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67集——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67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九十三页:

  玄义【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理迢遥,念佛往生,古称径路。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鹤冲鹏举,骥骤龙飞,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径中径矣。】

  这是因缘里面第十段。这一段是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修行目的无非是想了生死出三界。法门虽然多,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决定不是容易事情,这是我们每一位同修都要明了的。无论是大小乘,或者任何一个宗派法门,都要从断烦恼去下功夫,没有说是烦恼不断就能超越六道轮回,那是决定讲不通的。烦恼习气无始劫以来可以说是太深太重,经典上告诉我们「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那是小乘的见道位,见道之后才能谈得上修道。这道没有见到,试问问你怎么修法?你想修道,先要见道。这一点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如果道没有见到,你去修,不管怎么修法,充其量也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这不是究竟法。在佛法里面,大乘见道位是要明心见性,不但是要把见思烦恼断尽,无明也要破一分,这是大乘的见道位。以《华严经》来说,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最低的阶级是初信。初信菩萨断的烦恼品数与小乘须陀洹相等。我们自己现在是什么身分?没入流,初信位也谈不上。古德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念佛往生的这个法门,十方诸佛没有办法普度众生,换句话说,末法众生没有出三界的可能。

  净土宗当然也要见道,不见道怎么修道?但是它的标准跟一般教下所讲的标准不一样,它的标准是要对这个法门真信发愿,烦恼一品没断也没关系,你要能够信得切,真正能相信,真正肯发愿,这就是这个法门的见道位。也许你听了之后心里很安慰:大概我已经见道了。可以这么说,但是见道之后还得要修道,你要不能修道,你还是不能往生,这一生又要空过了,还是免不了生死轮回之苦。

  怎么修法?这里告诉我们,这是『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这是这一科的题目。在佛的一代时教,无量法门,大乘是径路,小乘跟大乘相比,大乘快,小乘慢。小乘经上说,证得须陀洹果(初果见道位)之后,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才能证得阿罗汉,不是一生能证到的。大乘要证到阿罗汉位,或者比他更高到明心见性的地位,一生当中能办得到。这就是大乘比小乘,大乘是径路。「径」就是小路,很近的一条小路。径路里头还有径路,还有径路是什么?禅。在一切大乘法里面,禅比较其他的法门那又是径路,「径中径」。比禅还要快、还要稳当、还要近的就是念佛。「径路修行」就是大乘,「径中之径」,「径」是指禅,末后这个「径」是指净土。由此可知,念佛往生净土是成佛最近的一条道路。

  下面给我们解释这个意思,这有两个意思,第一个说『余门学道』,其他的法门、其他的宗派好比是『万里迢遥』,这就是要渐渐断惑,渐渐证真,渐渐了生死,这个路相当远。禅虽然是一个近路,禅只被上根,中下根性的人没有分,这是诸位一定要晓得,就是认识自己,晓得自己的根性。禅要不能成就,依旧是六道轮回,所以历代参禅的人很多,真正见性的人不多。拿禅宗六祖来说,这在禅宗史上,他的会下成就的人是最多的,也不过是四十三个人而已。他在曹溪三十七年,跟他学佛的人几万人,成就的也不过是四十三个,可见得这个东西难,真正是难。今天参禅,纵然得禅定,得禅定不能了生死,果报也只是在四禅天而已,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天。如果连禅定都没有得到,他的果报还是出不了欲界,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真正要成就,除了念佛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

  『念佛往生,古称径路』,最近的一条道路。『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大分可以分为「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这四大类。小本《弥陀经》所提倡的就是持名念佛。『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没有比这条路更近了。

  有同修问:这句佛号要怎么念法?这四个字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念阿(ㄚ)弥陀佛,但是我们也听说不少人念阿(ㄜ)弥陀佛,哪一种正确?给诸位说,都正确,不必在这上疑惑,你用什么方法习惯,你就按照你的习惯去念。尤其这四个字,在中国南北各地方言都不同,念的音声都不一样,只要你诚心诚意去念就有感应,诚则灵。音念得再正确,意不诚,没有感应,古人所讲:喊破喉咙也枉然。要诚心诚意的去念,阿(ㄚ)弥陀佛也行,阿(ㄜ)弥陀佛也行。他还有一个问题:在戒律当中有规定,佛弟子不拜鬼神,他说祖先牌位是不是可以拜?要拜。佛没有教你不孝顺父母,你打开菩萨戒本,菩萨戒就是建立在孝顺的基础上。不拜鬼神,是与我们自己不相干的鬼神,你不必去拜他;你要是拜他,那就是谄媚、巴结;对於父母、祖先,应当要拜,应当要祭祀。父母要在,一定要孝顺。

  老同修都知道,修行第一个就是从孝亲下功夫,地藏菩萨就是代表大孝,修行要从这里开始。不孝顺父母,怎么能成佛作祖?孝亲尊师,这就是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慈悲一切众生,就是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以慈悲心无条件的帮忙一切众生,那是真正拜观音菩萨,真正供养观音菩萨,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念佛人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何况这句佛号里面所含的意义无有穷尽,懂得愈多当然是愈好,不懂得也没关系,不懂得只要真信切愿,一天到晚不要忘记这句佛号,一样可以成功。

  至於念佛怎么念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念佛人一定要定早晚课,早晚课决定不能缺,天天要照做。早晚课要随著自己环境来定,如果自己工作很忙碌,你就少定一点;定多了,你忙的时候就缺课,这个不好,这是你功夫间断了。所以很忙碌的人可以用十念法,早晨起来漱口洗脸完之后,就去拜佛。家里供养的佛像,就在佛像面前念十念,十念是合掌尽一口气叫一念,不拘佛号多少,念十口气,这是最忙碌的人。如果很闲的人,可以依照《西方公据》的方法,早课用一支香,就是一个半小时,老年人、退休的人可以用这个方法,念一遍《弥陀经》,三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拜一百拜佛。这是非常之好,晚课也这么做法。除了早晚课之外,那叫散课,就是没有定数目,这是愈多愈好。

  念佛的秘诀在伏烦恼,断烦恼我们断不了,没有这个能力,一定要把烦恼伏住。烦恼念头才起来,立刻就要觉察,把它换成佛号。譬如顺境,称心如意的境界现前了,生欢喜心了,欢喜心就是烦恼,它不是正常的,立刻换成阿弥陀佛,把欢喜压下去,不要让欢喜心继续增长,这就是功夫,这个佛号就得力。逆境现前,就是不如意的境界,起了瞋恚心,心里不高兴了,这是烦恼;这个念头才起,立刻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不让瞋恚的念头继续增长,把它压下去,这样念佛就得力。我们一天到晚待人接物,这个心常常保持一个平静,这是念佛的秘诀。你要不懂这个道理,纵然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心里面还是喜怒哀乐时时起现行,这个佛号没有用处,念得再多伏不住烦恼,伏不住烦恼就不能往生。

  诸位要晓得,往生这个事大了,世间其他的事情鸡毛蒜皮,不值得一提。我们无量劫以来,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要不认真,不把它把握住,你这一生就空过了。这一生空过,将来再遇到这个机缘,不晓得要等到哪一劫!真正是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今天我们遇到了,这个机缘可贵。什么念头都要放下,你能把握这一句佛号,你所最亲爱的家亲眷属,你就有能力救得了他;冤家债主你也有能力去度化他。你要把握不了这个机缘,你在六道里头永远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事情想起来非常的可怕!为什么不把握著宝贵的光阴好好的去念佛?把自己所有的妄念统统给念掉,这个就是真正的念佛。在一切修行法门里面,确实没有任何一个法门有这样的方便。这个法门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妨碍,行住坐卧都可以念;闲的时候可以念,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念。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法门你修了,你别的事情都要放下,这个不放下工作也可以念,所以确实是最方便的一个法门。

  底下祖师用个比喻来形容,『鹤冲鹏举』,这两种鸟都能飞得高、飞得远。通常我们看到飞得高的是老鹰,但是鹤比鹰还要飞得高,大鹏鸟那就飞得更高了。『骥骤龙飞』,「骥」是马,好马、龙马。平常的马一天不过走百多里路,好的马一天可以走几百里路。『不疾不行,而速而至』,你看它走,它也不疾,完全是非常的正常,但是它的速度确实比其他的鸟、比其他的马快多了。用这个来形容念佛法门,就像是鹤冲鹏举,就像是骥骤龙飞,所以说是『径中径矣』。

  疏【二义者,一是较量於多种净业。】

  『多种净业』,全都是修学净土法门的,像《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修行方法是十六种观法,叫《十六观经》,修观;《鼓音王经》教我们持咒;这部经教我们持名。持名,名号只有四个字「阿弥陀佛」,谁不会念?人人都会念,比咒容易多了,比观更是容易多了。

  疏【二是拣别於本部大本。】

  『大本』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对於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说得非常详细,而且也讲了许多修净土的方法。我们这部经专门讲执持名号,跟《无量寿经》比较起来,我们这个方法比它简单、比它容易。所以修行要找最简单、最容易的,我们才能快快的成就。找那些繁琐不容易修的法门,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疏【故云径路之径路也。径路者,路小而捷名径。】

  『径路』是小路、近路。抄近路,他先到。

  疏【小喻念佛为力之简易。】

  是从这上来说的,不是讲法门小,是讲我们用的力量小,不费什么太大的力气,简单容易。

  疏【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

  比任何一个法门都快速。这个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问题就是你信不信,你有没有这个福分?真正相信,你有福,这种福报是无比的福报。不要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给诸位说,我们人间像过去古时候这些帝王,那个福报大,比不上你;不但国王的福报比不上你,天王也比不上你。大梵天、摩醯首罗天都比不上你,为什么?他们的福报再大,还要受生死轮回,你从今之后永离轮回,你的福报比他大得太多了。不但六道凡夫没有一个人能跟你相比,四果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也都比不上你。他们修证要费多少时间,费多少功夫,还不能达到圆满。成一个藏教佛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成一个圆教佛要无量劫。你今天能够选择这个法门、相信这个法门,你真是不费吹灰之力,你一生就圆满菩提,这样大的福报真正是不可思议!谁有那么大的福报?相信的人有,发愿的人有,念佛的人有,经典与古德语录里面,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这样说的,这个话不假。

  疏【善导大师偈云: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是也。】

  善导大师是唐朝时候人,传说他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的圣诞,阿弥陀佛没有在我们这个世界出生过,他的生日从哪来的?给诸位说,善导大师的生日。台北有善导寺,你只要看到善导寺,一定是修念佛法门的。日本人对於善导大师最崇拜,所以善导寺是日本人建的。在唐朝时候,日本出家人在中国留学的非常多,念佛法门就是从这里传过去。传里面记载,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口里面就有一道光,光中化佛,声声佛号都是这样,实实在在不可思议!他教给我们『唯有径路修行』,这句话重要。修行要找径路,径路快!别给自己找麻烦,不能兜圈子。

  唐朝是太平盛世,修行人还要找径路。我们今天处的是什么时代?这个自己要认清楚,随时这个世界都有毁灭的可能,我们今天处在这个时代。万一核子战争一爆发,这个世界上的人要死一大半。众生共业所感,必然会爆发。如果不能把握住,怎么得了!确实没有时间再搞别的事情,一定要找一个径路。这个核子大战,我的看法就是糊里糊涂打起来、莫名其妙打起来的。现在的战争,双方面都晓得是同归於尽,没有胜负的战争;同归於尽,大家死!是这种战争。怎么会打起来?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电脑发生错误。现在控制飞弹都是电脑,如果电脑一下出了毛病、出了故障,这边飞弹跑掉一个,那边说你来攻击我,赶快还击,不就打起来了吗?打起来都莫名其妙,不知道什么原因打起来的。另外一种就是神经病,控制飞弹的小兵发神经,他乱按一通,战争打起来了,这都很可能。善导大师教我们修行要找径路,找一个简单容易、稳稳当当的一条路,这条路是『但念阿弥陀佛』,直截了当指给我们小本《弥陀经》的这个方法。

  疏【故云:余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横出三界。】

  『竖出三界』,一般通途要断见思烦恼,思惑断尽这才能出得了三界,见惑断尽还要到欲界往返几次,这叫竖出。以小乘阿罗汉作例子,到了三果,三果的圣人斯陀含,欲界的思惑九品断尽了,不到欲界来了,他住在哪里?住在色界的四禅天,叫五不还天,在那里修行。把其余的七十二品思惑断尽,这才能超出无色界,超出三界之外,这叫竖出。小乘如此,大乘其他法门也是如此。大乘断烦恼的技巧比小乘高明,方法巧妙。

  念佛这个法门叫『横出三界』,说到断证的功夫,连小乘初果也赶不上。一品惑也没断,怎么能走得了?这是靠佛力的加持,所以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你走,这么走的!从人道里面就超越了,不要经过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不经过那些,横的就出去了,叫「横超」。自己具备的这分力量就是「信愿行」,要具备这三个条件。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说得明白,《疏钞》里面说得更详细。自己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真正相信了,其他的法门就得放下,如果还不放下,你这个信心不清净、不坚固,与佛感应的时间就要拖长了。为什么有许多念佛人很短的期间就感应道交?没有别的原因。也许说:他有善根。难道你没善根?他有善根,你也有善根。你不用你的善根,那有什么法子!什么叫善根?「信」就是善根。只信这一门,念经只念这部经,除这部经之外,其他的经我都不念了,死心塌地就依这部经,这个感应就特别的快。为什么?你整个的心力集中在这一点。再搞别的经论,你的心分散了,力量就薄弱。心贵专一,不能分散,这样才能够修到一心不乱。

  连一切经我都不要了,那一切世间法还要不要?当然不要了,二六时中就抱著阿弥陀佛。我想,心里动念头在想,想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你就决定往生。果然能这样做,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会超过三年,你这个法门就修成功了。如果一面念佛一面还打妄想,念《弥陀经》还想学其他的经论,还想学其他的法门,你这一生能不能往生的确是个问号?所谓善根深厚,没有别的,就是这么回事情。这叫横出三界。底下大师有个比喻:

  疏【如虫在竹,竖则历节难通,横则一时透脱。余门之比念佛,则念佛为速矣。】

  竹子很长,当中有许多节,譬如有一只虫,它要从竹子底下一直超出去,一节一节咬破,那要费很长的时间、费很多的力气,它才能出得去。横出,它就聪明了,它在旁边咬个洞就跑出去了,不必找那么多的麻烦。这是比喻念佛比其他法门修行来得容易、来得快速。

  疏【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

  说到念佛,念佛的种类有很多。就是持名,持名也有许多种念法。譬如在台湾,现在盛行的有五会念佛,有七音佛号、五音佛号、四音佛号,很多种念法,腔调都不一样。你要问:哪一种正确?很难讲,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你明了一个原则就好,哪一种腔调我听了很舒服,听了我的心能静得下来,这种腔调就最适合你。像五会念佛,接引初学的人我觉得不错,像唱歌一样的,但是要把心念定下来不大容易。平时多听,自己多念,哪一种腔调念得自己很舒服,念得自己的心很定、很清净,你就用这种方法。所以这个也是没有定法的。

  疏【乃至万行回向等。】

  修学一切的善法都可以回向西方净土。我为什么做这些事情?为了求生净土。我们念念当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求生西方净土。乃至穿衣吃饭,我为什么要吃饭?为了求生西方净土。我要不吃饭,我的身体就没有力气;吃饱了,身体有力气,有力气干什么?有力气念佛求生净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功德回向西方,待人接物亦复如是。除非我们接触不到的人,凡是能够接触到的,都要劝他念佛。他相信很好,不相信没关系,不相信,「阿弥陀佛」他已经听进去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把阿弥陀佛已经介绍给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求生西方净土。常常要这样的用心,与西方净土就接近了。

  疏【实相之佛,虽云本具,而众生障重,解悟者希。】

  『实相』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有很多同修问:怎样我们才能做到实相念佛?实在讲,你现在决定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你现在这个心是杂乱之心,你怎么能与实相相应?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那就是实相。所以,理一心以后的功夫都叫做实相念佛。到什么地位证理一心?圆教初住菩萨。从初住以上有四十一个阶级,《华严经》上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实相念佛,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现在老老实实用持名这个方法就好,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得真实的受用。

  疏【下此数门: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

  『观像』就是看阿弥陀佛的佛像。把佛像摆在你面前,你看他,你要是调过头来不看了,你这佛就断掉了。如何能叫佛像一天到晚在你眼睛当中不间断?这要有很大的福报。你不要做事情、不要工作,有人来供养你、有人来伺候你。你家里大厅四周围都挂佛像,不管你走到哪一边都看到阿弥陀佛,得要这个大福报才行。你每天上班工作,观像念佛必定中断。

  疏【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

  这是真的,比观像还难。《十六观经》第一观「观落日悬鼓」,观西方太阳刚刚落下的样子;观成之后,太阳永远就在你面前,别人看不到,你看得到,清清楚楚。睁开眼睛看到太阳在面前,闭著眼睛太阳还在面前,这样才观成。如果你睁开眼睛、闭著眼睛都没有,你没有观成。不容易!这一观观成,再观第二观。第二观是「大海结冰」,那是观地,地是琉璃地,这一观观成之后,你所看到的大地是翡翠的,琉璃就是翡翠,绿色的玉。我们看到的是磨石子地,你看到的是翡翠的地,你才能观成;如果你看到的是磨石子地,这一观没观成。不容易!比观像还要困难。所以讲『心粗境细,妙观难成』,这一点都不错。

  疏【万行,则所作繁多,重处偏坠。】

  『万行』,这是《无量寿经》里面所提倡的,要修六度万行。修六度万行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好了,天天去干这个事情,把念佛忘掉了,修福去了。财布施多了,来生得大富贵;法布施多了,来生聪明智慧,搞这个去了。这就叫『重处偏坠』,坠就是堕落。法缘结得太多,来生去做国王、大臣,拥护你的人多!现在民主,选票多!你与这些众生有缘。总而言之,那都是些麻烦。这个法门,教我们一天到晚就是抱著一句佛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好修!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六度万行,我们随缘修,绝对不攀缘;随分随力,遇到有这个机会我们就做;没有了,不去找,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如果这个缘太多,找的人太多,你要有智慧,请别人去做去。这好!不要什么事情都揽著自己来做,那个麻烦就大,怕的是把你的清净心给扰乱了。

  疏【唯此持名一法,简要直捷。】

  简单扼要,直捷稳当,二六时中就用这个功夫。念佛人是无比的福报!

  疏【但能继念,便得往生。】

  念佛相续不断,决定能往生。

  疏【古人谓既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我们一生当中,决定不要去打妄想「我要开悟、我要博学多闻、我要修积无量无边功德」,不打这个妄想,学一个老实念佛,老老实实的念佛。老实人,他这一生决定成功。见到阿弥陀佛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你还怕不开悟?你还怕不能博学多闻?一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都得到了。不但你所想的都得到,你想不到的也得到了,究竟圆满的功德在西方极乐世界。此地经典虽然多,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何况这些经典我们展开,很多地方看不懂。请一个人来给我们讲解,谁肯发这个心来跟你讲?请也请不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问题都解决了。

  诸佛菩萨都在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你想听什么经,他就跟你讲什么经。所以我们何必在这个世界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不用学了,统统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现在最要紧的是怎样能快一点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今天求的是这个。莲池大师说「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谁愿意去悟,你们去搞去;「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你们谁爱行,谁就去行去。他老人家真正彻底明了了,一心一意求生西方,知道搞其他的法门都是打闲岔,都是吃力不讨好,应当把我们的修学放到西方极乐世界。今天唯一的目标就是如何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大功就告成。

  疏【则不期实相而实相契焉。】

  我们现在没有想到证实相,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实相就现前了,常寂光净土。我们生凡圣同居土,生凡圣同居土怎么也能够契入实相?经上说得很清楚: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的人也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那是什么身分?等觉菩萨。他不契实相谁契实相!所以西方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真正是难信之法。每一尊佛都有四土: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我们这个世界这四土,当中都有隔碍,不圆融;西方极乐世界四土是圆融的,没有障碍的,所以一生一切生,它妙就妙在这个地方。

  疏【故念佛为修行径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径路也。】

  持名念佛是径路里面的径路,换句话说,是修行成佛最近的一条道路。无量法门当中,你能够在里头找出一条最近的道路,这不容易!这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福报。但是我们今天偏偏就撞上,就遇到了。遇到了,你要是能信,要是能行,你这一生成佛了。诸佛护念,诸佛赞叹!遇到了,你要不相信,你要不肯做,诸佛都叹息:百千万劫难遭遇,他这一生碰到了,他不相信,当面错过,这是何等可惜的事情!

  这个法门实在是难信之法,不但释迦牟尼佛自己说难信之法,十方诸佛异口同音都说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你能信得过,那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真正是不可思议的功德,自己一定要珍惜。我为什么不厌其烦讲解《弥陀经疏钞》?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能在《疏钞》里面生起信心、真正发愿,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已经就是莲池海会的一分子了,这一生必定要去,毫无疑问的我们往生。这是把这一条径路找到了,把这条正路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当然我们要尽心尽力介绍给别人。

  疏【鹤冲已过凡禽。】

  其他这些鸟比不上白鹤,它飞得高。

  疏【争如鹏举。】

  大鹏鸟比白鹤飞得更高。这是拿鹏比喻持名念佛。

  疏【骥骤虽超群马,未及龙飞。】

  再好的马比不上龙,龙能够飞行变化,把龙飞比作持名念佛。

  疏【皆上喻念佛,下喻持名念佛也。不疾不行者,易系词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这一句文是从《易经》上来的。六道的众生都有念头,思就是念头,有念这就有个妄心。『易无思』,就是没有妄心、没有妄念。『无为也』,无思就无为,有思就有为,有为是生灭法;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这是有为法。《百法》,前面九十四法是有为法、生灭法,后面六法是无为法。无为法里面,「真如无为」是真正的无为,其余五个是相似的无为。真如无为,真如就是我们的本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易是讲真心,真心里面没有念头,真心里面没有生灭,所以说是『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易经》这几句话与《大佛顶首楞严经》讲的楞严大定,意思完全相同。十番显见那段经文里面,指出我们的见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如如不动!

  『感而遂通』,外面有感它就有应,感应道交。这是属於本能,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接触就明了就通达,不要通过思考,这是真正的智慧。这几句话,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来说,就是理一心不乱。事一心是定,理一心是定里面开慧了。事一心是「寂然不动」,理一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那个境界就更高了。『非天下之至神』,神到了极处,这个神叫灵明,不可思议到了极处,『孰能与於此』,这个「神」是指我们的心性,也就是指一心不乱。

  『不疾而速』,像我们此地念佛人成就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多远?十万亿佛国土。这么远的距离,我们在此地没费力气就到了,还没有开步走就到了,妙!这就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一步没走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了。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本经的经题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与本经的名题完全相应。这段意思很深,也非常有趣味。今天时间到了。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