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48集——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48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六十二页:

  疏【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

  这一小段的意思是别指「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佛在法华会上说出这句话之后,各宗解释都不相同,换句话说,各宗有各宗修学的方法,有它成佛的次第。可是究竟来说,我们以最客观究竟来说,确实无过於本经,为什么?这部经修行的方法就是叫你『一心持名』,著眼就在「一心」两个字。我们现在持名,为什么得不到受用?原因就是我们持名都是用散乱心持名,不是用一心。如果一心持名,没有不成就的;这一点,如果自己真正想要早一天成就,那你不能不注意。何以晓得是散乱心?譬如我念佛了,还想参话头,还想念咒、持戒,甚至还要看别的经,听一些佛学讲演,心就乱了,就不是一心了。

  我们看古来许许多多的大德,他们的成就,这一生修行就是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他的佛堂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尊佛像,他专一,经就是一部《弥陀经》,不看第二本经,这才叫一心持名。我们今天房间里佛经堆一大堆,散乱心,那不是一心。所以念佛念了十几年、念了几十年,连个消息都没有。不能说这个法门不灵,是你自己搞错了,你自己没有能把握原则。所以现在修行成就的,说老实话,出家不如在家,年轻人不如年纪大的人。年纪大的人,他什么都放下了,年岁老了,不求往生不行了,他经也不听了、也不看了,一天到晚老老实实一句阿弥陀佛,他就成功了。由此可知,真正成功是在一心称名,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净土宗有许多位祖师,一生就讲一部经,《弥陀经》一生讲二、三百遍,他第二部经都不讲,这个与他自己的修行决定相应,他能成为一代祖师不无道理在!

  法门的殊胜从哪里看?这就叫殊胜,为什么?没有人打闲岔,没有其他的知见渗透在里面,这叫最为殊胜。最殊胜是心地清净,专一,无比的殊胜。道场之殊胜,不在乎人多,在乎专一。远公大师道场只一百二十三个人,不算多,个个往生,为什么?他做到专、做到一,这叫做殊胜。今日道场三个人、五个人,决定不算少,三、五个人在一块共修,将来个个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国土。所以最忌讳的是乱心,乱心修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成就。

  果然是一心称名,那就跟经上讲的一样,「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就了。根利的一天就成就,根性钝的、业障重的、罪业深的,也不过七天。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许多往生的公案,那都是我们的证明,确确实实他往生了,他做到了。经上讲「若一日到若七日」,这个七天不是假的,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打个佛七,进来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出去时还是老样子,那你这七天都是散乱心持名,所以没有用处,不得力。这是讲修因,一心持名这是修因。

  『即得不退』,这是讲果报。这果太殊胜了,所以立刻就能证得不退转。不退转是个很不简单的事情,我们不能把它看轻了。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学佛不是这一生,尤其是你能遇到这个法门,那正是经上所讲的,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才能遇得到。既然生生世世都修学,可惜我们功夫不得力,常常退转,进进退退,不能成就,也就证明了生生世世念佛都是用的散心念佛。世间名闻利养放不下,心散乱了,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佛法里面对於一切经论法门放不下,总想多听几部经,多看几部论,多去参学参学。

  说到参学,善财童子也参学,为什么我们不能参学?说个老实话,我们没有善财那个资格。你想想看,善财童子什么时候出去参学的?以念佛来说,他得理一心不乱的时候,才出去参学的。所以他已经具足参学的条件,有了参学的本事。我们今天凭什么?人家去参学,他是一心持名去参学的,绝对没有破坏他的一心,他有这个能力。我们今天一参学,心就乱了,没有办法接受外面这个境界,一接受就乱了,一接受心里面就起妄念,就打妄想。这是没有资格参学,而想效法菩萨外面参学,这是过失,这一点一定要明了。古大德出去参学,都要大彻大悟。禅宗是大彻大悟以后才有资格参学,老师一定叫你参学,不会留你的。净土宗里面要证得理一心不乱,才有资格参学。但是净土宗参学不多,为什么?因为这个法门是直截了当成无上道,用不著参学,这也显示出这个法门的殊胜。

  『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这句话出在《华严经》上,《圆觉经》也说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问题就是我们自己能不能信,我自己能信,能信还是凡夫!如何能恢复自己本来面目?禅家常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佛,怎么恢复?就是一心持名,用这个方法就能恢复。可是你要信得过,因为你自己没有自信心,所以你才动脑筋去参学。『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你要搞这一套,信不过!那就没法子了。你愈是这样搞法,对你自己修学时间上来讲愈是耽误,没有那个专一的人成就快速、成就殊胜,因为智慧是你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是你本来具足的,不是外头来的,不是说我去念了《大般若经》,我般若智慧就开了,没这个道理。你要是散心念《大般若经》,你念上一百遍,你还是糊里糊涂的。

  经有没有用?有用,经是帮助你开悟的,它确实有用。要怎样读?要以清净心去读诵。每一部经都是帮助你开悟的,所有法门你只能取一种,一才能悟,二就悟不了。一心能悟,二心就不能悟了。你仔细去看看《高僧传》、《居士传》,人家开悟得一心的,就是一个法门里头所获得的结果。他修很多法门,读很多经典,你看看他有没有悟处?没有,自古以来没有这个例子。但是古来大德也有许多著作,也有许多经的注解,那是怎么回事情?给诸位说,那是悟了以后的事情。悟了以后才有资格参学,可以多看、多听、多接触、多讲,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没有大彻大悟就没有资格参学,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他在没有悟之前决定是一门,悟了以后这才开花结果。

  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清净心就如六祖所说:本来具足、能生万法。自性就是清净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是真心,与佛最接近,与佛能够相应;散乱心是凡夫心,与佛不相应。用散乱心,这才要经历多劫,时间长;用一心,时间就短了,所以一日到七日就能够成就。此地讲『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拿这个来解释《法华经》里面「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讲这个「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那实在是再好也不过了,就各宗的说法也是最为殊胜。

  我们再看《演义》讲的念佛心,「念佛心入佛知见」,对自己现前的修学非常重要:

  演【念佛心,即最初事理二持之心。】

  一心持名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叫事持,一种叫理持。事持里头没有理持,理持里头有事持,诸位必须记住,有理必有事,有事未必有理。有理没有事,会落空的,那不是持名。什么叫事持?依照经上讲的方法,二六时中执持名号,这句佛号不要间断,这就叫事持。一般像下根这根性比较劣的,不认识字,也听不懂佛法的,你叫他念阿弥陀佛,行,他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念!你叫他一天念十万声,他就老老实实念十万声。你问:什么意思?不晓得,他不懂。念了有什么好处?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临命终时,佛真来接引他。诸位可不要小看事持,事持持久了会开悟,为什么?他一心,他心清净没有妄念,所以念久了会开悟,会得定,这个叫事持。事持也能念到事一心、理一心,并不比理持差。

  什么叫理持?对於这个道理,净土法门的理论、方法、境界完全通达,真正了解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他晓得这个道理,这是明理。念不念佛?也念,跟事持的人一样的念,这叫真正的理持。如果晓得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念就是不念,不念就是念,我一天到晚不念,不念就是念,那就大错特错了。结果必定落空,这是恶取空,那就是误会了。诸位一定要记住,理持不离事持,事持不见得明理。这两种方法,只要一心去做都能入佛知见,入佛知见是证果。

  演【入佛知见,乃最后寂光无上果。】

  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讲圆满的『佛知见』。如果讲部分的佛知见,你从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入佛知见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入一分佛知佛见,那是分证。此地讲的,这是圆满,是无上正等正觉。

  演【即此事理二持,皆从有念而起。】

  两种持名都是从『有念』开始,所以这个法门好处就在此地。这个理明不明了没有关系,明了很好,不明了也行,这跟其他的法门不一样。其他的法门一定要先明理而后修行,它的过程是信解行证,一般法门统统是依照这个程序。这个法门则不然,它可以不要解,它就有行,行后面就有解有证,或者我们讲它行与解可以同时,不分先后;八万四千法门,其他的法门都是先解后行。净土法门特别容易、特别简单,道理就在此地。

  可是你要记住,要专一才行,不专一没用处。说老实话,无论是钝根或者是利根,真正要这一生当中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别的诀窍,唯一的就是一心。我不看一切经,不是那个经不好,它会打闲岔,会使我分心;我不听别的法师们讲经,不是说他讲的不好,而是我听了会起妄念、会打闲岔,换句话说,破坏了自己的一心。古人讲: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听经,我是一个修念佛的,一心持名的,听他讲禅,听他讲密,我的心也动了,我这个修道的心被他破坏了。他讲经,他没叫你来听,是你自己去的,他没有破坏你的道心,是你自己甘心情愿到那里去,把你道心给扰乱,那有什么话说呢?这是我们自己错了。自己果然能够把握得住,不动心了,那个可以,什么道场都可以参学,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自己没有这个把握,还会被外面境界所转,那你自己要当心。所以,开始修学都是从有念。

  演【念之既久,根尘自空,诸念自落。】

  这是讲你功夫得力,得力怎么样呢?得力是『根尘自空』,就是我们一般讲:你看破了。『诸念自落』就是你放下了,你真正看破了,看破了怎样?你就不取相,就不著相。像《金刚经》上讲的「不取於相」,放下了就不动心,就如如不动,这是功夫成就,念佛三昧现前。这个境界最低也是事一心不乱,到这种功夫了。

  演【若复精进不已,和念佛之念亦复脱落,顿入无心三昧。】

  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层,就是『精进不已』,精进不已,要不要念?要念。虽然是外不取相、内不动心,这一句佛号还是继续不断,就像《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一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念佛那个佛号一声一声相续没有中断,二六时中佛号不中断。虽然这个念佛之念也没有了,也不执著了,可是佛号还是念,这个时候的念真正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念而念,不是没有念,还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声声不绝,既然念了,为什么又说无念?无念是讲他自己的境界。念是从形相上讲,形相上确确实实他是在念佛,佛号没有断。从他的境界上来说,他的境界高,真正入了三轮体空,你能念之心不可得,所念之佛不可得,当中执持的名号也不可得,三轮体空,这是讲境界。

  广钦老和尚往生了,他是真正的往生。他老人家临走之前说了两句话,「不来也不去,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境界,就是三轮体空,这两句话的境界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怎么知道他决定往生?诸位晓得,他是参禅的,最后修净土法门,自己念佛,开念佛堂劝大家都念佛。有许多人见过老法师,向老法师请教,老法师都教他念阿弥陀佛,他自己当然是个念佛人。念佛人走得这么自在,决定往生,那没有话说的。

  所以我们自己,尤其是出家人,更要提高警觉,你现在这一生当中,你还没死,可以招摇撞骗,可以想一些花样,俗话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可是到你最后这一著,你的马脚全露出来了,你是真的是假的,骗不了人!最后这一著不能骗人,大家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要是糊里糊涂死掉,必堕三途。

  在家同修修行,念佛自自在在往生的,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当中,我就看到广钦老和尚这么一个。所以,出家人不如在家人。刚才说了,年轻人不如年老的人,年老的人真放下了,没有妄念了,什么法师讲经他不听了,他在家念佛要紧,不打闲岔:年轻人喜欢跑道场,喜欢到处去参学,参得一脑袋的胡思乱想,邪知邪见,所以不如年纪大的人。年纪大的人有成就,年轻人很难有成就。听经的目的是断疑生信,果然不疑惑了,相信了,我要听它干什么?不要听了,回家老实念佛就好,决定成就。

  下面讲的这几句话,这就是开智慧了,得事一心之后一定般若智慧现前。

  演【自然五阴俱消,圆明发化。】

  『圆』是圆满,『明』是光明,就是般若智慧发起来了,现前起作用了,正如《心经》里面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可是诸位要晓得,般若智慧是要从无心三昧里面才能够现前。无心是真心,换句话说,有心都是妄心,有心念佛还是妄心。初学的人都是从有念而起,就是从妄心修行起,修到功夫成片还是妄心、还是有心,到事一心不乱还是有心,要到理一心不乱才入无心三昧。所以理一心不乱,无心是无妄心,不是无真心。无心三昧,无心是无妄心,换句话说,真心现前了。有了妄心,真心就不能现前;无妄心,真心就现前。真性里面透露出来的般若智慧,就能照见五蕴皆空。由此可知,《大般若经》是自己本来具足的,不是外面来的,你要想修大般若,你一定要修清净心。

  今天有一个居士问了我一个问题,说:观音菩萨念了一遍大悲咒就顿超十地,大悲咒很灵,不能不念。好,你念了多少遍?一天总念个十遍,念了有好几年,怎么样?超十地没有?还是凡夫。你为什么超越不了?因为你念的跟观音菩萨念的不一样,不是音不同、不是调子不同、不是字不同,那些都同,用心不同。你用的什么心?你用的是妄想心。不但是个妄想心,还是最大的一个烦恼心,你用的是贪心,我要赶快登十地,我多念几遍,我就会登十地了。你看,你是贪心去念。佛法都是断贪瞋痴的,你用贪瞋痴来修学,增长贪瞋痴,你怎么能成功?观音菩萨这一遍大悲咒念出来,把大慈大悲的心念出来了,所以才能顿超十地。我们念上一万遍都是自私自利,没有用处!诸位要晓得,大悲咒是讲的大悲心,大悲心不能现前,大悲咒也白念了。可见得如何用心,这是修行人的关键。向下这段文就讲他的作用:

  演【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

  这个可真正了不起,这个理与事实,诸位要晓得,千经万论里头查不到的,没有这种说法的,修行的位次一定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你才能成佛。一下就超过,哪有这种事情?不可能的。可是,只有这个法门特别。今天有许多人自称:他已经开悟,已经证到须陀洹,证到阿罗汉,证到菩萨位次。你把这段念了之后,那有什么了不起!你就证到等觉,你还不如我!我已经超过了。千万不要被别人骗了。

  这个法门的确在现前你是没有超越,你是凡夫,如果你一往生就超越了。不管你往生是哪一种品位,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经上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圆证三不退。我常常提醒同修,你要注意那个「圆」字,为什么?圆证三不退是等觉菩萨,他是真正超越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金刚十地,他真超越了。如果讲三不退,在圆教里面讲,十住菩萨才证三不退;在别教里面讲,初地以上才证三不退,可是不圆满,到等觉才圆满。这个等觉要圆教的等觉,别教的等觉不行,别教的佛也不行,要圆教的等觉才能说是圆证三不退。这是净土殊胜不可思议!所以任何一个人往生,只要真正往生,我们就可说他成佛了。这是成佛的大道,成佛的捷径。

  演【入於如来妙庄严海。】

  这跟《楞严经》讲法完全一样。

  演【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这两句话也是引用《楞严经》,你的真如本性体、相、作用完全显露出来了。

  演【是之谓入佛知见也。】

  这一段解释『入佛知见』,解得非常的圆满,是一种入圆满佛的知见。

  我们从上面这一段读下来之后,我们会感觉到,我们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样的法门,这是应该值得庆幸的。遇到这个法门之后,如果不能够一心受持,那真是当面错过,太可惜了!如果诸位说:我现在年纪还很轻,我可以多学一点,多看一点,多听一点,当我年老的时候我才来专搞,这不也很好吗?是的,也不错,我告诉诸位,我就是这样搞下来的,我年轻的时候什么也看,《大藏经》一部还不够,我收藏的《大藏经》有七、八部,想要博学多闻。可是我看你们年轻人走我这个路子,我就觉得非常惋惜,为什么?我今天是后悔莫及!

  如果当年真有个好老师来指点我,不过说老实话,那时候也很顽固,要真正叫我修一门,也许我不甘心,我不肯干。那个时候我要是一门深入,给诸位说,我今天纵然不能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决定证得,确确实实可以证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自由自在,喜欢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喜欢在这个世间再住几年就住几年,真能做得到。把大好光阴浪费在这些经典里面,太可惜了。我是把自己这个经验、自己这个错误说出来给诸位做参考,你们要是愿意走我的老路子,那活该,没话说!你们要肯听我的话,那你们的成就不可思议,那是远远在我之上。你们走我的老路子,那你决定赶不上我,你要落在我后面很大的距离,你没有办法超越。

  演【本欲度生成佛者。】

  这是解释疏文「本欲度诸众生,悉皆成佛」这一句。

  演【法华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这是引用《法华经》的一段经文,说明世尊出世的本怀,也就是他的本愿。『佛自住大乘』,要是说穿了,究竟圆满的大乘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晓得呢?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的。如果我们说《华严经》是究竟圆满的大乘法,你相不相信?当然相信,没有话说的。《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轮,一切经皆是华严眷属,《华严》是究竟圆满的大乘法,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么极乐世界不是究竟圆满的大乘是什么呢?由此可知,佛讲《弥陀经》劝大家念佛直截了当求生净土,这是真正的畅佛本怀。可是众生不相信,成佛哪有这么简单,一句阿弥陀佛就成佛?你不相信!不得已再拐弯抹角,你喜欢绕圈子就让你兜圈,这是没法子的事,不得已的事情。所以首先说出佛自己度众生的本愿。

  这几句话完全说的是华严法会,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这个意思,就这几句。『如其所得法』,《华严经》上完完全全讲佛自己所得之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这是五时说法里头华严时。如果佛真的以小乘法、人天法来教化众生,那佛对不起众生。所以佛自己讲,『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就是一个人,我用小乘法来教他,那都对不起,佛就堕了悭贪。『此事为不可』,佛决定不会做这个事情的。

  由此可知,所谓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方便法。法华会上才给我们说出来,「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是佛方便说的,真实法就是一乘法。我再告诉诸位,什么叫一乘法?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乘法。几个人明了?几个人肯相信?他真正能听懂,真正能相信,这个人有大福报,这个人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个人一生要作佛,一生要成就,当然不可思议。

  演【不得已权说三乘者。】

  这个地方统统引《法华经》原文说明。

  演【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云何而可度。】

  佛讲的法,大家不相信,怀疑!甚至於排斥、毁谤。佛不愿意众生造罪业,怎么办?把一乘法收起来,不得已再应机而说,你喜欢人乘给你说人乘,喜欢天乘给你说天乘,喜欢声闻给你说声闻,喜欢缘觉给你说缘觉。这是不得已,所谓是委曲求全,善巧方便,这才有所谓三乘、五乘,这是众生根性钝。佛说这个也有例可援,古佛教化众生用这种方便法。

  演【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华严》以后,暂时把真实法放在一边,以善巧方便来接引大众。可是到法华会上,众生根性成熟了;既然成熟,换句话说,他有相当聪明智慧,也有很大的雄心毅力,这个时候应该要开权显实,要说真实法了。

  演【后至机熟会三归一者。】

  佛一生的教化到末期的时候,学生成熟了,再给他说一乘法。

  演【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这把真实法说出来了。二乘是大乘与小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五乘是再加上人、天,这些统统是方便说。

  演【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跟你讲大乘、小乘都不是真的,唯有一佛乘,这是真实的。

  演【终不以小乘济度於众生。】

  这是佛教化众生的最高原则,佛也真正对得起一切众生。

  演【方酬本意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

  佛希望我们跟他一样。我们应该谦虚的时候不谦虚,不应该谦虚的时候太谦虚了。平常待人接物应该谦虚,你贡高我慢,瞧不起人;现在对释迦牟尼佛应当不要谦虚,你又太谦虚了,「我只要下品下生就好了,我怎么敢跟佛比!」佛希望你跟他一样,不要太客气了,这才是佛的本愿。如何快速的能跟他一样?给诸位说,唯有往生西方净土。这一往生,虽然不是真正成佛,可是你已经与佛差不多了,为什么?圆证三不退,那个境界不可思议。你要说他是佛,他不是,他是凡夫,他是带业往生的;你要说他是凡夫,他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的地位是等觉菩萨;他既不是等觉菩萨,又不能算凡夫。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西方世界的殊胜处。所以这部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所赞叹,道理就在此地。

  这种境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所没有的,唯独阿弥陀佛这个世界圆满具足。这部经,我们可以肯定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弘扬的,而且在弘扬当中这是最重要的一部经,最殊胜的一个法门。换句话说,其他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补助的法门,辅助他的,帮助他的,这个法门才是真正的主法门。可是今天,有几个人能够认识这部经?能够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他真明白了,他就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下去。真正明白了,什么都不要了,教你看什么经?就这一部经够了,不要再找第二部。修什么法门?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古大德一天十万声佛号,他不念经也不念咒,他就是二六时中十万声佛号不间断,这就是他的课诵,天天如是,上品上生。那是对这个法门真正认识的人,他才能做得到,所谓是「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的全部透彻了,他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到底;下愚的人,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什么事情也不晓得,你跟他讲他也听不懂,他一句阿弥陀佛也念到底,一天十万声佛号他做得到。他说这个好办,为什么?不要用脑筋!他能成功。所以上智之人容易成功,下愚之人也容易成功,最难办就是当中的半吊子,说上也不上,说下也不下。

  演【种种法门浅深不一者。】

  这就是佛为当中这一类人说的,这是最麻烦的一些人,最难度的人,真是《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的「刚强难化」。这就是中等根性的人,刚强难化。上智与下愚很好度化,佛不操心,那是佛的好学生,最麻烦的就是中等根性的人。

  演【如阿含保证,方等弹呵,般若淘汰等。】

  这是佛教学的三个过程。『阿含』可以说是佛教的小学,就是小乘法,声闻、缘觉都是根据《阿含》的经论。《阿含》也是有三藏,就是小乘的三藏,它有经律论,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学,你能够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证小乘的初果,这个时候就保证你不堕三恶道,『保证』意思是在这里说的,同时又有一个保证,从此以后天上人间七次往来证阿罗汉果。也许诸位要问,如果到第七次来的时候,这个世界没有佛,怎么办?没有佛也不要等第八世,没有佛的时候,自己能证果,那叫独觉,是缘觉的一种。如果遇到佛,证阿罗汉;没有佛出现在世间,就证辟支佛,辟支佛叫独觉,自己开悟而证果的。双重保证,第一个保证你不堕三恶道,第二个保证是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一定证果,那就超越三界了。

  到『方等』的时候,这时佛就呵斥了,劝勉这些修小乘的人发菩提心,回小向大。佛呵斥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是焦芽败种,没出息!小学毕业,他就满足,不再想念书,这很可惜,应当鼓励他去念中学,鼓励他升学。阿含等於小学毕业,阿罗汉、辟支佛在佛法里面等於小学毕业,没有开智慧,没有见性,戒定慧里面他只得戒与定,没有智慧。我们一般讲,他所成就的是九次第定。因为前面的八定都是在世间,没有超越世间,叫做世间禅定,四禅与四空叫世间禅定。第九定超越了,超越三界,超出生死轮回,这是阿罗汉与辟支佛,但是没有见性。这个境界对念佛人来讲,如果单讲断烦恼,从这方面来说,跟事一心不乱的境界完全相同。因为阿罗汉、辟支佛已经断尽见思烦恼,而事一心不乱的人也断尽了。可是诸位要晓得,念佛人在这一方面跟辟支佛、阿罗汉是平等的,等齐的,其他方面比他高得太多了,无论在智慧上、功德上,绝对不是阿罗汉、辟支佛所能够相比的,高得太多了。所以在方等时,佛特别呵斥小乘人,鼓励修学大乘。

  第三个阶段,就是般若时,如果要算华严,这就是第四个时期。『般若淘汰』,是不是像学校把学生都淘汰?不是的,是淘汰自己的分别执著。为什么?因为在方等教学当中,确确实实讲许多经,你会有许许多多的分别执著,怕你死在名相里面,怕你执著在境界里头不肯舍弃掉。所以,「般若淘汰」是淘汰自己一切妄想分别执著。

  般若讲空,最著名的就是《大般若经》里面「金刚般若」这一分,我们现在读的《金刚经》是六百卷《大般若》里面的一卷,特别提出来单独流通的,把我们的凡情淘汰尽!这是讲一个修学的过程,凡情淘汰尽,那就可以入一乘。所以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入佛知见,这是有这么一个经历。

  演【何须遍历三乘者。】

  你要是一心持名,用不著搞这一套。这一套相当辛苦,的确要耽误很多的时间,要费不少的精神去修学。如果你真正能够信得过,这就是解释前面「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你直截了当就修一乘法,不必绕圈子,不必找这些麻烦了。

  我印经就是三本,《普贤菩萨行愿品别行疏钞》、《弥陀疏钞演义会本》、《西方公据》,其他的书我不印了。我印这三种经,讲这三种经,自己修行也照这三部书,其他的都不要了。为什么?再不专一,恐怕我将来往生也会露出马脚出来,那就很难为情了。我希望将来往生在讲台上,因为我一生讲经,到往生的时候,讲完经大家念佛,我跟诸位告假我往生西方世界去了,这个多自在,在讲台上走。古人有的,有几位讲经法师在讲台上走的。我将来希望在讲台上走,所以现在一心一意要搞这个事情,其余事情都是小事,鸡毛蒜皮,谁爱搞谁去搞去,我不干那个傻事。傻事不能再干,要干正事。所以一定要专,一定要一。

  将来我要是在国外,诸位同学要记住,如果你们功夫不间断,继续努力的时候,大家一三五照常来,来念经,念这个注解。大家在一起敲著木鱼敲著引磬跟著一起念,那个功德也非常的殊胜。你念得熟,你听我讲的时候,感受不一样。你一个人在家里未必肯念,也许家里人打闲岔,你不如到这个地方来念。所以我们这个功课决定不要间断,念经的功德不可思议,也会开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