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72集——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72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一0八页:

  疏【二无我者,人无我,法无我。以上亦皆入五法中,详见入楞伽诸经。】

  这是说唯识,唯识是讲佛法的理论,非常的重要。无论是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我们常说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违背这个道理。在各种宗派里面,如果我们给它归纳一下,可以说有三个宗派,它的性质都是属於共同的科目。第一是律宗,显密任何一宗都要持戒律,依戒生定、因定开慧,这是佛教共同科目必须要修学的。第二是唯识,唯识是讲理论。不但《弥陀经》不能违背唯识的道理,禅宗、密宗也不能违背,唯识也可以说是共同科目。第三是念佛求生净土的净土宗。净土是所有宗派最后的归宿,所以它也是共同科目。禅宗自古以来那些祖师大德们,到最后都是念佛求生净土。在台湾,诸位同修知道广钦法师是参禅的,可是到晚年专门念佛,也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最近我们看到的一个榜样。所以这三宗不仅是必修,也是共同科目。

  这两种无我,前面将大意说过了。必须要做到『人无我』才能超越三界,证阿罗汉果,这是永脱轮回,但是不能见性。如果要明心见性,要进一步破法执,就是法也无我,一切万法里头也无我。「我」怎么讲法?「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经里面讲「我」讲了七、八种定义。确实一切诸法也是因缘生法,许多条件凑合起来的。因缘生法,换句话说,它就没有一个主体,不能说哪个是主。知道『法无我』之后才能明心见性,禅宗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才能见得到。

  念佛求生净土也离不开这个道理,要是做到人无我,才证得本经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一心有两种:事一心、理一心。这个时候只证得事一心不乱,往生净土的品位也高,生方便有余净土。如果证得理一心不乱,这是已经破了法无我,明心见性了,生净土地位就更高,他生在实报庄严土。《华严经》上所称的法身大士,就是指这个地位的人。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我们一生想求生净土达到这个标准,实实在在不容易,这是真的。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没法子成就,所以古德断然言之,修任何法门都不能成就,原因就是在此地,没有办法破二无我。

  可是念佛达不到这个目的也不要紧,佛在《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只要有坚固的信念,十念、一念也能往生,这个条件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可是生到西方净土品位不高,生凡圣同居土。品位虽然不高,要晓得西方世界环境太好了,那个世界没有三恶道,不但没有三恶道,修罗道也没有,只有人天两道。换句话说,这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下品下生,也决定不堕三恶道了。另外一个好处,那边寿命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他的寿量跟阿弥陀佛也相同,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他也是无量寿。寿命长,最大的好处是修行决定成功。

  我们这个世界寿命太短,能够使用的时间非常有限。纵然活一百岁,晚上睡觉就去了八个钟点,换句话说,少了三分之一!还得扣前面二十岁不懂事,八十岁以后年岁太老,已经没有体力来修行了。再扣掉穿衣吃饭、应酬,你一生能用上五年的时间就了不起。光阴实在太短了!功夫才得力,寿命到了,这是无可奈何,又得等来世!所以生生世世修行,到今天我们还是这个样子。

  明白这个事实,你就晓得,咱们决定不能等来生。为什么?来生的情况可能还不如今生。要下决心,这一生一定要生净土,这一生要把这个事情办到。也许有人问:我想是这么想,这真能办得到吗?我想有这个疑问的人很多。诸位要是仔细的把净土三经念熟,你这个怀疑就没有了。佛给我们说的话句句真实,佛没有妄语。《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如来是真语者」,真就是不假;「实语者」,实就是不虚,决不是虚伪的;「如语者」,跟事实完全相符合,不增不减,说得恰到好处,这是如语;「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都是劝我们要相信佛所说的话,佛没有妄语。因此,我们真正相信佛的教诲,依教奉行,这一生决定有成就。这是说到人无我跟法无我,做不到也能成就,那只有这个念佛法门。除念佛法门之外,其他的法门一定要做到人无我跟法无我,才算是成就。

  疏【悉空悉遣,所谓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者,顿教之旨也。】

  这一段是讲「义理深广」,讲顿教这一段。顿教的宗旨确实是如此,它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念佛怎么能算是顿教?依照顿教的宗旨来说,确实念佛不能算是顿教,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见思烦恼没断,两种无我都存在。它顿是一生成功,不要等到第二生。

  疏【今言念佛,则所称佛号属名,所对佛身属相,忆念彼佛属妄想,纵使净念相继,入三摩地,亦属正智如如。】

  全落在五法里面。

  疏【而复分别是佛,属识情。】

  你有分别心,你第六识。

  疏【能念所念,属人法。】

  能念的是人,所念的是法。

  疏【尚未遣有我,况无我亦遣耶。】

  『有我』都没有摆掉,你怎么能做到无我?顿教是连无我也不要了,他是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他统统舍掉了,确实是一尘不染。六祖大师那是顿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八识二无我,他统统都没有了。从这些角度来看,念佛怎能说是顿教?

  疏【彼教所空所遣,此皆有之。】

  所遣就是所舍的。我们念佛的人一样也不空,一样也没有离开。

  疏【以其有念,故难非顿。】

  他来问难,说我们这个不是顿教。

  疏【正谓无念者,良繇一心不乱,则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离此四句,更有何念。虽名念佛,盖无念之念也,念而无念,是名一心。如是之心,心无其心,强名曰一。尚无一相,安求所谓五者三者八者二者,然则一心不乱,不异一念不生,焉得非顿。】

  这个说得非常之高,这真的是顿教。前面他看我们什么都有,他是看错了。其实他并没有看错,祖师答的也没有答错。祖师答的是什么?是理一心不乱,那怎么不顿呢?我们今天连功夫成片都没做到!所以要晓得这个法门,为什么大师把它判作「顿」,又判作「分圆」,就是一部分是圆。

  念佛功夫来说,当然是以理一心不乱为最高的目标;做不到,再降一等,再取其次,就是事一心;事一心再做不到,再降一等,那叫功夫成片。这样才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是这个法门的特色。佛实在在是勉励我们在一生当中成就理一心不乱。能不能做得到?说实在的话,在理论上讲,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事上来说,有些人不肯做,那就没法子。怎么叫不肯做?他不肯放下,他不肯舍。

  今天下午,有几位初学的同修到这里来看我,问我佛法,他们总以为佛法是非常深奥的哲学。我告诉他:不然,佛法很容易进去,一点都不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你放不下!第一个要把世间名闻利养放下,你肯不肯?你肯,就入门了;不肯,佛给你说法也枉然,你也没办法入门。这个问题是在自己!它跟哲学不一样,哲学,愚痴一点、根性钝的人,他是真不能入!佛法不然,佛法没念过书的,不认识字的,像六祖都能入得进来。六祖凭什么?凭清净心,一切法他都不挂在心里。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就入进来了。他不认识字,听人家念经,念经的人没有开悟,而他听了开悟。为什么?念经的人没放下,他虽然会念,他不开悟。听经的人放下了,虽不会念,他开悟了,就这么个道理。不但世间法要放下,出世间法也要放下,为什么?出世间法放不下,心里面有拉拉杂杂的那么多佛菩萨名号,那么多经典,那都是障碍,你还是不能明心见性。你那个心不清净,不是被世间法染污,就是被佛法染污,顿教是一尘不染。

  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辩解,这个讲得很有道理。理一心不乱确实是一尘不染,跟顿教教义完全相符合。所以念佛法门纯粹是顿教所摄。不但莲池大师这样给我们开导,就是法相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大师,也把这个经判作顿教。他还举例子,这个经里面说:若一日至若七日。七日成功,那就是顿。七日成什么功?成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就是心决定不再迷惑,真正是觉而不迷了。七天能办到,那是理一心不乱。这是顿教所摄的。我们讲一生成佛,那是圆教的意思。所以这个经是顿极,也是圆极。

  这个地方句句讲的是理,我们明了就好,不能学。为什么不能学?学不到!譬如经上说,「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那我用什么心念?有心也不行,无心也不行,亦有亦无也不行,非有非无还是不行。这用什么心念?现在我们老老实实就用有心念就好!境界没到这个程度,这就用有心念。古德告诉我们:「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芥子是芥菜子,这是讲少!决定不能著空。著有,我们能带业往生,能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中上品都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这就很不错了。

  等我们功夫到了这个阶层,再向上提升,提升求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定,就是我们常讲的念佛三昧。见思烦恼不再起现行,人无我做到了,那是念佛三昧成功了。这个境界达到了,再向上提升就是法无我,证法无我,才是此地「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那才真正入这个境界,这是诸佛如来亲证的境界。换句话说,决定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不要在这里面打妄想,老老实实把这句佛号念好,念到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这就叫功夫成片。

  末后这句略略的说说。『所谓五者』是五法,『三者』是三自性,『八者』是八识,『二者』是二无我,都是总结前面的,真正到一心不乱,这些东西统统都没有了,所以说『不异一念不生』。由此可知,净土宗讲的「一心不乱」跟顿教所讲的「一念不生」是同一个境界,说法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所以,念佛也是念到一念不生。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就是描绘「离四句,绝百非」。他的佛念不念?念。他没有执著有个能念的我,也不执著有个所念的法,能所两边都不执著,能所双忘,不著有;句句佛号相继不断,他不著空,这就叫空有两边都不著,这是功夫真正到了家才有这种境界。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分圆】

  玄义【分属圆教者。】

  『分』是部分。

  玄义【圆之为义,为四法界中,前三通於诸教,后一独擅乎圆。今此经者,圆全摄此。】

  圆教是完全包括了这部经。

  玄义【此分摄圆,得圆少分,分属圆故。】

  就本经来讲,它有一部分是圆教的教义。

  疏【四法界者。】

  『四法界』是清凉大师解释《华严经》所说的。他把法界分成四种,实际上就是从四个角度来观察,它是一体的。一体从四个方面来看,才能看到它的真实。

  疏【一、事法界。】

  『事』就是从事相上来看。事相是「缘起无边」,小,我们观察一个人,观察自己,我们的身心;大,看整个宇宙,因缘生法,无量无边的因缘。佛教我们要有智慧,要有深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现前,只看这一段,那你就会对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误会,发生错解。俗话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绝对不是佛菩萨给你定的,也不是阎罗王给你定的,佛给我们讲:业力定的。连打仗死的,也没有冤枉死的。

  我初学佛时,朱镜宙老居士对我的帮助很大。在那个时候,民国三十八、九年的时候,我们台湾经书不容易找到,书店也买不到,也没有人印。朱老居士到台湾之后,他做了一桩最大的功德,就是发起印经。他自己向一些朋友募捐,创办台湾印经处。台湾印佛经他是第一家,我学佛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他也是活了很大的年岁,九十六岁往生的。他告诉我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是他亲身经历的,那不是假的。他本身是个学科学的,他是学财政的,他从来不相信鬼神这个事情,当然佛法就更不容易接受了。他的岳父章太炎,是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非常有名望的一个人。

  章太炎在世的时候,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那个判官就像我们现在讲的秘书长,地位很高的,东岳大帝底下那就是他了。每天晚上都要去上班,有两个小鬼抬轿子请他上轿。天一黑的时候,人家休息的时候,他要去上班。他上班的时候就跟死了一样,在床上躺著动也不动,他是上班去了。到第二早晨鸡叫的时候,他就下班了,就送回来了。见到阴间许许多多的事情,朋友常问他:昨天晚上办了什么案子,遇到什么人?

  他看到鬼的寿命比人长,他见到唐朝时候的人、宋朝时候的人,曾经读过这些人的文章,见面的时候感觉得特别的亲切。鬼道那个社会跟人道差不多,也有外国鬼。他说在里面,语言好像都是通的,没有障碍,也要工作,也有待遇。朱老居士在他的著作里面,这些事情都很详细的写出来。因为他是活人,晚上到阴间去办事,所以他的薪水拿了没用处,也就等於说是尽义务。东岳大帝管五个省,五个省里面的人生死轮回他都管。他那个时候听这些事情是姑妄听之,他还是不能起信。在早年他见得很多,信心始终生不起来,换句话说,不是自己亲自见到的,这很难相信。

  他说在辛亥春天的时候,他们家乡有一个举人,这个举人是个独生子,家境也能过得去,中举之后就没有作官。在家里面自己种田,奉养他的父母。这人很孝顺,结了婚有一个小孩。他在中午睡午觉的时候,忽然有人叫门,他就起来了,实际上他只是作梦,起来去开门。有一个人骑一匹马来,拿了一个帖子,来问他:我们大将军要请这个人。他一看,这名字是他,没错。他说:我一生对於官场上的人从来没有交往,你们大将军是谁我也不认识,可能有同名同姓的,也许这个帖子送错了。这个人也满不讲理,他说:既然名字相同,你就跟我去一趟好了。就强迫他,叫他上马。

  他骑到马上之后,就觉得这匹马不是在地上走,好像在空中飞的样子,耳边都有风声。没多久,马停下来了,看到有许许多多的人,好像在商量什么重要的大事一样。大将军还没有升帐,他就向别人打听:大将军是谁?人家告诉他:岳飞。他这下慌了,他说不得了,这我死了是不是?岳飞是宋朝时候的人,他来找我,那我不已经死了吗?这不行,我决定不能去。他说:我父母年岁很大,儿子还很小,我没办法离开他们。

  过了一会儿就升帐,找他什么?准备要北伐,还是讨伐清兵去北伐。那时金人就是满清,满清就是金人的后裔。他们要去讨伐金兵,请他做秘书一类的工作,他是个文人,请他来工作。他看到岳飞对他非常有礼貌,就跟他讲:上面有父母,妻子也很年轻,小孩很小,在家里面是独生子,没有兄弟,觉得很困难。岳飞就告诉他:这个没关系,我们距离出发的时候还有四个月,我可以送你回去,你好好的把家里安顿安顿,到时候我再派人来接你。日子约定好,时辰约定好。他想了一想,能够跟岳飞觉得也很光荣,也不错。好,他就答应了。岳飞就派小鬼把他送回来。

  送回来以后,他这一觉就醒过来了。醒过来就告诉他父母,说这么一桩事情。家里人讲:你这是作梦,哪里是真的!他就告诉家里人,这个不是梦。他说:梦中的境界不会那么清楚,就跟清醒境界完全一样,这个恐怕不是梦,一定要认真做准备。快到约定的时间,就通知亲戚朋友到他家里来,给他饯行,他年纪轻轻又没害病,看他怎么死法。朱老居士也去了,去看这个怪事情。当天家里摆了酒席,吃完饭之后,他向大家辞行。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到房间床上躺在那个地方,他的爸爸也在,许多亲戚朋友都在。没有一会儿,他就给他父亲说:接我的人已经来了,在门口。他爸爸就骂,这个意思是不准了。结果还是他自己想通了,就劝他爸爸:还是让我走好了,否则的话,所谓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还是要去的,你骂也没有用处的。他爸爸很生气,说:好,你就走!说了这句话之后,他就断气了。这是一同意马上就走了。这是朱老居士亲自见到的。他说好像是两三个月之后,就是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所以他说这世间还没有乱,鬼神已经先乱了,鬼神那边已经在打仗了。鬼神打赢了,我们才会打胜仗;鬼神要是打输,我们会打不赢的。

  他说在抗战之前,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在这个战役三个月之前,那个时候朱老居士做苏州某家银行的总经理。他有一个朋友是走阴差的,那个地位不高,是送公文的。在阴间里面,苏州城隍等於省主席一样,是江苏省的都城隍,管一个省的。上海在阴间里面算一个县,归都城隍管。上海那边送来一批生死薄,他就是管这个东西的传送。他偷偷的翻开来看一看,看的时候很迷惑,因为名字都四个字、五个字的,不像中国人的名字。第二天跟朱镜宙老居士几个朋友在一块吃饭说,他说:昨天晚上上海城隍送来一批生死薄,里头很多名字都是四个字、五个字的,很奇怪。大家听了之后都不懂,我们中国人复姓四个字的是有,少数,绝对不会说复姓的一下死那么多,不可能的事情,怎么猜也猜不出来,这个事情就过了。三个月之后,上海战争一爆发,才恍然大悟,日本人在那里死的名字。所以说该死的人,三个月生死薄已经送给都城隍了。所以朱老居士讲,这个世间所谓冤枉死的,是我们人间看到的,实际上没有。真正是冤冤相报!他有前世的因。这个事情如果我们冷静来观察,现前都能看得到。真正要救世人,救社会,除了佛法没有第二个法子。

  因缘果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佛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有四种因缘:报恩的、报怨的(报仇的)、讨债的、还债的。如果这个关系很深,就变成一家人;关系疏远一点就是亲戚朋友。没有这个关系,你一生也遇不到,遇到了也是真正的陌生人,他给你点点头,前生都有因缘,决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他看别人顺眼,偏偏看你不顺眼?你们前生决定有过过节,只是浅深而已。真正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心就平了。对待一切人大慈大悲,有恩於我的人,这是志同道合,希望他一生能成佛;有怨於我的人,希望把这个怨结化解,帮助他学佛。所以明了佛法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不明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是苦,无尽的苦!真正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所以要晓得,四法界是无尽的缘起、无量的因缘,决定不是单纯的。

  疏【二、理法界。】

  『理』是讲本体,就是讲本性。从事法界来看,那是差别的现象,相有无穷无尽;从理法界来看,这一切万象是一个本体。像《华严经》给我们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所谓是「唯心所现」,心能现相;「唯识所变」,这个形相里面的变化,千变万化,识在做主。我们作梦,梦里面也梦到山河大地,也梦到一些善人、恶人。梦的时间比较短,醒过来之后,我们仔细想一想,梦境从哪里来的?全是自己变现出来的。平常我们要问,心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晓得,心没有形相。当我们在作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那个梦中的境界就是心的相状,就是那个心的当时的相状。相是虚妄的,它是所变的,能变的心是真的,真妄不二,能变的跟所变的是一不是二。所以整个的真心变成了妄境,整个的妄境原来就是真心,「全真即妄,全妄即真」。

  你要在梦中问一问,哪个是自己?你们想想,梦中哪一个不是自己?梦里当然也有自己本人,是自己。你的亲爱之人还是你自己,自己变的!冤家对头依旧是自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连山河大地、虚空都是自己。梦中容易醒悟!我们今天这个现实的人生就是一个大的梦境。要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真心所现,也是我们唯识所变。诸佛与大菩萨们证得这个境界,就是真正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了,才晓得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别人,所以对於一切众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是慈爱,「缘」是条件,没有条件,无条件的爱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一体的。

  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才说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十万亿佛国土的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还是心性变的。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离开我们心性,还是心性当中所现之物。所以古德才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两句话是从两方面来讲的,「生则决定生」从事法界说的,「去则实不去」从理法界说的,所以这两句决定没有矛盾。体上如如不动,没有来去,相上有来有去。可是要晓得,相和体是一不是二。你把它分作两桩事情来看,那你就迷了,得不到真相;你要是晓得这两者是一不是二,真相才大白。

  疏【三、事理无碍法界。】

  这是讲圆融无碍,理与事是圆融的,理与事当中没有障碍。

  疏【四、事事无碍法界。】

  小、始、终、顿,前面这三种法界,就是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这个理论都能贯通,唯独没有事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只有圆教才有,纯圆,那就是大彻大悟。真正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那他就事事无碍了。没有入这个境界,总是有障碍的。譬如我们今天学佛,中国佛教徒吃素的,你要一吃肉,哎哟,这还得了,这是犯了天大的罪业,这就障碍了。障碍从哪里生的?前面讲过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你有这个东西,所以你就有障碍。到了事事无碍,纯圆的境界,什么障碍也没有了。

  可是境界不到,不能学;境界不到,学了必定造罪业。我们在哪个阶层要守哪个阶层的规矩,念小学一定要守小学生的校规,念中学要守中学生的校规。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超越;圆教是彻底超越了。所以事事无碍的法界,在一切佛经里面只有《华严经》是属於事事无碍,尤其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真是大自在的无障碍法界。我们晓得这个理论,晓得这桩事,可是在眼前决定做不到。那些人都是理一心不乱以后的境界,就是明心见性以后的那种修学。

  「事事谓主伴重重,相即相入」。佛在《华严经》上举例给我们说大小无碍,大,须弥山,须弥山可以放在芥菜子里面,我们做不到,芥菜子很小。他说须弥山没缩小,芥菜子也没有放大,大可以入小,小可以入大。我们今天晓得,小入大没有问题;大入小,这问题就来了。举出这个例子,说明事事无碍的境界。这决定不是我们现前能做得到的。

  疏【唯华严一经有之。】

  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有之。《华严经》实在讲是非常好的一部经典,应当要读。古人有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换句话说,不知道学佛的好处。不读《华严》,实在讲,对佛法的门路你也认识不清楚,你也找不到一条修行的门路。我自己学佛对於念佛法门有这么坚定的信心,从《华严》当中找到的。《华严》说了二千多个法门,而文殊普贤、善财童子都是修念佛求生净土。我们才恍然大悟,净土法门在所有法门当中,《华严经》上把它排在第一位。

  五十三参就是以善财童子做一个榜样,告诉我们修念佛法门应该怎么修法。善财童子修的念佛法门,是事事无碍的修法。五十三参,他哪里都去,真的什么障碍都没有。学佛的人他去参访,不学佛的人他也参访,甚至於外道他也参访;善人他参访、恶人他也参访,一律平等看待。五十三参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用五十三个菩萨来代表我们社会当中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不碍修大乘法,没有障碍。不管你是什么身分,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行业,你学佛一生当中都能成就。而且与你自己行业决定没有冲突,这个了不得!杀猪宰牛的,天天可以杀猪宰牛,他一样成佛;你要是不会的,那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会的时候,你干这个还会成佛,他这个就是修行,真正不可思议!所以才纯圆,真正是圆教!

  《四十华严》里面讲的甘露火王,一天到晚杀人,他成佛了。被他杀的那些人个个都得救了,他真有这个本事!杀你,是帮你超生,是救你!他给善财童子讲,他是以大慈悲心,用这个方法来救度世人,大慈大悲,决定没有瞋恚,心地决定是清凉自在的。我们在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初见的时候都感觉到恐怖,都很想退心不愿意去见他,最后天神来告诉他事实真相,跟他说明那是一位大善知识,那是大菩萨,我们肉眼凡夫决定看不出来。所以《华严》是应当要深入,要细细去研究。我们今天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行业,不要改变身分,不要改变行业,也能成菩萨道,也能成佛作祖。所以事事无碍、理事无碍,究竟圆满的佛法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

  疏【名为别教一乘,以事理无碍,同顿同终;事事无碍,不同彼二,拣乎同教一乘,故名为别。】

  这是说出《华严经》的性质。

  疏【非藏通别圆之别也。】

  这个别教是说的这个意思,还在藏通别圆那个圆之上。

  疏【今谓分摄乎圆者。】

  讲到这部《阿弥陀经》。

  疏【以华严全圆,今得少分,略说有十。】

  『得少分』,它有少分的圆的意思,与《华严经》讲的十玄门非常接近。底下略说,举出十个例子。

  疏【一、华严器界尘毛,形无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

  这是说明《华严经》里面无情说法。『器』就是我们今天讲物质的世界,我们今天说的是植物、矿物,这是器世界。《华严经》植物、矿物都说法,都表法。『尘毛』,尘是微尘,毛是汗毛。『形无形』,有形的,或者是无形的,这些物质统统都会『演出妙法』,都会表演,都会说法。

  疏【此则水鸟树林,咸宣根力觉道诸法门故。】

  『此』,就是指本经。这跟《华严》相同。《弥陀经》给我们说出来,西方七宝池中八功德水,这些众鸟行树也会说法,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这是举几个例子,也是把一切法全部包括了,整个佛法也是六尘说法。

  疏【二、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

  『微尘』是极小,小中能现大,能现『十方法界』依正庄严。像我们现在看电视一样,我们摆个电视机,全世界的活动我们都能从萤幕上看到,这是我们用这个比喻。可是我们电视机萤幕很大,否则的话看不清楚。经上讲,一个汗毛里,一微尘当中,它就能现这个境界,而且看得比我们看电视还要真切、还要详细,面面都能周遍的见到,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疏【此则如大本云。】

  《弥陀经》上没有,《无量寿经》上有,《无量寿经》分量比较多,讲得详细。

  疏【於宝树中,见十方佛刹,犹如镜像故。】

  大本经讲七重行树,行树上就像电视萤幕一样,你在树间游玩的时候,就能见到十方诸佛在那里说法,十方世界众生因缘果报一览无遗,能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统统看到。「亦含无量」,这个意思跟《华严》同。

  疏【三、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

  『如本无差别』就是『不动寂场』,场就是心地,寂是清净寂灭。当我们心里面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是不动寂场。一念不生的时候,这是真心完全显露。我们今天说:我什么都不想了,我心也定下来了。是不是这个境界?不是的。为什么不是?真正清净寂灭的时候,这个心地是一片光明。我们纵然心很清净了,外头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换句话说,是被无明盖覆住。一心一定破无明;如果说自己已经得一心,无明还没有破,那不是真正的一心。所以修禅定,有一种叫「无想定」,佛法讲这是外道,这个不是佛弟子所修的。无想定修成,果报在第四禅的无想天。定是修成了,什么都不知道,与佛法禅定的意义不相应。佛法这个定是「寂寂惺惺」,寂寂是定,一念不生;惺惺是一切明了,没有一样不晓得。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镜子能照,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那就是不动寂场,那才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一心不乱是知道现在、过去、未来,都知道,这是真正一心。所以,不能把境界错认了。『无等无量』,这是讲世界,无量世界、无等世界就是『遍周法界』的意思。本经里面所讲:

  疏【此则如大本云:阿弥陀佛常在西方,而亦遍十方故。】

  阿弥陀佛确实从来没有离开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在尽虚空遍法界阿弥陀佛无处不现身,什么地方有感,阿弥陀佛在那里就现身,佛就有应,感应道交!阿弥陀佛来了没有?不能说他没有来,也不能说他有来。古人在这个境界里举一个比喻,「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有没有来?月亮没来。没来,水里是真有月亮。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没动,十方世界统统都有阿弥陀佛。众生有感,就好比那个地方有水,有水的地方就会现月影,感应道交。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的化身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化身佛来接引你,不可以说化身不是真佛。实在讲,到这个境界,无假亦无真,真假都用不上。这就是「不动周遍」这个意思相同。今天时间到了。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