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无量寿经入门,无量寿经全文,宽运法师:《无量寿经》的义趣──愿效法藏比丘——手机学佛网

无量寿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宽运法师:《无量寿经》的义趣──愿效法藏比丘  

  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复网友(道简法严)11月20日提问而写的,他说自己前两年,一个偶然的因缘听到某大德读经,内心有很强的反应,就像《无量寿经》里描述的那样。从此以后就慢慢的越来越亲近佛学。期间也买了一些书看,听了一些视频讲座,但也都是看看听听而已。后来听了另一位老法师讲经之后,结果逐渐的被深深地吸引着,于是买了一些他讲的开示,听后倍感心悦诚服,于是又买了他讲的《无量寿经》,读了不到半本,就深信不疑,于是就按照老法师所说的「干了起来」──开始学佛修行了。现时每天读一遍《无量寿经》,同时持佛号,但却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皈依和受戒。因此向我请教,要我针对他的情况以作开示。

  看到这样真心学佛的有缘人,心里非常高兴、赞叹,我一直从事净土法门的弘扬工作,对「净土三经」特别推崇,而对康僧铠译的古本《无量寿经》尤为喜爱;今日诚恳提问的网友,让我感到是一个很好的应机众,所以应该认真地回应一下。

  其实,很多时候,都有信众跟我说,自从听了、学了《无量寿经》之后,才真正明白佛法的真谛,身心得到无比的快乐。随后引导亲人眷属也逐步契入佛理,全家皈依三宝。然后,在生活、学习、工作上都按照《无量寿经》的标准,经常自我省察,互相督促,所以生活非常愉快,身心都很健康。

  无怪乎古大德称赞《无量寿经》为「净土第一经」。我们都知道,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中,《阿弥陀经》称「小经」,《无量寿经》称「大经」。《无量寿经》详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着重以发菩提心为宗要;《阿弥陀经》阐释持名念佛,其人临命终时,一心不乱,弥陀如来以及圣众菩萨现前接引,即得往生彼国。也就是说「小经」以信愿持名为宗要,「大经」以发菩提心为宗要。一般学佛的人,可以各随机宜,选择读诵,都可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

  为什么说这部《无量寿经》是第一经、第一殊胜?因为末法时期的众生,根器已经很弱,就好比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用一般的药物,已经不能治疗他的病。而且即使有真正的好药,由于药效太慢,也同样来不及救他的命。所以一定要用最快最好的特效药,才能救治这个病人。在本经第四十五品以及《法灭尽经》中,佛陀都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当一切经典都灭尽的时候,只有这一部《无量寿经》独留百年。可见这本大经,如果不是我们末法众生唯一的「特效药」,世尊与十方三世诸佛又何必神力加持,独留此经百年?

  本经的主要内容,是叙述释迦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经累积劫无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佛」。光明寿命最为第一。

  其国土谓极乐国土,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阁、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严饰,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各种伎乐,皆是法音宣流。其国人民智慧高明,容貌端庄,但受诸乐,无有众苦,皆能趋向无上正觉的佛道。至于往生有「三辈(上、中、下)九品」之分。彼国菩萨都得到一生补处,以观世音、大势至为上首。最后释尊劝告弥勒及诸天人等,发菩提心,不存怀疑,精进持名,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国七宝莲花中化生,等等。

  而这部经最殊胜之处,就在于它的感应非常快速。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很快就有效验。什么效验?就是内心变得很清净,妄想执着渐转淡薄,待人处事变得更有智慧,处处顺心,如意吉祥。正如经中所说:「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手中常出无尽之宝」。这些都是如法实践者的经验之谈。这就是读经的好处。

  佛教教学的根本理论及原则,无非是戒、定、慧三学,而读经就是三学同时实践与完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读经的时候,心里不起贪、瞋、痴,不起任何妄想,就是「诸恶莫作」。经典是佛陀从真如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真言,是「善中之善」,因此,读经就是「众善奉行」。而读诵时专心专注,这是修「定」。如果念经时,自始至终都能清楚分明,没有念错、念漏、或颠倒,这就是修「慧」。而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念佛法门也是如此,不管再艰苦、再难以忍受,都要坚持下去,每天的定课都不能间断。正如清朝梦东禅师十六字箴言所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真肯老实称名、持诵,依教奉行,日子久了之后,境界自然会越来越殊胜,真正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依报、正报都会随着转变,事事顺心,身心健康、快乐。

  可是,现在学佛的人,通常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觉得只读一部经,其他法门都不懂,如何能成就?其实在学戒的同时,首先只读一部经,这是根本的培养。我们学佛一定要依照「四弘誓愿」的次第:「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先要发愿,发了大愿,然后从「断烦恼」下手,接着才能修学无量法门。所以学经、读经的目的,就是为了断烦恼、增智慧;如果有了一部经的基础,再去博览群经,就会事半功倍,左右逢源。这就是古人常讲的「一经通,一切经通」的道理。

  因此,向我提问的这位网友,他说自己现时每天都会读一遍《无量寿经》,同时持佛号,可是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皈依和受戒。但既然觉得佛教义理这么动人、这么吸引、这么的令人心悦诚服,为什么不皈依、受戒,成为真正的佛弟子呢?所以我建议他如果想做佛陀的学生,就要先办好入学手续──也就是皈依、受戒。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与《无量寿经》特别契机、特别有缘,何不完全用这部经作为修学根本?其学习方法,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把经文熟透;第二阶段彻底了解经义;第三阶段按照经文中佛陀教导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老老实实在生活中一一实践。要知道所谓「修行」,其实就是修正(改掉)自己的毛病、习气。如果能把经文中的教诲应用在生活上,能圆满的处事、待人、接物,这才是学佛真正的目的。希望由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推而广之到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将来改变社会风气,进而拯救世界。

  本经的中心思想,是从第四品「法藏因地」开始,介绍极乐世界的缘起,叙述法藏比丘如何发愿,如何修行。我们读诵、受持这部经典,最重要的是做到信、愿、解、行都和佛一样。我们不但每天读诵这部经,而且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对照自己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是否与经义相符。如果发现偏离了,甚至违背了经中的义理,就要马上修正,这才是修行真正的意义──时刻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

  试想,法藏比丘是如何积功累德的?在第五品「至心精进」中说到,他亲眼看到了宇宙间一切的国土,他慢慢的思惟,将十方二十亿国土的优点全部采纳,缺点全部舍弃,作为建立极乐世界的蓝图──也就是弥陀的四十八大愿。发愿之后,他依愿切实去修行,愿愿都圆满成就,最终才成立了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要效法法藏比丘在因地时的修行,也就是极乐世界之所以成就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相应。

  直到今日,阿弥陀佛虽然已经成佛十劫了,仍天天都在讲经说法。他总是希望我们众生赶快到那里修学。我们又怎能辜负阿弥陀佛的愿望?我深信每个人只要真诚受持、读诵本经,不仅烦恼断除,三业清净,自己往生有把握,对家庭和谐、社会安乐、国家富强,乃至世界的和平、全体人类的幸福,都有莫大的帮助。

  我们西方寺每月举行的《无量寿经》法会,已有多年的时间,希望大家都一起来学习、诵诵、受持这部经,领略经中的真实义趣。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