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报告十一
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题目,「印祖说:善医者,只能医病,不能医业」。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十二句,「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王彬,少极病瘠,自分寿必不永。凡见老人,每敬羡之。过其门者,虽贱辈必起立,行必让路。后病渐瘳,力愈壮,寿至九十三。」这一段的白话意思:王彬从小身体就经常生病,而且瘦弱,他自己预料寿命不会很长。凡是看到年老的人,他就非常的尊敬,而且羡慕他们。老人经过他家门口,虽然是很贫贱的,他一定起立,他在走路的时候一定让路。后来病体就渐渐的痊愈好了,体力也变强壮,寿命活到九十三岁。这一段里面只有讲一句,就是「恭敬」。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一切法从恭敬中求,至诚心、恭敬心,相应菩提心。那么这一段我们来探讨,前集讲《华严经》的四个愿,我们有提到无病恼身,怎么样可以能够无病?
这一段讲,王彬年轻的时候,多病衰弱,他后来为什么长寿,得了九十三岁?我们知道病有三种,一个是「生理病」,一个叫「业障病」,一个叫「冤业病」。这个生理病是一般的风寒。老法师说:你真实的修行,老实、听话、真干,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华严经》讲的四个愿,就是能够永保寿命。这个永保寿命,不是叫你贪生怕死,是证得无量光,无量寿。那么离老死法,就是老法师讲的不老、不病、不死,就是这句阿弥陀佛的圣号,阿伽陀药,就可以远离一切的灾毒,能够成就无病恼身,不老,不病。
第二种病就是业障病,像我们最近常常在帮一个小弟弟回向,他一出生七天,心脏就开刀,这是标准的业障病。前世造很多杀业,这一世他一出生就在保温箱里面,七天就要开刀,动心脏手术,那么小的身体,那么小的心脏,他就必须要动这个手术,这叫业障病。有些人一出生他心脏就不好、气喘、体弱多病,这叫做业障病。像我以前也有业障病,脾比较湿,皮肤、身体背部某些地方就会痒,几乎经常去看中医,每月花费台币五千元,刮痧、拔罐、针灸,吃一大堆药。那刮痧就会起水泡,自己脾气也不好,这是脾湿现象。在中医学上来讲,医生说:「你脾比较湿」,它遇到一个潮湿的时候,天气比较闷热的时候,它就会发作。譬如梅雨季节,我印象中,大概二00三年到二0一0年,大概将近有七、八年,我都会有这种脾湿毛病,奇痒无比,深以为苦,无药可治。就是海贤老和尚说:「妙药难医冤孽病」。痒在什么位置?它不是在身体前面,让你很好刮,而是痒在背部。背部哪里?就在膏肓那个位置,让你根本刮不到,或是脊椎的后面,你手伸过去刮不到。还有这个双手,当时手痒的病毒,包括手掌心、手指之间都会痒,这叫业障病。当时自己知是业因果报,虽苦,仍继续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学讲《地藏经》。
在二00三年我妈妈往生火化时候,烧出一个白色观音形状的骨头出来,我手去接了以后,手痒得更严重,遍寻北部名医罔效。果清律师在台湾桃园传戒,我带领百位志工去做行堂香积,手痒难熬,会宗长老劝我用米酒加开水高温烫双手,但没用,烫得了表皮,烫不了业,这就是业障病。印祖说:「人生是酬业而来」,因为我对母亲尽孝,受报消我的业,这个业透过病毒出来,我欢喜受报。后来随著学佛精进修行,不断忏悔、改过、放生、布施,就像老法师讲的「你受到侮辱、受到灾害、受到折磨(病苦的折磨),你能够欢喜接受,这叫消业」。大概折磨了八年,目前脾湿搔痒现象已不复见,现在脾气就比较好一点了。这是业障病。可见业障本空,本觉本有。海贤老和尚说:「佛语至诚,确无诳语,度一切苦厄。」
第三个,老法师说(经典上也说):叫冤业病,旁边有冤亲债主。譬如说婴灵或是冤亲债主缠身,这个就是很难治好,他是来讨债的,他是来索命的。这冤业病很难化解,譬如像现在有很多忧郁症的、跳楼自杀的,那叫冤业病。我有一个莲友的女儿,在板桥她母亲佛堂的阳台跳楼自杀。因为她先生去玩赌博游戏机,输了很多钱,她很不甘愿,跟她先生吵架,后来就喝酒酗酒,醉了以后就从那佛堂外面跳下去。后来我到亚东医院去看她,到她家去诵《地藏经》,我说:「你这是大不孝,必须向你母亲忏悔。」后来诵完《地藏经》以后,她当天晚上回来,站在床头旁边跟她丈夫说:「对不起!是有人把我推下去。」这叫做冤业病。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印光大师开示我们,怎么样去面对生病?印光大师在「与方远凡居士书」里面有这段的开示,印光大师说:「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这句话是真的!要嘛就是过去生自己造,要嘛就是今世自己造的病,病由业起。印光大师说:「即如令严之病」,令严就是方远凡居士的父亲,他说你父亲这个病「乃不知慎口腹」,就是贪吃!「贪食水果凉物之所致者,及乎有病,不能从善养上令恢复,而一味靠医生转移。」他说:「医生每遇富贵人之病,便大喜过望」,为什么?要让你花很多钱。印祖说:「遂用种种方法,令其阔张」,阔张就是让你花很多钱,「而后始令收敛,则金钱自可大得矣。」到最后没有办法医了,就跟你讲说这个理由,那个理由,这样医生就可以怎么样?就可赚钱,你花大把钞票银子来酬业。
印祖又说:「然医之善者」,什么叫医之善者?就是会医病的医生。就算医术很精良的医生,怎么样去治病?印祖说:「亦只医病,不能医业。」这句话讲得很好!善医者,只能够医病,不能够医业。他说:「即如子重病肠痈」,就像四婶的儿子得了一个肠病,肠痈就是有点像盲肠炎之类。「医云非开剖不可,汝四婶不放心,遂不医。」他说你四婶就不放心,所以就不医了。「与德章拌命念佛念《金刚经》,五日即愈」,五天就治愈了,德章可能是他们一个亲戚。「此病可谓极大,极危险矣,然不医而五天即愈」。印祖说,这个肠痈它是很危险的!可是因为他四婶和德章拼命的念佛跟《金刚经》,结果五天就好了。
印祖说:这个病可谓极大、极危险。这句话的确是真的,末学在拙编《知苦乐法》一书中提到,像我家兄的女儿,得了甲状腺的重症,不能够进食,只能喝水、豆浆,米饭都不能进食,很痛苦。她跟我哥哥讲说:她想要去自杀。有缘到孝廉讲堂来,那天刚好法师在,给她皈依。后来,我哥哥的女儿,她的一个同学同样是留学美国,得了子宫颈癌,她们两人通电话,她同学说:「我子宫颈癌,诵《地藏经》治好了。」她说:「你诵多少?」她说:「我诵一千部治好了。」
我一个莲友罗居士住在台湾板桥,他的儿子得忧郁症,念我们台北师大附中,重度的忧郁症,没有办法读书了,罗师姐跟她先生一筹莫展,不晓得怎么办?后来就发愿诵一千部的《地藏经》回向给他儿子,就在一定的期间把它诵完,这叫「克期取证」。她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她自己一个人大概诵了六、七百部,她丈夫、婆婆帮她诵了二百多部,阖家总共好像不到半年之内,念了一千部《地藏经》。念到后来,他的儿子忧郁症就好了,现在师大附中也毕业了。罗师姐后来自己本身检查,发现得了子宫颈癌的初期,后来也因为诵《地藏经》,顺利的切除以后就好了。刚才讲说我家兄的女儿,她就发愿读二千部的《地藏经》,后来到六百部就可以进食了,可以吃米饭了。前一阵子阖家欢喜到日本去旅游,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办法享受天伦之乐。现在继续诵《地藏经》,已三、四千部。
印祖说:「子庠之颠,仍属宿业,汝四婶以至诚礼诵,半年即愈。」颠就是羊癫疯,子庠是四婶小孩。印祖又说:「汝父既皈依佛法,当依佛所说,不当信从洋医,特往彼医院去医也。使一切病皆由医而始好,不医便不好者,则古来皇帝,及大富贵人,皆当永不生病,亦永不死亡。」因为西医是从西方过来的,所以它叫洋医。印祖说,你爸爸一定要往医院去医,一切的病,假如都是由医生而医好,不医就不会好,古来的皇帝及大富贵人家,他应该永不生病、永不死亡了。这是真的!我们台湾最有名的某信托公司的董事长,他也是我们台湾政商界的名人,也得到大家的尊敬,他对社会公益也很投入,在政商两界非常的得到敬重,他本身也开一个医院在台北市的近郊,他那个医院还是专治癌症的医院,他自己开的。但是后来这位大企业的董事长,他本身也得癌症,他非常有钱,也可以讲富可敌国。他后来自己的医院也没有办法救治,他的医院是专门治癌症的,后来送到美国去,美国最顶尖有名的医院,后来还是死在美国。
我引述印祖这样的开示,有人会认为说:黄居士,你这样讲的话,叫我们都不要看医生了,那医生都会反对!没有错,印祖开示,医生有他医病的一定极限,超过那个极限,他是没有办法的,就是业力。所以医生可以医病,不能够医业,你要了解那个病的根源。病是什么?病由业起!业由心造,你应该从业力去解决。我在编辑《知苦乐法》里面,特别提到很多的公案,我里面提到菩萨示现的事,里面有一个公案,就是一位留美年轻的台湾企业家,蔡晋宏居士,他经营科技业。年轻事业有成,应酬多,大吃大喝,牛排、猪排、羊排、龙虾,吃尽所有这些人间美食。最后得到一个癌症叫「尤因氏癌」,治不好。他求诊美国治癌三大名医,医生跟他讲:「没有救了,一则另请高明,二则死马当活马医」。那个名医至少治过三千个癌症病人,名医束手无策。
因为要化疗,那药毒性非常的强。他有一次看到护士穿隔离衣、隔离袜、隔离手套,他说:「你干嘛穿这样?」她说:「不是,这化疗药毒性太强。」他所有血管都已经打遍了,没有办法,后来只好从他胸口,在心脏旁边做一个人工血管打进去,七天七夜昏迷。最后他发愿忏悔业障。他诵《地藏经》,想到以前大鱼大肉这样吃,他说我就是那个罗刹鬼王。后来他发两大愿,生生世世跟随观世音菩萨行菩萨道,开始发愿吃素。不久,他的癌症好了。现在蔡居士在美国四处宣扬健康素食,他体悟说:「今年是我素食第十一年,经过无数治疗,癌症专家非常惊讶的告诉我,所有检验都显示我身上的癌细胞已经不存在,我痊愈了!一般人多把我活下来的奇迹归功於素食对健康的正面效果,但身为佛弟子的我,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我对及时悔过、忏除业障的功德深信不疑。不需要任何宗教理论,也能了解世间没有哪一个有情众生心甘情愿丧失生命来成为他人的肉食,我们真的需要夺取有灵性的生命才能满足吗?冷静分析,不能素食的种种理由,最终只剩口欲。」我在《知苦乐法》里面提到他的故事,这是真实的故事。
印光大师又说:「然而贫贱者病少,而寿每长;富贵者病多,而寿每短。」他说,世间人你不觉得很奇怪吗?贫贱者病少而且寿命都比较长。你看我们台北市的万华区,那边有很多的街友,我们台湾叫街友(就是流浪汉),他们都是有家归不得的,或是无家可归的,都是靠乞食来过日子,非常的贫贱。唉!他们餐风露宿,反而没有生病,贫贱者病少,而且都好像还活得满长的,寿每长。印祖说,「富贵者病多,而寿每短。」他说有钱人反而是多病,而且寿命比较短。印祖说:「其故何哉?以一则自造其病。」为什么?自造其病就是病从口入,还有造业。「二则医造其病」,医生来造成他这个病。「有此二造之功能,欲脱病苦,其可得乎」,印祖说可能吗?
「祈为汝父说,不必往上海求西医」,因为这位居士的父亲要到上海求西医。印祖跟他讲:「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之大医王,则自可勿药而愈矣。」像刘素云居士,她是红斑性狼疮,她用十年的工夫,一门深入《无量寿经》,一句佛号,她的红斑性狼疮好了。二0一二年我在香港跟她见面,跟正常人一样,她这就是求阿弥陀佛大医王,勿药而愈。印祖的话。有些人会说:「这怎么可能?你叫我们都不要相信西医,叫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叫我们相信观世音菩萨,不要吃药,就会好吗?真的有这种事吗?」世间人十个有九个都一定会这样怀疑,为什么?这个疑就不能契入了,这个疑就跟信愿行相违背了,你信心就生不起来。因为众生都是这样,一定要给我科学验证,一个是怀疑心,一个是科学印证。这个疑一生起来的时候,你跟佛就不能够相应了。刘素云居士就是个活生生见证。
印祖又说了:「求西医好否参半。」他说求西医,能够好不能够好各一半。所以印祖他也没有否定西医,你看他这里讲求西医好否参半。就是说也许你生理病可以治好,他说业障病你就治不好,所以求西医好否参半。但印祖说:「求大医王,或身躯上即好,即身躯上未好,而神识上决定见好。」念佛求大医王,身体可能就好起来,若或身体上可能好不起来,但是其神识上决定见好。所以为什么很多生病的人,他念佛以后,他身上有病苦,但是他神色自若,而且红光满面,因为他心念非常的清净,这是神识上决定见好。印祖说:「若妄欲即好,完全废弃先所持之戒,大似剜肉做疮,有损无益。」这可能是他父亲有持戒,反去求西医,大似剜肉做疮,譬如说你皮肤长了一个疮,你把那个地方的肉挖掉,能够治病吗?这叫剜肉做疮。他父亲把那个戒废掉,就是你想治那个病,病就能够好吗?这叫剜肉做疮,有损无益。印祖说:「西医未入中国,中国人有病皆不治乎?」那西医未入中国前,中国人有病就没办法治疗吗?所以印祖说:「固宜放下妄想,提起正念,则感应道交,自可全愈矣。」
最后我们来聆听净空老法师对於「矜孤恤寡,敬老怀幼」这一段的开示。老法师说:第二十二句这个「矜孤恤寡,敬老怀幼」里面有提到「好善之心,人之所同」,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喜欢去做好事的心,这个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且大家都认同的。他说:我们有好善之心,但是善行、善事必须要有人提倡。就像老法师提倡三个根一样,《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还有《十善业道经》,这叫做什么?要有人提倡,要有带头的人。像大陆的陈大惠老师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工作的推动者,带头的人,真正的志士仁人。像我们看蔡礼旭老师在庐江国学中心,现在在马来西亚推动传统文化,这叫做志士仁人。
他何以能带头?他必须明白道理,真正落实,他就能够起带头作用。《感应篇汇编》的经文里面也有讲:「天下不患无有力之人,患无能发大宏愿之人耳。」所以这个跟地藏菩萨讲的一样,要发愿,要发大愿,只要有发愿的人来带头,就能够成就。这是老法师开示的第一点。你怎么样去矜孤恤寡,敬老怀幼?这种善事、善行要不要做?是要做,但是要有人带头去做,我们刚才讲到国家也可以带头做,皇帝都带头做,明太祖他就带头做。这要发宏愿的人。
第二个,佛在经论里面常常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实在是太难了。老法师说:「不发菩提心,就谈不上修行。」他说:「菩提心的反面就是迷惑,迷惑的人纵然有修,成就是有限的。」前二集我们有提到发菩提心,具足智慧。这个地方,老法师说:「一定要破迷开悟。」他说:「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我们怎么去发菩提心?我们在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我们的攀缘心起来了、取舍心起来了。譬如说我们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我常常做这样的比喻,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譬如说你吃这碗酸辣汤,你知道它是温的、凉的、热的,你知道那个温的、凉的、热的,这个知道的知,就是我们本具见闻觉知,就是我们的灵知性,我们的清净心。但是到第二念的时候,你的毛病习气就起来了,你喜欢吃热的,不喜欢吃凉的,你就不吃了,那个叫做攀缘取舍心,知变五蕴烦恼了。
攀缘取舍心就跟菩提心相违背了。所以你的菩提心要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里面去修。老法师说:「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你从根尘接触,舌根碰到味尘的时候,你修放下,你把它转成阿弥陀佛。如果你真有功夫的时候,你转成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知道它是热的、凉的、温的,你吃时能够如如不动,不取於相;内不动心,外不著相,著什么相?著它是冷热的相。内不动心,吃得很清楚,但能够如如不动,这舌根吃作用就是阿弥陀佛,那个吃得很清楚、很明白的,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所以老法师说:「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我们自己的毛病习气一定要知道。」热的你要吃,不热的你就不吃,这叫毛病习气。老法师说:「知道的时候你就觉悟,不知道是迷惑」,你自己已经起心动念了。你听到声音,你起了一个烦恼心、起了一个嫉妒心、起了一个执著的心,你要在日常生活里面发现这毛病,你要去念佛观照。你的毛病习气已经来了,你起了嫉妒心,你知道了就是觉悟,觉悟了就跟菩提心相应,不知道了就是迷惑。
老法师说:「就以日常生活来说,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情形,有一点小小的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不顺我们的意,我们觉得很不舒服、不自在」。他讲这句话我很不痛快,我没办法接受你这句话,常常我们在日常生活会碰到不高兴的事情。老法师说:「我们在习惯当中有没有觉得这个无所谓?」就是别人对你不尊重、不恭敬,你会不会觉得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你会不会觉得无所谓,你都没有留意这些现象吗?如果你注意这些现象,你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你去注意了、执著了,老法师说:「这叫造业」。
老法师说:「不读佛经的人不知道,不能够深解义趣的人不知道。」你不知道为什么不高兴,你突然间无明来了,我们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你不知道无明怎么跑出来的,你反正开始看到(眼见色)、听到(耳闻声)就不高兴了,无明就起来,毛病习气就发作了,你就不自在、不如意了,你就觉得很不痛快了,你看得很不顺眼,看对方不顺眼。就算学佛人也如此,若有人对你说:这样不对,那样不对。我们会马上反应说:你不要管我。老法师曾讲一趣事,有一位讲经者,上台讲经前,客气请老法师指教,结果下座后,老法师提建议,他不悦的说:「好,不要再说」,拂袖而去。这就是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
你起了不痛快、不自在,你要把它转念说:「是的,谢谢你的指导,我会参考,我改进。」这叫转念,这叫深解义趣,这叫不造业,不结恶缘。如果你跟他讲:「你管我。」造业,结恶缘,对不对?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里面修!老法师说:「你有没有在日常生活里面去注意这些现象?」他说:「为什么不自在?还不是分别、执著。你要没有分别、执著,你哪里会有这种不自在、不如意、不痛快?」老法师说:「分别、执著难断。」所以我们知道以后怎么样?在根尘接触的时候,我们修放下,我们修转念,我们把它转成阿弥陀佛,能转成阿弥陀佛就能包容善解,那就是放下了。如果你做到这一点,就跟菩提心相应,那你功夫就会进步,你功夫就会得力。这是累积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你到临命终时,你才有办法万缘放下。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祈请师父上人教诲,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法师、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老法师:黄居士这篇报告对现代学佛同修来说真的很重要。也因为这么一个原因,让我们看到了,学佛有很多同学真的对佛没有信心,为什么?一有病就找医生去了。这个现象多,常常看见。几个人真对佛还有信心?太少了。学佛,对佛有怀疑,是半信半疑,功夫怎么能得力?怎么可能有感应?没有感应就说佛不灵,就要去改学别的教。这是给我们深重的警惕,我们要回光返照,我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自己没有,也还有别人有。有一些对你关心的人,他没有想到佛的感应,他看到你身体不舒服,他就想到医生,要给你介绍医生,要买药来送给你吃,怎么办?你要不吃他很不高兴,可能就变成冤亲债主。自己要有信心,要坚定,不受外面境界干扰,一定要相信佛。我们把好的案例记在心里。我们确实看到了,你说这里提到刘素云的红斑狼疮,她知道那是要命的,实在讲她也不想活那么久,我依靠佛菩萨,我求往生,我不求病好。不求病好,你那个心里头对这病不重视了,那病自然就好了。你天天想病,没病也想出病出来,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要懂这个道理,这个真的,一点都不假。
极乐世界是那些居民,往生的人,个个都是善的念头,纯净纯善,阿弥陀佛也是善念,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带头,大家共同成就的极乐世界。那我们想想,我们中国古时候人想什么?一直到满清的中叶,我们中国老祖宗世世代代都教给我们想伦常道德,从小就教你。违背伦常道德的,父母管教你,路人都管教你,这个风俗好。我们小时候在农村里头,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常常到外面去玩,有做不如意的事情,小虫,去抓小虫去,去杀蚂蚁去,路上人看到了教训我们,我们听话,教训我们。我们父母看到的时候,对这些路上的人是非常客气、非常恭敬,感谢他教育小孩。不像现在,现在小孩父母溺爱,别人不能管,别人要教小孩,父母还来干涉。时代变了,所以社会变了。你们每天看电视、看报纸,这个地球上每一天多少灾难发生,什么原因?都是不善念头引发的。
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水做实验,他也是偶然心血来潮,我问他,你怎么会有这个念头?偶然的。发现之后非常惊讶,然后就锲而不舍,把这个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搞成功了,这有功德。那时候他不相信佛法,他是搞科学的。我在东京开会,去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在冈山开的,会完了之后,我们到东京去看他。他对於宗教很忌讳,他说宗教是迷信,不愿意接触,怕人家说他是宗教,对他的研究会有不好的反映。我告诉他,我说你这种实验佛经上有。他吓一跳!他就问我:佛经上真有吗?我说:真有。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我教给他一大套。我说你不妨试试看,你写个「佛」字贴到水上,你看它反应怎么样?他就真做,反应非常好。我说你再看看其他各个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有宗教这个水结晶都很美,这个你实验的,你这个不是迷信,你是经过科学实验。
近代量子力学的报告,完全肯定了念头,证明佛经上讲的相由心生。相就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来的?从念头来的,这个被量子科学证明了。你知道这一点,量子力学家提出来的,地球上的居民,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念头纯净纯善,地球上所有的灾变统统化解了。而且还告诉我们可喜的一个信息,这地球上七十亿人,怎么可能把念头改过来?不可能,念头转恶为善只是少数人,多数人怎么办?他们造的业力超过我们,也就是说造恶业人多,我们修善的人很少。他给我们提出一个数据,他说地球总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多少人?不到一万人,这百分之一的平方根,这些人他们能转了,就能转整个地球人的共业。我们一听这个话,就想起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邪不胜正」,邪恶的人再多,那个正人少,能改变他,是这么个道理。要找纯净纯善的,找个八千人,也不容易!三、五千人,在全世界找,可能有;八千人不容易,一万人就更难了。所以也是要带头,要有人宣传,要有人在领导。
我们首先希望净宗,我们净宗同修决定不止一万人,从我们同门同道来提倡,我们要纯净纯善。善恶的标准,佛门是十善业道,我们要真干,决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容易得罪人)、不贪、不瞋、不痴,不要太多,就能把这个十善业做到,变成我们的生活,变成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戒律,就行了。
中国人不信教的,能够把老祖宗的教诲找回来就好,老祖宗教我们五常、五伦,跟十善业的功能完全相同。一定要做到,从哪里?从家里做到。「父子有亲」,这一条做到了,家和万事兴,这是万善之根。一家人不亲爱,你爱谁?一家人不能亲爱,这个人不能做人。我们从这里做起。「夫妇有别」,各有各的任务,男女生理不相同,各人各人的任务不一样。男主外,女主内,内是什么?内里头最重要的是把下一代教好。自己这一生随缘度日。随缘好,随缘不造恶业,家里富贵过富裕的生活,家里贫贱过贫贱生活,心安理得,道理搞明白心就安了。好好把下一代教好,认真负责,你养小孩,你对得起小孩。母亲在怀孕十个月的胎教,那就是持戒,十个月要持戒,把持戒做好,起心动念与伦理道德相应,与善相应,与恶相背。这十个月当中不能有恶念,不能发脾气,什么都要学忍辱,心平气和,为什么?所怀孕的这个小孩,他所得的是母亲的正气。母亲给他是纯善纯净,从胎里面就养好了,生出来之后很好教,很听话。像古人一样,三年。现在这个社会乱了,诱惑力量太强,至少要帮助他到七、八岁,三岁不行,再加一个三岁,就是要到七、八岁,这个根就行了,他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是邪的,不正的,他自动会排斥;是善的,是正的,他会去亲近,他有这个能力。你给他这个能力,这真正是对得起儿女,对得起祖宗,也对得起自己,自己在这一生这个事情做得很圆满,做得很好。小孩长大成人是圣贤君子,他一生会做好事,会服务人类,积功累德,从哪来的?追其根源都是父母。现在很多做父母的对子女没有做到,真的是对不起儿女。佛法讲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看看,你要是真正能教得好,头带得好,他是一尊佛出世,那还得了吗?他救多少人!我们要疏忽,夫妻两个拼命去赚钱,小孩生下来不带,不要了,这个太危险,家里没有后代,纵然有钱,儿女不孝,怎么办?还是搞得家破人亡。所以这比什么都重要。
学佛要建立信心,对於佛经上字字句句,它能传到今天,它要不是金玉良言,谁愿意把它传下来?古时候没有印刷术,宋以后才有。到民国初年,有铅字排印,活字排印,算是很进步的了,我去看过,还是很费事,印一本书不容易,成本高,哪里像现在印刷术便宜,成本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在那个时候,真的把古人的东西,都是挑了再挑、挑了再挑,挑到最好的,我们把它印下来,留传后世;有问题的,统统都把它丢掉了,没有那么多钱流通,这个道理要懂。所以字字句句都是精华,没有糟粕。现在人浪费,古人不敢浪费。古时候生活风俗习尚都是很节俭,富贵人家也学节俭,乃至於帝王家都节俭,他才能传后代。一走向奢侈,没有不亡国的,没有不败家的。
所以真的,一切都要从恭敬当中去求。对中医要有信心。现在好中医也少了,不像从前。我年轻的时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那时候我二十几岁,他说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才三百年,你相信哪一个?五千年的经验不容易,三百年还在搞实验,到底有没有效还是未知数。黄居士在这个地方提到,病真的是有这三种,生理的医生能治得好;冤业的那要化解,比如说你在寺庙里面诵经、许愿也许能化解,他接受了,他就走了;业障病最难,为什么?是自己造下的罪业,这最难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真正忏悔,后不再造,就有效。忏悔之后还干,没效。忏悔之后,后不再造,这是真忏悔,这才能起作用。
海贤老和尚为我们表法的,这记录下来的,十二岁种个冬瓜,被他堂弟偷去了,这是什么?这是念力,你看那个念力多厉害,他也不晓得谁偷的,他就小声念,谁偷了我的冬瓜,叫他长疮害病。他堂弟三天果然就长疮害病。婶娘来找他,你可别再念了。他知道以后,没有想到念有这么大的力量,所以马上改口,快让他好了,快让他好了,二、三天就好了。他才体会到念力有这么大的能量,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念为什么没有作用?我们念里头有杂念,不是正念;他那个念里头是没有杂念,不是他念有效,我们念没效。他用的是什么心,我们的心跟他的心不一样,他专。十八岁的时候,腿上长了个痈疮,全身溃烂,一直到老身上还有疤痕。这个是业障病,他自己知道,什么医药都治不了的,他放弃医药治疗,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说了,救苦救难,度一切苦厄,他相信菩萨决定没有妄语,不会欺骗人,就专念他,一、二个月疮好了。
真相信,没有丝毫怀疑,才管用。我们现在还去找外面的,是我们对佛菩萨有怀疑。所以念经经不灵,念佛佛不灵,还要起怀疑心去责备佛菩萨,那就造的业更重。只要真正肯相信,决定没事情。如果发菩提心,弘扬佛法,传播佛法,帮助人破迷开悟,振兴佛法,这个功德大!发这种心的时候,寿命没有了,佛也会把它延长,为什么?叫你表法。海贤老和尚我相信他的寿命也不过是七老八十,不可能活到一百多岁。这一百多岁是阿弥陀佛把他延长的,那是替佛菩萨工作的,来度化众生的,来做影响众的,这寿命自然延长了。自己喜不喜欢长寿?并不是喜欢。老和尚常说,年岁大了,不要找别人麻烦,念念都想求往生。可是佛总是叫他再多住几年,到时候再来接你。为什么?他能持戒,他能吃苦。表法最重要就是表这个,做出好榜样给人看。走的时候走得那么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没有老苦,没有病苦,没有死苦,这让人生信心。黄居士也在此地劝导我们,非常难得。我们看底下的一份。
学生:「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报告十二
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题目,「跟佛陀的心一样,同心、同行、同愿、同德」。
在《太上感应篇汇编》,「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中有一则公案,解开是元末明初的人,家里非常的富有,他的亲戚朋友如果结婚或是丧葬财力有困难的,他都去帮助他们,有紧急需要救援的,他都能够赴汤蹈火去救他们。他常讲说:谁不想多积一些财富?可是财富往往就是结怨所在。我只知道行善可以遗留福德给子孙,放著金玉财宝不去帮助别人,有什么意义?他的儿子解纶官当到御史,二儿子解缙当到大学士。这一段里面,明朝解开他乐善好施,想累积福德给子孙,不要遗留财富给子孙,有这样的善根很好。但是我后来去了解,解开第二个儿子解缙,后来其实是被问斩的,这怎么回事?
解缙是明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是朱元璋那个时代的进士,他深为明太祖所器重。他曾经写「万言书」,上书朝廷,说朝令夕改,刑罚太重而且繁琐。渐渐的忠言逆耳,皇帝就讨厌他了,把他改调御史,后来觉得他太年轻,叫他回家修学。明太祖驾崩以后,他自己赶到京师去奔丧,又被人家说他违反皇帝的命令,被贬到河州卫吏,后来又被徵召当翰林待诏。明成祖即位,拔擢他当侍读,参预机要事务,编《永乐大典》。但是因为他才华太好,而且直言不讳,被人家嫉妒,屡遭罢黜。永乐八年,他进京禀报事情,当时皇帝北征,他去晋见太子。后来大概是遭人密告,说他无人臣之礼,可能是比较傲慢,被抓去监狱,后来被杀。
为什么我特别提这一段?他的父亲解开行善积德,为子孙谋福,但他次子解缙却被问斩。那么到底要怎么样为子孙谋福?我们说福不能抵业。我就引用《坛经》,六祖大师说「迷人修福不修道」,虽然解开他很喜欢布施,但是他修福没有修心,不修道。什么叫做修道?就是你必须要知道修行的目的、布施的目的是什么,你要离相布施,要断贪瞋痴。修福的目的,就是要破你悭贪的习性,要改你的毛病习气,要破你的执著分别,要出离三界。「只言修福便是道」,迷人他认为修福就是修道,「布施供养福无边」,你布施供养无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你心中的贪瞋痴三毒还是继续造作。「拟将修福欲灭罪」,你想修福来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有福报,但业报难逃。解开第二个儿子解缙即是如此,这叫三世怨。
那么怎么样去教子弟?印光大师他开示得非常好,他说「凡发科发甲,皆其祖父有大阴德」,子孙能够中科甲,考取功名,用现在的话就是说,他当部长、当总理、当总统、当省长叫发科发甲,都是因为他的祖父有大阴德。「若无阴德,以人力而发」,什么叫以人力而发?就是你去巴结奉承,你去送礼,你去贿赂。「必有大祸在后,不如不发之为愈也」,不如不要发达。「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都是他们的祖父积德造成的。「大富大贵亦然。其子孙生於富贵,止知享福造业,忘其祖父一番栽培」,大富大贵的也是这样,但是他的子孙生於富贵,只知道享福造业,忘记他祖父的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从此以后,败坏家业、家学,他不知道祖先是如何的积功累德,就把家里的财产全部都败坏掉了。「任其贫贱」,最后堕落到贫贱的地步。「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这是举世富贵人的通病。
「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如果能够守住祖先的道德,我们讲说富不过三代,要富过三代要怎么做?要永久勿替,只有怎么样?「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自宋文正公以来,直至清末,八百余年」。印光大师说,苏州范仲淹的家是古今第一,从宋朝范仲淹以来到清朝末年,他们家的福报有八百余年,这一般很少见。而且「家风不坠,科甲相继」,每一世里面都有人中状元,都有人中科甲。「可谓世德书香之家」,可以说他们是有德行的书香之家。「而长洲彭家,自清初以来,科甲冠天下」,他们彭家的状元有四、五个人,甚至有兄弟三个都考上功名,「三鼎甲」。他们彭家「世奉佛法」,他家里是学佛的,虽然当到状元、宰相,但是每天还是一样诵《太上感应篇》、《阴骘文》。印光大师特别重视《太上感应篇》、《阴骘文》、《了凡四训》,他说要教子孙学这三本书。「以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你要教子弟怎么样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君泽民就是你当官以后怎么去造福民众,怎么去积功累德。像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范纯仁的慈悲和对国家的尽忠,跟他爸爸范仲淹一样,就是致君泽民之鉴。
印光大师说:「欲子孙之不趋败途,共入正道者」。现在这个时代,子孙趋败途的特别多。像我们台北就发生过,一家大企业的常务董事,他的儿子从美国留学回来,父亲不管他,母亲溺爱他,买名车给他,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以致这个阔少(富二代),每天留连在夜店干酒色奸YIN的事情,因为性侵很多酒醉的女子,被法官起诉,最后判了五、六十年。最近又发生一件,另一位富二代在夜店里面纠集黑帮分子,把一个刑警活活打死。他的父亲也是一个企业家,这样的子孙怎么来继承你的家业?印祖说,「欲子孙之不趋败途」。让我们的子孙不会败坏家风,或者是把整个家产都败掉、走入歧途,或者是作奸犯科、鎯铛入狱,这个都叫做败途。子女犯法、犯罪,其实父母的心最痛,尤其像现在,吸毒的、抢劫的、强盗的、杀人的、窃盗的。我曾经讲过,台湾中南部有一位农会理事长,因为他的小孩去吸毒、窃盗、妨碍自由,被抓去关,他觉得非常的羞愧,后来喝农药自杀了。怎么让子女步入正途?你一定要让他明白因果,让子女从小接受《弟子规》、《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的教育。老和尚说:「一岁到三岁,就看父母的行为。」你从他小时懂事、认识字以后,你就要开始培养,让他读《太上感应篇》。像孝廉讲堂,平常假日班的「亲子弟子规」课程,都让小朋友看《中华德育故事》,里面就是《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故事。我就注意看那些小朋友的表情,看到动画故事讲因果,他们很有兴趣,那就在他们的小小心灵里面,种下一颗善的种子,种下因果的种子。这对他们以后成家立业,乃至於立身处世,帮助很大。
所以印光大师说:「当以《感应篇汇编》、《阴骘文广义》为定南针」。什么叫定南针?给他们指引人生的方向。「则世俗习染之恶浪滔天」,世俗习染就是现在外面这种污染的环境,譬如说像游乐场、电动游戏机、电脑游戏,媒体的污染、网路的污染,这些力量都非常的大,叫做恶浪滔天。小孩子很容易在网路里面,乃至於外面的电动玩具场,或者吸毒的环境,或者声色场合,迷失掉,这叫恶浪滔天。甚至被灭顶,甚至得了爱滋病,毁了他们的前途。「黑云障日」,这些恶的习气障蔽了他们性德的光明,就像乌云把太阳遮住一样。「亦不至不知所趋」,如果你从小把他扎下《感应篇》、《阴骘文》的因果种子下去,他就能够趋吉避凶,他就知道怎么样学习善的行为。
印光大师说:「须知阴德两字,所包者广」。它包括非常的广,我们说祖先积阴德,印祖说你成就他人的子弟,让别人的子弟成为圣贤,这个也是阴德;你成就自己的子弟成为圣贤,这也是一种阴德。反过来讲,你误人子弟,那就损德;你耽误自己的子女,这也是损德。所以《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印祖说:「力能兼及,何幸如之?」你能力做得到,为什么不去教他们?
另外一故事,宋朝孙觉,他在福州当知府的时候,百姓因为拖欠官钱而被关的非常的多。当时正巧有一位富人,他出钱五百万,雇人修补佛殿。孙觉就说:你施舍金钱,为的是要积福德,那佛殿还没有完全损坏,如果你能用这个钱替狱中的囚犯偿还拖欠的官钱,就可以让数百人脱离枷锁监禁的痛苦,即使佛祖也会慈悲笑著答应,你所获的福报不是更多吗?富人就向官府缴纳这些人所拖欠的官钱,使得监狱为之一空。那位富人家的子孙后来真的很显达,孙觉的官也当到地位尊崇的柱国。
这一段主要是讲,孙觉他劝富人布施。我们就来探讨,孙觉他告诉富人说:你把修佛寺的五百万的钱,拿去代囚犯偿还积欠的官银,让他们得以释放,佛祖会含笑垂慈,很高兴的答应。这一段跟佛经非常接近。我就引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经文,「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我们知道成等正觉就是成为菩萨、成为佛,你想成为菩萨、成为佛要怎么样?你要发菩提心。怎么样去发菩提心?因为大悲心,我们说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因为众生的苦你生起了一个大悲的心,因为这个大悲心而把菩提心发出来。怎么样发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要发菩提心排在前面,然后才是一向专念。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是要做什么?成佛的目的是要干什么?为了要救度众生,不忍众生受苦。跟这个故事很接近。
以前在沧州有一间插花庙,里面住一位比丘尼,那天刚好是观世音菩萨圣诞,这位比丘尼就准备供品,要供养观世音菩萨。她忽然觉得很疲倦,靠著佛桌小寐一下,恍惚作梦里面,观世音菩萨跟她讲话,说「尔不献供,我亦不饥;尔即献供,我亦不加饱。」你不供养,我也不会饿;你供养,我也不会饱。为什么?因为观世音菩萨已经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已破根本无明,他没有我相,哪来我会饥饿?观世音菩萨已经证得法身,所以你供养菩萨,是这一念的恭敬心。观世音菩萨跟法师说:「佛寺外面有流民(流浪汉)四、五个,他们都乞食不得(讨不到食物吃),都快饿死了,你赶快把供品给他们吃,这个功德胜过供养我十倍。」这位比丘尼醒过来,门一打开,果然外面真的有四、五个流民(流浪汉),法师就把供品拿来供养这些流浪汉。这样的布施,跟孙觉劝富人替囚犯缴欠官银,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都喜欢帮佛菩萨服务,譬如说要修改佛寺、修建佛寺。《普贤行愿品》里面就提到,「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於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我们常常都想要供养佛陀,我们要供养佛菩萨,那要怎么供养?怎么尊重承事如来?《普贤行愿品》里面跟你讲,「若於众生尊重承事」,你尊重众生就是尊重佛菩萨,你恭敬众生就是恭敬佛菩萨,你不恭敬众生、家人、朋友、民众,你说你供养恭敬佛菩萨,这个恭敬不是性德流露,这是虚妄的,这不真实。所以你怎么样可以做到真正的礼敬诸佛?你要礼敬一切众生。这个众生不单是人,包括九法界的众生,这叫礼敬诸佛。真正做到礼敬一切诸佛,你这个平等心就跟佛的平等心一样,这个叫礼敬诸佛。换句话说,这个礼敬它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这个礼敬就是性德,这个礼敬就变成功德。这个礼敬是功德,它就可以灭罪,灭掉你无始劫来的罪业。你让众生欢喜,就可以让如来欢喜。你怎么让佛陀高兴?你要去救度众生,要去让众生离苦得乐。
慈舟大师怎么注解这一段?慈舟大师是我们近代的一位高僧大德。慈舟大师说:「尊重众生,即是尊重如来,又不惟佛喜,众生本来是佛」。他说你不仅是让佛欢喜,你要了解众生本来就是佛,众生欢喜就是佛欢喜。他说:「佛心如大海水,众生为佛心中众生,如海水现众生影」,你站在大海旁边,你去看那个影子映下去。「影水同一咸味」,他用这样一个比喻,就是你站在海边,海面像一个镜面一样,影子照在海面上,影子跟水是同一咸味。譬如我们说功德性海,这个性海就像大海一样,我们的无明烦恼就像无明风,把大海吹成惊涛骇浪,惊涛骇浪所起来的那个泡泡就是众生。众生都一直以为这个泡泡是他自己,等到泡沫打破了,跟大海合为一体,那个泡沫打破就是破我执、法执,所以那个泡沫的咸味跟大海的咸味是同一味。同一味是什么?同一性德,同一法味,所以他才说「影水同一咸味,犹生佛同一实相」,就是都有佛性。所以佛陀才说一阐提也可以成佛,这是生佛同一实相。「海水中所现的众生,无名姓骨肉等相」。你人站在海边,你映在水中的影子,请问一下它有写姓名吗?它有骨肉的相吗?没有。他用这样去做比喻。他说:「若必计有众生名相等者,即是遍计执。生佛本自不二故」。如果你有计较执著,有众生的名相,那是遍计所执,生佛本是不二。
众生比较会执著,像刚才讲这个富人他要修佛寺,富人还算是有善根,孙觉劝他,他就马上接受,他没有执著名相,说我一定要修佛寺,我不救这些欠官银的民众。怎么样去达到无相布施?在《金刚经》里面有讲:「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菩萨是没有这四相的。「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我们布施要怎么样?我们布施要应无所住。无所住就是什么?无所住就是三轮体空,内不动心,外不著相,没有能所对待,无所住行於布施。我们如果作菩萨,这是本分事,「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六尘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你没有佛相,没有人相。如果你没有佛相、人相、囚犯的众生相,那你就没有四相的执著了,这样的布施就接近实相,叫无相布施,那就是功德。所以这个富人,为什么他后来子孙显达?为什么这样感应道交?就是这个道理,那福报就大了。所以,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你要得到大的福德,你就必须要不住相布施。「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个地方,我提另一个跟孙觉劝富人这个故事很像的公案,叫做「金箔布施」,这是真实故事。有一个地方,在很寒冷的冬天,有一个乞丐他用颤抖的手去求一家佛寺的禅师,那位禅师的名字叫荣西禅师。乞丐去敲禅师的寮房,他哭著说:「禅师!我的妻子儿女都几天没有吃饭了,我已经用尽各种方法,还是不能给她们温饱。又连日来下雪,我的旧疾病发作了,我已经精疲力竭,再这样下去会饿死,请禅师救我们。」荣西禅师很可怜他,可是他也没钱,也没有多余的食物可以救济他,怎么办?他就拿准备装佛像的金箔给乞丐,他说:「你把这几个金箔拿去换钱吧!」这位荣西禅师就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乞丐相,没有佛相,他没有这四相了。
座下的弟子哗然,大家都很惊讶,就抗议荣西法师说:「怎么可以把装佛身的金箔给这个乞丐?」荣西禅师说:「汝不解,吾为尊敬佛陀才如此做。」你们不了解,我是为了尊敬佛陀才如此做。所以我们刚才讲说「如何尊重承事如来」,就是先看你「如何尊重承事众生」,他就是《普贤行愿品》的境界。你怎么让佛陀欢喜?荣西禅师先让乞丐欢喜了。弟子不懂,就说:「如果我们把佛像都卖掉,再拿去布施、去做善事,不重视信仰,这样算敬佛吗?」荣西禅师说:「我重视信仰,我更尊敬佛陀,即使我下地狱,我也要为佛陀这么做。」他有地藏菩萨的精神,宁可自己下地狱。这个时候你就不能说:「哎呀!你这样犯戒了,你侵损常住了,金箔等於是常住的钱,你把常住的钱拿给乞丐,你侵损常住,这样会下地狱。」说不定有人就不敢做,这样会侵损常住!
但是我们对照刚才念过的《普贤行愿品》,如果尊重承事众生,即是尊重承事如来;如果让众生欢喜,即是让如来欢喜,就看你的发心,不是看你的事。结果弟子还是不服,责怪荣西禅师,口中喃喃嘀咕:「把装佛的金箔拿去送人,说是敬佛。」荣西禅师大声斥责:「佛陀修道,割肉喂鹰,舍身喂虎,在所不惜,佛陀是怎么对待众生的?你们认识佛陀了吗?」这句话问得很好,你们认识真正的佛陀吗?要是真正认识佛陀,他的心就跟佛陀的心是一致的、是一体的,那他的心就是佛心,那就是菩提心,是大慈悲心。你怎么跟佛心一致?你要跟佛陀一样的心。老和尚常讲的,「同心、同行、同愿、同德」。你怎么跟阿弥陀佛一样?「同心、同行、同愿、同德」,你要跟阿弥陀佛一样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这一段我觉得他讲得非常的好。
《太上感应篇汇编》所举的宋朝许叔微,他用医术去救人;宋朝王曾他代母女偿还官银,免於卖女;宋朝吴奎,他的朋友王彭年往生没有办法入殓,他帮他入殓,还帮他把两个女儿嫁出去;明朝解开,他帮助亲朋、亲族;新建地方大荒,两个夫妻剩下一点点的饭,想掺毒自杀,里长舍己米救他们,结果穷人携五斗粟归,内有五十两金,天赐也;孙觉劝富人,把修佛寺的钱拿来救济被关的民众。这些事虽然看起来他们都只是做善事,但是都跟自性相应。再下来我们看老法师的开示,老法师说:「《太上感应篇》,太上这两个字是尊称,含义很深。佛菩萨为我们讲经说法,完全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你不能说《感应篇》不是佛经,像我们现在举这几个例子,也是跟佛在说法一样,我们刚才特别对照《普贤行愿品》,结果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老法师说:「佛菩萨为我们讲经说法,完全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不是某个人讲的。如果我们要以为:佛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那就错了。我们在许多经论里面看到,佛自己说他一生没有讲过经,他一生没有说过一个字,这话是真的,不是谦虚,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所以佛陀他讲过的,都是诸佛讲过的真理,就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古代圣贤都讲过了,孔子把这个道理再讲一遍给我们听,所以才说佛陀一生没有讲过经,一生没有说过一个字。佛陀不是讲三藏十二部经典吗?怎么说他没讲过经?佛陀讲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出自於性德,我们迷而不觉,不能证得。所以佛陀才会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佛陀说,他一生没有讲过一个字,这是真话,不是谦虚,也不是随便说说。
老法师说:「凡夫执著有我,所以说法,我说的、你说的、他说的。诸佛菩萨无我,《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不但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连念头都没有,所谓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见是见解、念头,不但不著相,念头都没有。他这是从哪里说的?真性的流露。」佛陀说法是从真性流露,这个性德我们也有,生佛不二。所以佛没有说我说的,你说的,没有,佛没有四相,没有四见,佛陀的见解,佛陀的念头。佛陀连念头都没有,没有妄念,没有妄想,没有见惑,所以不但不著相,连念头都没有,他从哪里说?从性德流露。「真性不是别人的真性,是我们自己的真性,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自性的流露,这是真实的。如果从意识心,意识是个人的,那个话就靠不住了。」那是八识五十一个心所,那是有能所,那不是性德。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老法师说:「出世间的大圣,佛法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世间也有大圣,这些人有没有见性?有没有成佛?佛有方便语,说世间圣人没有能见性,这是方便语。说真实语,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多,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所以刚才我们讲说这个富人、孙觉这些都是菩萨随类化身,随机说法。他说:「怎么知道他不是诸佛如来化身示现的?从前有人讲:孔子是童儒菩萨。」像刚才我们读那个公案,荣西禅师他把金箔拿去供养乞丐,你能说荣西禅师他只是禅师吗?他不是诸佛如来的随类化身吗?如果不是随类化身,他怎么有办法把佛跟乞丐放在平等的位置?所以有人问说:孔子是不是童儒菩萨再来?有人这样问老法师。老法师说:「我们依照祖师答覆的惯例,不能界定可否。因为你说他是菩萨,找不到根据,我们就不能随便说;你说他不是菩萨,从原理上来讲,菩萨应化在世间也有可能。如果真正契入境界,一切众生哪一个不是菩萨?哪一个不是如来?」刚才我们念过那几位善人,难道他们不是菩萨示现吗?
第三点,老法师说:「我们学佛的同修就应该懂得,性德是至高无上;换句话说,我们能够理解,能够奉行,就是顺著性德。顺性德这是真善,违背性德这才叫恶,这是善恶最高的标准,是善恶绝对的标准。」刚才上述列举《感应篇》这些行善的故事,都有感应,他们子孙显达。又譬如那个里长,五斗米给穷夫妇,这个袋子里面竟然装了五十两黄金,这就是什么?老和尚说:「古人有个比喻,感,好比是种植;应,好比是开花结果。用这两个字做这一篇文章的名称,就说明了有感必定有应。这是什么道理?感应都是依自性而起的,自性遍一切处,遍一切时。我们今天讲时间与空间,在自性里面不分的,时空是一片的,所以有感必有应。」这样就会感应道交,为什么袋子里面会跑出五十两黄金出来?不可思议。你不能说这是神话,它是真实的故事,记载在《感应篇》里面。这就是什么?为什么能感应?因为它从性德流露。
老法师说:「在我们一个人的身体上,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根头发微不足道,如果我们动弹它的时候,一身都觉得不舒服。你动这一根头发,这是感;一身不舒服,那就是应。」所以荣西禅师的心相应佛陀的心,这跟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样的道理,就有感应了。老法师说:「由此可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这个无所谓;再微弱的念头,都能够震动虚空法界。」各位要听清楚,一念遍三千,再弱的念头,再小的念头,它都会震动虚空法界,你发一个善念,诸佛菩萨都会感应道交,就是这个道理。荣西法师只不过是怜悯乞丐说:「好吧!我也没钱,我也没食物,那个金箔就给你吧!」这样就震动虚空法界。「我们不晓得,迷失了。就像我们身上这一根汗毛一样,我们把这汗毛尖立起来,全身都能感觉到。」你毛孔直竖全身就有感应了,这大家知道的道理。老法师说:「这是讲我们的身体,但是你不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的清净法身,是一体。正因为它是一体,所以感应就不可思议,有感必应,随感随应。」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祈请师父上人教诲,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法师、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老法师:黄居士讲得很妥当,没有错误。确实是真的,提醒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因果报应,感应这些例子全都是真实的。我们的善心善行,哪有不感善果的道理!如果有怀疑,感应就不能现前了。为什么?这里头讲的有一句最重要的,性德。性德是超时空的,性德是没有边际的,性德是大家共有的。佛有自性,证得了,叫法身。我们也有性德,性德永远存在,不生不灭。我们现在把性德忘掉了,我们用了妄心,问题出在这里。妄心是什么?妄心是阿赖耶,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性德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成佛,大乘经上讲的,真的叫太容易、太简单了,佛说得很多,多少经论里头都有,只要你能够放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回归自性,你性德就现前。你看多简单,成佛这么容易。可是你试试看,你放放看。
分别、执著我们比较容易,那个起心动念难,为什么?佛讲的起心动念我们根本就没有听懂。我们怎么认为?我们起个念头就是。不是的,这太粗了,起心动念是极其微细的念头。细到什么程度?弥勒菩萨讲,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个念头。百千,一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你看,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你怎么能够觉察到?现在我们用秒做单位,一秒钟可以弹指七次,再乘七,乘七乘出来多少?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个念头。在哪里?就在眼前。谁看到了?佛告诉我们,八地以上。你好好修行,你到八地菩萨就看到了。八地菩萨的定功够了,能看到这个微细的念头,七地以前没有看到。我们是听佛所说,我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毫无感觉,就是迷惑迷得很深,毫无感觉。大概在明心见性的菩萨有感觉,有感觉还没有见到,他必须再要去破无明习气,要登八地就见到了。佛这个话说的我们要相信,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都看到。所以假的,不是真的,刹那生灭,就像我们看电视画面一样。现在电视画面一秒钟多少个?一百个,一秒钟就是一百次的生灭,我们都完全不能觉察。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真相,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单位是兆。真正了解这个真相才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一点都没说错,这是自性。
所以黄居士的报告对我们很有受用,让我们对因果报应深信不疑。后面还有这一篇,念念看,现在有十六分钟。
学生:念公《净修捷要报恩谈》之启示
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仁者,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念公《净修捷要报恩谈》之启示」。
近日弟子恭敬学习了黄念祖老居士《净修捷要报恩谈》,深感受用无穷,法喜充满。《净修捷要》一名「五念简课」,是民国年间净宗硕德夏莲居老居士所编撰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天亲菩萨五念法门的简单功课,与《无量寿经》相辅助。黄念祖老居士曾说:「《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净修捷要》法本的编撰,是缘於莲公大士看到今日之世,修习净业者多,而具深信切愿者少。於是在庚辰年於病中发愿,会集佛经经文,副以祖师大德之意,编撰成《五念简课》,以便於初机者学习、受持。由於《净修捷要》能够於恭敬礼拜之中,与诸佛菩萨至诚感通,且易於收摄身口意三业,降伏烦恼、妄想,使正念现前。需时少而收效多,又节时省力,因此付梓流通后,普受修行者的欢迎。莲公大士的入室弟子黄念祖老居士生前,曾拟撰写《净修捷要报恩谈》一书,可惜众生福薄,老人家悲愿未成,即舍报往生。所幸的是,念老留下了讲解《净修捷要》的录影资料,共三十四集,计三十二拜,使后人得以一窥堂奥,实则众生幸甚也。
甲、黄念祖老居士生平简介
在讲述学习《报恩谈》启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慈念老的生平。黄念祖老居士生於一九一三年,祖籍湖北江陵,法号「莲华龙尊」,亦号乐生、心示,别号老念、不退翁。幼年早孤,其舅公「文廷式」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瑾妃的老师,其舅父是民国年间的佛教硕德「梅光羲」老居士(人称「南梅」),因此,念老自小禀受家学的薰陶,且夙具慧根,知向佛乘,故能深解佛理。
在近代的佛教史上,黄念祖老居士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是佛门公认的大成就者。在师承方面,念老所追随的都是有修有证的老师:虚云老和尚(禅宗)、莲花正觉王上师、贡噶上师(密宗)、夏莲居老居士(净土宗、教下)、梅光羲老居士(法相唯识)。所谓明师出高徒,得蒙好老师的亲授,加之自己的精勤努力,念老在佛法上的成就自是不同凡响。念老确实是一位「通宗通教,显密圆融」的大德。但是在晚年,当他完成了《净土大经解》(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之后,就放下万缘,归心净土,一天念十四万声佛号。这在在启示我们,「有一天的时间就念一天佛,有两天时间就念两天佛,其他的统统放下」(净公语)。半年后(即一九九二年三月),念老舍报往生。其一生之行谊为学佛人树立最好的榜样,使我们得到最真实的利益。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念老曾经说过,虽然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还是要有一番真实的努力,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不要认为,得到这个法门就可以不加努力直接往生了。念老说,净土的易行是相对的容易,但是还是要符合弥陀的心愿,要真实的信,真实的发愿,且对於娑婆世界无所留恋,很好的念经、念佛,能够符合达到佛来接引,真正往生的目的。念老的这段开示,诠释了他老人家往生之前,一天念十四万声佛号的慈悲示现。
据资料记载,有人说,黄念祖老居士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师父上人说,他对此深深相信,因为如果不是大菩萨,无法将《大经》集注做得如此究竟圆满、完美无缺。值得一提的是,在《净修捷要报恩谈》第二十五集,讲到第二十四拜「观世音菩萨」,念老特别讲述了观音菩萨「返闻自性,成无上道」的义理,教导我们如何始觉合本、背尘合觉,使人深有启发。当讲到众生耳根最利之时,还例举其舅公文廷式年少时,让弟弟们都大声的读书,而他自己则躺在床上睡觉,实际上这些书他都听进去了,后来弟弟们才知道上了他的当。以此来说明耳根最利之理。凡此种种诸多案例,都十分的生动有趣。
总之,我们若是认真学习念老所讲的《净修捷要报恩谈》,能够在此得到不少启发,增长许多见闻。
乙、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黄念祖老居士多次提及和赞叹师父上人以及雪公老人。语云,「佛佛道同」,举凡诸佛菩萨出兴於世,必然是互相恭敬、互相赞叹、互相包容、互助合作。此一理念於宏琳法师《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之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僧赞僧》第三章「佛门大德眼中的净土法门法师」中,宏琳法师会集了黄念祖老居士与师父上人互相赞叹、互相恭敬的一些资料。念老在《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中说:「(净土法门法师)他现在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专弘《无量寿经》,而且是夏老师这一本,他这个人圆满普贤大愿!他就从普贤大愿转向净土。」念老还在《旅美杂谈》中非常肯定的说:「(净土法门法师)这是一位大德!」还曾经礼请老法师为《净土大经解》撰写序文。正如宏琳法师所言,《净土大经解》是念老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礼请老法师写序文,其表法深义自是不言而喻。
宏琳法师在《僧赞僧》的一则按语中说:「黄念老在世时,曾有人在他面前毁谤净土法门法师,念老却说净土法门法师禅定力很深,念佛功夫好,度生事业功德大之类的话,并无半句贬损之言。」这一点在念老《净修捷要报恩谈》之中,亦时有体现。
在《报恩谈》中,念老多次提及老法师,现列举如下:
第一、在《报恩谈》第一集,讲解莲公开篇序文「净宗一法,易行难信,非探教海,莫窥津涯」,念老指明,学教的最高峰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最后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净土法门法师一直到处讲经,讲到后来讲到《华严经》这个地方,他就归净土了……从十大愿王,也把他导归极乐了。」在《报恩谈》第二十七集中,念老再次提及,净空老法师就是缘於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趣向净土宗。
第二、在《报恩谈》第二十四集中,念老提到老法师把净土宗《阿弥陀经》的三种注解印出来了,《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要解》和《阿弥陀经通赞疏》(法相宗窥基大师所作)。而且还说:「他的用心我知道,就是你看看唯识的人他也作净土宗的注解。他这个用心是好的。」亦即法相宗的祖师也赞叹净土。念老说,如果他见到老法师,就会提议再把《阿弥陀经圆中钞》印进去,将这四部注解合印成一本。在《报恩谈》第三十一集中,念老提到「净土法门法师也在印《论注》(昙鸾法师《往生论注》)。」老法师还曾经讲解过这部注解。
以上这二点体现出念老与师父上人在教理、教义、教学上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第三、念老不仅仅提到了老法师,在《报恩谈》中还连带著赞叹老法师的恩师雪公李炳南老居士,称他是一位「老学佛的人,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并且肯定李炳老是一位具正知正见,能够明辨是非邪正之人。这样一位深具法眼、知见纯正的好老师所培养出的学生,想必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了!
师父上人曾开示说,当今时代,世衰道微,所幸有三位大德出现於世: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无量寿经》、海贤老和尚为《无量寿经》作证转——这三位大德的示现,使得净宗的法脉得以延续。我们深深相信,实际上应当是四位大德——加上师父上人宣讲《无量寿经》,使得净土法门大兴於世,此功甚伟矣!净宗道法四足鼎立,才能四平八稳,且感得四海承平。
丙、为昙鸾和道绰法师重新正名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念老曾说,现在莲宗的祖师,将昙鸾和道绰法师删除了,但是古一点的记载,西天东土莲宗最初的祖师是「慧远、昙鸾、道绰和善导大师」。念老说,之所以把昙鸾和道绰法师取消,是因为他们的著作流传到海外,而在中国却失传成为了佚本,现在又传回了中国。因此,应该要为昙鸾、道绰法师重新正名。
在《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了这两位祖师的生平事迹:
昙鸾法师是北魏大同府雁门人(今山西代县),少年时游五台山,见到许多神迹感应,於是发心出家。后来注解《大集经》时,因感气疾生病,从而感叹人命危脆,旦夕无常。於是,昙鸾法师来到江南梁朝陶弘景处(陶弘景: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自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希望能够在道家修长生之术。陶弘景传授给他十卷仙经。后来,昙鸾法师回到北魏,遇到三藏法师菩提流支,於是就向他请教说:佛法中是否有长生不老的方法,能够胜过仙经的吗?菩提流支法师说:「长生不死的方法是在佛教之中。」於是就把他译出的《观无量寿佛经》授予昙鸾,并且对他说,「学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而且寿命是真正的无量寿,这就是佛家长生不老的方法。於是昙鸾法师烧毁了仙经,开始专修净观,以此自行化他,著书立说,作《往生论注》,赞叹持名念佛法门,影响十分深远。
北魏兴和四年,昙鸾法师预知时至,集众教诫说:「劳生役役,其止无日。地狱诸苦,不可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不修。」於是让弟子高声唱佛,遂面西而终。寺众皆见幢幡宝盖自西而来,天乐盈空,良久乃已。
昙鸾法师的示现,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无量寿经》云:「护佛种性,常使不绝。」菩提流支法师教导昙鸾说,这个世间没有真正的长生不死之法,纵然能够得到长寿,但是还是免不了生死轮回,只有在佛法之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长生不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是真实的无量。吾人能够端正心念,志求佛道,求生净土,才是真正的护佛种性。
师父上人在宣讲《科注》时,曾经为我们介绍过道绰法师:
道绰法师俗姓卫,山西太原人,唐初净土宗的大德,亦称「西河禅师」。日本净土宗尊称他为七大高僧之第四位。他十四岁出家,广学多闻,曾经宣讲过二十四遍《涅盘经》。后来住在昙鸾法师所创建的玄中寺,受昙鸾和尚碑文所感,开始专修净土。道绰法师四十八岁时,开始放下万缘,专修净土,且坐常向西,六时礼敬不缺。他一生宣讲《观无量寿佛经》二百多遍,直至八十三岁往生,每日念佛七万声,为念佛人做出了好榜样。他主张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念佛为要,念佛时数小豆粒,称为「小豆念佛」,这大概就是念珠的起源。
唐朝贞观三年,道绰法师预知时至,通告四众同修。四众忽然见到昙鸾法师坐在七宝船上,并告诉绰师说:你已经净土堂成,但是寿命还没有尽。绰师七十岁时,口中还长出新的牙齿。唐太宗曾经到太原见他,供养他许多的珍宝。他「年届八十,容色盛发,神气尤爽,畅谈净业,每每理味奔流,吐词包蕴。」贞观十九年,道绰法师舍报往生,世寿八十四岁。著作有《净土论》二卷、《游心安乐集》二卷,以此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就是道绰法师的门人。因此师父上人宣讲《科注》时曾说:「道绰不是凡人,昙鸾也是了不起的人,都是早期净宗大德,都应该选为祖师才对。」
印光法师所修订的《佛教三字经》中说:「晋慧远,住匡庐,结莲社,德不孤。魏昙鸾,修妙观,生品高,瑞相现。唐道绰,暨善导,唱专修,为妙道。」这部明朝吹万老人所著的佛家入门之书,就是将昙鸾、道绰法师列在庐山远公大师之后,其用意自是不言而喻。大慈念老於《净修捷要报恩谈》中云:「净宗诸祖,我们将来还是要把昙鸾、道绰恢复进来,昙鸾是二祖,道绰是三祖,善导是四祖。」在这个问题上,吹万老人、印祖、净公和念老真可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
丁、佛法将兴,必有祯祥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黄念祖老居士多次谈到,佛法将要中兴於世界。
首先,念老指出,净土宗有许多典籍原本在中国佚失,成为佚本,现在又重新回到中国,这是一个很好的因缘,正是所谓法之将兴。因此,念老说:「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让我们感觉高兴的事。」特别是《无量寿经》一千多年都没有得到善本,现在由於莲公大士的会集,我们才得以受持善本,此乃稀有难逢之殊胜因缘。
第二,念老指出,末法时期,我们现在是处在减劫,每过百年人寿减一岁。但是在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却是在增长,这可能是个中兴的瑞相。念老说:「最近看来,人的平均寿命在增长,也正好跟西藏的传说、密宗的传说,佛法要中兴於世界,这两个有不谋而合的地方。」二0一四年十二月,《人民日报》刊载了一则消息:英国知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二0一三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全球人均寿命从一九九0年的六十五点三岁,增至二0一三年的七十一点五岁。也就是说,二十三年来,全球人均寿命增长了六岁。其中全球男性的平均寿命增加了五点八年,女性增加了六点六年。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低收入国家人民寿命增长显著。此报告是在对全球一百八十八个国家、地区的人口数据估值后得出的。念老是在一九九二年往生,上述这组数据是从一九九0年开始统计的。在念老往生的十多年后,人均寿命还在持续的增长。因此,这是一种祥瑞的徵兆。
第三,念老指出,现在很多人不如前人精进,但是,只要大家肯精进,把这些优点发挥出来,将有一个佛中兴的高峰。所谓的高峰就是比前后都高(当然以前也有更高的地方),念老说:「根据西藏的传说,不久的将来佛教是很放光,出现一个中兴的高峰,峰还是很高。」因此,要利用这个上升的阶段、特殊的因缘,认真努力的发心和修持。
第四,念老指出,佛教中兴三百年之后,将来回教要统一世界。由此可知,法运还是会起起伏伏的。念老说,回教统一世界,三百年后再起一个峰,佛教又盛。这正如同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宇宙运行规律一般,佛教的法运经历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就会有一个好转。但是这一次,佛教再次盛行的高峰,就比不上当今时代的这个高峰了。
第五,念老指出,第二个高峰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峰了,佛法会一天不如一天,一直到末法时期最后的一百年。这一百年就靠这一部《无量寿经》和一句阿弥陀佛,这也显示出了《无量寿经》的重要性。念老勉励我们说:「我们在这个地方做工作,好钢是用在刀刃上了。」
这段话使我们对於追随师父上人「一门深入」学习《净土大经科注》坚定了无比的信心。
在《报恩谈》中,念老所说的「法之将兴」是指佛法的各宗各派的共同繁荣。而师父上人在宣讲《科注》之时,曾经开示说:「净土法门没有末法。」此即是专指净土宗而言。在中国除净土宗之外的其他七个宗派,都有正法、像法和末法,「唯独净土宗没有,净土宗是纯正正法」(《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三集)。因为在大乘经上,佛所说的正法的四个标准,净土宗都具足——有说经的人、有听经的人、有修行的人(念佛即是修行)、有证果的人(往生即是证果)。因此,师父上人说:「净土宗自始至终都是正法。」将来佛陀的经典是《无量寿经》最后灭。即使到了法灭之时,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依然住世百年。至诚恳切称念这句弥陀圣号,临命终时,依然能够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此则弥显净宗法门之无比殊胜。
综上所述,《净修捷要》这部书是莲公大士留给后人的一剂良药,是与《无量寿经》相辅相成的一部法本,简单易行,收效颇著,值得我们净业学人认真的学习与受持。
《净修捷要》的法本近年来已经制作成有声书,主要有以下几种版本:一、师父上人早年读诵版(约四十五分钟);二、悟行法师读诵版(约二十七分钟);三、刘素云老师领诵版(约四十七分钟)。这三种版本都非常殊胜,同修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修学的环境,来选择不同时长的读诵版,可以一边播放,一边修持礼拜,需时少而收效大,无论是个人净修还是团体共修,都非常的适合,很值得我们来推广。
以上是惭愧弟子学习《净修捷要报恩谈》所做的浅显提要与总结,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莲公的《净修捷要》这个本子,是我第一次跟念老见面的时候,在北京他送给我的。我看了之后就非常喜欢,简单扼要,对於现代人过著繁忙的生活,非常适用。比这个更简单的、更重要的,那就是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法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就是一句佛号修成功的,了不起的成就。我细看他的光碟,我也看了几十遍,我能体会到,他念到功夫成片,不超过二十五岁。他二十岁出家,师父传他这一句佛号,叫他一直念下去。我觉得二十五岁之前他得到成片。得到成片就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见佛,当来见佛是往生极乐世界。能够达到功夫成片,现前就见佛,佛一定会告诉你,你还有多长寿命,到你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你心里就有底了,知道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那有名字了。继续不断的努力,我认为三年到五年,不会要很长的时间,从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的时候,还在这个世间,再努力个三、五年,就能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老和尚有没有得到?得到了。
可是他老师厉害,我们从老师这一句话当中,我就知道老师是开悟的人,因为不是开悟的人这个话说不出来。他交代海贤老和尚,一直念下去,后面还有一句话说,「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这一句话不是真正开悟的人说不出来。为什么不能说?惠能大师开悟是在盛唐的时候,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的时候,他还要到猎人队去躲十五年才能出来。为什么?嫉妒障碍的人太多,你虽然开悟了,五祖给你证明、认可了,别人不服,会找麻烦。十五年之后,大家淡消了,把这个事情忘掉了,坚固执著的人大概也都走了,都不在了,你可以出来了。海贤老和尚环境比惠能大师差多了,所以不能说。老师这个话交代得太好了,保护他,不能乱说,不能说。但是我们能看得出来,偶尔露了一、二句,你留意,那一、二句里头话里头有话。
所以我们知道,他老人家大彻大悟应该在四十岁左右。真正得理一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就成佛了。这个我们要认清楚。往后这么多年,那是阿弥陀佛嘱咐他的,要他在这个世间长住几年,为我们表法。要是用一句俗话来讲,就是叫他住世保佑我们大家,就这个意思。让我们学佛的人不忘记佛陀的教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教我们净宗的人,保佑我们,在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道路上不要退转,不要迷失方向,不要走到岔路。这个功德可大了!
所以我看完了,那个时候看完了三十多遍的时候,我就劝导大家,每一天要看三遍,看一年,一千遍,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果然一天能看三遍,念一万声佛号,这一年下来,你在这个光碟就看出门道了,你真正就懂得了。现在我知道的是刘素云居士最用功,她已经看了一千六百多遍,她说愈看愈有味道,愈看愈不能罢休。一天有的时候看十遍,一遍一个小时,十遍就是十个小时,好榜样!真能这样做的时候,哪一个人不往生?往生问题叫真正解决。这个世间一切随缘,要学老和尚,什么都好,什么人都好,什么事都好,一天到晚欢欢喜喜。自己谦虚,不敢轻慢一个人,决定不毁谤一个人,不批评一个人,身行言教做我们好榜样。
《净修捷要》念老给我,我看过两遍就收起来了。到他讲这个「报恩谈」,我是上一次在澳洲看到这个光碟,我每天晚上都看,在那住了一个多月,从头到尾我记得好像看过三遍,非常欢喜。所以我就想到,如何能把它做成光碟,因为它没有文字,没有字幕,说话的声音有的时候比较低沉,听不清楚,少数听不清楚。我就想要把它重新配音,找口齿清楚的人,把他的文字做一个文字档,再照文字档来做有声书。现在是做成功了,这个功德无量,这样子大家听不费力,会很有受用。如果觉得《无量寿经》太长,这个《净修捷要》就好了,它简单,他把它浓缩了,用这个本子时间少,天天照这个做课诵,便於课诵,这好事情。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黄柏霖居士、开吉法师 (第一二0集) 2015/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20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