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二面,第三行,请看《要解》:
解【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非离此别有自性。】
这个文是继续解释本经所依的理体,就是实相。前面两句就是离虚妄相。圆瑛法师跟我们说的「性离妄相」。下面三句,「相不离性」,这个意思在前面我们都做过说明,要紧的是要细心的去体会。前面佛在经上,常常用金与器来做比喻,金不离器,器也不离金,我们拿金比作性,拿器比作相。金不是器,所以金没有相,它是离虚妄相。相也不离金,就是器决定不离金,金器千千万万种,无论差别再多,它都是金,离开金就不叫金器了,所以相不离性,性不是相。
为什么说性不是相?如果性也是相,这个相就不能变,它要变的话,那就不是一个真实相了,真实是永远不能变更的。我们晓得,凡是有相,它都是常常在变化。常常变化,所以佛说这个相是虚妄相,不是真实相。这个妄相,它不离性,器器都不离金,金不变,这个我们很容易能够明了的。金是不会变的,所以你有十两金子,我喜欢做成项链,项链的相,还是十两金子。我不喜欢了,我把它熔成一个镯子,镯子还是十两金子,金没有变,不变的是性,常常变动的叫相,诸位把这个道理明白之后,这两句经文就好懂了。
「性」,它不是妄相,妄相决定离不开「性」,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见色闻声无不是明心见性。哪一个妄相不是自性变现的?哪一个妄相的实体不是自性?这个比喻明白之后,我们再看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的这段话,『离一切缘虑分别』,这非常重要。什么叫「缘虑」?缘虑就是攀缘心,缘是攀缘,虑就是思虑,缘虑心是指第六识,所以常常打妄想,想东想西、想前想后。「分别」,范围就更大了,八个识都有分别,八识里面,分别功能最大的就是第六意识。所以这个缘虑、分别,它上面加了「一切」,是第六意识所起的这些妄念。诸位要晓得,这个不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没有一切缘虑、分别、言语、文字。不但没有缘虑、分别,言语也没有,文字也没有,正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说无相的实相。
无相的实相是讲的我们真心理体。真心理体,它起作用的时候,有缘虑,也有分别,也有言语,也有文字,这四句代表一切万象。一切相,不管是你心里面想的相,凡是外面境界上的事相,都是从本性现起的,离开了自性,决定不能现相。妄相,也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就应当要体会得到,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一个自己。佛法里面常讲「全妄即真」,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一个自己,无有一法,不是自己变现的。就好像作梦一样,梦中所有的境界,梦里面有相,有相分。梦里面有自己,你自己也会胡思乱想,那是见分。见相两分,统统是自性变现之物,我们眼前山河大地,我们这个分别、妄念,哪一法不是从无相的实相变现出无不相的实相?圆瑛法师的注解,如果诸位要有的话可以做参考。我们再看底下一段:
解【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末后这一句很要紧,由此可知,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叫做方便法,为什么?是不得已勉强说的。你可不能执着佛真有法可说,那就坏了。佛无有法可说,不但是无有定法可说,简直是无法可说。好比一个人,我们这个人身体很健康强壮的时候,你遇到一位医生,医生对你无药可用,你身体健康,你没有病,不需要,没有药物可用,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他没有药;你有了病,有病才有对治你病的,那个就叫做药。药从哪来的?药是因为你有病而建立的,你没有病就没有药了。
众生有病,佛才有说法,说这个法是给我们治病的,我们什么病?烦恼的病、见解的病、妄想的病,佛说一切法是把我们这些病拔除,如何拔除?要自己开悟,自己如果一开悟了,烦恼就没有了。你有烦恼,你要晓得可怜,众生烦恼本来无、缘虑本来无、分别本来无、执着本来无;去掉了,你就成佛了。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我们在讲堂里不知道讲了多少遍,执着不破不能成就。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是破执着的。人我执破了,这是讲执着的根本,大根大本就是一个我执、一个法执。
你无量无边的烦恼,从哪里生的?前面跟诸位讲过,我们过去在《十四讲》里面,大专讲座《十四讲》的一开头就讨论这个问题。烦恼障是从我执生的,没有我哪有烦恼?因为有我执、有我见,才有烦恼、才有贪瞋痴慢,谁贪?我贪,谁瞋?我瞋。「我」都没有了,那问问贪瞋痴慢是落在谁的身上?就没有了。所知障的根本是法执,破了法执就大开圆解,就是经上讲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你全都恢复了,你就是全知全能,像大经里面讲「无有一法不知,无有一法不见」,我们在《华严经》上读的。你今天为什么不知不见?就是因为你有所知障,所知障是什么?自以为有知。《楞严经》上说的「知见立知」,那就是所知障,那就是法执。
佛陀当年在世,弟子当中,舍利弗代表的是智慧第一,有人到佛的面前向佛请教,舍利弗为什么他的智慧那么大?有人请教佛,为什么他智慧那么大?佛就举了精舍里面那个鼓,做个比喻来答复他,他说:「你看到鼓没有?」「看到了。」「鼓敲的响不响?」「敲的响。」「鼓里面有什么东西?」「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佛就说:「舍利弗的心,就像鼓一样,什么都没有,所以表现出来是无所不知。」这是佛在经典里面有这么一段公案,告诉我们,心空了,智慧就现前了,心里面有一点点东西,智慧就障碍了,你就没有智慧。
所以今天人读经、听经,不会听、不会念,为什么?经典的目的,佛讲经的目的,教给你读诵经典的目的,都是叫你破所知障、破烦恼障、破我法二执。现在人学佛不但不能破执着,讲起来真冤枉,那佛真的是冤枉,他反而增加了烦恼障,增长了所知障,这叫颠倒,这个样子学佛再学上无量阿僧祇劫也不能开悟。我们想在佛法里得受用,受用是要依教奉行,意思得到了,文字、语言、缘虑、分别统统要放下,你就成就了。这种放下,所以说你一听到的时候,「我要放下了,好,我就统统都放下了」,那还是执着,执着什么?执着放下,叫你不执着,好难、好难。
如果说一切都放下了,佛还来跟我们说法吗?佛来说法,佛,你都放不下,你还搞什么言语、文字、缘虑,找我们的麻烦,你还是放不下。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统统放下,他的心地决定是清净的。为什么在清净心里面又生了这么多分别、缘虑?生了这么多事情干什么?是为度众生的。好比大夫、医生,他身体非常健康,他没病,他也没有药,没有药,天天去采药采给谁?采给病人用的,不是他自己用的。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分别法相,给我们说一切法,是给我们讲的,不是给他说的。他给我们说了,我们听了之后要会听,会听就开悟了,会听就是自悟、自修、自度,不会听的被释迦牟尼佛迷了。所以你要会听,释迦牟尼佛是佛;你要是不会听,释迦牟尼佛是大魔王一个,为什么?你死在字里行间,你被它迷了。叫我们增长无明,增长邪思的,这个人是魔王;叫我们开悟的,这个人是佛菩萨。所以告诉诸位,外面境界里,无佛亦无魔,你要是开悟了,哪一个人不是佛?你要是迷惑颠倒了,十方诸佛来了,统统是妖魔,没有一个佛,要懂这个道理。所以说离缘虑分别,一切不执着,是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的心得到清净,得一心了。所谓得一心就是离开了人我执、法我执,两种执着断掉得一心不乱。
你得了一心,别人来问你,「法师,这什么?」这个时候你怎么办?你可以像维摩居士一样,一声都不吭气,听都没听到,如果那个人是个高明的人,一看到这个样子,马上就开悟了,为什么?你表现的是一心,他一下悟到了一心,禅宗里头常用这个手段,这是对上智利根上上乘的人,表现表演一个样子给他一看,立刻觉悟。中下根人,你表演的时候,他不懂,不懂怎么办?不懂要说,给他分别法相,细细给他说明,这叫什么名字,怎么做的,它有什么用处,这个时候是方便说,随顺众生说,这是佛法。决定不是自己有如是的执着,如果说自己有这么执着,那错了。诸位想想,佛法在哪里学?自己应该明白。这一段文字里,祖师教给我们,它这个教训都是依经义而说的。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是决定不执着一切相,不但世间一切相不能执着,佛法的一切相也不能执着。相有没有?有,只要你不执着,你即相就见性,所以叫「即一切法」,见到一切法的性体,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净土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我们要会。
怎么说都不会,自己要愈想,愈恨自己,为什么我不会?为什么我不开悟?我告诉你,为什么不开悟?就是你这个妄念叫你不开悟。我为什么不开悟?你当然不会开悟,你想想为什么?头一个「我」,坚固的执着这个我,我执不破,你怎么会开悟?我为什么不开悟?我为什么不如别人?你永远不如别人,你永远不会开悟,十方诸佛都帮不上你的忙。你几时把「我」忘掉了,就开悟了。处处坚固执着一个我,不管你怎么修,修得再好,跟清凉大师说的一样,你所修的那个成绩是「增长无明,增长邪见」,你们想想对不对?清凉大师讲的话没错。
佛法的修行叫你破我执、叫你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是破法执。所以前面我们读过,神光的时候,你看看,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给他一点,他立刻回光返照,「觅心了不可得」,觅心了不可得就是无我,不但无我,法也没有,所以他从博地凡夫一下就悟入圆初地、圆初住。就好像我们平常一个人说一句佛号就念到理一心不乱,他为什么一句佛号念到理一心不乱?他「我、法」二执破了,一句阿弥陀佛有这个功德了,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觉,觉就不迷,不迷就不执着,迷就是执着。有我、法二执,他怎么不迷?离了我、法二执就觉悟了。
所以佛法里头,正觉,什么人才成正觉?破了我执才叫正觉;破了法执,叫正等正觉;把根本无明都破尽了,叫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我执没有破,谈不上觉,迷惑颠倒。迷惑颠倒,自己要晓得,迷人不能不造业,迷了一定造业,造业一定感果报。造的善业,得善果报;造的恶业,得恶果报,前面我们念过「百界千如」,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世间法离不开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道理希望诸位要记住,希望诸位要相信。因为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是末法时期,就像《楞严经》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如何能够拣别邪正,这是要有慧眼,没有慧眼,把邪法当作正法,把正法当作邪法,这样知见的人太多了,数不清,这样的人也没有办法跟他辩别。你遇到他的时候,有理讲不清,他不觉悟。你有没有念佛经?念,念了不解义,把意思曲解了,解错了。这是前面两句。
当中这个两句,『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离」是你证得清净法身,「即」是你得到自受用的报身,以及他受用的应身。法身是体,报身跟应身是从体起用,它有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佛门里面常讲的「离苦得乐」,自他受用,只有乐没有苦。「即故无不相」,无相的实相能现一切虚妄相,真正明白了这个事实的真相,这一切虚妄相哪一相不是实相?《金刚经》上说的两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再把它说一句,「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你们想想这两句话是不是一个意思?还是两个意思?你要认为这两句话是两个意思,那错了,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虚妄相,它的真实相就是虚妄相,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是一不是二。没有悟进去,这是两个,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悟进去,性相不二、真妄不二、性相一如,你才能开智慧,才能够信解契入。
这个注解里面,大师引用般若经里面讲的「俗不碍真」,其实就是《心经》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说的离一切相,「色」说的是即一切法。「空」讲无相,「色」是无不相,一个是就体上说,一个就相上说,体相不二,真俗一如,真不碍俗,俗也不碍真,叫「真俗圆融无碍」。《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境界,清凉大师给我们发明的「四无碍法门」,「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这个意思,到这个境界才得到圆融自在。
所以学佛,心要清净,今天讲的话是头脑要清净。面对的一切事物,我们要很冷静的去观察,不能感情用事。我们智慧没有开,立刻对一桩事情立刻起反应,那是感情用事,无明做主,没有不做错事情的,所以你看看这个世间有一些大人物,那些做大官,做大将军的,很危险的事情、很大的事情来了,他不是马上就处理,他非常冷静,放在那里不动,他想不想?他也不想,他这个时候需要什么?需要头脑非常的冷静,冷静之后,再来处理,一点都不会错。
诸位读历史,你们看看晋朝的时候,谢安,秦王苻坚率领八十万军队来攻打他,他手下的军队只有十万人,人家来报告的时候,他还跟一个朋友在下棋,好像若无其事,那么样的静、那么样的定,很简单的,交代他底下部下的时候,怎么个部署,他还是下他的棋,没事情。过了没有多久,捷报传过来了,打了胜仗。这个时候一慌一乱,主帅一乱,底下的人跟着就乱掉了,哪有不打败仗的道理?中国自古以来以寡胜众的这种例子太多了,他凭什么?凭他的镇静,临危不乱,以理智来处事,没有恐怖,没有畏惧,这才能操必胜之券。
学佛的人常讲「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给诸位说,不是说我这个人功夫不错,那你就想错了。八风吹不动是才入门,没什么功夫。八风吹不动,有没有到一心不乱?没有。诸位要记住,八风吹不动在念佛法门上来讲只是功夫成片,但是已经就了不起了,为什么?那就大大的可以恭喜你了,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到功夫成片是带业往生,决定有分。所以到八风吹不动的时候,他是功夫成片,落了个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一心不乱,那了不起了,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分证寂光净土。
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是什么样的功夫,外面那个境界稍稍动一点,我们这个心就被吹动了,赞叹几句就欢喜了,得意忘形了,骂几句要烦恼好几天,这怎么行?一餐饭没吃,没吃饱,饿得慌,不行。这都是境界风,境界风动,这是给我们在修行用功上一面最好的镜子,想想看,我在境界里还动不动心?动心了,功夫成片都没有。千万不要误会,在境界里头不动心了,心得到轻安了,以为是得一心不乱了,那又错了,这不是一心不乱的境界,只是功夫成片的境界,不是断烦恼,是伏烦恼,你的烦恼可以控制,可以伏住,并没有断。修其他的法门,不行,不能成就。其他的法门,不断见思烦恼不能出三界,「八风吹不动」只是伏烦恼,出不了三界,可是在三界之内有这种功夫的人决定不堕恶道,这是保险决定不堕恶道。他这个报身死了之后,来生再投胎的时候,决定是人天善道,善道受生,而且来生的福报比这一生大,这可以断定的。修净土的那个便宜就占大了,可以带业往生。再看底下一段:
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祖师一层一层给我们发明,无非是叫我们对这个实相有一个非常正确的概念。对实相有正确概念有什么好处?对于这部经就会深信不疑,这《阿弥陀经》里面,佛所讲的理论、方法,你就不会怀疑。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明白经之体,对于《阿弥陀经》哪能不怀疑?这部经是称之为难信之法,这很重要。
『实相之体,非寂非照』,就是寂照是两边,寂照是二法,你看六祖所说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这句话的用意很深。佛法是不二法,修不二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念佛,一心不乱,一心就是不二法,再没有比这个更直捷、更稳当了,前面祖师讲的,所以你才晓得念佛法门的殊胜,真正不思议。
我们这个讲堂星期五晚上还照样讲经,星期五晚上照样讲,诸位来,我星期六到美国去。美国原来在达拉斯订的《圆觉经》我不讲,我去讲《阿弥陀经》。在外国,人家是说「哦!这大的,大经大论」,以为了不起,把《阿弥陀经》看轻了,哪里知道这部《阿弥陀经》在一切经当中确实是第一经,《华严》、《法华》、《楞严》、《圆觉》都比不上它。我们读那些大经很难得利益,费的时间多,又辛苦,研究这部经马上就得利益,当生成就。为什么我们把当生成就的佛法舍下、放下来,去搞那个当生不能成就的佛法?这个愚痴。我今年到他那边去跟他们解释,去年我答应讲《圆觉经》,今年我要换,因为去年境界跟今年不一样。去年,我对这个还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如果他要我讲《圆觉经》,请别的法师去讲,我不讲,我只讲《阿弥陀经》,真正能得受用,不二法门。
「寂」是清净心,清净寂灭,「照」是观照,「寂」是定,「照」是慧。为什么说它「非寂非照」?诸位想想,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它里头怎么会有个寂?「本来无一物」里头怎么会有个照?有个寂,有个照,它又有了一物了,有两物了,不是一物了,有了两物了。这个心既不清净,又失掉了照用。所以诸位要晓得说「寂照」,你千万不能执着有个寂照,它真有寂照,懂这个意思吗?不许你心里头有执着。
你看看,离一切缘虑分别、言语文字,说「寂」、说「照」是不是言语文字?意思明白了,不要执着言语,不要执着文字,把言语、文字相扫得干干净净,没有寂也没有照,其实是又有寂又有照,那叫真正有「寂照」。你心里头有概念,还有寂,还有照,寂照都没有了,你所有的那个寂照,那是名字的寂照,没有真正的寂照。要从你内心里面把这个寂照这些文字相、言说相,统统扫得干干净净,那你是又寂又照,它才真的起作用,功夫要在这里用。
『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才起作用,真有「寂照」。但是后面这两句是从前面这两句里生的,所以没有「非寂非照」就没有「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决定没有。所以诸佛菩萨清净,这个清净心中一念不生,他才「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才有这种作用。我们今天怎么样都达不到,就是因为我们心里头还有一个寂,还有个照,所以寂也没有了,照也没有了,天天修行修个什么?修个嘴皮。在言说上修行,在文字上修行,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佛」,叫「名字即佛」,我们今天这个修行叫名字修行,是有名无实,没修行。我们的心、我们的行并没有修正过来,不但没有修正过来,你看烦恼一天比一天多,邪知邪见一天比一天增长,那叫修什么行?没修行。这就是只在名字上打圈圈,名字里去转,都没有把言说、文字,撇开来走「观行」的路子,能够走到观行则小有修行,所以这多么重要。
「观行」就是前面跟诸位讲过了,要有观照的功夫。前头给诸位说过,我们念佛,句句佛号里面都有观照的功夫。实在做不到,我也说得很明白,一天当中你能够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观照就很得受用,这个一点都不假。只要你每天不间断,你决定往生,不要多,每天能有个五分钟、十分钟,你就决定能往生。古人所提倡的十念,十念里头要有这个功夫才行。就是你工作很忙,不要紧,照样忙你的工作,你早晚课,早晨念十声佛号,晚上念十声佛号,佛号里头知道有观想,佛号里头有观想,念佛里头修观,它起作用。
这个十句佛号就是念十声无量觉,「南无阿弥陀佛」,整个翻成中国的意思:皈依无量觉。早晨念十声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样样都要觉而不迷,你早晨这十句没有白念。晚上在睡觉之前的时候念十句,反省我今天这一天有没有迷惑?有没有颠倒?是不是样样都觉而不迷?晚上的晚课是反省,所以早晚功课要多少时间?念十声就够了。你这个十声要是这样的念法,比那个一天拿着念珠一天念十万声的效果还大。他一天念十万声,十万声里头没有一句回光返照,他这个念是增长无明。他天天读经,一天念个几十卷经文,如果这里头没有观照,他增长邪见,这个要紧。我们修行得力不得力就在你如不如法,真正懂得这个门道,懂得这个诀窍,他怎么不得力?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自然会消除,怕的是不觉,觉了破迷开悟,真正消业障,真能断烦恼。
解【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这四句是说明我们自己,要记住。一念的心性,就是你在一心没有妄念的时候,完全没有妄念,也没有无明,(没有妄念有无明,那不行),所以没有妄念又没有无明,这个时候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不是二,身就是土,土就是身。这个话不好懂,很不好懂,为什么不好懂?因为你执着没破,因为一说到身,你就想到这个东西是身,这糟糕了。一说土,这个大地是土,怎么我这个身是土?土怎么是我身?你有这个执着,这个意思,你就体会不到。那是什么?落在你的分别、执着心里头,所以这桩事情你永远搞不清楚,你愈看愈迷惑,愈看愈颠倒,你不晓得它的意思。
我们举作梦来说,当你作梦的时候,你梦醒了,你想想梦中境界,梦中的身,梦里也有土,也有大地,你这个身、大地,这梦里头所有一切的境界、一切的现象,哪里来的?是不是你的心里头变现的?心所变现的相分就叫身、就叫土。你真正明白了,梦里头什么是自己的身?全梦都是自己的身,什么是土?全梦就是土,身跟土是一不是二。我们现前这个境界不能证得是因为你有分别、执着,所以佛在《华严经》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麻烦的就是「众生有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可见得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了。证得的是什么?『常寂光土』,『清净法身』,「常寂光土」就是「清净法身」,清净法身就是常寂光土。
《老子》里头有一点消息,没有说得这么明白,他曾经说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跟佛法里面讲的「寂光净土,清净法身」是一个意思。所以老子的境界也是了不起,要是拿佛法的尺度来衡量,老子是地上菩萨,不是地上菩萨这个话说不出来的。如果他所说的就是他的境界的话,换句话说,他就证得了清净法身,证得了常寂光土,这个境界总是八地以上的菩萨。诸位掀开三十四面:
解【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
前面一段是从「三德」上说,这一段从「三身」上说。经里面常讲,我们有法身、有报身、有应身,这个三身诸佛菩萨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你要不信你就看《六祖坛经》。《六祖坛经》在第五章里面,能大师给我们发明,就在我们这个肉身上指出我们三身具足,可见得不假了。
『照寂』,「照」是觉知,了了分明,觉而不迷,这是照;「寂」是如如不动,从来没有动过,这是法身。这样说法怕诸位不容易体会,在座的同修当中,我看不少都是过去听过《楞严经》的,我把《楞严经》上的话一说,你这个印象就深刻了。佛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讲「十番显见」,说明了「见性是真心」,见性就是我们的法身,你看见性是不是觉而不迷、如如不动?没错。我们的见性、我们的闻性、我们的嗅性、我们的尝性、我们的六根根性,是照而常寂,一点没错。从这一点看,我们果然具足了清净法身,这是你自己觉悟到了,我原来清净法身没失,跟十方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没失,一切众生,哪一个人失掉了?都没失,只是佛是觉悟,众生是迷了不知道,只有迷悟不同而已。所以佛在《华严》、《圆觉》才给我们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点都不假。所以教你修「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你们试想一想,哪一个不是佛?
我把话说到这个地方,实在讲,说到无以复加了,千真万确的事实。你得罪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毁谤一尊佛,你得罪一尊佛,是你自己无知。我们自己本性要成佛要在境界里头炼,炼什么?我们有法身,不错,法身是理具的,在理论上讲确实是如此。事实上来说,我们被妄想、分别、执着盖住了,虽有清净法身,不能现前,不能得受用。
我们今天在境界里,像《楞严经》里面讲的,交光大师讲的「舍识用根」,就恢复了清净法身。我们今天把话说粗一点,说浅一点,就是在境界里面历事炼心,无论顺境、逆境,先学着「八风吹不动」,也就是《金刚经》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什么相的时候,我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绝不动心,不动什么心?顺境不动欢喜心,逆境不动瞋恶心,先学这个。我们自己要修什么?要修西方净土、要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在哪里修?就在这上修,在这上修的时候,你自己要觉悟,顺境里面是佛菩萨变现的,成就你,成就你不取相,成就你如如不动。坏事、恶人也是佛菩萨变现的,成就你,成就你不取相、不动心,成就你一心不乱。
所以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变现种种境界来成就你,你不但不感激,你还存了恶意,还拒绝、排斥、毁谤、批评,干这些事情,诸佛菩萨看了无可奈何,得度的因缘没成熟,机缘没成熟。所以《华严》里面给我们示范,当学生的就自己一个人,善财。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在境界里面这样修法了,你是谁?你就是《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你就是大乘经典里面佛常讲的「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就是善财,善男子、善女人都是善财童子。诸位要明理,这么好的东西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当面错过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从「寂照」上来说,就是报身、受用身,寂是什么?清净心,我用清净心对一切境界,这种享受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自己清净心待人接物,这就是你自己的报身。法身叫清净法身,报身叫圆满报身。圆是圆融无碍,才能称上圆;满是法法具足,没有一丝毫欠缺。什么是法法具足?如果以我们本经来讲,信愿行具足。以《华严经》来讲,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到普皆回向,法法具足。如果以通途法门来说,四摄、六度,无有一法不具足,这叫「满」,圆满报身。
所以你们同学听我讲经,你们每一会来听,如果你们细听的话,你们会能够觉察得到,会会境界都不一样。不仅是一年一年不一样,一月一月不一样,你再仔细听,一个星期跟一个星期不一样。怕的是你没有上轨道,上了轨道之后,天天不一样。同样这部经,讲一百遍一百个样子,讲一千遍一千个样子。再看底下一句: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
祖师把这个境界,先讲最高的,然后逐层逐层的往下降,降到我们现前的标准。性德的寂照,就前面所讲的,《楞严经》里面讲的根性的作用。我们是不是有?有。我们是不是见?见,见色,见色是见性见。但是见性上面带着无明、妄想、执着,带着这个东西,所以是真性,见性上带这个东西,这个见叫妄见。可是妄并没有离真,只是带了妄而已,没有离开真。我们单从真的方面讲,这是法身。现在我们要修,修什么?修就是去妄,离分别、离执着、离妄想。修『修德照寂』,报身,法身是性具,报身是要修的,不修不能现前,修报身,法身也就现前了。
解【又。修德照寂。】
注意看它这个字,只颠倒一个字,『照寂』。
解【名受用身。】
这一句就是前面的,就是修德的报身,『修德照寂』,报身是自受用身。
解【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是他受用身。一个字的颠倒,里头是大大的不同,境界不一样。你要学佛,你不把这个地方看清楚,你修的什么?「寂」是什么?如如不动,心地永远是清净的,一尘不染。「照」是什么?起作用,为别人分别解说,为别人服务,无论我们劳心、劳力,统统是为别人,不为自己。劳心劳力从什么地方发生出来的?从自己清净心里面生的,我们为大众服务。如果这个里面有一念名闻利养,就染着了,就不清净了,就不是应化身了。所以这个「寂」在此地是什么?无条件的,佛菩萨在世间无论从事哪一行、哪一业,决定没条件。
菩萨做商人也要赚钱,也得动脑筋,想办法去赚钱,赚来干什么?不是自己享受,造福社会。开一个工厂能够帮助多少人的生活,养几百人、养几千人,使他们都能够有安定的生活,有好的收入,提高生活的品质,这是行菩萨道。他的工厂为谁开的?为这些人开的。近,是为这些人开的;远,这些产品销往这个社会,使大众都能得到利益,是为社会开的,不为个人,个人的心永远住在清净无为上,这是菩萨,菩萨商人。我只举这一个例子。
菩萨弘法,如果里头要有名利,要有求人于恭敬,那不是菩萨,为什么?心不寂。虽然有照,但是不寂,不是菩萨。照就是智慧,我们今天讲的是「寂照」,就是以清净心将我们的智慧、能力奉献于社会,贡献于一切众生,就叫做照,所以这个字你要懂得。照,什么照?拿着灯去照?大错特错了。什么叫「寂」?寂是清净心,这个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这叫寂。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你们想想看,这部经的味道,要好好的学,我们这个星期五还有一会。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