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六祖坛经浅释,六祖坛经全文,六祖坛经义解——手机学佛网

六祖坛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六祖坛经义解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一集

  今天开讲《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先诵此《钟声偈》。

  「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六祖慧能大师(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放掌。今天有缘跟大家在这里边讲「六祖法宝坛经」,首先讲一下我跟「六祖坛经」的一点缘,事实上这算是我第四次讲「六祖坛经」。第一次是在十多年前,我还在家的时候,在「达拉斯佛学社」讲了七个月,讲了七个月以后就闭关了,闭关三年,后来出家了,在庄严寺又讲了一遍,这是第二次,然后,回来台湾的时候也讲过,不过没讲完就是了,因为某种因缘,所以换成讲别的经。因此跟这部经呢,可以说是缘很深,本来我跟道庆法师说,我要讲一部我拿手的经,那是因为我的印象中,我最早讲的经,就是这一部,我讲这部经时,是在家的时候,在那以前我曾听过人家讲了几次经,那是在上高中的时候,也听不太懂,后来学佛以后,因为大部分都在美国,听经的机会不多,主要都在看书,所以我到「达拉斯佛学社」去,本来是抱着要去学习的心,没想到一去,却变成去那边讲经,我自已实在是没想到。这部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看起来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他用词、用字很简单,讲的道理好象也很简单,所以一般很容易把它讲成什么「励志」儒家的这些东西来看,所以很容易被误解。这回我跟道庆法师讲过以后,因为要讲,就再看一次,唉唷!不得了,怎么这么深呢!而且以前说是拿手,现在已经不敢再说拿手,连拿脚都不能说了。因为这里面都是禅师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所以很深,现在什么都不敢说。不过答应要讲,所以就要勉强讲一讲。虽然有摄影机在这边,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那么紧张,还是照常像平常讲经一样,他们拍摄,就好象是偷拍的一样(众笑),这样比较好,比较自然一点。

  因为要讲「六祖坛经」所以必须要介绍一个东西,就是所所谓的「禅」。因为「六祖坛经」大家都知道是禅宗的东西。禅宗从西天传来,总共传了二十八祖。然后,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到东土来,传给二祖慧可大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以前,包括五祖,他的师傅传给他的时候,都是以「楞伽经」印心。什么叫印心懂吗?这都是耳熟能祥,但你究竟诘起来的话,又好象什么都不懂了。「印心」就是心里面与所证的理互相印证,叫做「印心」。这个「印」又有印可的意思,就好象董事长,人家写的签呈,董事长拿来一看,然后说「可以」,「照准」盖个章,那叫「印可」,所以那个「印」是这个意思。「印心」是什么啦?是师父修的一个境界,教给徒弟,徒弟照着去修,修完了以后,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就来跟师父对照一下,「对照一下」就叫作「呈」,呈出来以后,师父说「汝亦如是,吾亦如是」,这个就叫印可。印了以后,小则等于证明他开悟了,大的话就传给他祖师位,就这样子。

  所以「六祖坛经」是禅宗的经典。在五祖以前所传的都是「楞伽经」,五祖以后就开绐用「金刚经」来印心。印心刚刚讲过是心的印证,有时候要在经典的辅助,那经典就是「楞伽经」,五祖以后就是用「金刚经」,六祖以后再加一部经就是「六祖法宝坛经」。所以习禅的人,六祖以后的人都要修至少这两部经。当然还有许多经,譬如说「圆觉经」、譬如说「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这些都是必修的。未法时期有一个误解,以为习禅,什么都不要了,所谓「不由文字」嘛!这以后会讲到的。事实上不是这样子,你还要通达经教,这个佛的道理,你要懂得。

  好!所以「六祖坛经」是一部禅经,因为要讲禅,所以先介绍,如何是「禅」?

  这里讲到「禅」呀!不同的人就修不同的「禅」,因此有不同的禅的境界。「禅」对不同的人,意义也就不同,那「禅」的意义,就一般的意义有两种,第一个就是「思维修」,「禅」梵文叫「DiaNa」,拉丁拼字是「Dhydna」,中文翻作「禅那」,但中国人很会省略,就把「那」字省略掉,简称「禅」,事实上全文是「禅那」。咦,怎么啦!我本来是要讲台湾话,讲得都忘了,这样子两款都讲,这儿讲讲、那儿讲讲,大家都听得懂,大家也都听不懂(众笑)。「禅那」台湾话叫「禅」(Siam),南部人说「闲」,同样的意思,但原音是「DiaNa」,北京话叫「禅那」,台湾话变作「显挪」,不好听呢!那日本人说是「Zen」,「禅」那个汉字日本话念作「Zen」。

  这个「禅」的意思是什么?头一个是思维修,思维修的意思。因为你要了解这「六祖坛经」,你就要对这些事情先知道,才有可能说了解;第二个意思是「静虑」。先解释「思维修」。首先说「思维」,「思维」是什么意思呢?在佛法里面所说的「思维」,和我们普通言语所说的思维是同字,但意思不同。一般世间法说的思维,是思想的意思,在心坎里想,一直想,想说,明天这张票要怎么(支),才可以,那就是思维。但在佛法里不是想这些,也不可以想支票或汇钱,这些都不可以想,那不是思维。若真是「思维」,是「思维佛理」,把心理所有的污垢、垃圾、「垢迷」(日语垃圾)都要清一清,什么「垢迷」呢?標会、支票、还是所有那些事情都不要想,心先静下来,一心澄净后,「澄净」的意思就是澄清,就好象是水,放明矾下去就会澄清,较清以后再来思维,思维什么,思维清净的佛法,你若是用污染的心来思维清净的佛法,你思维不动,那以佛法说是「不相应」,所以先要静坐,让它澄清了以后,把垃圾清掉了,才开始思维佛法,思维佛法就会开智慧。所以坐下去让它澄清,澄清就叫做「定」,定后就是「止」,定后思维,这就叫「观」,观就是「智慧」,有智慧才会观。用什么来观呢?用「智慧之眼」来观,有智慧之眼才能观,那个眼是指「智慧之眼」,不是我们普通人的这个眼睛,不是这个肉眼。所以,「思维修」即一般所说的「禅」的意思,(「禅」的意思)第一个就是「思维修」。就是坐在那儿,运用一些佛法,你要定、或止、或澄清你的心,有很多方法,那些方法现在无法解释那么多,当然简单地说,譬如数息观、念佛观、不净观,因缘观,这些都可以使我们的心停止,烦恼较少,那时再来思维佛法,那么这些道理,像那样子地修,就叫做「修禅」或「习禅」。所以「习禅」怎么习呢?就是思维修,用思维的方法来修,这是头一项「禅」的意思。第二个意思就是「静虑」,其实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差不多,讲法稍微不同而已。这个「静」是让心先静下来,「虑」就是思虑,也就跟「思维」差不多。所以讲法不一样、用词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所以这是一般「禅」的意思。这「思维修」和「静虑」它的道理是什么?因为澄心以后,把心澄下来以后,然后去思维佛法,就转八识,薰转八识,也就是薰习这个心,然后把业力转过来,由于这个「思维」的力量,就可以把它转过来。那你问说,「这样就可以转呀」?「可以噢」!这「转」很利害。譬如说有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想发财,一直在想钱,那么整个心就是个$(美元标识),「欧卡内」(日语,钱),要不然这个也不错,这「¥」日本元(日元记号),整个心就写这个字,整个心也就被它转去,这就是说贪财的人,或有些好色的人,一天到晚都想那种事情,出口也那种事情。所以,这就是因为一直在薰习的关系,他常在想,常想就爱做那样的事,做那种事就成为那种人。所以,现在要反过来,去思维一些清净的法,用那清净的法,如同把它洗掉,把它矫正过来,那就叫做薰习。刚才谈至到「静虑」,「静虑」跟「止观」意思是一样的。「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止观」的「止」是什么?「止」就是止息烦脑恼,止息烦脑恼、妄想尘劳。烦恼大家大概知道,但一般不太清楚。「烦恼」在佛法里面是个特殊的名词,它代表的就是「贪、嗔、痴」三毒,主要是三毒。但是「烦恼」有很多种,有「根本烦恼」、「随烦恼」。「根本烦恼」是六大烦恼,「随烦恼」是二十烦恼,所以有很多。什么是「烦」?「烦」是你的心坎会烦烦的,那感觉就是「烦」,心不定的情况叫「烦」,「恼」呢?「恼」就是气恼,心的动向比较大的时候就叫「恼」,像说「你把我恼到了」,所以「恼」是比较大的动向,「烦」是比较小的动向,但是心动就有苦,「起信论」里讲,「心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所以「烦恼」就是心动的现象,而「妄想」是心坎自个儿乱想,称为妄想。「尘劳」跟「烦恼」意思是一样的,「尘」就是「六尘」,外面的「五尘」和里面的「意尘」合起来称为「六尘」,「六尘」使这个心「劳动」,所以叫「尘劳」。一劳动就有苦,因为我们人不但是「身」好逸恶劳,这个「心」也是好逸恶劳,所以一劳动就觉得苦,所以「尘劳」是「烦恼」的代名词。

  以上是介绍「禅」或「禅那」的一般意思,接下去来介绍「禅」的特殊意义。

  「禅」的特殊意义有五种。第一个是「凡夫禅」,第二个是「外道禅」,第三个是「小乘禅」,第四个是「大乘禅」,第五个是「最上乘禅」。这五种「禅」合起来就叫做「五味禅」,五种味道。第一个「凡夫禅」,这就是一般凡夫所修的禅,一般凡夫没有什么佛法的信仰或是宗教的信仰,他常要静坐,静坐的时候,也就是想要静一静,因为在外面奔波、跑呀!他觉得很累,不但身体累,心里面也觉得很累,所以想松弛一下,那时候就坐一坐,现在日本的「会社」很多嘛!日本的公司很多都提倡这个静坐,教员工都要静坐,但他们这种静坐不是要修道或什么的,只是讲了一天很累的了,稍微休息一下,有人说这个是「充电」,调节紧张,求这样的作用,这是一般「会社员」,(上班的人)修的,还有一种人是生病,生病了,打坐身体会好,因为打坐会令气血通畅,可以治胃病、肺病,可以治很多病,事实上。因此,这种的静坐就变成所谓的养生。「养生」也是「养身」,把静坐拿来当「养生」和「养身」,这样就是「凡夫禅」。怎么说是凡夫禅呢?因为照这样再怎么修也是凡夫。这缺点在那里呢?缺点就是「贪著色身」,他贪著这个色身,所求的就这样而已。接下来去第二种禅是「外道禅」,这种禅,譬如说波罗门教也坐禅,他们坐禅时要冥想,冥想和大梵天合而为一,因为他们的信仰是说,一切众生都是从大梵天出来的,上等的人是从大梵天的头顶出来的,中等的人是从大梵天的嘴出来,较下等的人从大梵天的肚脐出来的,最下等的人是从大梵天的手脚出来,那些从手脚出来的人成为首陀罗,就是奴隶那类的人,即贱民,这就是他们的信仰,是一种妄想。因为大梵天是他们的所自出、来处,所以将来要回到他们的所之处、所来处,要回到他们的原来的地方。返本还原,儒家也有这样的思想,返本还原,认为那是最好的,道家也有这个道理。所以波罗门教他们修的,就是要和大梵天合而为一,耶稣教也是一样.他们叫Communion,因为要和耶和华合而为一,要回到「天上的父」那儿去,天主教也是一样。我们中国的道教、乩童,要冥想他的对象、外灵,冥想要取得和外灵沟通,希望那外灵来付附身,因为他这么想,所以他也就做得到,因为他用定力,心的定力是很强的,可以促使一切事成就,所谓「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对不对,世间法也是这样。外道禅的境界,就是使人能和外灵沟通,令外灵来附身,乃至于所谓「起灵」,这都是外道禅的境界。像中国还有「道家」,不是「道教」,要冥想「与万化冥合」,与万化冥合是道家老子、庄子、抱朴子等这些人的境界,儒家也有类似习禅的事情,他们求的是「天人和一」,这都是「外道禅」的境界。还有一种介乎「外道禅」和「凡夫禅」,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即在静坐时练气功,这种气功有很多名堂,现在发达到不必坐著,站著也可以练气功,但是他们用的是道理是「修定」的道理,修「定」和修「观想」合在一起,然后达到那种禅的境界,然发动身中的气。例如有一种「五禽戏功」,还有一种听说现在很发达的,叫做「大日佛功」,听过没有?「大日如来」就是毗卢遮那佛,其实是练气功,坐在那儿练气功,他说是「大日佛功」,且说是大日如来传的,胡说八道,那位教主自称作「大日法王金刚上师」,哇!真是「糟透了」。还有一种很多人知道,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很多人知道这个名,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徹底,叫做「达摩易筋经」,听过没有?这不是达摩的,它里面的内容,修习的方法,道理,以及它所用的名词,都是道教的,都是道家的,所以根本不是达摩所传,不要被它骗了,你若要修,随你,你若要健身可以,但是你不要认为你是在修道就好,其实它那是用一些佛法中禅的道理,还有道家、及一些民间的拳术合在一起变成「达摩易筋经」,其实和达摩一点都没关系,达摩因为太有名了,「真衰」(真倒霉)。

  好!刚讲的练气功的那种,不是佛法,若有练气功的,绝不是佛法,你若要练功就好好练功,不要说你在打坐,若要打坐,你就打坐,要把它「划清界线」,这样以策安全,若要「揽来揽去」,那碗菜会很难吃,譬如菜,一道菜就是一道菜,你要把它混在一起,怎么会好吃,一定不好吃,就像是「喷」(馊食)一样,「喷」就是猪食。

  以上是「凡夫禅」和「外道禅」。凡夫禅,就是执著我们自身的身体;外道禅是执著什么呢?是执著他的第六意识,依照他的第六意识去妄想分别。为何叫「外道」呢?因为「见心外有道」,故称「外道」。因为「见心外有道」,故称外道,因为道应该在心中,是心内之法,外道人见「心外有法」,而且说「心外有道」,故称外道。

  接下去说「二乘禅」或称「小乘禅」。「小乘禅」是小乘的佛弟子所修的「四谛」、「八道」(「四圣谛」、「八正道」),从「五停心观」开始修,修到「四谛」、「八道」,达到灭心泯智、压伏六识,让它不会起现行,让六识硬把它压下去,让他不要起来,若要把它压下去不起来,说是「涅槃」。这是一种声闻乘修的,若缘觉乘所修的就是「远离行」,远离以后,让「根」和「尘」不相接,根尘不相接,就不会生「识」,那就还会生「烦恼」了。这种境界就把他是涅槃,那是不究竟的,所以称为「有余涅槃」。

  接下来说「大乘禅」。「大乘禅」就是大乘菩萨所修的,是第四种禅,是「不昧味不乱」,这是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讲「禅波罗密」的时候说「以不味不乱故应修禅波罗密」。这个「不味」是什么?「味」就是「味著」。「味著」的意思是什么?就好象人吃东西,这是个比喻,吃东西时品味,说「很好吃」,愈吃愈好吃,这是品食之味,就象品茶的人,他爱茶爱到象命一样,那是因为「味著」那个茶。那么坐禅的人,坐到后来,也会象这个样子,开始坐时当然会很苦,因为脚会痛,坐到后来会产生一种境界,外道人称为「觉受」,很多觉受会产生出来。有很多知觉、很多感受。不管是身的感受或心的感受,都会产生出来,会「贪著」那种感受,那个叫做「味」,这种境界叫做「味」,这是已经「偿到甜头」的意思。你若打坐,坐到后来,有那种觉得味道不错,但是会起贪著时,就叫做「味」,坐禅人像这样子的会贪著,这叫做「味著」,这种味著的人,就是心比较定。另一种人是乱,「乱」是什么?乱就是凡夫。而「味」的人一定是修行人,所以修行人和凡夫的境界是相对的,一个是「定」,一个是「乱」的境界。若是大乘菩萨,就要「不味不乱」,不能味著,不能贪著禅的境界,但是心亦不乱,这很困难对不对。你若做一件事做得很好,很顺手,你一定很爱做,你爱做的时候,当下要把那个「爱」给去掉,虽然去掉了爱,还是继续做,这样难不难?这样是很困难的,对不对。譬如说你开始学插花,刚开始的时候插得很难看,到后来插得很美,便越插越爱插,但是那个「爱」贪爱,要去掉,可是仍然继续要插,你的花艺还是继续进步,这就不简单了。所有的技艺、功夫,你开始学时很困难,到后来做得顺手时,变成很拿手了,一拿手你就变成会贪爱那个东西,或那件事情,那时候就要小心,要把那个「贪爱」给去掉。虽然去掉,但不是说就讨厌噢,只是去掉「贪爱」,没有变成「讨厌」,去掉这个贪受以后,但是技艺还是继续地精进,让它进步,「大乘禅」就是这样「不味不乱」、不著凡夫、外道、小乘的境界,不贪著凡夫、外道的「有」,也不贪著二乘偏空的「无」的境界,这就是中道实义的境界,这就是「大乘禅」,大乘菩萨所修的。

  (第一集竟)

  行由品第一

  第二集

  我们上一节介绍「五味禅」,已经介绍了四味,现在介绍最后一味就是「最上乘禅」,这是最上上根人修的,是「一乘根熟」的人修的。「一乘」就是「一乘佛」,「一乘佛」就是一心要作佛,不求其它的,这叫做「一乘」。「根熟」就是他的善根都成熟了,「根」就是「五善根」,「信」、「进」、「念」、「定」、「慧」,这「五善根」都成熟了,这种人就叫做「根熟」的人,「根熟」福慧具足,福与慧全都具足了,「福德」与「智慧」。所以是上上根人的境界,这个境界里面,就是所谓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境界。什么是「言语道断」呢?就是说言语到这里都断了,意思就是说,超越言语所说的,已经说不出来了,这样的境界,不只是说不出来,连想也想不到,叫「心行处灭」。「心行」就是思想的意思,那就是心里所想的,看你多会想,就是再会想,也会让你想不到就对了,已经超过言语和思维的范围,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他已经到达这种境界的时候,就是称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果简单一句话讲,就是「不可思义」,已经到达「不思义」的境界。「思」就是「思考」、「思维」,「义」就是「义论」,「义论」就是用嘴说。所以心里想的和用嘴说的,都不能去「Describe」(去描述),那种境界就叫作「不可思义」境界。那是什么样的境界呢?那就是如来的境界、佛祖的境界,就是不可思义的境界,想也想不到、讲也讲不到,超过一般「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以外的。所以那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种禅就是这样子,一切无所依,「无所依」,一切无所依,不依靠任何事情,就象「起信论」里面所说的,修这种禅是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诸想,这种境界就叫做「最上乘禅」。所以这「最上乘禅」就是所谓的「真如三味」。「真如三味」也称为「一行三味」。所以这个是非常高、非常的深。要修这种的人,要先「悟」才可以修。

  接下来简单介绍「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因为禅宗开始传心的时候,印心的时候是用「楞伽经」,所以简单介绍一下「楞伽经」。(楞伽经)也有讲四种禅,第一种就是「愚夫所行禅」,第二种就是「观察义禅」,第三种「攀缘如禅」,第四种叫「如来禅」。「愚夫所行禅」是什么呢?「愚夫」就是愚痴凡夫,愚痴凡夫所修的禅,「愚夫」就是代表外道、凡夫,及二乘所修的,全都称「愚夫禅」。「楞伽经」里面说,这种禅是「依于人我无性,自共相计著,不离于想」这样的禅,这个非常深,所以稍稍讲一下就好,如果你要深入来讲,我有「楞伽经义贯」你去看这一部分,在第三卷,「楞伽经」第三卷有讲到四种禅,大慧菩萨请问如来四种禅。再来是「观察义禅」,「观察义禅」就是「离人无我,自供相计著」,这种叫做「观察义禅」,这种是「权教菩萨」所修,「权教菩萨」这「菩萨」两种,一种是「实教」,权教菩萨所修的,是比较不究竟的「禅」,就叫「观察义禅」,这离人无我和自共相计著,第三种就是「攀缘如禅」,这是「实教菩萨」所修的,实教菩萨所修的就是究竟的,但是他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如来禅」,佛如来的自行境界,这是最高的,还有一种禅叫「祖师禅」,「祖师禅」是后代的人说的,像达摩祖师所传的这样之法门,称「祖师禅」,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禅」,你们就会有一些的观念,另外就是「禅」一般都与「定」有关系,「习禅」就好象「修定」,可是要注意,禅宗的「禅」不是「定」的意思,其他的「禅」大部都是,「定」的意思,尤其是「凡夫外道禅」,但是禅宗的「禅」主要意思都是「悟」,是「悟」的意思,所以「禅」就是「悟」。如果是外道的「禅」,就是「定」的意思,所以称为「禅定」。如果「禅宗」的禅就是「禅悟」,是「悟」的意思。所以如果你习「禅宗」,就是要求「悟」,这「悟」又有很多种,有「大悟」、有「小悟」,也有「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究竟」,成佛的时候就是「大徹大悟」,「小悟」就是一般在修行时,有「破惑证真」就是「小悟」。「悟」一般有三种,「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小悟」,即使是小「悟」也要「破惑」、「证真」,「小悟」就是局部局部很小的;「大悟」就是范围比较大;「大徹大悟」就是全盘的。可是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他悟了」,或是「有一天我悟了」,这是不可以讲的,有人说「我悟了」,其实他的意思是「我了解了」,「了解与悟是不一样的」,了解是「知见」,只是知道而已。「悟」有这三种,另外还有三种,称为「解悟」、还有「行悟」,还有「证悟」。「解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经文,要了解经文的意思,不只是文字,连道理也要了解,这样叫做「解悟」。例如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你都知道意思,称之为「解」,但是「解」不是「悟」,由「解」而生出的「悟」,这种称为「解悟」。这样了解吧?这种是在看经文的时候或是听经的时候,啊!我懂了!这种叫「解悟」,懂了以后而且能够对自己的身心有所改变,如果你「悟」了以后,过去行为的模式、思想的模式、语言的模式、都没有改,那不叫「悟」。如果你说「悟」了,但依然是个大凡夫,就不能称之为悟,「悟」了以后一定和普通人或以前的你不一样,要有所改变,这样才算「悟」,也就是说能够对你的身心、言行举止、乃至语默动静、生活习惯都有所改变,这样才算是「悟」,否则不是。否则是什么?否则是言说境界、言说戏论,只是言说而已,用嘴说的而已,这不叫「悟」。「解悟」再重说一次,就是说你听经、或看经、或听开示,了解道理,了解后,对你的身心和生活,有起了改变,这样称之「解悟」。第二种是「行悟」,就是修行而产生的「悟」,譬如有人不知「经」的道理,只念佛或持某一个咒,持咒后他的心就「定」了,「定」了以后,因佛加持或菩萨加持,他就「心开悟解」,由于修行的关系,所以「心开悟解」,但是他没有去读什么经,这种称为「行悟」。「心开悟解」以后,突然就想到过去有那些过错,过去有什么事情做错了,从现在开始就不再犯了,那就有所改变,而且还了解很多道理,这种称为「行悟」。「解悟」和「行悟」,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是读书的、一种是没读书的,有读书或没读书都可以「悟」,但是方法不同而已。另外一个是第三种「证悟」,「证悟」是全盘性的、较大的,称为「证悟」,这种一般而言都必须「深入经藏」,而且也要有「修行」,「解」、「行」都要合一而去「悟」,这样得到的「悟」,称为「证悟」。当然「证悟」是最高的,这个「悟」是非常困难的,不是很简单的,所以不可以胡说的,也不可以随便说「我开悟了」,也不可以说「我悟到了」,也不可以说「某某人听说已经开悟了」,这不可以传的。如果传这话,也会变成大妄语的从犯,「说某某人已经开悟了」,「开悟」这什么意思呢?「开悟」就是「大徹大悟」的意思,「大徹大悟」就是「成佛」。如果「成佛」就不得了了,对不对。所以这个不能乱说的,那如果有听别人说「某某人已经开悟了」,你听听就好,不要乱讲,所谓不宣扬谣言,你没有得到证实那就算是谣言,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大妄语,是所谓「僭圣」,抢圣人的位子,「僭圣」,但是现在未法时代,「开悟」的人满街跑,你到处都可以看到「开悟」的人,这个也悟了,那个也悟了,以前我们说大学生很多,你如果站在一栋大楼顶,拿一个桔子丢下去,就会丢到一个大学生,现在是这样,如果你拿一个鸡蛋或桔子丢下去,就会丢到一全开悟的人或金刚上师。所以「学佛」是非常困难,「修行」非常困难。要了解道理,才不会自误误他。「自误误他」,那个「误」不是那个「悟」。

  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讲〖六祖法宝坛经〗。

  先说这个「经题」,「六祖」就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禅宗」是佛法,中国佛法里面的一宗,「宗」的意思就是「派别」的意思。什么是「宗」呢?「宗」就是「主」的意思,「宗」就是「主」。什么是「主」呢?你修的方法以什么为主,就是称为宗。以何为「宗」?就是以何为「主」。你修什么,就像你主修什么,在大学里面主修什么。如果这个「宗」在英文里可以翻成两个字,一个就是「Sect」,「Sect」派别的意思,另外一个字就是「School」(宗派)都可以,但这里用「Sect」较好。这第六代祖师是「慧能大师」。头一代的祖师是谁呢?就是「菩提达摩祖师」,「菩提达摩祖师」他是从西天来的,他是西天第二十八代的祖师,来到中国时已经九十岁了,来传这个佛法,传给第二代祖师「慧可大师」,「慧可大师」再传给「僧璨大师」,「僧璨大师」再传给「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传给「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就是第五代祖师,然后再传给第六代的祖师就是「慧能大师」。「慧能大师」以后这个佛法,「禅宗」就变成非常重要,如果说到「中国的佛法」,就是以「禅宗」最重要,最发扬光大,这个功劳是谁的呢?主要是「慧能大师」。在他之前,不是那些祖师不行,是他们因缘不好,因为政治的关系,时代政治的关系,所以「禅宗」就不能发扬,在以前的祖师大部分都躲起来,因为有「宗教破坏」、「宗教迫害」。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就是唐朝初年,那个时候唐朝皇帝是尊重佛法,虽然不是只有提倡佛法而已,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他们也提倡「道教」,所以那时候「道教」和「佛教」常在斗法,有时赢、有时输。那个「道教」是指画符的那种,不是指老子、庄子哲学的那种,是画符念咒的那种。这「六祖大师」是中国的,是由「达摩祖师」第一代传下来的,但是达摩祖师是第二十八代,你们有没有拿到这个讲义?我先说这个「禅宗」的第一代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传给初祖「大迦叶」,有一个「拈花微笑」,就是「大迦叶」,传给「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再传给第二代祖师就是「阿难尊者」,一直传到二十八代的时候,顺便提到「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二十四代,再一直传,传到二十八代就是「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就传来中国,那时就变成「西来」,「佛西来大意」,就是达摩从西边来,不是到西边来,是从西边过来到中国,这是整个的传承。另外「慧能大师」开始,「禅宗」就很发达了,所以我们早晚课,出家人做早晚课,都叫做「禅门日诵」,那是「禅宗」的,整个都是「禅宗」发展的,不管你是「净土宗」或是什么宗的,都是「禅门日诵」,没有讲「净土宗日诵」,这样会被人骂,一定是「禅门日诵」。「禅门日诵」是怎样?是因为「禅宗」在中国是最重要的。好!我们看这张讲义上面写的,这个字没有很清楚,如果有笔的,你们可以把它写清楚,南宗「慧能」,因为「禅宗」在唐朝就是五祖「弘忍大师」时,他传给两个弟子,一个是「神秀」,一个是「慧能」,「神秀」是没有真正得到「衣法」,但是他有另外一种修法,他是「渐修」的,而「慧能大师」是「顿悟」的,「顿悟」,他到南边来,所以称为南宗,「神秀」在北方,所以称为北宗。但是后代所说的「禅宗」主要都指「南宗」,就是「顿悟」派。「南宗慧能」传下来,传给「南岳怀让」。你看这名字都是四个字,四个字前两个字都是他居住的地方,叫「南岳山」「怀让禅师」,「怀让」是他的法号,和他同时另外有一个「慧能大师」和弟子,就是「青原行思」,「青原山」「行思禅师」。再来第二代「马祖」,「南岳」传给「马祖」,但我们讲的时候,为了尊重,一般都只说他住的山或庙的名,没有直呼他的名号。「南岳」传给「马祖」,「南岳禅师」传给「马祖道一」,另一边「青原行思」就传给「石头希迁」,再来「马祖道一」传给「百丈怀海」,「百丈禅师」就是订那个「丛林清规」,就是「百丈怀海」订的,所以「禅宗」很重要。我们后代说「住丛林」,「丛林」是如何来的,就是「百丈怀海禅师」开始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从他开始的。什么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呢?因为佛法在中国如果要用托钵,你只能「托牙齿」,「托牙齿垢」(没得吃),你就不用吃了,因为中国本来就有「儒家」「孔子公」, (要)大家都要自食其力,如果你都不做事,只要吃饭,你就免吃,所以出家人也必须自已种田,所以在山里自己种田、种菜,那个就叫「丛林」,那个就是从「百丈禅师」开始的,因为大家都在「从林」里修行,就必须有规矩,否则会乱,变成一个「Community」(社区)一样,这就要有规矩,要有法律,意思就是这样,才不会乱,那这个法律是如何规订呢?谁来规订?就是「百丈禅师」规订下来的,所以我们后代中国寺庙的「寺规」都是依照「百丈禅师」传下来的「百丈清规」,这本书现在还存着。「百丈禅师」再传下来就是「沩山灵佑禅师」和「黄糪希运禅师」,「黄糪」就是「黄糪大师」,他写了一部叫「传心法要」,这本书太「讚」「非常好」,「讚」到说不出有多「讚」,我在「习禅」里面,最受到益处的,除了「六祖坛经」以外,就是这一部「传心法要」。有一天,那时才学佛不久,我看经书都是看到天亮,不是故意的,那和读书时在夜间开夜车不一样,读书时,开夜车是硬拼的,但是学佛以后,看经书都是看下去就放不下来,就一直看,看到天亮。看这一部「传心法要」时,愈看愈欢喜,欢喜到不可言愉,然后欢喜到感觉天地都在震动,就是大法喜,七天七夜不散,所以非常感谢「黄糪大师」,这部经太棒了,我现在正在翻成英文,但还没有翻完,翻一半而已,但是会把他翻完。以后如果有因缘,也可以说这部经,但这部经主要是要「悟」的,虽然要「悟」的也可以讲,讲了有「悟」、没有「悟」,我就不知道了。接下来「沩山灵佑」传给「仰山慧寂」,到「仰山慧寂」时,因为「沩山灵佑」,「沩山」、「仰山」就成为「沩仰」宗,变成一宗,这宗就叫「沩仰宗」。「黄糪希运」传给「临济义玄」,这个叫「临济宗」。所以我们台湾「临济宗」还有,「临济宗」如何来的?就是从「黄糪大师」来的,「黄糪大师」是「临济宗」祖师的师父,「临济宗」的祖师是谁?就是「临济义玄」,他的师父就是「黄糪大师」。再来看「石头希迁」这一支传下来的叫「药山惟严」,「药山惟严」再传给「云严昙晟」,再传给「洞山良价」,这就是「曹洞宗」,「曹洞宗」就是这样来的。再来看另一边「石头希迁」还传给一个「天皇道悟禅师」,「天皇道悟」再传给「龙潭崇信」,「龙潭崇信」再传给「德山宣鉴」,「德山宣鉴」再传给「雪峰义存」,「雪峰义存」再传二人,一个是「云门文偃」,这个就是「云门宗」;「雪峰义存」再传给另一个「玄沙师备」,「玄沙师备」再传给「罗汉桂琛」,然后「罗汉桂琛」再传给「清涼文益」,「清涼文益」就变成「法眼宗」的祖师。然后变成什么呢?「南宗慧能」大师所传下来的变成「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宗。所以祖师在授戒的时候说「一花开五叶」就是这「五叶」。「五叶」就是这「五宗」。什么人传给什么人,考试的时候不用背,但有什么宗要知道。

  接下来说「经题」的「法宝坛经」。「法宝」因为我们有「三宝」,对不对?「佛宝」、「法宝」、「僧宝」。「六祖大师」所开示的「法」,也是宝,所以叫「法宝」。「坛经」的「坛」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的时候,这「坛」都是用土做的,叫「土坛」。「土坛」古代要供养时,要拜佛、要供养如来时,或外道要修法时都一样用土做一个「坛」,即高起来的「土堆」,「坛」就是土堆高起来的,这个土堆可以是「圆形」、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三角形」的、也可以是「半圆形」的都有,但作用不同,一般息灾、「息灾法」所用的是「圆形」、也可以用「方形」,如果用「降伏法」就用「三角形」,所以这「坛」的意思就是这样。这「坛」在梵文就称为「曼荼罗」,这「曼荼罗」主要意思有两种,一种是「轮圆具足」,「轮」就是能够「摧毁」的意思,能够「载重」的意思叫「轮」,「圆」就是「圆满」。另一个意思,这「坛」主要是供养的意思,要如何供养?你供养就要讲,对不对?所以要请所有的圣者、佛菩萨来,然后供养,请到「坛」的地方。所以你看西藏喇嘛教,他们说「坛城」,那个「城」是多加的,意思是说他的「坛」好象一个「城池」一样,自成一个世界。所以「曼荼罗」由于供养的意思,再进一步说就是「诸圣会集」的意思,所有的圣者会集在那个地方,就称为「曼荼罗」。因为你要供养,一定要把那个「圣者」都请来,所以要请在那里?就请在那个「坛」里面,所以「曼荼罗」的意思,有这样的意思。那「六祖大师」所讲的「经」又叫「坛经」,就是供养的意思,供养什么?当然是供养佛菩萨、供养如来。因为是供养,所以也有「布施」的意思,「上供诸佛、下施众生」的意思,所以称「坛经」。

  然后「经」的意思在梵文叫「修多罗(Sutra)」,这个「Sutra」的意思是什么?一是「契」的意思;第二个是「串」的意思。「契(合)」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契理」和「契机」。这个「契」原来的意思是什么呢?譬如有一块木头,我们把它做成三角形,把一块拿起来(在一块方木块上刻出一块三角形的木块,成观法师在此画图示意),这个三角形的叫「契」,就像我做「打榫」一样,所以这一块拿起来,以年后再接上去,刚刚好吻合,「刚刚吻合」就叫「契合」。以此引申古代两人签约,我们现在签约都是及拷贝的,对不对?但古代不是的,只有一张,两人签好以后,再撕下来,你拿一半,我拿一半,以后如果要对的时候,你那一半来对我这一半,如果可以对上,就是「契」。「契约」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人家说「打契约」,就是这样「契」,有没有「契」,有「契」,好就是「契约」。如果说要拿来对,对不上,那就不「契」了。所以两个人「心有默契」,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相合的意思。这样你们听了有没有「契合」?这个「恝」又是「合」的意思,能「合」。什么是「契理」呢?「契理」就是合于道理,合于什么道理呢?合于最高的真理叫「契理」。所以佛所说的一切言语、经书都合最高的道理,就叫做「契理」。「契机」的「机」就是「根机」,(就是)众生的「根机」,「根机」有很多种,有上、中、下,(细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下」、「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很多种,佛对什么人,就说什么道理,让他可以了解,这就叫「契机」。不然一个很聪明的人,你说一个很浅的道理,他听了不合,他会认为佛看他不起,说这样简单的,我也知道,不用你说。如果说一个很笨的人,你说很深的道理给他听,他听不懂,也没有用。所以道理是很好,但对人要能适合才有用,就像药很好,但要对症,才医病医得好,就像胃药再怎么好,如果你用来治肺病,怎么会好呢!相同的意思。所以一切的佛法就象「法药」,「法药」是要治病的,所以「治病」要契合众生根基,听了会「感应」这样才有用,这就称为「契机」,「契机」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契机」,结果都不合道理,也不可以。所以现在末法时代,就有这个问题很大。「讲经」好象在开玩笑,哗众取宠,讲了大家听了很高兴,但其实都不合道理,这个是大问题。所以听「讲经」不是听讲「笑话」,听讲「笑话」你看电视就好了。但是「讲经」也都在看电视,坏了,真是的。所以「讲经」是要让众生远离烦恼尘劳、要开悟,要脱离生死的,所以不是「余兴节目」,所以不是开玩笑的场所,应该都是很严肃的,所以不要期望说,这个师父都这么严肃,没有说一些来笑一笑的,师父不是讲笑话的,那就变成小丑了。

  (第二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三集

  我们继续说六祖坛经。这个「经」早上说的是「修多罗」,「修多罗」是「契」的意思,契约的契,「契」就是契合的意思。契合就是契合众生的根机,跟契合道理,这二种不能偏废,要同时,不能说只是契合道理,而不契机,这样没有效果,白废唇舌而已,只是契机而不契合道理,那就变成妄语,对不对,所以变成虚妄,但是如来言无虚妄,如来是实语者,所以这二种都要兼顾到。再来,我们早上说到这个是法宝,对不对。我们佛经里面法宝有三种,就是三藏,经律论三藏,经就是开示一切修行的道理,我们说的「修多罗」就是经;那律呢?律就是讲戒律,经就是开示一切修行的道理,律是说我们生活以及修行时,应该要注意的事情,不能犯的那些事情,叫做律或叫戒律,跟我们的法律一样,我们国家的法律也是说,有哪一些事不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做,这就是像我们的法律说我们国民的权利跟义务,都在里面交待清楚,彿法的律藏也是这个意思,律有在家律和出家律,在家人就依在家律,在家律去修,就是在家戒,律就是戒。同样的意思,出家众就依照出家律去修,开示律、戒律的学问就是律藏,经跟律这二个藏(藏就是「宝藏」的意思)都是佛祖说的,都是释迦如来所说的;另外有一种论藏,这论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论是「讨论」的意思、「议论」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发挥」,「发挥」跟「解释」的意思,发挥、阐论、诠释的意思。刚刚说经与律是佛所说的,所以经跟律是绝对不能更改的,这个论一般来说是佛祖的弟子或后代的大菩萨,因为众生的智慧不够,所以对经跟律有不能了解的地方,他去发挥,就一个问题、一个题目他去发挥,就变成了什么论。所以佛祖说的就不是论,佛祖说的一定是经或律,其他的大菩萨或是大弟子所说的就是论,这是一般来说。但是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我们中土的「六祖大师」,只有他说的这部经,也只有这部经而已,这部经叫「六祖坛经」。其他再大的菩萨所说的都是「论」,譬如说马鸣大士他所说的「大乘起信论」,对不对,其它许多的论,也是论,那些都是菩萨所说的,譬如说「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论,但是这一个是例外,就是六祖大师他不是释迦如来,但是他讲的这一部经典就称为「经」。所以就有印度人说,六祖大师是东方如来,所以他说的法称为「经」,其他的人都没有,所以这是这一部经特殊的地方。

  〖唐释门人法海录〗

  「唐」是唐朝的时候;「释」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家的门人;「法海」是他的法号,意思是说他是出家人。这个法海你们有印象吗?《白蛇传》中金山寺法海禅师,对不对?那是小说,不要被骗了,那小说胡乱写,他并没有跟许汉文过不去,他是大禅师是教众生开悟的,没有去跟白蛇斗法。所以小说可以看,但不要被小说给迷住了。《西游记》也是小说,不要相信以为真的有一个孙悟空,更奇怪的是现在有人拜孙悟空和拜猪八戒,那根本是小说人物,小说人物却把它当作真的在拜,实在真是愚痴啊!「唐释门人法海录」就是这个六祖大师的弟子,他把它记录起来,六祖大师说,然后他把它记录下来。

  头一品〖行由品第一〗。

  我现在讲经都是直接讲经,所以有时候讲的很快,有时候讲的很慢,讲慢是在讲道理的时候,你们可以了解的地方,我会很快的就讲过去,但是我的目的就是说,让你文字看懂,接下来道理也懂了,再接下来就是跟你们说修行的法门,看这个要怎么修,所以有时候会很花时间,就花在义理及修行法门上面,闲话就没有,没有闲话。所以这个要很有精神才能听,如果没有精神就茶多喝点。

  经文:〖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剌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剌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义解:「时」那个时候、有一个时候。以一般的佛经来说,「一时佛在舍卫国」或是什么,那个「时」就是一时,有一个时候。这就是模仿佛经里面,没说那个时候是天宝几年几年,没这样说,只是说「时」。那个时候「大师」,就是六祖大师至「宝林寺」,这宝林就是宝林寺,现在称做「曹溪南华寺」,就是六祖大师的肉身还在那里,就是这个宝林寺,现在叫做南华寺。「韶州」就是韶州府。「韦剌史」这剌史是一个官名,唐朝叫剌史,清朝时叫「知府」。韶州府的知府,知府是什么?就是府长,像我们现在说省长的意思是一样。「与官僚」官僚就是他的部下,像什么部长啦!一起入山去请大师出来,到城中的大梵寺的讲堂「为众开缘」,这个「众」就是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出家男女合起来就是四众,来「开缘」开就是启发的意思,开什么缘?开学佛的因缘、修行的因缘。「说法」就是宣说法要。「师升座次」,六祖大师升座的时候,这个升座在佛经里面有规定,如果法师要讲经或是开示时,要升高座,要坐高,不能坐低,这样才如法,现在有人在讲堂或礼堂讲经或开示或是通俗演讲的时候,讲堂讲台比较低,观众比较高,这样子在那个地方讲经就「不如法」,不可以,佛祖说这样子不行,要讲法的人不能站着,你不能站着讲,而听的人坐着听,或是你坐着而他躺着也不行,当然你不能躺着讲,除非你快要死了,所以这个说法有很多规矩,要如法。有人说方便嘛!不可以有那么多方便,太方便就变成「随便」,所以这「如是因,如是果」,一定要按照这个法去做。「师升座次」这个「次」,就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或之后,大师升座以后,「剌史」就是韦剌史跟所有的官僚三十多人,「儒宗学士」儒宗就是学儒家的,拜孔子公的,拜孔子公读书、作诗、填词的那些人,总共有三十多人,还有「僧尼道俗」「僧」就是出家,在佛法里出家的男众,「尼」就是出家的女众,「道」就是道教的或道士,「俗」就是俗家人,总共一千多人,「同时作礼」作礼就是顶礼,一般应该是顶礼,我们现在因场所的关系,所以问讯就好,这是没办法的,应该是要顶礼。「愿闻法要」愿就是希望,希望听闻佛法的大要、精要。

  经文:〖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义解:单单这一句就没办法了,所以六祖坛经其实是非常深的,深到什么地步?深到没有底。「善知识」这是六祖大师尊称这些听的人。什么叫善知识?凡是能教我好的事情的人,叫做我的善知识。但是禅宗里面讲的善知识不一样,禅宗里所讲的善知识要能开示究竟的法门,简单一句话就是「能够引导众生开悟的人」,才叫做「善知识」。其它的人都不能说是善知识,只可以说「名为善知识」,这样而已。可以引导众生开悟的人,叫「大善知识」、「真善知识」,其他的只是称呼称呼而已,好象现在很流行称呼人菩萨,你也是菩萨、我也是菩萨,好象「泥鳅」菩萨。所以善知识,最究竟的道理,最深的法要、无上法,什么是「无上法」呢?就是可以使众生达到无上菩提的法,叫无上法。那个无上法一般来说,禅宗所说的道理就是无上法。我们开经偈里面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那个最深的道理,能够开示这种道理的人叫做「善知识」。善知识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可以看到修行人或是众生哪些修的好、或是不好,看得出来,这会点醒你的人就叫做善知识。其他一般的人就没办法这样,没有这种能耐,其他的人就只会称赞你,说一些让你高兴的,赞叹你而已,其他的就没办法点醒你。这个善知识三个字,六祖大师这么说就很深了。怎么说,这个就跟他说的道理相吻合,他没有轻视当场在听他讲经的人,不然你看现在的法师在讲经,都说你们大家啊,怎样怎样,你们大家如何如何。「善知识」真是尊重,为什么?因为他是开悟的人,他看到大家都有佛性,所以很尊重,跟后来他会说的「不轻初学」,初学的人也不会轻视他。所以他是开悟的人,而又得到祖师位的人,是可以很跩的,但是他没有,他没有很神气啊,他很尊重大家。不只是这样而已,后面也是这样,全部都一样,来参访的人,也都很尊重,没有很跩、很神气。顺便提到「六祖坛经」是什么呢?在看来,就是说其实应该是「六祖的公案」。「公案」常常听到,对不对,这一部经就是,整部经就是六祖的公案,所以我本来想写一本书,名字叫六祖的公案,但是后来想想,写了也没用,因为已经说六祖坛经,就是六祖的公案了,从头到尾都是。什么叫「公案」?「公」就是公开,「案」就是案例,用英文说比较清楚就是,Public Case,「案就是」 Case, Case大家都知道的,这是什么 Case呢?这就是开悟的 Case。什么是开悟?开悟就是说师父教徒弟、师父怎么教,徒弟怎么开悟,这个过程,把它记录,用简洁的文字把它纪录下来,反这个事情记录下来,这就变成一个公案。「公案」的意思就是给大家公开去讨论的意思,给大家去讨论就是为了所谓的「参」啦,大家都可以「参」,而不是说私藏的、私传的「案例」。表面上是说公开的,但是,这禅宗的奥妙就在这里,怎么说呢?虽然是公开,但是你如果参不出什么,公开等于没有公开,很多公案你看起来,很象是笑话,很好笑,那笑一笑就过去了,其实那是一个祖师要教他的徒弟,用方便引导他,然后让他忽然开悟,看起来象「忽然」开悟,其实不是,那是因缘成熟,所以开悟。他在开悟之前,不知道走了多少辛苦的路,那没有写到,好象我去高野山,不知受多少辛苦,你们不知道,你们只知道我去高野山去学法而已,学一些法回来,师父会那个法,但是你们不知道,我去那边有多么辛苦,如果我都不说,我也很神气的,说去那边是很好啊,其实是叫做辛苦受尽,对不对。一切的修行人都一样,都是这么样啊,你要记得喔!「从苦中来」,从苦中来的。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不要求很舒服,你若求舒服,没有一个「道」是从舒服里面来的,除了阿修罗道或是地狱道以外,大概都不是从舒舒服服中间来,所以舒服不会生「道」。所以一切的英雄,以世间法来说,都是苦英雄,那一切的修行人有所成就或有点成绩的都是苦中来,都是苦修而来,这介个苦修是有方法的,不是说你光是吃了苦就可以了、就是苦修,还要有方法,要不然你变成外道、乱修,也叫苦修,你说好!从现在开始我三餐都不吃,这样叫做外道。你说:好!从现在开始跟水果法师一样,我只吃香蕉。你要知道,水果法师也不是故意的,你知道吗?他是在因缘之下,没有东西吃,他才吃那个东西的。你不需要这样,你即使这样做也不会开悟,并且你也不会得定,这样知道吗?所以你要学要学对,修行的困难就在这里,要有智慧。但是你又说,就是没有智慧才要行修,看能否开智慧,那就麻烦。所以这六祖大师,他的心是怎么样,就是很平等,很简单,就是他已经起了「平等性智」,起了平等性智也就是去掉了第七识的我执,转第七识的我执为平等性智。刚刚说到这整部经都是六祖的公案,现在是公案的开始,每一段落都是公案,那公案就是师父怎么教徒弟,然后那个开悟的过程。可是有一个是很「Ronica」的,中文叫反讽,什么反讽?这个公案其实是「私案」啦,为什么?因为这个公案是一位特定的师父教一位特定的徒弟、在特定的时间跟地点跟因缘开悟的经过。所以怎么样?不能复制,这个有版权(笑),否则你就犯了301。所以你要拿去拷贝,没办法,因为你没有一样的老师,你也不是那位行者,所以这公案等于是私案,等于是给你作参考用的,但是后世的人不懂,说所谓的参公案,参可以啦,你可以得到某个程度的悟解、解悟,但是你没有办法因为这样而跟他一样有同样的开悟,因为你到底不是那位行者,时间、地点、人、事都不一样,所以不能Reproduced,不能复制、不能拷贝。但是这些公案或私案,是很有参考价值,因为是前人的经验。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这八个字就晕倒了,菩提是什么?菩提就是觉,觉跟自性,这个「自性」是什么?从头到尾这部经都讲「自性」,这自性换一句话来讲就是佛性或是「真如本性」,「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是说「真如」二字而已,「圆觉经」里面是说「圆觉」或「圆觉性」,在涅槃经里面是说「大涅槃」,用词不一样,但是它所涵盖的意义都一样。菩提自性,为什么说「自性」,注意那个「自」,「自」就是「自已」,那自己包括「自在」,自在的话就是「不依他」,因为在唯识学里面,有一个「依他起性」,什么是「依他起性」呢?就是因缘所生法,都是依他起的,依靠外法、因缘和合所起,一切因缘法都是这样,但是我们众生本来就有的具足的「本性」是「非依他起」,不会因为外境的改变而改变,「从本而然」这样叫做「自性」,所以你要深深的去体会六祖大师他用这个字,用这个词的意思,他说「自性」或「本性」,其实他也可以讲「佛性」,他也可以讲,涅槃经也把它称作为佛性,就是自性或真如本性,也称为佛性,但是如果他用佛性的话,就失去了禅宗的色彩,禅宗的色彩是什么?就是他不用大字眼,你如果读英文就知道,英文有很简单的字,也有很长的字,很长的字大部分是拉丁文或法文过来的,但是那个Anglo—Saxon他们的字都很简单、很短,禅宗是用的很简单的字,但意思很深,他都不用那个文字来嚇人的,因为什么?道理已经很深了,再用深澳的文字,这样障疑就更多,又再加一个文字障。所以这个自性,它的涵义,原因就是因为它「非依他起」、从本而然。「本来清净」这个「本来」就是「从本以来」,「从本以来」是什么呢?照这样说是「无始劫以来」,从无始劫那么久的时间到现在,这整个过程叫从本以来,简单说叫做本来。本来就是清净,这本来不是说从前清净,是现在也还是清净,这才叫本来。从「本」本就是古早以来一直到现在,从本以来到现在都是清净无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一般在修行学佛时,都说我们的业障很重,对不对?这个心是黑黑臭臭的、不清净,但是禅宗在看,他是看究竟的,就说大家都是清净的,不是说将来你成佛以后才清净,是你现在就是清净的了,不是现在才清净,而是从本以来从未污染过,这是说什么?是说「性」。一切法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叫「相」,一部分叫「性」。你的「本性」从本以来都是清净的,但是你现在出现了一个「相」,就是污染相,不是清净相,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缘所生的,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个镜子放在那儿,你都没有用它,也没擦试它,过几天后它就复盖上一层灰尘,对不对?那我们说这镜子上面有一层灰尘,但是啊,这一句话是对的,但是也不对。怎么说呢?因为那层灰尘并没有粘在一面,所以镜子实在是没有灰尘,这样听懂吗?实在是没有灰尘,那你说有灰尘那个只是虚假的,因为那可以去掉的,如果去不掉的才可以说有灰尘嘛!好象我们说真药医假病,真病无药医,同样的意思。所以那个镜子实在上面没有灰尘,什么原因呢?就是说镜子跟灰尘「不和合」,听懂吗?它那个是这样,寄在上面而已,同样的意思,我们的心也跟这镜子一样,称为「心镜」,我们有这「心镜」,这「心镜」如果我们久不用它,它也会复上一层灰尘在上面,但是「心镜」上即使有灰尘,实在也未粘在这「心镜」上面,同样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心镜」与那个外尘「毕竟不合和」,如果和合的话,就分不开了。再一个比喻,这「和合」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如果要修行,就要对这些言词都了解,要很清楚,而且字字分明,把它们分开来看,这「和」就是和平、和谐,因为和谐的关系,所以可以「合在一起」,因为「和」所以可以「合」,譬如说牛奶和水,牛奶加上水时就水乳交融,那就合和,对不对?「和合」的东西你分不开,如果是「不合和」的东西,你就可以把它分开。所以如果牛奶你把它加上水,就无法分开了,只有全部喝下去而已,我们这个「心镜」上面的灰尘,实在是不「和合」,如果「和合」的话就永远分不开,如果永远不分开的话,就没有人能够「断烦恼」,也就没有人能够「证菩提」、「得解脱」,为什么?因为这个污染的事情就已经把你的心「究竟污染」到了,已经合在一起了,粘在一起就分不开了,分不开的话那你就永远这样子,你只会更坏不会更好,也就是说你不可能「消业障」,也不可能「断烦恼」,因为「烦恼」已经跟你的「心」和合了,这样听懂吗?

  所以这个「心」跟这个「境」、「心」跟「外境」究竟是不和合的,表面上看起来和合,跟那个镜子上面的灰尘一样,表面上搭在上面,好象和合,其实不和合,以这个「权法」来讲是和合的,所谓「根」「尘」相接而生识,和合,其实以「实法」来讲,实在不和合,楞严经里面也是开示这个道理,但是这个要根机很高的人才有办法,了解这个事情,因为实在不和合,所以你能够把它减少再减少,再减少、减少到后来整个都没有了,然后烦恼渐渐减少,甚至于可以加新的好的东西进去,所以「心」与「境」不和合,所以心的「镜」本自清净,不管上面复盖了多少黑烟灰尘,它本来就都是清净的,你只要把它擦试干净,它就现出「本来的面目」。这本来面目,你也知道这是禅宗的词语,这个实在很难说,要说得让你们明白真的很难说,不过我就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不知道听得懂或不懂。

  光是讲平个「本来清净」,我们这个心就像是一面镜子,本来清净,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恶业,不管是杀人放火、十恶、破戒、犯戒这都是「烟尘」,都复盖在我们清净的本心的那面镜子上,让你变成痴痴傻傻的或是业障很重,经也看不懂,也听不懂,有时候还眼盲跛脚,这都是所造的恶业,往昔所造的恶业所感的果,但是不管你无量劫以来所造恶业有多少、有多重,但是你的心也一样是清净,只不过是你所复盖的灰尘实在太厚了,要清除掉它可是要很拼,要有因缘、还要发心,如果能清除掉那么就开悟了,如果去掉了一点,那就有一些明白,不信你试试看。有的人念佛,你如果眼睛闭上,没多久就打盹了,所以佛祖就是知道我们的毛病,所以要我们三分眼,因为睁得太大会乱看,如果这样(闭眼)就睡着了,所以三分眼不会乱看不会分心,所以你知道佛祖的苦心,不是说坐禅或打坐,一定要三分眼,我五分眼难道不行吗?可以啊!如果你有那个境界,你就尽管把眼睛睁开,有时候尽管闭起来,因为释迦佛在打坐时,也常常是闭上眼睛的,像释迦佛要成佛时,那魔女来扰他,说你何必常常这样,眼睛闭起来坐禅,来啦!我们来快乐一下。所以这经文就表示说,释迦佛在打坐时他眼睛是闭着的。那你说佛祖闭着眼睛,我在学佛所以也把眼睛闭上,你闭着眼睛你就睡着了,睡着是怎么样呢?那个就是「昏沉」,为什么会昏沉呢?昏沉就是愚痴,愚痴障重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昏沉。那么愚痴障重的人怎么办?就要努力点拜佛,才会消业障。

  「菩提自性」这个菩提,可以说是菩提与自性,这个「菩提」是说一个「觉性」,这「自性」是我们自己的「本性」,这个菩提是你要求的那个菩提、那个觉悟,跟那个自性都是本来就是清净的,这是一种的解释。第二种的解释是说,我们这个「自性」是「菩提」,就是「自性菩提」,这个「菩提」等于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自性」。这菩提是个形容词形容自性,所以菩提之自性,是本来就有觉性的。到底你现在能觉多少,就看你上面复盖的灰尘有多少,如果都没有整个都现出来,如果盖一分那么就现九分,如果盖九分那就现一分。

  「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看,这些字都很简单,但是却很难了解。「但」就是只要,只要「用」就是使用,只要使用这一个「心」,是「真心」的意思,你只要是用你这个真心去修去悟,就「直了」了就是悟的意思,「直」的意思,你要注意这个「直」,直直下去,不要弯弯曲曲的,直直下去,直直的依照这个「本心」然后去体悟,就能够成佛,这个经文非常的好,我们下一节再说。

  第三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四集

  继续讲前一节所讲的。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但用此心」但就是指,只要用这个心、这个真心去直了,就能成佛。换句话说,不要用别的,不要用什么?不要用「达摩易筋经」,也不要用什么气功,也不要用什么「五禽戏功」,也不要用很多杂七杂八的,也不用「起灵」,也不用什么(其它的),都不用,乃至于其它的法门都不用,只用此心。这就很难了,这个有什么难处呢?这个难处就在你要能够觉知自心,要能觉知自心、要能「观心」,而且能观到自心,这样才能用那个心嘛!你没有观到自己的心,你如何能够用此心呢!所以这个难是在此。所有以说这是「上上根人」修的,原因是在这里。但是不要紧,你现在先听这个道理,慢慢消业障或是赶紧消业障也好啦!业障消一消,心就会较明,心明,渐渐地就能用你的心去修了。现在统统不是用心在修,现在统统是有时用嘴在修,有的或是用其它的、有的用烦恼在修,有的用身体在修,最「粗」的就是用身体在修,这就是指拜佛,这样拜拜拜!拜到最后心就会较明。所以「但用此心」这是最高的,照如此去修,就「直了成佛」,直悟成佛,这楞严经所谓「一门顿超」。那个「一门」是什么?「一门」就是「心地法门」。所以这整部六祖坛经统统是讲「心地法门」,都是教你怎么样在心地上用功,在心上用功夫,所以叫做「心地法门」。为何叫做「心地」呢?因为我们这个心好象「地」,这地就是大地,那大地有什么性质呢?大地的性质是这样的:第一个它能载;第二个它能生。能载就是负载,「载」跟「负」是一样的,就是说这大地,在经文里面讲的,不管你放什么样的东西在上面,它统统接受就对了。譬如说这大地、这地上你放金子它也帮你负载,你放破铜烂铁它也帮你负载,你如果在那里拉一把屎它也帮你负载,所以不管多好的它也接受,不管多坏的它也接受,这样叫做「地」。我们的这个「心」也一样,再怎么好的它也能接受,再怎么差的它也能接受,最好的,像佛祖所说的道理,它也接受,最坏的,杀盗YIN妄它也能接受,对不。所以这个心如大地无所不载,所以,它统统载得动。再过来,「心」能生,好象大地,大地能生出很多东西,对不对?一切植物都由此生出,水果、稻、麦等等,统统是由大地生出来,对不对?这就譬如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地」一样,它能生出很多东西,只要你撒种,它就能够生出来,你撒善种,就生善法出来,你撒恶种,就生恶法出来,对不对?大地也一样,你如果撒稻种,它就生稻子出来,你如撒荆棘或是撒芒草,它就生芒草,对不对?撒荆棘它就生长荆棘出来,同样的意思。所以大地「能生」,我们的心地也同样「能生」,所以你如果撒好的种子,在你的心地上,它就生出好的「法」出来。所以我们就称这个人是好心,如果撒坏的种子在你的心地上,它就生出一些恶法出来,我们就称这个人坏心,坏心好心都是所撒种子的问题。但是,你现在注意,虽然这块地你撒好的东西下去,它生出好的东西出来,撒坏的东西下去它生出恶的东西出来,但是那块地全部都没有改变,你注意到没有,对不对?那块地仍然是那块地,所差别的只是你撒的种子的问题,这「所撒的种子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因缘」,对不对?那块地就是我们的「心地」。所以这个心地无始劫来、从无量劫来都一样。但是因为因缘所生的关系,你如果撒善的种子,就生善法,撒恶的种子就生恶法,撒人道的种子就生出人道的法,撒菩提种就生出菩提法,撒饿鬼道的种子就生出饿鬼法,虽然它所生出的东西,统统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差别很多,但是那个心地从本而来没有改变,而且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你有没有注意到,虽然那些种子,由种子而发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在那个地上,对不对?都在那个土壤上面,但是,那个植物和这个土地「不合和」,注意到没有,这不和合,为什么?如果和合,你就拨不起来了,是不是?所以恶人不会一直恶,好人也不会一直好,其原因在于此。善人不会一直善,为什么?他的心地和善法毕竟不合和,只是因缘所生而已。而因缘所生就是无常,所以你只要给他好的因缘,它自然就生出善法,自然生出好的法,自然消业障,开智慧,乃至证菩提,对不对,都是因缘的关系,而这因缘有很多种,其中一个就是「善知识因缘」,以下会讲。

  所以恶法和我们的心就像的植物和地是不和合,乃至于善法和心地也是不和合的啊!你不要认为只有恶法和心地不和合,不是的;善法乃至于菩提跟这个心地也是毕竟不和合,这是最高的法。所以怎么样,所以以下会讲。

  真修行者「一切法不即不离」、「不取不舍」。为何不取不舍?因为「不和合,因缘所生」,如此而已。连成佛也是一种因缘,对不对,「成佛因缘」嘛!有因缘才能成佛啊。但是这一部经所讲的是什么?「众生本来成佛」啊!本来就是佛。但是现在所出现的,只是「暂时的现象」,所以你现在看自己是聪明还是笨,是愚痴还是智慧,而愚痴和智慧的差别,也是非常多,有的比较聪明,有的比较不那么聪明一点儿,有的更加不那么聪明一点,有的更加笨一点,很多种。这都是过去因缘所生,到现在还在受这个业报,虽然在受这个业报,就象以前所种的种子,所开花结果出来,但是这个开花结果出来,如果是愚痴的话,这个恶果和你的心地那个「根」,那个恶果的根,跟你的心地毕竟不和合,所以可以拨除的原因就在此,所以,可以消除的原因也在此。

  所以。如果要成佛,就要「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最后一定要如此。开始不管你如何修,用很多方便法门去修,但是最后一定要用「心地法门」。所以说「但用此心」就是「心地法门」。这样一直在心地上用功夫,才能成够佛。

  经文:〖善知识,且听慧能行由得法事意。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好!先看到这里。「善知识」就是众位善知识,诸位善知识,你们这些好朋友,暂且听慧能,就是他自己自称,六祖大师自称。慧能的行由,「行」就是行状,「由」就是由来,「行状」的意思就是他的自传叫做行状,他过去的经历,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就叫做行状和由来。「得法事意」,「得法」就是说他在五祖大师、弘忍大师那里如何得到「衣法」的这件事,「意」是大意,大概稍说一说。「慧能严父」就是他的父亲。「本贯范阳」贯就是籍贯,他本来的籍贯是范阳,慧能大师俗家姓卢。「左降」就是左迁。为何说左呢?这就是降职的意思,被人降职,因为古代是以右为大,以左为小,所以左降就是被降职,「流」就是流放,被流放到岭南,岭南就是五岭以南。「作新州百姓」,「作」就是成为,新州就是新兴县,作新兴县的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他的父亲很早就去逝了。「老母孤遗」,他和他的母亲,「孤」就是指父亲早死,没有父亲的人叫「孤」,「孤遗」是同样的意思。就「移来南海」,就移来南海这个地方住。「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市」就是市场,在市场卖柴,砍柴来卖。

  经文:〖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

  好!看到这里。那时候、有一个时候有一个客人向我买柴,叫我送到他的客店,那个客人收柴以后给我钱,我得了钱就「却」,「却」就是退,就退出来,到门外时见到一位外客念经、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我一听到他所念的经文,我的心就开悟了。要注意这个开悟不是大徹大悟,但是有所同而已。

  经文:〖遂问客诵何经〗。

  因此就问这个客人念什么经。

  经文:〖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好!看到这里。这个客人就说他念的是金刚经,这个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叫做「能断金刚分」。「金刚」的意思是什么?是一种比喻。因为金刚就是钻石,是世间里面硬度最大的一种东西,它能够割断最硬的东西,但是自己不会断,所以比喻智慧。智慧能够破除一切烦恼,但是智慧不会坏,所以称为金刚。所以最高的智慧称为金刚,最高的禅定称为「金刚喻定」,就是「等觉」后心入金刚喻定,破最后一分烦恼,就证菩提。「复问从何所来」,又问他从那里来,又能够持这部经。这个客人就说,我是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的,这个寺内是五祖大师、忍大师,因为尊敬的关系,所以只称一个字而已,应该是弘忍大师。譬如说广钦老和尚,我们因为尊称他就不称广钦老和尚,而称广老。只称一个字而已,不将他的名字全部说出来就是了。五祖忍大师「在彼」,在那个地方「主化」、主持,「化」就是法化或度化,在那里度化众生。「门人一千有余」,他的弟子有一千多人。「我到彼中」,「彼中」就是那个地方,就是在彼寺中,那个寺内礼拜,礼拜什么?礼拜弘忍大师,去向他顶礼、而且「听受此经」,去听他讲这部经,就是讲金刚经,「大师」就是五祖大师。「常劝僧俗」劝在家出家一切弟子,「但持金刚经」,「但」就是只要持金刚经。「即自见性」就能见性,「自见性」。注意这个「自」字,自见性就是指你自己会悟道、会见性。「直了成佛」,「直了」就是不会弯弯曲曲,直接就到了,好象直达车一样,直达车就不会弯路。

  经文:〖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另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好!看到这里。「慧能」就是我,听他如此以后。「宿昔有缘」,可以加一个「以」字,以就是因为,因为「宿昔有缘」,自古以来就和他结过缘,所以「乃」,「乃」就是就,就「蒙一客」,这「一客」是另外一个客人,另外一个出外人,这「客」是出外的人、旅客,「取银」拿十两银子给我,叫我「充」,充就是当做,当做我的母亲的「衣粮」,给她做生活费,「教便」,「便」就是马上的意思,立刻去黄梅去参礼五祖。「慧能安置母毕」,我将我的母亲都安排妥当以后。「即便辞违」就和他的母告辞。「不经三十余日」这「不经」不字是没有意思的,中文常常会这样子,就是指经三十余日,为了要形容很快,所以加一个「不经」,加一个「不」字,其实是经三十余日,中文很奇怪,譬如说「地上」就是「地下」,有东西掉在「地上」,就是东西掉在「地下」,「上」和「下」相反,对不对?但是就是这样子,很多这样的言辞。「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以下这开始了,这是第二个公案了。

  经文:〖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好!到此为止。他去礼拜五祖以后,五祖大师就问他说,你是何方人氏,好象演歌仔戏。「欲求何物」你要求什么东西?为什么要问他何方人氏,就是问他的出身,为什么要如此问呢?因为你看公案里面都是如此。大师就会问你从何来或是你是那里人,大概知道你的程度如何,再来「欲求何物」,就是问你的「发心」,你来这里要做什么?问你的「意愿志向」。如果「意愿志向」一问就知道你是何等人、何等角色,这就是你的发心。「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在唐朝时岭南是很「内山」(徧僻),「远来礼师」我这么远跑来礼拜师父您,「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很深哪!这些字很简单,但是道理很深,为何?这你要知道。你要看过「法华经」才知道,「法华经」内就是讲「一佛乘」,什么叫做「一佛乘」呢?因为佛祖讲法讲「五乘」,五乘的佛法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第五个就是「佛乘」。「人天乘」就是教一般凡夫之人,他不能修行,叫他做一些好事,未来免于堕落恶道,来世还可以作人或者可以升天,去做天人受天福,这样叫做人天乘,这需要受持五戒和十善,中品的人就可以来世再做人,下品的来世就没把握了,上品的人就可以升天,这是凡夫。如果要修道的人,所以受五戒不一定是修道,你要知道受五戒有的是求福,但是你受五戒有大福。再过来就是「声闻乘」,声闻乘的人就是见到娑婆世界很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很苦很苦,苦得已经不能忍受,所以赶快要解脱,于是就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法」求解脱,这种人叫做声闻乘。再来「缘觉乘」,声闻乘是见到「苦」,缘觉乘是见到「无常」,比较高一点。为何称作「缘觉」呢?就是修「十二因缘」,从这十二因缘里面得到觉悟,所以称为缘觉。十二因缘就是讲无常的道理,因为体悟到无常,所以他修「出离」。其实缘觉乘所修的无常,也是一种苦,但是苦有很多种,可是这个无常是「苦的根本」,为什么会苦,因为「无常」故苦。所以缘觉乘他是有更加高一层的原因,因为他不是在果上,而是在因上,为什么会苦?是因是无常,这个叫缘觉乘。接着就有「菩萨乘」,菩萨乘除了它要体悟到世间的无常和苦以外,为了要自求度脱,同时他还发大悲心要度脱众生,这种人叫菩萨,修六度万行,这叫做菩萨乘。接着菩萨再往上就是佛了,叫做「佛乘」。「一佛乘」就是说在法华经内说的,佛祖说这么多,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讲这么多「乘」,到底佛祖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佛祖的意思、究竟的意思只是说「你们都应该要作佛」,我跟你们说修「人天法」,然后得到世间的福田,得到快乐,这只是暂且说说而已,为何要如此说呢?因为你没有那个根器,我跟你说那么高的法,你也没法修,所以你现在只要增加一些福报就不错了,如果根器、根机比较好的人,我就叫你修四圣谛、八正道,不再求世间的福田,因为世间的福田是「有漏」的,是无常的,这不究竟,也不能出离,也不能解脱,也还是在三界六道之内,所以你如果有这个根器,我就给你讲四谛八道的道理,让你去求解脱,或是说十二因缘,让你有更高的体悟。如果有那种人,就是说他除了自己感到很痛苦以外,他又会感觉到别人也一样,所以他有发心要自度度他,这种人就叫做有发大悲心的人,我就和他说「菩萨法」。不是只是说「自求度脱」而已,因为二乘人就是自求度脱啊,但是菩萨是「自度度他」,这要有那个心才可以,也就是说菩萨比较不自私嘛!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的利益而着想,为别人的利益而发心,为别人的利益而努力,为别人的利益而受苦,为别人的利益而受难,乃至于舍生命,这种就是菩萨。如果有这样的人,我就教他菩萨法,就修「六波罗密」,乃至于修「十波罗密」、「四摄法」,如此去修,修菩萨就修菩萨道,行菩萨行,这样已经「四乘」了,对吧!但是这个都不是如来的本意。如来的本意就是说「你们每人都要和我一样,将来都要成佛」这样的意思。因为怎样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们如果不成佛,我们用一个白一点的话说,「不成佛白不成佛」,这样可惜啦!因为你的佛性你不用,你不用来成佛,你宁愿在外面抛头露面,在六道里面轮回,抛头露面,轮转受苦,这样可惜,这样白白浪费,这样枉受苦难。怎么枉受呢?这叫做冤枉,冤枉无处诉,冤枉啊!怎么说呢?你本来不用如此啊!你本来可以不如此,在这个六道里面轮转,可是因为你不用你的真如本性,你不用你的真心,你全是用你的「虚妄之心」在生活。虚妄之心是什么?就是贪、瞋、痴、烦恼啊!跟别人计较,天天就是点钞票,因此就轮回生死,贪、瞋、痴、嫉妒等等,这些恶法都是「虚妄之心」,你不用你的真心,而用虚妄之心在生活,所以永劫不得出脱,所以就枉受苦难,如此可惜啦!可惜你具有一个佛性,甚至于你有佛性你都不知道啊!所谓「不知不觉」啊!所以众生就是如来。如来是已经觉悟的人,对不对?他觉悟什么?他也没有觉悟什么,他所觉悟就是觉悟他的佛性,这样子。那我们不知不觉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觉知自己有一个佛性,不觉知自己有一个真如本性,所以无始劫来,只是用自己的妄心在讨生活,所以就枉受辛劳,枉受辛苦啊!

  好!那么现在回到这个正题。佛种种的方便言说都是什么?这个字「诱」、拐你,好象小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你会对他说「来来来」对不对!你「来来来」他就走一步,又「来来来」他又走一步。我们就象那个婴孩一样,正在学走路,如来就拿一颗糖「来来来」,你因为想拿那颗糖,你就向前走,所以一步一步拐你,拐到你能够走,拐到你不用扶旁边的栏杆就能走,如此渐渐成熟。所以开始的时候用简单的东西,用人天五乘、人天法来诱你,引诱,再来就用小乘法、再来就用大乘法,最后就用入究竟的一佛乘,这是如来的本意。大家都要成佛,这是究竟,你不成佛太可惜了,意思是如此。

  那有人发心,根器大的人一发心,就是我要求佛道,其它我都不要。譬如像世间苦,没有关系,我就是要求佛道,我不求小乘道。当然啦!那些什么世间法,那些东西都不求了,那练气功,唉!这个嗤之以鼻,根本看都不看,然后还有种种的那些世间贪著的法,根本看都不看,弃若敞屣,听得懂吗?好象一双破鞋子该丢掉了,你若是开始学佛的人,一双破鞋子要作何用,你有新鞋子不穿,每天穿那双破鞋子,等新鞋子坏掉了你才去穿它,对不对?所以学佛的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觉知,然后「自求大乘」、「自求一佛乘」。但是一般的人不是如此,这六祖大师他说「唯求作佛」,我就是(要)求一佛乘,「不求余物」。但是我们(却)不是,我们很多学佛的人所求的很多,有的比较下等的就求一些世间之事,有的求发财、有的要求病能痊愈、有的求先生能乖些,不要喝酒、不要睹博,儿子会念书、生意好,求这些,这就是求世间的。如果比较高一些的,就求其它的,说这娑婆世界太苦,我要赶快出离,或者说我赶快去西方净土避难哪,不是说去西方净土不好,很好啦!但是现在是说最究竟的,最究竟发心的人,就没有此土彼土的差别,但是也不贪爱这一个世间,所以如果是真正发大心之人,所谓发大心,你就要知道,说「他很发心」,发什么心,那真正发大心就是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能这样吗?你自现在开始就不要妄求,世间人有一点可怜的地方就是妄求,虚妄追求或是「盲目追求」,看别人追求那个,就跟着别人追求,譬如有很多人如此,例如现在,好像在十多年前开始的样子,很多小孩都去学钢琴,或学小提琴,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学,我的孩子不学也不行啊!所以都在比较,这就是虚妄追求。看别人如何,就要如何,还有的人还有更加可怜的,就是上大学或者结婚,也是一样,你为什么结婚,大家都结婚,我也结婚,你为什么生小孩,大家都生小孩,我不生不行啊!真的啊!不生就有社会压力,对吧,有社会压力,那你就过不下去啊!你已经有三个女儿了,还要生孩子是为何?就因为没有儿子,大家都生儿子,我不生不行,赶快生一个,要生一个,又说不够,再多生一个,因为生一个,好像不太安全的样子,再一个比较稳,可以传完满接代,所以这个都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而活啊!每啊个人都在赚钱,每个人一个月至少三万五万,那我至少也要三万五万,我如果赚二万五,就比别人差,就不行了,其实我两万五已经是够用了,但是别人都是三万,我就不能两万五。所以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因此就虚妄追求。那你如果是真学佛人,你真正有发心要学佛,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气魄,「从今以后不再虚妄追求」。那样叫做什么?这样叫做「息心不求」,你说要学「心地法门」,这个就是心地法门,这个就是最困难的,但是这个你必须做,你如果不做,你读再多的经也没用,我说再多让你们了解也没用,这就要真正在心内自己去用功,「息心不求」。如何谓之「息心」,因为我们的心跳动七十二,一分钟砰砰砰砰这样一直跳,跳不停,每一跳都是在追求,你看能不能让他慢一点,仍然要跳啦!但是不要那么凶,稍慢一点,这样你的烦恼可以减掉很多,而你的智慧会增加很多。我们的烦恼都是由心跳的太凶来的,乃至于会有心藏病,也是心跳太快。好!所以这个就解释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

  有人因为读「金刚经」,说我「无所求」,那都是骗人的,「无所求」你没有那么行,除非你是像六祖大师这样的人物,你才有可能无所求。你现在只要不妄求就不错了,然后再进一步,唯求一佛乘,这样才是正确的。你不要说你是无所求,那都是吹牛,这种大话都不要乱讲,因为讲这种话的人,大概都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在求什么,自己在求的时候,当下也不知道自己在求,你知道,他会如此与的原因,就完全是无明,无明愚痴在背书,读了一些经书在背书而已。

  以下「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你是岭南的人,垒是獦獠。獦獠是什么意思呢?獦獠就是夷狄,夷狄是南蛮,我们所谓的「内山兄」。「若为堪作佛」,「堪」就是能,你怎么能作佛。这是激他,激将法,不是在笑他。「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人虽然有南北之分,南部的人和北部的人、台北的作下港的人,但是微型佛性没有南北之分啊,佛性都是平等的。「獦獠之身」,内山兄(乡巴佬)之身与和尚(和尚就是亲教师的意思,我们普通话就是师父) 的身体虽然不同,但是佛性有何差别,这佛性有什么差别呢?都一样的啊!

  经文:〖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五祖大师还想跟我讲话,「与语」就是与我语,还要跟我说话,但是看到徒众全都在旁边,「总」就是全,于是就令,就叫我「随众」,随着大众去「作务」,「作务」就是作粗重的工作。

  经文:〖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好!看到这里。五祖大师就叫我去做粗重的工作,「慧能」就是我,那是他的自称,就说「慧能启」,「启」就是启禀,启禀师父,慧能来启禀师父,弟子我「自心常生智慧」,常常都生出智慧,这常生智慧,智慧下面打两点冒号,(就是)常生如是智慧,常常都生出这样的智慧,什么智慧呢?「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这样的智慧,就是指众生如果能够不离自性,这样就是福田,这样就是什么福田呢?出世第一福田。好,讲到此为止。

  第四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五集

  上节说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弟子」就是说我慧能啦,自心常常生出这样的智慧,什么智慧呢?「不离智慧,即是福田」。这字很简单,但是很深,什么是不离自性呢?这「不离」是「念念不离」,念念都没有离开,一直都是常见自性。常现在前,叫做「不离自性」。这是一个假设句,「若」或是如果众生能够不离自性,即是出世第一福田,就是出世间的第一福田,这个「福田」是出世间的,不是世间的。「福」怎么会是「田」呢?「福田」的意思,这是个比喻。要讲的主要意思是说那个福,不是那个田,那个田只是个比喻词,那你行这个行所得到的福跟田一样,因为你如果修一个福,那它只是有这么多福,譬如说五万块的福了,那就是五万块,那就没有了,但是你这五万块如果是说拿去生利息,那就不止了,对吗?所以「福田」的意思是能生的意思,可以生。因为田你若撒一粒稻种下去,它就能生出多少粒米啊!很多很多,对不对?不可数啦。所以你修的福,修一点小福能得到很大的福,那这种福就好象田一样,那个福能够生长,而且生长的倍数不只是十倍百倍千倍那种,乃至于万倍都有,这就好象一粒稻种,结籽以后那个稻穗有多少颗的米啊!那就不可数了,是不是?那这一种福,就叫做「福田」。那这个就不止只是一本万利了,所以若或作生意的人,就会作这种生意最好,一本十万利啊!所以你若是会打算盘的人,现在就是用电算机你稍算一下就会知道,这款的最划算哪!那若讲到这个,大家的嘴都笑嘻嘻,所以这个就是福田。但是那个福有很多种,有的种一得一,有的种一得二啊,那么有的种一得十、得百、得千,但是如果在出世间里面修福的话,那么他所得到的利益呢,不只千倍、百倍、万倍,不可比喻啊,所以只好比喻成福田,那因为是能够得到出世间,什么叫做「出世间」啊?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这个世间的生死痛苦,所以叫做出世间,不是离开这个世间的意思呃!就是解脱这个世间的痛苦、生死轮回,如此叫做「出世间」,那若能得到这样的福田啊!那出世间的第一福田是什么?就是「不离自性」。你要得到福的利益,最大的是「不离自性」,念念都不离自性,不离这个真如本性。他就向五祖大师这样自呈境界。古早的人去参善知识的时候,都会这样,这「自呈境界」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求印可」,「求印可」不是「展宝」(炫耀)噢!「师父你看!我这么行」,不是这样,他的意思是说,「师父,我现在修行到这个地步,你看怎么样?」他的意思是这样,因为修行人最苦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自己不知道站在哪里,对否?自己站在哪里不知道,自己修到这个地步,不知对或不对,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明眼人指点,说「嗯!这样对」,这叫做印可。所以这不是展宝,这儿附带讲一下,这很重要,你自己所修行的境界,不可以随便跟人讲,当然不可以很骄傲,到处去展宝,到处去吹虚说「我怎么样」、「昨天我又梦到阿弥陀佛了」、「我昨天观世音菩萨又去跟我说这样、怎样」,不可以这样,你所修的境界只能跟一个人讲,那个人是谁?那个人就是你的师父。那个人是你的师父教你怎样修,告诉你对或不对,对在那儿,不对在那儿,若对,接下去要怎么修。所以六祖大师所讲的,跟五祖大师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呀,不是在展宝的哩。不是说「你看」,现在所有人,我现在所讲的意思就是这样,现在的人不是这样,看哪一位师父很行,就去讲「师父!我现在怎样、怎样」,好似说他很「洋」(自负),很利害。我若遇到哪种人,我都静静地、我都听他讲,我这功夫不错呢!其它的不会,这个还不错,若不要听我讲的,我就听他讲,有时候,呃!很会讲,讲两个钟头久,我也做在那儿听他讲,「噢!对、对」,你要作个好听众,这招不简单噢!这招我是从高中就开始修噢!你现在若要作修行人,你就要这样噢!现在就开始修,若听你讲话,能听进去的人、听得相应的人,你就多说几句,若你听不进去的,你就少说,甚至不要说,甚且要听他说,呕!他就长篇大论一直讲下去,讲得给你耳朵都痛起来。好!所以修行人就要知道「分别」,你是要,何时是听的时候,何时是讲的时候,你不要说,我要度众生,所以我就一直讲啊,若人家不爱听,也拉着一直讲,呕!疲劳轰炸。所以这就是说,你讲的时候,就要有自己有境界才讲,若不是自己的境界,你看书看来的或是听来的,你就少讲点,若不怎么懂的也不要讲,若经文有点懂的,自己不彻底的,也不要太讲,动不动就是什么「如如不动」、什么「真如本性」啦!你若真的有体悟到「真如本性」,你才可以说,但要说,也要有机会呀。我简单一句话说,有的弟子跟我这么久,你何时听我说「真如本性」,不曾对吗?因为这是佛祖最高的法宝啊!所以这不是每天拿来在展览的,所以不要这样说,稍微懂几招。这样好!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接下去,「未审和尚」不知道,这「审」是清楚的意思,、清楚的知道,我不知道师父要叫我做什么事情。「祖云」五祖大师就说,「你这位内山兄根性大利」,你根性很利,就是根器很好。「汝更勿言」你不要再讲了,你有没有看到五祖大师,他也没对他讲「你这样对」或是「你这样不对」或是怎样。「著糟厂去」,「著」是「令」,叫他去糟厂,「糟厂」是马房,饲马的所在。「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行者」就是带发修行的人,叫做行者。一般的人所知的行者,都是看西游记的孙行者,孙行者意思就是孙居士的意思,带发修行的人,居士。「差慧能」就叫我去劈柴,「劈柴」因为这间寺院有一千多人,以前劈柴要劈很多柴。「踏碓」就是舂米,舂米是很粗重的事情,舂米是将糙米把米糠给舂掉,这是很粗重的。

  经文:〖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政治家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到此为止,翻回来。这六祖大师就劈柴舂米,经过八个多月。有一天,五祖大师忽然间看到慧能,就是看到我,就跟我讲,我因为想你的这个见,「见」就是「见地」,你的见地「可用」,「可用」就是可以,你的见地可以,你所修的可以,但是「恐有恶人害汝」恐有坏人害你,「遂不与汝言」所以就不跟你讲话,「汝知之否?」你知道否?慧能就说,弟子也知道师父的意思,所以不敢走到堂前那边去,所以令大家都不知不觉,没人知道,没人知道说我修的不错,也没人知道师父看得起我,这样的意思。「祖一日唤诸门人」五祖大师有一天叫所有的门人弟子都来,这个「总」就是全,全部都来,下面就是五祖大师给大家讲的话。「吾向汝说」我向你们讲,「世人生死事大」世间人生死这个事情是很大的的事情啊!「汝等」你们大家,「终日」整日,只会求「福田」,求什么福田啊?求世间的福田,求世间的福田是什么?总说就是名利,出家人也有求名利的呀!有呀,怎么没有。出家人的名利和一般人有时相同,有时候不同,有的较世俗化的出家人,他所求的跟世间人没有什么差别,对吗?求发财,求名啊,什么的!若再说再较高个点的出家人,那他所求的,以名来说呀,种种的虚名啊,要出名啊,要求知名度啊,求庙大个点啊,求弟子多一点啊,或是庙再多一点呀!道场多啊,等等,求弟子多,供养多,这都是出家人所求的,若这样,这都是福。你说出家人庙较大,这样不对吗?这样对啊,怎么不对,这样有福啊,但是你若是用求来的,那样就不好啊,这样知道吗?你若是自己的修行自然感得而来的,这种的好啊,怎么不好,否则大家都去住在山洞里面,这样好吗?这样也不好,所以若是由自己的修行自然感得的福,那是很多了呀!那因为自己的修行感得很多弟子,那也是很好啊,但是若是去求来的,心有所求,这样子就不好了,这样知道吗,但是有人不是,一天到晚就想着,现在我要度一百个人或是度一万人,或是度多少出家,在家要多少,现在我要盖几间寺,一天到晚都在想这些,也没想修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空心思去做各种事情,这样就不对了,对吗?譬如说广钦老和尚,那他老人家就座在那儿,而弟子一大堆噢,那是好好啊!而你不是,到处去奔波,作广告,这样来的,对吗!所以如果是自己修行的德啊,「福德所感」、「自德所感」这样是很好,那如果是求的,那样就不好,所以福田不要用求的,用什么呀?用修的。你在修的当下,你不作有福田想,这样才是,而且不以得到这些福为荣为乐,这样听得懂吗?得到这些福,也不要说「我好高兴」,因为我有很多福,我的庙这么大间,我的寺这么大,我的弟子多少多少,这样,所以很高兴,甚至以此骄人,骄傲啦!这样子就不对呀!这样子就变成邪道去了,就不是佛道了,所以如果终日只求福田,在世间里面苦苦追求,「栖栖皇皇地追求」,那样就于道相违,我们世间人,我刚讲妄求嘛!虚妄追求,那每个人都「皇皇如丧家之犬」,就象章回小说里面所讲的,只是求那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这种的不是说五祖大师在教训他的弟子这样,古早就有这种出家人,现在更加流行,不但流行,又给他合理化,说这样在行菩萨道,在世间里面贪着,他说是在行菩萨道,你要会分别。出家人这样,在家人更加普遍,更加的所谓「理直气壮」呀!对嘛!所谓在家菩萨嘛。「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若是「自性若迷」,这个是倒装句,「若迷自性」这样也可以,你如果迷了你自己的自性,「迷」字是迷失的意思,你迷失掉你自己的自性,若如此,这世间的有漏之福,要怎么能救得到你呢!救不到。「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我给你们讲,我现在讲这部经,我在作冒险,你们知道吗?什么冒险呢!我都直接讲,都没有顾忌,这样就是这样,所以都讲实话啦!这是个大冒险,希望有缘就来结一个法缘。「汝等各去」你们大家都离开,「自看智慧」这个「看」是观看,怎么观看?用自己的智慧眼来观看,观看自心的智慧、自心的菩提之性,然后「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你从这个「本心」、真如本心里面的这个般若菩提的这个性,依照这个去作一首偈子来给我看,也就是自呈境界,看你修得怎样。「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你若是说已经悟到这个大意,「大意」是佛法大意,「佛法大意」这个「大意」不是简单的意思,是说重要的所在,最重要的所在你若悟到,这样我就把「衣法」、「衣」和「法」传给你,所谓「衣钵传人」哪!怎么说衣钵传人知道吗?「衣」就是穿衣,对吗?但是这个「衣」不是,是「袈裟」,「钵」就是吃饭的钵。怎么传法的时候传给「衣」和「钵」呢?「衣」就是穿衣,对吗?「钵」就是吃饭,那就是说引穿衣和吃饭这两件事,这两件事是世间人一定要做的,所以出家人也是要做的,出家人也要穿衣和吃饭,这代表什么?这代表「生活方式」,所以「衣钵」就代表生活方式,但是也代表「法」,怎么讲呢?因为「衣法」,这个衣的法,「衣」就是袈裟啦,袈裟法这个在戒律里面、出家戒里面很多,都是在规定衣要怎么做、怎么穿、怎么受供养种种,怎么割截等等。所以它那「衣」就是代表戒律,「钵」吃饭,这个也是戒律里面的,但是因为出家人一般就是说过中不食,对吗!然后过中不食里面等于说包括修行、禅定,所以「戒定」都包括在里面,那所以付给你衣钵代表说「佛怎么吃饭我就怎样吃饭,佛怎样穿衣服我就怎样穿衣服,佛怎么样生活我就怎么样生活」,那「吃他的饭,穿他的衣服,吃佛的饭,穿佛的衣服」就如佛一般,所以学佛意义是这个意思,那你若把佛的衣钵传给你,你就好象佛一样、如佛一般。所以那个衣这里讲「衣法」,「法」就是以心传心那个「法」,就是见性之法,若传给你以后,你就作第六代祖师。「火急速去,不得迟滞」你们大家都快去,不可以迟慢。「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什么叫「思量」啊!「思量」就是用第六意识,我们有八识,对吗?会思量的作用就是第六意思,前五识是五根嘛,五根吸五尘变成五识,眼、耳、鼻、舌、身对吗?那第六识就是意识,那第六意识它的作用就是分别,所以第六意识又代表等于是妄想的意思,妄想、分别,所以你们不要用第六意识去思量,你若用第六意识去思量「即不中用」,就没效啦!简单一句话就是说,这个你不能用头脑去想的,你若用头脑去想,你的头会痛。在这儿我讲一个小故事给你们听,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大二或大三的时候,大学生都会谈恋爱,对吗?我那时候没有啦!正在进行而已,有一个同学他已经有女朋友,他是我很要好的一个同学,有一天他来我家,两个人躺在床上,在那儿「开讲」(聊天),那个大学生又是少年孩子,讲、讲、讲都么在讲女孩子,讲的时候他就引杂志上的句子,他讲说「我看杂志讲说,在测验你爱不爱一个人,有好几种方法」,有测验卷那种的,说第一种啊讲你是不是对他日思夜慕呢?因为有时候你自己讲,我已经爱上某人,自己都不觉得,甚至于不敢确定,对吗?众生愚痴就是这样,糊里糊涂的,爱都不知道自己在爱,甚至自己恨也不知道自己在恨,搞得糊里糊涂,所以那个心理学家就很慈悲呀!就弄出这个测试卷说「如果你有如下现象,就表示你爱上某人了」,这样,头一个他讲「你对某一个人是不是日思夜慕」,他讲「白天想他,晚上也想他」,但是你「白天想他,晚上也想他」不一定是爱他的,所以爱还有更多条件的;第二条他就讲「要是你去某个地方的时候,发现那个地方很美,你很快乐,你是不是想说这个时候他若能在身边不知有多好」,那你若说有到这种感觉,那就更进一步证明说你是爱他的;再过来第三个「你是不是认为说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不管他长得圆或扁,即使生得再丑,也觉得他很美」,情人眼里出西施啦!就表示说你爱他,更进一步证明啦!那第四个就说「你若是有得到什么好的东西,你都会想说那都要跟他分享」,若有这样的现象就表示你爱他的,问题还有很多,最后一个他说「你是不是随时都准备为他作任何事情」。他就问我,「我对某人是不是有那个感觉吗?」我那时候的回答我不讲,因为这事过去了,不要讲。我们两个当时不是躺在那儿吗,我就返问说「你对那位粟小姐是不是这样呢?」他说「耶!我想看看啦」,因为他跟他交往已经差不多两年了,他说「我想看看嘛」(考虑),我那时候或霍然起身说「啊!你别想了」,你一想那就没有了,怎么呢?你还要考虑啊,现在没有状况在前面,你已经要考虑了,等到有状况的时候,那更加不可能,对吗!所以我自早就有一点点的智慧(众笑)。这样他就问我「为什么不用考虑」?我说你没爱他。譬如说若是你家在「火烧厝」(房子着火),你太太在里面,你还要想说,嘿!我是不是要闯进去救她,你若那样想时,你就不会闯进去了,对吗?那要怎样,所谓「奋不顾身」对吗?我太太在里面无论怎样,我也要闯进去把她救出来,我会死也不要紧。那菩萨是什么?菩萨是不要说那厝在火烧的时候,在里面那一个不管是谁,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有人在里面我就闯进去救他,这样就是菩萨,你若想到是你老婆、亲人等想救的人才去救,那就是凡夫。

  好!这是解释「思量即不中用」,「你若要用想的,那就没效了」,那等于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一样,那你若是修到有到那个境界,出来的、所讲出来的,就是那样,不用修饰,也不用思考,那样就是那样,那就是禅宗所谓的「当下」。

  因为现在佛法太昌盛,对吗?大家都多少看一些林清玄之类的书,一些名词都知道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解这个字,你若用我刚才所解释的故事,你去想,我知道「当下」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那也要配合这位五祖大师,所谓「思量即不中用」,就是不能用「头脑」去想,也不是用「心」去想的,都不能够想,这样挖出来就对了,挖出来的那就对啦!若挖不出来的,那个就没有了,所谓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样,好!继续再说一点点,「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真见了佛性之人、见了真如本性的人「言下须见」,就是说你所讲出的话,就应该会出现你所修的境界,其实我们的佛法真是利害,为什么利害?你所说出来的,就足一代表你修行的境界,那真奇怪。你若修儒家或是修道家、或是修基督教,不管你修什么教,都不知道,默黝黝,纵使你说得口沬横飞,也不知道你真的修得怎么样。但是佛法,你所讲出来的,就代表你的境界,那若名眼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哪里,一点都瞞不过,你若讲讲讲讲啊!就讲骗人的啊!就写两个字在这儿(额头),若讲讲讲说「有修」,啊!就在这儿(额头)(笑)。

  你们,就说一般初学者,现阶段所观的大概都是妄心,但是可以观到妄心已经或是觉知妄心已经很不错了,那所谓「觉知妄心」就是「妄时知妄」,要这样,我们用白话说,就是说有自知之明,这就不简单噢!你自心和妄的时候要知道有妄,而且要知道妄在何处,就是说这个妄法是什么样的妄法,要知道,但是我们一般都不知道,一般真的都不知道,这糊里糊涂啊!譬如说最常见的就是两个夫妻相骂的时候,他说「你怎么会这样讲」,一个气得要死,譬如说先生向老婆讲些话 (后),老婆跟先生「你怎么会这么讲」,先生说,没有,我哪有那个意思,我没有那个意思,(老婆)又向老公说「明明你就这么讲,我才会生气呀」!但是这个妻子生气是事实嘛,对不对?而先生使这个妻子生气也是事实嘛,对不对?但是先生自己没有觉得啊,所以我们一般人都是这样,常常这样,讲一句话给人气得半死,自己也不知道,有时候对他讲的时候,他也气得半死,说「我就没这个意思啊」!所以「恼人的时候不知恼人」,对吗!所以那个心要很微细,要所谓「法华经」里面「善分别一切法」,你这一句话讲出去的时候,对方会怎么想你就要知道。但是我们现在不是,咱们一般人都是讲出去的话啊,我若想到那儿就说到那儿,就进出去啦!先进出去,他若生气的时候再说,要吵就来吵吧!谁怕谁,对吗?所以你讲这话出去的时候,人家的感觉会怎样,这都要考虑到,这变成有三种人,一种人是「先知先觉」;一种人是后知后觉;另一种人是不知不觉。先知先觉的人是说,平一句说还没有讲出去的时候,就全部考虑好了,平个考虑不是说想半天哩!就这样「霹雳」一刹那就知道,「这句话讲出去有什么效果」,先知先觉,呃!所以都不会讲错话,所以如来的「十八不共法」里有一个「言无失」、「语业无失」、「一切语业无失」,一定没有失误就对,这是先知先觉的人;那「后知后觉的人」是怎么样的呢?他若是有时候有失误,讲出来的话去恼到人,被他恼到的人就会说「你怎么这样讲呢」!他会说「耶,我怎会这样说,啊!失礼、失礼」,对吗?这就是「后知后觉」,跟他说一下他就知道,他就承认。「不知不觉」的人就是说,「你怎么这样讲」,他就会说「没有啊,我不是这么讲的!」或者「我虽然这么讲,但我不是这个意思啊」!你若这么讲,就是这个意思,怎会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现在用佛法,去观察这个世间人,很有趣。

  所以你要先善分别一切法,然后你在观的时候,就是先观自己的心。这个「观心」哪!你就要了解「唯识学」,我们人有「八识」对吗?这八识大概就是这样,「前六识」大概都在表面上的,那开始观到的,大概都是前六识的作为,然后渐渐深入的时候,再观到第七识。第七识是什么?是我执、我执的中心,所以就会看到自己执着的所在,若看到自己执着的所在,就较不会执着了。但是一般人比较没办法作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他不觉得自己在执着啊!顺便提到,佛说的一切法最重要的就是破执着,这是在讲这一部经我才讲的,这也可算是如来的秘密啊!今天「俗卖」(大减价)给你们,若有本钱的人「卖回去」,这很好用,都是为了破执着,这执着里面有很多种,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我执」。因为有我执,所以产生「法执」,那法执又更微细,知道吗!我执是「二乘人」破的,二乘人就是声闻、缘觉,小乘人破的,而法执是大菩萨破的,但是你不要说「我这是法执」,其实一般在学佛的人都是我执,不是法执啦!或是「我、法」两个都执,还谈不到破什么法执,但是要破法、破执啊!就要先见到自心的执着,那个自心的执着就象什么呢?有如我们的心哪!就象大白鲨,你知道吗?大白鲨那电影有看分配吗?大白鲨那嘴、那一嘴牙齿十分锐利,若被它咬到,就不会放掉了,对吗!我们那个心就和那大白鲨一样,若抓到东西就不放了,就不放、「坚固执着」,经里多么讲「坚固执着」噢!就一定不放了,死也不放,你如果讲他的话,它还要反咬你一口。所以先要看到,自心的这些虚妄相,因为见到自心虚妄相,虚妄相如果看到了,就放掉了,渐渐放掉。放掉虚妄,就没有虚妄,放掉虚妄,即无虚妄。如果是根器利的人,放掉虚妄,达到无虚妄,那就如经里面所说的「若梦醒时,即自无梦」,懂吗?若在作梦时,梦醒之后,就不再梦了,梦中是作梦,梦醒时就没有梦。如是,若「去妄」的时候,就没有虚妄,下一句是什么?下一句就是说,真如本性自然现前。所以在用功的过程中,还是要先观这个妄心,这个妄心的下面就潜藏着真心,这是一个方便说法,其实若是最究竟的说法是什么呢?是说「这个妄心的本体是真心」,这样听得懂吗?这「妄心怎么样做成的」呢?它的材料是什么?它的材料是「真心」,这很深了!这样我说个比喻,就像海的波浪,「海」无事它不会起波浪,什么事情会令它起波浪?就是有风的时候,它会起波浪,对吗!若是小风、微风、微微风,它就起小涟漪,对吗!如果是中等的风,它就起一点点小波,如果大风它就起大浪,甚至是三十层楼高那么的大浪,可以把几万吨的船都吞掉,对吗!这都是因为风的因缘。但是,不管它是涟漪或是小波,还是大浪、还是巨浪,它的成份都是什么?成份都是水,对吧!水性有没有改变?没有,只有那相状改变而已,它那外表的形象改变。所以,那个水,如果这样摆动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涟漪」,「名为涟漪」,如果这样子的时候(师父用手大幅度比划),我们称为波,如果这样子的时候(师父用手更大幅度比划)我们称为浪、大浪,但是「其为水也、一也」,这个水是同样的水,「水性一如」啊!水性从本以来都一样,都没有改变,不管你怎么样起风作浪,水就是水,海水就是海水,咸度都没有改变啊。所以我们这个心也是一样啊!不管它做好事、做坏事、乃至于智慧、愚痴,它的那个构成的成份,都是「真如本性」,没有其它的材料,材料都同一样,只是它做好了以后的那个形状不一样而已。因为形状不一样,所以它的作用不一样,这样能听懂吗!所以「其体皆同,以相不同,故用不同」,所以一切法有这三种就是「体、相、用」。「体」是一样,但是因为现出来的「相」不一样,所以它的「用」不一样。譬如说我现在穿这一件袈裟,就变成所谓的法师,对吗,同一个人,我若现在把这袈裟脱下来,头发留起到,西装头梳起来,西装披上去,就一不一样,了,是不是?那时候就不会有人叫我师父了,是不是?或是穿别的款式的衣服,因为只是外相的不同,所以它起的作用就不同,对不对!同样的,我们「自心」也是一样,它起种种的相状,但是它的这个「其体」是一样的,那你要「观心」的时候,就这样去「观」。所以,我刚才讲说,你现在观到的虽然是「妄心」,但是妄心的根本,它的「本体」是真如,这一点啊,我们下一堂再进一步的发挥。呃,好吧!

  第五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六集

  我们今天继续看「六祖坛经」。这本经的第四页第三行。

  五祖大师对大家说,叫大家去作一首偈,拿来给他看。上次说到「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今天说下去。

  经文〖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靠慢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看到这里。

  「若如此者」,「如此」就是见性之意。如果是这样见性的人,「者」的话。如果是这样见性的人的话,「轮刀上阵」,「轮刀」就是挥刀,如同车轮这样转动,「阵」就是战阵,「战阵」就是在战场上,如同在战争的时候,挥着刀上战阵「亦得见之」,这样还是看得到。看什么?看「本性」看得到,如果曾见到则「一见永见」,真正见到是「一见永见」,不是看到以后就没有了。如果是这样那一不是真正见到,有时我们在修行时,今天修行的很好,第二天就没有了,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有时不是第二天不见的,有时是早上修得很好,下午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或是上午修得很好,下午别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就完全乱了,那就是没有真正的见到。所以如果真正的见到,应该是「一见永见」,「一见永见,念念现前」。因为见了以后,「性」如果是囊中之物,它就是在那里,你如果不去移动它,它就永远在那里,所以不用怕它丢掉,不用怕它不见,不用怕它跑掉,它不会长脚跑掉,如果你有这个知觉性,觉知它在的时候,那它就永远在那个地方,所以它永远在那里,不只是念经的时候在那里,坐禅的时候在那里,吃饭的时候也在那里,走路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大便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和人家讲话的时候也在那里。更进一步如同五祖大师所说的,「轮刀上阵」的时候也在那里,在枪林弹雨中,现在没有拿刀子的了,如果在打大炮或是机关枪在扫射的时候也在那里。不只是在那里而已,也是看到自己的本性在那里,所以这「轮刀上阵」的意思就表示很危险的时候,性命很危险的时候,也一样看到「本性」在那里。如果大家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造次亦如是,颠沛亦如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造次」的意思是说心很乱的时候、慌乱的时候,心中慌乱的时候,也一样要守着「道」的意思,「颠沛」就是「颠沛流离」,那就是说落难的时候,一样要守着道的意思,这和五祖大师所说的一样,「轮刀上阵」也一样要看到自己的本性,你不可以说刚才怎样,一念忽然忘掉了本性,刚才因为很危险,所以才忘记了,好像有一点理由或借口,那样不可以,那样的话,就不是究竟的真正见到「性」。这本经有古人写的注解,小字的「喻利根者,见机而作」,这你要用铅笔把它画掉,这个不对,这个牛头不对马嘴。「众得处分」,「处分」就是命令或吩咐。众人得到五祖大师的吩咐之后,「退而递相谓日」,「递」就是「更」、「轮换」的意思,一个传一个叫「递」,避如说,我拿一部经典或讲义,你们传下去那就叫「递」,所以叫「传递」,或是「更替」都是同样的意思,「递相谓日」,「交相谓日」,「更相谓日」,互相说来说去,说什么呢?「我等众人」,「我等」就是「我们」,我们这些众人呀!必须要「澄心」,「澄」就是「净」,把心清静下来,再来用意,「意」就是「心」,再用心来作这个偈,「偈」在梵文里有固定的字数,一句有几个字,而且有押韵,但是把它翻译成中文之后,这个偈颂字数可以固定,但就没办法押韵,如果还要押韵就很困难,就和做诗一样,所以一般佛经翻「偈颂」时,字数固定依照原文,但是没有「押韵」,这个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翻译佛经,主要就是要知道意思,不是在做「美学」、「美文」。「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这个「将」是拿去的意思,拿去「呈给」和尚看,呈给师父看「有何所益」,有什么「利益」呢?「益」是「利益」之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神秀上座」他已经是「上座」,就是他已经出家二十年以上,在教大家,就象老师一样,所以「教授师」(梵文即阿阇梨),如果在密宗里面,西藏翻做「上师」,密宗里全称叫「金刚阿阇梨」,在真言宗就不说「上师」,在正统的密宗称「金刚阿阇梨」,现在自己封「金刚阿阇梨」的很多,这「阿阇梨」不可以乱封的,也不是自己「封」的,这一定要有传承,有师父教你、认可,不是自己封的。接下来「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到祖师位,「我靠谩作偈颂」,「谩」就是且莫,我靠且莫作偈颂。「枉用心力」,「枉」就是「白白浪费」之意,「白费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大家听到这些话,心都停下来了,「咸言」,这「咸」就是「皆」、「都」,都说「我等已后」,这个「已后」和那个「以后」是同样的意思。「依止秀师」,「依止」就靠他、依靠他,但是这个「依止」在佛法里是一个专有名词,就象你去住在一个寺庙里,那个寺庙里的住持师父,就是你的「依止师」,当然这是指「出家人」而已,如果「在家人」就不可以这样说了,你去「依止」的那个地方,俗语就是「掛单」。「掛单」是什么意思呢?「掛单」就是我们出家人有「三衣一钵」,如果要出门「三衣一钵」带着,「戒本」、「戒牒」带着,打一个结,包一个包袱,那叫「单」。去到一个寺庙以后,找「知客师」,「知客师」很大,「知客师」验你「戒牒」,合格说你正式受过戒,问你的师父是谁,你住在那里,在那里受戒,受戒多久了,都要登记下来,就象住旅馆一样,然后才准许你「掛单」,不论你「戒腊」多大,都必须向那个「知客师」礼拜,然后才把你分到寮房去,到寮房以后,那里有一个勾勾,你就把你的「衣单」掛在那里,那就叫「掛单」。所以在家人如果到寺庙里去住,不可以说「师父我今天在这里掛单」,因为什么?因为在家人没有「单」可以掛,你是「借宿」可以而已,所以不可以说你去「掛单」。现在都有人乱说,不知意思。「师父我今天晚上要在这里借宿一晚」,这样可以。如果出家人去「掛单」的地方,那里的住持师父就是你的「依止师」。以后我们依止秀师就可以了,这里「秀师」就是「神秀师父」。但有人不知道,有刚刚学佛的人,听到出家师父,大的就喊较小的什么什么「师」,对不对,譬如说「法中师」,在家人也跟着称「法中师」,那样没礼貌,你要称「法中师父」才对。接下来:

  经文:〖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看到这里,神秀法师就想,这个「思惟」就是「想」,这个「思惟」不是我们开始讲经时讲的「思惟修」的「思惟」,「如理思惟」,这个是「思想」的意思,「诸人」就是「大家」,大家都没有写偈拿给师父的原因,「者」就是「原因」的原因,就是「的……」,可以「的人」,「的地方」,「的原因」等等,在这时就是「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为我」这「为」就是「为了」,「我与他」,他是「他们」,这个「与」是「做」,我做他们的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我应该写一个偈,拿去给师父看,若我不呈偈,没有拿偈去,和尚如何知我心中的见解是深还是浅,「见解」有两种意思,「见」就是看见、「亲见」,就是「亲身的世界」,如果是「解」是比较「表面」的,是文字上的了解,就是「解」,真正到达了那个地步,就叫「见」。例如「念佛三昧」来说,这个词大家都会说,但是真正达到「念佛三昧」,就是「见到」,「见到」念佛三昧的境界,若能了解念佛三昧,其中有什么事,或要做什么事,要如何去修,这就叫「解」,但是去「修」,「修」之后达到了那个境界,就叫做「见」。所以用字都很简单,所以就变成好象一个「陷井」,禅宗都是如此,好象一个「陷阱」,乍看好象在吃什么,吃粥,咕噜咕噜一直下去,都不用嚼,结果都不了解。「我呈偈意,求法即善」,如果把「偈」呈出去,「意」就是「用意」,用意是「求法即善」,如果是为了「求法」,这个法是什么意思呢?「法」就是「传法」,因为如果「五祖大师」要传给他「祖师位」,他一定还有一些「诀窍」,有一些「秘诀」,会告诉他,你现在要当祖师了,我现在有一些「绝招」传给你,所以这些「绝招」只有祖师传祖师,其它人不可以讲的,所以说「求法即善」,「觅祖」这个「祖」就是「祖位」、「祖师位」,「觅」就是「求」或是「找」,如果是要找「祖师位」,那就是坏的、恶的,如果是为了求法的,那就是是好的,那如果是为了要那个「祖师位」那就不好,为了那个祖师位,就变成求名、求利,但是如果「求法」就好,「却同凡心」,「却」就是「反」、「反而」,如果为了求「祖师位」,而去写一个偈给师父看,那样反而「同」、如同,「凡」就是「凡夫」,如同彼凡夫,就他那些凡夫的心一样,「夺取圣位」,「夺」就是「欲夺」,想要夺这个「圣位」,因祖师位就是圣人位,我们说「佛祖」、「佛祖」,「佛祖」不是合在一起说的,是分开的,在禅宗是分开说的,「佛」他「祖」,「佛」是「释迦佛」和「十方一切佛」和「祖师」的祖。如果要夺那个「祖师位」,就变成好象凡夫人一样,「奚别」那个奚,就是「何」、「何别」,有什么差别,「若不呈偈」,若是没有呈这个偈,「终不得法」,这个「终」就是永远,永远也得不到法,「大难、大难」,实在是真困难,他这个描述的好像短篇小说,描写他心理的交战,他的心理很冲突。

  经文〖五祖堂前,有壁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看到这里。

  这五祖大师寮房前面有步廊,步廊就是走廊,「三间」就好象三间房子那么长的走廊,「走廊」当然上面有盖的,「拟」就是「想」,想要请这个或是「预定」要请「供奉」,这个「供奉」是个官名,唐朝时如果有一才一艺的人,有特殊才艺的人,就在朝廷去供奉内廷,譬如会画画的人,就在内廷里面教那些公子或是太子画画,若会唱歌,就教他们唱歌,甚至会运动的就教他们运动,会打拳的教他们打拳,当然要很出名的人,这种叫「内廷供奉」,简称「供奉」。有一个「供奉」他名叫卢珍,要请他来画「楞伽经变相」,这个变相是佛在讲经时,前面都有一个「叙述」,说「一时佛在什么国,有什么人,和什么人在一起,讲什么经」,这是一个叙述当时的会场,例如「法华」,讲「法华经」就有「法华会上」,讲「楞严经」「楞严会上」,对不对?如果把「法华经」讲经那个会上的现场依照经文所叙述的,看有些什么人,把它画出来,这就称为「法华变相」,如果是「弥陀变相」、「阿弥陀经的变相」也可以,「阿弥陀经变相」就是阿难尊者、那些尊者都画出来,须菩提等等都画出来,世尊坐在那里讲经。如果是「地藏变相」就是那些诸大菩萨都画出来。如果是普门品的变相,就要有诸大菩萨、声闻弟子、在家弟子、还有一个「多宝佛塔」,这样就是普门品变相。这个是说「楞伽经变相」,就是佛在「楞伽山」,「楞伽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锡兰),在锡兰的「楞伽山」上讲这部经,把「楞伽会上佛菩萨」及天龙护法等等,都把他绘出来,这就叫「楞伽经的变相」,这在敦煌里面有很多「佛经变相图」。他就要请卢珍把这个楞伽经的变相图画下来,及「五祖血脉图」,「五祖」就是五位祖师,不是只有五祖「弘忍」,从「菩提大摩祖师」开始,这个「血脉」是传承之意,为什么称为「血脉」,因为是「嫡传」,「嫡传」的意思就是「大房」生的,意思就是「正传」,如果是「姨太太」生的就是「庶传」。因为是祖祖相传,都是正传,所以都是嫡传。为什么要画这两种呢?画「五祖血脉图」的意思是说,初祖达摩祖师如何传给二祖,如何从西天来,如何到广州,见梁武帝,因为不合,又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面,然后慧可大师去求法,然后如何教他印证,如何得法,然后慧可大师又再次中何传给三祖僧璨禅师,然后僧璨大师再怎么样传给道信禅师,然后道信禅师再如何传给五祖大师,到五祖大师为止,都把它画出来,好象看图识字。他现在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表示以前祖祖相传,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所以「楞伽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但五祖以后就换成「金刚经」,这是五祖大师的智慧,也是古代祖师所说的,这是菩提大摩祖师的一种「授记」,这楞伽经到二百年以后,就变成只在讲相上、变成在讲「名相」,所以就不在「性」上求,只专在「名相」,好象在搞「唯识」而已,所以就无法作为禅宗「以心印心」的特别经典,当然这个「楞伽经」是非常特殊的,它是「性」、「相」两宗都当作是根本的经典,因为相宗的东西在这经里面,也是一样重要,是「性」、「相」融合的东西,所以非常的深,但是传到五祖的时候,那时众生就渐渐地只求「文字言说」,所以在「楞伽经」里面所见的,就不是「真如本性」,而是只看到那个「相」。所以禅宗的祖师为了使众生不再著这「名相」,因此就换成用「金刚经」印心。「流传供养」,画下来以后,大家就可以流传来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写完了以后,好几次要拿这个「偈」去给五祖大师,结果心中恍恍惚惚,全身都流汗,「拟呈不得」,想要呈但没有成功,「得」就是成功,前后经过四天,总共十三遍,「度」就是遍,十三次要呈「偈」都没有成功,神秀法师就这样想,「乃」就是「就」的意思,「不如向廊下书著」,「向」是「在」的意思,「书著」是「写上」的意思,「从他和尚看见」,「从」就是「随」或是「任」,就是不去教他,也不去勉强,随便他,他看到就看到了,若看到时「忽若道好」,如果看到时忽然说这很好,「即出礼拜」,「我」就出来礼拜说,师父这是我写的,「若道不堪」,「道」就是「说」,如果他说「不堪」,「堪」是「忍」的意思,「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向」好就是「在」,冤枉在山中、在山里面修行这么多年,而且还受人礼拜、受人顶礼,写一首「偈」就让师父说这不行,见不得人,这样就很不好意思,「更修何道」,更说修什么道,每天都被叫师父,每天都被礼拜,结果写一首「偈」出来,师父说不行、见不得人,这样就很不好意思。「是夜三更」,那晚三更,都没让别人知道,自己拿灯笼,去到南廊壁间,就把他的「偈」写下来。

  经文:〖偈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

  这是很深的哩。你不要以为五祖大师把这个说的一文不值,你也觉得一文不值,不是的,这也是一种很大的修行境界。「身是菩提树」,这个是一种文学说的隐喻,「隐喻」就是「臂喻」,这个「譬喻」为隐藏在里面,不是明喻表示出来的,有一个「好象」就叫「显喻」,如果不是显喻,反过来说,不说「你好象冬天的太阳」,而说「你就是我冬天的太阳」,用「是」的时候就称「隐喻」,「你好象我冬天的太阳」就是「显喻」,如果把那啊比喻变成一个等号,, 那就是「隐喻」。这个神秀法师所用的这就会「隐喻」,「我这个身就是菩提树」,这是「隐喻」,他不是说「我这个身好象菩提树」,不是,他说「我这个身就是菩提树」,所以是个「隐喻」。「心如明镜台」,我这个心好象明镜台,「明镜」和「台」是两个词,我这个心好象一面镜子,这个镜子又有个台,而且这镜子是很明的,很清晰的。「时时勤拂拭」,我若常常、很殷勤、很勤劳的去把他擦拭,去擦干净,这样就「勿使惹尘埃」,不要让这个镜子沾上尘埃,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个意思,一般意思是这样而已。但是进一步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说「菩提树」,如果没有这样问,神秀这首偈就太简单了,什么叫「菩提树」?「菩提树」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坐在哪里,坐在「菩提树」下,对不对?所以「菩提树」是佛成道所依的地方,「成道所依」,因为有那棵树让他依靠,他在那里坐禅,思惟个切的道理,所以他可以成佛,所以是成道之所依,但这个所依,是唯识学的名词,这个比喻什么呢?这是比喻我这个身体虽然会臭、会腐,但我要修行、要成道也是要依靠这个身体,就象世尊在修菩提时、在修行时他依靠那棵菩提树一样,所以我现在要修佛道,也是依靠这个肉身,所以这个「肉身」就是所依,所以他说的「菩提树」的意思是所依,不是真正在说一棵树,你必须了解,因为这是个譬喻。所以依于菩提树,而坐禅得成佛道,依于此身、此五蕴身而修道得成佛道的意思。「心如明镜台」,为何说「明镜台」,这是根据什么呢?根据我们在修行时有一个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对不对!有「四智」,在「四智」中最后一个智就是「大圆镜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这个是在成佛的时候,成佛的时候「转识为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解释一下「大圆镜智」,「大」就是无所不包,「圆」就是「圆满」,「镜」就是「能照」、「能现」,「能照、能现、能显一切,而自身不动」,后面这句很重要,「而自身不动」叫做「镜」。譬如「镜」可以显示一切事物,但是它自身都不动,自身没有改变,所以这也譬如第八阿赖耶识一样,它可以应一切外镜,而现一切像,但是它自身都不会改变,另外又表示这个「镜」,虽然能「现」、能「显」一切,可是与外镜终究不合和,因为不合和的缘故,所以不受染污,所以毕竟清浄,「毕竟清浄不动」,这就是「镜」的意思,所以你要依这个意义去了解,不论是修唯识也好,「习禅」也好,都依这个去了解,才能开智慧,所以「大圆镜智」的意思就是这样,「广大无所不包、圆满、能照、能显」这样的智慧叫「大圆镜智」。我这个心就象这样的镜子一样,「镜台」的「台」没有意思,他要说的主要是那个「镜」,所以我这个心就象那镜子一样,这个「镜台」你若好好用,让他显出他的功用、作用,充分显出它的作用,那你就必须要怎么样呢?要「时时勤拂拭」,就要经常去擦,意思就是说你每天都要用功,不是擦一天用三天,或是擦一天用一个礼拜,你一看并不脏,不脏就不擦它了。不是这样,天天都要擦,「时时勤拂拭」,不要让它惹尘埃,如此这个「明镜台」就一直都「明浄」,故这「时时勤拂拭」就是常常要保持清浄,这表示要「拂拭」,要擦我们的心,这个心要常常擦干净,不沾污秽。什么是污秽?贪、嗔、痴种种的烦恼,那些污秽都要擦干净,不要让他惹尘埃,「不惹尘埃」是什么?那就是「离欲清浄」,「离欲」则这个「心镜」上都没有沾「五欲六尘」的污秽,这样就永远清浄自在,他的意思是这样,你看这样简单吗?这不简单,所以不要祖师笑他,我们也跟着笑,不能这样,其实这是很深的。所以在历史上,他也是「北宗」的祖师,「六祖大师」是「正传」、「嫡传」,「大房」所传的「正法」是南宗,他是「北宗」等于是附属的,但还是很重要,他这个法是「渐修」,这个法门叫「渐修法门」,「六祖大师」那个法门就是「五祖大师」所传的,是什么呢?就是「顿悟」。所以「北渐南顿」,北方的法是「渐修」的,南方的法是「顿悟」的。讲到这里。

  第六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七集

  经文:〖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惹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

  先看到这里。

  这神秀禅师,他已经将这个他写了以后,「书偈了」,「了」就是完毕的意思,「便却」,却就是退的意思,退回他的房中,「人总不知」,「总」就是全,所有的人全都不知道,「秀复思惟」神秀又再这样想,想以下的事:五祖如果明天看到这个偈,如果欢喜呢!「即我与法有缘」,那就是我与这个法有缘,「即」就是「就是」,就是我与这个法有缘,我能即「得法」,「若言不堪」,如果说这个「不能看」(台语),这样不行、「糟糕」(日语),「自是我迷」就是我迷,「迷」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是与「悟」、「开悟」正好相反的意思,你要知道禅宗可以说是所有宗派里面最严的一派,这和我们一般所知道的正好相反,以为说禅宗最不严、最轻松、最自在、洒脱,其实不是,禅宗最严,严到怎样?严到起心动念都要注意。所以,那有说因为我习禅,所以我很潇洒,你潇洒,那你就要吃棒子了。所以他现在说,「迷」的意思是什么呢?凡是「未悟」都叫「迷」,要是没悟、没开悟的人都是「迷」。所以这是最严格的定义,对吗,「非悟即迷」嘛!所以你还要看禅秀禅师他那样讲,就瞧不起他,他的「迷」的意思,是很严格的定义。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悟」呢?成佛的人是开悟的人,除了佛以外的人都是「迷」、都是「在迷」,所以我们不是有讲,「十法界」那就是六道、(加)「声闻」就是第七个、「缘觉」八个、然后「菩萨」九个,这叫「九法界」,然后最后一个法界是「佛法界」、如来法界,那这个在佛以下的「九法界」,这「九法界」统统是叫做凡夫,也都还是「迷」、也都是众生,所以菩萨、即使是「等觉菩萨」也还有「一分无明」未断,所以还有无明未断,都还不能说完全大徹大悟,所以大徹大悟就名为「大觉」,就是「佛」。所以神秀他在这里说,「自是我迷」这个迷是说自己,谦虚啦!我还没有开悟嘛,还没有大徹大悟,所以是「我迷」、迷于自性。所以你不要看到这里,就说「那他也和我差不多,我是迷,神秀禅师也还是迷啊」,所以不要轻视他,他已经很高了。「宿业障重」,这「宿业」的「宿」就是「宿世」的意思,宿世的业障很重。这「业」是什么业?就是身口意所造的三业,构成的障碍很重。「不合得法」,「合」就是应该,所以就不应该能得到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假如师父说我写的这偈、我这个境界太差、不行,那样我就不怨师父,这样听懂吗?不怨师父说我写的这么差,明明我就写得很好,你怎么说我写的那么差,不是这样,是师父对,不是他看错,那是我自己还有「迷」在,我自己业障重,这样子,所以不应该得到法。所以这修行已经很高,修养很高了,对吗!师父如果说好、一定好,那师父如果说坏,这样一定是坏,那是我自己还不够格,不是说师父偏心或怎么样。「圣意难测」,「圣意」就是圣人的心,那「圣人」就是指五祖大师,因为在圣位,和诸佛菩萨同一阶级,祖师和诸佛菩萨同一阶级,所以就叫「圣意」,「难测」很难测知,我们凡夫无法了解,说他们圣人心里面想的是什么,但是圣人对我们凡夫心里面所想的都知道,嘴还没开就知道你的喉咙底(台语)。「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五更差不多三点左右,古时候说「五更早朝」,要去参皇帝,那都是天没亮。所以古时作官也不是很轻松的事,不像我们现在在朝九晚五(台语),九点才上班,九点他们已以下班了,作官的已经下班了。「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五祖大师已知道神秀禅师「入菩提门」、入无上菩提之门、入见性之门未得。那入门就怎样?入门就看到了。这修行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入门;第二个就是登堂;第三个就是入室。所以头一个阶段就是入门,我们常常讲说,他是他的「入室弟子」,就是得到他的所有的秘密,就叫做「入室弟子」,那还有一种叫做「及门弟子」,我们如果「谦虚」,写信给师父,可以写及门弟子,「及门弟子」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到你的门口还未进去,门槛还没跨进去」,表示说「师父你真高,弟子我真无能,我有缘拜你作师父,但是我只到了门口而已,还未跨过门槛」,所以及门弟子,是到了门口尚未进去,但是能够入门已经很利害。你知道吗,一般都是找不到门路,对吗?在那里到处乱窜、乱转,连门路都找不到。所以他这个「入门未得」的意思,就是说「还不见性」的代名词,这见性也是分好几个阶段,我上次有讲过,有初见性,然后有毕竟见性,毕竟见性就是毕竟成佛啦!如果真正开悟,例如初地菩萨,就是见到「性」的地步,所以初地菩萨又称为「欢喜地」,为什么称作「欢喜地」呢?因为初见性,非常的欢喜,生大欢喜心,说「啊!自性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本性原来是这个样子」。下面就有了「何期自性」那就是这种感叹啦!开悟时候的感叹。好!这愈讲就愈高潮啦,下面慢慢再说。「入门未得,不见自性」,没见到自性,因他未入门,怎么看得到。这「自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切法的自性;一种就是自心的自性。那一般所说的自性是自心的自性;第二步就是一切法的自性。但其实这是相通的,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当时就见到一切法的自性,因为一切法就是在自心里面现出来。所以你若只看到自心的自性,而没有见到一切法的自性和我自心的自性是一样的,这样就仍是没看到。这样听得懂吗?所以这个就是一个秘密啦!所以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就应该也看到外面的自性、一切法的自性,山河、大地和一切众生、九法界的自性统统和我的自性是相同的,这样就是真正的见性,要不然就是叫做「一偏之见」,那样不是真正见性,要不然你只看到我有自性,别人都没自性,这样就不是真正见性,这样就会变成骄傲了,是不是?这样就是不平等了,所以你要是见性,就是见到「平等之法」。什么平等呢?就是我的自心和外面的性全部一模一样,完全相同,没有高下之别,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下面我们等一下再说清楚一点。所以神秀还没看到自心的自性和一切法的自性,统统都没看到。

  经文:〖天明〗。

  第二天天刚亮时。

  经文:〖祖唤卢供奉来〗。

  五祖大师就叫卢供奉来。

  经文:〖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好!先看到这里。

  第二天天亮时,五祖大师叫卢供奉来,「向」就是在,要在南廊壁间那里画图,忽然间看到这个偈啊,其实这是表演啦!他跟本就知道啦。忽然间看到这个偈。「报言」报就是对那个卢供奉讲,五祖大师对这个卢供奉说「供奉却不用画」,供奉你啊不用画了。「劳尔远来」,[劳]就是辛苦你啦!「尔」就是你,从这么远来,下面那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就没说了。「经云」这是什么经啊?「金刚经」啦!「金刚经」上面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就是一切的意思,所以一切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什么叫做「相」呢?这个「相」也是佛法里的专有名词,「相、象、像」在古文里都是相同的意思,但是在佛法里都是写成下面的这个「相」,我们现在外面的照相馆,他们常常都写下面的这个「相」字,有的也写这个「像」的,其实本来是这个「像」,这个「像」是什么意思呢?「像」就是「相像」啦!就是「很相像」叫做「像」,但是它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呢?本来是这个「象」,这个象的意思是形状,「相貌、相状、形貌、像状」全都相同的意思,所以这一切法它都有一个形状,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都有一种形状,你只要讲的出来的,它就一定有个形状。这经文里面说「只要一切有相状有形像的东西都是虚妄的」,「虚」就是空的啦!「妄」就是假的,是空的是假的,这是「金刚经」所说的。这怎么说呢?因为一切形状都是我们的心所显现出来的,但是我们的心不定,我们的心不是永远是这样的,所以外面的东西所显的像,也跟着我们的心变化而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说,譬如说你看天上的云,你要是心情好,你看到的云都是非常漂亮的,有天女、有天人啊、有某种样的,各种形状都有,然后天上的云啊、风啊都在笑。要是你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乌天惨地」啊!连那个云都在哭,是不是?云都现作妖魔鬼怪的形状,但是云还是一样的云啊!不只是云,譬如说有我们的地板啦、还是墙啦!要是有一些图案,你看它有的变成人像的样子,有的像一个很丑的、有的像甚至很帅的人啊,等等。对吗?但是,其实都是没有的,都是你自己想的,所以这一切外面的相状形像啊都是虚妄的,都是你自心所现的,这是一个比喻啦。但是,不只是这些云,而是说其它的东西,甚至于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于众生,都是自心所现,依究竟的法来讲。所以,你只是这一句语、这四个字「自心所现」。你若是要学佛,学究竟的法,还是说修禅都好,你把这四个字「包起来」。但是进一步应该要怎样呢?你必须相信、你要信,这是佛祖所说的最究竟的法。你要是这四个字能真正悟到的话,那就是真正悟了,也就是开悟了。但是尚未开悟之前,要先信。信了之后常常去想,常常去思惟,渐渐开智慧,就渐渐会看到。这是最根本的,法都是自心所现,因为自心虚妄,所以它所现的法也是虚妄的,这样知道吗?

  「但留此偈,与人诵持」。这五祖大师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本来叫他画画嘛,画「画」就是「像」嘛!结果现在不用了,他就说「一切都是虚妄」,不用画了。「但」就是「只是」,只要留这个偈「与人」,「与」就是给,给大家诵持,若大家依这个偈来修,就可以免堕入恶道,恶道就是三恶道。

  「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若大家依这个偈来修,有很大的利益,就会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你看这就是祖师,他不是说「这是谁写的,写这些是什么玩意儿,这样也想得到祖师位,擦掉、全擦掉」,要是一般的师父,大概就是这样了,或是说「谁写的、谁写的」,叫他来,骂一顿,「像这样丢人现眼,还写在这里」。这就是祖师啊!他根本就知道是谁写的。这个写的人是上座啊,所以也给他保留面子啊,对不?还有一点就是说他写的境界也是很高啊,其它的弟子也都未达到这个境界,所以大家就说依照这个偈去修,若依照这个偈去修就是用什么啊?就是硬碰硬,硬碰硬去好好的用功。这样他给他这个偈子的「印可」是什么?其「印可」就是说这样修不会堕入三恶道,至于开悟就没说了,这件事就没说了。所以他没有说依照这个去修是会开悟,还是会见性,他没有这样说了,对不?只说就免堕入三恶道啊,这样就是修很好的法了,修「善法」了,对不?但是,不是「无上法」啊!若依照这个偈去修,会得到很好的好处,所以他的「印可」是这样子,这就所谓的评分啦,给他一个评分。

  「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就叫这些弟子烧香,在那边烧香,还有大家都要诵这个「偈」,要背起来,再照这个偈去修。

  「即得见性」。这「即得见性」是说以后的事,不是说修这个就可以见性了。

  「门人诵偈,皆叹善哉」。大家都说,诵这个偈真好、真好。为什么?因为师父说很好嘛!所以一定是很好的嘛。所以有句话说,矮人看戏啊,矮人看戏怎样?因为大家都站在那,矮子在下面看不到,若是看到人家在鼓掌说真好、真好,那他也跟着大家鼓掌。所以「矮人看戏,人云亦云」,人家鼓掌他也鼓掌,人家看得笑他也笑。「门人诵偈,皆叹善哉」都说真棒、真棒,很赞叹。

  经文:〖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 ‘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这五祖大师啊,三更时候就叫神秀到他房间内,这个偈是不是你写的啊,这神秀就说,实在是神秀所写的,但是「不敢妄求祖位」。不敢说这样就要求祖师位的啊,希望师父您慈悲,看弟子有一点点的智慧没有。「少智慧」就是一点点啊!祖师说你写的这个偈啊没有见性,没见本性,只到了门外,还没到门内。所以刚才我写「及门」对不对?只到门外而已,你并没有摸到「寮门」,但是还没有起来啊!所以这「寮内」不知是养牛、养鸡你就不知道了。「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你如此啊,就是「用如此见解」,你要用这种见解,「见解」我刚才讲过,「见」就是亲知亲见,亲自证到的境界,亲自已进入的境界叫做「见」;「解」就是了解。这样想要找这个无上菩提啊「了不可得」,这个「了」是完全,完全不可得。我们先看到这里。

  你看五祖大师他的表现,在公案前的时候那样说,私下的时候就这样说,你看有一样吗?他的口气完全不同,所以这是我们要学的,但是这里没有写。我现在说给你们听你们就知道了,做师父若要教训弟子,就把门关起来,像这样。若在公案前,就要给他面子,而你自己要忍住,这不简单啊,同样的,做父母的要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不是说要打孩子给别人看,打孩子给别人看,说我很会教训孩子,我的家庭教育很好的,你看,我的孩子不对,我就给他个耳光,在人前打得唉唉叫,这样叫做你会管教孩子?不是这样,在人前用说的就好,用说的也不是说用疾言历色,破口大骂,看要是罚还是打,回去关起门再打,这就是你要自己能够控制得了自己,要不你当场就已经发作了。这是第一步的修行,就是当场你不能发作要控制住,控制到回去以后,他说「我要当场发作没有发作,回去就冷却了,就不会骂他,也不会说他了」,那就要看你的修养怎么样,你是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你若为了孩子好,你回去就不应说「我回去之后我就凉了,不去教他,也不去说他了」。不行,你要保持回去,在人前「假装不生气」,回去要「假装生气」,这样你看困难吗?非常困难的。做师父的也是一样的,所以做师父、尤其做出家的师父不可以在公众面前骂出家徒弟给大家看,也不可以处罚他,若要处罚,门关起来,看是要跪香、还是举椅子,都不要紧。

  所以五祖大师这就是示现,让我们看怎样教弟子,公众的时候赞叹他,说大家要这样修,但私下骂得臭头。说像你这样就想得到无上菩提门都没有,「了不可得」啊!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心,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这段「昏倒」了,这段很深哦!慢慢来讲。

  「无上菩提」如果想要求无上菩提的话,「须得」必须要怎么样呢?「言下识自本心」。「言下」就是说「一讲话」叫「言下」,一说话就马上有了,那「言下」或者是禅宗里面常常说的「当下」是相同的意思。所以意思就是我上次所讲的,不用再想了,思量即不中啊,说「我稍微想一下」,「稍微考虑一下」,不用考虑,你若考虑,那样一定不对,若是不用考虑,你都随时准备齐全在那里,如同上次所说「有吗?若有,拿出来」,那个就是了「当下即是」。他问说「有吗」?「不知道、不知道在哪里,我找找看」,找找看后拿出来的那一定是假的,那一定不是真品。「言下识自本心」。这个「识自本心」和「识本心」不一样,差很多的。这个动作叫「识本心」(成观法师画图),「识本心」是「从外而内」识本心,然后这是在修的时候。修了之后起用,这个叫做起用,「起用」的时候是「识自本心」。这样知道吗?识本心的时候是说,用六识来修这个本心,然后「见自本心」,所谓「返闻自性」,这叫「返闻自性」。先用六识、六根、六尘的法去返闻自性,见到自性以后,要识别外界一切法,再从「本性」去识别一切法,这样知道吗?所以「识自本心」是这样的(从内而外),而「识本心」是这样子(从外而外)。所以识本心是「起修」或是「修」,「修」了以后、「修证」了以后(修然后证),证到本心以后,再用本心来起用,就是「识自本心」。所以一切法都不是用这五、六、七(第五、第六、第七识)这个前七识来妄想分别,而是用「自心自性」来识别,那就是「没有分别的识别」,好象一面镜子一样。这样了解吗?这要好好去想。「识本心」你就假设你那个「本心」是一个「目的地」,或是一个「目的」,然后你用其它的「七识心」来识别这个「本心」,等你识了「本心」以后,也就是说「见性」,「见到了本心」以后,再依照这个「本性」来看这外在的一切,五根、五蕴、六尘乃至于十二入、十八界、一切法界,全都从这个本心本性来看,这叫「识自本心」或「识自本性」,是相同的意思。这样了解吗?好了,我们用普通的法门来说,就说念佛。念佛你怎么念啊,念佛若说真正究竟的念法有两种:一种是念进去;另一种是最究竟的就是「唸出来」。「念进去」就是说每一声佛号都是念在心里面,不是在嘴皮上念,要每一声佛号都是念在心里面,如同是什么,如同你这里面有一个甕,心里面有一个甕,你所念的每一句佛号,每一声「阿弥陀佛」的圣号,都好象甘露水念下去,如一声阿弥陀佛,「哆」(水滴声)滴下去一滴,南无阿弥陀佛「哆」(水滴声)二滴。所以每一声佛号,都念到心里去,都存住了,都存在那里。你不知道有没听过那个音乐,以前我听过古典音乐,有一首叫做「莫尔岛河」,那「莫尔岛河」开始的时候,就是那小提琴用鉤弦的方法「登登」,小提琴应该用拉的,对不?而那他不是,他用「登登」这样,那就是叙述说,作家的意思是在描述他那条河开始在山里面,那时还没有河啦,就只是一些山里的泉水啊,树叶上面有露水,树下的小泉水很小,从那树叶上面有水珠滴下来「哆哆哆哆」,滴到山泉中,就这样慢慢慢慢积聚,聚到后来,就成一条小河啦,那小山涧愈来愈大。我们念佛也是像这样的意思,也是一滴一滴地积,所谓「积水成流」,这样一滴一滴,所以你每一滴佛号,都要滴在你心内,不要滴歪了,你若滴在嘴上就滴歪了,那就没有储在你的「心器」里面,所以你唸佛的时候,就要端心正坐,身口意都要正,因此你唸的时候,哆哆哆都滴进去了,心不能歪、口也不能歪,否则就滴不进去,就滴歪了。所以端心正坐念,每一滴都滴进去,这就是「每一个佛号都念到心里」,每一声佛号「念到心里」,然后等这功夫已经很坚强了以后,很坚固了以后,再每一声佛号都从「心里面念出来」,「每一声佛号都是心里的声音」,不只有在嘴上而已。这样我根你们说这些是最究竟的念佛的方法,但是这里有一个麻烦、有一个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你一定要见到自己自心,你要是没见到自己自心,那你佛号要念到那里去?你问说:师父,我那「盘子」要放在哪里?是要放在这边、放在那边,还是放在这边。麻烦了,对不?所以你要先见到自心,然后每一声佛号才能念到自心里面。所以你要真正念佛的话,还须先读「楞严经」里面的「七处征心」把心找出来,你心在哪里,先找出来。这也是禅宗慧可大师去参初祖大师的时候所说「弟子心不安,乞师安心」,达摩祖师说「将心来吾为汝安」,你把心拿来,我给汝安。然后二祖大师说「觅心了不可得」。他说我心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初祖大师说「哦,你心不安,这样,你把心拿来我帮你安」。那二祖大师就说「我的心找不到啊」,说「觅心了不可得」。菩提达摩大师就说「这样我已帮你安好了,你要是找不到心,就是安好了」。这就是什么?这个「念到心里面」就是「识本心」、「识本性」;从心里面念出来便是「识自本心」。这样懂不懂?我这是一个譬喻。当然禅宗的「识本心」跟「识自本心」类似而已,并不是就是这个样子,这只是个比喻而已。若是要求无上菩提的人啊!「言下」就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两个意思是一样的,「本心」就是「本性」,没有差别。然后「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徹见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都不生不灭,当然心性是不生不灭,一切法全都是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在一切的时间里,不管是什么时候,早上也好、下午也好、晚上也好,坐禅、念经的时候也好,走路、赶车、吃饭的时候全都一样。怎样?「念念自见」念念之间都自见。这「念」是什么意思?「念」在梵文中叫做「克刹那」(Ksana),也就是刹那,一刹那之间,我们中文将它翻作「念」。但是这一刹那是多久呢?一弹指里面有九十刹那,每一刹那里有九百个生灭。所以刹那很快,这一弹指或是不到一秒钟,这么短的时间里面,!统统念念都是自见。这「自见」,你要很注意这个「自」,这个「自」不是别人让你见或是别人叫你见,而是你自己见。所以「自修、自证、自悟」这个自见。念念之中都「自见本性」,「万法无滞」,这个滞就是滞留。「滞」是什么意思?「滞」就是说如果有水流下来,有一个窟窿(如深坑),那水就不会再流过去了,那个窟窿就叫做「滞」,所以叫滞流。所以如果流不动时就叫做「滞」。但是一切万法都是流通的,不会说有一个窟窿把它留在那里,它一定是会流过。所以这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无所住」,一切万法都不住,它不会黏在那里。例如,年轻无法永远年轻,一切都一样,健康的人不会永远健康,所以一切万法都是「无住」的,「念念无住」,所以「无所住」,那「无滞」就是「无住」,没有滞留。「一真一切真」,若证得「一真」,即见一切真,即证得一切真。要是征得有一项是真的,那个「一真」的「一」是什么呢?「一」就是「心」,要是证得你的心是真的,那样一切法都是真的,所以你不要把它当作好像绕口令一样、好像唱歌谣一样,「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这样,这是儒家才这样,要是佛家就不会这样,因为这样转(师示范儒生晃头背书样子),头会晕。如果证到这个「自心」,这个「一心」是真的,那就看到一切都是真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因为这外在、内在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现,你如果见到这个自心是真的,那么一切都是真的。这个「真」是指什么?是指真如啦!「真」是什么意思?这「真」你要从相反的词来看,「真」的相反是「妄」,「妄」就是虚妄,我们在「权法」里面,说「一切法都是虚妄」对不对?但是到了最究竟、最究竟的时候则又说「一切法都是真的」,六祖大师说「一真一切真」,我们佛经中很大的一部经叫做「华严经」,经中说「一真法界」,那「一真一切真」就表示「一真法界」。所以你如果要真正了解「六祖坛经」,那「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都要看,「金刚经」当然要很熟啦!所以这些大经都要很熟,你看了以后,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都知道。但是六祖他不是「教下」的,而是「宗门」,也因为是宗门,所以他即使提到经典,也只讲「经云」,不会说一直都在引经据典,然而经典就都含在其中,只是你看得出来不。

  第七集完。

  六祖坛经讲义

  行由品第一

  第八集

  这个经典第七页第二行。

  「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一就是「心」,如证得心是真如,「真」就是真如,那就是说证到这个心不是虚妄的。我们上次说过,我们开始修佛法的时候,因为贪著,贪著这个世间法五欲六尘,所以这个心都被这个五欲六尘所覆盖,五欲六尘的这些幻相所覆盖,所以这个心不是虚妄也变成虚妄,因为表相都是虚妄之相。这样听得懂吗!所以,所说的虚妄是指什么?是指那个表相是虚妄,好象拍电影一样,好象我们在看电影一样,我们在看电影都有一个银幕,对不!那银幕是什么颜色的?一般都是白色的,银幕上面有没有东西?银幕上面普通都没有东西,只是一个白色的银幕而已,对不!如果有一个放影机,电源打开一放下去,然后银幕上面就会出现很多影像,对不?所以你就看到银幕上面有很多影像,但是电源如果关起来以后,银幕又恢复原来的白色,一点东西也没有,是不是?所以我们说那个心是虚妄是什么?就是心的那个因为外物的投影、外物的投影投在上面让你看到很多影像,所以那叫虚妄相。但是那个虚妄相虽然投在心上,可是这个心从来也没有被这些虚妄相真正的染污掉,它心的清净还是一样,清净本然,所以这个叫「一真」。因为我们自己贪著这些外尘,所以东拉西扯,吸引了很多外界的虚妄影像,投在这心上。所以佛就说,开始的时候就说,这一切法皆是虚妄,这是对开始修行的人所说的,然后这个虚妄,不是说那个心是真正的虚妄,是讲心上的那些表面的事情是虚妄,然后让你体悟了这个心表面的虚妄以后,然后你再能够更深的一层去体悟的时候,这个心的「本体」它是真实的,那心的本体是真实的。可是你必须要先体悟到那个心的虚妄相,然后才能够更进一步体悟心体是真性。所以相是表面的,相假,但是性是真的。所以,也就说是「相妄性真」。所以你若证到「一真」的时候,那一切法都是真的,都是真如。那讲到虚妄的时候,这个是开始修的时候,所以在二乘境界、声闻缘觉境界,就是修这个虚妄相,乃至于权教菩萨所修,也是修这个虚妄之相。所以,我们有「一心三观」(即:空、假、中三观)。我们开始修的时候,修一切法都是空的,修「空」,但是你要知道那个「空」和「假」都是对治法,因为我们众生执「有」,执着那个「有」,所以佛说「空」来对治那个有,来治你这个对「有」执著的病,因为我们执著一切法都是有,因为执著「有」,所以会贪爱,为了要治这个病,所以说「空」这个法。而这个空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叫做空,(而)是「自性空」,就是说你不能把握的那种叫做「空」,因为没有一件东西你能够把握的,不光只是说外面的东西你不能把握,这个「把握」是什么呢?我们如果这样讲比较清楚,(如)「拥有」,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以佛的知见来讲是我们真正「拥有」的,乃至于什么,不要说财产啦、田产啦,乃至于说父母、妻子儿女都不是我所拥有的,乃至于这个身体也不是我所拥有的,为什么?我作不了主啊!譬如说,这个身体我若作得了主,那它就不会生病了,它如果生病,就说不要病,我是主人,不要病,它就不病了。但是你说的话不算数啊!为什么?因为你作不了主啊,你不是主人,所以他不听你的。你若能作得了主宰,那样子的话,就是你真正所拥有嘛!「主宰」表示「拥有」,拥有一定是能主宰,对不?但是房子、田产、妻子、儿女乃至于这个身、心都不能主宰啊!那个「心」我们都不能够说要它怎么样。譬如说在「一直在想」,你叫它不要想,它也还是在想,它如果是在担忧、在烦恼的时候,你叫它不要烦恼,它也是烦恼烦恼啊!是不是?所以,你自己不能做主宰心的主宰。所以,因为不能做主宰,那么就是「空」的意思,就是没有主宰性、没有自性。没有主宰性、没有自性叫做「空」,所以这个「空」是一个专有名词。「假」是跟着「空」来的,「假」就是幻化的意思,虚幻变化,好像变魔术一样,这一切法就好像在变魔术一样,好像无中生有那样,所以叫「假」。然后从假再生出这个「中道」,中道就是兼顾了「空」跟「假」,就不偏于空,也不偏于假。空的话,就表示完全不取著,那假呢?假是偏于「有」,因为「假有」嘛!空是偏于无,假是偏于有。但是空也不是无,假也不是有,只是偏而已。因为现那个相类似那个样子,那中道呢?就是在那个中间。这些空、假都是什么?都是方便说法,都是方便,方便接引。那「方便」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那回事哦!方便还是真的,只不过是你程度还没有到那个地方,你程度还没到那儿,所以就一步一步把你接引。如果一下子就要把你接引得那么深,你不能忍受,你不能接受,不要说受用,你根本就不能够领受,你会受不了,甚至于会惊怖,所以佛就慈悲,一步一步慢慢讲,由浅入深,那「空」是初步的,然后再讲「假」,「空」等于差不多是小乘法,「假」是菩萨法,从空出假。所以菩萨就幻出一切的境界来接引众生,这都是菩萨的慈悲,所以「假法」代表慈悲。那「空法」呢?就代表二乘的境界,假法是菩萨境界,「中道实义」是大菩萨及佛的境界。所以「空、假」二法都是慈悲接引人,那「中道实义」才是真正的、究竟的。所以证到后来就是看到一切都真,不是开始所说的空或假,实在都是真的。但是,佛祖为什么一开始就(没)教我们一切都是真的,如果你基础没学,那你就说一切都是真的,这样我就不用学了,这样我就不用修也不要紧,一切都是真的嘛!所以,我就钱愈多愈好啊,虚名也是愈多愈好啊!种种色、香、味、触愈多愈好,因为都是真的嘛!所以就会变成这样子,然后就会坏因果,然后变成堕在世间里面的贪著,而说「一切都是真」,这你看现在学佛的现象,这佛教界就有很多是这样的,说这一切都是真的、真实的,其实他就没有从根基开始学起,然后也没有真正懂得无上义,就拿着这最高的法门来掩饰他最低的修行。听得懂吗?就这样,所以一真一切真「如」,如果证得一心是真如,这样就看到「一切法都是真如」,一切法皆是真如,「一切真」是一切皆是真如。那这「一切」是代表什么?「一切」代表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部在里面。不是说佛祖是真如而已,菩萨也是真如,乃至六道一切众生统统是真如。

  「万境自如如」。这万境自如如,这「如」是什么意思?「如」刚刚我们说是真如。这真如是什么意思?梵文叫做「多陀伽他」 (Tathagatha)。这个「多陀伽他」,我们中文翻做「如」。这个「如」是什么意思呢?是「平等」、「不动」这两个意思。「平等」、「不动」的意思就是「如」。那什么叫「平等、不动」呢?「平等」的意思就是没有差等,没有差别,没有差等。什么差等呢?就是没有「圣凡」的差等,没有「染净」的差等,这样叫做「无差等」。那凡夫和圣人都一样是真如,净法和染法都一样是真如,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也都是真如,这个叫都「平等的」、「一般」;然后「不动」是什么呢?「不动」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不生不灭」就是「不动」,如果有生灭就有「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叫做「不动」,有生有灭就一定「有来有去」。「生」就是「来」,「灭」就是「去」。没有生灭就是「没有生死」,这样就真正的「不动」了,所以「如」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一个「如」是平等不动,那为什么有两个「如」(如如)字呢?两个「如」字就是「内法如,外法如」,谓之「如如」。什么叫做「内法」呢?「内法」就是我们的根身,「内根身,外器界」。根身就是我们的五蕴,五蕴六根,根身就是内法。「外」就是外器界,山河大地、六尘,统统叫做「外法」。所以不但是「内法」是真如所成,连「外法」也是真如所成。所以一切法都是「如」,所以「金刚经」里面说「如来者,诸法如义」,你听过这部经(后),连金刚经的重要道理也都听到了。「如来」是什么意思?如来者,「者」就是「的」的意思,如来的意思就是说「诸法如」,「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诸法如义,「如」平等不动,「如来的意思就是说证得一切法都是平等不动的人,这样叫如来」。「诸法如义」的「义」就是道理,「如来的意思就是说已经证得一切法、一切诸法全都平等不动的道理的人」叫做「如来」。这平等不动另外还有一个(地方)讲平等的,「金刚经」里面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法」是说什么?这是法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无上正觉、无上菩提的这个法,如果证得这个法的人,或者说这个法里面就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也没有低。所以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看「金刚经」看到这句就减少我很多烦恼,有些人,我如果看到他们在分别的时候,我就感到很可怜,也很可笑,我说一些给你们听。例如有人说禅比较高,有的人说密比较高,有的人说净土比较好,又说未法时期只有净土可以度人。这都有高下的分别,对不?我如果听到这些话,我就用「金刚经」印心,说这都是「乌说」(骗人的)。如何说呢?因为「金刚经」里面分明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佛祖所说的,所以我就绝对相信这句话,实在是全都是平等的。再说「金刚经」里面说的,当要知道「如来说法如筏喻者」,「筏」就是船,以前要过黄河没有船,就用竹子把它编成一个竹筏,对不?就是要过渡用的,如来说法就好像那个过渡用的竹筏一样,那个竹筏是给我们过那个河的,过了河以后又怎么样呢?就舍筏登岸,对不?如果过了河以后,竹筏就不必用了,但有的人就觉得这个竹筏「太讚」(太棒了,舍不得放弃),这样我们就应该背着它走,背着它跑,这样听懂了没有?这样就变成法缚、变法缚,被法绑住了。你要知道,法是使人解脱的,结果你觉得这个法「太讚」(太棒了),你就把它背着跑,那就变成执着了,法缚就是「法执」。这就使人想到伊索寓言里面一对父子、驴子,一只驴子要骑也不是,要骑也不是,统统被人批评,后来他们父子俩就背着那驴子走,这你们知道吗?所以这就是听别人的话,而自己没主张,搞得不知道怎么办好。所以修行的人自己要有一些主张。继续讲下面。

  「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如如之心这就是讲,如果证到「内法如,外法亦如」,如果证到这「内法」是真如、「外法」也通通是真如、「一切法都是真如」,那这个「心」就是「真实」,这个「真实」,「真」是真理,「实」是实际,这样就是真理实际。

  「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若能够如是亲见,这个「见」是亲见,也就是「亲自证到了」,证悟到了无上菩提,证悟到了无上菩提的自性。

  经文:〖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復两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先看到这里。

  五祖大师开示到此,就吩咐他「汝且去」。「且」就是暂且,「去」就是离开,你暂且离开。「一两日思惟」去想一两天,你不用赶,一两天再作一个偈,拿来给我看,你的偈如果入门,就是「见性」了,我就交待「衣法」给你,神秀就出来顶礼,经过了好几天,作偈作不成,心中就恍惚,神思不安,心神和思想统统都不安,好像在作梦,「犹如梦中」,行坐通通不快乐,又过两天,有一个童子、有一个小孩子经过碓坊,就是工作的地方,「唱诵其偈」,就听他诵神秀的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慧能就是他的自称,我一听到就知道写这个偈的人,没有见到本性,还未见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我虽然「蒙」,就是受到,我虽然没有受到人家教授,没人教我,但是,我早就知道那个意思了,这在佛法里称作「无师智」,或是「自然智」,无师智或是自然智,修行要修到这地步,才能说有些许成就,我在「古早」(很早)的时候,如果看经看过后,虽然没人教我,我就知道意思,就可以说给人听,如果没有什么注解的书,我看也能了解大部分啦,但是这和六祖大师比起来,还差很多。如何说呢?因为他不识字,他只听就知道了,而我要看,所以这差很多,因为我书读了一肚子,全是草,草装了一肚子,才能如此。所以,这个叫做无师智、自然智,所以,佛法里面这种境界确实是有的,这不是小说,也不是传说,真正是有的。还有我现在跟你讲一个「正知见」,很多道场或是寺院或是佛学院,都在说要「训练讲经人材」,在我个人的看法,这讲经的人才是不能训练的,这「讲经」要怎么来呢?「讲经是从修行中来」。所以,这不是说你看看书你就能讲经,不是这样的。所以你如果没有修行的话,你只能作什么?你只能收集资料,对不?收集资料,然后把佛经当作世间的学问来做,那收集资料,然后把别人的意见讲出来如此。如果这样讲的话,就好像在作一个研究报告而已,所以,那如果以真实的意义来讲,就不叫讲经了。所以讲经有很多种,像以前的祖师,最高级的讲经就象六祖大师那样,他就没有书啊,也不必看书,而他说出来的就是经啊,他跟佛祖一样,对不?这是最高级的。第二级的就是说佛祖或祖师、大菩萨所说的经他把它拿来解释,而他拿来解释的时候,他也不用看别人的注解,他自己看,而依自己的境界就一直讲下去,这样子。第三种就是什么?就是他须要研究、要收集很多资料、很多注解的书,然后去研究、然后又再参究,「研究」和「参究」不一样哦!譬如说「楞严经」那不是只有研究就可以的,你文字上懂,但境界没到那里,你也讲不出来啊,更何况很多大德注的重要的地方都没注到,那就要靠你自己了。像圆瑛法师,圆瑛老法师他就是参楞严经,他如果有不懂的或是不知道的、不了解的他都写在一张纸条上,一张张纸条在他的寮房贴了一大堆,好像是贴了两千多张的样子,就这样一直「参」,如果参到了一条,他就把它撕掉,这样差子不多八年,所以他光是搞那部「楞严经」就搞了八年,而以前,他还没有出家以前,就参楞严,参到吐血,因为用功太猛。所以你不要说我用功就好了,用功太猛,然后那个气血攻心就吐血,所以修行不好玩,你必须要有善知识,然后这个快或是慢都是要调、要调整好。刚才讲了三种讲经,就是研究,然后再参究,然后就是研究后再参究,然后把参究的心得写下来或是讲出来,这样子。还有第四种呢!第四种的就是收集资料,只有研究,没有参究。第五种呢?就没有收集资料,只拿一十个经,拿一本别人写的注解的书,当作教材那样去讲,那个又更省事了,既然也没有研究也没有参研,只是就看。譬如说讲金刚经,就拿那个什么,拿那个居士,有一本这么大本的,江味农那本,如果讲楞严经就用圆瑛法师的,如果说什么经就用那个(注解)。譬如说如果说阿弥陀经,就用蕅益大师的,如此很省事啊,这是第五种,这是讲经。再下来就不是讲经了,再下来是讲大意,譬如说「金刚经大意」,那他就大概说一下而已,那就更省事了。再后来就是「专题演讲」,譬如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定这个题目来讲。又再过来呢,就是「通俗演讲」,譬如说「禅宗与婚姻生活」,这种的。现在都把它笼统称为讲经,但是境界就不同了。而我们现在在看这部经,这是六祖大师所讲的经,那我现在也称为讲经,我是在讲六祖大师所讲的经。

  看下面「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就问这个小孩说,你在诵的是什么偈啊!这个小孩就说,你这个「内山兄」(乡巴佬)都不知道,大师说「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这世间人的生死是大事啊!所以大师要传衣法,叫所有门人都作一个偈给师父看,如果悟得佛法的大意啊,就付给他「衣法」,作第六代的祖师,神秀上座他在南廊的墙上就写了一个「无相偈」。这「无相」在这里有一个反讽的意思。他说神秀所写的是「无相偈」,事实上神秀所写的是「有相偈」。怎么说呢?等一下比较他和六祖大师所作的偈,你就知道了。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这句话,这个小孩就把五祖大师所说的话背起来,就象我前面说的矮人看戏,感到很好笑。

  经文:〖慧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稀有。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志。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若汝得法,先须度吾,忽忘此言〗。

  好!看到这里。

  六祖大师就向这个小孩说「上人」,他称呼他为「上人」。「上人」的意思就是师父、和尚。他为什么叫他师父呢?因为慧能大师那个时候,还是在家身份,对不,还未剃度,这是一点,所以就尊重佛祖所交待的,在家出家二众,在家人称呼出家人统统叫师父,这是一点;第二点啊就是表示六祖大师的心很平等,他不因为看那是小孩就看不起他,所以也是很尊重他。「上人」就是指师父的意思,所以不随便叫别人「上人」。如果尊重人说「问你师父是谁」?这是普通讲的话;「请问上人是谁」?这样就比较文雅,比较内行。「我此踏碓」我在这里踏碓、碾米已经八个多月了。你知道碾米那石头都很大、很重,所以那是艰苦的工作。还不曾走到前面顾望上人你,带我到偈前去礼拜,所以这个小孩就带我到那个偈前去礼拜。这时候「慧能曰」,我就说,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你替我唸一遍,读一遍。这时候有一个江州的别驾,「别驾」也是官名,这就是剌史的部下,也叫做「通判」,名字可能做张日用,就大声的唸那个偈给我听,而慧能我听完了以后就说,哦!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别驾你替我写。这个别驾就说,你也会作偈啊!你字也不识,没说出来而已,你连字也不识,偈也看不懂,你还会作偈,「其事稀有」这样很希罕啊!这也难怪他如此说。「慧能向别驾言」这慧能六祖大师就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假如要学习无上菩提的人,不可以轻视初学的人。这在「圆觉经」里面也说「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菩萨就是修行的人,如果修行菩萨道的人,就不会非常看重学习很久的人,而轻视初学的人,如何说呢?因为一切都是「觉」、「一切皆觉」,就是没有初学或久习的这样分别。但是我们一船人都不是,如果见到师父就说,请问师父你出家多久了,如果三年、五年他就不睬你,如果二十年就说师父你很有修行。顺便讲一下,在家人不能问出家师父你出家多久,也不要问师父你持戒多久,有没有受戒,因为这跟你没关系,所以你为什么要问,你问就是分别,分别就是分别什么,头一步就是说,我恭敬你的程度就要分别,为什么,你如果出家二十年,我就向你顶礼,如果出家五年我就向你问讯,如果出家一、二年我就向你合掌,如果才出家,我就这样,就说「师父阿弥陀佛哦」,这就是妄想分别了。还有人动不动就说「我学佛三十年」或是说「我受戒几年」,如果出家人说「我戒腊几年,二十年,三十年」。但如果是修行菩萨道的人,就没有这样在分别,这年纪较大或受戒较久或是出家较久、较短,这都和修道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世间人,就是这样妄想分别,只看胡须,看胡须和看有没有驼背,如果是愈驼就是愈棒。「一切觉故」。我们先看到这里。

  第八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九集

  上节讲到「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圆觉经」上说「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所以我们世间人最容易犯的是什么?最容易犯的就是「势利眼」,看到行的人,就很恭敬,看到差的人,就看他不起,这是普通哪,那再进一步,看到差的人就欺负他,对吧!看到有钱的就把他奉侍的像祖公般,若看到没钱的人啊!就看不起他,这就叫「势利眼」,眼睛看高不看低。同样的,看到若是修行人哪,看到有修行的师父,噢,很恭敬,这是应该的啊!若是看到修行较差或是较没修行的,或是说较没名的,他那差别心就都出来了,这都不对。这个若是在唯识学就叫作「谄曲心」,「谄」就是谄媚,「曲」就是弯曲,那个心弯弯曲曲,不是直的,所以弯弯曲曲很多分别,直心的话就没有分别,那心中谄曲这种人无法修道,只能和佛法结缘,如此而已。但是正经地修道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心中分别心太重了,他分别有修行、没修行、出家多久、年少或年老、或说是男是女,他都分别,分别得很清楚,他的恭敬心、恭敬的表现有差别,乃至呢我们说较难听点,他供养的红包大小也有差别,若较大的师父他就较大包,小师父就小包,若小沙弥就无包。所以这种人分别,你学多久、你出家多久、你受戒多久,这种人没效(无用)。「只问有道无道,不你年老年少」,听懂吗!对于出家人不能问他出家多久,也不能问他几岁,问过了以后说「啊,师父你跟我同年哩」,有时候「啊,师父你少我两岁」,这都愚痴。当然啊,这是说在家人对出家人,出家人对在家人也一样,也不能分别这样。「下下人有上上智」,「下下人」就是说表示他地位很低的意思,这个「下下」是指地位,这地位很低的人,就有时候也有「上上智」,也有上上的智慧,莫看他是扫地的人,有时候他也有很高的智慧。(都)不一定哪,对吗?他现在是说运气较坏,没碰到好机会,没找到好工作,所以他现在在扫地,但说不定他修行很好,说不定他很有学问。所以不能看表面上就对啦。刚才所说的「久学」或是「初学」,这也是表面的啊!或是说年老年少、男女等等,这都是表面上的,不能依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修行如何,乃至说一个人他修行很好,和另外一个人个行没很好,你也不能这样分别你的恭敬心,你的恭敬心应该要平等,他的修行怎样,和你的恭敬心这是两回事,你的恭敬心是你的修行,你知道吗!你若平等恭敬,那就是你的修行,那你就比较容易快一点入「平等性智」。这样你知道吗?「下下人」地位很低的人,有时候他也有很高的智慧,这句话是这样的意思啦;「上上人没意智」,地位很高的人有时候也有「没意智」。这个「没」就是埋没啦,「意」就是他的心,他的心智啊!有时候也会被埋没,就是说他的心智的智慧显露不出来,被埋没,有时候也会这样。意思就是说,地位很高的人,有时候也会愚痴啦!因为他的心光被埋没了。「别驾言:汝但诵偈」。这个经文很有趣,他就没说「你莫再说了,我知道了,你看有什么偈,你尽管说,我替你写啦,你若由于这个偈而得到法,你先要来度我噢,不要忘记噢」。「勿忘此言」,勿忘记这件事情。

  经文:〖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啊没什么学佛的人也知道,这个偈大家都好像唱,这首歌你知道哦!「爱你在心口难开」,但是这深意是什么?当然要对照神秀那首偈来看。

  「菩提本无树」。这树,我们上回说「菩提树」是什么?菩提树是所依,是修行菩提、证道的所依。因为释迦牟尼佛依靠那棵菩提树、在菩提树下修道,所以(这树是)可以证到无上菩提的依靠。回过头来说,那个菩提树是什么?就是释迦牟尼佛祖的「道场」。「道场」的意思是什么?「道场」是修道或成道的场所,叫做「道场」。所以菩提树下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道场,他修道或成道的场所。再进一步说,这菩提树的来源是什么意思?这个名啊,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那种树的下面修道、成道,本来那树(原来)不知叫什么名字,可能也(还)没有名字,但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那种树下面成道、成菩提,所以便将那棵树称作「菩提树」。「菩提本无树」,这个「本」就是「从本以来」,从本以来啊这个菩提就无树。这「无树」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倘若要修无上菩提的人、或是说「菩提自性」从本以来就没有说有树。「树」是什么?是一个场所(或代表一切有相有东西)。因为我们刚才不就说释迦牟尼佛因为依靠那棵树,在树下修道、成道。所以那棵树是他成道的所依,也就是他的道场。但是啊,这菩提自性,前面这「菩提」要加两个字来讲,就是「菩提自性」,菩提的自性,本来就不说什么道场不道场,这样意思知道吗?那个树就代表道场。进一步来讲,就是说这菩提自性,它本来就是菩提呀!所以它不必依靠什么树或其它的事。譬如说依靠树或是依靠庙,或是乃至说依靠佛像,因为我们现在就要有佛像才可以修啊!或是依靠经本和经书,或是依靠同修,这一切,本来就不必依靠这些,无所依,菩提自性应该是无所依的,应该是「无所依」,因为什么?因为它本性一切都具足,本来是这样,从本以来就是这样。但是你若这样讲,怎么释迦牟尼佛又要坐在菩提树下来修行来成道呢?所以这个「树」是代表什么?「树」表面上是道场,再进一步就是说一切修行所现出来的「相」,就称作「树」。一切修行的相,譬如与说,乃至于代表出家、剃发出家、然后修行、证道、度众生、入涅槃这「八相成道」整个的过程,都是用「树」来代表。这「树」是什么?就是具象、是具体的东西,这「树」就代表一切。「树」本来只是说坐在菩提树下修道,但是他的广泛的意思就是代表这一切的修行。若以菩提来讲呢?本来就不需要依靠这棵树、或是依靠出家、或是说依靠剃发、或是说依靠受戒、或是说依靠经书等等,因为菩提自性本来就是菩提。但是释迦牟尼佛他怎会示现、也仍然这样出家、剃发、坐菩提树下、乃至于苦行六年,然后再坐菩提树下得成菩提呢?我们在「三皈依」里面讲「大慈愍故」,起于大悲,经文里讲「起于大悲」、「以大悲而为上首」,就是因为慈悲的关系。所以示现「出家、修苦行、修道、坐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成道、转*轮、入涅槃」这都是慈悲啊!再进一步讲「法华经」里面讲,释迦牟尼佛他自己说「我来这娑婆世界成佛,至今为止已经八千返」,八千遍了。那个「梵网经」也这么讲,释迦牟尼佛来成佛已经八千遍,所以他不是头一次来成佛,所以他本来就是佛,是慈悲所以来度众生。所以「菩提本无树」这是释迦牟尼佛,若依照释迦牟尼佛他本身来说,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菩提树,他甚至也不需要坐在菩提树下才可以成道,也不一定说一定要怎么做才能成道,因为他已经证到菩提自性,但是因为慈悲的关系,所以他就这么做。乃至说,他也不须要持那些戒律啊,但是就是慈悲的关系,所以他也持戒,所以他也日中一食,所以他也去托钵啊。其实他根本就不必要吃那种东西,他若想要的话,天人供养很多啊!所以那些他都不需要,但是因为慈悲的关系。所以「菩提本无树」,菩提从本以来就不须依靠那个菩提树。

  「明镜亦非台」。心中这个「明镜」(用明镜比喻众生能知、能觉的本性)、这个「心镜」也不是说有一个「台」(台比喻有一个什么有相的东西)。这个「台」是什么?就是「有相可取」,有一个「相」、有一个「具象」的东西可以得,依一个具象的东西而立、依台而立。(其实)不用依台而立,怎么说?(因为)我们心中这个镜是无相的,此镜无相,所以不须依台而立。所以这一个镜子并不是所谓的真正的镜子,因为它只是个比喻而已。

  「本来无一物」,诸法自性本来无一物。这「无一物」的意思是什么呢?不是说一件东西都没有称为「无一物」,这就是「清净本然」,这个「心镜」或诸法自性本来是清净本然,本来就是清净的、本不生,在密宗里面讲说「阿字本不生」。本不生,就本不灭,不生就不灭嘛!因为心体本来不生不灭,所以称为「无有一物」。这个心体好象虚空一样「无有少法可得」。怎么说「无有少法可得」呢?这心体如虚空,所以就好象什么呢?这一切法在这心中,有如云过月,「云过月」,云若遮在月亮上,云过月的时候,云过去了在月亮顶上不会粘著,所以一点痕迹都没有,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叫作「云过月」,那一切诸法在心里生生灭灭,就好象云过月,也象天马行空,「天马行空」天马在空中里面在奔跑,那马过去了以后会留下什么吗?没有啊,没有痕迹。所以这就比喻说「无有少法可得」,没有一点儿法可以得到,这「少法」就是一点点的意思,所以那个虚空就好像,我们的心一样,而一切诸法就是显现在我们心上的那些法,若过去就没有痕迹了,所以说「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没有一物可得,没有一物可立,究竟清净,不生不灭,这个意思。这个心镜若是这样。

  「何处惹尘埃」。这样这个「惹」,又是「反讽的反讽」,「惹」就是招惹,本来就没有少法可得,那里可以招惹尘埃呢,那里可以留下痕迹呢!所以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染污这个心镜。而这个心镜也就从来没有被污染过,没有「能染」、没有「所染」,一切本自清净。

  如此这个偈就称为「无相偈」。什么叫作「无相偈」?就是导引众生入无相门的偈。你现在反过来看那个神秀讲的,他这个是真正的「有相偈」。你看第五页「身是菩提树」,他把这个身体比喻作「菩提树」,菩提树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啊,看得到、摸得著的,然后「心如明镜台」,不但是有形的身,他把它比喻作看得到、摸得着、具体的「树」,然后连「心」,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心,他也把它比喻作「明镜台」。所以把有形的、无形的都把它具体化了,所以这是名副其实的「有相偈」,不是「无相偈」。那什么叫作「有相、无相」呢?或什么是「具体」和「抽象」呢?「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呢?就是「形而上」。「形而上」就是说「形上」,是「超过形相以上的东西」就叫作「形而上」。那超过形相以下的,叫做「形而下」。如果是「道」的话,全都是形而上的。这「形而上」英文就称作Metaphysics;「形而下」就是「有相」的意思,我们佛教讲「有相」,「形而下」就是「器」,「器」是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器具嘛。所以这个神秀的偈子是十足的「有相偈」。「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这个偈诵的境界在那里呢?第一个它是「有相颂」;第二个他是「入门的功夫、基础功夫」。这个入门的功夫呢,也必须要做,但不是一个开悟的境界就对了。那开悟的境界,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个是开悟的境界,而六祖大师这个偈,他了呈示自己的境界以外,他主要就是要破、破斥,破斥什么?破斥执着。那他怎么破法呢?那就是「将言破言,就地取材,不立一法」。怎么叫做「将言破言」?就是说他都利用神秀写的那些重要的字句,然后去破斥它,他自己本身没有立任何一法,这就是利害的地方,高明的地方。「就地取材,不立一法」,顺便讲,以诸佛祖师来说这是最重要的法门,就是引导众生破斥众生的执着。那么六祖大师这个偈子也是破斥他对于有相法的执着。为什么?因为他执着菩提有个「树」,「有」就是执着修行一定要坐菩提树,这样你知道吗!修行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那菩提树就代表很多啦!那这个明镜一定要有个「台」,要不然你的镜台怎能站得起来,怎么能梳头发?要梳头打扮也要有镜,要有镜台,对吧!六祖大师说这心中那个镜不一定有「台」,若要修菩提也不一定要有一颗树,我在山洞里也可以啊,或是说我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啊!不一定要有一颗树,那一颗树也不一定要是菩提树啊,我若要芭乐树也可以啊,这样的意思呀!一切法本来就没一点儿可以让你执着,本来无一物嘛!可以说这个是「我的」,这是「我证到的」等等,你怎么可以说在心镜上面可以惹尘埃,这心镜上面本来就没有尘埃啦!所以是破斥他的知见执着,这样知道吗!所以你听了不知有没有明白,若有明白以后就不必「哦哦耶伊耶伊」了。我现在说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就好象祖师的智慧,你好象在唱山歌,这样。呃,看下面。

  经文:〖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看到这里。

  这个江州别驾写这一首偈,写完了后,一切徒众大家都很惊讶,就互相都在讲,哦,真奇怪啊!「不得以貌取人」,不能看人的表面噢,「以貌取人,失之子予」这是「论语」

  里面讲的。「子予」就是宰我,那是孔子的徒弟,叫做宰我,因为宰我长得不好看,孔子就说不能只看表面,孔子公自己也说「我以前也只是看他的表面,所以看不起他」,所以宰我真可怜,常常被孔子骂,所以孔子公也是很势利的。所以「不得以貌取人,连我已经是圣人的孔子的我,看我自己的徒弟子予,也看走眼了,只看他长得并不漂亮,所以就以为他智慧不高,因此不得以貌取人」,「取人」就是判别高下的意思。「何得多时」如何能够再过一些时候,使他成为「肉身菩萨」。「肉身菩萨」是什么呢?是说金刚不坏之身,才是肉身菩萨,因为我们全身都是肉做的啊,你不要说这块肉这么大块,放着不会坏,你去买一块肉放在家里,若是没放在冰箱,一天就坏了,对吗?何况说这么大一块肉,怎么会放着不坏呢?所以,怎样呢,就是用这「法」、法就是不可思义,因为他修法,心修戒、定、慧,也就清净了,清净把这个会臭、会腐、会烂的五蕴之身那毒素全去掉了,都清净了,所以就不会坏了,那比防腐剂还好啊!所以也免像埃及的木乃伊,又浸药水、又包绷带,捆成一在捲,后来变成人干,就不用这样了。六祖大师的肉身那是「正港的」(正牌的)肉身,他都不用「坐缸」,也不必用药,都不用,他坐在那儿要涅槃一涅槃了,全身都不会坏,所以是「正港的」(真的),那全身都是所谓「舍利」、「全身舍利」。这个人这么说,却给他正好说中了,因为他真的到后来就是肉身菩萨啊!「祖见众人惊怪」这位五祖大师看众人都这样惊怪,就恐怕有人会损害六祖大师,所以就拿起鞋子来把那个偈给塗抺掉,说「亦未见性」,这个偈也还没见性,还没到那个境界。「众以为然」这四个字真好笑哩,矮子看戏一样,师父讲未见性,所以一定是未见性。「次日」第二天,五祖大师就暗中「潜」,就暗中去那个碓房那儿看到我,「能」就是慧能,我慧能「腰石」就是在腰绑一块石头,因为舂米力量不够,重量不够,所以踏那个碓踏不动,所以绑这块石头加重才踏得动。就说「求道之人当如是乎!」说「欲求道的人都要像你这样才对呀」!那个「乎」是「呀、啊」惊叹词。「乃问曰」于是五祖大师就问说「米熟也未」?这个你看,昨台湾话就是中原的话,你看「米熟也未」这是咱们中原的话,都没变,唐朝的时候在中原讲的话,就是这样写的「米熟也未」,米熟也没啊?慧能大师就说「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米已经熟很久了,但是啊还没筛,就是因为他舂、舂完不就有粗糠了吗,粗糠要把它筛一筛,剩的就是白米了,白米便是要煮的。所以意思就是说「你初步的功夫已经好了吗」?他说「已经好了,但现在还欠人牵引」,欠人指点、欠人「牵引」批示,你来给我点一下,我就好了。所以欠师父您这个筛子把我筛一下,我就「妥当」了,「筛」就是筛子。「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师就拿他的拐杖敲那个他在舂米的那个碓子、把它敲三下,就离去了,那就像那在作情报员打暗号,慧能就了解这个意思了,就三更,「三下」就是三更,三更就进去这五祖大师的寮房,五祖大师就用袈裟,把窗子都围起来,因为古早那窗子都是纸窗,把它围起来,但是你要跟他讲法,你一定要点蜡烛,用袈娑围起来,人就看不到了。「不令人见」,就为慧能大师讲「金刚经」,讲到那里呢?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到这儿「慧能言下大悟」。好,讲这个千古奇案,就是这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也就是「哦哦耶伊耶伊」,什么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先要了解什么叫做「住」,这「住」是什么意思呢?「住」就是居住,居住在那儿地方叫作「住」,「住」的意思就是什么?就是这个字、最初步的意思「著」。「著」是什么?「著」就是「贪著」,因为贪著所以会「住」。譬如说你住在你家,你一定就会贪著你那间房子,因为你贪著,所以会住在那里,那我们怎会一直「住在三界」呢?(在)娑婆世界都不去阿弥陀佛那儿呢?因为我们比较爱这里、比较不爱阿弥陀佛呀!所以就一直「住在这里」,贪著,因为「贪著这个娑婆世界」,所以就「住在这娑婆世界」,所以这个(著)是「因」,这(住)是「果」,所以「住」是因为

  「著」,「著」是「贪」,「贪」是因为「爱」呃。然后我们再「十二因缘」来看,「十二因缘」里面有「爱、取、有」对吗?「爱、取、有」这三支,咱们若看到一个东西,我们心里「爱」就去「取」,「取」来了以后「拥有」了,拥有以后呢,就会「执着」,就「著」了,「著」了以后呢就「住」了,这「著」就像「粘住」了同样的意思,就象苍蝇被那粘苍蝇的纸「沾」到一样,拨不开,那个叫「著」,所以这个程序是这样子。所以众生为什么会「住于法」,那个「住」就是「贪着法」,那为什么会「住」呢?就是因为「贪著」,那为什么会「贪著」呢?就是因为「爱、取、有」而来,这样子。那「应无所住」也就是「无所住著,而生其心」,这「应无所住」就是说主词省略掉了,谁「应无所住」啊?是「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要从「金刚经」前面一开始讲,从那个地方看才知道,金刚经开始时,须菩提长跪合掌问佛说,「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或是「云何应住」?「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的回答是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应无所住」就是说,现在整个讲给你听,「应无所住」的意思就是讲「对一切法无所贪著」,这样就对啦!「应无所住」的意思就是于一切法、对一切法都无贪著,这样叫作「无所住」,这是头一步。虚云老和尚他在九十二岁或许是一百零二岁的时候,写一个「应无所住」,这个很有名,那个书法很美,而我把它框起来,后来我在闭关的时候,一直看着它,因为虚云老和尚是习禅的,我看到后来,觉得好像欠一半,因为下面一半很重要,上面一半是西装的上装,下面那一半是长裤,没穿长裤难看。「而生其心」就是那个长裤,那个很重要。现在讲「而生其心」,什么叫「其心」呢?这你查不到啦!我把所有的金刚经五十家注本都拿来看,都没有,都没有讲到。我现在跟你讲,「讲破不值三个钱」,但是又很值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生什么「心」呢?「其心」就是「大悲心」,应该无所住而出生大悲心。那「无所住」是什么?「无所住」是智慧,那因为「无所住」所以能够自度、而且究竟自度,而且不但究竟自度、能够究竟涅槃,能够得无上大涅槃,这「无所住」,但是得到无上大涅槃是「自度」,但是你也还要「度众生」,所以「而生其心」。不是你自己度了以后就好了,所以穿西装不可穿一半,下面也要穿呀!才能看,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我们以经解经,「楞伽经」里面讲「智不得有无,而生大悲心」,智慧已经证到一切法、而没有说「有」或是「无」,没有执着它「有」、也没有执着它「无」,那就真正的「无有少法可得」,那就是最究竟的大智慧,就是无上菩提。自己达到这个境界以后,然后生大悲心,什么意思?广度众生。所以又回到三皈依文里面讲,「大慈愍故」。所以修行者、大菩萨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应该是对于一切法,对于世间、出世间、佛法、世间法都没有贪著、都没有住著,但是因为这样子而自己证得无上菩提而自得解脱,但是还要生出大悲心来广度众生。所以虽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但是还是坐菩提树、还是成菩提广度众生。

  「慧能言下大悟」。我听到这句话,听到这儿五祖大师解释之后,我就大悟了。悟到了什么呢?悟到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切万法都都不离自性啊!悟到这个。什么意思啊?就是说一切万法都是依靠这个自性发出来的,这「离」就是一切的万法都和这个自性不可分离,「离」就是分开嘛!然后从自性所发。所以「遂启祖言」因此我就启禀五祖大师,讲了下面这些话,这些话就是「自呈境界」。若开悟之后,都有一个境界在,这也等于是印证的意思,又再一次的印证。他悟到之后说,啊!这样,诸法如是,师父,我的境界就是这样,不知对或不对,所以又讲一遍。好,休息。

  第九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十集

  现在再复习一下「应无所住」那个「住」,这样「爱、取、有、著、住」,「爱」是贪爱,「取」是执取、拥有或是占有,贪爱、拥有、占有、执著这整个的过程叫作「住」。所以你若对某一个法有贪爱,你就一定会想要把它取来,取来之后你就占有了,占有就是说「这是我的」,对吗?若是我的就不是你的了,若是你的也是我的,那就是「占有」、占有欲。所以这个「占有」是什么?其结果就会变成有很多「我的」,如我亲爱的、我的儿子、我老公等等,这个就是「拥有」,就变成所有权,所以太太是我的,先生是我的,「我家」的房子,拥有权,全部盖一个「所有权状」的章,这就是占有的那个「有」。既然占有以后就会「执着」、就会执取,到「执着」的那个时候就变成癌症末期了,就是没药医了。若开始「爱、取、有」,「爱」的时候,那是癌症初期,但是已经得癌了,那「取」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期了,到「有」的时候已经是开始末期了,若「著」的时候那就要死了,所以我们众生都是这样。都是什么?都是「住著」。所以「著」跟「住」可以互换,可以「住著」这样说,也全都没有药医,那个心已经很坚固执着了。若是修行的人呢「于一切法无所住」,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说以习禅的来讲,习禅者,于禅法通达一切禅法而心不贪爱,这样才是「无所住」,要通达禅法而不贪爱;是若修密的人,他就要通达如来一切秘密法藏而不贪爱,这样才叫作「无所住」。这两个都要在一起,要「通达」而「不贪爱」,这样才叫「无所住」。你如果说没有通达而说「无所住」,这样那不是,那叫懒惰。你问说「咦,你怎么这样懈怠」?他说「没有啊,我无所住啊」!这不是「无所住」,你是「懒惰虫」,或是智慧太低、不能修,欲说是「无所住」,结果什么都没有学,你还说是「无所住」,这是「胡说八道」、骗人的啦。如果是修净土的呢?(要)通达净土法门,得念佛三昧,而不贪著那个三昧。这样听懂吗?所以这两个(通达、不贪著)都要有啊!要「通达」而「不贪著」才叫「无所住」。你没有通达之前,你说(你)无所住,你还不够资格说无所住。因为什么?因为您没有东西可以住,你懂吗?你还在「住」什么呢?你还在住「五欲、六尘」,懂吗!所以修行者,第一个是要先「不住」世间的「五欲、六尘」,对吗!不贪著「财、色、名、食、睡」,没贪名、没贪利、没贪吃、没贪睡,这些都没贪,没贪道场、没贪弟子、没贪供养,全都不贪。那个时候再进一步,因为已经不贪世间法了,再进修「佛法」,进修「佛法」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个现象就是,你会「爱法」,会爱法啦!不贪爱世间法的时候,去学、专心去学佛法的时候,就会变成爱法。「爱法」那个现象是什么呢?就是说「啊!我现在心里什么都不想了,都没在想了,我若有得念佛就好了」,那个时候差不多就是这样。「我若有阿弥陀佛可经念,这样就好了」,或是说那是一个代表啦,或是说「我若是可以修行、有经可以念那就好了」,那个时候差不多就是爱法。但爱法不要紧,你尽管一直爱下去,爱到后来,把整个法都弄通达以后,最后要把那个「法爱」去掉。在修行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有「爱法」没有关系,那开始修的时候就怕你不爱(佛)法,怕你爱世间法,你先不贪爱世间法,专心下去修(佛)法,专心修(佛)法的时候你会产生「法爱」而爱法,那个时候你尽量爱,不要紧,但是修到后来,就要去掉这个「法爱」,那「法爱」去掉了就是去掉「法贪」。那为什么要去掉「法贪」呢?因为你已经通达了,通达了以后再去掉这个「法爱」、「法贪」,(这样)那也就去掉「法执」了。这样知道了吗?那如果能去掉法爱、法贪,也就是去掉「法执」,现身就是大菩萨,现身就是大菩萨的境界。因为声闻弟子、二乘境界是去掉「我执」,菩萨、大菩萨才可以去掉「法执」。举一个例子来讲,声闻弟子证到涅槃,对吗!他就贪爱那个涅槃的境界,所以他要「住在」涅槃的境界里面,要入涅槃对吗!所以他贪爱涅槃。那如果菩萨呢?虽证得涅槃,但是也「不取涅槃」,就表示他没有贪爱涅槃,但是他虽然不入涅槃,并不是表示他没有那个能耐,他是以大悲愿力所持,不入涅槃。我们普通人,你不可说「我学菩萨行,我也不入涅槃」,你根本就没资格说,还说什么「不入涅槃」对吗!你根本不知道涅槃生作圆或扁,对吗?你先要通达了以后,然后有那个能力,但是你(还能)并不贪著,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中道之行」,才是如来的境界,那个才叫做「无所住」。这个「无所住」就是「中道」,「中道」有一个比喻,是说什么呢?就好象走钢索,你看过马戏团吗?马戏团有一位在走钢索的,在高空上这走钢索很危险,对吗?我们学佛的路程在菩提道上,就像走钢索一样。怎么讲?不能偏哪!你偏一点点就摔下去了,对吗?你如果偏左边就摔到左边去,如果偏右边学摔到右边呃!一点点都不能偏,所以他一定要平衡。所以若功夫较行的,他就手举起来了,用手来平衡,对吗!若功夫较差一点的,他就拿一支平衡杆,对吗!那个平衡杆就是看那边要轻、那边要重。所以,走「中道」的「菩萨道」就是像走钢索一样,很危险,稍微一偏就掉下去了,就粉身碎骨了,所以不能有一点点偏差。还有「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经里面常常称呼世尊「无所著等正觉」,就无所贪著,那就是「无所住」啦!但是世尊的「无所著」他是通达一切法以后啊、觉悟一切法了,然后而没有贪著。好!

  慧能大师听到这五祖大师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后,他就悟到说,一切万法都没有离开这个自性,都总是跟自性在一起。也就是说一切万法都是自性所现。这个时候,他就向五祖大师讲了这些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好!现在解释这段。

  「何期」「期」是期待啦!那我从来也没有期待、从来也没有想到、我从来就不曾想到说,这个自性啊是本自清净的。再另外一个意思较简单讲,就是一个惊叹词。「我从来就不曾想到说」或是「真想不到」,真想不到啊这个自性本自清净;真想不到这个自性啊本来就不生灭;想不到这个自性啊本来就自己具足,这具足什么呢?具足一切功德;真想不到啊这个自性本无动摇,这个「无动摇」跟这个「不生灭」是同样的意思,但是这个「生灭」是较大的动摇,这个「动摇」是比较小的「变动」。我从来就不曾想到说这个自性啊能生万法,一切万法都是从这个自性生出来的。这个自性本自清净,就是都没污染,像我这前面所说的,从本以来就不曾说有污染过。这是「总说」、总说一切相。这个本性的「相」是什么?就是本自清净。而下面就是「别说」。总说这个自性的总相,是什么呢?就是「清净」、「本自清净」。这「本自清净」所摄、下面就是清净所摄的法。什么叫做「清净」呢?就要有符合下面(的条件)才可以说「清净」,一个就是说「本不生灭」,「不生灭」、「不生不灭」、「没有少法可得」这样子才叫作「清净」,如果有生有灭,那就不能说「究竟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想不到这个自性啊本来就具足一切的功德啊!所以怎样呢?所以啊就不用「往外追逐」了,因为我们本心本性就已经有一切功德在里面,「本自具足」,本心里面全都具足,一切的功德都总具足,所以啊就不用往外追逐,「往外追逐」或是「往外驰逐」。(这)是怎么说呢?因为咱们家没有啊!所以就要去外面找,对吗!咱们家里若是有就不用出去外面找了,对吗!但是咱们家里统统都有了,怎么还须去外面找?所以,就不必到外面「四处奔走」。这样你知道吗!「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一切功德啊!所以只要自见自心自性,就自然一切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这个自性全都不动不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就是虽然它本身不动,这就是说「真如随缘」,「能生万法」就是说「随缘而生万法」,虽然它本身没动摇,但是若有那个因缘,它会生出「一切法」出来,善法跟恶法都可以生,若是有善缘它就生出善法,若是有恶缘它就生出恶法,若跟善知识在一起,它就生善法,若跟恶知识在一起,它就生恶法,所以,这自性可以生出一切万法。继续看下去。

  经文:〖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看到这儿。这五祖大师知道说,我已悟到本性了,就跟慧能说「若是不识本心」没有识得本心呀!「学法无益」,这是究竟来说,因为你若是没识得自己的本心,你所学的只是表面上的,只是跟佛法结个缘,那不是究竟的啦!所以只是表面上在学,其实都没学。譬如说我早上跟你们说,念佛来说念到心里面,再从心里面念出来,这两种境界对不?但是,一般在讲的念佛是说「嘴念,耳朵听到」这样,这样就好了,对吗!都是这么讲啊,但那是不究竟的,但是,不究竟也没办法呀!因为你若没看到自心的人,没见到自心的人,你说要「用心」,那就是一种「用心念佛」了,也办不到,所以只好跟你说「嘴念,耳朵听到」。但「嘴念,耳朵听到」这就是韩愈在「师说」里面讲说,这只是「口耳之学,口耳之间才六寸耳」,所以叫「口耳之学」,这「嘴」跟「耳」中间才六寸而已。意思是什么?意思是说「很肤浅」,这是比喻,韩愈在比喻「记诵之学」,他说你若只是背诵,他是背孔子讲的经,只是背四书、五经,都没了解它的意思,也都没照着做,那就象「嘴念,耳朵听见」,在嘴跟耳朵中间,就没有到四肢百骸、没有到心嘛,对吗!「口说,不应心」嘛!变成「口耳之学」,就是「嘴跟耳朵的学问」而已,这样嘴跟耳朵中间多长呢?才六寸而已,这样很浅哪!我们学佛的人,若变成这样,那就很可怜了。但是一千多年以来,大部分念佛的人都是这样念啊!「口耳之学」很可怜。因为嘴没有应心啊!所以「口念阿弥陀,心无阿弥陀」对吗!好好去想,这很严重噢,这是天下第一大事噢。你若「嘴念阿弥陀,心要有阿弥陀」,但是这又很深,这又很困难,你要心有一个阿弥陀,这不简单呢!这已经要修很多很多的善根下去,这要怎么修?以后再跟你们讲。没稍一下吊口味,这是法宝哩,这真的很「宝」呢!这比菜脯更「補」,也比当归補。所以你念佛就要「心里也念阿弥陀佛」。同样的,你若念地藏王菩萨,心里也要有地藏王菩萨。所以不仅是「嘴念,耳朵听到」,甚至一般人不是说嘴念、耳朵听到,「嘴念,耳朵也没听到」,你注意,是不是这样啊?念了半天也不知道在念什么,念到那儿也不知,就好象一部念佛机一样,这张嘴就象「念佛机」上直念下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死不死这样子,那不可以,念佛不可以这样,念佛变作这样,两个嘴唇皮、两件嘴唇皮开一下、合一下,也不知在念什么,自己也不知,也没听到,你不要说别人没听到,他自己也没听到,白费功夫在念,对吗!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所念的都不能增加智慧,仅有一项,你若没用心在念,是仅用嘴在念的,或是说用嘴念,仅用耳朵听到,这样中只多一项,增褔,增加褔报,这样而已,增加一点儿褔报,这是世间有漏的褔德,他不能、不能增进无漏智慧,不可能。无漏智慧还要从无漏处去修,无漏在那里呀?无漏不在嘴唇上,在心上,一定要用心去修。所以祖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益」是什么意思?「益」就是「增益」,增加啦。学法不能增加什么?不能增加你的智慧,不能增加你的「功德法身」,对你的「法身」没有增加,没帮助啦。「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所以这个不只是识本心,而且要「识自本心」,从本心来认识一切法,从本心里面「起用」,去认识一切法,然后从本心去「见一切法」,这是倒过来讲,这很奥妙!好好去体会。这样你了解吗?从自性里面去见一切法,从自性里面去认识一切法,去识别一要法,这样子的人才称为「丈夫」,这个「丈夫」是「调御丈夫」,「调御丈夫」是佛的十号之一,「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叫如来十号,这十号是如来所种的功德,他的法身的功德。「如来」,「如」就是「真如」对吗!真如平等、不动,这是佛祖的智慧,「来」是慈悲,虽然证到「真如平等」的境界,但还是为了大慈大悲而来度众生,叫「如来」。然后「如来、应供」,「应供」就是说如来已经证到十号十力,所以具足无量功德,一切的世间人应当供养,叫做「应供」,那「应该供养」的意思就是说,你供养了你会有福啦!不是如来要求你啦,而是说你如果供养的话会有褔报,会生出褔报。「正遍知」,「遍知」就是三世十方无所不知,叫做「遍知」,「正」他是正的、不是邪的啦!像一些外道,他也知道一点儿事情,但是有时候是邪的,而也不能遍、不能普遍,普遍的知道了一切事情,叫作「遍知」。那「正」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依照自己的修行,然后得到圆通而知道,这个叫「正」。有一种外道,他利用外在的外灵、鬼魂等等来了解事情、来知道事情,譬如说有的会画符去捉鬼,那鬼也替他服务,跟他说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他就好象知道过去、未来,知道一点点,但不是很多,那样、那种的就不正,因为那不是他本身修行的能力,那是依靠外在的。而如来不是的,他是他的心已经证入了真如平等之际,所以他遍十方三世他都知道,所以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所以是「正」,他对于时间跟空间都没有阻碍,叫做「正遍知」。「正遍知」梵文叫做「三藐三佛陀」。「明行足」,「明」就是三明,「行」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一切具足、三觉具足,叫做「明行足」。「三明」就是「三明六通」那个「三明」。「善逝」就是依靠善法、「以善法而逝」叫做「善逝」,也就是「涅槃」,那如果翻译成白话就是「好去」,「好去」就是「依涅槃法而去」,叫做「好去」。那「好去」这个「善逝」跟「如来」正好成一对,一个来、一个去,「逝」就是去。「世间解」这如来不仅了解怎么解脱,怎么修行,一切世间的法他都了解,所以叫「世间解」。甚至你若说欲种稻子的人不知怎么种,你去问世尊,他也会知道,因为在经里面就有写,有一位种树的他不相信如来是「一切智人」,他说「真的吗?我种树种了二三十年,他难道都会吗?我不信,我来考考他。」结果如来不但知道,而且比他知道的还要多,又教他什么树要怎么样避虫害等等之类都知道。「无上士」就是说,这个「士」有「下士、中士、上士」,「上士」就是菩萨,「中士」就是声闻、缘觉,「下士」就是一般修行人、凡夫,那菩萨之上就是「无上士」,这位就是「佛」。「调御丈夫」这词是怎么来的?这就是从骑马来的,这众生就像马一般,每一个众生都好象野马,而这野马怎么样,这野马到处乱跑,我们较老的人都知道,骂那女孩子说「好像野马」,意思就是说到处跑,家里待不住,这马若要骑之前,就要「调它」,要教到使它可以让人骑坐,但要先能放鞍上去,不是噢,要先鉤这个啦,先鉤鼻子这个,鉤鼻子之后再放那个马鞍,再把它骑上去,骑上去要先会走,要不然一下子就被它摔下来,但是我们都像野马,都不能够调伏,「调」就是调伏,而佛祖呢就好像是一位很会调教马的人,称为「调御人」。再怎么野的马他都能够调它,所以「调御丈夫」,所以经典里面称赞如来说「调御、大调御、能调无不调」,若可以调的,他都可以调伏他。「调御丈夫」,所以一切众生在调他什么呢?调他的恶性,我们众生都是刚强难调的,是吗!很倔强、刚强难调啊!而如来都可以将你调好,调得你「滑溜滑溜」。「天人师」天和人、天界和人界、天道和人道的师,其实是说「三界之师」,「天人师」是代表「一切三界之师」。「佛世尊」,「佛」就是觉悟,「世尊」梵语叫作「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一切世界都要尊重,称为「世尊」。这就是佛祖的名号,也是否他的功德。而这里「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是只简单地讲这三项,也就代表如来的十号就是了。这样就是说,若可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成佛,这样简单一句话说。而禅师他讲话就比较特殊一点,而你就看得看不清楚。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我在三更受得这个法,都没有人知道,就传这个「顿教」,顿悟的衣法和「衣钵」,就讲「汝为第六代祖」,你现在就是第六代的祖师了。「善自护念」,要好好地「护」、保护,「念」就是受持的意思。「广度有情,流布将来」,要把它传到未来。「无令断绝」就是「勿令断绝」,不可教它给断绝了去,每一个祖师要传给另一位祖师的时候,都会讲这一句话「莫令它断绝了去」,那法要一直传下去,若法让它断绝了就变成罪人了。「听吾偈曰」这个叫传法偈,若祖师传给另一位祖师的时候,都会说一首偈。这个就是他的什么?「心要」啊!这就是他的「心要」。

  经文:〖「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这个偈实在很冤枉,因为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很深,字很简单,看起来意思好像也很简单,但是非常地深,这个是真正的深。「有情」,这个「有情」是指大悲心,谁是「有情」啊?就是「大有情」。「大有情」是谁啊?「大有情」就是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大有情啊「来下种」,「下种」是撒种。撒什么种啊?撒菩提种。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因为他的大悲心来播这个菩提种。这菩提种啊播在何处?「因地果还生」。这个「地」是什么?「地」就是「心地」。「心地」是什么心地?是众生的心地。有菩萨来播种啊!然而也要有众生那个「心地」,好像你若要播田,你也要有田才能「播」,若没田你播在那儿?而这菩提种也要有「地」才能播。播到那儿?播在众生的心地里面。「果还生」,这个「果」是什么果啊?那「果」不是我们中午吃的那些水果,这是「菩提果」。有「菩提种」才会生出「菩提果」。因为众生他有一个「心地」在,所以菩萨才可以「播种」,播在他(众生)的心地,若有这个心地、又有菩提种,如此这个菩提的果就会生出来,这心地当然就代表这众生他本来就有这个因缘、本来就有这个菩提性在了,他的心地就有这个菩提性在了,所以这个菩提种种下去,它才会发出来。「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若是「无情」呢?「无情」的意思就是说若是菩萨无情,菩萨若无情就是说菩萨没悲心哪!菩萨若没发大悲心来,那么辛苦来播种呀,就「亦无种」,这个世间就没有「菩提种」了。「无性亦无生」,这「无情亦无种」是根据这个菩萨来讲的,那「无性亦无生」是根据这个众生、一切众生来讲的,众生若是他的心地没这个菩提性,「无性」就是「无菩提性」。众生的心若是本来就无菩提性啊!如此,那个菩提果也生不出来,是这个意思。好,这是头一层的意思。这五祖大师的这个意思(偈)有两层意思,这(前面讲的)是第一层,是表面上的意思。第二层是较深的意思、是究竟的意思,究竟的意思就是在第二句那儿,(即) 「无情亦无种」。虽然这菩萨发大悲心,但是他也没有动什么情,他虽然是「大有情」,但是他也没有动什么「情」,所以是「无情」。那「亦无种」,所以究竟来讲他也没有播什么种,为什么?因为众生的心地本来就有菩提之性了,所以不需要菩萨来播什么种,他本来就有菩提种,本来就有菩提「种性」,这样懂吗?所以这个是究竟的意思。所以依究竟的意思来讲啊,菩萨「无动情」,没有动到「情」,而且亦「无播种」。而「无性」呢?一切法本来就无自性,那一切法「亦无生」,也不生不灭。所以一个是表面的意思,一个是究竟的意思,都在里面。这个就是说「权、实二谛」,五祖大师所讲的这个偈里面「权谛」跟「实谛」都总包括在内。「权谛」就是表面上的,因缘所生法包括在内。「因缘所生法」是什么呢?众生因为妄造无明罪过,所以枉受苦难,这样就需要菩萨辛苦来播种、来传法、来度众生,这称为「权谛」。所以因缘所生法,因为众生有妄造恶业、枉受苦难的「因缘」,所以感得菩萨来度苦、度苦难的因缘,这全叫作「权谛」、「权法」;那「实谛」呢?以「实谛」来讲哪,实在「无情亦无种」,菩萨没动什么感情,也没下什么种,因为众生本来就有种了,「本自有种」,那一切法哪本来就无自性,也一切法都不生不灭,然后这就究竟入「一相无相」之门。呃,深噢吧!所以这 (个偈)也不能当作山歌唱呀,你若光看字面「有情水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样也未能了解,所以这就要深深下去体会。你听我讲这些,你听了以后,你就须要去思维呢,你不可以到外面去「吹牛」哦!听我讲几句你就到外面去卖弄,这样就变作「口头禅」,这个「禅」是在心中修的,不是在嘴巴上。所以「禅」有很多种,有「口头禅」、有「文字禅」、有「野狐禅」。所以这些是这么深的法,这些名词我平常很少讲,为什么?因为不要落于这个变成「口头禅」嘛!这么深的法、这么深的宝贝,不是随便可以讲的,你若要讲的时候都要怎么样呢?我根你讲,若要讲这么深的法都要先洗手、洗脸、漱口,坐好,这样才能讲,不能随随便便就讲的啊!所以越深越高的法,你就要越尊重,不可以边走边讲,不是随便什么时候、什么所在都可以讲,不可以哦!为什么?尊重法,「菩萨修行,重法故」,虽然这些是所谓表相,但是这个表相就是你心意的表现,你这个心意你都做不到,那你说「唉,我没有执著啊」!吹牛。好!

  经文:〖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慧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江口。五祖曰:汝不须忧,吾自送汝。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惠能随即把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矣,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

  看到这儿。

  这五祖大师就讲,古早的时候,达摩祖师他刚来我们这个「此土」,就是咱们这中土、中国,而「人未之信」,一般人就没信他的法。所以「故传此衣」,现在就传这衣,这「衣」就是袈裟,不是穿的衣,当作「信礼」,「信」就是征信,使人会相信。相信什么呢?相信说他确实是祖师传给他的。譬如说五祖是四祖传给他的,要怎样才知道说这是四祖传给他的呢?就因为四祖拿这衣给我,这个袈裟给我,这袈裟还在这儿。那袈裟是谁的呢?那袈裟是大迦叶的衣。所以那是金刚袈裟哩!比我这件更美(师父笑),因那是安金的,我这是安布的、用布条,他那是金的,可能很重噢,要是没钱,敲一条下去卖(师父笑)。「以为信物,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敬传这个袈裟,当作是传法的征信,一代一代相承,这个法呢?就以心传心,这个就用「心」来传给「心」,这意思就是说「不能用一般的言语来讲,这是以特殊的言语在讲」(用心的语言讲)。传了之后「皆令自悟自解」,会使大家都可以「自悟自解」。好,今天讲到这儿。

  第十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十一集

  上回说到这经本的第十页。五祖大师传给六祖大师这个传法偈,这称为「传法偈」,祖师传给祖师,都有一个偈子,称为传法偈。但是还没有继续讲下去之前,来复习一下上回,就是五祖大师开示这个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那时六祖大师开悟那个地方,现在稍微复习一下,就是最重要的这个「金刚法门」,「金刚法门」就是金刚经的「心要」。金刚经的「心要」是什么?就是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简单讲是四个字「无住、生心」,这「无住、生心」就是金刚经最重要的法门。因为金刚经开始的时候就是须菩提问说「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住」?释迦牟尼佛回答说「应无所住」。如何「住」呢?就是「无所住而住」,所以叫「无住」、「无住而住」。云何生「其心」?那佛是答,应生「其心」,结果好像等于没有回答一样。但是你那个意思要从经文里面的上下文来看,所以这个就是金刚经的「总法门」。「无住生心」,那么「无住」是什么?无住就是「智」,那生心就是「悲」,所以是悲智双运」。那悲智双运这样修行的结果就会达到所谓的「褔慧两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这样就是究竟圆满了。所以这就是「金刚法门」。那由这个「无住生心」,因为「无住」刚刚讲说是「智」,那么「生心」就是「悲」、悲心;那「无住」也就是「慧」,那生心呢!就是「福」;那「无住」是能够自度,「生心」能够度他;无住者自觉,生心即觉他。

  接下来看这个「无住生心」,这金刚法门和六祖的大悟那个大悟偈境界有什么关系?六祖大悟的内容是本自清净,第一个就是「本自清净」,这个是悟得的总相,这一个是「体」,不生不灭、本不生灭也是「体」。接着「本不动摇」跟「本自具足」这一个是相。因为一切法分三种,「体、相、用」三种。真如本体的这个「体」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本自具足」和「本不动摇」这是它的「相」,现出来的「相」,是「具足」跟「没有动摇」。然后他的「用」呢?「能生万法」就是它的「用」。所以,六祖大师所悟到的境界就是「真如本性的体、相、用」。

  另外再说这个真如,就是「如来藏」。分做三种:一种是「空如来藏」;一种是「不空如来藏」;一种是「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是不变的;「不空如来藏」跟「空不空如来藏」是随缘。那么,第一个「本自清净」跟「本不生灭」的那个「体」是指「如来藏」的第一个「相」,就是「空如来藏」它的「本体」;第三、第四句「本自具足、本无不动摇」这个就是「不空如来藏」;第五句「能生万法」这个是「空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的意思就是说,「如来藏」它的体「自性空」,所以叫「空如来藏」。因为「自性空」,所以它能够「容一切万法」,而且能够「生一切相」,如果「不空」的话就没办法了,所以他的「本体」是空如来藏;接着「如来藏」又有「不空如来藏」,出生这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指说,这个「如来藏」虽然它本体是「空」,但是它会有作用、它有作用,它出生种种的作用出来,就变作「不空」。所以本性虽「空」,但是能够产生「不空」的作用(作用不空)。那本体是「空如来藏」是不变的,那么这个「不空如来藏」能够「随缘变化」,就好象我们说水,因为外境的风大小,所以现出来的波浪也有大小不一样。「本不动摇」也是「不空如来藏」的一个现象;然后「能生万法」是它的总的功用,那么这个是「空不空如来藏」。那「空不空如来藏」以及「不空如来藏」这两个都是「如来藏」的「随缘之用」,而他所依据的「本体」是不变的「空如来藏」。

  好,我们翻开第十页,继续上次所讲的。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上回讲到这里,这还要重复讲一遍。五祖大师又说,古时候,「昔」就是古时候,古时候达摩祖师他当初来(此土)中国的时候「人未之信」,「人未之信」就是人未信之,这是倒装句,就是没有人信他。这个没人信是信什么?信「自心是佛」这最重要的道理,禅宗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深的,说你「自心是佛」这个是最难信的。这要有大根器才有办法信,(当时)就没有人信他所说的这一个。因为自心是佛,所以「直指人心」,就能够「见性成佛」。

  「故传此衣,以为信体」,所以达摩祖师他除了传法以外、也传衣。「衣」就是「袈裟」,当做是「信体」,信就是说,这个「信」是征信,征信之体,让人家相信说这个法门真正是达摩祖师所传的。「代代相承」,每一代每一代祖师传给祖师,互相都相继承。「法则以心传心」,那所传的法就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悟自解」就是说「不由他悟」,在经上说「不由他悟」。怎么说「不由它悟」呢?因为这要自己去做,不能说全靠师父,师父是给你开示,开示完了你要自己去做,自己做你自己就会悟到。因为师父跟你开示的有一个程度,到某个程度为止,其它的你必须要自己去解,自己去悟。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若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慧能启曰:向甚处去?祖曰: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看到这里。

  自古以来「佛佛惟传本体」,佛祖和佛祖之间所传的就只传「本体」,「惟」就是只是,只有传这个「传心法」,这个「传」是传心法,传心跟法的本体,就是说传那个最重要的地方,其它较小的就自己去悟就好了,因为这禅宗是最高的,所以只有传那个最重要的地方,那较小的、不是很重要的,都要靠自己去悟,不是说每一件事师父都要给你交待得清清楚楚。「师师密付本心」,师父、每一位祖师,这个「师」就是祖师,祖师和祖师之间都是「密付本心」,「密」的意思就是说不是公开的,都是私下传的。所以都是一对一,一对一那样那样传的,私下秘密。「付」就是交付或是咐嘱。「本心」是什么?「本心」就是「本自清净」,自无始以来就无染著的心,就是「本心」。都传这个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这个袈裟是争夺的起端,所以到你为止,以后不用再传了,就是传到六祖大师为止而已。六祖大师接下来就没有七祖了,六祖是因为传衣传到人嘛!传到六祖。所以不知后代怎么说有七祖、八祖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其实没有。因为如果有「祖」,那也只有一个,一个才可以称「祖」,那如果有好几个就不能称「祖」,你也祖、我也祖,到底谁才是祖。所以只有一个而已,同时候只有可以一个祖师,同时候可以一尊佛出世。所以不能同时候有二尊佛、三尊佛、七尊佛,同时候在同一个世界一尊佛而已。这是正法,这是佛说的,法就是这样,「法如是故」。所以有听人家说,现在他也成佛、他也开悟,统统都是佛,那是不可能的事。依照佛说,一个时候只有一尊佛而已,未来佛还没有出世。释迦牟尼佛再下去是弥勒尊佛吗!就是弥勒佛还没出世,弥勒佛现在还是弥勒菩萨,他在兜率陀天,所以不要被骗。「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你若再传这个衣,性命就好像「悬丝」,(比喻)很危险的意思。西洋也有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国王请他吃饭,准备好了很丰富(的东西)给他吃,他坐的上头掉一只剑,那一只剑用一条丝绑住,看他吃得下吗?所以那意思就是「悬丝」(很危险)的意思。再看下面,「汝须速去,恐人害汝」,你要赶快离开,这个「去」就是离开的意思,恐怕人家害你啊!「慧能」就是我,我就启禀师父说要向什么地方去?「向甚处去?」「向」就是往,往什么地方去?祖师就说:「逢怀则止」怀就是怀集县,你如果走或遇到那个怀集县的时候「则止」,就住在那边,就停止在那里,就不要再走了;「遇会则藏」那如果再遇到四会县「则藏」,「藏」就是躲藏起来,不要跑出来。这就是说五祖大师有「宿命通」,但是在禅宗里面因为是正法,所以不强调「宿命通」或是「他心通」等这些,但是他就是这样表现出来,好像很自然,你如果没注意也看不出来。但是他如果表现出来,不是要现宝了,不是要炫耀,而是要有那个需要的时候才这样作。「慧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慧能随即把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矣!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慧能辞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庚岭。」

  「慧能」我啦,我三更领得这个衣钵以后,就说慧能我本人本来是「南中」、南方的人,「南中」就是南方,我本来是南方的人,六祖大师是广东人,那是移民去那里变成广东人,所以说的是广东话,他去五祖大师那里话不怎么通,所以很辛苦啊!同样在中国,但是广东话跟我们中原话差很多,但是佛法就是这样奥妙,话不怎么通,也是通,也一样可以学法,这就是佛法利害的地方。像古代的大师,如果从印度西文来,都会讲中国话,那实在很利害,他也没有说事先去补习班补习、补习,那个时候又没有补习班,没有台大语言中心什么的,可以补。那实在是很利害。所以他们以前都是开悟的人,什么都可通。「素不知此山路」「素」就是本来的意思,本来统统都不知,素常统统不知道这个山路,要怎么出这个「江口」。这五祖大师就说,你不用烦恼,你不用忧愁,我自然会送你去。五祖大师就送六祖大师到「九江驿」,「驿」就是驿站,到驿站里,五祖大师就「令」我上船(叫我上船),可能是租了一艘船。「慧能随即把橹」,那时我就马上拿一只橹,「橹」就是桨。「祖云」五祖大师就说。「合中吾度汝」,「合」就是「应该」,应该是我渡你,应该是我把橹渡你才对啊!慧能就说(这句话很重要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迷的时候就要师父来度,但是开悟之后,就要自己自度,不能统统都要靠师父。「度名虽一」这「度」的名字虽然是同一个,但是「用处」,「处」就是地方,用的地方不一样。一个是他人来度,一个是自己自度。慧能我出生在边方,「方」就是地方、边地。「语音不正」讲话的音都不正(广东方言),受了师父您「蒙师传法」,「今已得悟」现在已经开悟了,「只合自性自度」应该只是自性自度,「自性」就要自度,「自心」也要自度。所以佛祖跟祖师统统开示一个方法,我们自己要去做,我们自己没做,佛祖也没办法。「祖云:如是如是」五祖大师就说,这样没有错,「如是」就是这样,就是说印可他所说的话,「如果悟了自性,就要自性自度」。以后这个佛法「由汝大行矣」,因为你所以就「大行」,(佛法)会很风行。这六祖大师以前,佛法尤其是这禅宗没有很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因缘不好,但是六祖大师的因缘很好,所以传的法得道的人很多。「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离开三年之后我才过世。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一船说「预知时至」,如果在禅宗里面「预知时至」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那如果在其它的宗,预知时至好像很传大。上面那个说「以后佛法由汝大行矣」这是宿命通,知道以后会怎样,所以祖师就是祖师,不是做假的。「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你现在就好好去「努力向南」(行)。三年以后五祖大师才过世,五祖大师过世时七十四岁。「不宜速说」不用再讲了,「不宜速说」就是不用再多说的意思。「佛法难起」佛法要起来(兴起)真的是不简单的事。「慧能辞违祖已」慧能向五祖大师告辞以后,就向南行,二个月当中就(来)到大庚岭。接下来那些小字(法师所用经本中的小字)那是以前看经的人注解的,后来就变作经文一样。

  经文:〖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五祖大师送走六祖大师之后,回去好几天没上堂,就是没开示,大家都怀疑,就跑去问说,师父你是不是生病,有烦恼吗?五祖大师就说生病是没有啦,但是衣法已经去南部了。弟子就问,是谁得到传授。他就说「能者得之」,这个「能」是双关语。「能者」就是有能力的人,也是指慧能,所以是双关语。大家就知道是慧能得到的。

  经文:〖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看到这里,这个又是另外一个高潮,这个是很重要的高潮。

  「逐后数百人来」在后面有几百人追来。「欲夺衣钵」想来夺我的衣钵,有一位出家人、一位僧人,他的俗家姓陈,名叫做惠明,他的名字叫做惠明。「先」就是以前,以前是「四品将军」,所以是个退伍军人、退伍军官。「性行粗燥」性行很粗。「极意参寻」非常想要找到我。「为众人先」比大家都跑得快。「趁及慧能」「趁」就是追,追到了慧能,就是追到我了,慧能我「掷下衣钵」,就把那衣钵丢下去,躲在草莽中,这个慧明就是那个四品将军,来了之后「提掇」「掇」就是拾起的意思,就要拾,拾不起来「提掇不动」。就在那里喊「行者、行者」行者的意思就是说带发修行的人,就是「行者」。这个我们常常看过就是在「西游记」里面那个孙悟空,就是「孙行者」,对吧!因为猴子并没有剃头的,没剃头而在修行,那就叫行者,这行者不是走路。我们说在寺庙里面吃菜修行没有剃发,叫做「菜姑」,是吗!那男生不知要怎么讲,「菜姑」,「姑」相反的意思是什么?比较正式就叫居士吗。居士居士,我是为了法而来,这个行者是比较内行的话,如一般就说居士。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了袈裟来。「慧能遂出」我就出来。「盘坐石上」就坐在那石头上。到现在那石头上仍慧能大师他盘坐的痕迹,所以下面有衣的印子,那也是示现神通,但是没讲而已,没向大家讲,你看我坐在这里印子你看!慧能大师就盘坐,「盘坐」就是跏趺坐,坐在石头上。「明作礼」就顶礼,就向他说,希望行者为我说法,他要拿衣钵拿不动,嗯,怎么那么奇怪,他一定很有力气,退伍军人、四品将军力大无穷,以前当兵和现在不一样,以前都要考十八般武艺,不是现在拿枪,没力气也可以拿枪,以前就不一样,以前一定很强壮。所以他那么有力气,又拿不动,他就感觉很奇怪了,这不是简单的事,所以心里就嚇到了,就赶快说,我是为法而来,请为我说法。慧能就说,你既然是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屏」的意思原来就是屏挡,把它挡起来。屏风你知道吗?屏风就是挡起来的意思。这个引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身有「六入」对吗!然后外缘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六入」跑进来,对不?那现在不要让它跑进来,把它挡住「屏住」,挡住让外面的「六尘、六境」统统不要进来,所以要「屏」,把它挡住之后就「息」就停了,你把它挡住它就停了,对吗!所以挡住,息止「诸缘」,「诸缘」就是外面种种的外缘,种种的外缘全都把它挡起来,不要让它跑进来。「勿生一念」不要出生任何一念,内心要让它清清楚楚,统统都没有杂念,心中统统都没有杂念叫「勿生一念」。「吾为汝说」这样我才跟你说,跟你说法。「明良久」这明就是「惠明」,惠明良久,良久就是很久,惠明就这样屏息外缘,就在打坐,就在打坐净心,心都静下来「勿生一念」,经过很长的时间。慧能我才告诉他,才向他开示,开示什么呢?「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这句话非常的重要,怎么重要呢?现在先向你介绍这个「心」,我们假设这样,心的最外面最上面一层是「前五识」,然后在下面一层是「第六识」,再下面一层是「第七识」,最下面一层叫「第八识」,前五识就是就是根据五尘境界、吸收五尘境界而成的,所谓的「五尘落谢的影子」。那个五尘的落谢的影子是怎么来的?是眼根吸收色尘,然后耳根吸收声尘,这个眼根吸收外面的色尘,就在我们内心有一个「影」,像摄影一样,跟摄影一样,这个「心板」跟那个软片(胶片、底片)一样,底片一样,然后这眼根就好象快门一样,经过这个快门,然后吸收外面的色尘,然后在我们这个心板上面,就有一个外象的影子在上面,譬如说照这朵花,如果眼睛对这朵花,那心里面就有这朵花的影子,这就是「摄受」,眼根摄受这个色尘,眼根摄受这一朵花,然后心里面就落谢一个影子,这个是花的影子,然后那个影子只是色尘的影子,有一个影子而已。所以眼根摄受色尘,这叫「根尘和合」,在唯识学里面称为「根尘和合」。「根尘和合」以后,然后就生出一个「影像」,但是光是这个影像没有用啊!那个心里面自然马上就会同一个刹那,就会生出一种「分别心」来,然后去分别说,嗯、这个影子是什么影子?我所看到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就是一朵花。所以这眼根摄受外尘,摄受这朵花的影像以后,就在心里面有一个影像,然后心里面就去分别这个影像,然后就「觉知」,所谓的「识别」,识别说「此物是一朵花」,这样就是「前五根」摄受「五尘」,(即)「眼耳鼻舌身」摄受「色声香味触」,「五尘」在心里面有这个影子在,但你要注意这只是「影像」而已,所有「外尘」在心中都变成一个「影像」,并非我看到花,然后我就把那朵花装到我眼睛里面,再装到心里面去。不是这样的,对吗!要不然你装一朵、我装一朵,其实只有一朵而已嘛。但是一朵花每人都可以装进去,对不!而这中间又没有冲突。你看,很有意思吧!虽然没有冲突,但是你装的花跟我装的花又是同一朵花,实在是很奇怪。所以同一朵花可以给无量的人受用,是不是?所以同一朵花每个人都可以把它带回去,装在心里面、装在眼睛里面,然后装在心里面带回去。这个就是「摄受外在的影像」,那「五根」摄受外面「五尘」得到的影像,然后心里面又产生那个「识」。所以眼根摄受色尘的时候,就产生「眼识」,「耳根」摄受声尘的时候产生「耳识」,这样懂吗?然后这产生眼识的时候就是分别什么?第一道的分别,因为分别分很多种,这「前五识」就是最粗浅的分别,就象分别说「这是一朵花」,还是看到一个人说「喔!这是一个人」;还是看到一间房子说「喔!这是一间房子」,这样而已,然后看到一间房子的时候,心里就有一个这房子的影像在心里面,对吗?但是还没有再进一步分别,若再进一步的分别,那就再根据这个前五识的影象,再进一步去把它分析,然后看到一间房子说「喔,这是一间房子」,看到一间房子心里就有一间房子,就分别「喔,这是一间房子」,但是又在几乎同一刹那,又会再产生「第六识」去分别他说,「喔,这是什么房子?」,「喔这,这是日本房子」、「还是洋房、还是高楼大厦」,这样区别,是再进一步的分别,这就是第六识,由「前五识」的资料作再进一步的分析、比较、研究产生的结果,就是第六识的分别(功能)。那第六识分别,不但是说再进一步分别说,这是大房子、小房子、日本房子、中国房子、乃至于还会分别说「噢,这一房子很漂亮,那一幢房子很丑」,「种种的价值判断」,就是从第六识的分别中一连串这样下来。这个第六识之所以产生种种的分别,是根据什么呢?外则根据外面的资料,内则根据第七识,外面根据外面资料是「前五识」,里面根据「第七意识」,所以外靠「前五」里面靠「第七」,因为它处于中间嘛,这样懂了吗?所以这「第六识」是这样子,它一方面要靠外面的前五识,一方面要靠后面的、这个底下的第七识。为什么?因为光是它本身的话,没有办法作分别,能够做这些微细的分别都是根据外面的资料以及第七识。现在介绍「第七识」,第七识就是「我执」中心,又叫「末那识」。那这个「我执」怎么来的?这个我执有两种,第一个是「分别我执」,第二个是「俱生我执」两种。「分别」与「俱生」,那「俱生」就是与生俱来的意思,就是父母刚生出来的时候就有这个分别的能力,这个叫「俱生我执」;另外「分别我执」呢?就是一切的后天的,譬如说文化、教育,教育又分两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等,还有社会环境来教我们分别的,这个教做「分别我执」。所以「我执」就有这两种,「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那根据这两种我执,然后再来产生第六识的分别,所以第六识的分别心表面上看来只是分别心,事实上它里面就包含了「我执」。你如要了解这个「不思善,不思恶」,要真正的了解,就要(先)了解这些。等一下再继续讲。

  第十一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十二集

  「前五识」吸收外尘的影子,然后我们就得到那个印象,譬如说看到一个人,噢,这是一个人,就可以分别知道这是一个人,不是一条狗,也不是一头牛,人就是人,对不!也知道是男人、还是女人。那进一步呢?根据这个资料,马上下一刹那就起了「第六意识」,「第六意思」再去分别说,这个是日本人、还是黑人,是漂亮、还是不漂亮,美丑,也就是加上所谓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美丑、是非、善恶就是从这「第六意识」来的,然后再由「第七意识」再起爱憎之心,喜欢或讨厌从第七意识来,第七意识所起的这个喜欢或讨厌,是从第六识所分别的分别是非、善恶、美丑、高矮、胖瘦等等,这些分别(从)第六意识(产生),所以越来越微细,这样子。那么我们一般所说的「思想」是指什么?都是指「第六意识」这里。「第六意识」里面就分别,一切善恶、是非、美丑统统是「第六意识」在分别的,这「识」的意思就是「分别」的意识,即所谓「识别」。

  再接下来,介绍这个「不思善,不思恶」(的「思」),这个「思」在唯识学里面就是「思心所」,就是五种「遍行心所」里面的「触、受、想、思、作意」的「思心所」。什么是「心所」呢?就是「心的作用」叫做「心所」,即「心所有法」。一切「心的作用」里面都有这五项,所以叫「遍行」,普遍都有这五项就是「触、受、想、思、作意」,所以「思」是「心」的一个作用。

  而「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指不用这「第六意识」去「思维」。困为「思心所」是「行蕴」所摄,「行蕴」的意思就是「迁流造作」,依于「我执」,跟「第六识」的分别同时而起。

  现在再复习一下这五、六、七、八识。(首先)「前五识」的作用呢是「取尘」,就是「取外尘」。(其次)「第六识」的作用是「分别」。(最后) 「第七识」因为是行蕴「造作」,「造作」以及「执著」,所以我们人如果会很执著的人,就是他那个「第七识」很强、非常强。不过一般来说呢,没有修行的人都是「第七识」很强,都是很执著的,他说这样就是这样,如果别人讲他也不听。(再说一次)「前五识」(的作用)是「取尘」,吸取外尘;那「第六识」是「分别」的作用;「第七识」是「造作」、或是「执著」的作用。

  「不思善,不思恶」这「思」已经介绍了,「思」就是「第六意思」的分别作用,这个第六意思是根据前五识跟第七识,然后取种种「外尘」这样来「思维」。其次谈「善恶」。我们现在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个「善恶」是什么?一般所说的「善恶」,就是说「道德标准」,对吗?有人说「如果不思善恶,那就变成没有善恶了」。不是这样,那是一般所说的,如果你要成佛或者说要开悟,就要超越一般的这种事情,就不是一般凡夫的境界。因为怎么说呢?什么叫善恶?所谓的「善恶」是,有一定的时间跟一定的空间,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在一定的地方里面,然后在一定的人里面,以及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里面他的一个标准,那个叫做「善」或是「恶」。譬如说一定的时间,十八世纪的中国,十八世纪的时候,一定的地点「如中国」,然后中国又可以分很多种,可分为中国南方,中国北方,中国中原,那标准又不一样了,对不?然后「一定的人」是怎么样的人,男人还是女人,读书人,还是做工的人,他的标准也不一样,一定的社的背景、文化背景,那些都是有一个一定的(标准),那如果超过这范围以外,他的「善恶」就不一样了。譬如说同样是十八世纪那时的人,中国人跟印度人所想的,就不一样了,对吗?中国人与英国人所想的也不同,「是非善恶」统统都不一样,譬如就以美和丑来说好了,我们十八世纪的中国,女人「緾足」很漂亮,「三寸金莲」说叫做漂亮,但那是很难过的,不能走路了,是不是?譬如说十九世纪的时候,在非洲的女人,有的在鼻子上穿洞,对吗?好像是牛鼻子穿洞,两边再放上珠子,说这样很漂亮,古代我们山地同胞,脸上都有彩画,说这样很漂亮,如果我们看说那是番子,哪会漂亮,对吗?所以美丑标准就不同了,连是非善恶也在里面,如果女人没緾足,大家会说那是野女人,所以这就是「是非」跟「善恶」都有一个时间性,也有地域性,也有民族的不同就不一样。所以「是非善恶」没有绝对的。譬如说同样是佛教徒,我们中国人就要这样穿(僧衣)(师父指着自已身上的衣服),如果不这样穿,大家都攻击你不如法,对不对?所以在中国的出家人都要按这样子穿。那如果住在中南半岛的出家人,他们穿衣服又不一样了。所以中国出家人穿外国出家人的衣服就感觉很奇怪,对不?怎么讲呢?因为你是吃中国信徒的饭,所以就要穿中国佛教徒的衣服,这样才对。而如果你去泰国,那你就穿泰国的衣服,也没关系,但中去泰国,又是穿中国出家人的衣服,也是可以啦!因为你是外国人嘛!对不?但是你跟人家共修呢,那就不一样,你如果去住在别人的寺庙,要跟他们共修,要跟他们学习,你就要跟他们穿一样啦!同样的,外国出家人要来跟我们中国人学习,他也要跟我们穿一样才可以,要不然你要来学习,结果你故意跟我们穿不一样,这样不行的。所以,这个「是非善恶」要有一个标准在的,那个标准每一个时间和每一个地方,所有的人全都不一样,甚至于怎样呢?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也可能不一样。

  所以修行人他有一个标准在,但是他依照的标准是比较高的标准,但是为了慈悲的关系,所以他们随顺众生。众生说是「善」,他也会说是善,他不会 (故意)跟人唱反调。就是说,人家说是对,你就故意说「不对」,他就不会这样。因为不须要跟人家去辩论这个事情。你如果知道比较高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六祖大师现在所讲的「不思善,不思恶」,这是怎么讲的?这是超乎凡夫所说的「善恶」的境界。但是这个超乎凡夫所说的境界,并不是说就「没有善恶」,你懂不懂?而是怎么样?而是不执着「善惡」,这样子!「心」无执着。因为了达一切善恶都是有一个时间、地域、人、事、物等等,因这些标准有所不同。所以这个修法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但是又要回到那一个「心」的作用,因为我们那一个心本来是清净的,对不对!本来也没有什么「善恶」等等。但是因为吸收了外尘,然后去分别那个外尘,就好像你打电脑一样,把资料打进去以后,然后再用资料处, 理去处理那些资料,资料打进去以后那个就是「前五识」,里面就有资料了,对不?然后再去分别的时候,就是去处理那些资料,那就是「第六识」(的工作),以及第七识的作用。所以,本来这个「心板」上是一片清白的,没有这些所谓的「是非善恶」等等,这些影像都没有。所以现在为了要令你体验出你这个心的「本来的情况」,因此六祖大师就叫他(慧明)说「不思善,不思惡」,那么正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时候,于是这个「心」就会怎么样呢?即所谓的万缘放下。因为你在思索一切善恶的时候,你的心很忙碌、乱想啊!而现在就不根据任何一点点外缘,这就叫万缘放下,也就是所谓的「止心」,「止息妄心」。所以那个「不思善,不思惡」,换一句话讲就是「止息妄心」。但是我们在佛法里面常听到「止息妄心」,那要怎么样止法呢?(就这个问题)六祖就开了一个方便,就是「不思善,不思恶」。在这个时候你不要去管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全都不要去管它,也不要去想它,这样子。然后「正与么时」,「正与么时」就是刚好那个时候,正好在那个时候,「与么时」就是「那个时候」,这是唐朝那个时候的白话,就刚刚好在那个时候。什么时候?就是「你都没有想善,也没想恶」的时候,这没想善恶。「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什么?就是「止」(止息分别心,六识心息),那「正与么时」呢?「正与么时」就在那个时候,禅宗又有另外上句话就是「当下」,你「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当下,「那个当下」或「那个当口」。因为「不思善,不思恶」是「止」,而「正与么时」呢?就是「观」,「正与么时」就是「观」。那是怎么「观」呢?现在我们打一个比方,(如)「云过月」,你观你这个「心」好象月一样,好像月亮,即所谓「心月轮」,这也是密宗的观法之一,你观你的心好像一个心月轮,那你种种的烦恼就好像什么?好像乌云,乌云经过月亮,这样子。所以你那个心是一个「明月轮」,然后种种的「烦恼」以及「思维」都像黑云过去一般,「黑云」从你的这个「心月」上面过去,这样子。那个黑云在经过的时候,有时候黑云比较浓,有时候黑云比较不浓,那中间也有间隔,对不?然后你就这样「观」,你光是一心澄净地「观」。「观」什么呢?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然后观你那个「心」就像月轮一样。但是你虽然这样澄心啊!但是,种种的妄想杂念还是很多,那「妄想杂念」就好像「乌云」,好像乌云一般这样飘过去,但是你不要云管它那些「乌云」,你也不要管它是哪些「乌云」,是什么样的「乌云」,反正就是「乌云」,反正「杂念」就是「杂念」(你不用云分别它),这个时候你就光是「观」,而不云分别,光是「观」而「不作分别」,因为你平常会想说「喔,我这杂念,是在想以前杀生或是现在想我过去跟某人吵架等等,种种杂念,有很多啊」,通常你会去观察,会去思维那一些杂念,但现在六祖大师,所告诉我们的这个方法「不思善,不思恶」,(觉知)杂念是有,没有错,但是你不用去管它,你就光是有如退一步看你自己的心,这个就是「观心法门」。

  你坐在那里「不思善,不思恶」,然后你那个「心月轮」上面种种烦恼、种种杂念就好像「乌云」一般,飘过心月,(你不用去分别)那些「乌云」是什么样的乌云,是黑不黑、浓不浓,你都不管它,就是看着乌云就对了。如此,你很客观地观察你心上的那些「乌云」、那些「杂念」,而不作任何分别。因为客观地「观」着那些乌云,而不作分别。可是那些「乌云」(之间)是有间隔的,譬如在这片乌云过去,另外一片乌云上来之前,中间有一个空隔,对不!(烦恼与烦恼之间有隔)两片乌云中间露出一个空隔的时候,那时候月光就会透过来,对不?好!那空隔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正与么时」。这样听懂吗?这还要带点表演才行(师父作动作),「不思善,不思恶」就在(没有乌云的)那一刹那间「正与么时」,你就会看到什么?看到月亮。你就看到月亮了,「喔!原来月亮就是长成这个样子」!圆圆扁扁的、而且光亮的。「正与么时」是什么?就是所谓的「灵光一现」。你在观观观观的时候,喔!突然这个烦恼跟烦恼中间停止的时候「正与么时」,你看到那个灵光一现,也就看到了你那月亮、「心月轮」的本身。(就)OK!

  那么所谓的灵光一现或是「灵光独现」,是因为烦恼止息(才能乍现),对不!但是因为还在凡夫地位,所以烦恼总还会有,可是烦恼与烦恼中间都会有间隔,甚至还有烦恼薄一点的时候,那时(心中的)乌云就没有那么浓,因此你还是可以矇矇眬眬地看到你那个「心月轮」。那就是所谓的「灵光独现」,也就是所谓的「现前」,即「真如现前」。

  你若看到(真如)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是「现前」,所以就叫做什么?就是看到真如现前。而真如就是「本性」对不?因此你就看到「本性」了,也就是所谓的「见性」。

  但是这个不可乱讲,你不要今天听我这么说,明天你去做做看,然后就跟人家讲「耶,我见性了哩」!那你就惨了。没那么快啦。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幻象」,你看到的也许是你自己妄想的,因为那个「见性」不是一个物质,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不是真正你眼睛看得到的东西,那是「智眼所见」,智慧之眼所见的,智眼所见。所以你不要看看看看到就说,我「心中这里好象会发光呢」!那是不对的。

  「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中那)是「那」个,这是肯定词,就是英文that,那一个就是「明上座」,「明」就是慧明,慧明上座「您」的「本来面目」。所以这整句来说,你如果没有用「六识」的妄想分别去「思善」或「思恶」,也就是说不去思维「善」或是「恶」而「超乎这一切善恶 (的)一切凡夫分别境界」的时候,就正在那个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丝「灵光独现」,那时候你所看到的那个「灵光独现」(明明朗朗)的那个境界,就是「慧明上座您本来的面目」,也就是你的「真心本性」所现出来的境界,那就是「见性」。

  「慧明言下大悟」。慧明上座听了六祖大师的开示之后,马上就「大悟」了。

  经文:〖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慧明虽在黄梅,实未醒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暧自知。今行者即慧明师也。慧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慧明今后向甚处去?慧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看到这里。

  这慧明上座他就大悟,就又问说,「上来」,这个「上来」不是「从上以来」(从古以来),有人解释说是「从上以来」,不对的。这个「上来」就是「您上面所开示的」(或上头),就是我们在作早课时有回向说「上来现前清净众」的那个「上来」。你刚才、你上头所开示的「密语密意」,怎么说「密语密意」呢?因为这个「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如果没有好好地解释,一般人是不会听懂的,对不对?这样就好象秘密了,是不是?也因为好像「秘密」,所以又叫「密语」。那密语中间包含了很深的道理在里面,所以又叫「密意」。而这正是禅宗里的秘密(密诀),大家要注意,不是密宗才有秘密,「禅宗」也有秘密呢!禅宗也有「密法」呢。退一步讲啊,禅宗里面的「密法」才是真正的「秘密」。怎么讲呢?因为它都公开给你看,大家都可以看,结果都看不懂,对不?这才是真正的秘密。如果像密宗是说你不能看,不能看所以是秘密,对不?因那是秘密啊!但那是说密咒,「咒」是秘密。而禅宗(的秘密)并不是「咒」,是有意义的,虽是有意义的,而你就是看不懂,那才是真正的「秘密」了。所以这个是真正的最「深密」。

  这个「明上座」就问说,您刚才所开示的这个「密语密意」以外。「密语」就是刚才所讲的那句话,「密意」就是可能接下来六祖大师有跟他开示,那是什么意思,以及要怎么修,他才能开悟,并非只说了一句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说完,他就开悟了,不是这样子,六祖有再解释看要如何修行,他才开悟。所以(问)除有此「密语」以外,还有其它的「密意」吗?「还更有」就是还有其它的「密意」没有。意思就是说你刚教我的这些,这是很秘密的,就好像是绝招,对不!「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其它的绝招吗」?意思就是说(师父)你可不要留一手,你还有的话,快点全部都教我。

  「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边」。这句你可能要把它背起来。怎么说?这个确实是很深的道理,而且还可以破「执著」。「与汝说者」我所跟你讲的、如果是向你说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了,另外一个意思就说,我如果能够跟你说得出来的就不能说是秘密了,因为如果真正是秘密的东西是讲不出来的,也就是超乎「言语的境界」。即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可以用语言「道」出的「道」即「非」恒「常」不变的「道」)。真正如来的秘密境界是「唯证方知」,不是用言语可以讲得通的,你要自己去做、自己去证到,才会知道,是「超过言语的境界」,所以「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我如果跟你讲、能够讲得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了。这有一个笑话,就是说「我跟你讲,你不要跟别人讲,这是秘密喔」,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对不对?所以只说「我跟你讲」,讲到这里就好,不用再说「你不要跟别人讲」,这句话不用讲,这句话是多余的。因为如果这是秘密,你就不应跟别人讲,甚至你也不要跟他讲,对不对?你既然跟他讲了,就不再是秘密了。所以「秘密」就是「对什么人都不能讲的」这样才叫秘密。什么人都不能知道,只有你知道就好了,如果以佛法来讲就是「你知道,佛祖知道」,这样就好了,这样就是秘密的了。如果你讲出来,那就不再秘密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称为秘密。如果你我以外的人也知道,这样就不是秘密了。所以「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意思就是这样。所以若跟你讲了,那就不是秘密了,如果是真正的秘密是讲不出来的,那叫做「秘密境界」,那个要「自证自知」。对不对?

  「汝若返照」。如果你自己「返照」、「返照自性」。怎样是「返照」?那你就要了解刚才我所讲的「六根取六尘」,我们的「六根」都是「向外面去追求」,所以是「往外」的、是「外驰」的,我们的「六根」跟「六识」都是往外的,所以是「外驰」。现在则要反过来,要「往内」、「内摄」,「内摄」就是「返照」。「返照」什么?返照「自心自性」。你如果能「返照」你的「自心自性」,(就会看到)「密在汝边」,一切「秘密」啊全都在你的「汝边」、是你的身边,但这不是身边,是你的「身上」,是指你的身上,你如果可以返照你的「自心、自性、自心」,那么,一切的秘密啊就在你的「身上」,这意思;还有另外一句话说一切最秘密的是什么?就是你的「心」,一切最秘密最秘密的境界不是如来的境界,而是你自己的「自心」境界,是最深、最秘密的,没有比这个还要秘密的的了。它秘密到什么程度?秘密到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有多秘密,是不是。连你自己也不知道,意思是什么?连你自己在某一种情况下怎么会生出贪爱,你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会有贪爱、怎么会有「嗔怒」、乃至于怎么会「得定」?你也不知道。你如果照这样去修,你就可得「定」,或你照这样去修你就会减少烦恼。为什么会这样?你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这是最秘密的了。「心」最秘密了。

  所以我现在讲一个补充的。你看我现在学密法,对不?但是我自从「古时候、古时候」的那个「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就相信六祖大师所讲的什么?就是「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所以,你不要看我东奔西跑,到处去求「密法」,其实我是依这个「法」(坛经)来求「密法」。听懂吗?

  所以我也不羡慕密法,也不贪爱密法。但是可以这么说吧,以慈悲故,以慈愍故,而努力受尽千辛万苦,而求密法(法师东渡日本求学东密)。但是心里深信最「秘密」的是什么?就是「自心」。那这不只是说站在禅宗的立场上看,事实上我现在向你们透露一点点,「密教中所修的也是这一个」,密宗中他要修的最后还是这个境界,只不过密宗的方便不一样,而且它有很多、种种的方便。反过来说,禅宗是「最高」的境界,但是它没有方便,它「以没有方便,为方便」,所以是「大根器的人」、是「上上根器的人」修的,所以(在禅宗)你悟了「就悟了」,没有悟了「就算了」,这样子。所以历代(禅宗)祖师徒弟那么多,开悟就悟了,没开悟就算了,你没开悟,师父也不烦恼;若能开悟的,他(师父)就尽量让你开悟,如果开不了悟,也好!这样子,大家都好!就是很自在。但是没有悟到的人却很苦恼,是不是?(这是说禅宗)。而密宗则是不管你是什么根器它都有办法让你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有次第的这样一直修上去。禅宗就没有次第,禅宗不讲次第,「以无次第为次第」,「以无门为门」,这样你就楞住了,是不是?所以(禅宗)你能修就修,不能修就罢,如果根器差的就落入「文字禅、口头禅、野狐禅」了。而密宗就有很多方便,让你这样一步一步地正修行,渐渐的「渐修」上去,若能够顿悟的它也有顿悟的大法能让你这样修进去(顿悟之门)。

  所以,如果通达这部经(坛经),通达这个法,学起佛来就方便很多,然后就少掉很多执著,其它不说,「知见」就正,少走很多冤枉路,少生很多烦恼。

  再回头说一句,你说修「密法」,什么最「密」?「自心」最「密」。那密法只是帮助你的一个方便,他确有很多的方便来帮助你,去入那「如来的秘密境界」,这样而已。而禅宗呢?是一下就要让你上去,入「最高境界」,如果你爬不上去就算了。就以爬山来讲,禅宗的人就像什么?就像登山高手,他不用走的、也不用爬,他就拿那个好像泰山的「藤索」,(甩上去)咻咻咻咻——嘣——钩住了,(一拉住藤索)他就上去了。但那个要有力气才行啊,没力气,(爬)不到一半就掉下来,是不是?那如果是净土宗的,这是比较啦!净土宗的一样要爬到山上,禅宗的是这样——「咻」就上去了,净土宗就慢慢地开路,接着绕呀绕地(依路)绕山而上,绕、绕、绕、绕到后来那很稳啊!又不会跌倒,很稳啊,慢慢上去,但是很慢就是了,且要很有耐心,慢慢地绕到最后也是上山了;又如密宗,密宗就什么都有,看你是什么根器,他也能让你一步一步(地上去),但是他(密宗)那法门就是那样绕就是了,他可能是绕S型,有比较快一点,因为「持咒」吗!「咒力」是如来的咒力,有不可思义的力量,所以有快一点。但是「密宗」所修的最后的境界也和「禅宗」的境界一样,也就是禅宗开悟的时候的那个境界,这是正统的「密宗」。如果说是外道的「邪密」,那就不一样了,外道的邪密就追求种种的神通,贪著世间,对不对?那是不一样的。

  好!这一句再重复说一遍。「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边」,如果是跟你讲的,就不是秘密了,就不是密法,那如果是密法就不能说了,就说不出来了,那真正是「密」的,退一步讲,你如果说是自己「返照」,一切的秘密法门全都经你的「自心」里面。你不用求我说「还有什么秘密的法门」(没有),如果有什么秘密的法门,你「自心」里面都有、「一切具足」,只是你自己没有「返照」而已。好像什么呢?像「法华经」里面所说,那个「浪子怀金」的事,对不?就是这件事。「浪子怀金」简单讲一下,「法华经」里面佛祖说,有一个人他父亲很有钱,他要出去旅行,他父亲怕他在旅程中没钱可用,除了给一些现金之外,又在他的大衣的「缝里」缝了一块金了,但是这个人出去流浪太久钱花光了,却不知道他父亲缝了一块金块在大衣里面,以致他在外面流浪变成乞丐,由于不知有真金在衣服里面,所以就不能使用它,因此还是在乞讨,这譬如什么?那块「真金」就好像是我们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很宝贵的,像「真金」一样,所以具足一切功用,那众生因为不知道,所以穿一件破衣服。那「破衣」是指什么?就是指「六道」,于「六道」中现种种的「形」,「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等等,现种种的形。虽然现种种丑陋的形,但是他里面所怀着的那一个「真如本性」却是像「真金」一样很宝贵,而且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我们众生身体里面都有一块「真金」(即)「真如本性」在里面,但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所以你如果可以「返闻照性」、「返照自心自性」,一切的秘密都在你的「自心自性」里面。因此你不用向我求,你要问我说「你上面所讲的密语密意以外,还有什么秘密没有」?(我告诉你)最秘密、最好的东西就在你的「自心自性」,只是须(要你)自己「返照自性」如此而已。

  所以,不只是说我(成观法师自己)去学密法是这样学,甚至你如果能够的话,你从现在开始,你学一切法都用这一句话来学,这样就没有错,而且这样子的话,速得大智慧。那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相反,学一靠子也不会增加智慧,学一靠子好像只是作学问而已,只增加很多的知识,但是不会开智慧。

  「明曰:」下面慧明法师就说「慧明虽在黄梅,实未醒自己本来面目」,慧明就是我自己在黄梅。「黄梅」就是五祖大师那里,也用这个地方代替那个人,这个叫「避讳」,不直接称师父的名字,而称「黄梅」,以地方代人。实在未「省」,「省」就是「悟」或是「了」。实在没了悟自己的本来面目。「今蒙指示」现在受到你的指示,「如人饮水,冷暧自知」这句话是佛经里面的话,这句话也很深的,就好像人在喝水一样。譬如说我现在在喝这杯水,你问我说「这杯水是冷还是热」?我说「热的」。你说「多烫」?我说「这么烫这么烫」。你说「到底是多烫」?要不然你自己喝看看你就知道了。对不?我说有多热,你也不知道,我说热得会烫舌头。你说「喔——这样我知道了,热得烫舌头」。其实那样也是不一样的哩!因为有的人会烫舌头,那要很热、刚煮开的,他才会烫舌头,有的人舌头不能忍受那个热度,所以稍微热他就感觉很烫啊!所以这「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就是说,你喝的水到底有多烫,每一个人所喝的感觉不一样。这意思是什么?就是说「修行是自己自证的境界、自证自觉的境界,外人没有办法体会、外人没有办法分享」,那在佛法里面又有一个词叫做「自受用」,是「自受用」的境界,譬如说你早上起来念佛一个小时,念完时说「哎呀,念得好舒服呀」!你朋友就问你说「有多舒服呢」!你就说「哎呀,那不好讲啦,十分舒服」,那到底有多舒服也不能说,对不?你就自己去念,结果他自己念了,也感觉很舒服,但是他的舒服跟你的舒服又不一样,对不?所以那是「自证境界」,自证的境界是「不得说与他人」的,就是说无法对别人讲的,真要跟别人讲,也讲不出来,如果讲出来的,也会有差啦!如果你能说得出来,别人听了即使可以了解,也不能「领受」(那境界)。这就是「自受用」境界。所以一切念佛的境界、念经的境界、打坐的境界,这些都是说不出来的。你自己修自己知道,对吧!所以这个就叫「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多热多冷你自己知道,但是别人不可能知道。别人所知道的是他自己的事,那又不一样了。

  「今行者即慧明师也」!现在「行者」您呀,就是我慧明的师父。好!看到这里,下午再说。

  第十二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十三集

  刚下课的时候,有人问我说「师父啊!这「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什么都不想吗」?不对啦,不一样噢!差很多。

  「不思善,不思恶」跟所谓「什么都不想」完全不一样。因为,如果什么都不想的话,坐在那里像「木头」一样,那就不对啦!那个正好是六祖所说的「百物都不思想」,坐在那里就像木头、石头,那样不对。

  「不思善,不思恶」是坐在那里修「止观」的功夫啊!修止观。「不思善,不思恶」已经不只是止观了,又更深一步。因为在「不思善,不思恶」之前,六祖就说,叫慧明法师要「屏息诸缘」,早上就说过,这个「屏息诸缘」是什么?就是「止」嘛!「屏息诸缘」就是「止」。什么叫做「缘」?现在再进一步解释这个「缘」。这个「缘」可以当名词,也可以当动词。先讲当动词好了,因为一般所知道的就是名词的「缘」,而当动词的时候就是「攀缘」的意思。怎么说是「攀缘」呢?就好象我以前曾经讲过,我们这个「心」好像蜗牛一样,又好象章魚,章魚比较(更)像,好像会生出怪手,所以坐在那里好好的,会生出怪手去抓东西,去抓取外面的东西,叫做「攀缘」。「缘」为什么要「缘」,因为要取吗!如果被它抓到的东西,它就会不放,那就跟章魚很像啦!所以那个叫做「攀缘」。而现在你要修习「止观」、乃至于习禅啦!第一步的功夫就是要把那「怪手」收回来,不但怪手收回来,不去攀缘,而且好像要把它挡住一样,不让它出去,那就是「六识不出六门」,听懂吗?「六识不好六门」,那样就是「止息」,「止息」什么呢?止息「攀缘」的心,不往外驰逐,也就是这个心没有再出去,这是第一步功夫。你要修行的话,第一步功夫,这个心不能「出去」,要在家里,要「住在家中」,而「家」是在「这里面」(师你指身内)呀!所以要先「屏息诸缘」,这样讲也许很清楚,但是有些人可能也还不太清楚。要举些例子,你坐在那「屏息诸缘」。

  什么是「诸缘」呢?就是不要想你丈夫、你儿子、你妻子、还是你孙子,也不要想作生意,不想票会的事,后天「会钱」到期,大后天又有另外一个「会」,接下来,下星期又有利息钱,这些都不要想,这些全是「外缘」,这些「外缘」都要停下来。怎么说是「外缘」呢?因为这些都是外面的事情,这是世间的事情,不要想,甚至出世间的事情也不想,也不要想师父、也不要想道场、也不要想法会,统统不要想,那些都是「外在」的事情。只想什么?只想我们「内在」的事就好,不是「全部不想」,而是要想我们自己「内在」的事。我刚才做了一个譬喻,就好像做生意,你不要再「进货」了,要先清「库存」,现在要开始先清除你的「存货」,看你「库货」中有多少东西,自己要了解。所以你若再「进货」,就好像再进新的资料,那就是再去「攀缘」,「攀缘」取新的资料回来,平常都是时时刻刻一直往外「攀缘」,现在就不要往外攀缘了,然后「观照自心」。

  但是要「观照自心」之前,你先要「止」。「止」什么呢?就是「止息」,第一个是止息攀缘、「往外攀缘的心」,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再「不思善,不思恶」。「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开始在「清理库存」的货时候,你要「了解」你的库存里面(你心里)有什么东西?那么,以「楞伽经」的话来讲,就是「觉自心现量」。「觉自心现量」就是说「念念都知觉你自心里面现出什么东西」。所以你在「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时候之前已经有一个「止」了,那个「止」就是「前方便」,也就是在「正修行」的「前方便」,你要能够先「屏息诸缘」,然后「不思善,不思恶」才开始「正修止观」。

  (所以)这「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方便随缘止」,「屏息诸缘」叫做「息缘止」。(这两者)同样是「止」,境界不一样。

  「屏息诸缘」叫做「息缘止」,「息缘」后止息妄心;「不思善,不思恶」叫做「方便随缘止」。都是「止」的功夫啦!所以(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思想。

  那个「不思」是「不妄想分别」的意思,但是内心「了了见,了了知」,内心里面「了了见自心相」,我不是比喻那「乌云」吗!你坐在那里「不思善,不思恶」,但是你一切的妄想、杂念你都清清楚,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只是不去分别这是什么样的「妄念」,这是好的、这是坏的、是「善」的、还是「恶」的,是「是」还是「非」、是「错」还是「对」、是大乘的、还是小乘的、是凡夫还是圣人的都不去分别它,但是你清清楚楚(心中)有妄念出来,而且都看得很清楚,这样子。那么这个「看得很清楚」这之中既是「止」、也是一种「观」,因为你不去「思维」、不去分别它,所以「正与么时」这个呢就是「正修观」。而「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这个以「楞严经」的话来讲,就差不等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境界。「不思善,不思恶」就可以「离生灭」,离了生灭以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自心自性」,然后就是「现前」,「现前」就是「寂灭」,一切究竟寂灭的境界现前。

  所以「不思善,不思恶」并不是「什么都不想」,然后坐在那里跟木头一样,那是错误的,那绝对不是「习禅」。「习禅」我们在开宗明义(开始讲本经)的时候就讲说「思维修」,所以是要「用心」。而且不只是要「用心」,而且是要「用功」的,要用功的,要很用功的。为什么?因为你那「自心现」(境界) 是刹那、刹那(生灭),你如果稍微一放松,就观不清楚了,于是就不能「觉了」,接着就被妄想带着跑,然后就糊里糊涂了,就坠入「无明」,但是你要「念念明了」很不容易,非常、非常不容易。

  「念念都明了自心」这叫做「明心」。「明心号菩萨」,对不!所以这是「菩萨境界」,很难、很深。

  接着我们继续讲上午讲到的地方。不好意思,讲呀讲地,就讲成北京话去了。因为有时候讲到较重要的,要用台语讲,较不顺,台语的造意差,没办法。继续看下面,早上讲到「如人饮水,冷暧自知」这是比喻修行是「自证境界」,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告诉别人的意思。所以必须要「自证自知」,他人没有办法分享受用。

  接着「今行者即慧明师也」。「慧明」法师就讲了,行者您就是我慧明的师父了。慧能大师就说「汝若如是」,你若是那样,「如是」就是这样。「这样」是指什么东西这样?就是这样悟到,你若「如是悟者」,「吾与汝同师黄梅」,我才真正与你一样,同拜黄梅为师父,同样拜五祖大师为师父。你若如此悟到,那么我们都同样是黄梅五祖大师的徒弟,如此我们都是师兄弟了,是真正的师兄弟,而不是假的,不只是有名,而是真的。因为五祖大师已经开悟,他教我悟到,你也悟到,那样大家都平等,所以我们都是同一个师父,你不用叫我师父。所以这样不简单,是不是?这样就表示六祖大师一点都没有自大。他要叫他师父,普通人就说,你要喊我师父,那很好呀!但是他就没有那样子。第一表示他「不自大」;第二「不乱僧伦」,「僧伦」就不乱了。我们都拜五祖大师做师父,所以我就不能做你的师父了。当然实际来讲,他是传他法的,实际上他是他的师父,但是名份上就不可以居那个名,所以他就不居那个名,有实无名。

  「善自护持」你就要自己好好护持,「护」就是保护,「持」就是受持,保护受持。护持什么?护持你刚才所修的那个法,所听到的、所悟到的那个法,你须好好地护持。「明又问:慧明今后向甚处去」?我今后要向什么地方去呢?慧能大师就说「逢袁则止」「袁」就是袁州,你若碰到袁州就停止,不要再跑了,若碰到「蒙」就是蒙山,蒙山就是「蒙山施食」那个蒙山,我们说「放蒙山」就是这个。「放蒙山」这个词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蒙山」是不能「放」,「蒙山」是个地名怎么放?应该是「施食」,密教里面是称为「施饿鬼」。若你碰到蒙山,你就住在那里,「明礼辞」你看六祖大师他是开悟的人,所以他也一样有宿世通,会指点别人,看下面的小字。

  经文:〖明回自岭下,谓趁众曰,向至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慧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慧明法师就回到山下,「岭下」就是山下,因为追到山上,现在回到山下,就和要追的人在一起了,就跟他们那些趁众,追赶的众人。「趁」就是「赶」,跟他们讲。「向」就是刚才,「陟」就是升,「向陟崔嵬」「崔嵬」就是高的山路,山路很高的地方,又有石头,称为崔嵬。我刚才爬到那高山,又有石头的地方,「竟无踪迹」竟然没有看到那位行者的踪迹,「当别道寻之」我们应到别的地方去找,这些追赶的人,「咸」都,「以为然」「然」就是如此,都想那样是对的。「慧明后改道明」慧明法师后来就名为「道明」,「避师上字」就是要避讳慧能大师,他也是「慧」,一个「慧明」,一个「慧能」,因为他好像是他的师父一般,不能和师父同名,所以以后就改为「道明」。

  经文:〖慧能后到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一是思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二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近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结奥义,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看到这里。

  「慧能」就是我,后来又到「曹溪」,现在叫曲江县,在曲江县东南五十里的地方,又被恶人「寻逐」,于是就在「四会」县避难,躲在猎人队里面,总共在猎人队躲了十五年,他躲在猎人队中,就是令人最想不到的地方,因为学佛的人,怎会和打猎的人在一起呢?所以就找不到了,这和老兵躲大炮,称为「蹲弹坑」一样,炮弹打过来,都有一洞,若躲在那个洞中,一定不会被炮打到,因为炮弹不会正好又打中那个洞。所以躲在猎人队里面,跟蹲弹坑是差不多的意思。「时与猎人随宜说法」「时」就是常常的意思,常常跟打猎的人「随宜」就是「随他机宜」、「合他的根机」来说法,打猎的人常常叫我照顾那网子,若看到「生命」活的动物,我都把它放掉,吃饭的时候我就把菜放在煮肉的锅子里,「或问」就是有人问,我就说我只吃肉边菜,他是不得已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你若吃素就不要说我要吃肉边菜,就好比我上次讲,广钦老和尚吃香蕉,你也学他吃香蕉一样,他吃香蕉可以得道,你吃香蕉并不会得道,因为你有饭可吃而不吃。六祖大师吃肉边菜是不得已,所以你不要学六祖大师吃肉边菜,不必这样。因为你也不在猎人队里面,而且你也没有得到衣钵,更没有人被追赶,所以学佛,不要「断章取义」。「一日思维」有一天我就这么想。「时当弘法」,这个时候我应该出去弘法了。「不可终遁」「遁」就是「逃遁」,不可常常躲着。于是我就下山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值」就是遇到、碰到,正好碰到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有二个出家人在讨论「风幡义」,「是风、还是幡」的道理,因为这两个人看到幡飘来飘去。其中一人说「这幡为何在动呢,因为风在动,风先吹动,所以幡才会动,若没有风,幡就不会动」对吧?另外有一位就说「这是幡在动,而不是风在动,若风在动,那是风的事情,风在动时,幡不一定就会跟着动」。就这样在那里议论不已。慧能我就向前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是什么意思呢?「风动」是什么?风动是「因」,而「幡动」是果。这两个人一个只看到「因」,一个只看到「果」,各执一端,各执已见,那这样就没有「交集」了。所以就不能达到结论。慧能大师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尊称)就是你们两位心动。这是怎么讲呢?这是说「一切因果皆在「自心」」。因为一个执因,一个执果,但是一切因果其实都在自心,所以这个「心」才是一切现象真正的原因,(一切现象、因缘)最终最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心」。所以,你们看到的那个风动或是幡动它只有一个「心动」以后的表面的表象之结果,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这句话「仁者心动」是一个双关语,是个反讽、也是破斥,但这个是表面的意思。而较深的意思是「一切的因果都是自心」,所谓一切法皆由心生,「心生故一切法生;心灭故一切法灭」。所以是「仁者心动,万法由心造」的意思;第二个意思也是双关语,是反讽、讽剌他们说,是你们心动,因为你们心动,所以吵吵嚷嚷不休,「议论争执不休」也是一种「心动」。「一众骇然」,大家听到了都非常惊呀!说讲这道理这么深。印宗法师就「延」,「延」就是请,就请我坐上席,「上席」就是上座的上面。「征诘奥义」,「征」就是征求,「诘」就是问,问我奥义,「奥义」就是「深奥」、「奥妙」的道理,就问我一些很深的佛理。「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印宗法师看我所讲的话,「言简」言语都很简单,「理当」道理都很适当,而且「不由文字」,「由」就是循、假借、执着的意思,「不由文字」不是「不用文字」,因为上面所讲的「言简理当」,「言简」的「言」就是文字了嘛!有「言语」就是「文字」了吗!所以「不由文字」不是「不用文字」。

  所以很多人以为「不由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就都不用看经了,日本有一幅很有名的画,画中慧能大师把经书撕掉,你们曾看过吗?那是一幅很有名的画名画,(题名)「慧能大师撕毁经书」,那个是魔说、那个是魔道。慧能大师既没有教人撕毁经书,也没有自己撕。下面慧能大师就有说「不由文字」不是说都不用文字,若不用文字,怎么样传法呢。所以一定要用文字,只是「不执着文字」而已。而且他所用的字都非常简单,没有用很深的文字,但是道理都很适当、很深。所以禅宗「不由文字」,并不是说都不用文字,也不是说都不要经典,而只是不执着,还是要有经典的方便,才能够传法,所以言说文字是需要的。宗云,行者你一定是个非常人、不是普通的人、不是平常的人,我好久前就听说黄梅五祖他的衣法已经传到南部来了,「莫是行者否」?「莫」就是莫非,莫非就是你吧!慧能就说「不敢」。经文中「慧能」是他自己称自己的,而我们学佛的人,不要说「慧能」,我们要称「慧能大师」,最好称「六祖大师」才更礼貌。好像有人说「释迦牟尼」,你不能光说「释迦牟尼」,你要说「释迦牟尼佛」,要加个「佛」字。假若是菩萨,要加个「菩萨」,不要只说名字。有一部经叫「百喻经」,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博士,把它翻作英文,称为「The Fables of ShaKamuni」,这个名字根本不对呀!有二个地方不对啦。第一「The Fables」「寓言」(这个英文字不对),第二个「Of Shakamuni」你不能光说「Shakamuni」「释迦牟尼」,应该说「Shakamuni Buddha」「释迦牟尼佛」,这样才对。「释迦牟尼的寓言」这样不行,要称「释迦牟尼佛的寓言」才对,你如果是信佛的人的话,这是第一点。譬如我们称呼人,你也要称某某先生,若是老师也应称某某老师,不能直呼其名,对普通人都如此尊称了,何况是佛祖呢!第二点是关于Fable这翻的不对,应是 Parable。因为英文的Fable是指「伊索寓言」式的(寓言),那种动物的寓言才是Fable。若是佛祖说的并不是动物的(寓意),不是说狐狸精或是青蛙做主角的,狐狸精或是青蛙做主角的那才叫是Fable;若是人作主角就要说是Parable,这点较不重要,较重要的是「释迦牟尼布达(佛)」。看下面。

  莫非行者您就是「衣法南来」得到衣法的人?慧能大师说「不敢」。你看我们中文真是奥妙,慧能大师说「不敢」,这「不敢」的意思其实是「敢」。「宗于是作礼」,「宗」就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于是就向我顶礼,所以古时候有修行的人就是如此。「告请」叫我应该请出传来的衣钵「出示」给大家看,请大家瞻仰。为什么请大家看?因为是法宝呀,是宝贝,代表法宝。看下面的经文。

  经文:〖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慧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看到这里。

  印宗法师又问,黄梅五祖大师「付嘱」,「付嘱」是付嘱衣法,付嘱给你衣法。「如何指授」,「指」就是指示,「授」就是教授,如何指示和教授你?他传给你衣法,如何指示和教授。这就内行了,不是光看衣钵就好,主要是(要看)「法」,在「法」上他怎么开示。慧能大师就说了「指授即无」,若讲「指授」是没有的,只论见性而已。「不论禅定解脱」,这「禅定」是说一般由修「四禅八定」而得到解脱,他就不说这些了。印宗法师就说了「为何不论修四禅八定,来得解脱呢」?慧能大师就说,因为这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这里是很麻烦的,现在我们看讲义。这解脱的「禅定」有「四禅八定」,「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叫做四禅;「八定」就是四禅的「色界定」上面又有「无色界定」也是四种(其实后四定就是后四禅,但前四个不称定而称作禅,后面的四个不称禅),(与四禅)合起来称为「四禅八定」,其实「定」只有四个,「禅」有四个,「定」也只有四个,可是一般都讲「四禅八定」。「解脱」呢?待会儿讲「八解脱」就能了解了。「解脱」的「解」就是解「惑业的系缚」,「脱」就是脱「三界的苦果」,简单说就是解脱「惑业苦」,解掉「惑业」的系缚,「惑业」一解脱之后,就脱离了三界的苦果,这样叫做「解脱」,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解脱」的意思是指「八解脱」,看讲义就好。「八解脱」,第一就是「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第二个就是「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第三个「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是这样断句的);第四个「空无边处解脱」;第五个「识无边处解脱」;第六个「无所有处解脱」;第七个「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第八个「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这些叫做「八解脱」。第一个「解脱」回过头来讲。(第二个)「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就是「内身」有「色想」之贪,简单说「心内」还有「色想」仍会「贪色」,「色」就是「物质」的意思。为了要除去这个「贪」,就观外色是「不净、青瘀」等色,也就是作「不净观」。「青瘀等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若看人的身体又白又嫩,那样就会生贪,现在则观人死了身体变成「青瘀色」、好像青黑瘀血(颜色)很难看,「青瘀色等」就是修「九想观」,因修「不净观」使「贪」不起,而得解脱,这种「解脱」叫做「内有色想」、「内有贪色之想」观「外色不净」而得「解脱」。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十三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

  第十四集

  「八解脱」第二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头一个是讲,「内」就是内心,内心仍有对色的贪念,因此观「外色不清净」,所以得到解脱。第二个就是内心已经没有对色的贪念,叫「内无色想」,对色的贪念,但仍观这个「外色」而解脱,虽然心里已经没有贪念了,但是为了要使得它更加坚牢,所以观外色「不净」的青瘀等色,使不起贪,而得解脱,就称为这(第二)种「解脱」。这是依「二禅」的定力,已经得到「二禅」的禅定,依「二禅」的禅定而起,虽然二禅的禅定,但所缘的色是「初禅」的色。以上这二种都是「不净观」。第三种「净解脱身作证」,这则是观「净法」,就是不是「不净观」,而是「净观」。观什么呢?观「净色」故名为「净解脱」。就是在定中除「不净」的想,唯观这八色等,(即)「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观」这八种妙宝之色,这是好的色,所以不是「不净的色」,是「净色」,观这「净色」而得解脱就是「净解脱」;「身作证」就是自己已经达到这个境界,叫「身作证」;「具足」呢?对这一种净解脱的境界都已经具足圆满了,所以叫「具足」;「住」就是「住于此定」而不动,叫「住」。接下来第四个「解脱」「空无边处解脱」,这「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个其实跟「四空定」是一样的。刚刚不是讲「四禅」、还有「四定」吗?「四定」就是这四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因为修「空无边处定」而得解脱,叫做「空无边处解脱」,那么这个是「四定」里面的第一个「定」。什么叫「空无边处定」呢?就是「观空」,「观这一切法如虚空一样」、而这「心量」也如虚空一样「没有边际」,因此就自在无碍而得解脱,那么这种解脱叫做「空无边处解脱」。那如果观「虚空没有边畔」这样子的「定」叫空无边处定,当然这是得到「四禅」以后的境界。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什么样的境界?如果得到「初禅」就不用睡觉、也不用吃饭,所谓的「禅悦为食」嘛!如果得禅定就不会睡着了,他坐在那儿就是一种最好的修休息,所以不吃、不睡。然后到「四禅」以后,连呼吸都停止了,所以是那种境界,但是没有死呢!身体还是热的,但是脉搏已经很微弱了,这个是「色身」上的境界。那如果是「心」里面的境界呢?如果得了「禅定」以后,烦恼就很少很少了,「忿覆悭嫉恼害恨」这些粗的烦恼都已经几乎没有了,「忿」就是大怒那个「忿」,得禅定的人不会暴怒,「覆」心中不会「覆藏」事情,「悭嫉」这个「悭」就是悭吝,不会吝啬,「嫉」就是「嫉妒」,不会嫉妒,「恼」就是不会恼别人,「害」呢?也不会害众生,「恨」不会怀恨。所以入了「禅定」以后,「心」就变得比较微细,那粗的烦恼就压止下来了,止息「粗的烦恼」,刚刚讲的那些烦恼就都没有了,就不会起「现行」,因为那个「定力所持」,它就不会起了,「忿覆悭嫉恼害恨」都没有了,所以你若知道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在「俱舍论」里面讲的。「俱舍论」全名叫做「阿毗达摩俱舍」,「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这些粗的烦恼都很薄、都不会太起了,所以用这些就可以做一个标准,若有人说他已经得「定」,那就用这个去看,看他这些毛病还有没有?会不会常常这样子,如果还会这样子,那他所谓的「得定」是骗人的,当然这些毛病、这些烦恼并不是说得定以后就没有了,而是不起现行了,知道吧!「不起现行」因为「定力所持」,「定力」把它压住了,「定力」把这个烦恼压住了。怎么压呢?因为我们修禅定,大家知道就是「摄心」,对不对?「摄心成为一个」(摄心一念),那怎么会有烦恼呢!烦恼都是因为(心)「散乱」,「心散乱」就有烦恼,心若收摄成一个的话,那个烦恼自然就收起来没有了。所以(心)「散掉」就有烦恼了,得定人他那烦恼就暂时止息,因为那个「心」收摄的关系,「烦恼相」就生不出来,是这个道理。所以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你要「摄心不乱」、「摄心不乱」。所以你「念佛」,为什么要念佛呢?也是初步就是说,因借着念佛的方便,然后「摄念」,「摄念」就是把你的「心念收摄」起来用这个念佛的方便,那因此「心」就不散乱了,「不散乱」就没有烦恼了,再进一步就「得定」,就是所谓得「念佛三昧」。看你修什么法门就得什么样的「三昧」、或是得什么样的「定」。

  刚刚讲说如果是得定的话,得定的人他就不会有些粗的烦恼,粗的烦恼就收摄起来了。所以我们这个末法时期你要能分辩到底某些境界是真有、是假的,这样子你一看就知道了(指辩别那些说已得定的人)。所以你在坐禅有很多人他会产生很多种身体的现象,对不?身体的现象没有一定,那也没有标准,但是有一种一定是准的,是什么?就是这个(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这些烦恼是否还现行),这就是「心法」。(身法)没有关系,有的人说他会发冷、发热或怎么啦,那都没有什么关系,有也好,没有也好,那是有一个道理在的,(这)下次再讲给你们听。那是「身」的变化,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心」有变化,你修行修了半天,你的「心」有没有起变化,你要「转化」你的心有起变化,那才是修行有功效。那什么样的变化?当然是变好而不是变坏,变得烦恼淡薄啊!变得烦恼压下去、或是少了,这样子才是真正的修行。那若其它的种种变化、乃至于你可以呼风唤雨,可以见神见鬼,那都没有用。你说你有看见佛祖,有看见也不要紧,最好你自己变成佛祖,那是最重要的,你看见佛祖那也只是你所见到的,但并不是「你」,这样子(讲)了解吗?我现在跟你们讲,因为这部经(坛经)是究竟的经,所以我跟你的们讲的都是实在的话,就不会像拿棒棒糖给你,慢慢引你、诱你,现在讲的都是实在的。好!

  「空无边处定」就是因为观「空」,「观」一切法空,然后达「自身空」、「他身空」、然后达「色空」乃至于「器界空」,这叫「空无边处定」。那如果观出那个「空」以后,就得到「定」了,叫做「空无边处定」。这个「空」是「无情界」,对不对?是观「无情界」空,然后接着就「观」有情界的「识」,「识」就是观「八识」,「观」我们这个「八识」是「遍满一切处」就是「无边处」,我们这个「八识遍满一切处」,所谓的「法身遍法界」,观成的时候就叫做「识无边处定」,因为这个「法身遍一切处」,所以得「定」,称为「识无边处定」。那如果这样修的「定」而得「解脱」,就叫「识无边处解脱」。第六个呢?「无所有处解脱」,这个是从「无所有处定」来的,本来是「空无边处」跟「识无边处」,现在变成「无所有处」,那就又更进了一步,就是说这个范围又更广阔了,「无所有处」。那修一切法「无所有处」那么就得「无所有处定」,那因此(定)而得「解脱」,就称为「无所有处解脱」。第七个又更进一步了,「非想非非想处」,「非想」因为一切众生都有「想」嘛!那就是「非想」,那如果「非想」的相反呢?「想」的相反是「非想」,但是这个定呢是「非想又非非想」,那么那就是在三界里面没有什么执着了,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那么修这样的观想而得到的定,叫做「非想非非想定」,那因此而得到的「解脱」,叫做「非想非非想处解脱」。那么以上其实是跟那个「四禅八定」的「四空定」是差不多的。第八个「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就是「第九次第定」,也就是「小乘」圣人所修的「灭受想定」,把「受」跟「想」都灭掉了以后,然后得到了解脱,「身作证」就是「身」已经达到、自身、亲自达到这样的境界,叫做「作证」,「具住」就是「具足圆满而不动」叫「具住」。那么以上这些叫做「解脱」,这样的修法一般就是说小乘的修法。

  但是大乘的菩萨并不是说不会。你就要注意这里,六祖大师说「不论禅定解脱」,并不是说禅宗的祖师就「不会禅定」、「也不得解脱」,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不是以这个为最究竟这样的意思,不是以修「四禅八定」得「八解脱」为最究竟。那为什么呢?因为禅宗所谈的最重要的是「见性」,「四禅八定」得「解脱」这种比喻说是大学程度,「见性」就是研究所的程度啦!等于是这样子。再看下面。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稍等一会儿,我印给你们的讲义,还有一份「八胜处」跟「十一切处」,有没有?这个出家众可以看一看,这些都类似、都相关,因为这都是修禅定的东西,你看一看,可以了解一下。十一切处那是「十」一切处,「一切处」是在一起的。虽然是有相关,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讨论这个,你自己去看一看就好,以后讲到的时候再讲。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印宗法师就问他说,怎么会不论禅定解脱呢?「慧能曰:为是二法」,因为「禅定」、「解脱」是二法。什么是二法呢?就是「对立之法」。什么「对立」呢?因为「禅定」是对「散乱」;那「解脱」对「系缚」。有「解脱」就有「系缚」;有「系缚」才有「解脱」。那「禅定」是对「散乱」,因为有「散乱」才有「禅定」,所以是「对法」、是对立之法。但是在「本性」里面,这个「禅定、解脱、散乱、系缚」这些都是「本性」里面所现出来的「相」。因为是「对立」之法,有「定」就有「乱」啦,有「解脱」就有「系缚」,所以不是「佛法」。这是什么意思?「佛法」就是「佛所自行的境界」,即「佛的境界」。这里所谓的「佛法」是「佛自己的境界」,因为禅宗所学的是「佛的境界」,而不是一般的境界。所以接着又说啦「佛法是不二之法」,佛祖自己所行的法是「不二之法」,不是有两种。这个「不二」就是说「离一切分别对立」,怎么讲呢?因为佛性「真如本性」里面没有「对立」,所以是「不二之法」。佛祖的境界就是「没有对立的」,因为有「对立」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烦恼」。但是佛已经到达没有冲突烦恼的地步了,所以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印宗法师又问说,那么你所说的「佛法不二之法」是什么?慧能大师就说「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法师你现正在讲的「涅槃经」、你在解说这「涅槃经」,「明佛性」,「明」就是「阐明」,阐明佛性或是明了佛性,这就是佛法的「不二之法」。这「不二」就是「不分别」、「生佛不二、一真法界」的意思。「生佛不二」就是众生与佛是不二的,众生与佛不是二种、是一种,因为都是「真如所现」的。

  「慧能曰」慧能大师就说,法师您在讲的「涅槃经」的「阐明佛性」这就是「佛法不二之法」。譬如说「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这是「涅槃经」里面的经文,高贵德王菩萨就跟佛世尊说「犯四重禁,做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假如众生犯「四重禁」,「四重禁」就是「杀盗YIN妄」这四种重戒,「禁」就是「禁戒」,这四种重的禁戒。犯「四重禁」又造「五逆罪」,「五逆罪」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合和僧这五种的「逆罪」叫「五逆罪」。跟「一阐提」(叫信不具),意思就是说「不具足信根」,「不信」就是不信三宝,对三宝不相信(不信佛法僧),这种人叫「一阐提」,就是不信佛的人。这样犯了「四重禁」跟「五逆罪」以及不信佛的人,是不是会断他的「善根」与「佛性」呢?佛世尊就回答说,「善根」有两种,一种是「常」;一种是「无常」,但是佛性非「常」、非「无常」,所以就不断。「佛性」跟「善根」不一样,佛性它不属于「常」,也不属于「无常」,它(佛性)不是「生灭法」,所以就不会断。「名为不二」所以就「不二」。「一者善,一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法」里面有「善法」也有「非善法」,但是这「佛性」不是属于「善法」、也不是属于「不善法」,不能说它是「善」还是「不善」,因为好人也有「佛性」,坏人也有「佛性」,所以「非善非不善」,所以「佛性」是「不二之法」。「蕴之与界」,「之与」就是「至于」,从蕴到界;蕴至于界,就是从蕴到界。「蕴处界」总说应该有三种即「蕴、处、界」,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间省略掉一个「处」。所以从蕴到界叫做「蕴之与界」,简略的讲就是「蕴之与界」,那事实上是有三个,叫「蕴、处、界」,这三个叫做「三科」,这个代表(了)一切世间法,一切世间法就用这「三科」不代表。「凡夫见二」,对这一切的世间法凡夫人都看到两种,「看到二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染净、善恶、是非、美丑」等等

  (对立的两面),他都把它分别成两种。「智者了达,其性无二」,若是有智慧的人,他了达这个真如本性,就看到这个「其性无二」,就看到一切法的本性是没有二种(对立)的,不是「两种」而是「一种」,这都是「真如所现」的。「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假如没有分别、没有差别的这个「性」就是「真如之性」,真如之性就是「佛性」。

  经文:〖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这个印宗法师听到我这么说以后,很欢喜合掌,说「某甲」,某甲就是我(印宗自称),印宗法师自己自称(某甲),我在讲经就好象瓦砾,好像碎瓦砾、破瓦这样子,而仁者您所论义、您所讲的道理就好象真金,很宝贵;我所讲的就好像破瓦砾,而你所讲的就好像真金。称赞他很高,而自己很谦虚。所以你看,修行的人就是这样,假如没有修行的人就不是这样,甚至于嫉妒还要加害他。「于是为慧能剃发」就为他剃发。「愿事为师」愿意侍候他当他的老师,就拜慧能大师作师父。慧能我于是就在菩提树下,开示这个「东山法门」,「东山法门」就是五祖大师的法门。

  「慧能于东山得法」我在东山那里得到法之后,辛苦受尽,生命好象悬丝一样。「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今天能够跟你们这些官僚、这个知府官僚、出家人、在家人在这里讲这个经,莫非是累劫所结的缘,也是过去生中我们大家一起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所以才能够听到我上面所说的禅宗顿教得法因缘。所以这以上就是六祖大师他的得法与第一次(正式)传法的因缘。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我慧能自己的智慧,你看,这个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很行,甚至比佛祖更行,说这叫什么「无上师」,嘿!实在是真愚痴。因为这些法都是佛祖所传的,不是自己发明的。如果要听先圣,「圣」就是佛,要听先圣所教的法,就要自己要净身、净心,要令这个心清净。听完了以后,要各自除去这个疑问,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象先代圣人一样,就没有差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这些法众大家听了这个法以后,就很欢喜,作礼而退。

  这是头一品「行由品」。

  你们如果有看过这个「六祖坛经」,从头到尾看一遍,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去看这些品里面,最重要的是那一品,你去想一想看?然后(再想)为什么(这一品最重要)?还有这头一品因为是讲「故事」,对不?所以你们不要只是看一个故事而已,这不是只有看故事,要看里面的道理。所以「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好这是头一品。接下来讲「第二品」。

  「般若品第二」

  经文:〖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先看到这里。

  这「般若」梵文叫做Prajna,这个「般若」意思就是「智慧」,但是为什么不翻成「智慧」呢?因为「智慧」会根一般所说的智慧混在一起,跟世间的智慧会混在一起,所以就直接翻那个音,因为这个(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那一般的智慧跟出世间的智慧、跟佛祖所说的智慧有什么不同呢?最重要的就是说,一般的智慧或是「聪明」不能「断烦恼」、不能「得解脱」。所以你看在这世间里面,说这个人很聪明,比如说他算术很棒、物理、化学很棒、或是说很会写文章、或是说很会做什么什么事情,乃至于说他是很出色的哲学家,但是他就是没有办法断他的烦恼,甚至他自己的事情都没办法,甚至他的家庭生活,他个人的生活,他都没有办法处理得很好,所以这就是一般世间的智慧,他可以数学很好,但是他的烦恼跟一般人一样,一大堆,他可以是科学家、还是数学家、物理家、化学家、乃至哲学家、历史家都可以,但是他心理的烦恼一大堆,譬如说以哲学家来说,以「罗素」,罗素也是哲学家对不对?但是他的生活就一团糟,他离婚三次,然后他以前常常要自杀,这是哲学家;那文学家呢?文学家他写文章是想要说教化众生,但是很多文学家、普通文学家也都是这样,烦恼一大堆,乃至自杀的很多,譬如说海明威是自杀的,对不?三岛由纪夫也是自杀的,像哲学家「尼采」他那么会写哲学,那么会教人,但是他自身在一生中都在疯狂的边缘,其他像画家那更不用说,画家发疯的也有,像「梵谷」,他就是一生都是在疯狂的边缘,甚至住在疯人院里面,「梵谷」也翻成「梵高」。所以世间人的智慧是没有办法得解脱,没有办法超脱烦恼的,只有佛祖的智慧有办法,乃至世间的圣人,譬如孔子来说他也很烦恼,你知道吗?你看「论语」、看「四书」就知道他也很烦恼,他烦恼什么?烦恼无官可做,所以周游列国就是要去当官,但无官可做,所以只好回去鲁国写春秋,这个你知道吗(史中有记载,史记「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又他(孔子)老人家也常生气,常常骂人啦,常常对他的徒弟也不公平,他喜欢的就称赞一大堆,那如果会跟孔子拍马屁的,譬如木氏、子贡、还是颜渊啦!他就对他们很好,像子由那个土公(粗人),他就把他骂得臭头,宰我常常都被他骂,这样子,所以(对弟子)有分别心啦!所以他(孔子)也会瞋怒,也会种种、甚至于你看林语堂的「子见南子」,「子见南子」你知道?「南子」你知道吗?南子是一个很美的女人,她是一个国王的妃子,虽然很漂亮但是很贪YIN,孔子看到她的时候也惊动,所以那个林语堂就写了一个戏剧讽刺孔子,叫做「子见南子」。论语里面也有提到有人问孔子说,先生您见到南子的时候为什么「心动」(而失仪)?这样的问题。还有孔子也离婚,你知道吧!「孔子出妻」,那个「出妻」就是把她离婚(休妻),好象是李敖(作家)吧写了一本书叫「孔子离婚」。我以前就是这样子,什么都看,所以有的没有的装了一肚子。所以世间人的智慧啊!即使是说我们中国人所称的「至圣先师孔子」他也烦恼一大堆,这样子,甚至他也不是只有烦恼是无官可作,他也曾无饭可吃,他在陈蔡的地方,陈国跟蔡国的中间的时候,被人家围,三日三夜都没有饭可以吃,所以也是一种烦恼。世间人的智慧像哲学家、还是圣人统统都有烦恼,只有佛祖的智慧能够断烦恼,剩下的人都没有办法。因为我就是从那里滚过来的,我就曾经研究哲学、研究了很久,为了要所谓「追寻真理」!东西方哲学都探索了一番,结果找不到(真理),最后还是觉得佛法最好,只有佛法才可以「断烦恼」,而且可以「安身立命」,其它的都没有办法,其它的,在说的人本身就没有办法了,那有办法教人,所以这个叫做「智慧」。

  「出世间的智慧」能够「断烦恼、度生死、得解脱、证菩提」,出世间的智慧可以这样子,就是佛的智慧。但世间的(智慧)就没有办法(断烦恼)啦!

  「次日」第二天。「韦使君」就是那个剌史。就「请益」请教。「师」就是六祖大师。「升座」以后就跟大家说。「总净心」,「总」就是大家、全部,大家都要净心。然后再来念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智慧,「波罗密多」到彼岸,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另外一个翻法就是「大智度」,有大智慧才能够「度」。才能够「度生死烦恼」,若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度」,若没有智慧,无论你修什么样的法门,都没有办法「度」。好!休息。

  第十四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五集

  继续说。「总净心念」大家统统「净心」然后再念,这「念」是心念,心在念。「念佛」、「念咒」的「念」不是口(边)(即唸),没有口字旁,表示是用「心」来念。这个「念」啊,你看这个「念」字,什么叫做「念」?是「今心为念」,现在此刻这个「心」,就叫做「念」。所以中文的造字也是很深奥的。净「心」来念「摩诃」,「摩诃」是梵文,是「大」的意思。「般若」上次已有讲过,刚刚讲过。「波罗密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以大智慧能够到达彼岸」,意思就是「度」,大智慧能够「度」。这个到「彼岸」是一个比喻而已,有「生死烦恼」就是「此岸」,如果能够「超越生死烦恼」就叫做「彼岸」。所以「龙树菩萨」他著一部「论」叫做「大智度论」,「大智度」就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论」这个「大智度」。「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善知识」就是六祖大师称呼在场的所有的人,你们诸位「善知识」啊「菩提般若之智」,这「菩提」意思就是「觉性」,「觉性般若之智」。「世人」就是世间人,一切世间人啊「本自有之」,本来就是有这个「菩提觉性」的「般若之智」啊!「只缘心迷」,这「缘」就是因,只因为「心迷」,「迷」就是迷路或是迷失方向叫做「迷」。这个「迷」是迷什么呀?有两种的「迷」,一种是「迷内」;一种是「迷外」。「内迷、外迷」。「外迷」什么?外迷「五欲六尘」;那「内迷」呢?内迷就是迷自己的「根身六识」。一切众生迷这两种东西,就是「迷内」跟「迷外」,「外迷」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被「财」迷去啊、被「色」迷去啊、被「名」迷去啊、被「睡」迷去啊、被「食」迷去啊,被「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迷去,这就是「外迷」;或是被「色声香味触」(五尘)迷去,「迷色、迷声、迷香、迷味、迷触」这叫「外迷」;或迷「山河大地」,例如有的人爱看风景啊,所以常常去朝山,朝山还可以边看风景、边拜,真好!空气又好、景致又好,在拜的时候大家又可以作秀真好、带表演,这是「外迷」;迷「山河大地」、迷「房屋田产」、迷「汽车洋房」,这是「迷无情界」;那迷「有情界」,迷「迷父母妻子儿女」,这些都是「迷」,这是可以看得到的;那看不到的呢?迷「称赞、恭敬、名誉、供养」等等,这也是一种「迷」。所以世间人说「人死留名,虎死留皮」,其实这是妄想,你留名,而那「名」也是会变的,有时你这一世现在得好名,到下靠子可能你被人骂得要死,也未可知。例如孔子公他也有时候(境过)很好,有时候也不太好,如「批孔扬秦」的时候他就遭殃了,对不?然后碰到胡适的时候,就提倡把孔子(孔家店的书)全部丢到茅屎坑里面去,对不对?(如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所以边孔子公也有「时候好」(景气)的时候,也有「时候不好」(不景气)的时候,连孔子公都这样了,何况是你我。所以有些文学家,有时候在某些朝代他就很风靡,有时候就籍籍无名,就没有人要研究他,对不?所以那「名」啊!是依附「外在的」(条件),而且是虚幻的(不可靠的),所以你如果要求「留芳百世」那是妄想的,因为不可能,你的名声也是起起落落,那都有「市场」的啦!那市场有那个(景气)指数有时候高,有时候会低,像卖股票一样,所以有时候也会「跌停板」,所以很不可靠,而且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依靠别人的评判(而存在),那真可怜、非常的可怜。所以修行佛法就不应再求这个(名)了,求那个就是一种系缚,「为名所系缚」嘛!被「名」绑死,众生就是空思妄想,为了求有名,不只要当世有名,还要流芳百世,实在是三八,没有那种事(指能流芳百世)。

  所以你这样看儒家说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实会不会朽呢?会朽,没有一样东西是不朽的,因为「一切法皆悉无常」,很明显地这个时代孔子公就没有很流行,对吧?那样就朽啦,对不!所以这个叫做「外迷」,「外迷五欲六尘」,「迷财、迷色、迷名、迷食、迷睡」,都是这个「心」被那些东西所迷惑了,这个「迷」就是「迷惑」,这是讲「外迷」。

  那「内迷」呢?这「外迷」已经够难了,对不?你要克服这「外迷」已经够难了,要有那种智慧啊!知道这些都是虚幻的,都是「依靠外法」心就不自在了,这已经够难了,你说光是要看那个「欧卡内」(日语,钱)就很难了,对不?可是「欧卡内」只是一个东西啊!跟「欧卡内」有关系的太多了吗!我刚才说的房子啊、田产啦、洋房啊、汽车啊这些统统都是啊!这些东西统统都是跟金钱有关系的,财啊!那要看开这个「器界」啊!「有相的器界」的东西,(如看开)「房屋、田产、山河大地」这已经很困难了,这叫「器界」的就是「无情界」的。刚刚讲的那些「房屋田产」啊、「色声香味触法」等,那些都是「无情界」的。而「有情界」的就更加困难了,你要不被所谓的就是「父母、妻子、儿女等眷属」所迷这就更难了,可是这些仍是「外法」。

  等到谈到「内法」那就又更难了,内迷「根身六识」或是「八识」,我们众生不但「迷于外」,而且还「迷于内」,迷自己的「身体」根身跟迷自己的心,「迷」身又迷「心」。那「迷」的根本是什么?「迷」的根本就是「贪爱」,因为「贪爱」所以「迷惑」。

  所以我们贪「外法」又贪「内法」。「外贪」这个世界,「内贪」(自己的)身心,所以不得「解脱」啊!然后(把)外贪(的)这个世界当作是我的,内贪(的这个)身心当作是「我」。所以一个是「我」;一个是「我所」。

  所以「外迷」为「我所」,「内迷」为「我」;外迷「我所」,内迷「我」。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因为心中迷惑,所以不能自己悟到。「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所以就要「假」就是依靠,就要依靠、假借大善知识,「示」就是指示,「导」就是引导,指示引导,才有办法「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性」。就好像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去玩,他因为迷路,所以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去要问人家说,总统府怎么去、在那里?有一个认得路的就跟你说,总统府在那边,你就这样走。为你指示总统府在那边、那样走的那个人,就是「善知识」。所以因为你迷了路以后,你再怎么转也转不出去,再怎么转也转不到,所以你就要靠善知识给你指示。一切众生不能悟道就是迷啊!「迷」的相反就是「悟」,或者反过来讲,「悟」的相反就是「迷」啊!所以不能「开悟」的时候就是因为「迷」的关系,那「迷」的关系所以没有找到路,那因此就要靠「大善知识」来指示、引导你们(向)正确的方向。这个「指示」跟「引导」不一样,「指示」只是指给你知道就好;那「引导」呢?就是说甚至把你带到「目的地」,有时候若只是告诉你(怎么走),你听也听不懂,所以他就说「好啦、好啦,我带你去吧」!美国人和日本人经常会这样,我们台湾人不知会不会这样不知道,你若问他路,他跟你说了半天,你又听不懂,仍不知怎么走,他就会干脆带你去。「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你就要知道「愚人」愚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的「佛性」本来是「无差别」的,但是只因为他的「迷」和「悟」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就有愚痴也有智慧的(人),种种的差别。所以有的人学习这个禅宗,很容易就坠入「断灭空」,他说「啊,没有差别」或说一切都不分别,虽然「不分别」,但众生还是有迷、有悟、有智、有愚啊!这「迷悟」和「智愚」还有很多差别,有的人很笨,有的人没那么笨,有的人小笨,有的人大笨,对不?以智慧来讲也是一样,有的人有一点智慧,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有普通的智慧,这都有很多的差别,是不是这样呢?所以虽然「真如本性」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它现出来的「相」不一样,所以它的「作用」就有很多不同,差别就很多,虽然差别很多,但是究竟来说是没有差别;虽然「究竟」来说没有差别啊!但是因为因缘不一样的关系,所以也有种种的差别,这样听得懂吗?所以若要说「无差别」,另外一句也要说,「因为因缘不一样的关系,所以也有现出来种种不同的差别出来」,所以有「智」有「愚」。不是只有有「智」有「愚」,也有「健康」也有「生病」的啊!也有长得很壮,也有缺嘴的,也有眼瞎的,生出来就这样子的,也有精神很政常的,也有发疯的,统统有啊!对不?这就非常不可思议,是不是这样呢?所以这都是众生的因缘不一样,它因缘不一样,它的「业果」就不一样。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法,使汝等各得智慧」。我现在为你们解说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的这个法,所以你们大家统统可以得到智慧。「志心谛听」,「志心」就是「一心」的意思,「专心一心」来好好听,「谛」就是「真」,「以真心来听」,不要再妄想分别。「吾为汝说」我来跟你们说。

  经文:〖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先看到这里。

  善知识,诸位善知识,这世间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就嘴里面一直在念、一直在说,说这个「般若」,如念一点「般若经」啊就一天到晚在说「般若」,就一直掛在嘴巴上。「不识自性般若」但是他实在没认识到他自性的「般若」,他所说的「般若」是外在的「般若」,不是真正的「自性的般若」,如果这样呢?「犹如说食不饱」,就好象「说食」吃的东西、食物,若只用说的,而没有去煮,也不能得到食物,只有用说的不会(吃)饱,这意思就是「画饼充饥」的意思,「说食不饱」和「画饼不能充饥」意思是一样的,你只用说的不会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只有嘴一直在说「空」,「口但说空」心实不空,而种种的迷执,贪著不舍,这样子的话,万劫也不能见性。「终无有益」这样只有说「空」,也没有利益就是,所以这一切佛法,都不是嘴巴在说的,都是要「心」来做的。「善知识」诸位善知识啊!「摩诃般若波罗密」是梵语,「梵」的意思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的语言,这是印度文的一种。「此言」,「此」就是此方,(此言)就是(指) 我们中国话的意思,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因为他有大智慧,所以才能够达到彼岸。「此须心行」「此」就是这个事情,这件事情是须要心行,「心行」就在心里面修行,「不在口念」不是在嘴说的。「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果只是嘴念,而心没有照着做,不依行那就「如幻如化」,好像幻化一样,「幻化」的意思即不是真的,那就对本身没什么帮助,没什么利益。「如露如电」就好像「露」和「电」一样,露水太阳出来它就不见了,电也是很快、「电」是无常。所以意思就是说「刹那生灭」,这种智慧是不能久住的。「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如果嘴里面唸,还有心中照这样去做。「则心口相应」心跟口就互相呼应,这样「口说心行」,互相照应,相符合。

  经文:〖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看到这里。

  这是六祖大师在解释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多」那个「摩诃」的意思,「摩诃」就是大,那什么样的「相状」叫做大,真正能称为「大」的东西是什么呢?六祖大师就这样解释,从刚才那个接下去看「本性是佛」,我们众生的本性是「佛」,如果离开这个本性,就没有别的「佛」,所以一切诸佛都是证到这个本性,所以才统统是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什么是摩诃呢?「摩诃」的意思就是「大」的意思。那「大」的意思是什么呢?「心量广大」这个是最重要的意思 (大般若的人),「心量广大」好像虚空那么大。「无有边畔」就无边无畔,看不到边那么大,这(心量)才叫做「大」,这只是讲它的「尺寸」,它的尺寸就是看不到边(无法测量),那样叫做「大」,但(还)不只是这样而已,不只是尺寸。「亦无方圆大小」(大般若)也没有形状,如果有形状的话,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大,不能说他是四角的或是圆的或是大或是小(它超乎一切形状),这种东西(般若)才是「大」,还有(大般若)「亦非青黄赤白」也不是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白色的,也就是说(大般若)也是「超越了颜色」,不是「属于」那一种颜色,而是「超过了一切的颜色」,这「青黄赤白」只是代表而已,代表一切颜色,也不能说是「属于」那一种颜色,它是超过一切颜色的,所以(这般若)才是「大」。「亦无上下长短」,「上下」是方位,也不能说它「大般若」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或者说它的方向在那里,还是长、还是短。「亦无瞋无喜」,「瞋喜」是「情」,(大般若)它也是「超过一切的情和感受」,「情」跟「受」,所以「无瞋无喜」,不能说(大般若)是「瞋」或是「喜」,超越这个「瞋喜」的范围,所以(大般若)才可以说是「大」。「无是无非」,「是非」是「分别」,(大般若) 超过一切分别,所以它是真的「大」。「无善无恶」,「善恶」是「价值判断」,(大般若)「超过一切价值判断」,所以它是真的「大」。「无有头尾」,「头尾」是次第,(大般若)也超过一切的次第,要是有次第也不是真正的「大」,它超过一切的次第,所以(大般若)是真正的「大」。「诸佛刹土尽同虚空」(大般若的境界),一切诸佛的「刹土」就是佛土,就是「佛国」,统统好像虚空一样,「虚空」的意思是「无所住著」,不住不著,一切诸佛的「刹土」,一切诸佛的「佛国」,对它(大般若)来说,它都没有「住著」,「不住不著」,这样才是「大」。「尽同虚空」无所住著。「世人妙性本空」所以一切世间人的「妙性」,它本来就跟「空」一样。「无有一法可得」没有一点点的「法」可得,「得」的意思就是「执著」,你要把它「把握」起来,要把它「执着」起来,说那是「我的」,那样叫做「得」。所以一切妙法、世人的本性统统跟虚空一样,没有一点你能够把它「执着」起来,就是「无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众生的「本自有之的佛性」叫「自性」,众生本自有之的佛性那个「真空」也是一样。「真空」的意思就是说「能够容纳一切」,可经容纳一切叫「空」,可以容纳一切而不取、不著、不染这样子叫「真空」。所以我们众生的心,本来应该就是这样,对一切他都能够「容纳」,而且「不著不染」,所以是「真空」。

  「善知识」诸位善知识,你们不要听到我说「空」,就执著那个「空」,第一个不要执着「空」,「第一莫著空」不要执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若是「空心静坐」这个叫做「枯坐」,若是「空心」,把这个「心」都空掉了,然后在那边坐著叫做「枯坐」,所谓的「槁木死灰」啊!这样就「著无记空」,「无记的意思」是什么?「非善非恶」叫做「无记」。(关于)非善非恶,因为一切法有「三性」,就是「善、恶、无记」,一切法中有的法是善的,有的法是恶的,还有另外一些法,你不能说它是善或是恶的,那种叫做「无记」,就是没办法登记,没有办法记载说是属于善、还是属于恶,那叫做「无记」。譬如说(四种)「不定法」就是「无记」法,「悔、睡、寻、伺」是「无记法」,这「四不定法」也属于「无记法」。「无记」就是不能确定说它是好的、还是坏的。譬如以「睡眠」来说,你不能说它是好、或是坏,那便是「无记法」。怎么说「睡眠」不能说它是好或是坏?若是人疲劳的时候睡觉,睡了以后精神很好,这样就是「善」的,对不?同样是睡,若已经睡得很饱了,你还继续睡,这样就变成坏的了。所以同样是「睡眠」,贪睡就是不好的啦!但不管怎么样,那个睡眠本身是一种「无记」法。「无记法」是属于愚痴所摄,是一种愚痴。所以「无记法」做得太多的话,就变成「愚痴」。「空心静坐」也是一样,你坐在那里、傻傻的坐,好像木头坐在那里,不会增加智慧,反而越坐越笨,不会越坐越聪明,坐到后来,一个人混混钝钝的。

  所以不是说「打坐就是修行,就能开智慧」你知道吗?也要懂得方法,你须知道坐在那里要怎样「用功」、怎样「用心」。智慧是要修的,不是说坐在那里,自然就会有智慧,(智慧)会从天上掉下来,不是这样的,须知道这智慧要怎样「修」。还有打坐不是说坐在那里,有的人开始坐的时候脚会疼,坐到后来脚比较不疼的时候,就说坐得好舒服呀!坐在那里不是要「求舒服」的,坐在那边是要「修道」,是要开智慧、是要断烦恼的,所以不要搞错了。

  「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无记」就是愚痴,所以不要稍微念一些「般若经」,就一天到晚讲「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这世界是「器世界」,器世界的虚空能含这一切万物,这万物的色像,统统在虚空之中。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善人恶人,善法恶法,乃至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山等等」统统是在这个「虚空」里面。所以一切法统统在「虚空」之中。这个比喻下面、比喻说世间人他的本性是「空」也是一样,他的本性「本有的佛性」能够含容一切善恶,「人、法、依报、正报」统统在这「佛性」里面。

  「诸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所以叫做「大」,「万法」统统在诸人的「本性」里面,在诸人的本性里面显现出来。

  下面「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以上所说的,就是说「大」或是「空」的道理,现在这句所说就是说教我们怎样修这个「大」。这个「大」、这个「摩诃」要怎样修(才能达到「大般若」的「大」)?就是我们若见到一切的人、无论见到什么那种人,「恶之与善」,见到一切人他恶的地方也好、见到他善的地方也好,统统「不取不舍」。「不取不舍」的意思,换句话讲就是「不爱不憎」。甚至「不取不舍」比「不爱不憎」还要更进一步,因为你「取」的话就是「喜欢」嘛,「舍」的话就「讨厌」嘛!你「喜欢」的时候你就会「取」,你「讨厌」的时候你就会「舍」。因为「取舍」所以才有「爱憎」。「亦不染著」心也没有被染到,这个「心」好像虚空这样,这样叫做「大」,所以就称作「摩诃」。所以要怎样修这个(大般若的)「大」呢?怎样修这个「摩诃」(般若之大)呢?就是这样修。若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或是坏的地方统统「不取不舍」,不爱不憎,「不忻不悲」,这样叫做(大般若之)「大」。所以世间人常说「我能爱能恨」或「我嫉恶如仇」(这是凡夫人的境界),但是修行人、修佛法的人,就不说「嫉恶如仇」了。学佛的人要怎样呢?要「不憎恶人」,这就很困难了,对不?不憎恶人,不但不憎恶人,甚至佛在佛经里说「于善不善等以慈」,「于」就是「对于」,对善人和不善的人统统平等地有慈悲叫「于善不善等以慈」,这就真的「大」了,「大悲大悲」是没有条件的,并不是说他是善人所以我对他好,他是恶人我就不对他好;他是善人我就对他慈悲,他是恶人我就不对他慈悲。

  经文:〖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看到这里。

  「善知识,善人口说」这「迷人」他只是「用口」说而已。若有智慧的人,他「用心」在修,他在心里面修。「口不乱说,心在修行」,要是没智慧的「迷人」、愚痴的人,就只有一天到晚嘴巴吱吱喳喳地说,心里都没在修;还有一种「迷人」,愚痴的人、迷惑的人「空心静坐」,他就要把这个「心」空掉,在那里「静坐」,「百无所思」一切都没有在想,说他能这样而自称很伟大,为什么?因为他说「我可以把我的心都空掉」,其实这是愚痴,因为你不可能把那个心都空掉,即使你真的可以把心都空掉,也不会有智慧的,你知道吧?即使你能够空掉的话,也不会有智慧,也不能度烦恼,所以就称为「迷人」。「此一辈人,不可与语」说这种人啊!就不能和他一起说话,(不能)说什么呢?(不能)和他说这个「无上法」。「为邪见故」就是他「为著邪见故」,因为他心中有邪见。「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我们这个「心」的「量」本来很「广大」,可以「遍周法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用即了了分明」,如果在应用的时候就「了了分明」,「了了」就是「清楚」的意思,很清楚又分明。「应用便知一切」若是应用这智慧的时候就「知一切」,就是如实知道一切法。「一切即一」对这个修行人来说,他就证得「一切法」就是「一」,「一」就是指「一相」,「一相」就是「真如相」。「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真如相」就涵摄「一切法」,所以它能够来去自由,「去来自由」就是「来去自由」,这样就是「生死自在」。「心体无滞」他的「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没有障碍,「滞」就是滞碍,就没有障碍了。这样的意思就是「大般若」的意思。

  第十五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六集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这里接下去。

  经文:〖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看到这里。

  「善知识」就是六祖称呼与会大众,就好像佛称与会大众说「善男子,善女人」的意思一样,那这个「善知识」就包括所有的男子女人。「一切般若智」般若的智慧啊,「皆从自性而生」,「自心本性」而生出来的,为什么说「生」呢?因为「用」的时候就「有」,「不用」的时候就「空寂无相」,所以称为「生」。那这个般若之生呢?也是要与外面的因缘和合,所以会生起。就好像闪电一样,闪电也是因缘和合,「阴阳二极」和合的时候而生的。「不从外入,莫错用意」这个般若的智慧啊,不是从外面进来的,是「本性本心」本来就是有的,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莫往外追逐」,不要到外面去追逐「般若智慧」,「莫错用意」,这个「意」就是「意识」,(是)第六意识,也就是说「莫错用心」,也是可以说的,不要会错了意思,然后不要用你的「意思」去妄想。「名为真性自用」你如果体会到自己「本心」的般若之智呢?就是自己的「真性」,然后自己「取用」。「一真一切真」如果你证到了或是体会到了这个「一真」,也就是你这个「自心」,这个「一真」的那个「一」就是指你的「自性」,证到自性是真的话,那么就见得「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现」。「一切真」就是「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现」,一切法之「体」都是以此真如为体,叫做「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心量是成佛的大事,这个「大事」是指「成佛」。那个「心」是什么呢?「心」是指「如来藏心」,「如来藏心」他要办的事情是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最大的事莫过于「成佛」,所以「不行小道」,不要修行小道,这个小道是泛指一切的「凡、外、权、小」,一切「凡外权小」的境界就叫做「小道」。什么是「凡」呢?就是凡夫、凡夫的境界;「外」就是外道、一切的外道;「权」呢?就是佛法里面的「权法」,也就是说不是「究竟」的法;「小」呢?就是「小乘」;「权」就是指大乘菩萨里面的「权法」,大乘菩萨道不是都是真实法,它有「真」有「权」,因为大乘菩萨道很广,真实的「真谛」跟「权谛」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如果要做这心量的大事呢,要成办心量大事,那么就不能行小道、不能行「凡外权小的境界」。要行什么样的境界呢?要行佛如来、以及大菩萨的境界。那么这个凡夫的境界呢?譬如说我们讲这个「坛经」就是讲「禅」,那这个「禅」有很多种,现在有很多像六祖大师所说的「空心静坐」,那这个算是凡夫的境界,那么有的呢?坐在那里就练气功,乃至于美名之什么「大乘禅功」、什么「达摩功」啊、什么「如来禅功」啊、「大日佛功」啊,很多,然后也称之为修道很奇怪。当然修那个种种气、乃至于气脉明点、精气神啦!那么这都是在「会臭会烂的东西」(臭皮囊、身体)上面修,这个就好象经里面讲说,譬如煮沙终不成饭,你去煮沙怎么能成饭呢?即使经过累劫你去蒸沙也不会把那个沙蒸成饭。还有人练这个什么「达摩易筋经」,这个也不是佛法,那个只是称为达摩,事实上跟达摩没有任何关系,达摩真歹运、真衰,因为那里面的道理、还有那个词都是道教的,所以很多不知道的出家法师,还很神气的练「达摩易筋经」,「达摩易筋经」如果要「易筋」的话,那个「筋」是「无相的筋」,不是「有相的筋」,不是那种橡皮筋的那种筋,所以达摩 (祖师)怎么易筋呢?「破相」就是易筋。听过这个没有「易筋经」?什么叫「易筋」?「易筋」的意思(本意)就是说把那个筋脉全部都改变了叫「易筋」,把这个筋脉(会变臭的身体)变成(他们所谓的)「超凡入圣」、那就是指「打通任督二脉」,这个筋就「易」过来了,就改易过来了,然后就可以达到「白日飞升」,「阳神出窍」、「阴神出窍」这种境界,这不是道教的境界是什么?所以学佛的人要有眼睛,自己要会看,不过世间睁眼瞎子很多,没办法。所以如果真要修「佛道」的话,是成佛的大事「心量大事」,是要成就「如来藏」的,因此「不行小道」。「行小道者」佛在「法华经」里面说叫「乐小法者」。「乐小法者」是有一种人、有一类人是喜欢小法的,但是如果修「无上菩提」的人须乐大道,不乐小法。

  「口莫终日说空」不要一天到晚都喊着说「空」啊!「空」啊!但是心里面却不修此行,学佛折人一天到晚喊着空啊!空啊!就有一点像花花公子一天到晚碰到一个女孩子,然后就跟她讲「我爱你,我爱你」,但是「心中并没有真爱」,是同样的道理。但是他讲那个爱是很容易,跟顺口溜一样,很容易讲;同样的那学佛人,也很容易就开口就「四大皆空」,或是「如如不动」啊!像这些都变成「顺口溜」,要不然就变成什么「绕口令」这样的,「口头禅」啦!口说不应心,心口不相应,「相应」的意思,就是「同时俱起」叫相应,「同时俱起,同缘同时」,同一个缘,它所「缘」的东西是一样的,那么就叫「相应」,这个是「唯识」的一个名词。

  「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就好像一般的老百姓,自己说自己是国王,那「终不可得」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名不应实」。「悲吾弟子」。如果是这样子,你光说不练,就不是我的弟子,我的弟子的话,一定要就是说「解行相应」,当然这个「解行相应」,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很难得的。有人问达摩祖师说「如何为祖」,因为学禅的人就是要「成佛作祖」,有人问说「如何是祖」?达摩祖师答说,「「解行相应」名之为祖」。「有解有行」以外,「解」跟「行」又要相应。下一段。

  经文:〖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看到这里。

  诸位善知识什么叫做「般若」?「般若」的意思啊,「唐言」唐就是唐朝,也就是中国话,中国话叫做智慧,「一切处」就是一切的地点、任何地方。「一切时中」就是一切时间、一切时候、无论什么时候的意思。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念念不愚」念念都不愚痴。这个「念」是什么意思?这个「念」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时间单位」,那个时间单位就是「刹那」的意思,「一刹那」就是很短;那第二个呢?是「空间」的单位,就是「念头」,我们心中的念头就称为「念」,所以说叫做「心念」。所以这个「念」,这里的「念念」代表两个意思:也就是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 呢?就是说「心中的每一个念头」就叫「念念」,念念啊不愚,念念「在很短的时间里,心中每一个念头都没有愚痴,都不生愚痴,都不会有愚痴出现」,这样子叫做「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个常行的「常」不是说常常,是说「一直是这样」、「永远」的意思,永远叫做「常」,永远不变叫做「常」。永远都没有改变地修行智慧,这样就是「般若行」。

  一直说这个智慧,到底什么是「智慧」?智慧有很多种,智慧有「声闻智」、有「缘觉智」、有「菩萨智」、有「佛智」、有「凡夫智」或是「世间智」,这些都是「智慧」。当然这个智慧是有高低。这个凡夫智是最低的,「声闻、缘觉」稍为高一点,菩萨又高啦,那佛制是最究竟的,那么再说什么是「声闻智」呢?声闻智就是「苦智」,代表的就是「苦智」,也就是「四圣谛」的第一个,苦集灭道那个苦智,如果能于世间一切苦啊生于(出)智慧就叫「苦智」,听得懂吗?因为我们世间的人,在这个世间受很多痛苦,但是只有受痛苦而已,没有智慧,永远都没有智慧,白受苦而已。但是有声闻智慧的人,他就可以在受苦的中闻,他就观察,依照佛祖所教的法门去观察,观察以后就起了智慧,那个叫做「苦智」,这个「苦智」是什么意思呢?简单一句话就是说「一切世间皆是苦」,这个叫「苦智」,这是依佛祖所说的,一切世间都是苦,没有一点可以叫做快乐的,那你如果说有一点快乐的,那个快乐也很快就变成不快乐,那个(世间的)快乐要刚刚好的时间,刚刚好的量,才会是快乐,如果太慢也不会快乐,太早也不会快乐,那如果太多也不会快乐,太多也会讨厌,太少也不会快乐,太早的时候你会说不过瘾,不过瘾心中就会起烦恼,刚才说太早的时候,太早来,你心里没有准备,也不会快乐,太慢来,你在那里期待,也不会快乐,那就要你恰好需要时,它刚刚好来,这样碰巧就真快乐,但是那个快乐也是一刹那,那个刹那快乐过去以后它会「变坏」,那么变坏叫做「坏苦」。「一切法的本质是苦」,叫做「苦苦」。可是这个快乐会改变,它的性质会改变,会变坏,无常嘛!那会变坏,所以叫做「坏苦」。有一种苦呢,即使不是变坏,即使本身不是苦,也就是说不是「苦苦」,也不是「坏苦」,但是它会一直「迁流造作」,那叫「行苦」。「迁流造作,变动不居」那你把握不住,捉摸不定,那么这就是「行苦」。举一个例子,譬如说「善变的女人」,女人的脾气最善变,男人常常被女人搞得糊里糊涂的,那就是因为女人的脾气善变,所以男人就因为这个「善变」而很苦,这个叫做「行苦」。不过人就是这样愚痴啦!你若不让他这么受苦,他又觉得不过瘾,所以非得这样苦不可。那么所以佛说「众生颠倒,以苦为乐」,你如果不(令他)这么苦的话或说不是这么善变的话,又会说她「不够女人味儿」。所以「声闻智」就是「苦智」,是一切声闻智的根本。然后声闻因为要出离一切苦,所以从「苦圣谛」开始。这「苦」是「苦果」,「集」呢?是「苦之因」,由果推因,所以由「苦圣谛」到「苦集圣谛」,「集谛」是一个缩讲,它的全称叫做「苦集圣谛」。「苦集圣集」接著呢?是「苦灭圣谛」,「苦灭圣谛」就是「涅槃」。那要怎样达到这个「苦灭圣谛」的果呢?那就是求它的「因」,(其因)就是「苦灭道圣集」(道)。这在声闻乘里面,所谓「阿含圣典」里面都是这么讲,「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简单的讲叫便是「苦、集、灭、道」。好!那么这之中都有一个「苦」字,对不?它是为了要「离苦」而修的,「离一切世间苦」。这个「世间」是指「三界」,「离三界之苦」,这个是「声闻智」。接着「缘觉智」呢?「缘觉智」主要就是「无常」、「无常智」。「缘觉」是修「十二因缘」或「十二缘起」,「无名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纯一大苦聚」,那么这「十二有支」表示三界「生灭的无常」,缘觉的修行人就体会到这个生灭的无常,所以是「无常智」,以「无常」为代表。接着「菩萨智」,菩萨的智慧主要「空智」,「空智」就是「人空、法空」。因为声闻智是证到「人空」,那缘觉智除了证「人空」还证到部分的「法空」,因为「以无常故空」嘛!那「菩萨智」呢?就「人法二空」。接着「佛智」呢?佛智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智」,那即是「空不空智」,也就是「一切中道智」。那「凡夫智」是什么?凡夫智就是所谓的世智辩聪。

  那么这里讲说「常行智慧」,当然就不是指「声闻缘觉」的智慧,主要是指至少菩萨的智慧,菩萨跟佛的智慧,要常行这样的智慧。那么佛的最高的智慧呢?简单讲是「无有少法可得」,「于一切法不缘、不取、不著、不住」这就是佛智,如果能够常行这样的智慧呢?就是「般若行」。所以「般若」不是只是喊「空啊!空啊的!」因为所谓的「空」啊!是「空而不空」,是依「如来藏」而来的。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愚」就是若心中起「一念的愚痴」,假如心里起「一念」,那一个念头是愚蠢的,是愚痴的念头,这样你心中所有的般若,都断绝了,都没有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如果心中能够生起一念的智慧啊,那么就是「般若」生起来了,所以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心念」,这一点点的心念、心里头一点点的不要说有「智慧之念」,说「善念」善念就好了,只是这善念、一刹那的善念,就不知道过去世修了多久才有办法,不然的话,一般的凡夫心里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有六十分、一分有六十秒,这样一天有多少秒啊,你看(心中)有几秒是善良的,有几秒的念头是「为别人想」的,有几秒的念头是「不为自己想」的,很少、很少,对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自己想,其它时间都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知道,那这样子,一靠子就是昏昏暗暗、矇矇懂懂一靠子,那活了等于没活、白活了,所以凡夫就是这样子,心中没有智慧,没有光明,佛所谓「暗钝」。所以心中像防空壕,防空壕知道吗?(不见天日,很暗)。「一念智,即般若生」你若有一个「念头」是智慧的出现,那样你心中的「般若」就生出来了,但是不要小看这「一念的智慧」,是很难得(到)的,更何况你如果说这个「念念」能「相继」,都是(有)智慧出生的话,这样这个人过去世修行修的不错,已经在修行的上面受了很多苦,很用功,才有办法,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内心」与外境有很多引诱、诱惑,让你去胡乱想、一直想,而且都是想一些有的、没有的(事),但是都没有在想「正道」,你看有几秒在想「正道」,你测试看看,你去叫较棒的医生,在里心里面装一个表,开始测,现在如果有一个念头是在想修行的事,就跳一下,那如果在想「悲慈」就跳一下,那又「不能生气」就跳一下,那如果想其它的事就「叭」一下,这样可能整天都在「叭、叭、叭」。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世间人啊都愚痴与迷惑,就好像没有眼睛,没有慧眼,所以不能看到般若,这个般若是什么?般若是「法」。「法」就要什么才看得见呢?要有「慧眼」的人才看得见,当然啦「法眼」更好,法眼就「见法」,对不!那至少要有「慧眼」,慧眼才看得到「般若」,那我们凡夫都好象瞎子,睁眼瞎子啊,都看「法」看不见,都看这个「五欲六尘」,种种形形色色看得到而已。「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嘴里面虽然每天都在说般若、般若,空啊、空啊、空啊,空到后来,整个人都「空空」(台语,呆呆),但是心中却常常都存著愚痴的念头,这个情形你注意看,有很多,尤其是念「金刚经」的,念到后来,很多都这样,落入断灭空,一天到晚都在说「空」,但是你注意看看,「金刚经」不是在说「空」的,「金刚经」所说的不是「空」,一切都误解了。我以前在美国有讲一部「金刚经」录音带,以后有因缘再给你们说一遍,金刚经不是在说「空」,你们不要那么「空」,实在不是在说「空」。「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常常都说「我是修般若的」,常常听人家说,我父亲是持金刚经的,好像「金刚经」是一条金鱼一样,说他们在「饲」(台语饲与持同音)金刚经。(他所说) 「持金刚经」是什么意思呢?早上念一部,晚上念一部,这样就叫做「持金刚经」,应该是说他是诵「金刚经」的,这样就可以了。「持」是什么呢?「持」就是「受持」,「受持」不是用「手」这样持(拿持),(不是)「拿经本」这样就叫做「持」,那也不是用「嘴念」叫做「持」,「持」是用「心持」。「持」是什么呢?「持金刚我的法门」,「持金刚经的道理」,「心里就照这样下去做」,这样才叫「持」,不然的话只能说他是「念金刚经」,或是「诵金刚经」的。有的人看「般若经」,或是般若系的(经),然后就说他是「修般若」的,接着「念念说空」,好像世间的人在读文学,读浪漫的文学,那一天到晚都在谈爱情、白马王子,这样子,每天到晚等于都在「打妄想」一样,「念念说空」实在是不识真空,对「真空」实在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其实呢「般若无形相」,「般若」的智慧是「无形相」的。

  什么是「般若」呢?就是「智慧心」,智慧的心就是「般若」。所以意思就是说「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那如果「没有智慧」呢?就没有「般若」,「般若」不是在「经」里面,「般若」是在「心」里面。「般若」不是在佛祖所说的「般若经」里面,是在「众生的心中」,众生的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若没智慧就没有般若。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假如可以做这样的「解」、理解,这样就叫做有「般若智」。

  经文:〖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何名波罗密」什么叫做波罗蜜?「波罗蜜」梵文叫Paramita「波罗蜜多」,应该整个讲叫做「波罗蜜多」(全称),这是翻它的音。「此是西国语」,「西国」就是西方,就是印度的意思,西方的音;中国话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彼岸」是一个比喻而已,不是说真的有一条海,还是一条溪,「对面」就是「彼岸」,不是那个意思,那是一个「比喻」。譬如说什么,比如说彼边好地方,彼边,过河那边好地方,就叫彼岸。我们这边「生死痛苦烦恼的地方」就叫此岸;过了这条「生死河」,去那个「涅槃」、「菩提」的境界,叫「彼岸」,「没生死烦恼的地方」,那是一个比喻。

  「解义离生灭」,「解」就是了解的意思,但是这个「解」有三种:一种是「理解」,一般的解是「理解」;第二种呢?是「悟解」;第三种是「证解」。这个理解是指一般「世间智」,凡夫的智慧去了解叫做「理解」,这是有烦恼的心,(用)有烦恼的心去理解一件事情,叫做「理解」;若没有烦恼心,没有烦恼心「与定心相应」、「善根相应」的叫做「悟解」,已经悟到的解叫做「悟解」,这个「悟」不是说「大彻大悟」啦!是一般的「悟」叫做「悟解」。这个悟有「通达」的意思;「证解」就是较高的境界。「解义」,「义」就是「道理」的意思,「佛理」的意思,假如有悟解到佛理就离「生灭」。所以这个「解」至少是「悟解」,或是「证解」。你若「悟解」到佛祖的道理,就可以「离处灭」。「离」就是离开,就是脱离的意思,「生灭」就是生死烦恼,「生死烦恼」叫做生灭。「著境」著就是贪著,贪著这个「境」是什么?就是「内外境界」,内外的境界叫做「境」。那内外的境界,「内」也可以叫「境」,「外」也可以叫境。「外境」就是六尘,那「内境」就是六根,贪著「外六尘,内六根」的境界,叫做「著境」。如果贪著了内外的境界,「生灭」就起来了,「生灭」就是「生死」,就有「生死烦恼」起了。「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如果这样贪著了内外境界的时候,生死起来,就好象水,这个「水」是指河水,好像河水里面有波浪,一条河如果有波浪的时候,这样就会阻隔航行,如果你要驾船,就比较危险,船就不能过了,所以这边就叫做「此岸」,那边就叫做「彼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假如「离」就是脱离,如果能脱离一切境,一切内外的境界没有贪著,这样就没有「生死烦恼」,就没有「生灭」了。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好像河水常常通流,不会起波浪,这样子船都可以来来去去,通行无阻,这样子的话就能够「到达彼岸」,所以称为彼岸。你那条船要划到对岸,就划得到,叫做到达彼岸,所以叫做「波罗蜜多」。这一句、整句的意思是什么?「什么叫做波罗蜜多,什么叫做到彼岸」?「波罗蜜多」我们又翻成「度」,「六度」,那什么叫「度」呢?「度」的意思就是简单一句话,就是「离境」跟「着境」。如果「离境」的话就是波罗蜜多,如果是「着境」的话就是「生死此岸」。所以简单一句话,就是「贪著」与「离贪著」,如此而已。「贪著」就是「此岸」、就是「生死」,就是「烦恼」;「离贪著」就是「到彼岸」,就是「得解脱」。

  经文:〖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这一段很有名,但是很容易误解,这六祖大师历害就在这里,每一个人看都很懂喔!这「六祖坛经」我都看得懂。看懂是看懂,不知是「几分目」而已(用几分目来看)。

  「善知识,迷人口念」这个迷的人,凡夫人啊!只是嘴巴念而已,用嘴巴讲的、嘴巴唸的,用嘴巴讲的比较快。「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当他在唸的时候,「有妄」有虚妄,也「有非」,就是有过错。譬如说大家都念佛,大家都唸「阿弥陀佛」,见到师父就「阿弥陀佛」,见到同修也「阿弥陀佛」,但是在唸「阿弥陀佛」的时候,心里也是打妄想,对不?「妄想」即是「非」,那就叫做「有妄有非」。「阿弥陀佛」跟你的「妄想」结在一起,「相应俱时而起」,听懂吗?这叫做「有妄有非」。因为念「波罗蜜多」是清净法,好像念佛「阿弥陀佛」是清净法,你在念清净法的时候,还有「杂染」,污染法,跟一切杂七杂八的都结合在一起,所以变成你心中的「阿弥陀佛」,也不能超生,因为被你的「染法」包住了。所以(这样)莫说你要往生,连你「心中的阿弥陀佛」都不能往生。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如果念念,每一个念,都心里有在修行,这样叫做「真性」。「真性」是什么?就是「随于真性」,跟随真性来行(即)「随于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假如可以悟到这个法的人,他所修的就是「般若法」,如果修这个行的就是「般若行」。「不修即凡」若没有开始修行,就永远是凡夫。「一念修行」假如一念间发起,一念间「发起修行」就「自身等佛」,「等」就是平等,与佛平等叫做「等佛」,与佛祖平等,假如一念间发起修行之心,这样就与佛祖平等。这是什么?这是不是很跨张?没有。他(六祖)在说的是「究竟」的意思,这就是跟「华严经」所说的同样的意思,即「发心毕竟两无二」的意思。你一念间发起修行,就是「初发心菩萨」了,「等佛」就是跟佛祖一样,佛祖已经是「究竟」成佛,而我们只是开始修行而已,开始发心修行,但是这个发心是非常困难的,头一步是很难踏出去的。这()有一个比喻不要说太远,(就说)早上开钟声的时候,要翻身爬起来那个时候,是很困难的,被窝里很温暖(比喻开始难),对不?休息。

  第十六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七集

  继续上节所讲的。「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倘若没修行的话,永远就是凡夫,倘若一念发起修行,就自身与佛是平等的。这个你们就要注意,这个「六祖坛经」里面所讲的,都是最究竟的意义,所以你要以这个真实义,真实眼来看,真实心来听,而不能虚妄分别,不能像这个地藏经里面说的以「凡夫俗眼」来看,那样子的话,不但不能了解经中大意,而且还会起「疑、谤」,不信(就)生「疑」,「疑」生「谤」,这是层次的问题。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就要参一靠子啊!参一靠子看能参得透、参不透,哪我现在跟你讲好了,那你依此去了解,解了以后依此去行,这样子啦!不用再去猜,一般所谓「参」都只是变成「猜」啦!不是「参」变成「猜」,在那儿用「猜」的就对的啦,而猜来猜去也没有公布答案,你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不是自己才是对。好!现在跟你公布这个答案,唉,那如果我帮你公布答案啊!这就等于是前代的禅师祖师们所说的「譬如嚼饭与人」,就好像你没牙齿,我嚼一嚼,嚼烂了才喂吃这样。这样怎样?那很臭呀!对不?不是很好的。

  凡夫啊!如果是悟道的人,悟道见性之人,「见一切「凡夫性」都是「佛性」」,也就是说「他所看到的不是「凡夫相」,而是他的「佛性」」。「烦恼即菩提」那么「一切的「烦恼性」或是烦恼的本体就是「菩提性」」,「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有的人以为说「烦恼即菩提」就是说,「现在烦恼没关系,我因为有烦恼,所以我修行,将来就会证菩提」这样的意思,不是啦,这样不对啦!那个就较慢了,这「烦恼即菩提」,不是说「现在烦恼,以后这个烦恼会变成菩提」,不是这样的,或是说「现在的烦恼是作为菩提之因」,(也)不是的,现在的烦恼不是将来会变菩提,(而是)现在的烦恼「本身」就是「菩提」这样。这要怎么说啊?就是我以前所比喻的那个啊!说有一块金子,你拿去把它变成一个「像」,如果是做成一尊佛像,就能令人生起一个「恭敬心」,生起欢喜心,生起「清净心」,对不?那你如果去把它(金块)做成一个「YIN女像」,就是妓女(像),或说男女交合之像,(虽然)同样是金子啊!但你看到就会生出那个染汙的想法来,同样是纯金啊!所以他那个现出来的「相」不相同,作用就不同了。但是它那个金子、「金性」一点都没有减少,一点都没有损坏,对不?你假如说是那个男女交合的金像,拿去再溶一溶,再做成一尊菩萨像,也是可以啊!是不是?不管那一块金子现出来的「像」是「佛像」、是「清净相」、还是「染汙相」、是「凡相」、还是「圣相」,这样听懂不?是「凡、圣、染、净」、是「世间」、是「出世间」、是「智慧」、是「愚痴」、是「菩提」、是「烦恼」,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本体」的意思就是「本质」的意思,它的「本质」都一样是「金子」。所以佛祖的真身好 (好比)是金子,而众生的「烦恼心」也同样是「真如本性(好比金子)所成」。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说,我们凡夫俗眼所见只是「取相」,所谓的「见相不见性」,凡夫于一切法「见相不见性」、「取相不了性」。那见性悟道之人呢?他就正好相反了,于一切法于一切众生啊!是「不取相」,「见其性,不取其相」。因为「见其性,不取其相」,所以能够「于一切法平等」,所以能够「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大悲」,因为没有「分别」嘛!没有分别你「高下」,没有分别乃至于你是「愚痴」的,还是「聪明」的。不是说你是「聪明」的,所以像孟子所说的「君子有三乐,家有贤父兄,乃至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一乐」啊!因为你一教,他就会成就啊!那你如果说,相反说「得天下蠢才而教之」哇,累了,是不是?那佛菩萨呢?就是于一切众生就不见他的这个「愚痴」或是这个「智慧」之「相」,所以「不取其相」啊!所以「平等大悲」、「等同摄受」、「都令他们有所成就」,那当然也「不取」说他是有钱、没钱啊、有势、无势啊!乃至于美丑啊等等,(还有)教肓高低啊,都没有这些「分别之相」。所以士农工商都能够成如来的弟子,男女贵践都能够成为如来的弟子,平等教授,因缘成熟就证得阿罗汉,或说是更高的果位,成大菩萨等等,所以这就是「如来于一切法不著其相」,所以在「金刚经」讲啊,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所以刚才在讲啊,我才说「持金刚经」啊,「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什么意思呢),若只是唸呀唸的,也不知道在唸什么,「离一切相」,这「离」的意思就是「不贪著」、「不贪著一切相,不取一切相」,这样子的境界就是诸佛的境界。「即名诸佛」就是「诸佛的境界」的意思,「诸佛所行的境界」。所以这烦恼它的「本体」就是「菩提」,不是说烦恼灭了后才有菩提,也不是说「烦恼消失了后,才有菩提」,也不是说「因为有烦恼,现在努力去修行,以后烦恼没有了,才变菩提」。所以在经里面都说是「转烦恼为菩提」,「转」但是这个转啊!只是一个「名」而已,不是真正的怎么转啦!是什么「转」呢?是你的「心念」转啦!「心念一转」啊,那么「就烦恼变菩提」了,这样子。这好像很深的,说一个较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有的人很罗曼蒂克啊!假使他的心情坏时,看了好像外面若有花开,就好像花也在哭啊!(感时花溅泪),其实花怎么会哭呢?那是你自己在哭啊!对不对!所以那是你自己的「心相所现」,如果他心花开时,即使是雨天,他也很快乐啊!下雨天,他也出去外面跑,他也很快乐啊!所以那个都是自己「心相所现」,所以「外相」没有一个「自性」(缘起性空),乃至于说自心里面的「相」啊、「一切相」都没有一个「自性」,一切的相啊!全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性」,比如说「好」或者是「坏」,还是说「快乐」还是「忧愁」,乃至于说什么?乃至我们说在打坐的时候脚会痛,对不?到底会痛、还是不痛呢?你若一直想脚痛,它就一直痛,你若不要想,「不作是念」,他就不痛了。有时你若没有想、或有时候你打妄想,(那时)也变成不会痛,因为忘记了,所以你那个「痛」若是「实在」的。你注意这句话,那个「痛」、那个「痛受」或是「痛触」,「痛」叫「触」,触觉的「触」,那个「痛触」由于「因触生受」,「接触」以后才会有「感受」,对不?如果没有接触就没有感受嘛,那怎么「触」呢?因为腿一盘起来接触嘛!所以「因触生受」,生什么「受」?生「痛受」,所以「痛触」生「痛受」。那如果「痛触有实」、是「实在」的话,那么应该「时时皆痛」嘛!不应该有时候会中断,不应该说,你一打妄想的时候就不痛了,就忘掉了(痛),你一专心听讲的时候也忘掉了(痛),你一专心、摄心在鼻息上的时候,也忘掉了、也不痛了,可是你一直在想它(痛)的话,念念「觉」触的话,那么那个「触受」就死了(消失了),所以「痛触」如果「有实」的话,应时时皆痛,但是「痛触」不是一直都在痛啊!所以可知「痛痛无实」、「痛触虚妄」,这样子就不是只有打座,像牙痛也是一样的,所有的「痛」都一样,乃至不是说所有的痛,「痛」是一种「受」,那么「痛受」或是一切「苦受」,或是乃至于「乐受」,或是乃至于「不苦不乐受」,也就是所谓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一切受」皆无有「实」,都没有「实在」啦!这样子。而受会(好象)「有实」的时候是怎么来的?是「取」而来的,你如果去「取」的时候,就会有那个东西在,那你如果「放掉」的时候,它就不见了,那这最容易观察的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尤其是双盘腿「痛」的时候,那个心好象有「手」会去抓那个「痛」,「抓来」以后再细细的「品尝」,喔痛、痛、喔好痛!痛到整个心扉都缩了起来,整个纠结在一起,整个双肩都僵耸起来了,就好像猫一样,呼吸都呼不上来,那呼吸只有在上半截,啊都很紧张,这样子,那就是因为你去「执取」那个「受」、执取那「痛」,所以它就变成「有实」了,你若一「放开」就没有了,所以在静坐的时候,修「放下」也就是这样。怎么放?「身放」、「心放」要放下来。这从那里「放」啊?从肩膀先放,因为肩膀做什么用?肩膀是用来「担」的嘛!所以不是说一定有一个担子(扁担)才能担的喔,不用担子也照样担。不用担子只是脚痛、还是说那里痛,也是这样担(师父作耸肩动作)啊!不是说打坐痛才担,你若上班在紧张的时候,还是在「丫支票的时候紧张,都是在「担」」,喔!啊很紧张的,啊这两个肩胛就这样耸起来,就好像猫一样,而这眉头深锁,有的人甚至一蹙起来,额头纠结成一直线了,有的人眉头中间有一条直线,那都是在「担」嘛!担到后来才会变成那样子嘛,而不是只有做工作啦!有的没上班便担孩子,有的担孙子,都是在「担」,「担」到一个愁容满面的(样子),因为很重啊!对不?「担重担,跑大路」。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所以这个「凡夫即佛」,不是说「凡夫修行以后将来成佛,所以叫「凡夫即佛」」,不是这样子,而是「凡夫当下即是佛」、「凡夫当体是佛」。我讲到这里,我想讲一句话,但是这讲了是会被骂的啦!有的人一靠子担儿女,接着再加担孙子,一靠子担不完,真的很傻,他担,难道担得完吗?担不完啦!孙子担完了,还有曾孙呢,孙子现在是读书而已,以后还得「担」他上班工作呢,接着还得「担」他取妻生子、嫁妆等等的,会说「外婆不争气,都没有一点东西给你留念的」,所以就得標个会,是不是这样呢?都是这么「担」的啦!肩膀真有力。英国有个幽默大师,叫做萧伯纳,他说「我所讲的笑话都不是笑话」。我刚刚讲的也是这样子,好像笑笑著说,可都不是笑话喔。

  经文:〖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好!看这一段。

  「前念著境」。「前念」就是说你刚刚在想的那个念头,假如是「著境」,「住著于六尘境界」,或是「内外境界」,假如是贪著这个「境界」啊!这样就是烦恼,这样就会生出烦恼来,没人说「有贪著境界」而「不生烦恼」的。「后念离境」,「前念」若贪著境界生出烦恼,你不用烦恼,只要你后念「离境」,「离境」就是菩提。但是我们不是这样啊,我们假如是「前念著境」,起烦恼的时候,接下来,不是说著境烦恼,而是在烦恼说「我怎么要著境」,我刚才为什么要著境,而就在「后悔」这件事,这样听得懂吗?啊,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啊。所以后念你如果「离境」就好了呀!「前念著境」没关系吗,那「后念离境」就好了,那「离境」就是「菩提」啊!就是「趋向菩提」啦!这个「菩提」就是趋向菩提,这样你证菩提就有机会了。但是这是说「离境」其实本身就是菩提,离境「当下」就是菩提,这是最究竟的说法。

  「善知识,摩诃船若波罗蜜」,「摩诃」就是「大」,「般惹」是智慧,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到彼岸是,注意啊!这个「大智慧」才能到彼岸,「大智度」你常常去想这三个字。「摩诃般惹波罗蜜」什么意思?我们早课唸唸唸唸到后面,都要唸这一句,心经后面「摩诃般惹波罗蜜多」,唸这个到底是唸什么?不知道。「摩诃」就是「大」,对不?「般若」就是智,对不?而「波罗蜜多」呢就是度,「大智度」。什么叫做「大智度」啊?就是「以大智慧度生死」、「度烦恼」的意思。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可以「度烦恼」啊!就是只有「大智慧」可以「度烦恼」。这「大智慧」是指什么呢?是指佛祖所开示的智慧啊!指佛祖开示的这些道理,叫做「大智慧」,才可以度生死烦恼。这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包含着说「你若修其它行」是可以帮助你开智慧,这样而已,但是它本身不是智慧。所以你在佛道里面,修一切法的总目标,就是要开智慧。所以你修一切法能开智慧,那就是好的;若不能开智慧的话,那就是坏的。若越修越傻那不修也好啊!是不是,可以开智慧就是好的。「开智慧」要做什么呢?开智慧不是为了要炫耀的,不是要「秀」给别人看的,开智慧是要「度烦恼」。所以只有智慧才能「度」,其余的都不能度。「其它的」是指什么呢?例如说布施、还有持戒、忍辱、精进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开)智慧的。虽然说布施也是一种的「度」,「六度」之一,对不, ?但是「度」的「正体」是「智慧」,你不要说光是以声闻圣来讲,因为他没有起大般若智啊!所以他就不能真正的证到「无余涅槃」,更何况是其它的啦?所以只有「大智慧」能够真正的「到彼岸」。那其它的一切修行都是辅助这个的,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所以我们念「心经」,念到最后就是念这个,就是希望「回向一切都开大智慧」,这样的啦。

  「最尊、最上、最第一」这个是最高的了。「无住、无往、亦无来」,「无住」是现在无住;「无往」是过去无往;「无来」是未来无来。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令修行者因为这「摩诃般若波罗蜜」,令一切「真实修行」的人「现在不住、过去无往、未来不来」。「住」和「来」是什么?「住」和「来」就是「生死」吗!「往」是死,「来」是生。那没有「生死」就是什么呢?就是没有「烦恼」了,就是没有「轮回」,「轮回」就断了。那「无往」、「无来」就称为「无住」啦!所以「无住」是「总说」啦,「无往」、「无来」是「别说」啦。无住是总说,「住」就是「著」的意思、就是「停止」的意思。「无住」是指现在,「无往」是过去,「无来」是未来,那这就是「三世」,「三世」又称为「三际」,「三际」都「不系」。那「摩诃般若波罗蜜」能够令人于「三世三际不系」,三世不系,都绑不住他,「现在、未来、过去」这三世都绑不住他,那这样就「自在」了,「自在无碍」。若要得这样的「自在」,就唯有「摩诃般若波罗蜜」有办法而已。所以下面那一句「三世诸佛从中出」,三世一切诸佛,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过去、未来的一切诸佛啊全都是「从中」、从这个「中」(其中),「从摩诃般若波罗蜜之中」出世。也就是说为何会有诸佛呢?就是因为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才有诸佛。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象是诸佛的生母一样,「诸佛之母」会生出诸佛出来;若没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没有佛了。若有其它一切,也都不能称为佛;就是因为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才能称为佛。若你说如果有「定」呢?外道也有「定」啊!对不?有持戒呢?很多修行人也都持戒啊!所以也不能称为佛啊!不能说持戒的人都称为佛啊!是不是?那得「定」的人是不是都成佛呢?没有啊。很多外道、小乘、菩萨也都得定啊!所以不是得定就能成佛啊!那么忍辱呢?连希腊也有「坚忍学派」啊,斯多格派啊,那个也提倡坚忍啊!所以忍辱也不能成佛啊!光是忍辱不能成佛啊。要怎么才能成佛呢?要有智慧才能成佛,对不?(至于)精进,光是精进也不能成佛啊!所以真正成佛的「体」是什么?智慧。就以智慧才成佛啊。佛之所以高于「一切世间」,就是因为他有「佛智慧」。就这样子,对不?所以「三世诸佛」都是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出生的。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三世诸佛之母,「母」的意思是「能生」的意思。顺便提到有一种邪密,不是真正的密法,正统的密法不这么说,(他们)说,佛母是母(女性)的,反正就是他无说,既然有「佛母」,那就有「佛父」啊!而这佛父、佛母还交配啦,那个是邪密,佛法里面没有这样。佛法中那个「佛母」,「三世诸佛从中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是三世佛母」那个是比喻啦!不是真正的说男女交配,然后生出一个佛出来,佛父和佛母交配然后生一个佛出来,不是这样子啦,莫错用意。哎,众生愚痴啊!未法时期的众生,佛说是「愚痴坚固」。这未法时代的众生,佛说不只是「愚痴」而已,而且还「愚痴坚固」,「愚痴」兼「坚固」,(而)修行不「坚固」,但是「愚痴」却很坚固,你再怎么说他还是那样,说不动他啦!毫不动摇。「毫不动摇」你知道吗?以前当兵,早起的起床号「答滴答答」,(阿兵哥就把他称为)「不动不弹」,「不动不弹」就象我刚才说的。发心修行,你不用说发心怎么修行,比如说早上起床就爬不起来,对不?你就说,喔人家发心是昨天晚上发的,今天早上另当别论啦。所以昨天发心说,今天早上3点一定要起床,于是你将闹钟拨到3点钟,哦、不得了、发大心(大精进心),发了大心后。隔天早上较好的是听见铃声,有很多人3点开闹钟响了,都没听到,自己没听到,都是别人听见的,若有听到的,有的就糊里糊涂中又把他按掉,也有的不是说只是放在床边把它按掉而已,有的还下床去把它按掉,然后又再去睡,自己都不知道。还有的人早上爬起来翻个身,将棉被盖在背上、身体爬着像只乌龟一样,要等待好久之后才会起床。那叫做什么呢?那就是「五盖」的「昏沉盖」太重了,所以你说你「发心修行」,你只要试着说,早上只要你下决心说3点钟起床,只要铃一响,就能马上「跳起来」那就差不多了,接近了发心。我平时若按了3点,我们都不必等到3点就起床了,都不用开闹钟,都是我主动去把闹钟先按掉,免得它等一下我在用功的时候吵我,有的时候都差很久,比如说按3点,有时候1点、2点就起来了,那没有什么稀罕的。虽然没有什么稀罕的,但也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做到的。所以你要是「发心修行」,先练这个早起,剩下的都是白讲,起来的时候不要东摸摸、西摸摸,结果就到5点半要早课了,那也没用,起来的时候要「一跃而起」,起来的时候顺便把被摺好,马上去洗脸,这样才可以。你起来的时候(不要)留恋那个被窝,(要)「一跃而起」这个不是比喻的喔!要真的要跳起来喔,然后你做久了以后,就变成「业习」、就成了习惯。若你每一次都伸出过手来,一按闹钟然后又睡去了,那也会变成「业习」。所以修行人就是在这一切境,甚至于睡眠也是一种「贪著」,你知道吗?睡眠也是「五欲」之一嘛!「睡欲」。我们佛祖的法很利害的,佛祖说,吃你尽量的吃,没关系,但是你不要尽量的睡,睡少一点、吃饱一点,这样子。但是也不能吃得太撑了,吃撑了就会变昏沉、就爱睡觉了,所以吃刚好就好了。看下面:

  「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当」就是「应当、应该」,应该用这智慧来打破这五蕴的烦恼和尘劳,「尘劳」就是烦恼的意思。怎么说是「尘劳」呢?「尘」就是五尘,「五尘」你(平时)把它吸收起来,吸到你的心里面,而在心里面纷纷扰扰,那心就很劳动,「劳动」就是「烦恼」。我常说我们的这个心,就好像是「吸尘器」,都是四处去「吸尘」,所以这个心整个就像垃圾桶。

  「如此修行,定成佛道」。等一下,这「当用大智慧」,这智慧要「用」啊!因为照佛祖和六祖大师来说,人都是有智慧的,但都是没去用它,「没用」放着就生锈了,就像那个头恼一直放着便生锈了,我们(本有的智慧)都放着没用、太久没有用了,所以就忘记了,那智慧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所以就须慢慢的再学习、再恢复。倘若如此修行,一定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变」就是「转变」,「三毒」就是「贪、瞋、痴」,这「贪、瞋、痴」是很毒的。会毒什么呢?会把我们的心给毒坏掉,就像毒素一样,所以才叫作「三毒」,「戒定慧」是三无漏功德。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我这个法门是从「般若」而生出(的)八万四千个智慧。「何以故」是什么缘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为」就是「因为」,因为「世人」就是世间人,世间人啊有八万四千尘劳,「尘劳」就是烦恼。「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若无尘劳」的意思就是说倘若众生无「尘劳」,就没有烦恼,众生若无烦恼即得智慧常现,他本身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假如说是在白天时,若无云时、天上无乌云把太阳遮住,那太阳的光芒就可以照耀整个世间了。同样的,我们心中的智慧和太阳是一样的,非常光明炽热,虽然阳光炽热光明,但是心中若有烦恼,就会像乌云一样把心中的智慧之光遮住,那就黑黑暗暗的、黑黝黝的,而这心中就变成了像防空洞一般,里面有蜘蛛、青蛙,通通都有,老鼠啊一大堆。所以如果无尘劳、众生如果没烦恼,那他的「智慧心」或是「智慧的光芒」就会「常现」、就会常常现出,这个「常」是永远的意思。「不离自性」这样就可以不离开「自性」了,不离毁「真如本性」了,一切所行、一切「身、语、意」三业都不会离开自性,都合于自性,都合于本性,也就是都合于「道」,都合于「无上菩提」的意思。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若悟到这个法的人就是「无念」,这是最最令人误解的地方。这个六祖大师的法门里面,这个「无念」,现在我开剖给你们听。什么叫做「悟」?悟此法者,「悟」者「从吾、从心(悟字是由心部首和吾字组成的)」(人人吾,人人心,双人为从,三人为众),若有二个人,一个跟着一个,就叫做「跟从」嘛,所以跟从的从,古字就是这么写的即「人人」(从),「人人(读从)吾,人人心」,这是「文字学」的说法。若在文字学中解释「悟」这个字,就会解释成「人人(从)吾、人人(从)心」,那意思就是说「悟字是一个吾、一个心(部首)」,「吾」是什么?「吾」就是我嘛!「我的心」就是「悟」(吾心即悟),你看是不是很有趣,所以我们中国的造字跟佛法是相合的,「如果我看到我自己的自心,就是悟了」,「见吾自心,即是悟了」。所以其它的「悟」都不是「真悟」,「见到自己的自心、本性」才叫「悟」,其它的都不算真的「悟」,你如果有(其它的)悟,也只能算是小悟啦!真正的大悟都是「悟本心」,悟到自己的自心本性。

  好!若悟到这个法呀,就能够达到「无念」,那什么叫做「无念」呀?这个「无念」就是「没有妄念」、「无妄念、无邪念、无恶念」,「非无正念」,不是没有「正念」,叫做「无念」。也不是脑袋空空,像个石头这样子叫「无念」。所以有人说「我修无念,那就心中什么都不想」,这样一个像木头,不是这样子叫「无念」,六祖的「无念行」不是这样子的,(而)是「心中无妄念」,这样(才)是真「无念」。心中没有「虚妄之念」,无「邪念」、无「恶念」、无「杂念」,无「染念(污染之念)」,所以心中「纯是一派正念」、「清净之念」叫做无念。那什么叫「正念」呢?「唯念般若」、「唯念真如」、「本性常现前」这叫「正念」。这个「正念」常常不失,叫做「不失正念」。如果这样,就可以具足无量功德。然后无量功德都能够具足圆满「起大用」,广度有情。「无忆、无著」,「忆」就是回忆,「著」就是贪著。好!休息一下。

  第十七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八集

  请打开经本19页,继续早上讲的。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早上讲「无念」就是「无妄念、无邪念、无恶念、无污染念,(但)非无正念」,再进一步讲呢,「无念」这是一个大法门。那什么叫「无念」呢?除了无(前面)这些「念」以外,总的讲就是「于一切法不起心动念」叫做「无念」。那什么是「于一切法」呢?也就是「于一切境」的意思。譬如说「于眼见色时,不起心动念」,「于耳闻声时」不起心动念,「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也就是在「五根接触五尘」的时候不起心动念,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不起心动念。不起「什么心」呢?不起贪心、不起瞋恚心、不起愚痴心、不起嫉妒心、不起忧心等等。不起这些「心」叫做「不起心」,乃至于不起「执有之心」,「取」啊、执有。见眼色时不起心,「缘、依、取、有、执」(等心),在眼见色时,不起这样的心,不起「攀缘之心」,不起「依靠之心」,不起「要执取之心」,不起「要拥有之心」,不起「执著之心」,那么这叫做眼见色的时候不起「心」,那起什么心?就是起(以上)这些心。那不「动念」呢?「起心」和「动念」其实是一样的,念一动的时候,心就动了。「心」既然没有「相」,那什么叫做「起心」呢?即是「念动」。「念」若不动的话,心就没有「起」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叫我们修行的时候都是修「念」。念什么?念佛、念法、念僧,对不?都是「念」,所以佛如来的大法门就是一个「念」字。那么为什么要修「念」呢?因为「念即是心」,念就是心。离念无别心,离心亦无有念,听得懂吗?离念无别心,念即是心。

  我们再来看这个「念」字的构造,「念者从今、从心」。因此念是什么?「念」就是「今心」,「今」就是现在、此刻,「此刻、当前」这一「念」、这一个「心」。所以「今心」就叫做「念」。佛要我们去体会我们这颗心,那怎么体会呢?实在没有办法去体会,因为心是「无相」的,所以就得从「念」上著手,那就修「念」佛、「念」法、「念」僧,因为有「心」才有「念」,而且有「心」必有「念」,只是各种「念」的性质不一样,念的染境性不一样,念是清净的、还是汙染的,这样子而已。一切众生皆有「念」,所以这个「无念行」,并不是说「没有念头」,只是说「没有污染的之念」,而不是说没有「清净之念」。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这是个「观念」问题,是要「转」这个「污染之念」为「清净之念」,这样子而已,不是要把一切的念头全部斩断,不是这样子。所以这「无念法」是指「无杂念、无妄念、无乱念、无邪念、无恶念」,当体于一切法、于一切境界不起心动念、不起邪念、不起恶念、不起贪念、乃至于不起嫉妒念等等,称为「无念」。所以这个容易吗?这个当然就很难啦,对不!那么你要怎么样(才能达到无念)?你要先自能「观心」。可以观察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眼见色、耳闻声的时候要很「觉知」、「警觉」,乃至于「警觉」、「警觉自心」。这个「五根」接触「五尘」的时候,马上「警觉」,要常常「警觉」着,那如果一起什么「恶念」、或是「妄念」、或是「邪念」的时候,马上「警觉」。但是我们凡夫都是很散漫的,所以起什么念也不知道,也不在呼。但是那个「念」就是什么?「念」就是我们的「法身」。知道吗?「念」就是「法身」。为什么?因为「念」就是「心」、就是「意业」。「法身」是在那里造?是在「心」造。所以修行者就很注重这个「意念」,很注重「意业」,很注重这个「念头」。而凡夫呢?不见棺材不落泪,在造恶业的时候,心里面在造恶业的时候,都没有关系,等到做出来的时候,或是讲出来的时候,成为口业或是身业,也不觉太要紧,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受苦的时候,才有点点(觉得)要紧,甚至于也还不太要紧,是别人急,他不急。好!(以上是)「无念行」。

  「无忆」就是不回忆。我们凡夫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很喜欢回想。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很浪漫蒂克,他说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造成「一个美丽的回忆」,你看多么美妙的一个境界,美丽的回忆,所以他一靠子都在造梦、寻梦。这就是愚痴凡夫啊!「一切的烦恼都是由于回忆而来」,如果没有回忆就没有烦恼。为什么?一切事情「已过不可得」对不?如果过了,不可得,那你就不再去追寻的话,「追寻回忆」就是什么?炒冷饭,我们都喜欢炒冷饭,冷饭炒一炒,也蛮好吃的,天天都在吃冷饭。(关于)这个文殊师利菩萨有一部经「文殊发菩提心经」,(经中有人问)什么叫「禅师」?何谓「禅师」?文殊菩萨说「于一切法不忆想分别,名为禅师」。「于一切法无忆想分别」因为你追亿或是回忆,什么叫追忆、回忆呢?(就是)执取「过去的影像」。因为已经过去了嘛!回忆一定是过去的东西,对不?过去所谓「六尘落谢的影子」,六尘落谢在你「心板上」的那个影子,然后你去执著它,这个叫做「回忆」,执取「过去的影像」叫做「回忆」。执着以后呢?因为「执着」就会「抓住」,抓住以后再来「分辨」它、「分析」它,这叫做分别。那你要「分别」之前就要先「抓住」。怎么抓呢?就用「忆」的这个功用(来抓),(这是)「心」的功用(之一),这是个心能,「回忆」是一种「心能」,(心)先抓住(影像)叫做「忆」,「把过去的影子抓回来」然后再仔细地分辨叫做「分别」。「忆想分别」这就是凡夫(心之运作),然后在「忆想分别」里面产生无穷的烦恼,自緾緾他。明明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还一直提、一直提,提个不完,那就很烦恼,所以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这样。什么叫做「禅师」呢?(禅师就是)「于一切法不忆想分别」,所以若能不忆想分别就能成大禅师,这是很难的啦!但是我们凡夫就很奇怪啦,你要他记的,他偏偏记不起来,而不让他记的,他偏偏又记得很清楚,所以很久很久以前一些琐琐碎碎、零七堆八的事他都记得,可是真正叫他念经、记经他又记不住。所以简单说,就是记一些垃圾。

  「无著」这个「著」就是「贪著」。「著」的意思就好像黏著,就像用强力胶一样黏著,用那个快干胶一黏著,马上就拨不开,那个就叫做「著」。那「著」什么呢?我们这个心就像强力胶一样,一沾到东西就黏住了,也像是章鱼有很多触肢,有八只脚,现在如果什么东西被它网住,就拨不开了,那个叫「著」、贪著。

  「不起诳妄」心中「诳」就是欺诳,「妄」就是虚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起用自己本具的真如本性的智慧来「观照」,「观」就是观看,「照」就是照见,要有智慧的眼才能「观照」。那这个观照就好像说,我早说的我们这个「心相」就像防空洞一样,防空洞中是黑黑暗暗的,你若拿著手电筒一照射下去,如同拿起佛祖的「般若智慧」的「手最筒」一照射下去,马上就亮起来,一照下去,你心中的防空洞中那些「蟑螂、老鼠、蝙蝠」马上跑光光、马上闪避去,所以以智慧一照,马上洞见一切。

  「于一切法不取不捨」。什么是「一切法」呢?一切法就是包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法」就是「五蕴、六尘、十八界」这个叫做「世间法」;「出世间法」简单讲就是「佛法」啦!佛法即「戒、定、慧施、忍、进」(六度)、「禅净密律」等等,这些都叫做「出世间法」。「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取」啊,就是抓来拥有。那为什么要「取」呢?因为贪爱,「以贪爱故取」,「爱、取、有」嘛!「爱」然后就是「取」,「取」然后「有」。「舍」为什么舍呢?「以瞋恚故舍」,因为讨厌所以要舍嘛!那如果是见性之人,以智慧观照,就不会贪爱,也不会讨厌,「不爱不憎」,所以「不取不舍」,因为「不爱不憎」所以「不取不舍」。那么这个「不取不舍」另外一个词就是「不即不离」,也是一样的意思,「即」就是接近,「离」就是离开(远离),这个就很困难,最难做的就是「不取不舍、不爱不憎、不即不离」,怎么讲呢?因为我们一般凡夫若不是最「爱」、就是最「讨厌」,(反之)若不是「讨厌」就是「爱」,很少是在中间的啦!若不是想要把它拥为已有,要不然就是讨厌到想办法把它舍掉。所以开始学习佛法修行之前,对世间一切名利乃至于妻子、眷属等等,都很贪爱。等到学佛以后又觉得这些很讨厌,(常想障碍你修行)想要赶快舍掉,所以就「趋于两端」走(另一)极端,等到渐渐修习大乘智慧以后,才可能包容一切。虽然包容一切,但是也不拥有,而也不舍弃,所以才能够广度众生,广度众生而不厌不悔。为什么?因为你如果贪爱的话,你就会对它非常非常的关心,关心到你的心连他的心。所以他的心动一下,你的心也跳一下。相反的,很讨厌也会这样子,你很讨厌有人,他其实没怎么样,他只是稍微这样子看一下,你就说他在瞪我、他在瞄我呢,那你就觉得很讨厌,甚至于他讲话的样子也不对,走路也不对,反正就是没一样对的啦!都会令你起烦恼,那么那个就是因为心里面「憎」的关系。所以开始学佛以后,就对于这些境界(觉得)就好像是癌症肿瘤一样,赶快要把它舍掉,觉得很很污染,除非开了大智慧以后,才能够整个「融摄」,整个「融摄」,但又不取著。虽然不取著,但是又平等的能够「广施」。这个很难呢!老子说啊「为而不有」,意思就是说,那个东西是我做的,「为」就是做、制造,制造了以后但是又不拥有,这个很难喔。或者说这些弟子是我度的,「我度的」那就变成「我的弟子」了嘛,是不是?(既然是)我的弟子,那就变成为「我所拥有的啦」!是属于「我所有」的。你若能够「度」而「不拥有」,这难不难?这很难,这就是如来。如来「度一切众生,而不拥有一切众生,亦不拥有任何众生」,所以即所谓「度而无度」。所以「金刚经」里面为什么佛说「莫言如来度众生」,你如果说如来度众生即是谤佛。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这个(前面说的)意思。他虽然度你,但是他并没有说「你是我度的」,那就变成你是我的奴隶一样,否则你变成我所拥有的一件物品一样,如来不作是念,所以如来不说「我度众生」,或「我应度众生」。为什么呢?一切觉故。你如果能度,是因为你本来就有可以度的品质,(早)已经有了,本来就有那个品质,本来就有那个潜能啦!是我把你引发出来,如此而已。是我把你引发出来,但我也「不居功」,这就是佛与外道神的差别。对外道神(而言),那就是,你永远是「主的奴仆」。所以于一切法、乃至于一切众生界皆「不取不舍」。「不取不舍」变成什么样呢?「吊在半空中」。这样懂吗?吊在半空中,又不用绳子,这个叫「不取不舍」。要不然于一切法,你不是「取」,就是「舍」嘛!你要「不取,又要不舍」就是吊在半空中。所以「法华经」里面「从地涌出品」说「有菩萨从地涌出,住于空中」,意思就是这个,也就是说「不著一切处」。像「法华经」这部经,那文字看起来浅浅的,像在说故事似的,其实它的意义是非常深,你不能凭表面上的意义、不能看表面上、文字上面字面的意思。「从地涌出品」说「菩萨从地面涌出来,于空中住」,就这样子而已,也没有怎么解释,那个其实都是一种「密意」。「从地涌出」是什么意思啊?「从地」的「地」就是「心地」,那么也就是从众生位然后发大心,然后修行「顿法」顿悟法门,所以能够涌出来啊!涌出来以后因为修行顿悟法门,所以「于空中住」、「于一切处不著」。这样听懂了没?因为这个跟那个都有关系,所以你听一部经,就变成听了很多部经,如果你要看一部经能看得通,你就必须看多部经,才可以全盘通达。「不取不舍,不爱不憎,不即不离」即是「见性成佛道」,这样才是「见性成佛道」。

  经文:〖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能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善知识假若要进入甚深法界,这个「法界」是指整个「佛界」,及大菩萨的「法身大士」境界,(亦即)佛祖的境界或大菩萨的境界,叫做「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就是「定」的意思,那「般若三昧」就是「般若定」。假如你要入「般若定」,就要修「般若行」。而这「般若行」要怎么修呢?就照前面那样。「若持诵金刚经」这「持」是指「心持」或是「修持」,不是单单用嘴念而已,假若「心持」或者「修持」,什么叫「修持」呢?就是在心中「念念念之」、「念念思维,依之修行」,这样称为「持金刚经」,所以这叫「持诵金刚经」。这「金刚经」是一部很特殊的经,这部经可以诵,也可以用「持」的。譬如「六祖坛经」就没有人用诵的,对嘛!所以不一样。「金刚经」与「法华经」是特别的,它可以诵,也可以悟的。又譬如「地藏经」与「药师经」、「阿弥陀经」这就不要是用「诵」的。但是假若法门是比较深的,一般就不只是用「诵」的而已,主要是要了解那个道理,假若不了解道理,只是用「诵」的可以吗?当然可以啊!念经无罪,念经并没犯罪。那假若不了解道理,只是用念的那有效吗?有啦!但是要看效果在那儿?念就有功德,但是你若能了解其意义,再去诵,那较圆满;你若不知道意思,只是诵,那功德就比较少。所以不是说不知道意思,就不能诵,不知道意思也可以诵的,只不过功德较少就是了。但是这里说,持诵「金刚经」就可以「见性」,若要见性当然要了解意思,才能见性,是不是?你若不了解意思,只是念、只是诵经会有什么功德呢?增福、消灾。若不懂经文的意思,只是念则可以消灾、增福。假如要开智慧,一定要了解意思,才能开智慧,因为智慧是从第六意识开始,然后去分别(理解),然后才能生出所谓的「胜解」,「胜解」才能开智慧,开智慧才能破烦恼,否则,如果完全都不了解(意思),只是「诵」,很拼命、很努力用功,也可以断烦恼,但是比较辛苦。怎么说呢?就如同「土法炼钢」一样,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用你的「信心」与「努力」支持下去。所以如果要开智慧,就应该了解那经文,照着经文的意义去修,这是开智慧一般的途径。若是消灾增福,就要用诵的。但是呢有的经你如果无法去一下就悟到,那你就常常念,常常一直(在心中)念,而这个「念」不只是用诵的而已,你除了在佛堂上拿着经本念以外,其它时间都常常在「想」它,也就是「思念」。常常「思念」经文的意思或是那个字句,这样叫做「念经」。所以「念经」不是说一定是拿起经文在佛祖面前才叫「念经」,当然那样也是「念经」。但是另外一种念经,就是不拿经本时,你依照自己的记忆,行住坐卧的时候,常常 (心中)都在想着经文的意思,这也是「念经」,而这种念经比在佛祖面前念的,不能说较重要,但是很重要的就对啦!要不然你就是所谓「作功课」,功课作完就「下课」,啊,就没了,根那小学生写功课一样,「你有写字吗」?「有哇」。写字写完了,得了三个圈圈,这样就好了,不是这样子的。字写完以后要能记住,考试才能及格,对嘛!

  「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就能见性,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这部经的功德是无量无边,很多的。「经中分明赞叹」,「分明」就是很清楚,这部经里面很清楚的赞叹说,这部经的功德非常非常的大。「莫能具说」,「具」就是完全,现在无法完全跟你说明,这部经的功德有多大,讲也讲不完的意思。「此法门是最上乘」这个法门是最上乘,「乘」就是车乘的意思,是车的意思,古时候的马车,佛法里面有「大乘法」、有「小乘法」。「为大智人说」这个「金刚般若经」啊这个法门是为有大智慧的人就的,「为上根人说」。如果是小根、小智的人听了这个法门就心里面会生出「不信」。是什么缘故呢?就像是天龙下雨的时候,下雨下在阎浮堤的时候,「阎浮堤」就是南膽部洲,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在。一切的城邑聚落,它如果是下了大雨,变成大水米灾,这城邑聚落都会被漂流,流走,就如同漂草叶般。「若雨大海」但是如果雨落在大海中,但是大海却不增不减,因为大海很浩大,下一点雨丝毫没有影响。「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这个叫「法合」。上面是「譬喻」。如果我说是发大乘心的人,有大智慧的人,听到「金刚经」啊就能够「心开悟解」,「心开悟解」应该是「解悟」,但是这样子比较顺,(其实)应该是「心开解悟」,因为是「解而后悟」嘛!(不是「悟」而后「解」)不过因为文字这样比较顺,所以叫「悟解」。「心开」了以后才能够「悟解」。那你就注意这个「心开」,因为我们众生的心都是「封闭」的啦!所以我们的这个「心」都没有「开」,所以「门」没有「开」,所以里面的空气不好,又黑漆漆的。所以现在「心门」如果打开了以后,空气就流通了,空气好啊,也光明啊,即使你不能开门的话,至少也开个窗户嘛!对不?若只开个「心窗」也不错呀!才透光嘛(心中即有光)。「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讲到这里。体息。

  第十八集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

  第十九集

  接着讲二十页。「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知」。假如是最上乘的人,「最上乘」是什么?就是「佛乘」。因为「乘」有很多种,有小乘、有大乘、然后有菩萨乘、有声闻乘。佛说总说有五乘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是最高的就是「佛乘」」。所以人天五乘,那么最高的就是「佛乘」,「佛乘」就是发心趣求无上菩提的叫「佛乘」,要求无上菩提的,这个叫佛乘。假如发心要求无上菩提,又有最大智慧的人,这个叫做「佛乘」、「最上乘」,佛乘就是「最上乘」。大乘已经是「上乘」,对不?声闻乘是「下乘」,缘觉乘「中乘」,菩萨乘「上乘」,佛乘「最上乘」。不是说只有发心就可以了,发心还要有智慧(才)可以相应,才会听得懂、才能够「依教起修」,所以那不只是用嘴巴说而已,(还)要有那个智慧、那个根器。有那种「根器」就是上乘根器的人。假如听到「金刚经」,「闻说」就是闻人说,这个「说」就是解说。如果听人家解说「金刚经」就「心开悟解」,怱然间就「心开了」,心花开了就「悟解」了,所以因此而知道说本性里面自有般若之智。怎么说呢?因为如果心开悟解的时候,那就了解佛祖所说的主要的道理,大道理都了解了,那就开智慧了。这种智慧要修很久很久,才能修到。那么会怱然间被你悟到了呢?这就表示说,这个智慧不是从外面进来的,跟刚才说的一样。从外面进来的,这就要很久才能「输入」这么多,时间很长才可以的,那有办法说忽然间顿悟?然后就,喔完全都懂了,那表示说你本来就有的,那是现在一个「缘」,好象那个「引线」一样引一下,然后你马上就开通了。那本来就有,(由于)某种因缘、种种因缘,那「因缘」主要就是「烦恼因缘」,烦恼因缘的灰尘盖住了,所以让你感觉好像没有。例如说你父亲或是你先祖留下很有价值的钻石,这是很宝贝的,但是你不晓得放在那里,忘记了,哇!糟了,放在那里都忘记了,如果忘记了那就好象遗失了一样,对不?好象遗失了就不能用了,是不是?因为不能用,所以你就变成很劳,所以你就向别人借钱,对不?忽然间你打扫或扫厕所,忽然间在角落里找到,哇!在这里。忽然间发现了这个宝,马上你就忽然间变成很有钱,对不?其实不是忽然间变成很有钱,那些钱本来就是你的(比喻顿悟),所以「本自有之」,佛经里面讲的「本自有之」,「本来无失,今已无得」,这样听懂吗?(又如)有的人,譬如说很宝贵的东西,用报纸包一包、或用破布包一包,就装在旧的皮鞋里面,或装在垃圾筒里,放在这那里却忘记了,有一天小孩子在玩的时候,拉出来才发现,你就发现时,你就说,哇!忽然间变富有了。其实不是忽然间变富有了,你本来就富有的啊!是你没办法用到而已,对不?譬如什么呢?就好像我们的「本性」一样。我们的「本性」被烦恼的破布包围住了,为「种种烦恼破布缠裹」包住了,所以就现不出来了。因为现不出来,所以我们就变成憨憨、愚愚痴痴、呆呆的,什么都不会,忽然间如果有一个善知识或是什么的一个因缘,将你的破布都解开了,那你的「本性的钻石玛瑙」都现出来了,那就变成有如「宝王」一样。所以你的「钻石的那些宝贝」「本亦无失,今亦无得」,所以你能够忽然间一念「开悟」,然后就什么都通达了,原因就是说你本来就有的。那你如果本来没有的,那你就要修很久很久很久,也(还)是不可能。所以「顿悟」这个法门是有的啦!不是没有。所以如果自己不悟,不要说一切人都不会悟啦,还是有人会悟的啦!对不?

  「自用智慧,常观照故」如果自己的这个智慧、刚刚讲过这个「用」啊!不要把它摆起来不用,我们就是因为有那个智慧不用,所以一直放着就生锈了,常常用就会发光发亮了,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假就是「借」,不「借文字」或是(不)利用文字,(不)依靠文字。「假」是借、或是利用、依靠。因为文字只是一个「缘」而已,它不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文字「所指」的,就是所谓的「所诠」,文字是「能诠」,如果光是讲究文字的话,就变成「言说戏论」。「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就好象雨水,不是天上自己掉下来的,(而)是龙王啊以种种因缘而下雨。

  经文:〖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这个天上的雨是龙王「兴致」,他(龙王)放下来的,使一切众生与一切草本、有情、无情都可以得到它的好处,所有的百川河流,都流入到大海里面,那个水就汇作一体,众生的本性也是一样。百川众流,水沟等等,都流到海里面,水就变成同样的味道,等同一味。这表示什么呢?众生若他没有办法自己开悟,依照善知识开示以后,就可以悟到了。悟的时候虽然有大小,与性质不同,但是究竟来说,悟到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悟了以后它的「本性」是一样的,就好象海水,所有的水入到海里以后,它的水性都是一样的,咸度也度一样的。众生如果悟了以后,他的境界也都是一样,是这样的意思,这是譬喻。「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假如根器小的人,听到这个顿悟之教,就好像草与小树木,根性较小,如果遇到下大雨,那就被它淹倒了,水太多反而不能生长,水太多对它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处。同样,法门也是一样的,假如根器小的人,听到高的法门,他不但不能得到利益,反而好像被水淹死一样。「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本来这个小跟器的人,本来的般若之智,与大智慧的人是没有什么差别,因何听到这个佛法而不能开悟,这是什么原因?就是「缘邪见」。这个「缘」就是因为的意思。因为这小跟的人邪见,心中的邪见、障碍很重、业障很重、「烦恼根」很深,所以虽然听到法,还有众生的本有的般若智慧全都有,但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他就没有办法开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这就譬如好像说,如果有很厚的云将太阳盖住了,假如没有风吹来,这云就不会走,日光就不会现出来。「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一切众生所本具的般若之智,本来是没有大与小的分别,但是因为一切众生,他自心「迷」或「悟」的程度不同,所以他现出来的智慧就变成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这就是说,什么叫做「小根器」的人,假如「迷心外见」,「迷心」迷于自心,迷于自心就是「不见自心」,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心,假如看不见自己的心,就象「迷」于自心,这样的人就是「外见」,就「往外求见」,向外面求见什么呢?要「见佛」啊!或者要「见法」,这个叫做「迷心外见」,往外要去「觅」、「求觅」要见。「修行觅佛」修行以觅,「觅」就是求,修行想要求佛,要见佛啊!而没有悟到自性,这样子的人就是「小根」,「小根器」的人就是这个样子。「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假如开悟这个「顿教」的人啊!就没有执著是在外面修,就是说「执著外法」而修,就是在自己的自心里面,常常都起这个「正见」,他的烦恼与尘劳都不能染污他,世间的一切烦恼与尘劳,都不能把他的心污染,这很不简单,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有定、有慧、有戒。所以烦恼就不以染污他的心,这样就是「见性」。

  经文:〖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内外」。「内」就是根身。内根身,外器界,于内根身,跟外面器界,「身心、世界」就是了,身心、世界都「不住」,不住的话就是不贪著。不住著人「住」是什么?住著,好象说租房子人租久了,他赶他都赶不走,是不是?而我们都是租房子(租色身)的,但我们都住久了,这个「客房」都住久了,就好像变成是他的房子,你如果要叫他走,还要拿钱给他,所以我们就是这个样子。李后主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不知道实是「客人」,却以为自己是主人。什么是「客」?「客」都「不住」嘛!「不住名客」。这在「楞严经」里面有讲,「不住名客」。如果是主人的话「自无攸住」,主人就不会说今天住一信,明天就走了;而客人呢?客人就来来往往,「客者不住」。事实上我们都是「客」嘛!所以什么如「百代过客」。但是我们不认为我们是「客」,所以我们就常常要「住」,「强行占住」,强占他、占住他,就不走了,不走,到后来牛头马面就来将你托走了!不走,来,用链子把你拷起来走。「内外不住」于「内法、外法」都不住著、不贪著,那么就来去自由,这样才能「去来自由」。这个用讲的很好讲,这个就要做,你知道吗?这个就要做。怎么做呢?在内法外法都不住著。什么叫内法不贪著呢?最简单讲,「内」是根身嘛!如果不贪著、不贪著根身就不怕死,不怕死嘛,也找不死。(因为)不怕死嘛!那我今天赶快死,也不对。也不贪一切的著田产啦等等;名利,这些都不贪著,因为不住啊!虽然这样子,但是生意还是照做,该赚的时候还是照赚,那赚的时候也不生贪著,那不赚的时候也不生忧愁,这样才是「去来自由」,这样才「内外不住」。那你说因我不住,所以我「不住赚钱」,那你愿「住赔钱」,也不对啊!乃至于这个五欲六尘、眷属亲友都不住著,要这样修,这很难的。怎么不住著呢?「不爱不憎」。那我们不是(这样)啊!我们都是不是爱他爱得要命,也就是恨他恨得要死,今天他对你好一点的时候,你就爱他爱得要命,明天讲一句话恼了你,你就恨他恨得要死。那一切处、一切时都「不爱不憎,不取不舍」,然后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这很不简单的。但是你现在保持距离,以策安全,但是也不让他发现,他也不知道,这个叫做「密修」。不然你回去跟他讲,跟你的同修说,师父说(让)我要跟你保持距离,那他就会说,这样你明天不能再去了。做儿子的也不能回去说「爸爸,我师父说要我跟你保持距离」。那要「自己自心自修」,于父母、妻子、兄弟、姊妹、师长、徒弟都「不爱不憎,不取不舍」,这样才不会「被转」。对不?不然你就要肩膀很有力,统统都挑起来,对不?不然你就常常变成猫了,才会常常这里(师父指胸、肩)痛,常常在按摩,还有脚底按摩啦,还有吃中药调理啦,辛苦啦!「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执」就是执著,执著的心可以能够除得掉,执著的心很难除,执著的心好象得了癫痫症一样,(筋骨痉挛)缩住了,没办法,放不掉,痉挛一样,那你要把他放掉,能够把那个执着的心除掉。「通达无碍,能行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这样子的话,就能够通达无碍,就能够一切法通达无碍,乃至「于三界中通达无碍」,乃至「于世间、出世间通达无碍」,这样子。这样就变成像「法王」一样,这就是真的「法王」嘛!成佛嘛,见性成佛道嘛!「能修此行」这样就跟「般若经」所开示的道理,本来就没有什么差别。这就很困难了,但是这就要修啊!不能说只是知道就好了。

  经文:〖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翻回来看。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藏。一切经藏与所有的文字,佛祖来开示道理的这些文字,「大小二乘与十二部经」都是「因人而置」,因人而设置,是因为要度众生才说的。若不是要度众生,就不用说这些经,对不?「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但是也要有众生本来就具有、具有这个智慧之性,智慧的本性,才能够建立这些经教;若众生没有这个智慧,佛祖即使讲这么多经,也没用啊!众生还是不能开悟。所有可知,佛的智慧所流露出来的这些经教,与众生本具的智慧是相应的。所以好像佛祖在开示的那些经,就好像磁石一样,那我们众生的心就好像「铁」,磁石跟铁是会吸引的,如果众生的心不是「铁」,是「石头」或「木头」,就不会吸引了。对不?虽然说众生的心是「铁」,不管是「破铜烂铁」或是什么?反正就是它跟磁石能够「相应」,才吸得住,所以说那个「性」是相近的。所以啊一切众生是本有、本具有智慧的。所以能够跟如来所讲的经教的那么大的智慧能够「相应」,那因为众生的自心自性啊有「智慧性」,所以能够建立这一切的经教。「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如果没有这些世间人啊,需要佛祖来度,这「若无世人」当然是省略,就是需要佛来度,这一切万法跟本就免了。「故知万法本自人兴」所以就知道佛祖所没的这「一切万法」,都是为了人而兴起的,一切经书因为有人来解说,所以才有的。在这里所有的人里面,就是众生里面「有智有愚」,有的众生是很愚痴的,而有的众生是很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就叫做「小人」,小人就是说,不是道德坏就叫小人,是说比较低下的人,意思就是「凡夫」啦!愚痴的人就是凡夫。「智为大人」大人就是佛菩萨,圣人的意思,愚痴的人就是「凡夫」,有智慧的人就是「圣人」,是大人、圣人。「愚者问于智人」愚者问「道」于智人,愚痴的人「问」就是问道,请教佛道于有智慧的人,就是于佛菩萨啊、或是有大修行的人。所以呢?智者就为愚人说法;那愚痴的人呢?如果因此而忽然「悟解心开」,忽然大辙大悟啊!「即与智人无别」,那么就跟有智慧的人没有什么差别。这个「心开悟解」,若忽然开悟了,这不是只有大乘禅宗里面才有,在佛世的时候、在佛祖的时代,很多弟子都是佛祖开示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忽然间他就开悟了,然后马上就当下就证了阿罗汉,这个很多,对不?这个有老的、也有年轻的,男的也有、女的也有。

  经文:〖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善知识,假如没有悟到,「不悟」的意思就是「迷」,假如是迷的人啊!就佛是众生,他所看到的佛祖啊就像众生凡夫一样,他对佛没有信心,也没有恭敬心,他看佛就好象普通的众生,普通的凡夫一样。很多人说,佛祖就是古时候的那个「太子」,这样子。二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太子(乔达摩),这样子。还有,现在有一派的人,做那个考据的,他们也没有信佛,他所信的也是二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太子,他就说我们现在所信的这个佛,释迦牟尼佛,其实没那么行,那都是什么呢?他们说那都是后代的人把佛陀「神格化」,也就是将他看做好像神一般,其实「佛」并不是那么行,这样的意思。这个第一个表示不信;第二表示毁谤,就谤佛啦!这一派的人又不信「佛是一切智人」,「一切智人」就是「薄伽梵」嘛!但是啊你如果深入经藏,你就不会被骗了,不会被误导。怎么说呢?虽然他们这些人不信大乘佛法所说的「佛」,以及佛的「佛果功德」。但是你如果去看即使是所谓他们所说的,根本佛教就是小乘佛法里面那个「阿含经」或是「阿毗达摩」,也就是小乘经论,里面都有讲「如来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而且讲的很清楚,像这个舍利弗所说的,所造的一部叫做「集异门足论」、「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这一部论典事实上是舍利弗集的,但是是佛说的,里面讲的都是佛语「世尊言」,「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这个「足论」,「足」是具足的意思,这个小乘里面有「六足论」,像「戒身足论」、「集异门足论等等,总共有「六足论」。里面就是分明讲的很清楚,这个如来的「十号」功德等等,(故佛果功德是大小乘所共说、并非神格化)所以这个未法时期很可悲,大家都人云亦云,然后佛教的原典看的人少了,那看得懂的人又更少了,就随便人家说啦!人家说什么我就信什么,因为他很有学问嘛。所以我有一个发心,将来我就讲这个,就是这个「六足论」,把所谓的原始佛教,真正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说「是这个样子,小乘跟大乘所说的如来功德没有差别,汝等莫谤佛」。听到谤佛就很生气,佛祖就好像我父亲一样,如果说我父亲的坏话我就曾很生气。所以这个一定要、一定要把她纠正过来,这也是叫做所谓的「护持佛法」、「护持正法」,对不?这就是佛子的天生的义务。现在佛法越来越乱,就是这样子,大家都不知道,随便人家怎么讲,那种人说,如来不是「一切智人」,然后如来是后代人把他「神格化」等等,这都是邪见。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即佛」。所以因为这些人是迷啊,迷自己是凡夫。自己是凡夫,所以看一切人皆是凡夫,然后自己是狗屎,看一切人都是狗屎,你知道吗?所以有人说「这世间都是狗屁」,那么那个人他自己是狗屁,你知道吗!因为他自己是狗屁,所以他看一切都是狗屁。那么「一念悟时」如果自己悟了的时候呢,那么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为什么?一切法都是「自心现」,你所看的一切法都是你自己自心所现出来的,你如果「自心清净」的话,你所看到的都是清净的,你如果自心是污染的,你所看到的都是黑黑臭臭的,对不?你那可能看到清净法昵?绝对不可能,所以叫做「一切法皆自心现」。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所以啊我们要知道,一切万法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何不就在自己的心中,顿见自己的真如本性,你为什么要去外面到处跑呢?乱跑、乱闯。「到处跑」这是很深奥的哦!这个你要知道。

  经文:〖《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实时豁然,还得本心。』〗

  看到这一段就好。

  「菩萨戒经」里面讲,「我本元自性清净」我的「本元」,本来的源头,这个「元」跟那个三点水的「源」是同样的意思,我本来源头就是「自性清净」的,所以如果认识自己的自心、又见性,就一定能够成佛道,这是「菩萨戒经」里面这么讲的;「净名经」就是「维摩诘所说经」,说「即时豁然」豁然贯通,「豁然」就是贯通的意思。「还得本心」「还」就是返回的意思,「豁然贯通」返回然后得到本心,既然说是得到本心,所以不是「新得」的,是本来就有的。

  经文:〖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善知识,我在忍和尚,就是五祖弘忍大师那里,一听到他解说,我「言下便悟」,我就马上开悟了,「顿见真如本性」这个他可以讲,我们不能这样讲,你不能说「我那天听师父讲经,我就见性了」,你不要乱讲。「是以将此教法流行」所以将这个教法、这个顿教的法门来流通,使这个要学习佛教的人,都能够「顿悟菩提」,「菩提」就是「觉性」。可以「各自观心」,「观心」观看自己的心,你就要起智慧才能够观看自己的心,你听到「观心」,「观」是用眼睛看,对不?但是这个眼睛不是这两个可以带眼镜的这个(肉)眼睛哦!那是「心眼」、心眼没有「近似眼」,所以不用带眼镜。所以你听说「听说」用眼睛看,就一直瞅着,本来没有近视,看得变近视。

  自己观自己的心,这实在很奇怪,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吗?这个「心」无相,对不对?但是它(用)起来的时候,你如果真正「心眼」有开,你就看得到,看它现在是在「贪」、还是在「愚痴」,都看得到,都在放电影,你看得到。但是用什么看?很奇怪那什么人在演呢?什么人在演给什么人看呢?「自己演,自己看」,这样才有趣。所以这非常不可思议,这个自己演自己看,不是只有看而已,而且还有声音,这是有声电影。不是只有声音,电影如果在厨房在煮的时候,那个味道你也闻不到,对不?我们这个(观心的电影)不只有声音、有影像、还有味道,「色声香味触法」全都有,非常的精彩。「观心」就是这样去「观」。「观」这个(师父指体内)里面「自心所现出来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

  「自见本性」这样就能够自见本性。「若自不悟」但是如果说你自己没有办法悟。「须觅大善知识」就要去「觅」、找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他能够了解最高的法、最上乘的法的人啊!「直示正路」直接指示你那个路、那个正路让你去修。「是善知识有大因缘」这个善知识是有一个大因缘,这个「大因缘」是什么呢?(就是)所谓化导令得「见性」。「所谓化导」(这里)受词省略掉了,(受词)就是众生。所谓化导有情,令得见性,这是「善知识的因缘」。所谓「佛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与世」出现于世,这是「法华经」所说的,就是「开示悟入」佛之正法、「佛之知见」。善知识,或是佛祖出生在这个世间的因缘,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要「开示悟入」、「开示悟入一切众生」,「开示」道理令众生「悟入」佛的知见。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一切善法」这个善法就是说佛法里面最好的法,都是因为有善知识开示,所以才能够发起。「三世诸佛,十二部经」本来在人的本性里面,都是「本来就具有」的,但是凡夫都没有办法自悟。所以啊就必须求善知识来指示,才能够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如果自己能够悟了,就不必向外去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假如执着说,一定要善知识来提拨,使我解脱,这样就不对了。因为善知识只是指点你一条路,但你要去自己修,那个「路」要你「自己去走」,「他(善知识)不能替你去走」。所以解脱的路,也要你自己去修。好!休息一下。

  第十九集完。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