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11)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即问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今天大家来上课是不是求道之人?有没有为法忘躯?这个是你要学习的地方,真的修行你自己知道,假的修行你自己也知道。
【即问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不要小看这句话,五祖意思是说:「你准备好了吗?」六祖说:「我早就准备好了。」〔犹欠筛在〕一是指欠祖师印证,一是指欠祖师指点,师徒很有默契。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前面六祖听到客人诵《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现在五祖为他说的又是说《金刚经》。
《金刚经》共三十二分,第十分有一段「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要当一个真正明白事理、自觉觉他的菩萨,应如是「无住」生清净心,无住就是不执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不要执着六尘,不要执着外面的世界…「离」和「不住」的意思都是不要执着。
《坛经》说「外不着相,内不着空。」内外都不执着,不执着什么?一个也不执着,全部都不执着;好的不执着,不好的、别人伤害我们的也不执着;见性不执着,还没有见性也不要执着。修行就是修行,生活就是生活,你在做什么就是做什么,不需要执着,不执着的概念亦要不执着。
学佛经常提到「不执着」,但你时时刻刻执着那个不执着的概念,你很难彻底地不执着。那你会说我要怎么做?你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体会,不是用说的;也不要停留在一种不理不睬的状态,那是执着不要做。修行一定要念佛吗?修行一定不念佛吗?你不要用你的概念来否认别人的概念。别人的概念纵使不对,你执着自己的概念也是不对,你执着经典也不对,「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你要叫我怎么做?你不知所措也不对,那怎么都不对,师父你叫我去撞墙吗?撞墙也不对。
当你不知所措的时候,你要体悟几个字:「随缘」和「精进」,这比较容易懂。但是现在很多人常常用率性、随性啦、活在当下啦,他说:「我每天喝咖啡聊是非,或是和三两好友喝个下午茶,多享受啊!」他常常会故作潇洒,这种生活态度有问题。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所以修行人睡觉的时间反而更短。
执着或不执着是心态的问题,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是「随缘」,但不做事就一定不对;不执着的人做得比任何人更精进、更勤快。你为什么没有办法做那么久?因为你会累,哪里累?心累。为什么会累?执着,所以累。你在上班为什么会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愿力、没有希望,不知何去何从,所以很累。既然已经清楚自己的目标了,就可以很「精进」的做该做的事,怎么会觉得无聊?怎么会说不知道要做什么?
当你于一切法〔无所住〕,心彻底的不执着,就达到空性的境界了,〔而生其心〕就是生起作用,达到妙有的境界。你不需要问它是什么,你做到了它自然就会呈现。举个例子,你问别人:「快乐是什么?」人家很难跟你讲;如果你问:「一个人全然放下是怎么回事?」他也没有办法回答。五蕴的「受」是感官的觉受,开悟的「受」是跟空相应的受。你只要去做就对了,做了之后一切的感受自然会呈现。
〔能言下大悟〕前面六祖在客店听人诵《金刚经》时是开悟,这里五祖为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言下大悟,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是开悟后的心得。真的懂了就可以大悟。
你要明白我们的心真的是这种状态,这个「心」你说是自性、法性、法界…等等都可以。佛说:「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这种概念很多人都听懂,但很少人能够受益。为什么呢?如果你说你真的明白了,我问你:「我身上这件衣服是不是你变的?」「不是。」「那是谁变的?一切万法难道没有包括这件衣服吗?」你先有这样的心,才有这件衣服,万法不离你的自心、自性,你要好好地体会〔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句话。
很多文字,你自己解释好像解释得通,但又觉得不太对劲、有问题,就是你没有通达,理事不圆融。因为我们都习惯用一种角度在思维,例如说:「你有一颗心,我也有一颗心,我的心和你的心是分开的还是连在一起的?」「两颗心连在一起。」为什么你会这样回答?因为我们的心还是有界限的,所以你才会回答你和我都有一颗心,或许是分开的、或许是连在一起的,这样就是说我们的心是有界限的。心就是心,本来就没有边际,心就是法界,为什么说「一即一切」?一就是法界,法界包含一切。我们的心为什么有界限?执着才有界限。
有一位禅师,当他参禅后要离开时,寺院的住持问他:「一切是不是为心所造的?」他说:「是。」讲完住持就送他出去,庭院有一块大石头,住持就问他:「那块石头在你心内还是心外?」就在那个时候,禅师就开悟了!你怎么回答呢?你在看公案时不要纯粹在看公案,而是现实中随时都有这种状况,但是你从来没有去探讨过。你只是在研究文字,而以为你懂了,但是你答不出来你就是不懂。
这一块大石头到底在哪里呢?你不要停留在怎么回答,而是你悟到什么?佛法里面谈无我,但是世尊在涅槃前谈「常乐我净」,好像推翻从前的「无常无我」,到底是什么情形呢?一切不是都在你心中吗?我常讲:你什么都有,你也什么都没有;有是什么?没有是什么?有是缘起,没有是性空;所以什么都有,什么都没有,这两者不可以拆开,因缘起就有,因缘灭就没有。
【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表赞叹,如佛开悟时所说的「奇哉!奇哉!」。自性污染不得,你没有办法去污染你的自性。自性既然不被污染,那为什么我们不见性?那不叫污染,那叫蒙蔽。请问,乌云可以污染太阳吗?那不是污染,而是遮蔽。纵使一个人罪大恶极,也没有办法污染他的自性,就如拿墨汁泼虚空,虚空是不会被染污的。你要深信这是真实的,你今天没有办法深信,是因为你没有触摸到「自性」,你所触摸到的都是你的烦恼,你的贪嗔痴,所以只能看到文字、看到名相。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每个人从自性的角度来看是绝对平等的。如果佛性有生有灭,就不妙了,人类就永远有尊卑贵贱。当然从现象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出身、资质、环境、成就、造化、学佛的过程…都不一样。不要讲不公平,公不公平没有基准点。这个概念如果不正确,你的内在就不会平静,观念如果正确,看出去森罗万象、芸芸众生都不一样,就觉得很自然,怎么讲都离不开这个法则。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是不具足的,你觉得你的钱财、学问、精神食粮、佛法…种种都不足。如果我知道我具足一切,我当下可以安住。但我们就是不明白,明明就是没有,为什么偏偏讲具足呢?例如说,你认为我明明没有钱,为什么说我已经具足?前面讲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众生皆有佛性,我们具足佛性,佛性能生一切万法。明明没有钱,那你不会去生钱啊?怎么生,就是去赚钱啊!我佛法都不懂,那你不会生起精进的心吗?凡是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你这颗心去展现的。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无形无相怎么动摇?虚空怎么动摇?有形有相才会动摇。真正悟到自性的人,叫做大定。如果你故意去修定,那叫小定,小定的定义就是有出有入。什么叫有出有入?今天打坐感觉很好,明天坐的感觉不太好,你这样的知见是错误的,打坐的目的不是感觉好不好;如果你今天能够坐到有出有入当然我也赞叹你,虽然这样,却还不是自性的定。但是你觉得怎么没有动摇?我常常被人家影响,这是因为你见相着相,是你住色声香味触法,是你的妄心动摇,而不是自性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人类的科技、文明发展到现在,一切都是从自性产生的,人类在造福社会,同时也在毁灭这个世界。只要停留在现象必有争端,因为现象的不平等一定会引起争执,如果你没有真正明白到法性,你一定是假平等,不是真平等。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