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楞严真义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灾,这是很重要的。根本好处在于,经过《楞严经》上的方法修行,就可以缩短出离生死的时间,成就解脱。这是一个解决根本的大问题,这是修学楞严的好处。
(一)佛说《楞严经》的因缘
凡佛说法,都有因缘。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常住不变,不生不灭;报身由智慧所感,智慧圆满,报身一般是地上菩萨(初地到十地)才能见到,是为地上菩萨说法。化身由悲愿应化世间,一种是应化身,一种是变化身。
应化身是指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生在印度,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八十岁入涅槃。另一种变化身是随机缘应现,现各种身,千百亿化身。尽管现在佛的形相,我们看不见,但实际上,佛的形相随时随地都是有的,应机而示现。如观世音在过去无量劫中已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广度众生,而示现菩萨身。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有水,水静就可现影;天气晴朗,虚空无云,就可看见天。这个譬喻,形容我们的心,心有定力,去掉尘垢、烦恼,在静时就可与佛菩萨感应,也就可以见到佛菩萨,就在你心静的程度而定。比如普陀山梵音洞,有人能看见观音菩萨,但去去来来的那么多人却看不见,说明佛菩萨随机示现,如海潮一样,时起时伏。时间到了,海潮就向岸边涌,就发出声音,时间未到,就不会向岸边涌,不会发出声音。
佛随机应现,有大事因缘。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是为了一大事因缘,这点在《法华经》上也讲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法华经》讲了四点:一是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二是欲示众生佛之知见;三是欲令众生悟佛知见;四是欲令众生入佛知见。具体讲,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此因缘,佛出现于世。
《楞严经》开众生知见,怎样开呢?使众生从六根中反观根性,见、闻、嗅、触、觉、知之本性就是佛性。耳闻,闻性就是本来的佛性,不随境逐外缘,不随音声逐外缘,而反观身内,反观根性就可直接了解佛之知见,使众生修行,从根门入定,此为开众生佛之知见。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就是你要开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根门,就可以悟得佛性。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这样用功,假若不善用根门,以六根对六尘,意马心猿,收不住。接触六尘,就会起颠倒妄想,因颠倒妄想就易起烦恼,有烦恼就要造业,流转生死。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使众生能够反观内心,进一步修止观,就可以回光返照,待机缘成熟,就可豁然贯通、开悟,就可入见道位,这是初地菩萨境界。禅宗也是一样的,能回光返照就可逐步破除无明烦恼,消灭生死根本。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使众生入佛知见,回光返照已经证得真如法性,就进入佛境,努力修行,就可圆满证得佛果,就可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断烦恼障、所知障,由十地,进入金刚道,最后达到妙觉。
《楞严经》一共是五十五位修楞严定,这五十五位通过渐修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若我们现在修好了,就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可以缩短时间,从资粮位开始,一直到佛果位,现身即可成就,这就是圆顿法门,也就是方便法门。比如净土宗,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可花开见佛,不单是开悟,还可得上品上生,与佛在一起,可证得佛果,这是即身成就,很殊胜的方便法门,所以不要轻视念佛。
由于这四种因缘,佛就说大乘教《楞严经》。
知见即佛在果位上所证得的。修此因便会证此果,这是从理上来讲。从事上来讲,经上所讲,阿难因为多闻,忽略修持,所以烦恼习气未断尽,致使七月十五佛自恣日, 单独跑去应供,结果被摩登伽女咒术所迷,使他误入摩登伽女的房间,几乎犯了大戒。此时阿难只有念佛,佛知道以后,说咒,降魔的密咒,派文殊以咒力到摩登伽女的家里,解救阿难,并把摩登伽女和阿难带到佛的身边,为他们说法,就说了这部《楞严经》。此时阿难痛哭流涕、忏悔,佛鼓励他,为他方便说法,就问:
“阿难,你为什么要学佛?”
阿难回答:“见佛相好庄严,我羡慕佛,所以学佛”。
佛顺着阿难的话,反问:“你以什么来见佛?”
阿难答:“离不开心,离不开眼睛。”
(二)七处征心
一种是内心,另外一种就是眼睛,这中间有很深的意义。
佛为什么要驳斥阿难呢?因为阿难是用分别心、第六意识,其中夹第七识末那识(我执识),这种心都是虚妄分别,不是真心。心有肉团心、虚妄心、真心之别,我们真正受用的,依止修行的是真心,既不是肉团心,也不是分别心,在修行中处处起分别,执著那样,执著这样,起贪嗔痴,怎样修行呢?
所以,佛接着驳斥阿难,说明心:
(1)心不在内;(2)心不在外;(3)心不在根,不是六根可以包括的;(4)心不在明与暗中;(5)心不是与外境相合;(6)心不在中间;(7)不能以无著为心。
这就叫七处征心,这方面的经文很长。
(三)两种根本
此后,快结束的时候,佛又指明两种根本,即真心和妄心的根本。
第一种生死根本。这一根本是妄心、攀缘心。在唯识学来讲是第七末那识、我执心,第六意识、分别心,都包括在妄心中。我们一般人造业,起烦恼都是此心。学佛人,不管你是念佛、参禅还是学密,为何没有进步?不能消灭习气?也就是因为有这个攀缘心,未消灭这个妄心。学了佛,仍有执著,仍看不淡,放不下,有计较有分别,习气除不掉,那就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光嘴巴念佛,哪怕把嘴巴念破了,贪、嗔、痴心没除,仍起不了作用。这种恶习难除,那就必须下猛功夫,下决心用快刀斩乱麻,否则就不行。
习气是很难除的啊。有这么一个笑话,《儒林外史》里讲,有个财主,生前一文不舍,片善不修,悭吝得很,一针一线都要算计一下。过去照明是要点油灯,他家里人点油灯只让用一根灯芯,若点两根,他马上就要呵斥。临终时,他两眼半天不闭,望着灯。他女儿心想:爸爸为何眼睛不闭一直望着灯呢?走到灯前一看,哦,原来这个油灯用的是两根灯芯!女儿揣摸父亲的心思,就把两根灯芯抽掉一根,他才闭上双眼。死后,无常鬼将他押到阎王那儿,阎王说:
“你这个人,生前一文不舍,片善不修,不积累功德,现在该处以重刑,下油锅!”
旁边的油锅烧得很沸,正在滚开,他就看着油锅,跟阎王讲:
“我们商量商量……”
阎王:“这个时候你还跟我商量什么?”
财主说:“你这油值多少钱?你把油钱给我,我就将身体滚下去。”
阎王说:“现在你还要贪钱,好嘛,我就让你去!”于是让他下油锅了。
这个故事形容习气不易除掉,要消灭习气必须要下决心,快刀斩乱麻。若没这决心,哪怕你念佛念得好、参禅参得好、密咒持得好,结果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仍是世间善法,不是无漏善法。世间善法,仍在生死中,可能果报要好一点,但不能了生死,没解决根本问题。
第二种是菩提涅槃根本。这个根本是佛性、法性。佛性、法性之悟得,就是从根门入手,佛性、法性就是根性,对六尘不攀缘外而反省内,反观根性就可慢慢消灭妄心,逐步消灭烦恼,恢复佛性,证得涅槃,得到解脱。这就是菩提涅槃的根本。
以上,就是七处征心后所讲的两种根本,生死根本和菩提涅槃根本。
(四)十番显见和八还辩见
这以后,紧接着就是十番显见和八还辩见。
“十番显见”,是指从十个方面,来显这个见性。分别为:(1)显见是心;(2)显见不动;(3)显见不灭;(4)显见不失;(5)显见无还;(6)显见不杂;(7)显见无碍;(8)显见不分;(9)显见超情;(10)显见离见。
“八还辩见”,还者,复之义;辩,为分别之义;见,即能见之性。八还辩见,即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比如说眼见色,就是我们眼睛见了东西,不追逐外缘,不要去贪色,那么就反观见性。闻性是佛性,见性也是佛性,反观见性就可恢复真心。
八还辩见,共有八相四对:明、暗;通、塞;同、异;清、浊。
“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此为明暗一对。
“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此为通塞一对。
“分别之处,则复见缘;空性之中,遍是顽虚”,此为同异一对。
“昏尘之象,则纡郁;澄霁敛氛,又观清净”,此为清浊一对。
从八种现象中显见真心,所以“明还日轮,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这就是八还辩见,但是也不要执著有个见。
显见,就是显真心,从见性中来了解真心,就可逐步证得真心,恢复真如法性。佛经常讲,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就说明真如的体,这个体“不变”,不能以因缘,以自然生法来对真如,真心有真心的作用,妄心有妄心的作用,所以叫“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就是由用归体,用与体不相离,妄心有妄心的作用,但本心是真如,真心有真心的作用,本体是真如。用不离体,体用相合,这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五)二十五圆通大士修行体证
八还辩见以后,接着就是二十五圆通大士修行的经过、修行的次第。二十五圆通大士如何观察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他们如何对待这些事相?他们在对待这些事相的时候,不攀缘,不追求,而反观根性,恢复真如性,就可证得法身,这就是佛的圆通境界。
“楞严”二字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能够对一切事,包括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如能用根门善于对待,不用根逐外境而反观根性,就可证如来法身,就一切事究竟坚固。法身有了,就有涅槃境界,有解脱,不生不灭,那就究竟坚固,不变化。
(六)世界成因、五十五圣位及五十阴魔
下面一段,《楞严经》分析了世界成因,三界五趣十二类众生是怎样变现的,接着明五十五圣位(从略),最后一段是五十阴魔(从略)。
从五蕴中,若应用不当,就可引生内魔,内魔就会引生外魔。内魔即烦恼无明妄想,外魔就是出现青面獠牙的形象,比如天魔。外魔由内魔引生,没有内魔,就没有外魔。比如那些外道,*轮功、这个功那个功,修着修着就发疯、发癫,走火入魔,是什么原因呢?佛家就说得很清楚,就是他的妄想颠倒、我执、我见没除。由于执著没除,尽管有一点点定,或是有点小神通,但是就会着魔,魔就来干扰。
佛家讲修禅定,恢复真心,是从根本着手,彻底解决生死问题,这样修就是走的正道,而不是讲求什么神通。外道、外魔就是贪求神通,这就不是从根本入手。佛家的根本是五戒十善、八正道,以戒定慧为根本。不持戒,不修定,就不能发慧,不能证得佛果。所以这五十阴魔就是学佛人的照妖宝镜,你是魔、是佛,走的正道或是邪道,了解这个五十阴魔就知道了。
以上所有这些就是《楞严经》之大义,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按提纲略讲,要详明还靠多学习、多阅参考书。这次楞严法会很圆满,参加法会的居士们都很用心,执勤、登记、后勤、打杂的人也很辛苦,祝你们在佛菩萨加持下消灾免难,一切吉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