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百喻经入门,百喻经全文,百喻经白话译文题解——手机学佛网

百喻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百喻经白话译文题解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自譬喻这一门看去,其中构设的精妙,几可独步于世界,《百喻经》即是其内最具代表的一种。此书全名《百句譬喻经》,《丽藏》作四卷,《资福藏》(宋)、《普宁藏》(元)、《嘉兴藏》(明)俱为二卷,梁·僧佑《出三藏记集》说是五卷,今以《丽藏》为底本,参校以其他诸本,择善而从,间或出以校记。《丽藏》偶有殊胜之处,如第八十六则<父取儿耳珰喻>,其他诸本均作:「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无二世,有二世:无中阴,有中阴:无心数法,有心数法:无种种妄想,不得法实。」(鲁迅如此断句,金陵刻经处一九一四年刊印)《丽藏》作:「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二世有二世无,中阴有中阴无,心数法有心数法无,种种妄想,不得法实。」各本衍了一个「无」字。

  《百喻经》是为新学佛道的人撰集的,佛教的主要意旨大都含纳于其中了,诸如空、无我、泥洹、缘起、无常、中道、禁戒、布施、反苦行、反恣情极意之类,为了便于让新学者入门,便和合了一连串好笑的痴人故事,编撰者僧伽斯那以为这些故事对正义实义的宣说是有益还是有损,要看它与正义实义是相应还是不相应,这实在涉及到了譬喻的着意之处:相似性。《百喻经》的卓异在于它建立起相似性来,并且使读者领悟这种相似性,那么,通行的做法,常是将教诫除去,独留寓言,实在破坏了这种相似性。

  我们可以截然地说,一切寓言故事都是意义的表达形式,或可进一步说,正是意义引发了寓言故事,所以,私意以为教诫与寓言其实处于譬喻的循环之中,也就是说两者互为譬喻,寓言自然使教诫变得明晰可感,而教诫所特具的智慧之光也反射到了寓言体上,使其笼罩在原先并不一定蕴含的意味与魅力之下。这样一种交互庄严,使得新意义的进入呈涡漩状,彼此含纳、包卷。而两者出人意表的结合,甚或是硬性的嫁接,忽如电光霍闪,显豁之此将玄奥之彼登时照彻,无复遁形,不可游移,实在也给人以快感。依天竺人论艺的衡准,可如是说:这是味(rasa)。得味者欢喜。

  《百喻经》由僧伽斯那撰集,萧齐中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出,卷末署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故原名《痴华鬘》,意为以痴人故事来庄严、修饰,以事喻道。又,华鬘常是行列结之,以为条贯,这儿用来譬喻一连串的故事贯集起来,因而《痴华鬘》可以今译为《痴人痴事喻道故事集》,目下就将此名用作本书的副题。

  求那毘地,梵名Gunaviddhi,意思是安进,据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记载,他本是中天竺人,弱年就开始修道,师事天竺大乘法师僧伽斯那,聪慧、强于记忆,勤于讽诵,谙熟通究了大小乘经典二十万言,兼学佛经之外的典籍,精于阴阳术数,占验时事,许多徵兆都应验了。

  齐建元初年来到京师:(今南京),居止在毘耶离寺中,威仪端肃,徒从众多。僧伽斯那先前在天竺国曾从修多罗藏(即契经藏,系佛灭后阿难所结集)中抄出精要贴切的譬喻,撰集为一部,凡有百事,即卷首引子、卷尾偈颂及九十八则事喻,用来教授新学佛道的人。求那毘地当时就全部熟诵,而且还明了了它的意旨,永明十年(公元四九二年)的秋天就把它译成了汉文,一共有十卷,就叫做《百喻经》。后来又译出了《十二因缘经》及《须达长者经》各一卷。译文受到当时人的称美。求那毘地为人弘厚,所以万里之外都有人来师从,南海商人也都宗事他,为他在建业秦淮河畔造了正观寺。中兴二年(公元五O二年)冬,终于此寺。

  引言

  原典

  闻如是①:一时,佛在王舍城②,在鹊封竹园③,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④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而生?」

  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⑤火风而生。」

  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

  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⑥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⑦,悟须陀洹果⑧,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⑨

  注释

  ①闻如是:释典多作如是我闻。如是,指结集之时这经是这样的;我闻,表示亲自从佛处听闻而得。又,如是还有表示信顺的意思,信,那么所说的道理就顺,也才能进入佛法的大海,从而有大收获。

  ②王舍城:即《大唐西域记》卷九所称的曷罗闍姞利呬城(Rajagriha),这座城在频婆沙罗王时已经奠基,阿闍世王时进行扩建,并迁都于此。繁华异常。佛教徒的第一次结集就在此城举行,佛陀也常住在此地,因而是佛教的一个圣地。此城故址在今印度东北部比哈尔城(Bihar)西南约十五哩处的腊季吉尔(Rajgir)。

  ③鹊封竹园:即迦兰陀竹园(Kalanda-venuvana)。迦兰陀是王舍城的长者,曾将一座大竹园施给外道,后来改信佛法,便驱逐了外道,以园奉佛。这是天竺僧园的嚆矢。

  ④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此神身体凭嗅香而长养),五阿修罗(此神常与天帝释战闘),六迦楼罗(金翅鸟神,以龙为食),七紧那罗(歌神),八摩睺罗伽(大蟒神)。

  ⑤四大:指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⑥泥洹:即涅槃。意译作灭、无生。原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

  ⑦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⑧须陀洹果:脱去凡夫的意识,初步进入圣道的法流,所以也叫预流果。

  ⑨这段引言《丽藏》阙,今据宋、元、明三藏补入。

  译文

  以下这些是我亲耳从佛听闻的:那时,佛居住在王舍城,在迦兰陀竹园和众多大比丘、大菩萨及天龙等八部众神总共三万六千人聚集在一起。

  这时法会中有五百学习《吠陀》的青年婆罗门,都从座席上站起来,对佛说道:「我们听说佛道洪大玄深,其他诸说没有能及得上的,所以来这儿请教几个问题,深切希望佛为我们宣说。」

  佛说:「很好。」

  青年婆罗门便问:「世界是存在的还是虚无的?」

  佛答道:「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如果世界现今是存在着的,却为何说是虚无的?如果世界现今是虚无的,则为何说是存在着的?」

  佛答道:「生者说是存在着的,死者说是虚无的,所以说成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人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人是从五谷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道:「五谷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五谷是从地、水、火、风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地、水、火、风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是从空而生。」

  婆罗门问:「空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

  佛答道:「从本无自性的因缘而生。」

  婆罗门问:「本无自性的因缘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自然而然的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自然而然的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你们今日问的事情为何这般深入呢?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不生不死之道。」

  婆罗门问:「佛进入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没有?」

  佛答道:「我还没有进入。」

  「若是这样,怎么能知道那无为的状态是常乐的呢?」

  佛说道:「现在我反问你们,天下众生是苦还是乐?」

  婆罗门答道:「众生很苦。」

  佛问道:「为何说众生苦呢?」

  婆罗门答道:「我们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所以知道死苦。」

  佛说道:「你们眼下还未死,也知道死苦。而我见到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所以知晓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常乐的。」

  五百青年婆罗门心开意解,求佛让他们受持五戒,进而悟得须陀洹果,便又坐回原席,听讲如故。

  佛说:「你们好生听着,而今我为你们广说种种譬喻。」

  解说

  这则引言涉及到世界的本质、人的源起、四大元素、空、泥洹之类的问题,问题的提法和内涵具有浓厚的婆罗门思想色彩,即寻求着宇宙之所以形成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竭力面对现实,试图了解现实。问题环环相扣,渐次进入佛教教义的核心——泥洹,从而显示了要寻求的并不是事物的源起和本质,因为一切都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这样,事物就没有自性,没有质的规定性。人执着于其中的某一端,都必然是一种妄见,诸种烦恼也由各类妄见而生。认识到这一点,便烦恼消散,欲望湮灭,入和平宁静之境,出离了生死轮回,处于不死不生之道。佛陀的学说战胜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各派学说,这是由于他不去追究事物的原因,而是致力于给烦恼的心带来安宁。

  引言借助于问答,正面阐述了佛陀的观念,含摄了《百喻经》的要义,此后的一连串譬喻则自反面去破各种妄见。引言中对诸类问题的回答型式,可参见本经第五十八则<二子分财喻>说及的四种论门。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