。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8);定慧等持(9),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10);用本無生(11),雙脩是正(12)。』」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3)傳燈錄:明州大梅法常禪師問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師言下契。直入大梅山住二十年,祖令一僧去問:和尚見馬祖得個什麼,便住此山。師云:馬祖向我道即心是佛。僧云:馬祖近日佛法又別。師云:作麼生別。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師云、這老漢惑亂人去。任他非佛非心我只即佛即心。僧回舉似祖,祖曰:梅子熟也。
(4)前念已過去,不可貪戀,由此乃全心之清淨圓明。
(5)心體湛然,應用自在,故後念不可滅也。後念若滅,則如槁木死灰之無情。
(6)經云:一切唯心造。又曰:心生則種種法生,故知一切皆由心造。
(7)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離一切相,即是本來清淨佛。
(8)即心指當下之心,此心能照境為慧,離相清淨即佛乃為定。言定慧不二。
(9)涅槃經:定慧等學。明見佛性。頓悟入道要門論下:僧問:如何定慧等學。師曰:定是體,慧是用。從定起慧,從慧歸定。如水與波,一體更無前後,名定慧等學。
(10)習性指研習修成之性也。地持經:習種性者,從先來修善所得,是名習種性。
(11)定體起用名為慧。定慧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12)定慧雙修也。
修心訣:曹溪云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癡自性慧。若悟如是,任呒胖??谡諢o二,則是為頓門個者,雙修定慧也。
僧法達,洪洲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己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13),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14)。』」師又曰:「汝名什麼?」曰:「名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15)」復說偈曰:「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16),明心號菩薩(17)。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18),蓮花從口發。(19)」
(13)勝指慢心
(14)意指法達恃誦法華經三千部而輕慢他人
(15)若實達於法,行住坐臥,出息入息,皆真誦經。今徒勞於文句,故知未達真妙法也。
(16)口誦心不明
(17)不但循聲讀誦,且心通達實相,即號菩薩。
(18)血脈論:至理絕言,教是言語,實不是道。道本無言,言說是妄。
(19)若心通達實相,離言說而忘誦經之功,此真誦經也,故曰蓮花從口發,六祖真乃聖者發心,以大慈悲心啟示後學,我等細細參之。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之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20)』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21)。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20)法華經方便品: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21)法華要解:佛知見者,徹了實相真如真見也。在法名一佛乘,在因名一大事,在果名一切種智。故曰諸佛因一大事故出興,為一佛乘故法,欲令眾生開佛見知,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此真知見,生佛等有,本來清淨。唯人以妄塵所染、無明所覆,而自迷失。
「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22)。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
(22)此小乘劣慧之機,每興佛知見我輩無分之歎者。如法華信解品所云,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
「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23),種種苦口,勸令寢息(24),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入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23)法華方便品: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24)止息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25)」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26)。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27),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28)』」
(25)法華方便品: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貪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26)被經轉,為經所轉也。
(27)但執誦文字語句者,則為法華所轉。
(28)此乃真一佛乘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利?願和尚再垂開示。」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29)」
(29)法華方便品: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30),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31)」
(30)涅槃經: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31)愚者口說,聖者心行,心合實相,故無不念時也。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讚曰:「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32),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33)。」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32)往日恃誦經三千部有大功德,今日至曹溪於一句之下亡所恃也。
(33)此言迷於三界火宅內者,一悟本來,即是法中王也。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34),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35)。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36),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37)。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38)。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39)。』」
(34)三身四智者,乃覺性功用得名也。所言三身者、法身、報身、化身也。四智者、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也。
(35)頓悟入道要門論:「問曰:束四智成三身者,幾個智共成一身,幾個智獨成一身。答: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智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別,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無三身應用。」
(36)三身從一自性而生,非三身中各有一自性也。
(37)問曰: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幾個識共成一智,幾個識獨成一智。答:眼耳鼻舌身此五識共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獨成妙觀察智,第七心識獨成平等性智,第八含藏識獨成大圓鏡智。
(38)指不必不聞不見,屏絕外緣,已能直入佛地。
(39)如四處奔馳求道者,雖誇口談佛,卻不明自心實相,無有利益。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40)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41),平等性智心無病(42),妙觀察智見非功(43),成所作智同圓鏡(44)。五八六七果因轉(45),但用名言無實性(46);若於轉處不留情(47),繁興永處那伽定(48)。」
(40)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會,未有不明四智者,故曰何更問耶。
(41)謂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湛然空寂圓明不動,如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是名大圓鏡智。
(42)謂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無有愛憎,以大慈悲心隨其根機,示現開導令其證入,是名平等性智。
(43)能入諸根境界,善能分別不起亂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觀察智。
(44)能令諸根隨事應用,悉入正受,無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註)佛果之四智,全稱四智心品,為唯識宗所立,即將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於密教中,加上法界體性智,合為五智,除法界體性智表示中央大日如來之外,以其餘四智表示四方四佛之智。大圓鏡智表示東方阿閦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寶生佛,妙觀察智表示西方阿彌陀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不空成就佛。
(45)五者乃指八識中之前五識也。如眼之能見色、耳之能聞聲、鼻之能辨臭、 舌之能別味、身之能知冷熱、對於色聲香味觸之五塵,有能起五識之性也。八者指八識中之第八識也,又名阿賴耶識,又名藏識。凡為世間萬物之本之種子皆收藏於此識之中也。前五識、及第八識皆屬於果。六者指八識中之第六識也,因前五識之感覺而起分別判斷之作用,故名曰意識。七者指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曰末那識。因六識分別五塵好惡而由此識傳送相續執取,故又謂之我見識。第六識、及第七識皆屬於因。果因轉者,即憨山大師所謂六七二識因中先轉而五八一體至果乃圓也。
(46)此言轉八識成四智,在文字上則謂之轉,在實性(真如)上則無所謂轉也。迷則為識,悟則為智,在實性本無改變也。
(47)心迷則為識,心悟則為智。一悟悟至極處,不再退轉,即所謂不留情也。
(48)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49);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51)。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52);妙旨(53)因師曉,終亡染污名(54)。」
(49)昔以為得菩提後方可得四智,今乃知四智本於自心,心悟則轉八識成四智。
(50)三身以四智為體,四智以三身為用,體用合一,故曰無礙。
(51)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52)本具身智何勞修治,凡有修治皆是妄動,若執守三身四智亦不是。
(53)三身四智之旨也。
(54)終亡假名之染污。
僧志常,信州貴谿人,髫年(55)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55)幼年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今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見一法存無見(56),大似浮雲遮日面(57);不知一法守空知(58),還如太虛生閃電(59)。此之知見瞥然興(60),錯認何曾解方便(61)?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62)常顯現。』」
(56)承上文了無一物可見而言,然不可有無見二字存於胸中。存無見者,隨在無見,故能障蔽自己。
(57)浮雲喻胸中所存之無見二字也。
(58)承上文無一物可知而言,然不可執守空知。守空知者,如木石而取守空寂,即為空知所障。
(59)閃電喻執守之空知也。
(60)暫見也。
(61)錯認以無知無見為是,而失去見性之捷徑。
(62)佛性之靈照與光明
常聞偈己,心意豁然(63),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見(64),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65)?自性覺源體(66),隨照枉遷流(67);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68)。」
(63)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64)存無見、守空知,皆著相也。
(65)言私意存一念之悟,與昔時之迷又有何異?
(66)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
(67)念念遷謝,如水之流注。
(68)存無見,守空知也。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69),又言最上乘(70),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凡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71),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72)。」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69)三乘指聲聞乘為羊車,緣覺乘為鹿車,菩薩乘為牛車言也,詳見法華經譬喻品。
(70)指大白牛車,譬得佛乘者。
(71)法性一而相各異。
(72)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如如。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73)。』於此疑惑。」
(73)此乃過去離怖畏如來偈也。
師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當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74)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75),耽著世樂(76)。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77)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
(74)外道者,心游道外,不順真理,外於佛道,故名外道。
(75)愛惜生死輪迴而不肯捨也。
(76)深著世樂,無有慧心。
(77)謂極短時也。
「聽吾偈曰:『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78);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79)。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80)。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平等如夢幻(81);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82),二邊三際(83)斷。常應諸根用(84),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85)。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86),涅槃相如是。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汝勿隨言解(87),許汝知少分。』」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
(78)一物不欠,故云圓。妙淨明心,故云明。無始無終,故云常。無有散亂,故云寂。靈鑒不昧,故云照。
(79)此六十二見,但為斷常有無之邊見也。
(80)通達涅槃真理,不取涅槃,不捨涅槃。
(81)知五蘊與我及色像音聲,皆平等而如夢幻。
(82)非於生死外有涅槃,非於涅槃外有生死。
(83)二邊,有無也。三際,過去未來現在也
(84)在眼為見。在耳為聞。在鼻為嗅。在口為談。在手為捉。在足為步。
(85)於第一義而不動,安有分別想。
(86)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故云真常。
(87)當離語言文字相。
行思禪師(88),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師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89)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師深器之,令師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90)。」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諡號弘濟禪師(91)。
(88)青原行思禪師,唐朝吉州安城 (江西) 人,俗姓劉,幼年出家,生性沉默寡言,與南嶽懷讓、永嘉玄覺、荷澤神會、南陽慧忠等並列為六祖慧能大師座下之五大弟子
(89)苦寂滅道四聖諦
(90)勿使佛祖相傳之道斷絕。行思禪師遵奉六祖指示,前往江西青原山的靜居寺大振禪風,故號「青原行思」,與南嶽懷讓並稱為禪宗二大支系。青原門下弟子雲集,其將法嗣傳于石頭希遷禪師,石頭之後代弟子廣弘禪法,並發展出雲門、曹洞和法眼宗等三大法系。
(91)唐開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師陞堂告眾,跏趺而逝,僖宗謚弘濟禪師。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叩。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麼物,恁麼來(92)?」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93)。」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94),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95)。後往南嶽,大闡禪宗,敕諡大慧禪師(96)。
(92)此問心性。
(93)不落有邊或無邊。
(94)指馬祖道一。
(95)雖有相契,仍須用功。
(96)懷讓禪師留在寶林寺參學,侍奉六祖慧能大師達十五年之久。唐玄宗先天二年,懷讓禪師才移駕南嶽衡山般若寺,弘揚佛法,開創了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與同為六祖座下的青原行思,分成二大支系弘通禪法。懷讓禪師在南嶽弘法,大約二十多年,於天寶三年圓寂。唐敬宗時,追諡「大慧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臺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97)。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98),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云:「願仁者為我證據。」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97)乃大乘法藏之總名也。
(98)言古佛未出前即可,古佛已出後若無師自悟,便是天然外道。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鍚而立。師曰:「夫沙門者(99),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100)?」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101)。」師曰:「如是,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102)。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103),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104)。」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105)。」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諡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99)譯云勤息,出家修佛道者之通名。
(100)何不體取無生無死之真理,以了此無常迅速之生死乎。
(101)自性本無生無死,亦無遲速可言。
(102)生死事大,豈可盲拜師尊。今為印可,所以拜之,示以非慢。
(103)自性本無動亦無來去。
(104)參之
(105)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禪者智隍(106),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庵問云:「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107)。」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108)。」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
(106)河北智隍禪師
(107)定心於一處,止息身口意之三業,謂之禪定。
(108)何謂大定,試參之。
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109),體用如如(110)。五陰(111)本空,六塵(112)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113)。禪性無住,離住禪寂(114);禪性無生,離生禪想(115)。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116)。」
(109)法身也。
(110)黃檗傳心法要:「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
(111)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陰乃積集之義,新譯作五蘊。阿含經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112)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大乘起信論:「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113)此心本來未出、故無所謂入。本來未亂、故無所謂定。
(114)禪性本無止住、不可有住於禪寂之想。
(115)禪性本無生滅、不可有生於禪想之心。
(116)心離一切之所緣能緣,住於無心,故心如虛空。若心起妄想,測度我之心量,大如虛空之量,則心有所著、已非楞伽經之所謂離攀緣所緣無心之心量矣。故心如虛空,心中亦無虛空之量。
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師云:「杖缢?裕?甑?娜缣摽眨?恢?找姡瑧?脽o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117),能所俱泯(118),性相如如(119),無不定時也。」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120),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121)。
(117)此修心之要,細細參之。
(118)能所為相對待之法。
(119)如如是不動義。
(120)心有執著分別故說是有所得心。
(121)按出家二眾。在家二眾。合為四眾也。
一僧問師曰:「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122),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鍚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磨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122)五祖所授之法衣也。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善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為福田。」師仍以衣酬之(123)。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123)以衣物酬謝其塑像之勞。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124);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125)。」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126),菩提作麼長?」
(124)斷思想,則如槁木死灰也。
(125)令心不自在,故曰繫縛。
(126)指心如明鏡能現萬像,此醫臥輪禪師能斷百思想之病也,非斥修禪之法門,學人細察之。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